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共37页
汇兑损益计算和会计分录

汇兑损益计算和会计分录
汇兑损益是指由于外币兑换率的波动而产生的损益。
在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经营中,经常会涉及到不同币种之间的货币兑换,而汇率的波动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为了正确反映汇率变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会计准则规定了对外币货币兑换的会计处理方法。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
汇兑损益的计算是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外币财务项目的价值在本国货币计价下的差额来实现的。
当外币兑换率发生变动时,持有外币货币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这就会导致汇兑损益的产生。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不同时期的外币货币折算成本国货币,然后比较两个时期的折算差额,即可得出汇兑损益的数额。
接下来是会计分录的部分。
在会计处理上,汇兑损益通常是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的。
当发生外币兑换业务时,需要进行会计分录来正确反映汇兑损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以外币兑换为例,如果企业持有外币资产或负债,当汇率发生变动时,需要根据新的汇率重新计算外币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并将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具体的会计分录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是要确保在财
务报表中正确地反映汇兑损益的影响。
总的来说,汇兑损益的计算和会计分录涉及到外币兑换的价值变动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企业在处理汇兑损益时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会计原则,以最大程度地反映汇率变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

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第一步:汇兑损益的计算1.1确定外币资产和负债的金额:根据财务报表,确定在期末所持有的外币资产和负债的金额。
1.2计算汇兑损益:根据外币资产和负债的金额,计算其相对于本币的价值变动,即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汇兑损益=期末外币资产(负债)本币价值-期初外币资产(负债)本币价值第二步:账务处理2.1确定汇兑损益是实现还是未实现: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判断汇兑损益是实现的还是未实现的。
实现汇兑损益是指已经发生了外币兑换,将其计入当期损益;未实现汇兑损益是指尚未发生外币兑换,将其计入资产或负债。
2.2处理实现汇兑损益:如果汇兑损益是实现的,需要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具体的账务处理方法为:借:汇兑损益贷: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外币应收账款/外币应付账款2.3处理未实现汇兑损益:2.3.1处理外币资产:如果外币资产带来了未实现的汇兑损益,需要将其计入资产。
具体的账务处理方法为:借:未实现汇兑损益贷: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外币应收账款2.3.2处理外币负债:如果外币负债带来了未实现的汇兑损益,需要将其计入负债。
具体的账务处理方法为:借:外币应付账款贷:未实现汇兑损益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未实现汇兑损益的处理需要进行再评估。
如果外币兑换率发生变化,导致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减少或增加,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2.4汇兑损益调整:如果上述步骤中涉及到的外币金额存在差异,或者会计准则有特殊规定,可能需要进行汇兑损益的调整。
具体的账务处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是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的步骤。
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在处理汇兑损益时,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并及时进行记录和披露。
汇兑损益怎么计算?

汇兑损益怎么计算?汇兑损益怎么计算?汇兑损益计算方法是汇兑损益的计算根据记帐方法的不同,计算也不同。
新会计制度采用了外币帐户的期末余额按期末国家外汇牌价进行调整,平时业务发生时不再计算汇兑损益,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按编制会计报表日的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与外币帐户帐面人民币余额的差额为汇兑损益,列作当期损益进行处理。
期末汇兑损益=(上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发生额)*期末汇率-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发生额。
汇兑损益期末如何计算?期末汇兑损益=(上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发生额)*期末汇率-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发生额此处外币账户余额是指用外币的计算的账户余额。
比如银行存款100(美元)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余额是指用报表本位币,比如银行存款100*8=800(人名币)举个例子应收账款上期2008年末余额100美元,08.12.31.汇率8,2009.12.31汇率9,09年发生应收账款借方10美元,即期汇率8.5应收账款汇兑损益=(100+10)*9-(100*8+10*8.5)出来正负代表汇兑收益损失。
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首先,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外币核算时,可以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也可以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就是说,不一定是非得用当月第一天的汇率。
其次,期末计算汇兑差额时,用期末的即期汇率。
举个简单例子:1月3日销售货物,应收10000美元,当日汇率7.6;1月31日汇率为7.7;2月10日收回货款,当日汇率为7.5。
1、销售时(不考虑相关税费):借:应收账款76000(10000×7.6)贷:主营业务收入760002、月末调整:借:应收账款1000(10000×7.7-76000)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10003、收到时:借:银行存款-户美元75000(10000×7.5)财务费用2000(76000+1000-75000)贷:应收账款77000月末计提汇兑损益怎么做?一般企业应固定一个计算时点,比如月初,或是月末的那一天中间汇率为基准计算汇率。
汇兑损失与汇兑收益如何计算

