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测量计算规则
GBT50353-建筑面积测量规则
![GBT50353-建筑面积测量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72937b0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7.png)
GBT50353-建筑面积测量规则GB/T 50353-建筑面积测量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面积测量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测量方法、成果报告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既有建筑的建筑面积测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834—2008 测量通用规范GB/T 15835—2008 建筑测量规范JGJ/T 8—2011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 建筑面积:建筑物在水平投影面积上的大小,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3.2 使用面积:建筑物内可供使用的面积,包括房间内部面积和走道、门厅等公共部位面积。
3.3 辅助面积:建筑物内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所需的面积,包括厨房、卫生间、贮藏室等面积。
3.4 结构面积: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结构所占的面积,包括墙体、柱子、梁等结构构件的截面面积。
4. 一般规定4.1 测量依据进行建筑面积测量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以及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
4.2 测量人员建筑面积测量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测量人员完成,并对其成果负责。
4.3 测量仪器建筑面积测量应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测量仪器,并保证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5. 测量方法5.1 准备工作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了解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结构和空间尺寸,制定测量计划和测量路线。
5.2 外业测量按照测量计划和测量路线,使用测量仪器对建筑物的各个部位进行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5.3 内业计算根据外业测量数据,计算建筑面积,并绘制建筑面积测量图。
5.4 成果审核对建筑面积测量成果进行审核,确保测量数据和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成果报告6.1 成果报告内容建筑面积测量成果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报告封面,包括项目名称、报告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等;b) 目录;c) 编制说明,包括项目概况、测量依据、测量方法、成果数据等;d) 建筑面积测量图;e) 测量数据表格;f) 成果附件,包括相关图纸、资料等。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216e8cfeba0d4a7302763a8e.png)
1、单层建筑面积,按其水平面积计算,并符合:1)高度不足2.2米者应计1/2。
2)利用坡屋顶内空间超2.1米应计全面积:净高在1.2-2.1米的部位计1/2;净高不足1.2米部位不计。
2、单层建筑物内设局部楼层,局部楼层二层及以上,有围护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无围护按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米及以上计全,不足2.2米计1/2。
3、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米及以上者计算全;不足2.2米者应计算1/2。
4、多层建筑屋顶内场馆看台下,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米计全面积;净高在1.2-2.1米应计1/2;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1.2米时不应计算面积。
5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米者应计算1/2面积。
6坡地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层高在2.2米及以上应计全面;不足2.2米应计1/2。
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吊脚架空层,按利用部位水平面积1/2计;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吊脚架空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间不计算。
7门厅、大厅按一层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米者应计算1/2面积。
8、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米及以上计全面积;不足2.2米者计1/2。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按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 9立体书库仓库车库,无结构层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按结构层面积分别计。
层高2.2米及以上计全;不足2.2计1/2。
10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2米及以上计全;不足2.2米者计1/2面积。
2024年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024年建筑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1cb258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f.png)
2024年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指在2024年以前,中国对建筑面积的计算所采用的规则和标准。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面的面积之和,包括地下室和地上各层的面积。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是为了统一和规范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方便对建筑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管理。
2024年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建筑面积计算的范围:建筑面积计算的范围包括地下室的面积、地上各层的面积以及其他附属空间的面积。
地下室的面积包括地下室的地板面积以及地下室中属于建筑面积的墙体、柱子等。
地上各层的面积是指每层的建筑面积,包括房间、走廊、楼梯等。
其他附属空间的面积包括附属建筑物、室外平台和跨越的道路等。
2.建筑面积计算的方法:建筑面积的计算可以采用几何测量法、矩形法、均分法等。
几何测量法是指通过测量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来计算建筑面积。
矩形法是指将建筑物的平面图形分解为一系列的矩形,然后计算各个矩形的面积之和。
均分法是指将建筑物的面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划分,然后计算各个划分区域的面积之和。
3.建筑面积计算的单位:建筑面积计算的单位一般采用平方米。
在一些场合,也可以使用平方千米、平方公里等单位进行计算。
4.建筑面积计算的标准:建筑面积的计算标准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计量规范》和《建筑工程计量检查评估规范》等。
