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合集下载

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叙事文学作品,它隽永耀眼,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它不仅是一部历史故事,更是一部浓郁的文学作品,充分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三国鼎立之争、孙权、曹操、刘备平决、诸葛亮定辽东等古代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宏大的情节布局,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着战国时代的激烈斗争。

它以精彩的叙事思维,精湛的语言笔触,气势磅礴的文学画卷神奇地饱含了古人思想文化的底蕴,弥漫着深邃的历史意味,这也是《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之所在。

首先,《三国演义》以战国时代的故事为背景,采取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叙事艺术的道德、生动、豪迈、丰富的表述,把各种古代文化融入其中,突出主题、形象、结构、机智和叙事手法,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大画卷,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古今读者的审美情趣,广受赞誉。

其二,作者疏通了史实,把主要英雄人物的生平与时代背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民族历史传承的文化圈子,极大地增添了《三国演义》的艺术意义,它不仅揭示了三国演义时期古代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而且还充分表达了古代社会一些尚未解决的社会问题。

此外,作者良好地运用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加上夸张的叙事手法,把几位代表性英雄与其他普通人物的人物形象、情绪、动作都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实现一幅繁荣的文艺画卷,展现无穷的魅力,充分挖掘出每一个英雄和普通人物的思想文化价值,从而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总之,《三国演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一部充满历史遗风与民族性情的史诗般的伟大文学作品,用朴实而生动的叙事手法,勾勒出时代衰盛浮沉、人权承继、军事沉浮、得失夺舍、兴毁衰衰死活的历史背景,奠定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基础,是中国文学百科全书之本,也是中国文艺复兴史上的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的叙事技巧、形象刻画、情节构造以及借古创新的艺术手法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提出了创新的高要求,用优美的笔触诠释了古代文化艺术之美,其艺术成就绝对值得称赞。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影响一、“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特征《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很好地处理了历史小说中,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关系问题。

清代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说:“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其惑乱。

”这显然是用史家的眼光来指责文学作品。

不过,“七实三虚”却符合《三国演义》的实际,代表了历史小说的特征。

所谓“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因为它毕竟是“历史”小说。

像《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自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这段三国纷争就基本符合历史记载,书中的三大战役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事,作品中的人物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可以说正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则是指作者基于一定的思想观念和美学理想,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断,并辅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相比之下,只要在主旨明确的前提下裁剪适当,“七分实事”不难做到,而“三分虚构”则相对困难。

如何使作品既不影响基本史实,又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确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明清时期的许多历史小说,要么写得太实,成为通俗化的历史;要么太虚,与神魔小说、英雄传奇小说难以区分。

“全实则死,全虚则诞”。

只有像罗贯中《三国演义》这样,虚实结合,处理得当,才能成为艺术精品。

《三国演义》的艺术虚构,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法:1、细心穿插、巧于构思。

即对正史、野史的各种材料重新组织,达到点铁成金的效果。

比如,“失街亭”和“斩马谡”正史有载,是诸葛亮失误的例证,而“空城计”只见于裴注所引的“郭冲三事”,而且与前二者毫无联系。

《三国演义》巧妙地把“空城计”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使之成为两个一般性情节之间的点睛之笔。

这一神来之笔,不但淡化了诸葛亮用人不当所造成的严重错误,而且还使“失、空、斩”成为历史上大智大勇、料敌如神的杰出才智的浓缩和典范,成为戏曲舞台上至今盛演不衰的火爆剧目。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长篇小说,由明代作家罗贯中所创作。

在这部作品中,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的政治斗争、战争和人物形象,呈现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秀的艺术成就。

首先,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权谋斗争的残酷性。

在这个作品中,人物形象多样且鲜明,他们展现了各种人性的特点和动机。

例如,刘备代表了仁义、忠诚和正直,曹操则代表了权力欲望和权谋心计。

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作品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揭示了人们在权力面前的贪婪和追求的本质。

