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召政《谁持彩练当空舞》阅读训练及答案
初高中衔接散文示例与提分训练
2023年初高中衔接散文示例与提分训练考点:1.赫尔曼·黑塞《水彩画》——依据文本内容分析作者的绘画创作观2.梁豪《看见阿尔山(节选)》——赏析语言特色3.刘亮程《春天的步调》——理论应用:“奔放而细腻”4.熊召政《谁持彩练当空舞》——从语言与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其恢弘磅礴的风格特点【考点研究】一、常见考点1.依据文本内容分析作者的绘画创作观语言特色3.理论应用:“奔放而细腻”4.从语言与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其恢弘磅礴的风格特点【考点示例】一、赫尔曼·黑塞《水彩画》——依据文本内容分析作者的绘画创作观【考点解读】1.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2.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4.依据文本内容分析作者的绘画创作观二、梁豪《看见阿尔山(节选)》——赏析语言特色【考点解读】1.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2.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3.词语内涵——“看见不见”【考题对接】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5分)(1)春天的步骤.....:(2)藏埋..:2.试分析第⑦、第⑨两段蕴含的丰富情感。
(5分)3.有人评价刘亮程的散文“奔放而细腻”,请结合文章赏析这一特色。
(5分)4.试分析最后一段的艺术效果。
(5分)一、刘亮程《春天的步调》【答案】1.(1)春天的步骤:春天里的生命一半儿苏醒一半儿埋藏,保持着应有的迟缓。
(2)藏埋:担心西瓜被人摘走;希望这个生命是独独为我生长,只属于我的。
【解析】第一空结合文本“许多东西没有出来。
包括草,只星星点点地探了个头儿,一半儿还是种子埋藏着。
那些小虫子也是一半儿在漫长冬眠的苏醒中……即使早春的太阳再热烈,它们仍保持着应有的迟缓”可知“春天的步骤”指春天里的生命一半儿苏醒一半儿埋藏,保持着应有的迟缓。
第二空结合文本“这棵西瓜迟早也会被打柴人或动物发现。
他们不会等到瓜蛋子长熟便会生吃了它。
谁都知道荒野中的一棵瓜你不会第二次碰见。
我想了一个办法:在那棵瓜蛋子下面挖了一个坑,让瓜蛋吊进去。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长: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
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
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
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
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
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
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
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
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材料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
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新教材2024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检测一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单元综合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宏大的转折》用镜头寻找红军战士的闪光踪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动身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宏大的转折》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
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湘江战役后,转战黔、滇、川等地的5个月。
应当说,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是我党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成功与复兴的宏大转折。
经过80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表现出人类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宏大的转折》真实地再现历史,艺术地揭示历史阅历,这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名贵英雄主义精神,以期其成为今日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
当然,我们也必需承认,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制作不够精良、特型演员的形与神拿捏得不够到位等问题。
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虽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照旧任重道远。
(摘编自李树声《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光明日报》2024年11月5日)材料二80多年前,长征的成功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干脆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斗争中的大发展。
80多年后的今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
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谁持彩练当空舞练习题四篇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谁持彩练当空舞练习题四篇篇一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次月考肯定是让同学们难忘了,我相信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应该是大于喜悦吧?看看张老师猜得对不对:是不是基础选择题错了一大堆,尤其是字词音形?是不是自己明明读懂了大阅读,但成绩却只有一位数?是不是作文写得非常仓促,连自己都不愿再看,或者自觉写得不错,可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首先,绝大多数学校并未真正进入“总攻”阶段,还在“讲课”,至多也就是正在进行专项训练,在没有“全卷”概念的情况下,同学们突然接触150分钟150分,节奏感没有,再加上“手生”,取得好成绩应该是近乎奢望。