这些标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制定,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例如,对于特殊形状的建筑物,可以采用特殊的计算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可以制定相应的计算规则。
2024年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出台,对于建筑物的评估、管理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供准确的建筑面积数据,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提供便利,同时也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规范发展。
因此,在建筑项目中,正确应用和执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全【最新版】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全【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2300b690c69ec3d4bb7557.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全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
面积是所占平面图形的大小,建筑面积主要是墙体围合的楼地面面积。
建筑面积还包括附属于建筑物的室外阳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楼梯等建筑部件的面积。
建筑面积可以分为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一)应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及规则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 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计算建筑面积时不考虑勒脚)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且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3.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4. 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
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6.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7.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23最新最全版图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23最新最全版图](https://img.taocdn.com/s3/m/525c94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6.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23最新最全版图建筑面积计算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准确计算建筑面积对于项目的合理规划和投资预算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面积计算的最新规则,并提供详细的计算方法和示例。
1. 建筑面积的概念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平面投影上所占据的总面积,一般包括地下室、各个层的建筑面积以及其它附属建筑物的面积。
建筑面积通常用于评估建筑物的规模、功能和投资成本。
2. 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原则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原则如下:•计算范围:建筑面积计算应涵盖建筑物的所有实际使用面积,包括主体建筑、附属建筑、走廊、货梯间、电梯间、通风井等。
•空间几何尺寸:建筑面积计算应基于建筑物的空间几何尺寸,即投影面积。
•建筑高度:建筑面积计算中应考虑建筑物的不同高度层次。
•内外墙厚度:建筑面积计算中应将内外墙厚度纳入考虑范围。
3. 常见建筑面积计算方法3.1 采用平面测量法•步骤1:绘制建筑物平面图,标出所有房间和各个区域的边界。
•步骤2:分别计算每个房间和区域的面积,并将它们相加得到总建筑面积。
3.2 采用平面图计算法•步骤1:绘制建筑物平面图,标出所有房间和各个区域的边界,并测量每个房间和区域的尺寸。
•步骤2:根据房间和区域的尺寸计算每个房间和区域的面积,并将它们相加得到总建筑面积。
3.3 采用建筑设计软件计算法•步骤1:使用建筑设计软件绘制建筑物的三维模型。
•步骤2:使用建筑设计软件提供的功能计算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4. 示例计算假设有一个建筑物的平面图如下:---------------| | | || A | B | C || | | |---------------| || D || |------•A区域:长10米,宽8米•B区域:长6米,宽4米•C区域:长5米,宽3米•D区域:长3米,宽2米根据采用平面测量法,计算总建筑面积的步骤如下:步骤1:计算各个区域的面积 - A区域面积:10米 * 8米 = 80平方米 - B区域面积:6米 * 4米 = 24平方米 - C区域面积:5米 * 3米 = 15平方米 - D区域面积:3米 * 2米 = 6平方米步骤2:求和得到总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 80平方米 + 24平方米 + 15平方米+ 6平方米 = 125平方米5. 结论本文介绍了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常见方法,并提供了示例计算。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e946c7f3a0116c175e0e481f.png)
• 解:压桩:3.14×(0.352-0.242)(以桩截面尺寸为准) ×26.35(设计桩长含桩头长度)×250(根数)
• 接桩:250(题意中单根桩长为13米,设计桩长为26米,所以 接桩数量同管桩根数)
• 送桩: 3.14×(0.352-0.242)(以桩截面尺寸为准)×(3.6 桩顶标高-0.3室外标高+0.5桩架综合高度)×250(根数)
。
例1:某打桩工程,设计预制方桩300mm*300mm,桩长 18m(6m*3)共200根,自然地面标高-0.6m,桩顶标高-
2.15m 采用柴油打桩机施工,方桩包角钢接头。计算打桩、接桩、 送桩工程量并根据14年计价定额计算综合单价(型钢含量不
调整)
• 解:1、打桩:18*0.3*0.3*200=324m³
(五)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 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 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 计算1/2面积。(详见教材P226)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增加了建筑物架空层的面积计算规定,取消 了深基础架空层;
26.71
1.4*(1.2+0.3*2)*(12.6-2.4-2.0/22.0/2)
20.66
1.4*(1.2+0.3*2)*(4.8-1.8/22.0/2)*2
14.62
5/A-B
1.4*(1.2+0.3*2)*(5.4-2.0/2-1.8/2) 8.82
B/1-2
1.4*(1.2+0.3*2)*(6.6-2.0/2-1.8/2) 11.84
放坡系数:k=B/H 坡度:1:k=H:B
26条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及规则(计算建筑面积小菜)
![26条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及规则(计算建筑面积小菜)](https://img.taocdn.com/s3/m/446e6f5c3186bceb18e8bb33.png)