此外,作品中还强调了团结和忠诚的重要性。

在三国时期,各个势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关系和矛盾。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些人物展示了忠诚和团结的品质。

例如,关羽、张飞和刘备三人结义,他们相互扶持、信任和支持,共同抵抗外敌。

这种团结的精神和忠诚的态度成为作品的一大亮点,也给读者传递了团结和友爱的价值观。

此外,作品中还强调了智谋的重要性。

三国时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战争,各方势力需要通过智谋来博弈和争夺利益。

通过刘备、曹操和孙权等人物的智勇才略,作品展示了智谋对于政治和战争的影响。

同时,也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了智慧和才干在实现功绩和拯救人民中的作用。

在艺术成就方面,《三国演义》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

首先,作品的人物形象丰满且独特,他们具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形象饱满,思想深刻。

其次,作品的剧情紧凑、跌宕起伏,通过丰富的情节和悬疑的冲突吸引了读者的关注。

此外,作者巧妙运用了对话和描写的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作品还融入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传说故事,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学识和对历史的理解。

总结起来,《三国演义》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通过对人性、团结、忠诚和智谋的探讨,作品呈现了千百年来仍然引人思考的深刻问题。

与此同时,作者通过巧妙的叙事和丰富的情节,创造了一部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浅谈三国演义对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

浅谈三国演义对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

浅谈三国演义对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第一篇:浅谈三国演义对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浅谈《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是一个各方势力军阀割据、战争频发的换乱时期。

这一时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宏大的战争史。

而《三国演义》就是以这个历史时期为题材的,描写整个三国的形成和三国最终统一归晋的伟大历史小说。

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战争的历史性再现,因而战争描写成了小说的主基调,体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小说吸收和发展了《左传》描写战争的方法,对战争的描写并不是停留在两军对垒、两阵对决、两将交锋等程式化、简单化的描写上,而是从多方面的矛盾斗争来展现战争的发展进程,将军事斗争、政治斗争乃至外交斗争结合起来描写,注重从宏观和侧面描写来揭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预示战争的结局;同时对战争中精彩的场面,也不乏细致、生动的描写.最为突出的特点如下: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

小说写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争,展开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例如空城计;或分伏击战、偷袭战,例如诸葛亮六出祁山;或分阵地战,游击战,例如周瑜火烧曹操大军,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诸种形式的战争在作者笔下千变万化,互不重复,各具特点,表现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

同中求异,构思精巧。

如同是南征,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而曹操的南侵则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

虽然战争总是在紧张、惊险、激烈的气氛中进行,但有时赋予英雄史诗般的激昂格调,如赤壁之战、七擒孟获;有时则显出从容不迫的安详,比如空城计中诸葛亮专心弹琴、赤壁之战中庞士元挑灯夜读,动中有静,余味无穷。

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

胜负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

《三国演义》鉴赏

《三国演义》鉴赏

《三国演义》鉴赏综合评价《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

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1.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

全书描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运用夸张、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小说在刻画人物时,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其思想性格。

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语言描写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2.小说擅长描述战争。

全书描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精彩。

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变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小说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三国演义》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

这可能是受到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

二是想象、夸张有时不合情理。

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种评价是很中肯的。

形象分析司马懿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绷僦胀泄拢?委以重任。

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

曹芳时代,司马懿在和曹魏宗室曹爽的明争暗斗中,演绎了老子所谓的“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表面的浮华最终抵不过司马懿的轻轻一击。

人常说“乱世出英雄”,天下大乱,社会不按常规运转,机会就出乎意料地来了。

司马懿在当时就是乱世中的一位英雄,被名士杨俊誉为“非常之器”。

简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简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简析《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读完《三国演义》后我从情节结构、人物描写、战争描写等方面谈谈其艺术成就。

一:情节组织:《三国演义》的情节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有变化。

整部小说围绕着各个统治集团争夺封建政权的中心,一会儿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一会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有喜庆、吊丧;有火攻、有水淹。

