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解析

合集下载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1. 简介作业场所是指进行生产、经营或其他特定活动的场所,通常包括工厂、办公室、实验室、建筑工地、矿山、印刷厂等。

在这些作业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简称职危因素)是工作者所接触到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不良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噪音、振动、辐射、粉尘、有毒化学物质、有害微生物和人为因素等。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雇主,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其中之一就是建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和有效防控职危因素的存在。

2. 目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是一种针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和监测活动的体系,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检测、评估和监测职危因素的存在和浓度,在其超标或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以达到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的目的。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保护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

2.评估作业场所职危因素的存在和可能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

3.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4.增加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3. 实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实施步骤包括:3.1 制定检测计划首先,应当制定一份检测计划和检测方案,明确检测的范围、检测对象、检测方法、检测人员等。

3.2 确认职危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根据检测计划的要求,聘请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确认职危因素的种类和程度。

3.3 评估与监测对被检测的作业场所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达到国家要求。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措施。

3.4 制定措施与方案在确认职危因素程度之后,应该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的可能。

3.5 定期重新评估为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也应该定期重新评估作业场所是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并及时纠正、改善处理。

4. 结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是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必须得到业主、管理者和员工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标准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标准

1总则作业场所监测数据必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通过监测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危害性做出评定,进而通过改善劳动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以实现控制接触来保护员工的健康,特制定本检测标准。

2引用依据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9主席令18号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主席令60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3职业危害因素检测3.1概念利用采样设备和检测仪器识别、检测、鉴定危害因素,掌握其性质、强度及时空分布情况,评价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为危害因素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3.2职业危害因素分类分为: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

3.3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分类分为:1、评价检测;2、日常检测;3、按照检测目的的分监督检测和事故性检测;4、按照检测方法及仪器类型分为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

4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4.1识别4.1.1根据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4.1.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4.1.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4.1.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4.2识别后的处理4.2.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向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4.2.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汇,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评估安全生产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评估安全生产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评估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评定至少应每几年1 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评定至少每年 1 次评定。

标准化证书有效期三年,每年自评一次,在发证日期前提交自评报告至发证机关就行。

他们会审核,普通直接过,必要的情况下会去企业现场检查。

2、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指标一级指标是什么首先,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评,达zd 到什么样的标准,才干向安监局申请级别。

其次,经过安监局或者安监局委托的第三方安全标准化评审机构外评后,总体分数达到到那个档次,就颁发那个档次的证书,最后,根据等级来看,评级越高,那末证明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管版理制度更加完善。

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知名度。

安全标准权化的评定标准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900 分(含900 分)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750 分(含750 分)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600 分(含600 分)3、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什么??什么企业要做安全生产标准化?成都市安评应急技术研究院组合创建于2022 年9 月26 日,我院总部设在武侯区大科星创意园3 栋12 楼,分部设在双楠港汇广场3 栋2 楼,我院专、兼职员工共计70 余名,其中交通领域专职人员25 名,技术人员18 名,现具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6 名,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 3 名,高级工程师6 名,中级工程师3 名,助理工程师9 名,其中拥有硕士学历3 人、本科学历14 人、大专学历8 人、其他行业专、兼职评审人员45 余名。

拥有一批交通运输行业、外资企业、国有大型军工、化工及创造业等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团队和专业人员队伍。

成都市安评应急技术研究院是为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提供全方位安全及职业健康等方面技术服务和培训的专业机构。

主要从事安全生产综合评价、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安全工作管理及技术人员培训等业务。

主要服务对象是交通运输企业、工贸行业、机械创造行业、家具行业、白酒行业、食品格业、包装印刷业、建造施工行业、酒店旅游业、商场企业、加油(气)站、危(wei)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通信企业、仓储物流企业、教育行业(学校)、电力行业、能源行业、医疗行业、矿山/非煤矿山行业、燃气经营企业等。

