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普通植物的病理学—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与致病力
侵入方式 侵入途径 侵入所需时间和接种体的数量 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4
1. 侵入方式
主动侵入: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部分真菌 被动侵入:细菌、病毒和部分真菌
15
2. 侵入途径
(1)直接侵入 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 角质层:蜡质、角质皮(由脂肪酸和羟基脂肪酸聚 合而成)和类脂化合物等组成 细胞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聚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糖蛋白等
普通植物的病理学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与致病力
第三章部分内容回顾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 从寄主植物内获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寄生物从寄主植物中获得营养物质的方式:
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寄生物先杀死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然后从死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 活体营养型(Biotroph):寄生物从活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获 得营养物质 半活体营养型(hemi-biotroph):
9
(二) 病原物怎样抵达寄主表面?
被动抵达,如生物介体或非生物介体传播 主动抵达(趋化性),一些土传病原菌可以受寄主分泌 物刺激,萌发,利用自身携带的营养物质或利用土壤中的 营养物质朝寄主方向生长
10
病原物在到达寄主表面后至侵入寄主前有哪些行为? (1)病原真菌孢子萌发,产生芽管 (2) 病原细菌的活化、生长和繁殖
18
3. 侵入所需时间和接种体的数量
一般所需时间很短,很少超过24小时,时间短对 病原物有利 (湿度和温度等环境)
接种体的数量:病原物成功侵入往往需要一定的 数量,建立寄生关系所需的最低数量,称为侵入剂量
(1)多数真菌:单个孢子 (2)细菌和病毒:需要一定的群体
植物病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单元习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病害是在生物因子或非生物因子持续刺激下,植物的正常生理和生物化学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生长发育异常,从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症状的现象。
2、病因: 引起植物生病的原因很多,既有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又有生物因素,包括外来生物的因素和植物自身的因素;还有环境与生物相互配合的因素,包括病原生物与环境条件的配合,环境因素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配合,以及环境、病原物和植物三者的相互作用等。
3、症状: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4、病状:是植物受病原物侵害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外表所出现的不正常状态;5、病征: 指在病状表面,尤其是病斑部分的表面着生或出现的病原生物的子实体。
例如真菌的菌核、菌丝体、细菌的菌脓、线虫的虫体、寄生性植物等。
6、非侵染性病害: 没有病原生物参与,只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或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病害,这类病害在植株间不会传染,因此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
7、侵染性病害: 由病原生物因素造成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因为病原生物能够在植株间传染,因而又称为传染性病害;8、综合症:一种病害同一植株上可先后或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
9、并发症: 同一植物在受到两种或几种病原物复合侵染时,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的症状,甚至出现不同于原有两种病菌单独引起的另一种症状。
10、隐症现象: 隐症现象:病原物侵染寄主后,病植物的症状在特定条件下(通常是高温),可以逐渐减退直至暂时消失而“复原”的现象。
二、填空题1、植物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侵染引起,非侵性病害由由外界不良环境因子引起。
2、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寄生植物、线虫、原生动物、。
3、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变色、坏死、腐烂、和畸形。
4、植物病害的病征类型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和脓状物。
第十章 植物病原菌寄生性和致病性
二、生物之间的共生、共栖和寄生关系
第 一 节 植 物 病 原 物 的 寄 生 性 寄生:一个生物生活在另一个生物的体内或 体外,摄取其营养,供自己生长和繁殖,并使 后者遭受损害的现象。
具有这种寄生能力的生物叫寄生物(parasite) 被寄生物寄生的生物叫寄主或宿主(host) 寄生物寄生寄主种类的多少叫寄主范围
二、生物之间的共生、共栖和寄生关系
第 一 节 植 物 病 原 物 的 寄 生 性 共生:即两种分类上不同的生物紧
密接触,有关双方都可以从这种相互联
系中,在营养和支持等方面得到好处, 这种互利关系称共生。
二、生物之间的共生、共栖和寄生关系
共栖:两种生物共同生长在相互联
系的条件下,双方没有明显的益、害关 系;有的一方可以从对方得益或受害, 但对对方并没有有害或有益的影响;有 的双方互利互惠。
第二节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
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
一、生物的营养方式
自养营养方式–––自养生物 异养营养方式––––异养生物
腐生物(sprogen): 在异养生物中,凡能从无生命有 机体中获取养分和能量的称为腐生物(sprogen)。 寄生物(parasite):在异养生物中,能从生命有机体 取得养分和能量的称为寄生物(parasite)。
环四肽
聚乙酮醇
甘蔗长蠕孢毒素 (HS-toxin)
甘蔗长蠕孢 (H.sacchari)
倍半萜糖苷
维多利亚长蠕孢毒素 (Victorin,HV-toxin)
维多利亚长蠕孢 (H.victoriae)
多肽和倍半 萜复合物
诱发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外 渗等一系列代谢变化。 Vb 基因 具 的燕麦敏感
9 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
9.2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理 ————————————————————
——果胶酶种类:水解酶;裂解酶
① PME: pectin methyl esterase 果胶甲基酯酶
9.2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理 ————————————————————
——果胶酶种类:水解酶;裂解酶
② PG: polygalacturonase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水解酶)
9.2.3 生长调节物质
———————————————————— 3.分裂素的致病机理
如,Agrobecterium tumefaciens 与植物冠瘿病; Rhodococcum facians与带化病;Phytoplasma与丛 枝病(wiches broom);Puccinia sp.等与“绿岛”现 象。 4.乙烯的致病机理
9.1 病原物的寄生性及寄生专化性 ————————————————————
9.1.3 病原物致病性类型
1.毒力(毒性,virulence)——病原物小种 (race)对寄主植物品种的选择性致病力。/实质 上是指病原物小种的毒性基因产物克服植物品种 的抗病性基因产物的能力(李振岐,1997)。 2.侵袭力(aggressiveness)——病原物小种 对寄主植物的一般侵染能力(非选择性致病 性)。即在病害潜育期、产孢量等综合性状上 的差异。 前者是质的差异;后者表现为量上的差异。