其次,同学们之所以在试卷上“得势不得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切入角度、答题模式等等尚处于“业余”阶段。
下面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吧!1.必须迅速建立“全卷”观,也就是说必须清楚自己答题的基本节奏,比如答完Ⅰ卷最多用多少时间,大阅读用多少时间等,否则,真正面临考验的时候必将顾此失彼,狼狈不堪!2.要坚决扎实基础,干点“粗活”“累活”,比如字词、成语、诗词默写的总结归纳,最好准备一个小本,遇到新的、错的、活的、怪的就记下来,日积月累,绝不犯同样的错误!3.“君子动口也需动手”,像套题中的文字表述题,许多同学都是用眼睛“做”,顶多是在文中大概“划一划”,这种做题方法是绝对不行的,同学们必须“动手”,每一道表述题,都应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4.做题动手,更需动脑。
一部分同学只知埋头苦做,却不知用头脑去思考、去归纳,本来是同一类型的题目,却每次都当新题做,重新思考,费时费力,事倍功半,疲于奔命,例如病句题,就特别典型,快去看看吧!5.如果你已经很优秀,那好,去总结点儿“狡猾伎俩”吧!这里说的“狡猾伎俩”就是对命题者出题初衷的洞察和对试题答题轨迹的把握,如果你可以,那可就厉害了!翻翻几天前的考卷,大阅读中那道“……句,在文中作用”题,是不是只答了一点,遗漏了另外一点呢——不够“狡猾”吧?篇二高考语文总复习 1、误答原因探寻文言文阅读题的误答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1) 平时文言文阅读量不足,文言语句背诵量少得可怜,文言底蕴薄弱。
谁持彩练当空舞-散文讲评课教案
谁持彩练当空舞----散文阅读讲评同学们,有一篇散文,在“长征精神赞”征文中获得大奖,它文采斐然,恢弘磅礴。
它就是熊召政先生写的《谁持彩练当空舞“。
今天,我们一起上一堂散文阅读讲评课。
一、学习目标:1、学会如何读散文,能准确有效地把握文本;2、明确散文的设题点,并训练规范答题;3、构建散文知识体系,为以后的散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高考对接: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2020年全国卷Ⅲ在现代文阅读部分考查了散文等。
无论是考查的题型还是设题的角度,基本延续往年散文知识点的考查,同时又凸显新课改理念。
我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分析题型特点,探寻解题思路,规范答题步骤。
散文主要关涉哪些考点呢?关涉的考点:1、内容的理解与分析;2、理解词义、句意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4、鉴赏作品标题、句子、形象、语言、技巧5、探究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结合今天的题目讲评,我们今天着重学习考点1、考点3和考点4三、解读文本:同学们快速阅读文本,读的时候做到三不原则:不复读,不逐字读,不出声读。
从而确保认真、高效阅读。
时间三分钟接下来我们解读文本。
如何读散文:1三步走---解题目----写了什么,理思路----怎么写的,明主旨----为什么这么写?2抓住散文的特征:形散神聚(一)解题目----写了什么思考以下问题:1、“谁”具体明确了没有?2、彩练具体指什么?3、“舞”体现了什么?明确: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领袖率领红军战士进行壮烈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体现了一种乐观的革命精神。
(二)理思路----怎么写的?抓住散文的特征:形散神聚。
形散体现在:时空跨度大、选材灵活多样、放大细节、虚实结合本文的形散体现在时空跨度大,即作者在现实描写与历史回忆间自如转换。
我们可以从现实和回忆的转换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登台展示预习成果,讲解总结文章思路,展示思维导图,总结阅读方法。
)现实回忆大樟树、古民居主席困境中题诗,胸襟,浪漫《十送红军》壮烈长征八角葵帽的敬仰自己想成为一名战士苏区母亲的支持红军长征的壮阔景象大樟树未来:对我们提出希望主要手法:虚实结合、设问、象征、比喻教师讲解:同学们,长征是壮烈的,同时革命的胜利离不开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 演练7 散文阅读专项练 群文阅读 写人记事类散文(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6分) 三条河流 王小忠
农历十一月初五,下了一夜大雪。天亮,雪停了,路面上积雪足有七寸厚。怕是 一个月都不能出山了,大雪封锁住整条车巴沟。抱着火炉,听着车巴河的细声细 语,望着黑压压的森林和群山之上的积雪,我又想起了那三条河流。住在那三条 河流岸边的朋友们,此时的他们也抱着火炉?白塔四周的经幡还在烈风中不停地 念经?游人络绎不绝?想到这里,我兀自笑出声来。我坚信,最美好的、最真实的 河流,一定是在冬天。对夏日过分被装饰的河流,我原本就不大喜欢。
深秋的时候,扎西叫过我好几次,我的各种借口大概也伤了他的心。实际上,我 并不是抽不出时间,总想着落一层薄雪再去。然而,我面对的却是冰天雪地的现 实,也只好抱着火炉,等鸟雀再次归来,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了。
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城东三十公里,即则岔石林景区入口处,有一个美丽的 牧村——贡去乎。牧村四面环山,三条河绕村而过,潺潺流水叮叮咚咚。
从这激战之后的诗句来看,伟人自有伟人的胸襟,伟人自有伟人的浪漫。在 诗人眼中,历史总是充满诗意。
走出这所房子,我站在大樟树下。突然,不知什么地方的广播放起了《十送 红军》。尽管当地人说,这首歌唱得失去了赣南的韵味,已经不是乡音了,但我 仍在这略带忧伤的旋律中,领略到七十年前那些浸在血水与泪水中的记忆。
此时,却是大雪封山。看不到行人,也听不见鸟鸣。坐在朝西的小二楼上,抱 着火炉,我心有愧意。我答应过扎西的,一定要去则岔石林。那么,现在就动身 吧。哪怕大雪深埋我的足迹,而三条河流会带我到达诗意的前方。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认为最美好、最真实的河流是冬天的河流,但下文介绍的三条河流的 景色虽不是冬天之景,却仍给人深深的美感。 B.文章用细腻的笔触介绍扎西藏家客栈的布局和设计,意在批评扎西父亲的观 念已经落伍,思想行为没有发展空间。 C.扎西的藏家乐三两年的收入远超以前,它的出现促进了藏区经济的转变,凸显 了时代背景下个人选择和机遇把握的重要。 D.文章引用“耳得之而为声”等语句,表现“我”对美景的沉醉;“我”希望将 美景与他人分享,表达了牧区发展的愿景。
谁持彩练当空舞阅读解析
谁持彩练当空舞阅读解析
摘要:
1.引言:介绍《谁持彩练当空舞》的背景和主题
2.内容概括:概述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3.诗歌解析:深入解析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4.结论:总结诗歌的主题和艺术价值