职业危害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

职业危害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
2.煤矿企业应进行职业危害防治效果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并落实资金,按规定制定定期职业危害防治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
2
检查计划、专项资金使用,培训制度及培训记录
缺一项扣0.5分
3.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危害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3
查阅资料、档案
缺一项扣1分
4.煤矿企业应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应有写明职业病危害方面的内容;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应告知从业人员
(2)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
3)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3个
5
现场检查、查阅资料
矿井没有按规定测定粉尘浓度,发现一处次扣2分;其它小项每缺一项扣1分
4.煤矿企业必须对井上、下作业场所产生的噪声进行检测
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大于85dB(A)时,应采取降低噪音的措施同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3
现场检查
噪声超过85dB(A)未采取降低噪音的措施扣2分;未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扣1分

职业健康监护
(15)
1.对新入矿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对接触粉尘等有害因素的离退休职工每5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5
现场查阅档案及相关资料
缺一项扣2分
2.对接尘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拍照胸大片,查体时间间隔符合下列要求:
7
井下检查、查阅记录
无隔爆水袋,该项不得分;
缺少一处隔爆设施扣2分,未落实每周检查,发现一次扣1分,一处安装质量不合格扣1分,一处水量不够扣1分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13)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职工的权益,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必要性、目标、内容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措施。

1.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必要性职业危害因素指的是在职业环境中可能对职工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噪声、辐射、温度),化学因素(如有害物质、化学品),生物因素(如病原体、生物气溶胶)和心理社会因素(如工作压力、职业倦怠)。

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导致职业病、工伤和健康不适,对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和控制。

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程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和工伤的发生。

2.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目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目标是全面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影响,为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 发现和确认职业危害因素的存在和程度;- 评估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健康和安全的潜在威胁;- 提供数据支持,为改善职业环境和职工的劳动条件提供依据;- 预防职业病和工伤的发生,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

3.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内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职业危害因素的调查和监测通过对工作岗位、作业过程和工作环境的调查和监测,确定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分布和程度。

调查和监测可以包括采样测试、现场观察、工作条件记录等方式。

3.2 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估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调查和监测结果,评估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和安全的潜在威胁。

评估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如危险性评估、暴露评估等。

3.3 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基于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估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第一篇: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关于贯彻执行《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的通知劳人护〔1986〕6号我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起草的《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业经国家标准局以国标函〔1986〕011号文批准,编号为GB5817-86。

现将这个标准及其编制说明一并印发给你们,请自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文本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确定生产作业场所内工人接触粉尘危害程度大小的依据;不作为处理现行经济待遇的根据,也不适用于矿山井下作业。

自一九八三年以来,已先后公布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高温作业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等四项国家标准。

这四项标准,是当前衡量我国企业职工劳动条件好坏、预防职业病能力大小、劳动卫生工作进展程度的主要尺度;是了解劳动卫生工作现状,明确今后职业危害治理方向的重要手段。

请各地区、各部门从今年开始,将贯彻这四项标准纳入每年劳动保护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去,争取在一两年之内,消除最严重的那一级职业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Classification of Hazard Levels due to Exposure to Industrial dust 本标准适用于区分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的大小,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依据。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粉尘及引起化学中毒危害性粉尘。

1基本定义1.1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2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工人在有生产性粉尘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

1.3工作地点工人为观察、操作和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

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航天科工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航天科工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航天科工1、如何评价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工作企业怎样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1)组织学习培训:各类人员分层次培训,全员学习贯彻符合本企业类别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其中,要重点培训有关人员。

可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形式,对少数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企业自己的骨干力量,以便对本企业内部的领导、员工进行培训。

(2)部门职能分解:根据规定,结合实际,做好部门、人员职能分解。

在理解《考核评级标准》的基础上,按“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对各单位(部门)进行明确分工,明确各自所承担的项目。

(3)成立领导小组:成立考评领导小组,提供人力、物资资源。

厂长、经理任组长,生产主管任副组长;各单位、部门、工会领导为成员。

各单位成立相应考评组,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有专业人员、安全员和工会代表。

(4)全面排查评价:全面开展排查,摸清企业现有安全状况水平。

以机械行业为例:首先要将设备设施台账建立清楚。

对照《考核评级标准》,将基础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三部分内容,分5个专业(75个检查表)在本单位内部进行全面排查;找出现存的全部问题或不符合条项,掌握本企业的安全状况处于什么水平。

