谈药师在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交代时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合理选用及注意事项
![常用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合理选用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220cc6648d7c1c708a14541.png)
911-912.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 年版).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增录2a—l-22. [3]王战建,苏杰英.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建立科学的糖尿病筛查 和诊断标准:读IDF 2005全球2型糖尿病指南(一).临床荟 萃,2006,21:760-761. [4]Duncan Richards,Jeffrey Amnson.牛津临床药物治疗手册.翟 所迪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3-423. [5]李晓燕,刘斐,郑静,等.液质联用检查降糖中药制剂中掺入 的7种化学药品.中围药事,2008,22:98l-983. [6]何笑荣,邹定,吴学军,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一二极管阵 列检测器测定降糖中药制剂中的化学药品.中国药师,2005.
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B'.为降低 胃肠道不适等不良作用,该类药宜餐中服药. 2.噻唑烷二酮类:该类药物主要通过促进靶细胞对胰 岛素的反应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临床试验显示,噻唑烷二 酮类药物可使HbAlc下降l%一1.5%,马来酸罗格列酮可 防止或延缓糖耐量减低进展为糖尿病.该类药物是许多国 家和国际组织糖尿病诊治指南中推荐的控制2型糖尿病高 血糖的主要用药之一【2J,其服用与进食无关,饭前,饭后均 可,但那格列奈宜餐前服用. 3.q一糖苷酶抑制剂: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碳水化 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并通过对餐后糖负 荷的改善而改善空腹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 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一般不作为一线用药,当其他 药物不能耐受时可以选用…,可与双胍或磺脲类联合用药, 也可单独使用.如阿卡波糖,宜与第一口饭同服. 三,降糖中成药和中西药复方制剂及使用注意事项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品种较多,如文献报道从市 场抽样的中成药有:降糖甲片,金芪降糖片,糖尿乐片,糖尿 灵片,消渴灵片,消渴平片,消糖灵片,甘露消渴胶囊,降糖胶 囊,降糖宁胶囊,降糖舒胶囊,人知降糖胶囊,十味玉泉胶囊, 糖尿乐胶囊,消糖灵胶囊,参芪降糖颗粒,金鳝消渴颗粒,糖 脉颗粒,益气消渴颗粒,消渴丸,益气降糖丸,玉液降糖丸等 20余个品种,并检测出降糖胶囊中含吡格列酮,十味玉泉胶 囊中含格列本脲¨J.还有文献报道,在中药降糖粉末及中药 降糖胶囊中检测出阿卡波糖,苯乙双胍和格列本脲,在珍哈 降糖胶囊中检测出苯乙双胍和格列本脲【6J.2008年2月国 家药监局又新批准了降糖中成药金糖宁胶囊,该药用于治疗 2型糖尿病属于湿浊中阻兼血瘀证患者,能降低患者空腹, 餐后2 h血糖及HbAlC水平,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 症状'71. 由于市场上的降糖中成药种类繁多,并多起辅助治疗作 用,加上某些厂家或个体游医为了使其降糖中成药的降糖效 果明显,可能非法添加价廉,易购的西药降糖成分,所以,医 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了解患者是否服用降糖非西药制剂, 以避免同一或同类西药组分的叠加而造成低血糖的危险. 四,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1.孕妇一般禁用口服降糖药,必须时应在专科医生的密 切监护下使用胰岛素Ho. 2.磺脲类药物含有磺胺基团,对磺胺类药物超敏反应严 重的患者禁用.胰岛素与磺脲类药物不能合用,与其他降糖 药合用可能改善治疗效果.皮质激素和噻嗪类利尿药与胰 岛素或磺脲类合用能降低胰岛素或磺脲类的药效.抗真菌 药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能够抑制磺脲类药物的代谢,应避免合 用以防导致低血糖H J. 3.二甲双胍应避免与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及其 他能够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合用,以免造成乳酸中毒.进行外 科手术及使用碘剂X线摄影检查前,应停用二甲双胍"]. 使用双胍类药物患者在遇到急性危重疾病时,应暂停本药, 改用胰岛素治疗旧-.
药师在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交代时应注意的问题
![药师在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交代时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1a5045fe4733687e21aa15.png)
药合用有协 同作用 ,无明显不 良反应 ,有利于改善患者 的长期血 糖控 制 ,使生活质量得 到进 一步提高 。二者合 用可明显 降低血糖 而对 患者 体 质量无 影响 ,而发 生低血糖 的概率 较小 】。比磺 脲类与双胍类 药物 合 用安全。非磺脲 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仅在 进餐时服用 ,同时避 免开 车 时发生 低血糖 。 1.5磺脲类 与噻唑烷 二酮衍 生物 类
【关键 词 】 口服 降 糖药 ;联 合 用药 ;注意
中图分类 号 :R969.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671-81 94 (2010)06-0151-02
糖 尿病 是一种临床常见慢 性的疾病 ,在此 期间 ,不可避免 的会有 其他疾病 的发生 ,各类 口服降糖药在 临床联 合应用很普遍 ,与其他药 物的联合应用也 是普遍 存在的 。但患者有 时候会忽略提示 医师 ,与糖 尿病有禁忌的药 物也会由此开具出来 ,因此,药师成 了患者安 全用 药 的最后保 障。药师在 用药交待时尤其应该 重视 1:3服降糖药 的联 合用药 问题 ,避免 不必要 的不 良反应 ,保证 治疗效 果。 1各类 降糖药 之 间的联合 应用
高了生活质量 。 参考 文献 【1] 姚 景鹏 .内科护理 学[M】.2版 .北 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1999:335—346. [2] 陈炳 卿 .营养 与食 品卫生 学 [M】.4版 .北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 社,2000:
134—157.
[3] 郎江明 .亟待 关注—— 糖尿病 患者 的足 部保 护【J].糖尿病 新世 界, 2004(5):6—7.