正文:
【引言】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首描绘夜空中彩虹的美丽诗篇。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并借此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彩虹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对未来的希望。
【内容概括】
诗歌描绘了一幅夜晚彩虹的美丽景象,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彩虹的色彩斑斓和优美的弧度。
通过描绘彩虹在夜空中舞动的画面,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同时,诗歌中还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使整首诗呈现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歌解析】
在诗歌中,彩虹的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彩虹的七种颜色代表了生活的丰富多彩,诗人借此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其次,彩虹在夜空中的出现,象征着希望和曙光,表达了诗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的信念。
最后,彩虹的弧度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和波折,诗人在赞美彩虹美丽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中曲折和挫折的感慨。
【结论】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首以彩虹为题材的诗歌,通过描绘夜晚彩虹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丰富多样,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020年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评析及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语文共有10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II卷、全国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东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自主命制5套。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试题评析,专家认为,试题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
试卷结构稳定,设计友好,总体实现了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要求。
培根铸魂,彰显立德树人导向2020年语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贴近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是语文命题的应有之义,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选取中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参与全民抗疫的切身体验,深入思考在人民生命安全面临重大威胁的关键时刻,中国所作出的回答和取得的战略成果,从中发现和阐述中国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底色,意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
全国Ⅲ卷实用类阅读材料《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宋史•苏轼传》等都体现出可贵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2.关注人类未来,拓展国际视野全国Ⅱ卷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将学生带入全球抗疫的进程之中,引导学生从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入手,思考人类的危机应对之道,进而思考人类的发展未来,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要求学生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发出中国声音。
北京卷作文“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文学类文本熊召政《谁持彩练当空舞》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优题速享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谁持彩练当空舞熊召政老远我就看到那棵大樟树了。
那是怎样的一棵樟树啊,它的主干比碾盘还要粗壮。
枝丫盘曲着伸向天空,每一根都分明留下铁打铜铸的英雄气。
树上所有的叶子都葱绿、晶亮,它们密密簇簇,横拓出去,遮盖了村落前大半个稻场;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的, 不仅有被春雨洗亮的阳光,更有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
这棵大树后面,是一栋江南常见的白墙青瓦的古民居,一种四水归堂的泥砖建筑。
从墙上的铜牌可知,这是当年毛泽东担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时的旧居。
我们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战场上的风景往往如诗如画。
就像这栋位于瑞金叶坪的伟人住过的古民居,无论是它瓦檐上苍郁的针菲,还是泥墙上被风雨剥蚀的苔痕;无论是它天井里潮润的细沙,还是瓦脊上等待炊烟的雨燕,给予我的都是恬淡的乡村牧歌之感。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从这激战之后的诗句来看,伟人自有伟人的胸襟,伟人自有伟人的浪漫。
在诗人眼中,历史总是充满诗意。
走出这所房子,我站在大樟树下。
突然,不知什么地方的广播放起了《十送红军》。
尽管当地人说,这首歌唱得失去了赣南的韵味,已经不是乡音了,但我仍在这略带忧伤的旋律中,领略到七十年前那些浸在血水与泪水中的记忆。
毛泽东在这棵大樟树下骑上战马,迈向重重关山;八万多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启程,在乡亲们期盼与炙热的眼光中,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烈的长征。
我的家乡是另一片苏区,红军战士头上的八角葵帽,成为我童年记忆中不可亵渎的神圣图腾。
神圣可以沉眠,但不会消失。