26条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及规则(1)建筑物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 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不再区分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
(2)局部楼层(有围护按围护,无围护按底板)结构层高在 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 2.20m以下的,应计算 1/2 面积。
(3)坡屋顶结构净高在 2.10m 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 1.20m及以上2.10m 以下的部位应计算 1/2 面积;结构净高在 1.20m 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4)场馆看台结构净高在 2.10m 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 1.20m及以上至 2.10m 以下的部位应计算 1/2 面积;结构净高在 1.20m 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 1/2 计算面积。
(5)地下室、半地下室结构层高在 2.20m 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 2.20m 以下,应计算 1/2 面积。
地下室外墙结构不包括找平层、防水(潮)层、保护墙等。
(6)出入口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 1/2 计算面积。
出入口坡道建筑面积计算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顶盖;二是有侧墙。
计算建筑面积时,有顶盖的部位按外墙(侧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顶盖的部位,即使有侧墙,也不计算建筑面积。
(7)架空层结构层高在 2.20m 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 2.20m 以下的,应计算 1/2 面积。
顶板水平投影面积是指架空层结构顶板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包括架空层主体结构外的阳台、空调板等外挑部分。
(8)门厅、大厅内走廊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应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设置的走廊应按走廊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6d148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6.png)
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用于确定建筑物各个部分面
积的标准和方法。
这些规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建筑从业者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规定和标准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1. 建筑总面积计算
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层面在地面投影的总面积。
根据最新版的建筑面积
计算规则,建筑总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建筑总面积 = 建筑底层面积 + 各层面积之和
其中,建筑底层面积指建筑物从地面到第一层天花板之间的面积,各层面积为
每一层的地面投影面积。
2. 建筑净面积计算
建筑净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供使用的实际面积,不包括墙体、柱子等构件的
面积。
根据最新版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净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建筑净面积 = 建筑总面积 - 墙体面积 - 柱子面积 - 其他构件面积
其中,墙体面积、柱子面积和其他构件面积应按照一定的方式计算并从建筑总
面积中剔除,以得到建筑净面积的准确数值。
3. 建筑使用面积计算
建筑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各个功能空间的实际可用面积总和。
根据最新版
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使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下:
建筑使用面积 = 各功能空间面积之和
建筑使用面积应包括所有功能空间的面积,如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等,以确保建筑物设计满足使用需求。
结语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面积计算可以为设计、
施工和使用阶段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建筑从业者应不断关注最新版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以确保自身工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新最全版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新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5185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d.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新最全版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水平投影上的面积,通常用于评估建筑物的大小和价值,也是制定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规范的重要依据。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主要包括建筑的地面面积、楼板面积、外墙面积等部分。
1. 建筑地面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地面面积可以直接用测量工具量取,也可以通过建筑平面图纸按比例计算。
一般建筑地面面积=建筑平面图纸上建筑物的地面轮廓面积。
2. 楼板面积计算规则
楼板面积是指建筑楼层的水平面积。
根据建筑领域的约定,楼板面积通常包括
悬挑部分。
一般楼板面积=楼板平面图纸上的实际面积。
3. 外墙面积计算规则
外墙面积是指建筑物外立面的总面积。
外墙面积通常不包括门窗面积。
计算外
墙面积时,需要根据实际测量的墙体数据计算,一般外墙面积=实测外墙墙体的投
影面积。
4. 窗户面积计算规则
窗户面积是指建筑外墙上的窗户所占的面积总和。
窗户面积常用于计算建筑的
采光性能和热量损失。
一般窗户面积=所有窗户的实际开口面积的总和。
5. 楼梯面积计算规则
楼梯面积是指楼梯占用的有效面积,通常不计算在建筑总面积内。
楼梯面积的
计算可以按照楼梯平面图纸上的实际尺寸进行测算。
综上所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涉及建筑地面面积、楼板面积、外墙面积、窗户
面积、楼梯面积等内容。
合理计算建筑面积是建筑设计和规划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建筑面积的准确计算对于建筑管理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关于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内容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d8f92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6.png)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计算规则摘要:一、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二、容积率的计算规则三、建筑密度的计算规则正文:一、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的总面积,包括建筑外墙所包围的所有空间。