其他行业对照标准进行。

(5)确定等级目标:确定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等级目标。

根据企业安全现状水平,分析整改所需工作量的大小、技术的难易程度、所需资金的保证程度和一把手的重视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建立哪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目标。

(6)编制整改计划:依据确定的目标,针对排查问题,制定整改计划。

按确定的目标,制定整改措施计划表。

内容要包含(序号/存在问题/目标值/资金/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期限/完成日期)等。

(7)落实整改计划:加强领导,落实整改措施计划,确保目标实现。

特别是一把手,要加强领导,确定达到目标的时间,确定对各单位完成目标值的奖罚办法;要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奖罚兑现,确保目标实现。

(8)专业考评整改:成立考评组,提供资源保障,做好自评准备。

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对照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对照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对照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是怎么划分的(一)、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分为一级企业(级别最高)、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审核公告;二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公告;三级企业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州、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公告。

,其中一级为最高。

(二)、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1、设立有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已依法取得国家规定的相应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2、申请一级企业的,应为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先企业。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集团所属成员企业90%以上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先企业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

3、申请二级企业的,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集团所属成员企业80%以上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企业死亡人员未超过1人。

4、申请三级企业的,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生产安全事故累计死亡人员未超过2人。

拓展资料: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人员)、机(机械)、料(材料)、法(工法)、环(环境)、测(测量)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

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

目标值实测值1安全生产责任制按No.101查证100%15按检查表实得分2机构与人员按No.102查证15按检查表实得分3安全健康规章制度按No.103查证25种15按检查表实得分4规划与年度计划按No.104查证前三年资料15按检查表实得分5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其中:按No.105查证前三年资料9种49按检查表实得分新职工进店教育100%6少1人扣全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100%8少1人扣全分消防监控人员100%4少1人扣全分中层、中层上干部教育100%4少10%扣2分班组长教育100%4少5%扣2分变换工种教育100%3少5%扣2分职业健康教育90%3少5%扣2分全员教育80%4少5%扣2分复工教育100%3少5%扣2分安全管理人员教育100%6少1人扣全分安全知识抽查合格率≥80%4低于80%扣4分6事故管理按No.106查证查前三年资料15按检查表实得分7"三同时“管理按No.107查证查前三年资料15按检查表实得分8班组安全管理按No.108查证安全班组合格率100%12按检查表实得分12*(不合格率/评价总分)*0.12*1009安全操作规程按No.109查证12按检查表实得分10岗位安全工作标准与指导卡按No.110查证查前二年资料12按检查表实得分11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按No.111查证查前二年资料10按检查表实得分12现场监督管理按No.112查证查前三年资料15按检查表实得分13相关方安全管理按No.113查证10按检查表实得分14危险源管理按No.114查证10按检查表实得分15应急预案按No.115查证查前二年资料10按检查表实得分16安全健康档案按No.116查证15按检查表实得分1消防监控设施按No.201查证查前二年资料45按检查表实得分2锅炉与辅机按No.202查证不合格率24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50分3工业管道按No.203查证8按检查表实得分4压力容器按No.204查证不合格率16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50分二、设备设施安全考评应得分评分标准实得分抽查数量一、基础管理考评(230分)序号考核内容查证测定方法指标目标值实测值应得分评分标准实得分抽查数量序号考核内容查证测定方法指标5空调系统按No.205查证20按检查表实得分6水喷淋系统按No.206查证20按检查表实得分7室内消火栓系统按No.207查证25按检查表实得分8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按No.208查证25按检查表实得分9卷帘门系统按No.209查证20按检查表实得分10防火门按No.211查证15按检查表实得分11商场建筑按No.210查证不合格率25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40分12灭火器按No.212查证不合格率25按检查表实得分13活动轻金属梯按No.213查证不合格率2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048分14直梯按No.214查证不合格率2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048分15斜梯按No.215查证不合格率2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048分16轮式移动平台按No.216查证不合格率2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048分17平台、走台按No.217查证不合格率2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048分18企业内机动车辆按No.218查证不合格率15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50分19变配电系统按No.219查证40按检查表实得分,多台取平均值20低压电气线路(固定线路)按No.220查证不合格率012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18分21低压电气线路(临时线路)按No.221查证不合格率08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18分22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按No.222查证不合格率020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72分23高杆灯(广场灯)按No.223查证5按检查表实得分24电网接地系统按No.224查证不合格率015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54分25防雷接地装置按No.225查证不合格率012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36分26电焊机按No.226查证不合格率8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30分27手持电动工具按No.227查证不合格率12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36分28移动电气设备按No.228查证不合格率08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24分29疏散设施按No.229查证25按检查表实得分30应急照明按No.230查证不合格率15按检查表实得分31应急广播按No.231查证不合格率15按检查表实得分32安全指示标志按No.232查证不合格率15按检查表实得分目标值实测值应得分评分标准实得分抽查数量序号考核内容查证测定方法指标3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按No.233查证不合格率10按检查表实得分34防烟、排烟按No.234查证不合格率15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24分35自动扶梯按No.235查证20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72分36电梯按No.236查证16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72分37炊事机械按No.237查证不合格率015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24分38弱电线路按No.238查证不合格率11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18分39工业气瓶按No.239查证10按不合格率计算每1%扣0.54分1店外属区环境按No.301查证20按检查表实得分2营业厅环境按No.302查证35按检查表实得分多个专业商场取平均值3危险化学品使用现场按No.303查证10按检查表实得分多个使用点取平均值4商业仓库按No.304查证20按检查表实得分多个仓库取平均值5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按No.305查证查前二年资料75%10每降低1%扣1.50分6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合格率按No.306查证查前二年资料10每降低1%扣1分7职业危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按No.307查证查前二年资料10按检查表实得分8职业危害分级按No.308查证15按检查表实得分9职业病管理按No.309查证查前二年资料10按检查表实得分10食品加工及餐饮场所按No.310查证15按检查表实得分三、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