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 ,建立 了一个以患者为 中心 ,由医务工作者及 患者家属亲友共 同参 与的社会支持系统 ,使 受教育者了解 了有 关糖 尿 病的基本知识 ,有 利于建立 一种健康的生 活方式 ,发现 问题后 能够及 时就医 】;树立起 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继 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保持乐观的 情 绪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 ,遵 医行为显著增强 ,医患关系融洽 ;患者 血糖控 制 良好 ,精力旺盛 ,体力充沛 ,减少 了并发症 的发生 ,明显提
糖病与口服药物如何正确使用和调整药物剂量
![糖病与口服药物如何正确使用和调整药物剂量](https://img.taocdn.com/s3/m/b2452c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6.png)
糖病与口服药物如何正确使用和调整药物剂量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口服药物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使用口服药物以及如何调整药物剂量,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一、糖尿病口服药物概述糖尿病口服药物主要包括双胍类药物、磺酰脲类药物和α-糖苷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糖,但都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和用量下使用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二、正确使用口服药物的注意事项1. 遵循医嘱:患者在使用口服药物前,务必咨询医生并按医嘱使用。
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更不能随意停药。
2. 正确的用药时间:口服药物通常需要在餐前或餐后使用,具体用药时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
这是因为不同的药物在不同的饮食情况下吸收迅速和效果不同,故用药时间的选择非常重要。
3. 饭前用药:某些口服药物需要在饭前进行使用,例如α-糖苷酶抑制剂。
这些药物的作用是抑制肠道中的糖类消化酶,减缓食物消化吸收,从而控制血糖上升。
4. 饭后用药:另一些口服药物则需要在饭后使用,如双胍类药物和磺酰脲类药物。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胰岛素的分泌或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控制血糖。
5. 不合并用药:患者在使用口服药物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和其他药物同时使用,特别是有潜在相互作用的药物。
如有需要,应提前告知医生,以确保合理用药。
三、药物剂量的调整方式1. 调整剂量的需要: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口服药物过程中,血糖水平可能会波动,因此药物剂量可能需要调整。
常见的情况包括血糖水平持续偏高或过低,以及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变化。
2. 剂量调整的原则:剂量调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通常情况下,调整剂量的原则是逐步增加或减少剂量,以控制血糖达到适当的水平。
调整剂量后需要密切关注血糖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再次调整。
3. 注意低血糖的风险:在调整剂量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低血糖的风险。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过低,可能出现出汗、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
药师的药物相互作用及预防
![药师的药物相互作用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a4f499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d.png)
药师的药物相互作用及预防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同时服用时,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药效、安全性或耐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药物的效果,降低药物的效果,甚至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作为药师,了解和预防药物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药师的角度介绍药物相互作用及其预防措施。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指两种或多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A 药物和B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相互影响,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
2.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指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会受到食物的影响而改变其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的速度。
3. 药物-饮品相互作用:指药物与饮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某些饮品如咖啡、茶、酒精等可能会干扰药物的吸收、代谢或排泄。
4. 药物-疾病相互作用:指药物在某些疾病状态下的相互作用。
某些疾病可能会改变机体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二、预防药物相互作用的措施为了预防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药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客观全面的搜集病史和用药史:在患者就诊前,药师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
特别是需要关注患者是否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以及是否存在与正在使用药物相关的疾病。
2. 提供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药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在方案中应该考虑到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3. 提供全面详细的用药咨询:药师应为患者提供全面详细的用药咨询。
包括如何正确使用药物、避免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
同时,也要告知患者在用药期间应该避免或限制与某些食物、饮品的搭配使用。
4. 定期随访复查:药师应该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在随访中,药师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存在的问题。
5. 合理调整用药方案:如果发现患者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药师可以与医生合作,调整用药方案。
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
![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38bb7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3.png)
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
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并发症、合并症
等情况,针对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2.多靶点治疗原则:糖尿病是一个多靶点的疾病,不同药物有
着不同的靶点作用,因此联合使用不同靶点的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3.药物相互作用原则:联合用药时,要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
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或药物失效。
4.低剂量用药原则:联合用药时,应尽量使用较低剂量的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负担。
5.安全性原则: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进行联合用药,并定期
监测患者的血糖和不良反应等情况。
6.药物选择原则:联合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
血糖特点选择具有互补作用的药物,并避免重复使用相同机制的药物。
总的来说,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的原则是个体化治疗、多靶点治疗、药物相互作用、低剂量用药、安全性和药物选择。
同时,在联合用药中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特殊剂型用药指导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特殊剂型用药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35aab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8.png)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特殊剂型用药指导(最新版)目录一、特殊剂型用药的概述二、特殊剂型用药的注意事项三、特殊剂型用药的指导原则四、特殊剂型用药的案例分析正文一、特殊剂型用药的概述特殊剂型用药是指药物以特殊的形式或方式给予患者,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些特殊剂型包括口服溶液、悬浮液、乳剂、凝胶、贴片、注射剂等。
在药师继续教育中,对特殊剂型用药的指导尤为重要,因为这些药物的给药方式和剂量控制与传统剂型有所不同,需要药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特殊剂型用药的注意事项1.药物的稳定性:特殊剂型药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药物的稳定性,以免药物变质、降解或失效。