在计算建筑面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规则:1.计算建筑面积时,应包括所有建筑外墙所包围的空间,不论其用途如何。
2.建筑物的屋顶、露台、阳台、外廊、室内楼梯等构筑物,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3.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过道、走廊等部分,应按其顶棚和墙面的面积计算。
4.建筑物内的厕所、厨房、浴室等附属设施,应按其独立空间的面积计算。
5.地下室、半地下室、架空层等部分,应按其净面积计算。
二、容积率的计算规则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在计算容积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规则:1.容积率的计算公式为: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总用地面积。
2.容积率是衡量土地利用强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容积率越高,表示土地利用强度越大。
3.容积率的计算应按照建筑物的实际建筑面积进行,不应包括公共设施、绿地等部分。
4.容积率应按照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分类计算,如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三、建筑密度的计算规则建筑密度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在计算建筑密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规则:1.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 基底总面积/ 总用地面积。
2.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建筑密度越高,表示建筑用地使用强度越大。
3.建筑密度的计算应包括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不论其用途如何。
4.建筑密度应按照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分类计算,如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6ca55e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5.png)
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面积的计算规则是根据建筑物的总体积以及各个层面的平面尺寸来进行测算的。
以下是常用的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则:
1. 建筑总体积的计算:建筑总体积=各层面平面积的累加×建
筑物的高度。
其中,各层面平面积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纸来测量得到。
2.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的计算: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各层面平面
积的累加。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楼板的水平面积。
在计算建筑面积时,需要考虑房屋内外凸、凹部分的面积,并排除柱子、走廊等特殊部位。
3. 各层面平面积的计算:各层面平面积=建筑物平面图纸上的
面积,可以通过将建筑物平面图纸划分为多个矩形、三角形或梯形等基本形状,计算出各个基本形状的面积,然后累加得到各层面平面积。
4. 屋顶面积的计算:屋顶面积一般是指建筑物顶部的平面面积,可以根据建筑物平面图纸上的顶部线条计算得到。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建筑工程面积时,应该按照国家建筑规范和测量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此外,建筑工程面积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各种特殊情况,如建筑物的倾斜、房间内设备和家具的占用等因素。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工程量计算说明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工程量计算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a71ed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a.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工程量计算说明一、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地面上所有层的总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面积类别划分: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建筑面积可以划分为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净面积等。
-总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地面全部层的各部分面积之和,包括室内外空间、墙体、阳台、顶棚、走道等。
-建筑占地面积:指建筑项目投影在地面上的面积,不包括地下部分和空中部分。
-建筑基底面积:指建筑物地面层的面积,不包括地下室和边界线外部分。
-建筑净面积:指建筑内用于人员活动的实际面积,不包括墙壁、柱子、管道等占用空间。
2.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建筑算术法:按照建筑测量的精确数值计算建筑面积,通常用于规模较小的建筑项目。
-建筑测绘法:通过测量建筑物边界线的长度和角度,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建筑面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建筑项目。
-建筑分项计算法:将建筑按照不同的功能部分进行分项计算,然后再汇总得到总建筑面积。
二、工程量计算说明:工程量计算是根据建筑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计算出各种建筑材料和施工工序的数量和规模,以确定工程的成本和进度。
1.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工程量计算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主要包括单项工程法、单位工程法和综合单价法等。
-单项工程法:按照建筑工程中的各项工程进行分别计算,然后累加得到总工程量。
适用于工程量比较简单明确的情况。
-单位工程法:按照建筑工程中的单位工程进行计算,如桩基工程、土石方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等。
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建筑项目。
-综合单价法:根据建筑工程图纸和技术规范,计算出工程项目的各项工程量和单位工程造价,通过综合单价计算总工程造价。
2.工程量计算包括的内容: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工程量、建筑装饰工程量、建筑给排水工程量、建筑电气工程量等。
-建筑结构工程量:包括主体结构工程量,如墙体、梁、柱、楼板等。
-建筑装饰工程量:包括室内装修和外部装饰的工程量,如墙面、地面、天花板等。
房产测绘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房产测绘建筑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6391700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e.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般规定1.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按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米(含2.20 米,下同)以上的永久性建筑。