职业危害分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指南

职业危害分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指南

职业危害分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指南1 设置目的职业危害分级是企业实现职业健康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通过职业危害分级,可使企业掌握职业危害的致因、严重程度、接触人员的数量等,以便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计划,控制或减少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为此,特设置本项目。

2 适用范围本项目适用于从事生产性毒物、粉尘、高温、体力劳动强度等四项作业进行分级的人员。

3 考评要点3.1 接触三、四级毒物危害人员比率小于1%。

根据《有毒作业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3.1.1 有毒作业分级(见表4-9-1)表4-9-1 有毒作业分级分级指数C的计算公式:C=D·L·B式中:D-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数;L-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数;B-毒物浓度超标倍数。

3.1.2 三项指标的确定3.1.2.1 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数D,见表4-9-2。

毒物危害程度级别:⑴属于Ⅰ级毒物(极度危害)的有: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氯乙烯、铬酸盐、重铬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基镍、八氟异丁烯、氯甲醚、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

⑵属于Ⅱ级毒物(高度危害)的有: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烯、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

⑶属于Ⅲ级毒物(中度危害)的有: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六氟丙烯、苯酚、氮氧化物。

⑷属于Ⅳ级毒物(轻度危害)的有: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氟乙烯、氨。

3.1.2.2 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数L,见表4-9-3。

表4-9-33.1.2.3毒物浓度超标倍数B以工作地点实际测定的毒物超标倍数值作为计算依据,超标倍数B的计算公式:B=Mc/Ms-1式中:Mc-测定的毒物浓度均值,mg/m3;Ms-该种毒物的最高容许深度,mg/m3。

“有害作业点治理率”的检查评价解析

“有害作业点治理率”的检查评价解析

“有害作业点治理率”的检查评价解析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关于“有害作业点治理率”的检查评价解析
有害作业点治理率安全性评价检查表
第1页共3页
为了科学地评价系统中有害作业点的治理程度,促进企业作业环境的改善,提高有害作业点的达标率,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特设置本项目。