期末汇兑损益=(上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发生额)*期末汇率-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发生额
此处外币账户余额是指用外币的计算的账户余额。
比如银行存款100(美元)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余额是指用报表本位币,比如银行存款
100*8=800 (人名币)
举个例子应收账款上期2008年末余额100 美元,08.12.31.汇率8,2009.12.31 汇率9,09年发生应收账款借方10美元,即期汇率8.5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100+10)*9 - (100*8+10*8.5)出来正负代表汇兑收益损失。
汇兑损益科目的计算方式

汇兑损益科目的计算方式
汇兑损益是指由于外币兑换率的变动而产生的损益。
在进行外币兑换时,由于汇率的波动,可能会导致在本币计价下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的计算方式取决于公司的具体情况和会计政策,但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
1. 实现汇兑损益,实现汇兑损益是指在外币货币兑换时产生的损益。
计算实现汇兑损益的方式是将外币金额按兑换时的汇率折算成本币金额,与原始确认时的金额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额即为实现汇兑损益。
2. 未实现汇兑损益,未实现汇兑损益是指尚未发生兑换的外币货币在本币计价下的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
计算未实现汇兑损益的方式是按照期末汇率重新计算未兑换外币货币的价值,与原始确认时的金额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额即为未实现汇兑损益。
需要注意的是,汇兑损益的计算涉及到外币兑换、汇率变动等多个因素,而且在国际会计准则和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中可能存在
一些差异。
因此,在具体计算汇兑损益时,建议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公司内部的会计政策,并在专业会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计算和确认。
汇兑损益知识点归纳总结

汇兑损益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汇兑损益的定义汇兑损益是指企业由于在外币账户上进行外汇买卖以及外币贷款和外国投资等活动而产生的外汇损益,也是指企业在外汇结算中由于汇率波动而产生的盈亏。
二、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1. 净汇兑损益=期末外币资产总额 ×期末外币资产余额的汇率-期初外币资产总额×期初外币资产余额的汇率2. 净汇兑损益=(期末外币资产总额-期初外币资产总额)×期初外币资产余额的汇率三、汇兑损益的核算方式1. 实现核算法汇兑损益可按消耗模型法和实现核算法进行核算,取两者中较有利者。
所谓“消耗模型法”,是指以实际汇率按外币资产余额计算汇兑损益。
所谓“实现核算法”,是指以实际汇率按外币资产实现汇兑损益。
2. 消耗模型法消耗模型法适用于外币资产准备以或获得以外汇货币或货币性资产,或用外币资产购买外汇货币或货币性资产时。
3. 实现核算法实现核算法适用于外汇收入、外汇费用和外汇资本性资产、外汇费用、外汇货币和货币性资产时。
四、影响汇兑损益的因素1. 汇率波动2. 外币资产贬值3. 外币负债与资产之间的匹配五、汇兑损益的处理方式1. 作为损益项目2. 作为资本项目六、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1. 外币收款时的会计处理当企业在外汇结算中收到外汇款项时,应按照实现币种现行汇率兑换成本位外币金额,并根据兑换价差和实际到账金额确定外币结算损益。
2. 外币付款时的会计处理当企业在外汇结算中支付外币款项时,应按照实现币种现行汇率兑换成本位外币金额,并根据兑换价差和实际支付金额确定外币结算损益。
3. 外币贷款的会计处理企业借款或发行债券时所得外币资金,按期初和期末的外币资金衡量,并实现现行汇率兑换成本位外币金额进行处理。
4. 外汇储备的会计处理外汇储备是指国际收支的结余与美元储备、金储备、外汇储备、其他货币的持有货币总额。
应当按并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结余或外汇储备报告表结余和本币债券是截止日的市场汇率计算外汇储备。
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

