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
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经济学重要知识点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的学科,涵盖了一个广泛的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应是指市场上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则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当供求平衡时,市场将达到价格的稳定状态。
2.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时所得到的额外满足感。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指的是,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这个概念在消费者行为和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弹性弹性是衡量经济变量对于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而供应弹性衡量了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弹性的大小对于预测市场变化和制定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可替代选择的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一项经济活动意味着要放弃其他可能的活动。
理解机会成本有助于人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如垄断、外部性和公共品等。
了解市场失灵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必要性。
6.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经济交换的媒介,通常由政府发行和管理。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导致物价整体上升的经济现象。
了解货币和通货膨胀的原理对于理解货币政策和经济波动有重要意义。
7.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全球化是指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不断增加,导致各国经济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和互相依赖。
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影响。
8.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产出的增加,也可以理解为国民经济的规模扩大。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微观经济学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的核心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通过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市场均衡数量。
掌握供求关系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也有助于我们预测商品价格的变化。
2.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变动规律。
价格理论包括了边际效用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垄断定价理论等多个方面。
了解价格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商品价格的变化,也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市场的组织形式和市场的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包括了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寡占市场等多种形式。
了解市场结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
4.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企业生产的成本和成本的变动规律。
成本理论包括了生产要素成本、边际生产成本、长期成本、短期成本等多个方面。
了解成本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生产决策,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
5.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社会收入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机制。
收入分配包括了工资收入、利润收入、地租收入、利息收入等多个方面。
了解收入分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社会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1.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核算包括了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经济增长率等多个指标。
了解国民经济核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经济的总体状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
2.货币理论货币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货币的发行和货币的价值。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汇总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汇总1.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社会资源稀缺的分配和利用的学科。
它研究人们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选择,使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经济学主要关注个人、企业和政府在面临稀缺资源时做出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市场、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2. 经济学的分支经济学主要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分支。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现象,如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如消费者的选择、企业的产出等。
3.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核心概念,它描述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是在市场上由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的。
当需求增加且供给不变时,价格上升;当供给增加且需求不变时,价格下降。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4.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是指生产或消费一个单位额外产品或服务所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生产或消费一个单位额外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收益。
经济学家认为,个体经济单位在决定生产或消费时,应该考虑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关系,以使得收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5.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一个行动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品或服务。
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们做任何选择都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选择,这种放弃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经济学家认为,个体或企业在做决策时应该考虑机会成本,以使得选择最合理。
6.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卖方和买方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说,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占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价格、数量和质量都有不同的影响,影响着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7. 政府干预政府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税收、补贴、管制等手段来调节市场的运作。
政府的干预可以改善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但也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和资源浪费。
经济学家对政府的干预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些认为应该大力干预,有些认为应该尽量少干预。
8.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基本概念1. 经济学定义:研究社会如何管理有限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2. 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供需决定价格和产量)与计划经济(政府决定资源分配)。
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二、供需理论1. 供给与需求: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生产的商品或服务数量,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2. 市场均衡: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市场价格和数量。
3. 价格弹性:需求和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三、生产要素1. 劳动力:人力资源,包括技能、经验和教育水平。
2. 土地: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和矿产。
3. 资本:人造生产工具,如机器、工厂和交通工具。
4. 企业家精神:创新、风险承担和组织生产的能力。
四、市场结构1. 完全竞争:市场上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化,无市场势力。
2. 垄断竞争:许多卖家,但每个卖家提供有区别的产品。
3. 寡头市场:少数卖家控制大部分市场份额。
4. 垄断:单一卖家控制整个市场。
五、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1. 国民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 经济增长:GDP的增长表示经济产出的增加。
3. 经济周期:经济活动在扩张和衰退之间的循环波动。