2.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系指各产权人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3.房屋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面积计算。
4.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00m以上计算。
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5.房屋所在层次是指本权属单元的房屋在该幢楼房中的第几层。
地下层次以负数表示。
6.房屋结构(如墙、柱)占用的面积,包括地下室所占用的面积,但不包括天井、墙外阳台、客观存在外[1]楼梯等占用的面积。
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1.永久性结构的单层房屋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单层房屋内如带有部分楼层者,符合规则一般规定的亦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和高层房屋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
3.房屋内的技术层(管道层、附层、夹层等)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按其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4.穿过房屋的通道,房屋内的门厅、大厅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的回廊部分,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楼梯、楼梯间、电梯(观光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房屋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6.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楼层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7.房屋屋面上属永久性建筑,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按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8.原始设计斜面结构屋顶下加以利用的空间,高度在2.20 米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全版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187c1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3.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全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包括墙体)形成的建筑面积。
面积是平面图的大小,建筑面积主要是墙面围起来的楼层面积。
建筑面积还包括室外阳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楼梯等附属于建筑物的建筑构件的面积。
建筑面积可分为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一)应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及规则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计算建筑面积时不考虑勒脚)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且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3.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4. 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
室内单独设置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按看台结构楼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5.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6.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7.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8.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应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设置的走廊应按走廊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GBT50353-建筑平面面积计算规则
![GBT50353-建筑平面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a933f7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4.png)
GBT50353-建筑平面面积计算规则1. 总则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计算。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面积计算的一般规定、计算方法、计算规则和计算实例。
2. 一般规定2.1 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2.2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2.3 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2.4 室内单独设置的烟囱、通风管道、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空调板、腰线、挑檐、装饰层、勒脚、台阶、无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等,不应计入建筑面积。
2.5 雨篷、室外楼梯、阳台、空调板、凸(飘)窗等,应按其结构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2.6 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主体结构外的空调板、挑檐、天线、装饰性构件、配件,不应计入建筑面积。
2.7 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结构净高在2.10m以下的凸(飘)窗,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0.45m及以上的凸(飘)窗,不应计入建筑面积。
2.8 与室内相通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3. 计算方法3.1 建筑面积计算应采用图纸测量法、实地测量法或图纸与实地相结合的测量法。
3.2 计算建筑面积的图纸应为国家标准图或经批准的设计图纸。
图纸中不应包含不需要计算建筑面积的部分。
3.3 计算建筑面积时,应按设计图纸标明的尺寸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应符合国家有关测量规范的要求。
3.4 计算建筑面积的尺寸应精确到毫米。