2.药物的兼容性:特殊剂型药物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兼容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3.个体差异:患者在使用特殊剂型药物时,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
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在用药时需特别注意剂量和给药方式。
三、特殊剂型用药的指导原则1.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剂型。
2.针对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用药习惯,选用合适的特殊剂型药物。
3.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加强患者教育,让患者了解特殊剂型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四、特殊剂型用药的案例分析以贴片为例,贴片是一种常见的特殊剂型药物,适用于皮肤病、疼痛等疾病的治疗。
在使用贴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贴片剂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皮肤类型,选择合适的贴片剂型,如透明贴片、不透明贴片等。
2.正确粘贴贴片:将贴片粘贴在清洁、干燥、无破损的皮肤上,避免贴在皱褶、毛发较多的部位。
3.控制用药剂量:根据药物的说明书和患者的病情,合理调整贴片的用量和更换时间。
4.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在使用贴片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药师用药交待注意事项
![药师用药交待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cf42f8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5.png)
药师用药交待该重点交待什么下面谈谈药物使用有哪些需要特别交待的事项:一、交待用药时间服药时间一般以说明书为准,药品的服用时间通常有以下几类:饭前服、饭后服、餐中服、空腹服、晨服,睡前服等,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既可增加吸收,提高药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各种药品的服用时间介绍可详见逸仙药学文章药品服用时间有讲究;比如以下药品需要特别交待:1、高特灵特拉唑嗪:需晚上睡前服用,否则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2、福善美阿仑膦酸:每周固定一天于早餐前至少半小时用一满杯白水送服,并避免躺卧,否则易引起食道不良反应危险;在服用前后30分钟内不宜饮用牛奶、奶制品和含较高钙的饮料,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2、降脂药:舒降之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在睡前服用,更好发挥药效;3、卡维地洛:餐时服用以减缓吸收,减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4、糖皮质激素:将一日的剂量于早上7~8服用,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最轻,副作用最小;小剂量短程抗炎用药不在此限;5、解热镇痛抗炎药:吲哚美辛、美洛昔康、双氯芬酸钠等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不得空腹服用,可减少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6、脂溶性的维生素A、D、E、K,头孢呋辛酯、头孢泊肟酯、替普瑞酮、四烯甲萘醌、螺内酯在餐后服用有较高的吸收率, 故餐后服用为佳;7、辛辣刺激性中药如鹅不食草:应餐后服用,避免空腹服用,可减少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二、交待用药饮水不同药物的性质不同、起效的机制不同,服药饮水量也不同,哪些药物服药应多饮水,哪些药物需少饮水可见逸仙药学文章药品服用饮水有讲究;另外部分药品对服用水的温度也有要求,温度过高的水可导致药品降效;以下药品不宜用热水送服:1、助消化类如胰酶片、多酶片、酵母片等;2、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 3、止咳糖浆类如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4、黏液溶解性祛痰药如桉柠蒎、桃金娘油;5、含活性菌类如整肠生、妈咪爱、儿童益生菌冲剂等;6、清热类中成药;7、生物制剂如脾氨肽口服冻干粉;8、活疫苗如小儿麻痹症糖丸;有的药物如胃蛋白酶、多酶片、硫酸亚铁、富马酸铁、葡萄糖酸钙、氢氧化铝、地高辛、碳酸氢钠、四环素等不宜用茶水送服,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作用产生沉淀,可影响疗效和产生副作用;通常喝中药也是不用茶水送服的,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很容易与生物碱发生不溶性沉淀;三、交待保存方法药品保存不当,容易导致药品变质失效,因此药师要交待需特别保存要求的药品的保存方法;另外对于糖衣片要交待保存于儿童取不到之处,以避免儿童误服;1、冰箱2~8℃冷藏保存:生物制剂如乙肝疫苗、胰岛素制剂、重组人生长激素、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微生态制剂如金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常乐康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需冰箱冷藏保存;2、阴凉处温度不超过20 ℃保存:比如栓剂在酷暑里容易发生变质,如出现酸败、色变、水油分离,甚至出现融化变软,故应置阴凉处保存,必要时放置于冰箱;遇热易分解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需要在阴凉处存放,夏天可把药物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3、避光保存:如⑴喹诺酮类药物;⑵维生素类:维生素K、维生素B、维生素C等;⑶、噻嗪类药物:异丙嗪、氯丙嗪;⑷硝酸甘油;⑸呋塞米;⑹甲钴胺制剂;⑺吡啶类药物:硝苯地平、尼莫地平;⑻抗肿瘤类药物: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4、密封保存:如⑴氨茶碱;⑵苯妥英钠;⑶丙戊酸钠;⑷中药丸剂或滴丸:大小蜜丸、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滴丸等;四、交待特殊剂型用法对于一些特殊剂型药物,如服用不当,不仅影响药效,起不了治疗作用,而且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以下特殊剂型需特别交待:1、肠溶片、多层片:应整片吞服;2、控释、缓释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控缓释制剂不能掰开服用,更不能咀嚼或研碎;3、舌下含片:如硝酸甘油片应舌下含服,以避免首过效应;4、泡腾片:将本品溶于温开水中再服用,不让幼儿自行饮用,禁直接口服或口含;5、外用药片:如高锰酸钾片应按1:5000用1000ml水稀释,浓度%比例配成水溶液外用,同时还应交待患者避免水溶液浓度过高而灼伤,一般为淡红色即可;克霉唑阴道泡腾片每晚睡前1片塞于阴道深处;对于外用药片药师要特别交待不得口服;6、吸入干粉剂:对于首次使用的患者,药师应交待正确使用方法,以避免患者使用不当;7、不溶性骨架缓控释片: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氯化钾缓释片补达秀,其活性成份被吸收后,空药片完整地经肠道随粪便原形排出;8、大蜜丸:大蜜丸因丸大可洗净手掰小或嚼碎后喝水吞服,尤其是小儿或老人,以免哽在喉咙引起窒息;五、交待药物相互作用治疗疾病过程中,往往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有的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使药效加强或副作用减轻,有的可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因此,药师对存在有临床意义相互作用的药物应特别交待;比如:1、非诺贝特与华法林:同时应用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故合用时应减少华法林剂量,以后再按检查结果调整用量,以防出血;2、阿仑磷酸钠与碳酸钙:因钙剂可影响阿仑磷酸钠的吸收,故药师发药时应交待碳酸钙片与阿仑磷酸钠错开时间服用,如阿仑磷酸钠在早餐前服用,碳酸钙片可在中餐或睡前服用;3、罗红霉素与氨茶碱:罗红霉素可抑制肝药酶,可能导致氨茶碱血药浓度升高,故两药联用特别是用于老年患者应慎重,以免可能出现中毒症状;4、奥美拉唑与氯吡格雷:氯吡格雷主要通过CYP2C19代谢才能产生活性,而奥美拉唑在代谢时可以与其竞争CYP2C19,使氯吡格雷的药效降低,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故不推荐如此联用,建议将奥美拉唑改为对CYP2C19抑制作用较轻的泮托拉唑或埃索美拉唑;5、头孢泊肟酯与抗酸药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合用可降低头孢泊肟酯的吸收和血药浓度,应分开服用;6、克拉霉素与辛伐他汀:克拉霉素显着抑制CYP3A4而减慢辛伐他汀的代谢,增加肌肉毒性风险,应尽量避免联用;六、交待高警示药品用药注意事项某些药物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或者在体内代谢较慢,需严格控制剂量,否则容易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药师要特别交待该类药物应用时的注意事项;比如:1、10%水合氯醛:成人每次最大剂量20ml,小儿每次最大剂量10ml,小儿催眠一次按体重50mg/kg,或按体表面积m2;2、甲氨蝶呤:每周固定一天服用一次,不可每天服用;3、华法林:空腹服用,剂量遵医嘱,如果漏服一次,不能第二天加服,仍按原剂量服用;定期检测血药浓度,避免出血反应;4、地高辛: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及天数给药,用药期间注意随访检查,检测血药浓度,防止中毒;5、环孢素A:禁忌自行调整用药剂量,遵医嘱监测血药浓度,以避免出现肝肾不良反应;七、交待药品不良反应药物是把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带来不良反应;对于可能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药师要特别交待,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而对于可能产生的轻微可逆转的不良反应也应作交待,避免患者过度焦虑;比如:1、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服药后应避免晒太阳,以免发生皮肤光敏反应;2、别嘌醇: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一旦发生皮疹甚至