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二节功教学案例——浅谈问题化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二节功教学案例——浅谈问题化教学模式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我们教一门科目,不是建造有关这门科目的一个小型现代图书馆,而是使学生亲自进行像数学家思考数学,像史学家思考史学那样,使知识的获得过程体现出来,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件产品。”教师教学生,不是罗列结论教学生模仿和套用例题,而是直接教学生面对具体的问题情景,面临问题的挑战,在情景的提示下,由学生自主经历观察、发现、实验、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探索性活动的过程。
1. 问题化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三大学习方式。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当教学内容以问题方式呈现时,学生面临新的问题引起认知冲突,产生渴求新知的心理倾向。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将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新知解决问题,这种模式顺应了认知方式引起认知结构质的改变,即:问题呈现-顺应-质变。
2. 《功》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因素;明确功是标量,知道W=FL cosα的适用范围;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会计算多个力的总功。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功的概念和大小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综合分析能力,并学会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特殊性),得出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普遍性),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规律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在功的概念和公式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
2.2教学结构。
创设情景、生成问题、探索活动、形成认知、应用升华。
2.3具体教学流程。
在新课的教学中,主要设计五个教学情境:
第一个教学情景(主要是来解决功的基本概念和做功的因素)。
这个环节在中学已有所讨论,所以采用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实例的方法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
第二个教学情景(主要是解决功的大小计算)。
(1)让学生继续思考:既然能判断出力对物体做功,那么能否算出做功的大小?接下来,讨论功的计算方法。
先通过一个例子让学生回顾中学所学过的,当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功的表达式W=Fl。
(2)提出疑问,如果这两个方向不一致,有一定的夹角的话那么这个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做功的大小又该如何计算。
让学生自己探究,讨论,得出结论:W=FLcosα,然后对公式做必要的补充说明:①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②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③α角指的是力与位移之间的方向夹角。
第三个教学情景(用来解决正负功及其物理含义)。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处理教材时主要采用“搭梯子,建架子”这种教学观念。重点依据课本例题分层次的有目的的设计问题。
第一层次——先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例题,通过巧设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根据刚才总结的功的表达式分别计算几个力做的功。发现计算出的结果有正有负。引入功有正负,然后结合数学知识,让学
生活动,讨论得出α角的取值范围决定功的正负。
第二层次——根据计算的结果和题目的条件总结出力对物体做正功,是推动物体运动;力对物体做负功,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第四个教学情景(用来解决总功的计算)。
本环节主要是在原例题的基础上当堂训练,拓展提高。
如果物体在多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那么能否计算这种情况下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给出计算的两种方法即:(1)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则总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2)求出各力的合力,则总功等于合力所做的功。然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课本的例题。强调用第二种方法时,α角一定是合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
第五个教学情景(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先回顾本节课他学到了什么。然后用课件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查漏补缺以起到知识再现和巩固的目的。
最后布置作业:课本习题1.4。
3.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概念问题化”教学模式以问题探究为主线,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出一个师生互动的和
谐氛围。教学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其问题的设计与引出体现了“低台阶、步步攀升”的原则。为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激活学生思维,所设计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促进知识迁移以调动学生参与,特向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新任务”,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现“变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除课本所附案例外,还适当增补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材料以丰富学习情境、拓展学习主题,通过知识的广泛应用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在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能力。本节课需要改进之处是要多给予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