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
汇兑损益是指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外币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发生变化所引起的收
益或损失。
在国际经济交易中,由于不同国家的货币存在汇率波动的情况,持有外币资产或负债的企业可能会遭受汇兑损失或获得汇兑收益。
那么,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如下:
1. 对于外币资产:计算汇兑损益时,首先需要将外币金额转换为本国货币计价。
这可以通过乘以当期汇率来实现。
然后,将当期转换后的金额与上期的外币金额比较,得出汇兑损益的差额。
如果当期金额大于上期金额,则产生汇兑损益;如果当期金额小于上期金额,则产生汇兑收益。
2. 对于外币负债:与外币资产类似,计算汇兑损益时也需要将外币金额转换为
本国货币计价。
但在此情况下,当期金额小于上期金额会导致汇兑损益,而当期金额大于上期金额则会产生汇兑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可能因企业会计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适合的汇兑损益计算方法。
总结起来,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将外币金额转换为本国货币计价,并
比较不同期间的金额差额来确定汇兑损益或收益的大小。
这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财务决策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时刻关注汇率波动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

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汇兑损益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在外币兑换中由于所采用的外币买入价和卖出价与入账价值不同而产生的,其中入账价值往往采用当日的市场汇率;二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
在会计期间终了时,应当对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以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损益。
对于汇兑损益,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处理:对于筹建期间发生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除上述情况外,发生汇兑损益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例: 某企业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并按月计算汇兑损益。
2001年11月30日,市场汇率为1:8.4,有关外币账户期末余额如下: 项目外币账户金额USD 汇率记账本位币金额RMB 银行存款 200000 8.4 1680000 应收账款 100000 8.4 840000 应付账款 50000 8.4 420000 12月份发生如下业务(不考虑相关税费):(1)12月5日,对外赊销商品1000件,每件2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1:8.3;(2)12月10日,从银行借入短期外币借款1800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1:8.3;(3)12月12日,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一批,价款共计220000美元,款项以外币存款支付,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8.3; (4)12月18日,赊购材料一批,价款总计1600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1:8.35;(5)12月20日,收到12、5赊销货款1000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1:8.35;(6)12月31日,偿还借入的外币借款1800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1:8.35。
第一:日常账务处理如下(1)应收账款----美元户 1660000(20万美元)主营业务收入 1660000(2)银行存款----美元户1494000(18万美元)短期借款 1494000(3)原材料 1826000银行存款---美元户 1826000(22万美元)(4)原材料 1336000应付账款 1336000(16万美元)(5)银行存款---美元户 835000(10万美元)应收账款 835000(10万美元)(6)短期借款 1503000(18万美元)银行存款----美元户 1503000 (18万美元)应收账款人民币金额: 840000,1660000,835000 , 171000美元金额: 100000,200000,100000, 200000人民币金额171000为实有数按200000美元和期汇率计算出来的金额167000为应有数实有数和应有数之间的差额4000元即为汇兑损益。
【会计实操经验】应收账款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博会计学堂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应收账款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
关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期末汇总损益。
上期应收账款余额为600万美元(6.2),本期收回上期应收账款100万美元,当日汇率为6.3,期末汇率为 6.4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100*6.3=630
贷:应收账款 100*6.2=620
财务费用 10
则应收账款期末汇况损益,
方法一:(600-100)*6.4-(600*6.2-100*6.3)=110
方法二:(600-100)*6.4-(600*6.2-620)+10=110
对于这两种方法的理解:
方法一的规律是:不管当期收回或支付的款项的原始汇率是多少,总是以当日即期汇率计算。
方法二的规律是:以分录中的金额参与加减计算,得出汇总损益后,再加减分录中的财务费用。
最终计算结果是相等的。
推荐阅读:
·超实用excel表格运用技巧大全
·会计实务小技巧,教你轻松做会计!
·2014年12月起实施的财税新政策
会计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从古至今经历漫长时间的发展,从原来单一的以记账和核账为主要工作,发展到现在衍生出来包括预测、决策、管理等功能。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
汇兑损益计算方法