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3、抗过敏药: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异丙嗪、西替利嗪等,此类药物有嗜睡副作用,服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船或从事高空作业;4、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长期用药后不可突然停药,易导致一系列反跳现象和病情加重;5、山莨菪碱:儿童服用后易引起面红,药师可交待家长此为一次过副作用,不用担心;6、唑来膦酸密固达:给药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八、交待用药饮食注意事项1、以下药品要交待用药期间禁酒:甲硝唑、头孢菌素可抑制乙醛脱氢酶,造成乙醛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中毒;阿司匹林用药饮酒可增加胃出血风险;对乙酰氨基酚用药饮酒可增加肝衰竭风险,故以上药品用药期间应戒酒或不喝含酒精的饮料;除此之外,安眠药、降压药、降糖药、抗痛风药等服用期间也应禁酒;2、服用钙补充剂:忌食含草酸丰富的菠菜、茶、杏仁等,因草酸阻碍钙的吸收的同时还可能形成结石;3、以下药品服用期间忌喝西柚汁,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比如①胺碘酮,葡萄柚汁通过抑制肠道CYP3A4而增加胺碘酮的生物利用度;②环孢素,葡萄柚汁通过抑制肠道CYP3A4和P-gp,增加环孢素的生物利用度,增加循环中血药浓度;③非洛地平,葡萄柚汁中的呋喃香豆素主要抑制肠道而不是肝脏中的CYP3A4,可减轻非洛地平的首过效应,显着提高其生物利用度;④阿托伐他汀,葡萄柚汁通过抑制肠道CYP3A4,提高阿托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4、以下药物服用期间忌喝奶制品: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硫酸亚铁、阿仑膦酸钠等服用期间喝奶制品可影响药物的吸收;5、服用苦味健胃药:忌吃糖或甜食,因为糖会掩盖药物的苦味、降低药效;6、服用解表发汗的中药:忌食醋,因为醋有收敛作用,能促进人体毛孔收缩,影响发汗解表的作用,削弱这类药的效果;九、交待用药后尿液颜色变化有的药物可引起尿液变色的药物,这时药师可交待患者用药期间小便颜色发生变化多是由药物代谢的产物所引起,若没有伴随疼痛等不适,就不必担心;以下药品用药后尿液易变色:1、黄色:黄连素、复合维生素B、四环素、核黄素等;2、橙黄色:利福平、磺胺嘧啶、华法林;3、红色:酚酞、苯妥英钠、氯丙嗪;4、蓝绿色:阿米替林、吲哚美辛、亚甲蓝;5、暗黑色:左旋多巴、高价铁制剂;十、妊娠妇女用药交待对于妊娠妇女,药师应重点审查处方用药是否存在孕妇禁忌并给予交待,必要时要求医生修改处方:1、妊娠期用药尽可能选择A、B类药;但要注意有的B类药,说明书注明孕妇禁用或慎用,这需要医生做好充分告知及解释工作,必要时要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以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比如①苯海拉明注射液虽属于B类药,但在说明书写明:“妊娠期使用本品,有使婴儿腭裂、腹股沟疝和泌尿生殖器畸型发生率增多的可能,孕妇应慎用”,故医生在用药前应进行知情同意工作,否则不得使用;②二甲双胍虽属于B类药,但有的厂家说明书注明孕妇禁用,如确需使用,应考虑选择说明书无注明孕妇禁用的二甲双胍如格华止,以避免出现医患纠纷;除此之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卡波糖、甲硝唑、赛庚啶、西替利嗪、法莫替丁、雷尼替丁、柳氮磺吡啶等属于B类药,但有的厂家药品说明书注明孕妇禁用或不得使用,应予以注意;2、要注意是的早期妊娠是胎儿身体各部分及器官的分化阶段,药物致畸容易发生在此阶段,中、晚期妊娠用药的安全性增加,但某些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是贯穿妊娠整个阶段的;十一、交待超说明书用药有的处方用药超出药品说明书适应证范围,易导致患者产生疑惑,如处方合理,此时药师可给予交待;比如:1、利尿药螺内酯治疗痤疮:螺内酯是醛固酮类化合物,可竞争性抑制二氢睾酮与皮肤靶器官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皮脂腺的生长和皮脂分泌,可用于痤疮的治疗;2、胃肠道用药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雷尼替丁为H2受体拮抗剂,与其它抗组胺药物联用可用于荨麻疹的治疗;3、降糖药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低血糖,纠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改善了卵巢排卵功能,提高了促排卵治疗疗效,可以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结语用药交待要求药师应具备一定水平的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及时准确地用药交待或解答病人的咨询;用药交待时,注意语言技巧,做到交待问题简单易懂、准确无误;药师用药交待要因人因药而异,对特殊人群、特殊病例、特殊管理的药品、不良反应多的药品等应重点交待,必要时提供书面用药说明;。
降糖药的相关用药健康教育
![降糖药的相关用药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8cdb10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7.png)
降糖药的相关用药健康教育
降糖药是指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通过降低血糖水平来控制糖尿病。
以下是一些与降糖药相关的用药健康教育内容:
1. 遵循医生指导:使用降糖药物前,务必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和血糖控制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 定期监测血糖:无论使用何种降糖药物,都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这有助于评估药物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3. 注意饮食调理:降糖药物只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部分,合理饮食同样重要。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均衡膳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物有助于血糖控制。
4. 规律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并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与医生协商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5. 定期复查:定期与医生复查,共同评估疗效和健康状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咨询医生有关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6. 不乱停药:不要随意停止或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必要时需要与医生商议。
停药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7.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使用降糖药物时,要注意其他药物对其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增加或降低降糖药的效果,甚至引
发一些不良反应。
务必告诉医生所用药物的详细情况,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等。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作为一般性健康教育参考,具体的用药和健康指导需根据个体情况咨询医生。
糖尿病用药的三大注意事项
![糖尿病用药的三大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0cfc1e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a.png)
糖尿病用药的三大注意事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
在使用糖尿病药物的过程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糖尿病用药的三大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正确使用药物1.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
糖尿病用药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
2.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和用药频率,不要随意减少或增加药物的剂量。
如果出现负荷低血糖等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向医生咨询。
3.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如果用药后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二:遵循饮食和运动指导1.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的还需要合理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当的运动。
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和糖分,避免过量食用高糖食物。
2.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糖分,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3.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的变化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以确保糖尿病的良好控制。
注意事项三: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1.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剂、胃肠道药物等)可能会影响糖尿病药物的吸收、代谢或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在使用糖尿病药物的应告诉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
2.不良反应:糖尿病药物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
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3.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可能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