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①影响植物生长型; ②参与正常生理活动。 植物病程中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特点: ①产生来源:多受病原物间接影响; ②作用方式:多种激素协同作用。 1.生长素的致病机理 ⑴生长素导致细胞增生,引起植物畸形病状。
如,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与树木冠瘿病; Endocronartium harknessii ( Moore) Y. Hirats.与西方两 针松瘤锈病;Meloigogyne spp. 与植物根结线虫病等。
普通植物病理学重点问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1.植物病害、病害症状、病因的定义。
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生物的影响超过它的忍耐限度而不能保持平衡时,植物的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或生长发育就出现异常状态,这种表现异常的植物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害。
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谓之“病因”。
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很多,既有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与化学围素,又有生物因素。
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统称为病原生物(pathogen)。
病原生物的种类很多,有动物界的线虫和原生动物,有植物界的寄生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有菌物界的真菌和粘菌,有原核生物界的细菌、放线菌和支原体,还有病毒界的病毒和类病毒。
由病原生物侵害植物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病害。
没有病原生物侵染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2.寄生性、致病性、抗病性的概念。
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parasite)。
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host)或宿主(parasitifer)。
寄生是生物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是寄生关系。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但是寄生的程度不同。
有的是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专性寄生物。
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biotrophe)。
有的除寄生生活外,还可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非专性寄生物,这种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来源的称为死体营养型(necrtroph)。
只能从死有机体上获得营养的称腐生物(saprogen)。
植物病原物中,如真菌中的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等,以及寄生在植物上的病毒和种子植物,都是专性寄生的活体营养型。
园艺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
园艺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植物病害: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变化,阻碍了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从而影响人类经济效益的现象。
植物病原:种类很多,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
(2)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生物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原:病害三角:病害症状:病征:病状:真菌的生活史:无性繁殖:有性繁殖:转主寄生:多型现象:菌丝:菌丝体:菌核:菌索:子座:吸器:假根:附属丝:无性孢子:有性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子实体:孢子囊:子囊果:子囊壳:闭囊壳:假囊壳:子囊座:子囊腔:子囊盘:子囊:担子果: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小种:寄生性:致病性:抗病性:侵染过程:接触期(侵染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侵染剂量:活体营养寄生物:死体营养寄生物:局部侵染:系统侵染:病害循环:初次侵染:再次侵染:发病中心:土壤寄居菌:土壤习居菌:细菌染色体DNA与质粒:植物病害综合治理:植物检疫:生物防治:拮抗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捕食作用:交互保护作用:二、问答第一章绪论1、园艺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一节植物病害和植物病理学1、植物病害的概念为何要涉及病原、病程、症状、经济四个方面。
2、植物病害的类型有几种?3、爱尔兰饥谨、孟加拉饥荒的原因及后果如何?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症状1、病状的主要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2、病征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第三章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第一节植物病原真菌1、无性繁殖孢子的类型有哪些?2、有性繁殖孢子的类型有哪些?3、根据Ainsworth(1971,1973)的分类系统,将真菌分为几个亚门,各有何特点?4、真菌的典型生活史包括哪些阶段?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在植物病害发生过程中起到哪些重要作用?5、子囊菌的子实体有哪些类型?各类子实体有何形态特征?桃缩叶病病原菌属于子囊菌中哪类子实体?6、锈菌的生活史有哪些特点?7、白粉病、霜霉病、锈病、炭疽病、疫病、灰霉病各有什么典型症状特点(从病状和病征两方面分析)?各自的病原物在分类地位上有何不同?采用化学防治时应选择哪类化学药剂?第二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1、原核生物界分几个门,其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各属于哪几个门?主要类群有哪些?2、列出原核生物中与植物病害有关的重要属,了解这些属引起的重要植物病害。
植物免疫学名词解释考点
致病性:是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病变的能力。
抗病性:是指植物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害作用的可遗传特性寄生性: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协同进化:在长期进化中,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各自不断变异而又相互选择病原物发展出种种形式和程度的致病性,寄主也发展出种种形式和程度的抗病性。
多源进化:活体营养和死体营养并存,各自有不同的进化来源。
非寄主抗病性:某种植物的所有个体对某种病原菌表现的抗病性基因抗病性:由基因或基因型决定的抗病性,侧重品种间差异生理抗病性:植株生理生化状态决定的抗病性,侧重栽培和环境的影响。
避病:由于某种原因,使本质上并非抗病的植物,最易感病的阶段与病原物的侵染期相错,或者缩短了寄主感病部分暴露在病原物之下的时间,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受侵染的机会。
耐病:植物能忍受病害,在产量和质量方面不受严重损害的性能。
被动抗病性: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和化学物质。
主动抗病性:在病原物侵染时形成的结构抗性和化学抗性。
主效基因抗病性:几个独立的主效基因存于同一个基因型中。
微效基因抗病性:多个微效基因决定的抗病性。