2 适用范围
凡是本企业已划为有害作业点的作业场所,主要评价采用技术措施治理的程度。

3查证方法
3.3.1 查证文本资料系统内有害作业点治理情况登记表、有害作业点平面分布图。

3.3.2 已治理点的判定依据No.301检查表区分治理点和未治理点。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点,判定为已治理点:
3.3.2.1 配置有劳动卫生防护设备,实施通风、除尘、净化、屏蔽、吸附、过滤、消除、中和、稀释有害因素的,并运转正常,治理有效。

对于有多个工位的点,防护有效的设备,应覆盖其60%以上工位。

3.3.2.2 采用新的无毒或低毒材料或工艺,代替原危害大的材料或工艺,使有害因素含量或强度有明显降低的。

查证时对比检测报告。

3.3.2.3 对生产设备和工具进行改造,使尘毒发生量或强度大幅度降低,如密闭喷砂(丸)代替敞开喷砂(丸)。

查证测定报告或验收鉴定材料。

3.3.2.4 改进操作方法,使操作者脱离或减少与有害因素的接触。

如铸造清砂采用湿法代替干法作业;如空压机房、发电机房采用隔音观察室等减低接触噪声。

查证测定数据报告。

第2页共3页
第3页共3页。

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解析课件 (一)

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解析课件 (一)

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解析课件 (一)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解析课件是针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的作业点达标率进行分析和解析的课件。

作业点达标率是反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核心指标之一,其关系到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安全生产。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解析课件。

一、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的意义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是指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中,作业点合格数占总作业点数的比例。

作业点是指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有害物质、有害因素等的场所或操作过程。

作业点达标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危害控制的效果和职工的健康状况。

因此,科学合理评价作业点达标率,对指导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分析方法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法、综合评价法和动态跟踪法三种。

1. 比较法:采用相对数值比较的方法,将作业点达标率与已有的标准或历史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得出职业卫生管理的检测结果。

比较法适用于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价。

2. 综合评价法:采用定性、定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将评价因素以一定的比重组合起来,构建评价体系,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法适用于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3. 动态跟踪法:通过建立一定的监测系统,对作业点达标率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反映职业卫生管理的健康状况。

动态跟踪法适用于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关键环节的达标率进行跟踪分析。

三、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的提高方法为提高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强化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卫生意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2.建立完整的职业危害监测和管理体系,提高职业危害作业点的识别和评价能力。

3.采用先进的防护设施和技术手段,对有害物质进行科学控制和管理,降低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

四、结语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解析课件是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作业点达标率进行分析和解析的重要工具。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评级标准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评级标准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评级标准1 工作程序和内容1.1 风险评价准则根据作业场所或作业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程度、接触水平和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有害因素对风险的影响权重,结合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和健康效应,借助风险评估的经验公式量化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判定风险等级。

1.2 工作步骤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步骤为:a)基础资料准备。

通过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辨识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浓度(或强度)进行测定(或测量)或搜集有效的检测数据。

b)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特性、接触时间、检测结果和作业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进行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c)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根据作业岗位工人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权重系数、接害人数、防护措施及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级别。

d)分级管控。

按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级别实施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和分级管理。

1.3 风险点确定通过详实的职业卫生调查和工程分析,明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空分布和岗位接触情况,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

固定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为岗位工人接害的工作地点或设施,非固定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为接害的岗位工人及其工作范围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部位、场所或区域总和(例:锅炉巡检工接触粉尘、噪声和高温)。

1.4 危险源(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1.4.1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采用工程分析法、经验对照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参见附录B。

1.4.2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GBZ 2和GBZ 160规定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1.4.3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时空分布、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进行分析。

1.5 风险评价1.5.1 风险评价方法1.5.1.1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a) 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参照GBZ/T 229.1的规定,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指数按式(1)计算:L B M W W W G ⨯⨯= (1)式中:G ——分级指数;W M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W B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 W L ——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

6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

6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




c、化学物质类 ①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 乙基铅):金属粉末冶炼、锌锰电池配液等。 ②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手工电 弧焊、气体保护焊。 ③镉及其化合物:镀镉。 ④氯气:自来水生产中加药。 ⑤氮氧化合物: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 气割(焊)等。 ⑥一氧化碳: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手工电弧焊、 埋弧焊、气割(焊)等。 ⑦氰及腈j类化合物: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等。
第五部分