这些患者在用药时应更加小心,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复查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正确使用糖尿病药物、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是确保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的关键。
药店联合用药指南(完全版)
![药店联合用药指南(完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4695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c.png)
药店联合用药指南(完全版)介绍药店联合用药指南旨在为药店工作人员提供有关联合用药的基本原则和指导,以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指南提供了一些常见病症的联合用药建议,但不涉及复杂疾病和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
联合用药的原则1. 了解患者病史: 在给予联合用药建议之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反应、用药情况以及已经使用的药物,以便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患者病史: 在给予联合用药建议之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反应、用药情况以及已经使用的药物,以便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严格遵循药物说明书中的警示信息,并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事件。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严格遵循药物说明书中的警示信息,并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事件。
3. 选择安全的药物组合: 选择药物时注意其相互作用潜力,并尽量避免危险的药物组合。
如果不确定,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
选择安全的药物组合: 选择药物时注意其相互作用潜力,并尽量避免危险的药物组合。
如果不确定,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
4. 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 对于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用药时间,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 对于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用药时间,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常见病症的联合用药建议感冒和发烧- 常用联合用药:一般情况下,对于成人患者,建议使用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避免与其他含有类似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超过建议剂量。
- 需谨慎的联合用药: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建议避免含有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成分的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胃肠道问题- 常用联合用药:对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和消化不良,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抗酸药和抗胃酸药,如奥美拉唑和铝碳酸镁。
- 需谨慎的联合用药:对于慢性胃肠疾病患者,例如溃疡病或炎症性肠病,建议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避免自行联合用药。
药房联合用药搭配方案
![药房联合用药搭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45ef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5.png)
药房联合用药搭配方案药房联合用药搭配方案是指药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所处的治疗阶段,综合考虑每种药物的药效、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因素,提供合理、安全的药物组合方案。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药房联合用药搭配方案:1. 高血压患者:- 硝酸甘油控释片:每天口服1片,用于降低血管紧张性,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绞痛症状。
- 利血平片:每天口服1片,用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荷。
- 司维拉唑:每天口服1片,用于预防胃溃疡,减轻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2. 糖尿病患者:- 二甲双胍片:每天口服2片,用于降低血糖,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瑞格列奈片:每天口服1片,用于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 阿卡波糖片:每天口服1片,用于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
3. 胃溃疡患者:- 奥美拉唑胶囊:每天口服1胶囊,用于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
- 铋剂:每天口服3次,用于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的愈合。
- 泮托拉唑:每天口服1片,用于镇静胃肠道,减缓胃液的分泌和蠕动。
4. 哮喘患者:-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每天吸入2次,用于预防哮喘发作,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
- 沙美特罗吸入粉雾剂:每天吸入2次,用于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
- 氨茶碱缓释片:每天口服2片,用于扩张气道平滑肌,减轻哮喘症状。
在药房联合用药搭配方案中,药师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当前的治疗情况。
- 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具有不同药物作用机制的药物。
- 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间的不良反应或药效的相互干扰。
- 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根据需要做出调整。
- 给患者提供关于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总之,药房联合用药搭配方案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合理、安全、有效的药物组合,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药师在制定搭配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并提供必要的用药指导和监测。
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
![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5c26e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a.png)
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血糖水平,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然而,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探讨其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1. 确定联合用药的指导原则我们需要明确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的指导原则。
联合用药旨在提高血糖控制的效果,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基于这个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联合用药原则:1.1 血糖控制目标:根据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
对于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用药,以加强降糖效果。
1.2 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类型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应尽量选择作用机制互补的药物。
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可以联合使用,既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又可以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
1.3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应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尽量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2. 联合用药的主要原则在明确了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的指导原则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联合用药的主要原则。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则:2.1 个体化治疗:糖尿病是一种个体差异很大的疾病。
不同患者的药物反应和治疗需求也不同。
在联合用药时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化特点,制定适合其的治疗方案。
2.2 渐进治疗:联合用药的原则之一是渐进治疗。