<转>我国境内的企业一般是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可以外币计量,但在会计期间终了时需要按照人民币汇率折算成人民币,以反映企业的真正经济利益流动情况。
汇兑损益是指涉及外币的经济业务在向记账本位币折算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折算差额。
按照折算差额产生的正差和负差,分为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汇兑收益要计入收入总额,而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资产成本和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部分外,可以税前扣除。
汇兑损益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进行货币交易(即外汇兑换业务)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另一种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
第一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进行外汇兑换业务的交易发生时与确认实现时汇率的变化而产生的汇兑损益,这种汇兑损益的计算比较简单。
第二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计算较复杂,本文介绍此情形下会计上计算汇兑损益的两种方法。
1.剔除分算法。
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
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2.综合差额法。
这种方法xx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
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汇兑损益计算方法

<转>我国境内的企业一般是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可以外币计量,但在会计期间终了时需要按照人民币汇率折算成人民币,以反映企业的真正经济利益流动情况。
汇兑损益是指涉及外币的经济业务在向记账本位币折算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折算差额。
按照折算差额产生的正差和负差,分为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汇兑收益要计入收入总额,而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资产成本和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部分外,可以税前扣除。
汇兑损益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进行货币交易(即外汇兑换业务)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另一种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
第一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进行外汇兑换业务的交易发生时与确认实现时汇率的变化而产生的汇兑损益,这种汇兑损益的计算比较简单。
第二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计算较复杂,本文介绍此情形下会计上计算汇兑损益的两种方法。
1.剔除分算法。
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
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2.综合差额法。
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
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汇兑损益(Exchange Gains Or Losses)亦称汇兑差额。
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
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1.引发汇兑损益的因素一是外币存款在使用时和外币债权、债务在结算时,由于入账时间和汇率的不同,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时发生的差额,即外汇交易风险所发生的汇兑损益。
二是不同货币之间进行兑换,由于实际兑换的汇率与记账汇率或账面汇率不同,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时发生的差额,即外汇买卖风险所发生的汇兑损益。
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包括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和外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兑换时由于外汇牌价与企业账面汇率不同,就会产生差额而形成汇兑损益。
2.汇兑损益的分类营期间正常发生的汇兑损益,根据产生的业务,一般,可划分为四种:1、在发生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业务时,因收回或偿付债权、债务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交易外币汇兑损益”;2、在发生外币与记账本位币,或一种外币与另一种外币进行兑换时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兑换外币汇兑损益”;3、在现行汇率制下,会计期末将所有外币性债权、债务和外币性货币资金账户,按期末社会公认的汇率进行调整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调整外币汇兑损益”;4、会计期末为了合并会计报表或为了重新修正会计记录和重编会计报表,而把外币计量单位的金额转化为记账本位币计量单位的金额,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换算外币汇兑损益”。
企业除了上述四种正常经营期间内发生的一般外币业务汇兑损益以外,还有非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和经营期间特殊外币业务发生的汇兑益。
包括企业开办期间收到外币性投资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的汇兑损益;企业筹建期间由于外币收付业务产生的汇兑损益;企业清算期间由于企业各项资产及外币性长短期债权、债务的调整和结算处理而产生的汇兑损益;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特殊外币业务,如外币性长期投资、外币性长期负债、外币性的风险规避措施等经济业务也都会产生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的算法