此刻我站在这棵大樟树下,听完《十送红军》后,忍不住四下张望:与漠漠水田上的白鹭一起飞扬的战旗呢?在青石板上嘚嘚驰过的马蹄呢?它们都去了哪里?我常说,如果我早生半个世纪,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作家。
三明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三明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
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
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
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
”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
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
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
“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
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
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节选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材料二: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
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贤之声传颂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在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书院以古老智慧解答现代问题,为人们撑起了一片心灵绿荫。
修身应“言忠信,行笃敬”,接物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处事应“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传统书院经千年锤炼的中国智慧,用岁月的厚重重新唤起我们的文化记忆。
这意味着我们的文化是有根、有传统的。
传统书院不仅记录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以其新的形式焕发出青春活力。
信息化时代,古老的书院如何返本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传统书院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不应只是存放在博物馆展柜里精致而脆弱的陈列品;它更应当是扎根在现实土地上的参天古木——年轮雕刻着历史的印记,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
文脉因人而兴,亦因人而系。
要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用心呵护。
目前,各地书院正在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国学论坛、新生会讲、经典诵读、课外拓展、网络传播……目前,有许多书院纷纷利用“互联网+国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飞出了实体书院的门墙,随时随地都可以鼓舞寻路觅渡的人。
书院在与其它文化生命体交流互动、相谐相生的过程中,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以文化人”的精神瑰宝,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求。
千年书院经时光打磨,其长久而永恒的智慧仍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
我们应守住书院根脉,呵护书院历史,激活书院文化,古为今用,去芜存菁,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无限风采与永久魅力。
(摘编自《书院精神为现代人维起心灵的绿荫》)材料二山林蔚秀,清溪湛湛,登上钟灵毓秀的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可见枝叶掩映的白鹿洞书院,经几百年岁月打磨,依然氤氲着书卷墨者。
_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检测2长征胜利万岁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长征胜利万岁一、语言运用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长征中,党和红军以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英勇无畏的气概,战胜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分裂主义错误,经受了雪山草地等严酷自然环境的考验,忍耐了饥寒交迫伤病疲劳等痛苦,在沿途广大群众支援下,艰苦转战15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陕甘地区胜利会师,结束了这一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多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
__①__,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__②__,在血与火中蹚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①②参考答案:①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②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2.请分别用一个肯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30个字。
答:①②参考答案:①长征是党和红军克服千难万险,实现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壮举。
②长征对我们党、国家、军队,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2021语文二轮配套练习题题型组合滚动练11含解析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配套练习题:题型组合滚动练11含解析题型组合滚动练(十一)(分值:44分建议用时:40分钟)序号14689得分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开始见到过一个茶庄,等到顺着茶庄背后的山路翻过山,就再也见不到房舍.山外的一切平泛景象突然不见,__①__,山石间掩映着丛丛簇簇的各色林木,一下子就把人的全部感觉收服了。