这意味着在初始治疗后,当血糖控制不佳时,可逐渐增加或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
2.3 安全性考虑: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
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的安全性。
某些药物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风险,此时应谨慎考虑与其它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联合使用。
3. 药物联合应用的常见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药物联合应用案例来进行探讨。
探讨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安全问题
![探讨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安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4dd9a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5.png)
光明中医202丨年1月第36卷第2期CJGMCM January 2021. Vol 36. 2• 177•3讨论消化系统疾病中慢性胃炎发病率较高,其的出现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临床将慢性胃炎分为三种,即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等,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有学者认为,其的出现与口咽部慢性感染、饮食、药物、环境及精神等有关,并以食欲减退、胃胀、胃痛、嗳气等为主要表现,具有病程长、难以根治等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7]。
以往临床采用药物治疗,如胶体果铋、阿莫西林、雷贝拉坐等药物为主,以上药物虽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但长期用药后,会出 现耐药性,使得肠道菌群失调,不仅会增加不良反应,还会使病情复发。
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多因脾胃失调、胃阴不足、胃阴虚等所致,故在治疗中,需要以阴虚为主要治疗原则。
故采用荜铃胃痛颗粒中药制剂治疗慢性胃炎,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
荜铃胃痛颗粒的成分有延胡索、黄连、荜澄茄等,其中延胡索具有活血散瘀、理气的作用,黄连具有清热、解毒作用,荜澄茄能温中散寒。
将诸药合用,可起到行气、活 血、和胃、止痛的作用[8]。
用于慢性胃炎治疗中,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
本次研究显示:胃镜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及胃脘灼痛消失时间,试 验组短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试 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86% ;同时,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〇.〇5)。
由此可知,荜铃胃痛颗粒用于慢性胃炎中效果显著,可将其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方案,以此来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用荜铃胃痛颗粒辅助治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1]金雷,鲁大胜,古骏,等.荜铃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4) :706-710.[2]黄永强.荜铃胃痛颗粒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2) :68-70.[3]孙中亮.兰索拉唑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9,17(12) :98-99.[4]高雯聪,王永林.荜铃胃痛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 ,33( 12) :3179-3182.[5]郭丽.探讨西医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8 ,34(26) :112,114.[6]冯显清,梁川,刘然.荜铃胃痛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7,15(12) :108-109.[7]郭丽.探讨西医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8 ,34(26) :112,114.[8]崔丹阳,巩阳.对比观察荜铃胃痛颗粒与气滞胃痛颗粒对肝胃不和型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起效时间[J].中华消化杂志,2019, 39(6) :412414.(本文校对:王强收稿日期:2020 -09 - 15)探讨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安全问题刘兴朵摘要:随着中医药理论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深入,中西药联合应用于临床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药师药物配伍技巧
![药师药物配伍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96ceb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2.png)
药师药物配伍技巧在医学领域中,药物的组合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配伍技巧是药师的一项关键工作。
它涉及到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理搭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师药物配伍技巧。
一、配伍禁忌在药物配伍过程中,有一些组合是禁忌的。
这些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或不利影响,应当避免同时使用。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联合使用可能增加肝脏损伤的风险。
此外,某些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如酮康唑和塞来昔布的联合使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因此,药师在处理处方时,应仔细检查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二、药物相互增效除了禁忌的配伍组合外,还有一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强其疗效。
这被称为药物相互增效。
例如,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抗菌效果。
此外,长效胰岛素和碳酸酐酶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药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组合,以达到最佳疗效。
三、配伍稳定性在药师的日常工作中,了解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
某些药物在一起稳定,可以作为混合溶液使用,从而减少患者的用药次数和不适感。
然而,有些药物不能被混合使用,会产生沉淀、相互析出或降解。
药师应仔细查阅已有的文献和药物信息,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方案,以确保配伍的稳定性。
四、配伍方式在药师进行药物配伍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
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是药物溶解。
这是通过将药物溶解于溶剂中,然后给予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或口服。
另一种方式是直接混合。
这是将两种或更多的药物混合在同个容器中,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给药。
此外,还有药物浸渍、包衣和膜封等方式。
药师需要在了解药物特性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配伍方式。
五、个体化药物配伍每个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状况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药物配伍应根据个体化需求来进行。
例如,年老体弱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应当避免使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组合。
另外,对于儿童和孕妇来说,药物的适应症和配伍要求也不同于一般成人。
糖尿病患者正确服用降糖药以及常见不良反应
![糖尿病患者正确服用降糖药以及常见不良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39c2651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5.png)
糖尿病患者正确服用降糖药以及常见不良反应
一、掌握正确的降糖药服用方法
针对口服降糖药,类型不同则服用的时间不同,剂型不同服用的方法也不同,如缓释片只需每日早晨服用一次即可,而二甲双胍如制成肠溶片可避免对胃的刺激,使其不一定非要餐后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规律用药不但可以平稳保持血糖水平,还能使耐药情况发生减少。
正确的服用时间与方式是口服降糖药能充分发挥疗效的前提。
二、降糖药常见不良反应
1.磺酰脲类
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恶心、腹痛、腹泻。
大剂量氯磺丙脲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错乱、嗜睡、眩晕、共济失调。
长效的磺酰脲类易导致持久性的低血糖症,因此老人及肝、肾功能不良者最好选用短效药物。
2.二甲双胍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及胃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也会出现皮疹及流感样症状。
3.胰岛素增敏剂
会引起轻中度水肿、贫血、低血糖、肝功能异常及血脂增高等。
根据国家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罗格列酮有引起心脏病发作和卒中的风险。