毒性谱:指病原菌小种能够侵染的寄主品种数目。
侵袭力:不同小种在同一品种诱发病害强度相同,但在侵染过程中表现的差异。
毒力频率:一种病原物群体中的对一定抗病品种有毒力的菌株的出现频率。
联合致病性:一种病原物群体中对2个以上被测品种有毒力的菌株出现的频率。
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
综合症: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情况称谓综合症。
并发症: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混发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类型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并发症。
隐症现象: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
被动抗病性: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所具有的抗病性。
植物病理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变化,阻碍了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从而影响人类经济效益的现象。
病状:指植物受病原物或非生物因子影响后,局部或整株出现的不正常的表现,如在叶部形成的坏死斑点、植株萎蔫等病征(sign):是指在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
寄生性:寄生物克服寄主植物的组织屏障和生理抵抗,从其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其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致病性: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诱发病害的特性非侵染性病: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
侵染性病害:植物受病原物寄生引起有传染能力的病害,也可称寄生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
整体产果; 鞭毛菌繁殖时,有的整个营养体全部转变为繁殖体,称为整体产果分体产果:绝大多数真菌仅是部分营养体转变为繁殖体,其余部分仍在进行营养生长子实体: 为真菌的产生孢子的生殖体,异宗配合;多数食用菌的单核菌丝有性别(、异宗配合:“-”与“+”菌丝)之分,同性别的菌丝间永不亲和,只有经过异性菌丝结合才能生育后代者,称异宗配合同宗配合:由一个担孢子萌发的两条单核菌丝能进行结合而生育后代者,称为同宗结合或自交亲、同宗配合准性生殖:是指真菌不通过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过程,包括异核体的形成、二倍体的形成和体细胞的重组。
真菌的生活史指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个体发育过程。
生理小种:同种、变种、专化型内的病原物的不同群体在形态无差别,在生理特性、培养性状、生化特性、致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两游现象(diplanetism)从孢子囊中释放出来的游动孢子经游动休止后,再次萌发释放游动孢子继续游动的现象称为两游现象。
9+2鞭毛;指鞭毛的微观细胞生物结构,由外圈9组二联微管,内包有一对中央微管的结构,所以叫做9+2鞭毛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里,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叫子囊果担子果(basidiocarp):是高等担子菌的一种产生子实层的高度组织化的结构。
(完整版)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lant pathology)(48学时)一、简要说明:《植物病理学》是为农学专业所设置的一门专业拓展性课程,其中课堂理论教学36学时,实验课教学12学时,3.0学分;课程实习0.5周,0.5学分。
本大纲规定了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目的要求和学时分配等。
二、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一门植物生产类学科专业课程。
是农学专业的拓展性课程。
主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植物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教育。
本课程包括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病原物、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植物病害的控制、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6个知识模块。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植物病理学、农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的知识。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本大纲根据课程在生物安全学科中的地位、任务和要求来制定。
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大部分。
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自主学习,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农作物病害的与防治的知识和植物病害识别的基本技能。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理论教学利用多媒体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方法,实践教学采取实验室操作和田间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陈利锋、徐敬友主编.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第三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主要参考书目:赖传雅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华南本,第二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谢联辉主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侯明生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 北京: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五、学分和学时分配:本课程3.5学分。
其中: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课)48学时(3.0学分),课程实习0.5周(0.5学分)。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内容(36学时)第一章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学时)1、目的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学的研究领域;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第三四章病原物寄生性、致病性
二 、病原物的传播
自然动力传播 传播 主动传播
人为因素传播
气流传播 雨水和灌溉水传播 昆虫和其他动物传播
经济活动 农事操作
气流传播:真菌的孢子数量多,体积小,重 量轻,最适合气流传。如小麦锈菌的夏孢子 可随风传1000公里。
雨水传播:鞭毛菌的游动孢子、菌脓中的细 菌靠雨水,雨水飞溅(真菌孢子雨水传播 wmv)。
➢ 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 ➢ 非专性寄生物(nonobligate parasite) • 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parasite) • 兼性腐生物(facultative saprophyte)
➢ 专性寄生物(nonobligate parasite)
相当于活体营养生物(biotroph):在 自然界只能从寄主的活组织中获得营养的一 类寄生生物,一般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
分泌生长调节物质