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
一、设置目的
职业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中的排放浓度,与从业人员身体 健康和职业病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作业环境状况的判断, 是通过企业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点达标点数占全部作业点数的 比率来考评。为此,特设置本项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适用范围
本项目适用于员工直接从事或直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 作业场所。

表 4- 6- 1 职业危害作 业点名称
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汇总表 化学因 素名称 物理因 素名称 生产性粉 尘名称 国 测定 标 结果 合 格 不合 格
序 号
测定报告 单的编号

表 4- 6- 2
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卫生限值[dB(A)] 85 88 91 94 97 100 103
日接触噪声时间(h) 8 4 2 1 1/2 1/4 1/8

(2)达标率计算公式: 达标率=(判定达标点数)/(全厂有害作业点数) ×100%


四、计分方法
6.4.1本项目应得分为25分 6.4.2按本节表4-6-1汇总计算达标率,当达标率小于 75%时,每降低1%扣1.5分,扣完为止。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分级管理规定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分级管理规定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分级管理规定1 目的为规范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全面地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并通过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以实现保护员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加油站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对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

3 定义3.1职业危害因素:在生产中使用和产生的,并在作业时以较少的量经呼吸道、皮肤、口进入人体并与人体发生化学作用,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各种物质的总称。

3.2有害作业场所监测:指对生产过程中从业人员易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进行定点、定时监测。

3.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

3.4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是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以及生产性粉尘超标倍数等三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分为0级、Ⅰ级危害、Ⅱ级危害、Ⅲ级危害、Ⅳ级危害。

4 职责4.1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监督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监测、分级管理,每年组织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保存检测结果。

对本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4.2专职安全管理员对已确认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项目与监测点按规定的时间和频次进行监测,根据质检处监测数据按国家标准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级。

5 控制程序5.1总则:作业场所监测数据必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通过监测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危害性做出评定,进而通过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以实现控制接触来保护员工的健康。

5.2监测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定期定点监测;现有装置、生产设施更新、改造、检修的监测;事故性监测;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建设项目竣工前和竣工后验收的监测;卫生防护技术措施效果评价的监测等。

5.3监测点的确定:加油站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的确定原则上以有资质检测机构确定的监测点为准。