外贸企业如何核算汇兑损益外贸企业外币业务按汇兑损益计算和结转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逐笔结转法和集中结转法两种。
(一)逐笔结转法逐笔结转法是指企业每结汇一次,就计算并结转一次汇兑损益的方法。
采用逐笔结转法,平时发生的外币业务通常按当日的市场汇率的中间价或买人价、卖出价折算,如与原账面汇率不同时,就立即计算并结转该笔业务的汇兑损益。
至期末,再将所有的外币账户的期末原记账本位币金额按当日公布的市场汇率的中间价折算的金额作为该外币账户的记账本位币金额。
该余额与外币账户原记账本位币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予以转销。
本章第二节外币收入的核算中举例阐述的就是逐笔结转法,在此不再重复。
逐笔结转法能够分别反映各笔结汇业务发生的汇兑损益和期末因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汇兑损益;但核算的工作量较大。
这种方法适用于外币业务不多,但每笔业务交易金额较大的企业。
(二)集中结转法集中结转法是指企业平时结汇时,按当日的市场汇率核销相关的外币账户,将汇兑损益集中在期末结转的方法。
采用集中结转法,企业平时结汇时,根据具体情况,按当日市场汇率的中间价或买入价、卖出价核销相关的外币账户,不计算结转汇兑损益。
至期末,再将所有的外币账户的期末原记账本位币金额按当日公布的市场汇率的中间价计算的金额作为该外币账户的记账本位币余额,该余额与外币账户原记账本位币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予以集中一次转销。
【例】长江电器进出口公司“应收外汇账款”账户1月1日余额为100 000美元,汇率8.28元,人民币为82 8 000元。
接着发生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1)1月12日,销售给美国密苏里公司电器一批,发票金额为50000美元,当日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28元。
作分录如下:借:应收外汇账款(US$50 000×8.28)414 000贷:自营出口销售收入 414 000(2)1月18日,银行收妥上月结欠外汇账款100000美元,转来收汇通知,当日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27元,作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外币存款(US$100 000×8.27)827 000贷:应收外汇账款(Us$100 000×8.27)827 000(3)1月25日,销售给美国芝加哥公司电器一批,发票金额为65000美元,当日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8.27元。
汇兑损益计算方法

汇兑损益计算方法(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转>我国境内的企业一般是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可以外币计量,但在会计期间终了时需要按照人民币汇率折算成人民币,以反映企业的真正经济利益流动情况。
汇兑损益是指涉及外币的经济业务在向记账本位币折算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折算差额。
按照折算差额产生的正差和负差,分为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汇兑收益要计入收入总额,而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资产成本和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部分外,可以税前扣除。
汇兑损益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进行货币交易(即外汇兑换业务)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另一种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
第一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进行外汇兑换业务的交易发生时与确认实现时汇率的变化而产生的汇兑损益,这种汇兑损益的计算比较简单。
第二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计算较复杂,本文介绍此情形下会计上计算汇兑损益的两种方法。
1.剔除分算法。
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
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2.综合差额法。
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计算方法