第二节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一 、抗病性(pathogenicity)
定义 寄主植物抵抗植物病原物侵染及 侵染后减轻所造成危害的能力
类型
免疫 (immune) 抗病 (resistible) 感病 (susceptible) 耐病 (tolerant) 避病 (escape)
二 、抗病性的机制
第三节 病害的流行和预测
一、定义: 一般指病害在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 重发生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过程。
依据菌量积累所需时间的长短和度量病害 流行时间尺度的不同,将流行病害分为两大类:
单年流行病害 积年流行病害
单年流行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 病原物能连续繁殖多代而不断积累,并导致病害流 行成灾。其循环特点与多循环病害类似。
病害循环
园艺_病原物的致病性防治等
第三章病原物的致病性与寄主的抗病性第一节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第二节寄主的抗病性第三章病原物的致病性与寄主的抗病性第一节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寄生性二、寄主范围和寄生专化性三、病原物的致病性四、病原物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变化第一节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寄生性:寄生性――一种生物依附于其它生物而生存的能力。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根据其寄生能力的强弱或获取营养的方式,分为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营养物质的生物。
也称活体营养寄生,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寄生关系也终止。
如真菌中的霜霉菌、锈菌、白粉菌、病毒类,寄生线虫。
非专性寄生物――可在活的寄主体上营寄生生活,也可在死亡的有机体上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也称死体营养寄生,如所有的细菌、大多数真菌。
二、寄主范围和寄生专化性 1、寄主范围:一种寄生物能够寄生的寄主植物的种类数量。
一般而言,寄生性强的寄生物其寄主范围较窄。
十字花科霜霉菌――十字花科桃缩叶病菌――桃寄生性弱的寄生物其寄主范围却很广。
立枯丝核菌――200多种白绢菌――62科200多种紫纹羽菌――100多种但病毒例外,其寄生性强,寄主范围也很广,TMV―36科150多属200多种 2、寄生专化性指寄生物种内的不同个体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力或对寄主的选择范围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寄生专化性。
它可表现为专化型、变种、生理小种等。
三、病原物的致病性致病性――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组织具有破坏和毒害的能力。
致病作用的表现:第一,吸取寄主体内的养分和水分第二,病原物的新陈代谢产物或受病组织的分解产物,产生了损害寄主植物的物质。
如酶类(p59)、毒素类(p64)、生长调节素类(p67) 1、酶类:角质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质素酶、蛋白酶…… 2、毒素:是病原物在致病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使寄主植物有急剧破坏作用的化学物质。
据报道有70~80多种,真菌有70多种,细菌10多种。
如:稻瘟菌――稻瘟菌素、稻瘟醇、香豆素、吡啶羧酸、薄层酸枯萎病菌――镰刀菌酸、萎蔫毒素梨黑星病菌――AK毒素核盘菌――草酸毒素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立枯病菌――苯乙酸,对苯乙酸青枯病菌――青枯毒素(EPS胞外多糖)假单胞菌――万寿菊叶枯病菌毒素 3、生长调节素:病原物在致病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与植物本身的生长调节物质相同或相似的物质。
园艺植物病理学简答题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症状一、病状的主要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1.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2.特点:变色:发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本质是叶绿素受到破坏,细胞并未死亡;包括花叶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褪色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浅,黄化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黄,斑驳变色部分的轮廓不清,条纹、条斑、条点单子叶植物的花叶,白化苗不形成叶绿素,遗传病害等;坏死: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细胞已死亡;包括叶斑轮斑、环斑、角斑、圆斑、穿孔等,形状大小不同,但轮廓清楚,类似岛屿,叶枯叶片较大面积坏死,边缘不清,叶烧叶尖或叶缘枯死,猝倒、立枯幼苗近地表茎部坏死,前者倒伏,后者死而不倒、溃疡植物皮层坏死、腐烂,使木质部外露,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枝干,疮痂在病斑上有增生的木栓层,表面粗糙,或病斑枯死后,因生长不平衡,发生龟裂、炭疽是由一类炭疽病菌引起的,一般病斑凹陷、变褐色,斑中有轮状排列的小黑点,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等;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组织大面积坏死,组织或细胞破坏消解;包括干腐死亡慢,水分快速及时失去,湿腐死亡快,水分未能及时散失、软腐中胶层破坏,细胞离析等,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萎蔫: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缺水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完好;分为枯萎、黄萎、青枯;畸形:植物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现象;增生型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局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等,增大型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但细胞数量并不增多;如根结、徒长恶苗等,减生型病部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发育不良,造成植株矮缩、矮化、小叶、小果、卷叶等,变态植株的花器变态成叶片状、叶变花、叶片扭曲、蕨叶、花器变菌瘿等;二、病症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答:1.病原物在病部形成的病症主要有粉状物、霉状物、粒状物、菌核、脓状物五类;2.特点:第三章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第一节植物病原菌物一、无性繁殖孢子的类型有哪些答:真菌无性繁殖孢子类型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三类;二、有性繁殖孢子的类型有哪些答:真菌有性孢子类型有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五类;三、引起植物病害的菌物分属哪几个门各有什么特点答:分属卵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及半知菌类特点:卵菌门:营养体为无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多产生卵孢子;接合菌门:营养体为典型的无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子囊菌门:营养体为有有隔膜的菌丝体,少数是单细胞;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担子菌门:营养体为有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不发达;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半知菌类:营养体为有隔膜的菌丝体或单细胞;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等;没有有性生殖,但可能进行准性生殖;四、真菌的典型生活史包括哪些阶段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在植物病害发生过程中起到哪些重要作用答:1.