我在想,这种著名的山川实在是造物主使着性子雕镂出来的千古奇迹。
为什么到了这里,一切都变得那么可心了呢?在这里随便选一块石头搬到山外去都会被人当作奇物供奉起来,但它就是不肯匀出去一点,让外面的开阔地长久地枯燥着,硬是把精华都集中在一处,自享自美.水也来凑热闹,不知从哪儿跑出来的,这儿一个溪涧,那儿一道瀑布,贴着山石幽幽地流,欢欢地溅.此时外面正是炎暑炙人的盛夏,进山前见过一条大沙河,浑浊的水,白亮的反光,__②___;而在这里,几乎每一滴水都是清澈甜凉的了,给整个山谷带来一种不见风的凉爽。
有了水声,便引来虫叫,引来鸟鸣,各种声腔调门细细地搭配着,有一声,没一声,搭配出一种比寂然无声更静的静。
只觉得山谷抱着你,你又抱着山谷,都抱得那样紧,逮不到一丝遣字造句的思维,正是“哀怀抱绝景,更觉落笔难”。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对偶比喻B.排比反复C.排比比喻D.引用比拟D[D项,“这种著名的山川实在是造物主使着性子……"“但它就是不肯匀出去一点……自享自美"“欢欢地溅"“山谷抱着你”使用了比拟修辞,“哀怀抱绝景,更觉落笔难”是黄庭坚的诗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水在山石间流淌。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解析]解答此题,先要比较原句与修改后的句子之间的差异:一是长短句的变化,二是描写的有无。
原句在句式方面,运用了短句,整散结合,读来朗朗上口;在描写方面,运用了比拟修辞和一些副词加以修饰,使得表达效果生动形象,有力凸显出这里的美。
谁持彩练当空舞
谁持彩练当空舞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19年第25期高考作文备考大致由三轮组成,这三轮复习既互相独立,又融为一体。
如果说第一轮是“画龙”,那么第二轮便是“点睛”,第三轮是“冲刺”。
具体来说,第一轮突出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第二轮重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三轮则侧重查漏补缺,提高应试能力,找准提分点,从容冲刺,准备“收网”。
高三第一轮作文备考,抓好基础、全面复习尤为重要。
此时考生要着重培养写作习惯,激发自己写作的热情和兴趣,既要全面落实“要我写”,更要以自觉的态度坚持“我要写”。
“要我写”就是不折不扣地根据课程和老师的要求,完成好课程中每个单元的写作任务以及老师布置的每个话题,同时,培养“我要写”的写作意识,努力进行自主写作和自由表达。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要写”更为重要。
高中生写作有其标准,其中“自主写作”很重要,“自主写作”强调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是生活学习的需要,是成长和发展的必需,是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主写作”不用老师命题,只要自己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只要自己有话可说,就尽管去写,日记、随笔也好,周记、微博也好,随性而为,随便写去,用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对话、与自然对话、与大师对话,与同辈沟通、与师长沟通、与自己沟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有创意的表达习惯。
从写作文体来说,各种文体都可涉及到,一般论述文、时评、记叙文、散文、随笔等都可以写,尽量写得多,写得杂。
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几点:写人,写出人物的个性;写事,写出事件的波澜;论述,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在各种写作中,要表达出对生活的一种认识和评价,表达一种审美的感受,培养自己选择和安排材料的能力。
第二轮作文备考复习应该由第一轮的“自由散漫”走向“规范严谨”,从“多练”走向“精练”。
在这一阶段,可以着力抓住论述文和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考点进行训练。
论述文训练要遵循由局部到整体、从浅显到深奥的过程,使内容范围逐步扩大和不断深化。
高考语文新课标版一轮总复习即时练:专题21 谁持彩练当空.doc
专题二十一谁持彩练当空舞——布局精当,构思精巧即时练(计时:45分钟满分:60分)频考点108并列式布局专练1.(2015·名师原创题)要写一篇以“坦然,才是美的真谛”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坦然》,请设置三个分论点。
从“是什么”角度阐述“坦然”的内涵。
分论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论点1:坦然是快乐和美丽的源头活水。
分论点2:坦然是物我两忘后的一种超脱。
分论点3:坦然是尔虞我诈外的一份闲适。
2.(2015·名师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构思并列式布局,从“为什么”角度阐述分论点。
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
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
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
总之,读书令人愉悦,读书促人睿智。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论点:品书香,听天籁。
分论点1:品书香,深沉而久远。
分论点2:品书香,深刻而悠长。
分论点3:品书香,深远而耐味。
3.(2015·名师原创题)请以“人应当诗意地生活”为中心论点,从“怎么办”角度拟写三个分论点。
从“怎么办”角度提问: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诗意地生活?(即找出满足中心论点这一结果的条件) 分论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论点1: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谁持彩练当空舞阅读解析
谁持彩练当空舞阅读解析摘要:一、引言:阅读的重要性二、文本分析:内容概述1.文本主题: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2.人物角色:奋斗者与欣赏者3.文本结构:奋斗过程与成果展示4.文本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三、阅读策略:如何提高阅读效果1.理解作者意图2.分析人物性格3.感悟文本主题四、实战应用:阅读启示与人生感悟1.勇敢追求梦想2.珍惜眼前的机会3.坚持努力,克服困难五、总结:阅读的意义与价值正文: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一篇充满诗意与哲理的文本。
它通过讲述奋斗者与欣赏者之间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人生就是一场舞动彩练的过程,我们要勇敢地追求梦想,把握住每一个出彩的机会。