三、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1.与噻嗪类利尿剂、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合用会使血糖升高,抵消降糖药作用。
2.与普萘洛尔、磺胺类药、阿司匹林等合用会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3.与苯妥英钠等肝药酶诱导剂合用会降低降糖药的疗效。
4.与吲哚美辛合用会引发高血糖。
5.与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类合用可拮抗降糖药作用。
6.与加替沙星合用会引起原因不明的血糖波动等。
降糖药联合用药原则
![降糖药联合用药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b86065ef242336c1eb95ede.png)
降糖药联合用药原则降糖药联合用药原则原则一:降血糖时千万别忽视药物引起的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危及生命。
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
低血糖有可能诱发心率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对老年人及从事某些特殊职业的人,如驾驶、高空作业来说尤其危险。
血糖的显着波动还会损伤血管、加速动脉硬化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这些都会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原则二:对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的患者,尤其是对本身就伴有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增加也是一大困扰。
众所周知,体重增加会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但很多人大概还不太清楚的是,体重增加会引起或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直接影响血糖控制的效果。
原则三:关注肿瘤高危人群。
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较正常人偏低,这类人群患某些癌症的几率可能相对高一些。
已经患有癌症的糖尿病患者,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应该在向医生咨询后选择适宜的胰岛素药物以避免癌症的威胁。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和细胞功能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以及糖尿病保健教育后,血糖的控制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需采用药物治疗。
糖尿病联合用药应记住三原则:疾病早期小剂量、联合用药;同类药禁止联用;磺脲类与格列奈类禁止联用。
最常用的联合疗法是磺酰脲类药物与二甲双胍合用,两种药物对于抗高血糖有相加作用,但不会增加任何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阿卡波糖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其疗效与磺酰脲类药物和二甲双胍合用相当,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的合用也有效。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合用耐受性良好,对空腹血糖浓度和HbA1c水平以及对肥胖型病人由胰岛素介导的降糖疗效有加成作用。
合用胰岛素与磺酰脲类奏效的先决条件是存在明显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联合用药原则
![糖尿病联合用药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594632d27284b73f3425008.png)
糖尿病联合用药原则1.早期、小剂量、联合用药(一药加倍,不如两种药搭配)。
2.联合用药只限于“非同类药物”之间联用,同类药物不得联用(如消渴丸与格列齐特;优降糖与达美康,瑞格列奈与格列美脲)。
调整原则1.在无禁忌症、无配伍禁忌或无严重不良反应(顾客不可耐受)的用药方案下,如果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建议调整用药方案。
可以考虑增加血糖仪、预防保健及并发症产品的销售。
2.有些消费者原来服用的是非正规产品,大多是非法添加药品的保健品和某些假冒国药准字的中药产品(往往添加了大量的格列本脲等促泌剂),实际上此类产品就是假药。
一旦确定顾客服用假药,不允许在继续服用的时候给予其它联合用药指导,必须坚决替换掉,给予全新的联合方案。
替代此类产品的最佳药品是格列美脲,起始剂量根据原非正规产品剂量而定。
(切记:需要请教辅导老师后确定)3.顾客用药方案的调整必须根据最近的血糖谱(空腹三餐后2小时血糖值),不能只根据1个血糖值来调整用药方案。
任何血糖值的异常都要全面分析,糖尿病“五驾马车”治疗是否合理,在排除饮食、运动、情绪等非药物因素的前提下,考虑药物因素。
4.用药方案的调整必须兼顾空腹与餐后血糖,合理方案使用后要继续监测血糖谱,随时调整药物剂量。
需要解决的问题临床中与用药有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临床病情需要但并未给与的药物治疗。
②接受了错误的药物治疗。
③接受了正确的治疗药物,但所用剂量过低。
④接受了正确的治疗药物,但所用剂量过高。
⑤正在经历一个药物的副反应。
⑥正在经历一个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
⑦没有按处方服药。
⑧没有在药师指导下应用药物。
一定是要给予会员综合解决方案,包括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节,从而带动血糖仪,降糖药品,并发症品种,预防保健等产品的服务。
每确定一个新的治疗方案都需要考虑以下6个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没有,请反复。
(如图)请务必记住以下几点:1.没有降不下去的血糖;2.降糖药物是不会升高血糖的。
用药须知:联合用药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用药须知:联合用药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6efc2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e.png)
用药须知:联合用药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展开全文联合用药是指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同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以增强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由于疾病的多样化,病源微生物种类多不胜数,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所以在治疗疾病、调整机体功能的过程中联合用药越来越多的被使用。
但是,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往往由于药物相互作用而使预期的疗效降低或出现意外的毒性反应。
因此,为了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联合用药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联合用药时,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直接的理化反应药物在体外或体内发生直接的理化反应而影响药效。
如注射液混和后发生沉淀、变色等。
在胃肠道中发生络合、吸附、氧化还原、沉淀等,在吸收后发生结合、电荷中和等。
胃肠蠕动的变化胃肠蠕动的变化影响药物的吸收。
与抑制胃肠蠕动的药物如阿托品、普鲁本辛等联用,由于这些药物抑制胃肠蠕动,从而延缓药物的吸收。
而与加强胃肠蠕动的药物如胃复安等联用,由于胃复安有加强胃肠蠕动的作用,可促使同服的药物提前进入肠道)加速吸收而增效。
2.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时药物在分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药物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型与结合型药物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只有游离状态的药物具有活性,药物间相互作用通过竞争血浆蛋白等使游离型药量改变。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结合能力强的药物占据了血浆蛋白,使结合能力弱的药物失去了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机会,结合能力强的药物还可使弱者从血浆蛋白的结合体中置换出来。
当两者联合应用时,结合能力较弱的药物在血中游离体的浓度常可高于正常,结果是作用增强)但同时也有引起中毒的危险。
例如华法林在治疗浓度下,和另一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的药物合用,则血浆蛋白上的华法林就有一部分被置换下来,血浆游离华法林的浓度就增加,抗凝作用增强,如不调整其剂量,就有发生严重自发性出血的危险。
3.联合用药时,药物在代谢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酶促作用的影响酶促药加速药物的代谢。
许多药物可以诱导肝微粒体药酶的合成,这种诱导作用不仅加速诱导剂本身的代谢,且可加速其它药物和内源性物质如氢化可的松及胆红素的代谢。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西药结合用药注意事项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西药结合用药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16cfb7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5.png)
执业药师在继续教育中学习西药和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非常重要,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配伍禁忌:了解药物之间的理化配伍禁忌,如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含鞣质的中药及其复方不宜与一些抗菌药如红霉素、四环素等联用,因为鞣质可与酶的酰胺键或肽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合物,使酶的效价降低,影响药物代谢。
2. 药理禁忌:某些药物联用后可能产生药理上的相互作用,如牛黄或含牛黄的中成药可增加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等西药的中枢抑制作用,不宜配伍。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呋喃唑酮等不能与一些生物碱制剂配伍,因为它们之间会产生药理上的拮抗作用。