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2.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公共支出来影响经济。
七、国际贸易1.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拥有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
2. 贸易顺差与逆差:出口与进口的差额,顺差为正,逆差为负。
3. 国际贸易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八、经济效率与公平1. 经济效率:资源分配使总产出最大化。
2. 公平:资源分配的公正性,考虑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
九、经济指标1. 通货膨胀: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水平上升。
2. 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中无业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比例。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指的是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2.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求关系达到稳定状态,市场上的商品数量与消费者需求相等,价格也保持稳定的状态。
市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由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的最好的备选选择的成本。
它衡量了进行一种活动所付出的实际成本,包括放弃的利益和资源的浪费。
4.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
边际效应是经济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因为它能够帮助判断做出某个决策的好处是否超过了成本。
5.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等。
这些生产要素被组织和结合起来实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
6.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衡量市场对价格变动产生的反应的程度。
供求弹性是价格弹性的一种,它衡量市场对商品或服务需求或供给变动所产生的反应。
7.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理想的资源分配状态。
市场失灵可能由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全和市场垄断等因素引起。
8.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投资和改善技术水平来实现。
9.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物和服务供给量的增长而导致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减少购买力和消费者福利。
10.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中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以上是《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的主要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分析经济活动、市场运行和政府政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分配方式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包括资源、稀缺性、机会成本、边际分析、供求关系等。
2.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就是市场均衡点,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存在的各种竞争形式,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纯粹垄断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果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4.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生产函数则是描述生产要素如何转化为产出的数学模型,通常用来衡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5.成本与收益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的货币和资源,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收益是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能获得的货币和资源,包括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分配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外部性、公共品、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
政府通常需要通过政策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7.货币和金融市场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的功能,金融市场是货币和资本的交易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等。
8.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国际金融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资金流动和汇率变动。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对于全球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9.经济增长和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国民总收入和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则是指国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全面提高。
经济增长和发展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重要目标。
10.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包括繁荣期、衰退期、滞胀期和复苏期等。
经济政策是政府用来调控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
以上就是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市场中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通过供求关系可以分析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价格和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市场的结构和状况。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市场的组织形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寡占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对市场价格、产量和效率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无法达到最优状态的现象。
市场失灵常出现在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垄断等情况下,这时政府就需要介入,执行一些政策来纠正市场的失灵。
4.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收益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收益则来自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利润。
企业需要在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平衡,以求得最大化的利润。
5.弹性弹性是对商品价格或需求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的度量。
常见的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弹性的大小会对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结构和市场均衡产生一定影响。
6.货币与金融货币与金融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涉及货币供应、货币政策、利率、银行体系以及货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货币与金融的发展水平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7.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的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国际要素流动理论。
国际贸易也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8.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它描述了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不断增加。
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通过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发展水平。
9.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

第一讲导论第一讲重要内容回顾1、稀缺性定义:人类需要超过现实的生产能力。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而引发的选择的必要性。
2、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3、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练习题1、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A)的研究A. 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B. 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经营企业C. 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D. 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2、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A. 门票的价格B. 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C. 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D. 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为零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B)A. 企业家以消费者的支出为代价而获取利润的不易察觉而隐蔽的方法。