文本中的奋斗者,他们勇敢地站在人生的舞台上,用激情与汗水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在奋斗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面对困难时勇敢前行的勇气,都让我们为之敬佩。
而在奋斗者身边的欣赏者,他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生,感悟生活的美好。
他们为奋斗者鼓掌,为他们的成功喝彩。
他们是人生路上的陪伴者,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欣赏者懂得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本所传达的真善美。
文本的结构清晰,分别描绘了奋斗过程与成果展示。
从奋斗者的拼搏到成果的呈现,让我们看到了付出与回报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文本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文本更具表现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欣赏这些优美的词句,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与意境。
为了提高阅读效果,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
首先,要理解作者的意图,了解文本的背景与创作缘由。
其次,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最后,要感悟文本的主题,将所学所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实战应用方面,我们要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敢于挑战困难。
珍惜眼前的每一个机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熊召政《谁持彩练当空舞》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谁持彩练当空舞熊召政老远我就看到那棵大樟树了。
那是怎样的一棵樟树啊,它的主干比碾盘还要粗壮。
枝盘曲着伸向天空,每一根都分明留下铁打铜铸的英雄气,树上所有的叶子都葱绿、晶亮,它们密密簇簇,横拓出去,遮盖了村落前大半个稻场;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的,不仅有被春雨洗亮的阳光,更有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
这棵大树后面,是一栋江南常见的白墙青瓦的古民居,一种四水归堂的泥砖建筑。
从墙上的铜牌可知,这是当年毛泽东担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时的旧居。
我们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战场上的风景往往如诗如画。
就像这栋位于瑞金叶坪的伟人住过的古民居,无论是它瓦檐上苍郁的针菲,还是泥墙上被风雨剥蚀的苔痕;无论是它天井里潮润的细沙,还是瓦脊上等待炊烟的雨燕,给予我的都是恬淡的乡村牧歌之感。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从这激战之后的诗句来看,伟人自有伟人的胸襟,伟人自有伟人的浪漫。
在诗人眼中,历史总是充满诗意。
走出这所房子,我站在大樟树下。
突然,不知什么地方的广播放起了《十送红军》。
尽管当地人说,这首歌唱得失去了赣南的韵味,已经不是乡音了,但我仍在这略带忧伤的旋律中,领略到七十年前那些浸在血水与泪水中的记忆。
毛泽东在这棵大樟树下骑上战马,迈向重重关山;八万多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启程,在乡亲们期盼与炙热的眼光中,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烈的长征。
我的家乡是另一片苏区,红军战士头上的八角葵帽,成为我童年记忆中不可亵渎的神圣图腾。
神圣可以沉眠,但不会消失。
此刻我站在这棵大樟树下,听完《十送红军》后,忍不住四下张望:与漠漠水田上的白鹭一起飞扬的战旗呢?在青石板上驰过的马蹄呢?它们都去了哪里?我常说,如果我早生半个世纪,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作家。
几乎不用置疑,多血质的我,肯定是一名红军战士。
我羡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的伟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写下民族的史诗。
谁持彩练当空舞阅读解析
谁持彩练当空舞阅读解析摘要:1.数轴动点问题的概念2.往返运动复杂例题的解析3.解题方法与技巧4.总结正文:一、数轴动点问题的概念数轴动点问题是数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主要研究在数轴上运动的点与其他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类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点在数轴上做单向运动,另一类是动点在数轴上做往返运动。
在往返运动中,动点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因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二、往返运动复杂例题的解析例题:在数轴上,点A 表示数字1,点B 表示数字2,点C 表示数字3。
现在,点A 以每秒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B 以每秒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
假设它们在t 秒后相遇,且在相遇后点C 以每秒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 出发向右运动。
问:点C 何时能够追上点A?解答:我们可以将问题分为两个阶段来考虑。
第一阶段是点A 与点B 的相遇,第二阶段是点C 追上点A。
在第一阶段,点A 与点B 的相遇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 = d / (v1 + v2)其中,d 表示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v1 表示点A 的速度,v2 表示点B 的速度。
代入题目中的数据,可得:t = (2 - 1) / (1 + 2) = 1 / 3 秒在第二阶段,点C 从点B 出发追上点A,可以计算出点C 追上点A 所需要的时间:t" = (d" + d) / v3其中,d"表示点C 从点B 到点A 的距离,v3 表示点C 的速度。
代入题目中的数据,可得:t" = ((3 - 1) + (2 - 1)) / 3 = 2 / 3 秒因此,点C 在2/3 秒后能够追上点A。
三、解题方法与技巧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确定问题的类型。
2.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阶段,逐步解决每个阶段。