职业病危害评价详解演示文稿

职业病危害评价详解演示文稿
第19页,共61页。
2 个体防护用品的评价
2.6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 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分析建设项目的运行与建设施工过程
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提出的相应防护用品的配备状况,根据该工种(岗位)及其 相关工作地点的作业环境状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
的要求; (4)个体防护用品在使用或保管储存期内遭到破损或超过有
效使用期;
(5)所选用的个体防护用品经定期检验和抽查不合格;
(6)当发生使用说明中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时。
第17页,共61页。
2 个体防护用品的评价
2.5 评价依据、内容与方法 2.5.1 评价依据 ▪ 《职业病防治法》第23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
第16页,共61页。
2 个体防护用品的评价
2.4.2 报废 《个体防护用品选用规范》(GB/T11651-2008)规定,个体防护
用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予报废:
(1)所选用的个体防护用品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 行业标准;
(2)所选用的个体防护用品与所从事的作业类型不匹配; (3)个体防护用品产品标识不符合产品要求或国家法律法规
第13页,共61页。
2 个体防护用品的评价
2.3 个体防护用品的选用 2.3.1 选用的基本思路
(1)对作业环境进行职业危害识别评价,确定危害水平;
(2)明确各种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级别;
(3)选择防护级别高于危害水平的呼吸防护用品种类。
2.3.2 选用原则 (1)按作业类别和工种选用
(2)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进行选用 (3)根据作业现场职业危害浓度或强度选用
2 个体防护用品的评价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规定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规定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规定第一条目的为规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全面地评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并通过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以实现保护员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第三条定义1.职业危害因素: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2.有害作业场所检测:指对生产过程中从业人员易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进行定点、定时检测。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4.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是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以及生产性粉尘超标倍数等3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分为0级、Ⅰ级危害、Ⅱ级危害、Ⅲ级危害、Ⅳ级危害。第四条职责1.安全部是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分级的管理单位,负责组织监督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检测、分级管理,每年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保存检测结果,对本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2.生产公司各车间负责日常监测工作。第五条管理措施1.作业场所检测数据必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通过检测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危害性做出评定,进而通过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和加强个体劳动防护以实现控制接触来保护员工的健康。2.检测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定点检测;(2)现有装置、生产设施更新、改造、检修的检测,事故性检测;(3)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建设项目竣工前和竣工后验收的检测;(4)卫生防护技术措施效果评价的检测等。3.公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点的确定原则上以有资质检测机构确定的检测点为准,但为保证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公司安全部可以根据需要确定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检测点。检测点的确定标准:(1)同一场所(岗位),同一职业危害因素,同类设备或相同操作,至少设1个检测点。有多台同类设备时,在同一作业空间设1个检测点,露天的可增设1个检测点。(2)同一场所,不同职业危害因素,须分别设检测点。(3)移动式有尘毒危害作业,可按经常移动范围长度,10米以下设1个尘毒检测点,10米以上设2个检测点。(4)堆放尘毒的室内仓库一般每室设1个检测点。(5)噪声作业场所,声级在85dB(A)以上时,要设检测点。(6)对卫生防护技术措施进行卫生学效果鉴定和评价时,根据情况确定检测点。4.毒物浓度的检测与分级检测项目根据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常见化工毒物的品种、作业来选择相应的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分级。毒物浓度出现明显异常时,应及时追加检测,并通知安全部。5.粉尘浓度的检测与分级检测项目根据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按粉尘种类及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来选择相应的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并根据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一般只测粉尘浓度,各种含硅粉尘还应另作1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在原料不变的情况下,当月测定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报出数据,该数据可长期使用,若粉尘成分有明显改变时,应复测。6.噪声检测检测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要求进行检测;噪声检测连续稳态噪声测A声级:非稳态或间断噪声测等效连续A声级。如工艺设备及防护措施变更时,应随时检测。7.检测点确定后,可根据生产情况进行调整。8.生产公司各车间根据设点原则确定本车间的作业场所检测点并报公司安全部。9.检测点的认可、确定、变更或取消,均须经安全部审核、认可。10.每个检测点,每次采样至少有2个样品,取其算术(或几何)均值。职业危害专题调查,须连续测定3天,每天3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验收时,须连续测定3天,每天2次。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进行效果鉴定和评价时,须连续测3天,每天2次。11.登记作业场所采样分析记录表由安全部存档,并将其纳入职业健康档案。12.各生产车间根据检测结果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建立相关检测档案。标识牌内容:产生职业危害的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13.以上记录由安全部保存,保存期为1年,记录格式由安全部设定。第六条本办法由安全部负责解释。第七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危害相同的油漆作业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只 划为一个职业危害作业点,判定该点达标时,必须全 部都同时达标。又如高频电场、磁场应划为一个点, 电场、磁场都达标则判为该点达标。 (2)下列情况可暂不考评: a、目前国家尚无卫生标准的职业危害作业。 b、省、市(地区)无监测手段的职业危害作业。 c、一般的化学分析实验室。 d、无防护措施情况下监测数据为0者,或噪声 ≤80dB(A)的。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举例(适用于机械制 造企业)
三、ຫໍສະໝຸດ 评要点1、职业危害作业点定点 (1)职业危害作业点必须建立定点登记台帐,且定点准确, 不遗漏。参照《机械工业有害作业点划分准则》



进行如下划分: a、产生砂轮磨尘和抛光尘的单台或多台砂轮机、抛 光机,均按不同地点分别划为职业危害作业点。 b、同一工种、同一工序、同一班组在不同地点流动 作业,而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基本相同的,应划为一个 职业危害作业点,例如:维修电焊、基建部门的油漆。 c、在同一作业环境内职业危害因素基本相同、工序 和工种界限不明显、由同一班组员工共同操作或轮换 操作的,如小型电镀、小型热处理、小型铸造等可划 为一个职业危害作业点。 d、同一厂房内、同一工种、同一职业危害因素,但 工序及作业环境区域不同、治理措施也不同者,应分 别按工序、作业区域划分成几个不同的职业危害作业 点。