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2.无性阶段:往往在一个生长季节可以连续循环多次,产生大量无性孢子,对病害传播流行起着重要作用;有性阶段:只产生一次有性孢子,作用除繁衍后代外,主要是度过不良环境,并成为翌年病害初侵染的来源;五、子囊菌的子实体有哪些类型各类子实体有何形态特征桃缩叶病病原菌属于子囊菌的哪类子实体答:1.子囊菌的子实体特称为子囊果,并分为球形的闭囊壳,瓶状的子囊壳、子囊座和盘状或杯状的子囊盘4种类型;2.特征:闭囊壳:无孔口,子囊通常为近球形,散生或束生在闭囊壳内;子囊壳:由疏松的菌丝体或子座产生,具明确的子囊壳壁,球形、梨形或烧瓶形,有颈部和孔口,有的肉质、革质或碳质,鲜色或黑色,表生或埋生,子囊单层壁,顶端有不同结构,棍棒行或圆柱形,束生、周生或平行排列于子囊壳内,有侧丝或侧丝早期消解;子囊座:子囊周围无真正的子囊果壁,而是单独或成束的生长在单腔或多腔的子座内,子囊座呈子囊壳状或子囊盘状,有些含单腔的子囊座顶端有溶化的假孔口,外形很像子囊壳称为假囊壳,假囊壳通常暗色,少数鲜色,子囊座内的子囊双层壁,有假侧丝或无,子囊孢子通常有隔膜;子囊盘:典型的呈盘状或杯状,上部敞开,子囊排列成子实层;3.六、锈菌的生活史有哪些特点答:1.无担子果2.通常认为锈菌是活体寄生菌3.有的锈菌是单主寄生,有的是转主寄生4.许多锈菌具有明显的多型现象七、白粉病、霜霉病、锈病、炭疽病、疫病、灰霉病各有什么典型症状特点第二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原核生物界分几个门,其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各属于哪几个门主要类群有哪些答:1.四个,即薄壁菌门、厚壁菌门、软壁菌门、疵壁菌门,其中薄壁菌门、厚壁菌门、软壁菌门为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二、列出原核生物中与植物病害有关的重要属,了解这些属引起的重要植物病害;答:土壤杆菌属,引起桃、苹果、葡萄、月季根癌病假细胞菌属,引起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桑疫病等欧文氏菌属,引起白菜软腐病、梨火疫病木质部小杆菌属,引起葡萄皮尔氏病、苜蓿矮化病、桃伪果病黄单胞杆菌属,引起柑橘溃疡病棒形杆菌属,引起马铃薯环腐病链霉菌属,引起甘薯疮痂病螺原体属,引起柑桔僵化病植原体属,引起桑萎缩病、枣疯病三、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与菌物在侵染和传播途径方面有何不同答: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般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寄主植物,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菌物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四、说明病原细菌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及诊断方法如何区别植物菌物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答:1.特点:患病植物表现的症状类型主要有坏死、萎蔫、腐烂、畸形四类,有的还有菌脓溢出;方法:细菌性病害在潮湿条件下在病部可见一层黄色或乳白色的脓状物,干燥后形成发亮的薄膜即菌膜或颗粒状的菌胶粒;细菌性叶斑往往具有黄色的晕环,细菌性癌肿十分明显是诊断可利用的特征;在鉴定中,一般细菌侵染所致病害的病部,都可以通过徒手切片看到喷菌现象;2.真菌病害:大多数真菌病害在病部产生病征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颗粒状物等,或稍加保湿培养即可长出子实体;病状以坏死和腐烂为主;细菌病害:初期有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病斑上有菌脓外溢;斑点、腐烂、萎蔫、肿瘤是细菌病害的特征;五、细菌染色体DNA与质粒在细胞中的存在位置及其功能有何不同答:DNA存在于核区,是细菌主要的遗传物质;质粒存在于细胞质中,编码细菌的抗药性、育性或致病性等性状;第三节植物病毒一、简述植物病毒核酸类型和病毒核酸的主要功能答:1.类型:正单链RNA+ssRNA、负单链RNA-ssRNA、双链RNAdsRNA、单链DNAssDNA、双链DNAdsDNA2.功能:核酸是病毒主要的遗传信息二、什么叫精简脱毒技术其理论依据何在答:三、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有何特点有哪些传播途径针对不同传播途径采用哪些防治策略答:1.植物病毒病害的病状以系统性变色明脉、褪绿、花叶、斑驳、条纹、条点、黄化等、畸形矮化、矮缩、皱缩、耳突、疱斑、曲叶、卷叶等和局部性坏死斑点为主,少有萎蔫腐烂性症状;症状往往从幼嫩的部分开始,在老叶片上往往不产生明显的症状;2.昆虫传播、汁液传播、种子传播、嫁接传播、土壤传播3.防治措施:昆虫:化学农药杀死害虫;播期调整避开昆虫发生高峰;通过黄皿诱蚜、银灰薄膜避蚜减少传毒;汁液:普及植物病毒传播知识,防止种苗调运、园艺操作中传播病毒;种子:种子表面消毒,推广无病毒种苗技术;嫁接:选用无病接穗和砧木;土壤:四、植物病毒的学名标记方法与其他病原物有何不同五、植物病毒防治技术上有何重大进展转基因工程之物、脱毒苗组织培养技术、有道抗性利用等第四节植物病原线虫一、简述植物寄生线虫对植物的致病特点答:线虫致病机制一般认为有以下方式1机械损伤,由线虫穿刺植物细胞取食造成的伤害2营养掠夺和营养阻碍,由于线虫取食夺取寄主的营养,或者由于线虫对根的破坏阻碍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3化学致病,线虫的食道腺能分泌多种酶或其他生物化学物质,影响寄主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生长代谢4复合侵染,线虫侵染造成的伤口引起菌物、细菌等微生物的次生侵染,或者作为菌物、细菌和病毒的介体导致复合病害;二、如何诊断植物线虫病害列出引起园艺植物重要病害的植物线虫种类;答:1.植物线虫病害的病状为生长缓慢、衰弱、矮小或畸形,叶片干枯、扭曲、丛根、肿瘤等;病症为虫体2.垫刃目茎线虫属、根腐线虫属、穿孔线虫属、根结线虫属;滑刃目滑刃线虫属、伞滑刃线虫属、细杆滑刃线虫属;三矛目长针线虫属、剑线虫属;三、植物线虫的生活史有何特点如何利用这些特点来防治植物线虫病害答:1.植物线虫生活史中具有卵、幼虫、成虫三种虫态,卵通常为椭圆形,幼虫有四个龄期,一般为两性交配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2.农业措施:轮作、休耕法、覆盖作物物理方法:热力、淹水法生物防治: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肉食性线虫化学防治:杀线虫剂第四章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第一节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根据寄生性把病原物分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答:1.专性寄生物、强寄生物、弱寄生物、专性腐生物四类;2.特点:专性寄生物:寄生能力最强,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死亡后,病原物也停止生长发育,其生活严格依赖寄主;强寄生物:寄生性很强,以营寄生生活为主,但也有一定的腐生能力,在某种条件下,可以营腐生生活,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勉强生长,但难以完成生活史;弱寄生物:寄生性较弱,只能侵染生活力弱的活体寄主植物或处于休眠状态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在一定条件下可在块根等贮藏器官上营寄生生活;专性腐生物:不能侵害活的有机体,因此不是寄生物;二、简述病原物的致病机制;答:1.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2.分泌酶类果胶酶、纤维素酶等破坏植物组织和细胞3.分泌毒素4.