3.注意点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用相对速度的概念进行计算。
4.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先求出各个阶段的时间,再进行比较,以确定最终的答案。
【名师一号】(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21 谁持彩练当空舞练习
专题二十一谁持彩练当空舞——布局精当,构思精巧即时练(计时:45分钟满分:60分)频考点108 并列式布局专练1.(2015·名师原创题)要写一篇以“坦然,才是美的真谛”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坦然》,请设置三个分论点。
从“是什么”角度阐述“坦然”的内涵。
分论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论点1:坦然是快乐和美丽的源头活水。
分论点2:坦然是物我两忘后的一种超脱。
分论点3:坦然是尔虞我诈外的一份闲适。
2.(2015·名师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构思并列式布局,从“为什么”角度阐述分论点。
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
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
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
总之,读书令人愉悦,读书促人睿智。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论点:品书香,听天籁。
分论点1:品书香,深沉而久远。
分论点2:品书香,深刻而悠长。
分论点3:品书香,深远而耐味。
3.(2015·名师原创题)请以“人应当诗意地生活”为中心论点,从“怎么办”角度拟写三个分论点。
从“怎么办”角度提问: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诗意地生活?(即找出满足中心论点这一结果的条件)分论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论点1: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临沂正直实验学校阶段考试(二语文试题)
临沂正直实验学校阶段性测试语文2020.6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正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强制人们保持社交距离,从而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
保持社交距离的目的是防止人员混集导致病毒传播。
自我隔离是保持社交距离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更加明确,是防止已感染人群或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群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在目前的疫情状况下,保持社交距离也许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最新计算机建模研究警告说,除非有疫苗或特效药问世,或采取激进的隔离措施,否则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也许需要维持到2022年。
这是因为,假如病毒存在季节性变化,疫情仍有反复的可能。
保持社交距离成为抵抗新冠病毒的重要策略,自有其原因。
有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得病早期传染性极强,潜伏期病毒携带者也有传染性。
假如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但依然正常进行社交活动,在两个月之内,可能会使近6万人感染。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也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这些人也许不知道需要自我隔离,但如果能自觉保持社交距离,也能在无意间阻止病毒的传播。
已经有证据显示,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可以减缓病毒的传播速度,避免出现病毒传播的多米诺效应。
对武汉疫情的研究显示,大规模管控措施的实行让武汉的基本传染数从2. 35降到了接近于1。
而当基本传染数达到1时,病例数就不会再继续增加。
(摘编自叶子《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究竟有多重要?》)材料二: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数千年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仪。
但完备不等于科学,现代社会讲求科学;完备也不等于简便,现代生活方式要求礼仪简便易行,而不能繁琐或不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谁持彩练当空舞
熊召政
老远我就看到那棵大樟树了。
那是怎样的一棵樟树啊,它的主干比碾盘还要粗壮。
枝盘曲着伸向天空,每一根都分明留下铁打铜铸的英雄气,树上所有的叶子都葱绿、晶亮,它们密密簇簇,横拓出去,遮盖了村落前大半个稻场;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的,不仅有被春雨洗亮的阳光,更有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
这棵大树后面,是一栋江南常见的白墙青瓦的古民居,一种四水归堂的泥砖建筑。
从墙上的铜牌可知,这是当年毛泽东担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时的旧居。
我们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战场上的风景往往如诗如画。
就像这栋位于瑞金叶坪的伟人住过的古民居,无论是它瓦檐上苍郁的针菲,还是泥墙上被风雨剥蚀的苔痕;无论是它天井里潮润的细沙,还是瓦脊上等待炊烟的雨燕,给予我的都是恬淡的乡村牧歌之感。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从这激战之后的诗句来看,伟人自有伟人的胸襟,伟人自有伟人的浪漫。
在诗人眼中,历史总是充满诗意。
走出这所房子,我站在大樟树下。
突然,不知什么地方的广播放起了《十送红军》。
尽管当地人说,这首歌唱得失去了赣南的韵味,已经不是乡音了,但我仍在这略带忧伤的旋律中,领略到七十年前那些浸在血水与泪水中的记忆。
毛泽东在这棵大樟树下骑上战马,迈向重重关山;八万多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启程,在乡亲们期盼与炙热的眼光中,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烈的长征。
我的家乡是另一片苏区,红军战士头上的八角葵帽,成为我童年记忆中不可亵渎的神圣图腾。
神圣可以沉眠,但不会消失。
此刻我站在这棵大樟树下,听完《十送红军》后,忍不住四下张望:与漠漠水田上的白鹭一起飞扬的战旗呢?在青石板上驰过的马蹄呢?它们都去了哪里?