真是变化多端,扣人心弦。

同是写火攻,周瑜的赤壁之火和陆逊的火攻各异。

赤壁之火是较长时期的不断用计,反复较量后在江上所放。

陆逊的火攻是在较短时间内利用对方的轻敌大意在陆地所烧。

“五关斩将”、“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中的情节也没有一个是相雷同的。

情节如此富于变化,既符合三国时期各种斗争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又使作品的描写避免千篇一律,显示出生动活泼的特点。

二:人物描写:《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非常出色,作者为表现人物形象,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情节,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求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如赵云就是在单骑救主、保护刘备入吴娶亲、截江夺阿斗、谏阻伐吴兵等故事的反复描写中,充分表现了他智勇双全的主要性格特点。

另外,小说还通过典型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诸葛亮在忠贞之外,还有智慧卓绝、谦虚、谨慎、精细等特点。

曹操除了奸诈这一性格的主要方面外,还有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果敢机警的一面。

不仅如此,小说还写出了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和其他性格特点的矛盾。

作者对重要人物总是有褒有贬,褒贬结合。

刘备虽然被写成“圣君”的形象,但作品对他不顾大局,一意孤行地报关羽之仇而伐吴,是批判态度的。

对关羽固然“特多好语”,但也揭示了他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

张飞虽然勇猛粗豪,但也写了他莽撞急躁的特点。

正由于此,《三国演义》中的典型人物,既鲜明生动,又真实丰满。

先说关羽。

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的首要特点就是他的武勇神威,世称"万人敌"是也。

关羽的武艺高强、威勇盖世是无庸置喙的,从他的出场开始,作者对这一点的着力描写就没有停止过。

结合作品论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结合作品论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被誉为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品,不仅在文学、历史、舆论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其艺术成就上有着非凡的地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部杰作。

一、故事情节的设计《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虽然以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为背景,但融入了大量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以世态炎凉为主线,通过赤壁之战、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等经典情节,展现了各种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作者巧妙地穿插了政治斗争、军事策略、人性善恶等多种元素,使得故事既紧凑又富有想象力,深受读者喜爱。

二、人物形象的刻画《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周瑜、曹操、刘备等等。

每一位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性格,他们的行为举止、言谈举止都栩栩如生。

人物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也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正是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使得《三国演义》成为了不朽的文学经典。

三、文学语言的运用在语言运用方面,《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也十分突出。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叙事手法和修辞格,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诗意和魅力。

精准的用词、简练的句式,使得作品不仅读起来流畅自然,而且在辞章方面抒情激越,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四、主题的探讨《三国演义》的主题包括忠诚、野心、权谋、情义等等,这些主题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中。

作者通过不同人物的形象和遭遇,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使得故事不仅有深度,而且有广度。

从这些主题中,读者可以得到启示和思考,使得作品的艺术价值得以彰显。

个人观点:《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其艺术成就之高是无可争议的。

通过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学语言以及主题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成为了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而正是因为这些,它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总结回顾:通过对《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的分析和论述,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部作品的重要性和价值。

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黄淮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摘要内容提要: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题材的小说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

文中从人物塑造及其方法、战争描写及其特色,结构艺术及其表现、语文的雅俗共赏,简洁明快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从而完成对《三国演义》的再认知。

《三国演义》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积淀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

因此,对《三国演义》的研究,既可以从纯文学的角度进行,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

关键词:三国演义组织结构人物描写战争描写O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rtistic achievementAbstractAs one of the 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 the description of war stories can be said to be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have a style of one's own. Its artistic achievements in many aspect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description method, war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art, the language of the suit and the common people, make the analysis of a few shallow is concise and lively, so as to complete the recognition of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an encyclopedic work, accumulated a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it has many aspects of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research o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either from a purely literary point of view, can also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Keyword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structure portrayal of war黄淮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1)键词 (1)一、情节组织 (2)二、人物描写 (2)三、战争描写 (5)四、文章结构 (7)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8)注释 (9)参考文献 (10)一、情节组织《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