分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三、为什么说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是其最基本的两个属性答:四、为什么寄生性弱的病原物致病性可能较强,而寄生性强的病原物致病性也可能较弱答:五、试举例说明活体寄生与死体寄生的病原物有哪些不同的致病特点答:六、为什么说病原物产生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答:第二节植物的抗病性一、植物抗病机制有哪些答:结构抗病性和生物化学抗病性二、简述品种抗性丧失的本质,如何避免品种抗病性丧失答:三、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的概念;答:垂直抗性:记住的抗病性可以仅仅针对病原物群体中少数几个特定小种,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水平抗性:具有该种抗病性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没有明显特异性相互作用,是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的一类抗病性;四、试比较植物被动抗病性因素与主动抗病性因素的异同;答:被动抗病性:物理因素: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特征,主要是机械坚韧性和对病原物酶作用的稳定性;植物表皮以及被覆在表皮上的蜡质层、角质层等;植物表皮层细胞壁发生钙化作用或硅化作用;气孔的结构、数量和开闭习性也是抗侵入因素;植物受到机构伤害后在伤口周围形成本栓化的愈伤周皮;纤维素细胞壁;植物细胞的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积累的木质素;化学因素:体表分泌物;酶抑制物;水解酶类;抗菌物质主动抗病性:物理因素:乳突;木栓层的作用;离层的作用;化学因素:过敏性坏死反应;植物保卫素;解毒酶;五、试说明诱发抗病性的特点和可能机制;答:诱发抗病性是指植物经各种生物预先接种后受到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处理后所产生的抗病性;诱发抗病性是一种针对病原物再侵染的抗病性;交互保护作用是一种典型的诱发抗病性;诱发抗病性有两种类型,即局部诱发抗病性和系统诱发抗病性,局部诱发抗病性只表现在诱发接种部位,系统诱发抗病性是在接种植株未做诱发接种的部位和器官所表现的抗病性;第三节病原物侵染过程一、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分为哪四个阶段答: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二、病原物侵入寄生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菌物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的机制是什么答:1.伤口侵入、自然孔口侵入、直接侵入三种;2.真菌直接侵入的典型过程是,到达侵入部位的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亚冠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并分泌黏液将其固定在植物的表面,然后从附着胞下方生出较细的侵染丝,以其很强的压力穿透植物的保护组织而侵入寄主;侵染丝进入寄主后,即开始变粗恢复原来的菌丝状;三、影响病原物侵入的环境因素有哪些答: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照对侵入也有一定影响;第四节植物病害侵染循环一、病害循环包括哪些环节答: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二、试述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和越夏场所初侵染源;答: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三、试述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答:真菌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细菌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病毒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由鸟类和气流传播;线虫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四、病害循环与病害防治措施间有什么关系答:病害循环是指一种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它包括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等环节,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第五节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一、影响植物病害流行的三要素是什么他们如何影响植物病害的流行P80答:大量具有治病力的病原,感病的寄主和有利于病害流行的环境条件;影响植物病害流行的病原因素有病原物的致病能力、数量和有效传播,寄主因素有寄主的感病性和种植面积,环境条件有气象条件和耕作栽培条件;一、说明温室黄瓜霜霉病的发生特点,如何防治答:1.发生特点:1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湿度关系密切;一般气温10oC以上湿度适合就开始发病;20~24oC最利于发病;孢子囊萌发和侵入要求叶片存在水滴或水膜;2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很大; 老叶片感病,新嫩相对抗病;3栽培管理方面,地势低洼,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肥料不足,浇水过多,湿度大的地块发病重;2.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以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大棚黄瓜灌水要在晴天早晨进行;最好采用滴灌,膜下暗灌及渗灌方法;要及时通风;3药剂防治①喷雾防治72%普力克水剂800倍72%克露WP 600倍90%疫霜灵WP 400-500倍25%甲霜灵 800-1000倍75%百菌清WP 600倍69%安克锰锌WP600倍;②保护地烟雾防治45%百菌清烟雾剂200克、15%霜疫清烟剂250克/亩防霉灵粉尘剂二、如何区分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答:黄瓜霜霉病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症状为子叶被害初呈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 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细菌性角斑病在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但以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都可染病;症状初为鲜绿色水渍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菌脓,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穿孔;三、说明瓜类白粉病的诊断依据及防治措施;答:诊断依据:白粉病自寄主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亦危害茎部和叶柄,一般不危害果实;在黄瓜上,发病初期,叶片背面或正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以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好似叶片被撒上一层白粉一样;随后许多病斑连在一起布满整个叶面,白粉状物渐变成灰白色或红褐色,叶片也变成枯黄而发脆,但一般不脱落;到秋季病斑上出现散生或成堆的灰褐色小点;防治措施:以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与加强栽培管理2.温室熏蒸消毒处理3.药剂防治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一、如何识别番茄病毒病根据发病规律应如何防治二、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症状有何特点综合防治要点是什么三、在我国,番茄病害大约有多少种请选择其中3中病害描述其症状,病原形态特点以及病害发生特点;一、如何识别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软腐病,根据病害侵染循环、发生特点提出防治措施;答:1.十字花科细菌性软腐病通常外叶基部先发病,病部呈水浸状微黄色病斑,后扩大呈黄褐色而腐烂;、,呈黏滑软腐状,并发出恶臭味;外叶垂直脱落,叶球外露;发病严重时,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造成整株死亡;2.