我常说,如果我早生半个世纪,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作家。
几乎不用置疑,多血质的我,肯定是一名红军战士。
我羡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的伟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写下民族的史诗。
一支笔比之一杆刺破黑暗的长枪,一本书比之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毕竟分量太轻,太轻。
十送红军,送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骨肉。
多少个苏区的母亲啊,在漫漫长夜里,她们纺车上的手柄,一次又一次摇圆了中天明月,但总不能摇圆她们无尽的思念。
那永远不能
收回的,村口送别的目光啊,又怎能穿透二万五千里的重重阴霾?雪山草地,沼泽荒漠,一寸一寸,不仅沾满了战士的血,也沾满了亲人的泪。
纵览历史,我们可以说,所有通往天堂的路,都充满了艰辛与苦难。
一个人扭转乾坤的能力,取决于他化腐朽为神奇、化苦难为诗情的禀赋。
历史拒绝呻吟,但历史不拒绝浪漫。
毛泽东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吟唱“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何等的想象力啊!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如虹豪气,为我们的民族炼出了一条魅力四射的彩练。
彩练初出,赣水那边红一角;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炮火不能烧毁它,风雨不能摧残它。
当这条彩练飞过于都河,飞过金沙江,飞过娄山关,飞过乌蒙山,飞过南国的雾,飞过北国的雪,我们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一条彩练,竟是一条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我们的红军,我们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中华儿女。
物换星移,历史的烽烟早化作大地上的虹霓,我们也只能从竟夜的春风、从山间的鸟啼来谛听烈士们的呼吸。
但是七十年前的那棵老树,还是那么苍翠欲滴,这是因为它的根须,始终抓住了泥土;七十年前的那条彩练,还在我们的仰望中飘舞,这是因为民族的精气还在。
对于我们来说,长征不仅仅是一段逝去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种奋进的象征,还是一只正在吹响的号角,一首还没有完成的史诗。
(摘自熊召政散文集《历史的驴友》)
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描述古民居的屋檐针菲、泥墙苔痕、瓦脊雨燕等,突出其古朴淡雅,旨在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B.文中用“最壮烈”修饰“长征”,既写出了亲人思、战争之烈,又表现出长征路途之长、人员之众。
C.文章写赣南、作者家乡等地的苏区,表明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众多苏区百姓的大力支持。
D.文章没有详写战争生活的残酷激烈,而是着重表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礼赞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描写大樟树的主干、枝ㄚ、叶子突出大樟树的盎然生机,为全文营造了昂扬明朗的氛围。
B.文章虚实结合,借大樟树与《十送红军》,将现实与回忆融为一体,在现实描写与历史回忆间自如转换。
C.散文贵在有“我”,文章提到“我”的向往时,用笔与长枪、书与战争作比,表现出尚武轻文的倾向。
D.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樟树根须始终抓住泥土而苍翠依旧,象征着军民之情长在,长征精神永葆生机。
8.请简析诗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
9.本文是“长征精神赞”征文获奖作品,请从语言与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其恢弘磅礴的风格特点。
(6分)
参考答案:
6. A (“旨在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错。
旨在表现伟人的胸襟和浪漫)
7. C (“尚武轻文的倾向”错)
8.①以之为题,增强文学性和感染力。
②在文中反复出现,结构全篇。
③以之喻指历史与现实的长征,生动形象。
④表现先辈革命豪情与浪漫情怀,突出主题。
(4分。
每点1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9.语言表达:①“如虹豪气”“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等词语宏大壮阔,充满豪情;②排比句、设问句等句式使文章气势如虹,酣畅淋漓。
叙述内容:③历史与现实交织,时代与未来结合,描述宏观概括;④赞颂革命先驱和伟大事业,笔调炽热奋进,抒情奔放热烈。
(6分。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