三国演义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艺术成就
三 国面的。
•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 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其中有人 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 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 人。
• 2.它善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 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 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 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 富多彩,千变万化,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
• 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 物多至数百,事件多,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 明,每一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他 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 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

论述《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

论述《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

论述《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开创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历史演义”的分支。

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上,史官文化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全民族形成一种普遍的“历史情结”,而且直接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

在宋元“说话”艺术中,“讲史”就是一个重要的分支。

《三国演义》的巨大成功,适应了广大民众的接受心理,造就了广泛的爱好者,吸引了众多的继起者。

《三国演义》不仅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而且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

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

从而推动了中国历史小说的创作。

04.《三国演义》成就与影响

04.《三国演义》成就与影响

主标题:《三国演义》成就与影响标题:一部“争相誊录,以便观览”演义体小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关键词:名著,小说,成就,影响,分析难度:3重要程度:3内容:一、文学成就《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1]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

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二、社会影响《三国演义》以75万字的规模,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

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

据不完全统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

《三国演义》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艺术成就1、既尊重历史,又不受史实限制的七三实虚比例关系,开创了历史演义的体式范例,影响了后代所有的同类小说的创作体式。

2、出色的战争描写全景军事文学一部三国时期的战争史,大小40余场战争,三大战役,又濮阳、街亭等战,堪称我国军事文学的典范之作。

其描写战争,有以下特点:(1)以斗智为主展开战争描写战略决策和战术运用、斗智斗勇的结合。

把战争写得变化万千,丰富多彩。

如赤壁战,9回篇幅,头三回集中写战略决策,在曹魏83万大军的威胁下,诸葛亮奔走于夏口、柴桑间,争取与东吴结盟;孙吴内部展开战略决策的激烈辩论,主战、主和各执一端,孙权由狐疑不定到誓死抗战;诸葛亮舌战斗智,激将等法齐用。

决策过程迭宕起伏,变化莫测。

战争进程中,又展开孙、刘之间又联合又斗争;东吴内部主战主和的矛盾;主战派内部瑜、肃对待同盟军不同策略的矛盾。

小说把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结合起来,使战略决策的描写具有更深刻的内涵。

斗智斗勇相结合,还突出孙刘联军战术运用正确,从而揭示战争胜利的原因。

紧紧抓住北人不习水战的线索,写联军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而曹军又如何设法摆脱不利,终因种种失误而导致失败。

周瑜利用蒋干进行反间计,除掉深谙水战的蔡瑁、张允;庞统献连环计;黄盖的苦肉计这一切谋略战术的运用,使隔江水战有了靠近的可能性在围绕不习水战线索展开描写的同时,又兼及荆州新附之兵人心不稳,曹操对之心存疑忌,庞统教徐庶脱身计,散布西凉马腾谋反,杀奔许都来的谣言,使曹不得不分散兵力。

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武将披坚执锐,斩将搴旗。

小说史上尚无一部作品能把战争写得如此如火如荼,丰满有力,饶有趣味,发人深思。

(2)全景军事文学A长达百年间的重大战役,著名战斗;战役的全景鸟瞰,战斗场面的特写镜头;既有火攻(博望、赤壁、上方谷、藤甲兵、其百里连营)又有水淹(曹漳河淹冀州、关水淹七军);既有设伏劫营(甘宁百骑劫魏营),又有围城打援;水上交战,陆地交锋;车战、马战、徒手肉搏(许褚裸衣斗马超、张飞夜战葭萌关)写出了古代战争的一切形式。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姓名:学号:专业: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属文学作品。

小说以白浅易懂的的文言文叙述了东汉末年蜀国、魏国、吴国的建立和灭亡。

它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总体上的特色是,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比较好地处理了取材历史和虚构想象的关系,做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巨著。