B. 尽管市场参与者是利己的,但自由市场仍能达到合意结果的能力。
C. 即使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管制,但政府管制仍然可以有利于消费者的能力。
D. 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给无关旁观者带来成本的方式。
4、政府可能为了(D)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 保护产权B. 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C. 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D. 以上全对第二讲均衡价格理论第二讲重要内容回顾(一)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1、需求的定义: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①商品本身的价格。
反向变化关系-需求定理②收入(income)--正常物品(normal good)--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③相关物品的价格。
-互补品(complements)PA↑→QA↓→QB↓-替代品(substitutes)PA↓→QA↑→QB↓④爱好(偏好)(preference)。
⑤预期(预测)(expectation)。
⑥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⑦政府的消费政策。
(二)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1、供给的定义: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资源的学科。
它包含以下基础知识点:1. 供求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和数量。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主要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价格和供应量。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做出经济决策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机会。
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效益。
4. 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时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在决策中,我们通常会比较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以做出最优选择。
二、宏观经济学知识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政府的干预。
以下是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1. 国内生产总值(GDP):GDP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它是经济中的常见现象,对消费和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并正在找工作的人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可以反映经济的运行状况。
4.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在市场上可供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的增加或减少会影响物价和经济活动。
三、微观经济学知识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1.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中会比较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以追求个人最大化效用。
2.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当价格变动时,需求或供给的相对变化的程度。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价格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3. 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等。
供给和需求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分配。
4. 波动及不确定性:市场经济中存在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不确定性。
了解波动和不确定性对经济决策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四、国际经济学知识国际经济学涉及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有限资源下如何做出选择以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以下是经济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经济学基本概念- 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 市场均衡:市场上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状态,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 边际效用:消费者从消费额外一单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满足度。
-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样东西而放弃的东西的价值。
二、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 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上升的现象。
- 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中没有工作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三、微观经济学- 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如何在不同商品和服务之间做出选择。
- 生产者行为:研究生产者如何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
- 市场结构:市场的竞争程度,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
- 价格弹性: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四、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上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优势。
- 绝对优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上的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贸易壁垒:政府设置的阻碍国际贸易的措施,如关税和配额。
- 国际收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易记录,包括贸易和资本流动。
五、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量的增加。
- 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长期变化。
- 人力资本:个人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
- 技术进步:新发明、创新和改进技术的过程,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生产者或者供应者愿意出售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消费者或者需求方愿意购买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增长的方式。
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是自由竞争和私人财产权的保护。
市场价格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来反映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进而引导资源的流动和分配。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做出某种选择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品或机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一种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选择。
因此,机会成本考虑了每种选择的权衡和取舍。
4.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额外成本。
在经济学中,人们基于边际效应做出决策。
当额外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递减时,人们会停止投入;而当额外的投入所带来的成本递增时,人们会选择停止行动。
5.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总产出(GDP)的增长,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6.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周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间比较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
7.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货币交换的市场。
在外汇市场中,各种货币的汇率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波动。
外汇市场的波动对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8.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用于长期投资和融资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运行对于企业的生产和创新活动,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9.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产出(GDP)的长期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实现。
经济常识总结性复习重要知识强记

5、解决价格不合理波动的具体措施源自解决措施财政 政策
财政支出 国债 税收税率 固产投资
货币 政策
货币发行 银行利率 对外汇率
共同举措
价格上涨、通货膨 价格下跌、通货紧
胀、经济过热
缩、经济萎缩
减少
增加
减少 提高
增加 降低
控制
加大
减少 提高
增加 降低
提高
降低
紧缩从紧
积极宽松
二、关于重视能源问题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8、加强对外经济联系,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进经济一体化,学习和借鉴国外先 进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
三、关于收入分配问题