以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结合防虫和药剂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1选育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有利于田间排水;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适时迟播;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合理施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减少自然裂口;增施钙素可提高寄主的抗病性;3防虫防病,从幼苗起加强对黄金跳甲、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的防治;4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以用农用链霉素、氯霉素等防治病害蔓延;5生物防治,使用B系列微生物农药;二、哪些农业措施能提高大白菜对软腐病的抗性答:1实行轮作;2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有利于田间排水;3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适时迟播;4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5合理施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减少自然裂口;6增施钙素提高寄主的抗病性;三、说明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的病害循环、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措施;答:1.病害循环:在北方,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越夏;春季环境适宜卵孢子萌发,侵染小白菜、油菜、萝卜等春菜,在发病中、后期的病组织内产生卵孢子越夏,当年秋季可萌发侵染大白菜等秋菜;所以,卵孢子是北方地区春、秋两季十字花科蔬菜发病的初侵染源;以菌丝在采种株内越冬、以卵孢子在种子上越冬;在南方,田间终年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病菌借助不断产生的大量孢子囊在多种植物上辗转危害;2.发生特点:3.防治措施:种子消毒:选无病株留种;播种前筛选壮粒种子,用种子重量%的25%瑞毒霉拌种,或用种子重量%的80%克霉灵拌种;在48-50度下温汤浸种20分钟;种子重量的%的35%阿普隆甲霜灵拌种剂拌种,种子重量的%的保种灵35%甲霜灵+50%福美双+70%甲基托布津配合比例为74%、17%及%拌种;药物防治:发病初期或出现中心病株时,应喷药保护;如遇阴天,多露天气,应隔5-7天后继续喷药,连续防治2-3次;常用药剂有:40%克霉灵2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或25%瑞毒霉2000-3000倍液;四、说明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病害循环、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措施;答:蔬菜综合题一、结合所学的病害评述利用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两大措施的利弊;二、试述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症状特点,如何控制一、苹果树枝干病害有哪些说明各自的症状特点,以苹果树腐烂病为例,说明枝干病害的综合管理措施;二、如何防治田间和贮藏期苹果梨轮纹病答:防治策略是在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在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的基础上,采用以铲除越冬病菌,生长期喷药和套袋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新建果园注意选用无病苗木;定植后经常检查,发现病苗、病株要及时淘汰、铲除,以防扩大蔓延;苗圃应设在远离病区的地方,培育无病壮苗;幼树整形修剪时,切忌用病区的枝干作支柱,亦不宜把修剪下来的病枝干堆积于新果区附近;加强肥水管理,合理疏果,严格控制负载量;铲除越冬菌源在早春刮除枝干上的病瘤及老翘皮,清除果园的残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刮除病瘤后要涂药杀菌;三、常见苹果果实病害有哪些如何根据症状区分答:四、如何识别梨锈病,试根据其病害循环涉设计防治措施;答:病害为害幼叶、叶柄、新梢及幼果等绿色幼嫩组织;梨树锈菌针基部引起膨肿,以后突破菌瘿表皮,又长出深褐色,圆锥形、楔形的冬孢子角;防治措施1根本办法是彻底砍伐在苹果园及梨园5公里范围以内的桧柏树,以破坏病害的侵染循环;2清除转主寄主3控制冬孢子萌发在果园靠近风景区和绿化区,桧柏不宜砍伐时,可用波美3度石硫合剂或350倍五氯酚钠加波美1度石硫合剂或1:1—2:100—160式波尔多液,于春雨前喷布桧柏1-2次以防止冬孢子角的萌发;。
四章病原物的致病性五章侵染性病害
病原物的致病性与寄生性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 般地说,病原物的寄生性是它发挥致病作用的前提。 同时,绝大多数寄生物通过寄生活动,或多或少地 对寄主产生不良影响或毒害作用,具有某种致病性。 当然不是所有具有寄生性的寄生物都能引起寄主发 病。有的寄生物由于致病性很低,以致长期生活在 寄主体内,其有害作用也不为人们所发现。
寄生性是指寄生物自活有机体获取营养物质的能力, 而致病性则是指寄生物为害寄主能力,主要是其生 活活动对于寄主发生不良影响的能力。
寄生物致病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明显的 是剥夺营养和水分等物质。但致病作用的产生远不 止于营养物质的剥夺。寄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某些 产物、如酶、毒素、生长剌激素等对寄主的不良影 响往往更为严重。例如,某些寄生物所分泌的原粘 胶质酶,使植物组织的中胶层中的原粘胶质分解而 造成组织的解体,并进一步引起细胞的死亡。在某 些过渡生长类型的病例中,侵染甚至能导致寄主基 因活动的改变。寄生物所分泌毒素除直接造成侵染 点周围细胞的坏死外,有时还引起植物全株中毒。 许多萎蔫类型的病害都与病原物分泌的毒素有关。
二、病原物的致病性
致病性(pathogenicity):病原物对寄主的毒害能力。
病原物的致病因素:
①夺取寄主体内的水分、养分,如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危害 ②破坏寄主细胞,③分泌酶,消解寄主细胞、组织,如角 质酶、细胞壁降解酶、蛋白酶、淀粉 酶、酯酶等。 ④分 泌毒素杀死寄主细胞,⑤干扰寄主正常代谢,导致寄主呼 吸增强,渗透压下降,⑥分泌植物生长调节素,导致寄主 异常生长,⑦阻塞寄主输导组织。
影响潜育期的因素:外界环境,特别是温度的影响很大。寄 主本身的生理状况。
(四)发病期:症状出现,并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潜伏侵染(latent infec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物质而生
存的能力。
变的能力。
病原物种下的几个分类单元
专化型(forma specialis,简称f.sp.) 病原物种内形态相似,但对不同属寄主 植物的致病性不同的类群。 主要用于植物病原真菌。
例如,小麦杆锈菌Puccinia graminis f.sp. tritici
病原细菌中则用致病变种 (pathovar,简称pv. )
细菌胞外多糖的产生受遗传因 子控制和环境因子调节。
寄主专化性毒素 (hostspecific toxin,HST)
• 仅对病原菌的寄主植物起作用。 • 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 T 小种产生的T毒素对T型雄性不育 细胞质的杂交玉米毒性很强,而 对其他玉米品种毒性很弱。 • 大多数 HST 对寄主植物产生毒性 的最低浓度大约在1~10 μg /L。
活体营养病原物的致病作用
• 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是更高级的寄生物,它们可以从寄主的自然孔
口或直接穿透寄主的表皮侵入,侵入后在植物细胞间隙蔓延,常 常形成特殊的吸取营养的机构,称为吸器,由吸器来吸取寄主细
胞内的营养物质(如霜霉菌、白粉面和锈菌)。
• 活体营养的病原物不能脱离寄主营腐生生活。因此不能人工培养。 • 这些病原物的寄主范围一般较窄,有较高的寄生专化性。 • 这些病原物对寄主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较小,这对它们在活细胞 中的生长繁殖是有利的。但是,一旦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它们
共栖关系 (commensalism)
寄生 (parasitism)
一种生物依赖另一种生物提供营养物质的生 活方式,提供营养物质的一方称为寄主 (host) , 得 到 营 养 的 一 方 称 为 寄 生 物 (parasite)。
第二节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寄生性
病原物在寄主植 物活体内取得 致病性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 坏寄主和引起病
Pathogenicity factors produced by pathogens in function on plant cell
.