从纯文学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以其对小说体裁的历史性开拓、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宏大严密的总体结构、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通过描写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使之成为中国最脍炙人口的小说。

对中华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塑造、情节组织、战争描写、文本结构、语言运用、虚实衔接等诸多方面来剖析《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三国演义》、艺术成就《三国演义》是我国产生较早,影响较大的一部著名长篇历史小说。

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

小说描写了东汉未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艺术创作上也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

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一、人物塑造《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显著特点,就是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

作者为表现人物形象,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情节,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求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

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

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结合作品论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结合作品论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结合作品论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对于我国文学和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结合《三国演义》的作品内容,论述其在艺术上的成就。

1. 《三国演义》的历史价值1.1 将历史事件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和创作,呈现了三国时期各个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

1.2 将我国古代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历史呈现得淋漓尽致。

2. 文学艺术表现2.1 以诗词、歌颂等方式,将原著中的英雄人物作描绘,非常生动。

2.2 以富于戏剧性的手法,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场面。

2.3 描写了我国古代风俗、礼仪、民风,使其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璀璨的一笔。

3. 情感与命运的表达3.1 通过对爱情、友情、忠诚、背叛等命题的描绘,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3.2 展现了英雄与悲剧命运的交织,对观众产生深刻的思考。

3.3 通过对各类情感的表达,使得作品成为了带有真挚情感的艺术作品。

总结回顾:通过对《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的全面分析,不难发现,《三国演义》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艺术表现,情感与命运的表达,真切地展现了三国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三国时期的风貌与情感。

它将我国古代英雄时代的精神纳入了作品之中,使得《三国演义》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其将历史情节与文学性相结合,刻画了丰富的情感与命运,更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物的生活和命运。

这些都使得《三国演义》成为了一部被人津津乐道,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

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不仅可以让你对《三国演义》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与艺术的魅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对我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艺术上的成就不仅在历史价值、文学艺术表现和情感与命运的表达方面得到体现,还融入了我国古代英雄时代的精神,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它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

它的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见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它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它最擅长于描写战争,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即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的较量上。

它所描写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都表现了战争中优势与劣势可以互相转化,关键在于指挥人员是否明于知己,又明于知彼,以及有无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

各次战争既有其特点,作品的写法也随之变化,或实写,或虚写,或正面写,或侧面写。

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是战争的辅助手段,而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却由此表现得有张有弛,疾徐相间,具有旋律节奏,富于诗情画意。

在人物塑造上,《三国演义》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到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表现其思想性格,并且注意略貌取神,不单纯追求细节的逼真。

它往往借助人物自身的言行或通过周围环境来把人物的思想性格加以夸张渲染。

曹操奸诈,一举一动都好像隐伏着阴谋诡计。

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上天真而莽撞的色彩。

鲁肃忠厚老实,考虑问题总是那么单纯善良。

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是那么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威震当阳桥”等故事,都没有多少细腻的工笔描绘,只是通过粗线条的勾勒、环境气氛的渲染,来取得传神的艺术效果,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一个写法特点是人物的思想性格同人物的环境经历缺乏紧密的内在联系,往往人物一出场就定型化。

论者也有认为这是该书缺点。

但对这个问题研究者尚有不同看法。

而且这些缺点并不影响《三国演义》的巨大成就,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属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白浅易懂的的文言文叙述了东汉末年蜀国、魏国、吴国的建立和灭亡。

《三国演义》中很多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世代为百姓口耳相传,形成多个版本,被拍成电影、电视、动画,制作成电子游戏和棋类等。

《三国演义》通过描写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使之成为中国最脍炙人口的小说。

对中华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对《三国演义》中的语言运用、人物刻画、战争描写、文本结构、虚实的写作手法等诸多方面来解析《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三国演义》、解析、艺术成就中文摘要 (1)目录 (2)一、绪论 (3)二、语言运用的浅白 (4)三、人物形象的塑造 (5)四、战争特点的雕刻 (5)五、结构严谨的叙述 (5)六、史实虚构的衔接 (5)七、《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7)参考文献 (10)后记 (11)一、绪论《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的小说之一。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文学写作的启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很多学者倾毕生精力研究《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但对其艺术成就没有总结和概括。