e、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金属材料切割、手工电弧焊、 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电渣焊、碳弧气刨、气割等。 f、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①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锯切、矫直、抛光、喷砂、 除油除锈、锻造、机械部件落料、氩弧焊等。 ②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焊药制备、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等。 2、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点监控 (1)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否则数据 无效,所监测职业危害作业点为不合格点。



e、同一工种、同一职业危害因素,不在同车间的作 业场所应分别划为职业危害作业点。 f、同一作业环境内,不同工种、不同工序、不同职 业危害因素混岗作业者,应根据职业危害因素划分为 几个职业危害作业点。 g、同一作业环境内,同工种、同工序、同时接触两 种以上职业危害因素者,应根据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划 定为两个以上职业危害作业点。 h、机械噪声按不同作业区划定职业危害作业点。 i、全车间均为手工电弧焊,应按不同班组的作业区 域划分职业危害作业点。 j、铸件粗车、粗铣、干磨按作业区划分(不按设备 规格划分)。

表 4- 6 - 1 职业危害作 业点名称
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汇总表 化学因 素名称 物理因 素名称 生产性粉 尘名称 国 测定 标 结果 合 格 不合 格
序 号
测定报告 单的编号

表 4- 6 - 2
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卫生限值[dB(A)] 85 88 91 94 97 100 103
第五部分


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
一、设置目的
职业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中的排放浓度,与从业人员身体 健康和职业病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作业环境状况的判断, 是通过企业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点达标点数占全部作业点数的 比率来考评。为此,特设置本项目。


二、适用范围
本项目适用于员工直接从事或直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 作业场所。



c、生产性粉尘达标点的判定必须根据游离二氧化硅 含量的测定报告判定。其中电焊烟尘等按规定标准判 定。 d、对漏划或漏测的主要职业危害作业点应从严掌握, 凡无防护设备或防护设备不合格均划为不合格点,有 防护设备时,可参照同类型职业危害作业点数据。 e、噪声: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 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对于操作人员每天 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非噪声工作地点及具有 脉冲噪声作业地点的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参见表4-6- 2、表4-6-3、表4-6-4。


⑧苯:渗碳、碳氮共渗等。 ⑨二甲苯:喷涂、刷涂、浸涂、淋涂及其他涂装。 ⑩汽油:溶剂除油、外部清洗、机车总装、发动机装配 等。 11 四氯化碳:机械部件清洗。 12 甲醇: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静电涂装。 13 甲醛:固化模具、熔模铸造。 d、物理因素 ①高温:铸造熔炼、铸造浇铸、锻造、金属粉末冶炼、 粉末冶金烧结。 ②局部振动:金属构件铆接、金属锻打、铸造落砂等。



c、化学物质类 ①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 乙基铅):金属粉末冶炼、锌锰电池配液等。 ②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手工电 弧焊、气体保护焊。 ③镉及其化合物:镀镉。 ④氯气:自来水生产中加药。 ⑤氮氧化合物: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 气割(焊)等。 ⑥一氧化碳: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手工电弧焊、 埋弧焊、气割(焊)等。 ⑦氰及腈j类化合物: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等。


检测单位一般为:职业病防治院、卫生防疫站,或者 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监测机构。 (2)监测方法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否则数据无效, 所监测职业危害作业点为不合格点。 (3)测定时间:在一年内测定的数据有效。 3、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为75% (1)达标点的判定 a、填写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汇总表(表4-6-1), 按车间、同一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作业点次序填写, 以便核实职业危害作业点划分是否正确,以利计算合 格点数。 b、核定检测数据是否正确有效,判定是否达标。



a、粉尘类 ①矽肺(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除油除锈、铸造造型等。 ②石墨尘:粉末冶金压制等。 ③石棉尘:保温、锅炉检修等。 ④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尘):磨料备料、粉碎、 焊条配粉、粉末冶金压制等。 ⑤电焊烟尘: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碳弧气刨、 气焊等。 ⑥铸造粉尘:铸造造型、铸件清理等。 b、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机械设备探伤、医疗器械调试、射线装置生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