<转>我国境内的企业一般是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可以外币计量,但在会计期间终了时需要按照人民币汇率折算成人民币,以反映企业的真正经济利益流动情况;汇兑损益是指涉及外币的经济业务在向记账本位币折算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折算差额;按照折算差额产生的正差和负差,分为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新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汇兑收益要计入收入总额,而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资产成本和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部分外,可以税前扣除;汇兑损益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进行货币交易即外汇兑换业务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另一种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第一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进行外汇兑换业务的交易发生时与确认实现时汇率的变化而产生的汇兑损益,这种汇兑损益的计算比较简单;第二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计算较复杂,本文介绍此情形下会计上计算汇兑损益的两种方法;1.剔除分算法;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2.综合差额法;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例如:某企业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外汇汇率进行折算,并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07年5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元人民币,该日有关外币账户期末余额如下:银行存款10000美元,应收账款50000美元,应付账款20000美元;该企业6月份发生以下外币业务不考虑有关税费:16月10日,收到某外商投入的外币资本50000美元,并已存入银行,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元人民币;26月15日,对外销售产品一批,价款共计20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元人民币,款项尚未收到;36月25日,以外币存款偿还5月份发生的应付账款200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元人民币;46月30,收到5月份发生的应收账款30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元人民币;先用剔除分算法、后用综合差额法计算该企业各货币性外币账户6月份发生的汇兑损益;1银行存款账户发生的汇兑损失为2300元;10000×-+50000×--20000×-=-2300或70000×-10000×+50000×-20000×+30000×=-2300 2应收账款账户发生的汇兑损失为2500元50000×-=-2500或40000×-50000×+20000×-30000×=-25003应付账款账户发生的汇兑收益为800元;20000×--20000×-=-800或0×-20000×-20000×=-800从以上的计算过程可知,两者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税法规定计算汇兑损益时,采用的汇率为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中间价是银行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价,无论是买入价还是卖出价,均是立即交付的结算价格,都是即期汇率;为了减少汇兑损失,防范汇率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在具体进行外币业务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进口业务尽量使用可兑换货币中的软货币,也可采用即期外汇买入的办法;出口业务尽量使用硬货币,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可以通过银行押汇提前收回资金;2及时调整进出口业务结构;在不考虑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的差额、进出口关税税率高低等因素下,当人民币汇率低时应减少原材料进口,尽量在国内购入,同时增加产品出口;当人民币汇率高时应多进口原材料,增加内销量,减少出口量;3选择正确的结算方式;在选择结算方式时应考虑能促进业务发展、降低结算成本、结算方式的安全以及缩短结算时间等因素;4根据资产选择和组合理论,多元化资产结构可以分散风险,对于有外币银行存款的企业可以按实际业务的开展情况,选择两种以上的外币存款,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业务的需要,减少各种外币的兑换费用;另一方面可以淡化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外币价值不稳定造成的汇率风险;5积极参加金融市场交易业务,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等手段进行交易,避免金融风险,减少损失,增加收入;。
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

我国采用的核算原则: a.接受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要按规定汇率折算为记 账本位币,主要内容是:对于实收资本账户的折合,有合 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约定的汇率折算;合同没有约定汇 率的,按收到出资额时的汇率折算,对应的资产账户均应 采用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算。由于资产账户与实收资 本或股本账户所采用的折算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记账本位币 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二、外币折算和外币兑换
外币兑换是指把外币换成货币,把本国货币换成外币, 或不同外币之间互换。
三、外汇、外汇市场和外汇汇率 一)外汇:是指一国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 算的支付手段。
二)外汇市场和外汇汇率
外汇市场:是指实现不同国家货币之间兑换的场所。
外汇汇率:表明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
1、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方法和间接标价方法
第二节
外币交易会计
一、单项交易观和两项交易观
一)单项交易观:即认为外币交易的发生和以后结算 视为一笔交易的两个阶段,该交易只有在清偿有关的 应收、应付外币帐款后才算完成。 二)两笔交易观:即认为外币交易的发生和 结算应作 为两项相互独立的交易处理,该交易在结算时由于汇 率的变动而产生的折合成记帐本位币的差额,不应调 整原来的成本或收入,而应作为当期损益的一个明细 帐户单独设立“汇兑损益”进行反映。 三)汇兑损益的处理原则
4.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应在 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 益。终止清算期间发生汇兑损益计入清算损益。
5.企业接受投资时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资本公积;企业 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外币投资,发生的汇兑 损益应暂时计入资本公积,待到对该投资进行处置时,再 将其转入处置当期的损益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7
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