1、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经济意义: ①能让绝大多数人分享改革与发展 的成果,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提升消费 结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人们更好地 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构建和谐社会。
3、突出三个作用: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②集体经济: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能够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 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③非公有制: 包括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它们同公有制市场地位平等,在公平 竞争中共同发展,它们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活跃市场, 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和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等有重要作用。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一、经济学概述1、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资源分配的学科。
它探讨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
2、经济学分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
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如企业、家庭和消费者等;宏观经济学则侧重于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状况。
3、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旨在描述和解释经济现象,而规范分析则涉及到价值判断和政策建议。
二、微观经济学基础1、需求与供给: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均衡产量。
2、市场类型:根据竞争程度的不同,市场可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类型。
3、生产理论:生产理论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如何组合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和产量最大化。
4、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涉及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和变化。
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是成本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5、利润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即在考虑生产成本和收益的情况下,使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化。
三、宏观经济学基础1、国民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规模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该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常用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
宏观经济学通过分析失业原因和趋势,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路。
4、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
5、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四、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1、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不是生产效率最高的,通过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它可以从中获益。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

第一讲导论第一讲重要内容回顾1、稀缺性定义:人类需要超过现实的生产能力。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而引发的选择的必要性。
2、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3、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练习题1、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A)的研究A. 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B. 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经营企业C. 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D. 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2、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A. 门票的价格B. 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C. 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D. 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为零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B)A. 企业家以消费者的支出为代价而获取利润的不易察觉而隐蔽的方法。
B. 尽管市场参与者是利己的,但自由市场仍能达到合意结果的能力。
C. 即使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管制,但政府管制仍然可以有利于消费者的能力。
D. 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给无关旁观者带来成本的方式。
4、政府可能为了(D)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 保护产权B. 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C. 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D. 以上全对第二讲均衡价格理论第二讲重要内容回顾(一)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1、需求的定义: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①商品本身的价格。
反向变化关系-需求定理②收入(income)--正常物品(normal good)--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③相关物品的价格。
-互补品(complements)PA↑→QA↓→QB↓-替代品(substitutes)PA↓→QA↑→QB↓④爱好(偏好)(preference)。
⑤预期(预测)(expectation)。
⑥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⑦政府的消费政策。
(二)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1、供给的定义: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在有限资源下如何进行选择和分配以达到最大满足的社会科学。
以下是一些经济必考知识点的归纳:1.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稀缺性:资源有限而人的需求无限。
-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东西。
- 边际分析:额外一单位的资源或产品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2. 需求与供给:- 需求法则: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 供给法则: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
- 市场均衡: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状态。
3. 弹性:- 需求弹性: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 供给弹性: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4.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化,无进入壁垒。
- 垄断竞争:许多卖家,产品有差异,存在进入和退出壁垒。
- 寡头垄断:少数卖家,产品可以是同质或有差异,存在进入壁垒。
- 完全垄断:单一卖家,产品无替代品,高进入壁垒。
5. 消费者行为:- 效用:消费者从消费中获得的满足度。
-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6. 生产者行为:- 成本: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成本。
- 生产函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7. 国民收入核算:- 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总量。
- GNP: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居民的经济活动总量。
8.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影响经济。
-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经济。
9.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GDP的持续增长。
- 经济发展:包括经济结构、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改善。
10. 通货膨胀与失业:- 通货膨胀: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水平上升。
- 失业:劳动力市场上愿意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人。
11. 国际贸易与金融:- 贸易平衡: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 汇率: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12.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经济活动在扩张和收缩之间循环的模式。
经济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经济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个人和家庭的消费,企业的生产和市场交易,以及政府的干预和监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归纳总结一些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不同的经济体系、市场结构、货币和金融政策等。
1. 经济体系经济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用来组织和管理经济活动的机制。