3. 糖尿病患者用药: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含糖成分较多的中药,如鹿茸和甘草,因为这些成分可能影响降糖药的疗效。
4. 注意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时,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执业药师需要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
5.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于联合用药的患者,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6. 加强患者教育:告知患者联合用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益处,确保患者明白联合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及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时能够及时告知医生或药师。
7. 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在为患者提供联合用药方案时,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8. 查阅最新研究进展:作为执业药师,需要关注最新的药学研究成果和进展,了解西药和中成药联合用药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总之,在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中,深入学习西药和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口服降糖药注意什么
![口服降糖药注意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ba75af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0.png)
口服降糖药注意什么
潘琦;郭立新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
【年(卷),期】2005(000)005
【总页数】2页(P8-9)
【作者】潘琦;郭立新
【作者单位】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注意口服降糖药的服用方法及不良反应 [J], 刘士敬
2.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J], 樊愚超
3.药师在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交代时注意事项的研究 [J], 陈颖仪;旋桂香;何博文
4.药师在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交代时应注意的问题 [J], 李媛
5.老年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J], 駒津光久;廖宏;庄祥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药师在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交代时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目的更好的发挥口服降糖药物的疗效,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资源浪费,提高用药安全性。
方法对各类降糖药联合用药及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注意事项的总结。
结果和结论系统的论述,总结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药师明了对患者用药交代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注意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的疾病,在此期间,不可避免的会有其他疾病的发生,各类口服降糖药在临床联合应用很普遍,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也是普遍存在的。
但患者有时候会忽略提示医师,与糖尿病有禁忌的药物也会由此开具出来,因此,药师成了患者安全用药的最后保障。
药师在用药交待时尤其应该重视口服降糖药的联合用药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效果。
1各类降糖药之间的联合应用
一般来说,同类的口服降糖药不适合联用,不良反应的增加大于降糖效果。
随着病情进展,单用一种口服降糖药很难取得很好的预期疗效,联合用药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选择。
可使每单药的选用剂量减少,不良反应也减小。
每单药间有互补性,能更好适应患者多变的病情。
1.1 a一糖普酶抑制剂与双服类
如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肌合用。
适用于比较适合轻型的明显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可以减轻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但这两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比较大,应提示胃肠功能较差的患者注意使用。
1.2 a一糖营酶抑制剂与磺睬类
如阿卡波糖和格列美脉。
适用于餐后血糖高或用磺脉类药物血糖控制不满意加用a一葡萄糖普酶抑制剂,可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使餐后血糖下降。
1.3磺脉类与双肌类
如格列美脉和二甲双服。
一般来说肥胖者首选双肌类药物,非肥胖者可选用磺脉类药物。
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继发性磺脉类失效的患者。
对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有良好效果。
最常用,但是容易低血糖,要控制好磺脉类用量。
如餐后血糖仍高,可加用a一糖普酶抑制剂。
但要注意低血糖和肾功能,尤其是老年人。
1.4非磺脉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与双肌类
瑞格列奈合并二甲双肌为治疗磺脉类失效者的一种有效药物,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使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者合用可明显降低血糖而对患者体质量无影响,而发生低血糖的概率较小。
比磺脉类与双肌类药物合用安全。
非磺脉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仅在进餐时服用,同时避免开车时发生低血糖。
1.5磺脉类与唆哇烷二酮衍生物类
如格列美脉和罗格列酮。
用于单用磺脉类血糖控制不住的患者,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磺脉类药效,降糖迅速,效果较好。
1.6双肌类与唾哇烷二酮类
如二甲双肌和比格列酮。
用于单用双肌类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有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1.7噬哇烷二酮类药物和一葡萄糖营酶抑制剂
如罗格列酮和阿卡波糖。
用于胰岛素抵抗为主,且餐后血糖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较平稳。
2.口服降糖药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用药
糖尿病是长期病患,在服药期间,难免会有其他病症的发生,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不可避免,除了应该注意常识性的含糖的片剂、颗粒剂(冲剂)、口服液、注射液、大输液等不能应用外,还应注意与以下药物的联合应用。
2.1抗生素
2.1.1四环素类
四环素、土霉素、美他环素、地美还素、多西还素等和磺脉类药物(甲苯磺丁脉I21)合用可致使肝毒性增加;与双肛类(苯乙双肌多见)合用,产生较多的乳酸,使患者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2.1.2氯霉素
与磺脉类药物合用,能抑制肝内药酶的活性,使口服降糖药代谢减慢,增强降糖作用,易引起低血糖。
2.1.3磺胺类抗生素
如复方磺胺甲啥哇与磺脉类降糖药合用,可增强降糖作用,易引起低血糖。
2.1.4氨基昔类抗生素
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与双肌类(苯乙双肌多见)合用,产生较多的乳酸,使患者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2.1.5抗结核类
异烟阱、利福平、毗嚓酞胺等能促进肝脏分泌较多的药酶加速D860的代谢与排泄,从而缩短D860的半衰期,影响降血糖作用,降低降糖药的疗效,使血糖升高。
2.2利尿药
如氢氯唆嚓、吠塞米、依他尼酸等,都能抑制胰岛素日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升高,降低降糖药的降糖作用。
2.3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
如双香豆素、华法林与甲苯磺丁脉同用,最初使血糖升高,后彼此血浆浓度皆减少。
应用时注意调节用量。
2.4糖皮质激素
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等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减少组织对糖原的利用和分解,使血糖升高。
2.5胃肠解痉药
颠茄、阿托品、丙胺太林(普鲁本辛)等抗胆碱药物,有阻断胆碱能受体、减少胰岛素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故能减弱磺脉类降糖药刺激a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使老年糖尿病的血糖迟迟不能下降。
2.6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
3种药都能增加肝糖元的分解,可使患者血糖升高而减弱降糖药的作用。
2.7雌激素、黄体酮和口服避孕药
有阻碍胰岛素的作用,降低口服降糖药的疗效。
2.8抗癫痈药
如苯妥英钠,可干扰磺脉类降糖药的降糖作用,使其药效降低,血糖升高。
2.9抗过敏药
非那根、氯丙嗦等,可对抗降糖作用而致血糖升高。
2.10抗精神药物
氯丙嚓、奋乃静、三氟拉啼等,能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2.11其他
甲碘安、促甲状腺激素等,能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阿司匹林使口服降糖药代谢与排泄减慢,增加磺脉类药物的药效,其本身也有降糖作用,合用会使血糖降得过低,引起低血糖;心得安等a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与口服降糖药同服,可造成低血糖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