《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艺术成就在哪里?为什么会对中国文学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其他学者的论文浅谈一下《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首先,《三国演义》写作的语言运用。

《三国演义》是取材于民间说书人的表演形式用白浅的文言文书写。

平白如话,通俗易懂,容易被民间的各个层次的人所接受。

这也奠定了《三国演义》流传范围之广,民众易于接受的基本条件。

其次,《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很高的造诣。

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睿智,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等等,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刻画的栩栩如生。

第三,《三国演义》是以各诸侯间的战争为写作主线的,能把几百次战争写的各有特色是《三国演义》的重要艺术成就。

浅谈《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浅谈《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浅谈《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它描绘了三国时期兵戈纷起,英雄辈出的历史画卷,刻画了一批塑造鲜明、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构建了一部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巨著。

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的历史感受力《三国演义》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反映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争斗和各个势力内部的矛盾。

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是真实存在的,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不仅注重个性特征,而且注重历史背景和时间感的刻画。

小说各章回的标题也都带有时代的味道,时时劝人不忘"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精神,彰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关心。

这种历史感受力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众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思想、性格。

如关羽忠义、张飞咆哮如雷、孙策英姿飒爽、周瑜智勇双全等等,这些人物形象不仅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更是《三国演义》刻画的经典形象,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一。

这些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中所重视的忠义、勇敢、智慧等品质。

三、奇幻的想象力《三国演义》融入了大量的想象元素,其中最典型的当属诸葛亮的空城计和赤壁之战。

这些情节烘托了登峰造极的人物形象,让小说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小说中还出现了一些趣味、滑稽的人物形象,如小桥流水人物、五虎上将的幽默表演等等,这些元素都为《三国演义》增添了不少娱乐性,使小说呈现出多样的文艺风范。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在历史性、人物性和想象性方面都有不可磨灭的代表性。

它继承并创造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遗产,从不同角度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历史的精髓。

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内容提要

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内容提要

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内容提要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内容提要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等史料作对比,我发现二书对三国的记述是有很大区别的,从而感受到《三国演义》一书辉煌巨大的艺术成就。

本文将从《三国演义》的成书背景、将其与史料作对比,以及后人对该书或该段历史的评价等方面,论述该书在艺术观念、人物塑造方法、叙事方式上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三国演义》人物情节语言艺术成就《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是以三国时期各方面军阀政治、军事、外交等斗争为写作背景,继承了明朝以前的群众传说和民间文艺,经营巨大的创作劳动,写成的规模宏伟的巨著。

它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艺术观念上,虚实相间,《三国演义》这部巨著是对“三国”时期这段历史史料进行加工改造后的成果。

在人物塑造方法上,《三国演义》的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已达到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的光辉范本。

在叙事方式上,《三国演义》从全知全能到限加限能的叙事方式较好地适应了大众普遍的接受心理,又牢牢地掌握读者的阅读进行时不断想要关注的心理。

全书还采用了独特的扇形网状结构,使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的斗争场面,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多头绪、多层次地交织在一次扇形式的蜘蛛网上,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一、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三国演义》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太康元年(180)三国统一为止,描写了九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这一风云变幻而又动荡不安的历史时代,生动地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勾结而又互相争夺的关系。

在《三国演义》描写的曹操、刘备、孙权三个政治集团中,曹、刘两个集团是主要对立面,而刘备集团处于中心地位。

尽管《三国演义》从总体看似乎把握了三国时期的整个历史画卷,但这书却在很多故事故节上有较大的虚拟成份。

从史学家的角度出发,它却不能成为具有史书价值的著作。

浅谈《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浅谈《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晋中分校__ 太谷_____ 辅导站___本___科(本、专) 汉语言文学专业
_______ 师范_______________方向
题目浅谈《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题日期2006 年 2 月28 日
撰写期限_2006_年 4 月__31__日开始
_2006_年__7_ 月__9___日结束
答辩日期2006年8 月日
学生姓名王海花学号051080277
指导教师王文蕊职称中学高级
论文提纲1.《三国演义》生动的故事情节。