4. 计算规则4.1 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如下规则:(1)应计算全部结构外围水平面积;(2)应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全面积;(3)应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1/2面积;(4)不应计算不构成建筑空间的构件和配件;(5)不应计算室内单独设置的烟囱、通风管道、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空调板、腰线、挑檐、装饰层、勒脚、台阶、无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等;(6)应计算雨篷、室外楼梯、阳台、空调板、凸(飘)窗等结构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2;(7)应计算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主体结构外的空调板、挑檐、天线、装饰性构件、配件等;(8)应计算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结构净高在2.10m以下的凸(飘)窗;不应计算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0.45m 及以上的凸(飘)窗;(9)应计算与室内相通的变形缝。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8bd15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c.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建筑法规和标准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1. 总建筑面积(GFA):总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楼层的总面积,包括地下室、楼梯间、电梯间、走廊等所有室内空间的面积。
2. 建筑占地面积(BFA):建筑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通常是建筑物外墙的投影面积。
3. 建筑净面积(NFA):建筑净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使用的实际面积,不包括墙体、柱子、楼梯等占地面积的部分。
4. 建筑使用面积(BUA):建筑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用于特定功能的实际可使用面积,如住宅使用面积、商业使用面积等。
5. 建筑物高度计算规则:建筑物高度通常是指建筑物顶部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但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计算规则,如建筑物高度限制、建筑物高度计算方法等。
6. 建筑物容积率(FAR):建筑物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
与建筑占地面积的比值,用于规定建筑物在一定地块上的最大容积。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规定可能会因地区、用途、法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规划。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d8837a0fe4733687f21aa82.png)
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内设有部分楼层者,首层建筑面积已包括在单层建筑物内,首层以上应计算建筑面积.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应以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
2.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首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3.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4.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车站、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的出入口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5.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利用吊脚空间设置架空层和深基础地下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时,其层高在2.2m以上时,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6.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建筑面积计算。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按其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7.室内楼梯间、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8.书库、立体仓库设有结构层的,按结构层计算建筑面积,没有结构层的,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9.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乘以层数计算建筑面积。
10.建筑物内设备管道层、贮藏室其层高在2.2 m以上时,应计算建筑面积。
11.有柱的雨篷、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篷、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2.屋面上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3.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门斗、眺望间、观望电梯间、阳台、厨窗、挑廊、走廊等,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14.建筑物外有柱和顶盖走廊、檐廊,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有盖无柱的走廊、檐廊挑出墙外宽度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数据调查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一般问题
一、建筑结构分类
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问题
1、计算建筑面积房屋的范围
有上盖;又围护;结构牢固永久;层高2.2m以上;可生产生活用。
2、不计算建筑面积房屋的范围
无上盖;无围护;装饰性建筑及构件;层高小于2.2m;沿街(巷)作为公共使用或通行的部位。
3、建基面积
指建筑物接触地面的自然层建筑外墙或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用地面积
指产权主使用土地的面积,包括房屋占地面积、庭院等其他用途的土地面积。
4、骑楼
计算用地面积、建基面积、不计算建筑面积。
骑街楼
不就算用地面积、建基面积和建筑面积。
5、场馆看台
有永久性上盖、有围护结构、层高在2.2m以上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有永久性上盖、无围护结构、层高在2.2m以上的,按其围护结构、维护设施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6、走廊、檐廊
与房屋主体结构相连、有柱、有上盖、层高在2.2m以上,按其柱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与房屋主体结构相连、无柱、有上盖、层高在2.2m以上,按其围护结构或维护设施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7、房屋间永久性架空通廊
有上盖、有封闭围护、层高在2.2m以上,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有上盖、无封闭围护、层高在2.2m以上,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8、不封闭的空中花园、入户花园
有有效上盖的,按其有效上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9、花台、花池、空调机位不计算建筑面积。
10、飘窗、橱窗等室内的净高度大于2.1m的,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小于2.1m的不计算建筑面积。
11、有支承无顶盖单层室外楼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基面积、用地面积,计算一半的建筑面积。
12、与房屋不相通的房间的变形缝、类似于阳台、挑廊、檐廊等的建筑面积不计算。
13、位于首层的挑楼、挑檐、檐廊、雨棚下方,无围护结构和维护设施,无论下方是否有台阶或花基,无论是否为公共通道,均不计算建筑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