在世界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体系,包括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 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主要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
市场经济强调私有产权、竞争和自由市场,通过供求关系来确定商品和劳动力的价格。
许多发达国家都采取市场经济制度。
- 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对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实行严格的计划和控制。
政府通过五年计划和指令性计划来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
苏联和中国曾经是计划经济的代表国家。
- 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结合体。
在混合经济中,政府会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行一定的干预和调控,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促进经济平衡发展。
许多国家都采取混合经济制度。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由供求关系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所决定的市场表现和行为特征。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到市场的效率和竞争程度。
- 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参与者众多,产品同质化,市场信息完全透明,企业间自由进出。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不存在垄断现象。
农产品市场和某些劳动力市场可以被认为是完全竞争市场。
-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某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企业占有主导地位,能够对产品和价格进行控制。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可以通过设置高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并对市场进行操纵。
例如,电信行业和水电行业常常存在垄断市场。
- 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主导地位,能够对市场进行控制。
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是市场仍然会受到少数几家企业的主导。
27869经济学基础总复习重点资料共15章

27869经济学基础总复习资料1-15章27869经济学基础复习資料2009年经济学基础复习資料(一)第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生产力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1)、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
(2)、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但其所指的第一阶段,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阶段,而第二阶段,则是指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实行按劳分配,后者则实行按需分配。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和薄弱的经济基础,而其终点则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1)、生产力不平在总体上比较低,而且在地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市场和计划。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生产力。
7、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也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生活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章所有制结构1、生产资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数据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人们从事物质数据生产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
2、生产数据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数据的关系体系,它包括对生产数据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
经济学考必背知识点

经济学考必背知识点
经济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其涉及的领域十分
广泛,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等。
在考试中,经济学常常是一个重要的科目,下面是一些必备的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
供需曲线
供需曲线是描述市场上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关系图形化工具,供
应曲线通常向上倾斜,需求曲线通常向下倾斜。
供需曲线的交点称
为市场均衡点,此时市场供需达到平衡,商品价格和数量确定。
市场结构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
垄断竞争市场。
弹性
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收益弹性是微观经济学中常用的概念。
弹性可以反映市场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当价格变动时,需求或供给的变化程度称为弹性。
宏观经济学
GDP
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全部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是衡量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发行过多时,货币失去稳定价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增长周期和经济下行周期的交替。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国际经济学
汇率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的变化会对商品出口和进口产生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些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商品,并对本国商品实行保护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常常会引起国际。
以上是经济学考试中必备的知识点,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复习和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个人、组织和国家等经济主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的选择。
2. 经济学的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资源、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生产包括生产者的行为和生产方式,分配包括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消费包括个人和组织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
3. 经济学的目的经济学的目的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产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宏观经济总量关系的学科,包括总产出、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总需求、总供给等宏观经济指标。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问题。
它探讨宏观经济中的经济波动与对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方法与效果。
3.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总需求和总投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个体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学科,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结构、价格机制等。
2. 市场的基本概念市场是买卖商品和劳务的地方,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市场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寡占市场等。
3. 弹性的概念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在价格变动时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
四、生产者行为的理论1. 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输入用于生产可能产生的最大产出。
边际生产力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增加程度。
2. 生产成本与产出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产出包括总产出、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导论第一讲重要内容回顾1、稀缺性定义:人类需要超过现实的生产能力。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而引发的选择的必要性。
2、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3、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练习题1、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 A )的研究A.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B.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经营企业C.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D.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2、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A.门票的价格B.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C.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D.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为零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B)A.企业家以消费者的支出为代价而获取利润的不易察觉而隐蔽的方法。
B.尽管市场参与者是利己的,但自由市场仍能达到合意结果的能力。
C.即使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管制,但政府管制仍然可以有利于消费者的能力。