2.《三国演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3.《三国演义》高超语言艺术。

摘要:(中文)《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

《三国演义》艺术结构宏大雄伟,语言表达雅俗共赏,达到了历史小说的辉煌高峰,故事框架非常清楚。

《三国演义》在内容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它描写的是统治阶级内部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斗争。

这一点决定了《三国演义》在思想和艺术上的许多特点。

本文就《三国演义》的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作了浅显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字:(中文)故事框架语言艺术人物形象的塑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读完《三国演义》后我从情节结构、人物描写、战争描写等方面谈谈其艺术成就。

一:情节组织:
《三国演义》的情节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有变化。

整部小说围绕着各个统治集团争夺封建政权的中心,一会儿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一会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有喜庆、吊丧;有火攻、有水淹。

真是变化多端,扣人心弦。

同是写火攻,周瑜的赤壁之火和陆逊的火攻各异。

赤壁之火是较长时期的不断用计,反复较量后在江上所放。

陆逊的火攻是在较短时间内利用对方的轻敌大意在陆地所烧。

“五关斩将”、“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中的情节也没有一个是相雷同的。

情节如此富于变化,既符合三国时期各种斗争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又使作品的描写避免千篇一律,显示出生动活泼的特点。

二:人物描写:
《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非常出色,作者为表现人物形象,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情节,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求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如赵云就是在单骑救主、保护刘备入吴娶亲、截江夺阿斗、谏阻伐吴兵等故事的反复描写中,充分表现了他智勇双全的主要性格特点。

另外,小说还通过典型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诸葛亮在忠贞之外,还有智慧卓绝、谦虚、谨慎、精细等特点。

曹操除了奸诈这一性格的主要方面外,还有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果敢机警的一面。

不仅如此,小说还写出了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和其他性格特点的矛盾。

作者对重要人物总是有褒有贬,褒贬结合。

刘备虽然被写成“圣君”的形象,但作品对他不顾大局,一意孤行地报关羽之仇而伐吴,是批判态度的。

对关羽固然“特多好语”,但也揭示了他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

张飞虽然勇猛粗豪,但也写了他莽撞急躁的特点。

正由于此,《三国演义》中的典型人物,既鲜明生动,又真实丰满。

先说关羽。

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的首要特点就是他的武勇神威,世称"万人敌"是也。

关羽的武艺高强、威勇盖世是无庸置喙的,从他的出场开始,作者对这一点的着力描写就没有停止过。

请看关
羽首次独出大显身手、"温酒斩华雄"这一段,作者只是预先极力描写华雄的猛勇,一出场就连斩了四员大将,关羽出战后: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第5回)何其震撼!何其神勇!作者并没有描写关羽如何奋勇厮杀,但通过这种气氛的渲染、背景的烘托却足以使关羽勇冠三军的英武神威跃然纸上,同样收到了传神的效果。

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上天真而莽撞的色彩。

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是那样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借助烘托气氛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三国演义》运用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表现手法,《三国演义》在把人物放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来描写,采用对比方式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等方面,都有成功的艺术经验。

三:战争描写:
《三国演义》的战争场面写得很深刻,主要表现在它并不停留在两军对垒、两阵对圆、两将交战等程式化简单化的描写上,而且从多方面复杂的矛盾来展现战争的发展进程,将军事斗争乃至外交斗争结合起来描写。

《三国演义》写战争不完全是一种军事力量(如兵力、粮草等)的较量,而是更重于表现指挥员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是否正确,突出了战争中人的主要作用,将斗武和斗智斗勇结合起来。