防卫抑制子 胞外多糖
病原菌
胞外酶 毒素 生长调节素
致病生化因子
防卫激发子
受体 信号物质 基因
蛋白
代谢紊乱
细胞核
植物细胞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
普通植物病理学
GENERAL PLANT PATHOLOGY
• 赤霉素是在引起水稻恶苗病的藤仓赤霉 Gibberella fujikuroi的研究中发现的。患 有水稻恶苗病的病株中赤霉素的含量增多, 使病株表现徒长。 • 被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侵染的香蕉病组织中乙烯的含量大大增加, 因而香蕉表现早熟。
胞外多糖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
二、夺取寄主的生活物质
• 各种病原物都具有寄生性,能够从寄主上获得必要的 生活物质。 • 寄主体内或体表的寄生物越多,消耗的养分也越多, 从而造成寄主植物的营养不良、黄化、矮化,甚至枯 死等症状。 • 半寄生类对寄主的依赖主要是水分,因此对寄主的影 响一般较少,危害较轻; • 全寄生植物对寄主的损害极大,很快就使寄主黄化致 死。
水稻品种
0
金刚 30 Tetep 南粳15 Java 14 IR 26 R R R R R
小
I
S R R R R
种
IV V
S S R R S
II
S S R R R
III
VI
S R S R R
VII
S R S S R
S S S S S S R S R R
死体营养病原物的致病作用
•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一般从寄主植物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 入,通过它们所产生的酶或毒素等物质的作用,杀死寄主 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以死亡的植物组织作为生活基质,再 进一步伤害周围的细胞和组织。 •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腐生能力一般都较强,它们能在死亡的 植物残体上生存,营腐生生活,因此都能人工培养。 •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寄主范围一般较广。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齐整小核菌 (Sclerotium rolfsii) 和胡 萝卜软腐欧氏菌 (Erwinia carotovora) 等,可以寄生几十种 甚至上百种植物。
也随之停止生育,迅速死亡。
死体营养病原物
生 化 形 态 特 征
活体营养病原物
寄主细胞迅速杀死 产生毒素 不形成特殊的机构 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
不迅速杀死 很少或不产生 形成吸器 自然孔口侵入
生 态 学 特 征
寄主范围广 寄主范围窄 能够腐生生活 寄生生活 侵染病残、衰老的组织 侵染健康植物的各个 生育期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第十章 植物病原物的寄 生性和致病性
植物与相关微生物之间主要有三种相互关系
共生 (symbiosis) 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 成了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如 豆科植物与其根瘤细菌之间 有关双方虽然共存于同一环境中,但两者之 间没有明显的益、害关系。例如在植物的根 围和叶围都有许多非病原微生物。
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non-
host-specific toxin,
NHST),
• 影响病原菌的寄主植物和
一些非寄主植物。 • 引起烟草野火病的烟草假 单 胞 菌 Pseudomonas tabaci 产 生 的 烟 毒 素 处 理 烟草和其他植物都可以产 生症状。
毒素的作用机理很复杂,但一般涉及四个方面:
第三节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 病原物接触寄主后,引致寄主植物发病 的机理一般涉及机械穿透、营养物质掠
夺和化学致病作用等。
• 这些在病害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病原物机械穿透和代谢产物被称为病原 物的致病因素(pathogenicity factor)。
Pathogenicity factors produced by pathogens in function on plant cell
病菌对不同种寄主植物致病性变化, 及在同种植物上形成不同的症状。
病原物种下的几个分类单元
生理小种(physiological race,通常简称小种) 专化型或致病变种内形态相似、但对同 一寄主植物不同品种表现出不同致病性 的群体
许多病原物种下直接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水稻白叶枯菌
病原物致病生化因子
• 胞外多糖为病原物表面和释放到环境中的大分子碳 水化合物。在细菌中又称黏质(slime)或黏质层 (slime layer)。
脂多糖(LPS) 荚膜(定型结构)
疏松结构
在自然环境中和寄主植物中生长的细 菌都可以产生胞外多糖。
• 胞外多糖的产生有利于菌体吸附寄主和吸收营养。 • 也有助于菌体抵御干燥的损害。 • 许多植物病原细菌的胞外多糖还是重要的致病因子。
病原物致病生化因子
胞外酶酶
• 病原物产生的与致病性有关的酶很多,病原物产生的 酶类主要有 角质酶(cutinase) 果胶酶(pectinase) 纤维素酶(cellulase) 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 蛋白酶(protease)
• 许多病原真菌可以直接穿透植物表皮而侵入。真菌能 产生一系列降解表皮角质层和细胞壁的酶,直接侵入 过程就是部分地或全部地通过这种化学穿透方式而实 现的。
各种生长调节物质是植物体细胞分裂、生长、分化、休眠和衰老
所必需的。 • 许多病原菌能合成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严重 扰乱寄主值物正常的生理过程,诱导产生徒长、矮化、畸形、赘 生、落叶、顶多抑制和根尖钝化等多种形态病变。
• 病原物还可通过影响植物体内生长调节系统的正常功能而引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脱落酸 乙烯
环四肽
环四肽
聚乙酮醇
甘蔗长蠕孢毒素 (HS-toxin)
甘蔗长蠕孢 (H.sacchari)
倍半萜糖苷
维多利亚长蠕孢毒素 (Victorin,HV-toxin)
维多利亚长蠕孢 (H.victoriae)
多肽和倍半 萜复合物
病原物致病生化因子
生长调节物质
•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growth regulators)亦称植物激素,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水稻白叶枯菌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水稻细菌性条斑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phaseolicola 菜豆晕斑病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glycinea大豆细菌疫病
• 一是毒素与寄主植物细胞膜上的某种蛋 白质产生相互识别作用; • 二是影响寄主细胞膜的透性,导致寄主 细胞内电解质的渗漏; • 三是影响寄主体内某些酶的活性,抑制 寄主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 • 四是作为一种抗代谢物,抑制寄主某些 生长必需的次生代谢物的产生。
表10-1 几种重要的寄主选择性毒素
毒素名称 菊池链格孢毒素 (AK-toxin) 苹果链格孢毒素 (AM-toxin) 炭色长蠕孢毒素 (HC-toxin) 玉米长蠕孢 T 毒素 (HMT-toxin,T-toxin) 产毒病原菌 菊池链格孢 (A.kikurchiana) 苹果链格孢 (A. mali) 炭色长蠕孢 (H.carbonum) 玉米长蠕孢 T 小 种(H.maydis) 化学成分 环氧十三 烯酸脂 主要作用 作用 于 细 胞膜 蛋 白 , 改 变 膜 透 性, 引起电解质外渗, 抑制 mRNA 和蛋白质的和成 作用于质膜蛋白和叶绿体基粒片 层,引起电解质外渗,影响 ATP 酶活性 影响植物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暗 固定以及其他生理过程 作用于线粒体,破坏氧化磷酸化 过程,减少细胞 ATP 含量。具 T 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的玉米敏感 主要 作 用 于细 胞 膜 , 使 膜 去 极 化,离子平衡失调,原生质体胀 裂 诱发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外 渗等一系列代谢变化。具 Vb 基 因的燕麦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