D.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给无关旁观者带来成本的方式。
4、政府可能为了( D )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保护产权B.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C.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D.以上全对第二讲均衡价格理论第二讲重要内容回顾(一)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1、需求的定义: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①商品本身的价格。
反向变化关系- 需求定理②收入(income)-- 正常物品(normal good)-- 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③相关物品的价格。
-互补品( complements ) PA↑→ QA↓→ QB↓-替代品( substitutes ) PA↓→ QA↑→ QB↓④爱好(偏好)( preference )。
⑤预期(预测)( expectation )。
⑥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⑦政府的消费政策。
(二)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1、供给的定义: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2、影响供给的因素①商品本身的价格- 供给定理②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成本)。
③生产技术的变动。
④厂商的预期。
⑤政府政策。
⑥卖者的数量。
(三)均衡的形成及变化(分析)①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反之反是。
②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反之反是。
③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四)价格政策1、价格下限( price floor):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特点:高于均衡价格意义:农产品支持价格- 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但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财政负担。
最低工资 - 维护低收入者利益,但会增加失业。
2、价格上限( price ceiling):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特点:低于均衡价格意义:有利于社会平等和社会安定,但会造成资源浪费和黑市交易。
(五)需求价格弹性及影响因素1、定义: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2、影响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生活必需品 - 弹性小奢侈品 - 弹性大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替代品多 - 弹性大替代品少 - 弹性小3.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比例大 - 弹性大比例小 - 弹性小4.消费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的时间的长短(时期)时间长 - 弹性大时间短 - 弹性小(六)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需求量变动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动“薄利多销”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需求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幅度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谷贱伤农”总结:如果某种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思考:当前政府提倡节约型社会,所以节约水资源十分重要。
你知道有哪几种方法可以减少水的需求量呢?1、政策:限水措施。
2、价格:提高水的价格。
案例分析:汽车是如何进入家庭的?根据统计资料, 2009 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达1300 万辆,位居世界首位。
汽车正成为寻常百姓的消费品,中国也由自行车大国变为汽车大国。
2001年以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近10% 的速度增加,随之人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随着人们年收入的大大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也加剧了。
从1983年到2007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由 1.82:1 提高到 3.31:1 。
在 2000年到 2006 年间,城镇收入差距由 3.36:1 扩大到 5.56:1 ,农村收入差距由 6.47:1 扩大到 7.17:1 。
另外,与 2000 年左右相比,汽车的价格也下降了。
当年捷达、桑塔纳这样的中档车,价格都在14 万-15 万元,而如今下降了一半左右,何况还有大量 4 万元左右的低档车上市,QQ 满地走,吉利处处可见。
请根据上述资料内容分析汽车销售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和由此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分析: 1 、购买能力。
收入大幅度增加,购买力大大提高。
2、收入不平等程度加剧。
收入差距扩大对奢侈品的消费有好处。
高收入者的收入提高的快,他们消费奢侈品的能力提高。
汽车属于奢侈品,高收入者收入的增加有助于汽车购买能力的提高。
3、价格。
价格下降提高了购买汽车的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看,汽车的普及加剧了交通拥堵,加剧了环境污染。
案例:如今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这些地方的房价之高已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北京四环之内的房子的价格都在每平方米 4 万元以上,即使你是一个月收入 1 万元的高收入者,在扣税之后,一年的劳动所得连一个卫生间也买不了。
房价之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供求关系。
房价高的都有其地理位置的优势,而这些地方可供盖房子的土地是极为有限的。
价格上升不能增加这些地方土地的供给,也就难于增加住房的供给。
这在全世界的大城市,如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都是普遍的现象。
另外,从需求来看,在这些地方买房子的都是富人。
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富人的收入增长速度也较快。
按世界通用的标准,有可投资资产(可投资资产不包括已有的房地产和消费品)100 万美元以上的人成为富人。
按公开的统计数字,中国这种富人已达63万人,位居世界第四。
实际上谁都知道,中国有许多“隐形富人”。
“显形富人”和“隐形富人”就是这种高价房子的需求者。
这类富人在不断增加,收入也在不断增加,高价房子何愁没人买?这些天文数字房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从全国来看,在未来若干年内,城市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要转入城市,因此对住房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因此,房价上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政府采取的各种政策不能改变供求关系,所以只能在短期内抑制房价上升过快的势头,而不能改变房价上升的总趋势。
请用图形表示上述分析过程。
考虑家用旅行车市场。
根据下面所列的事件,分别指出哪一种需求或供给的决定因素将受到影响。
同时还要指出,需求或供给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然后画图说明该事件对家用旅行车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1、人们决定多生孩子2、钢铁工人罢工,致使钢铁价格上涨3、工程师开发出用于家用旅行车生产的新的自动化机器4、运动型多功能车价格上升5、股市崩溃减少了人们的财产在下列每一对物品中,你认为哪一种物品的需求更富有弹性?为什么?指定教科书或神秘小说贝多芬音乐唱片或一般古典音乐唱片在未来 6 个月内乘坐地铁的人数或在未来 5 年内乘坐地铁的人数清凉饮料或水计算:1、假定电视机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Ed=2。
当价格为500 元时,销售量为100 台,当电视机的价格下降10% 时,总收益变为多少,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2、假定面粉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Ed=0.5。
当价格为0.2 元时,销售量为100 千克,当面粉的价格下降10% 时,总收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矛盾吗?请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解释。
考虑针对吸烟的公共政策。
1、研究表明,香烟的需求价格弹性大约是0.4 。
如果现在每盒香烟为 2 美元,政府想减少20% 的吸烟量,应该将香烟价格提高多少?2、如果政府永久性地提高香烟价格,这项政策对从现在起 1 年内吸烟量的影响更大,还是对从现在起 5 年内吸烟量的影响更大?3、研究还发现,青少年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成年人。
为什么这可能是正确的?a. 即政府应该将价格提高 1.5 美元。
b .这项政策对从现在起 5 年内吸烟量的影响更大。
因为短期内人们的习惯不易改变;而在长期内,因为吸烟的支出太大,一些吸烟者会改变吸烟的习惯,选择少吸烟或者不吸烟。
c.青少年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成年人,因为青少年的收入一般低于成年人,他们对香烟价格的变化更敏感,而成年人可能已经吸烟成瘾,也就是说,成年吸烟者对烟的偏好可能更强,烟对他们而言更像必需品。
练习题:1、电影票和DVD 是替代品。
如果DVD 的价格上升,电影票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 D )A.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供给曲线向右移动C.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新的大油田的发现将使汽油的()曲线移动,引起均衡价格()。
(B)A.供给,上升B.供给,下降C.需求,上升D.需求,下降3、如果经济进入衰退而且收入下降,低档商品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 A )A.价格和数量都提高B.价格和数量都下降C.价格提高,数量下降D.价格下降,数量提高4、以下哪一种情况会引起果酱的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C)A.作为果酱互补品的花生酱的价格上升B.作为果酱替代品的棉花软糖的价格上升C.作为果酱投入品的葡萄的价格上升D.在果酱作为正常商品时,消费者的收入增加5、当政府设置价格下限时,它会引起(D)A.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物品短缺D.物品过剩6、上个月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而销售量没变。
5 个人中的每一个人都提出了一种解释:Tom :需求增加了,但供给完全无弹性。
Dick :需求增加了,但需求完全无弹性。
Harry :需求增加了,但供给同时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