特别是斗智,也就是谋略的运用,在战争胜负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这样规模宏大的战役,作者总是将各次战争特定的环境、条件,双方的战略部署,战术运用,力量对比,矛盾转化等都做了具体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示出战争中矛盾转化的过程和胜败的原因。

《三国演义》写了那么多战争,读者并不觉得枯燥乏味,原因就在于它写出了每次战争的特点,亦即写出了具体条件下不同的战略战术的运用,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的较量上。

在整个宏伟的长篇结构中,《三国演义》所写各次战争彼此关联照应,显得全部描写匀称和谐而又波澜起伏。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华北;赤壁之战,决定天下三分;彝陵之战,鼎足的局面开始向统一转化;这些关键性的重大战役,都是《三国演义》的描写重点。

事物发展,总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总有前因后果,因此,《三国演义》在重点描写的战争之间,又描写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战争作为铺垫或余波,轻重主次配合协调。

如果
全部作品从头到尾都是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那么,非但战争描写显得平板单调,读者也势必久而生厌,有所不为而后才能有所为。

《三国演义》于战争描写中还体现了谋略的综合应用。

因为三国军事家们个个皆稍通兵学,因此在他们指挥的冬季战役中,兵学理论与军事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在三国时期大小一百多次战役中,“心战、奔袭、设疑,离间、火攻、空城计、美人计、苫肉计等各种军事奇计纷纷运用,特别是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与彝陵之战,军事谋略和战术用法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特别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将己方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同时又巧妙而正确地确定和运用火力攻等战术,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之敌。

反观曹操一方,自恃兵力雄厚,目空一切,骄傲自大,盲目轻敌,决策指挥一错再错,使自己的优势逐步丧失,最终遭致惨败。

四:文章结构:
《三国演义》的作者独具匠心,在书中运用了含有艺术辩证法因素的结构和叙写手法。

主要有:(1)有张有弛。

在描写激烈战争的同时,还叙男女婚嫁,家庭琐事。

如刚写完袁绍和公孙瓒,孙坚和刘表之间的军事争斗,就叙董卓、吕布和貂禅之间的风情纠葛。

(2)有虚有实。

叙写方法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有虚写,有实写,有详写,有略写。

如孔明、张飞分路取川,孔明一路只虚描,张飞入川则实写,虚实结合,详略分明,既使作品重点突出,又避免写法平板单调。

(3)有直叙顺叙,有补叙插叙。

小说主要采用直叙、顺叙的方法展开情节,但有时为了前后照应或追求结构的平衡,也做了必要的补叙、插叙。

如曹操望梅止渴一事本来发生在出击张绣时,可是却在第二年青梅煮酒时通过曹操口述出。

总之《三国演义》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它采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明白流畅,对读者掌握古代汉语有所帮助。

它的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见侧出,波澜曲折,在写作上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

它的结构宏伟,把百年中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的完整严密,
叙述的有条不紊,前后照应,环幻紧扣。

但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有缺点,如人物性格还缺少发展,好像曹操生来就奸诈,孔明生来就聪明。

这种缺点的产生,可能是受史传材料的局限,同时受某些民间传说人物典型化的特点的影响。

但瑕不掩瑜,《三国演义》仍然是一部具有卓越艺术成就的杰作。

同时,《三国演义》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积淀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

因此,对《三国演义》的研究,既可以从纯文学的角度进行,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

例如:对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何满子先生超越纯文学的分析,从群众的历史感情的角度加以解释,认为:“《三国演义》确是中国历史小说中第一部成功之作……但是,它之所以拥有这样深广的影响,却不能完全系之于小说自身的艺术能力,不能把三国故事如此广传,书中人物如此深入人心的功劳,一古脑儿记在罗贯中、毛宗岗的账上。

”这里更重要的因素,是南朝以来要求理解历史的人民对于三国这一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的特别关注之情,还要加上各种文艺形式帮助传播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