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处理财产损益审计的案例【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合集下载

最经典的企业资本运作中的“内外账”处理秘籍【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最经典的企业资本运作中的“内外账”处理秘籍【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最经典的企业资本运作中的“内外账”处理秘籍【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一、内外账解决思路-新三板和IPO首先需要明确外帐的定义。

外账为给税务局的报表,同时企业的财务系统与外账报表是一致的,如果只是在报税的时候在报表层面改动,那太假了,这种情况无论是新三板还是IPO都是绝对不接受的。

假设外账做的比较高端,收入成本也具有一定的配比性。

1、新三板。

新三板的大背景是目前700家挂牌公司基本无补税情况,难道大家都没有内外账么,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作为各级政府力推的新三板在这个问题上可见还是比较开明的。

只要收入于成本具有基本的配比性,毛利率与同行业相比做的正常,新三板在两年一期申报期内是可以默认内帐的存在的,但是券商和会计师进场之后就要规范了,不再使用内帐(由于之前收入成本具有基本的配比性,财务指标也是可比的),毕竟挂牌后就是非上市公众公司,社会关注度明显提高,要想继续实用内帐券商和会计师都是通不过的,以后即使查出实用过内帐,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券商和会计师的压力都会很小,最坏的情况就是补税(基本不会发生)。

所以说,收入成本配比的内外账对新三板不构成任何障碍,目前我个人认为新三板前面几大券商基本都默认了其存在。

2、 IPO。

在目前财务核查的大背景下,三年一期的申报期内是绝对不允许内帐的存在的,即使收入成本具有配比性,要知道财务核查是要分析能源消耗,产能,产量,销量的匹配关系的,而且是实质上分析,不是简单的描述性分析(新三板基本不用这种匹配分析,即使个别券商有要求也是形式性的,并不涉及关键的实质性内容),所以个人认为IPO中内外账肯定会被查出来,是一个相当大的风险。

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弃用内帐,运行三年,无病申报,别的任何办法风险都比较大。

还有一种风险相对较小的就是,承认报告期内存在内帐(会计差错或会计政策变更角度来解释),补税,让税务机关开不是重大违法行为证明,这种方法成本较高(补税是一方面,此种情况下无重大违法正面也是随便可以开出来的)。

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如何处理?【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如何处理?【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如何处理?【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 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纳税人在产品、产成品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 或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的依法没收、销毁、拆除情形, 其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 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所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进行转出。

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 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 生产包装食品, 适用一般计税方法。

2016年8月其某批次在产品的60%因违法国家法律法规被依法没收, 该批次在产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成本为10万元, 发生运费1万元, 已于购进当月认证抵扣。

纳税人在产品因违法国家法律法规被依法没收, 应于发生的当月将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及运输服务的进项税额进行转出。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100000×17%+10000×11%)×60%=10860元
会计处理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贷:在产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

为此, 要求我们首先要熟悉基本会计准则, 正确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并在每一会计业务处理时遵循一般原则的要求。

会计学的学习, 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 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

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 通过分析实质, 找出核心要点。

要深入钻研, 过细咀嚼, 独立思考, 切忌囫囵吞枣, 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 粗枝大叶, 浅尝
辄止。

损益形成与分配循环审计案例

损益形成与分配循环审计案例

损益形成与分配循环审计案例案例一宏光有限责任公司损益形成审计案例本案例将重点研究损益形成环节的控制测试程序,损益形成核算中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损益形成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

一、审计概况1.审计人金舟会计师事务所。

事务所派出以张洋为项目组长及以程华秋、鲁林、魏民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宏光有限责任公司。

需要说明:审计人与被审计人是第一次签约关系。

3.审计内容宏光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审计中主要反映损益形成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4.公司背景宏光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为家用电器原料、设备的加工、制造、销售及电器百货的零售买卖。

2001年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按新会计制度)是净利润 1 959万元,净资产收益率6.1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 0318万元,总资产31605万元,所有者权益16021万元,资产负债率32.18%。

5.审计方法运用调查表法、流程图法、检查凭证法、实地考察法、审阅、核对、追踪、查询、函证法及分析性复核方法等审查方法,对宏光有限责任公司进行:(1)符合性测试他们首先根据审计计划的安排,通过调查表、流程图等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调查了解,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并运用检查凭证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损益形成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他们认为关于损益形成的内部控制有的方面是健全有效的,而有的方面还存在着缺陷。

概括讲,其结果是:①损益形成环节内部控制比较健全的方面。

宏光公司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货币结算制度和利润核算制度等已经设置并发挥作用;责任分工明确,能够按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审批手续。

②损益形成环节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宏光公司对投资收益,尚未设置严格的登记制度,难以分清各项投资收益的界限;年末库存证券的盘点清单没有与投资明细表中投资种类、本年增减数额、年末余额和投资收益进行核对;该公司损益类项目的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缺乏定期的核对制度;经测试发现营业外收支存在不及时入账的问题,影响了利润总额中营业外收支项目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待处理财产损益审计的案例[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待处理财产损益审计的案例[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待处理财产损益审计的案例[会计实务优质文档]待处理财产损益审计主要审查企业资产盘点表、资产损益报告等资料,验证企业财产损益的真实性和会计财务处理的正确性;有无将以前年度的费用、亏损或当期费用列入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长期挂账,虚增当期利润的情况;检查待处理财产损益未进行处理的原因是否为了虚增利润或隐瞒亏损。

【案例1】A公司1996年8月末“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借方余额为460万元,其中,从应收账款、呆死账中转入100万元;商品削价损失80万元;应列未列费用140万元;人为因素虚列销售、虚增毛利所造成的亏损转入140万元。

【案例2】B公司平时少转成本,虚增利润,造成库存商品账实不符,遂从库存商品二级账中转出85万元的亏损,列入“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

【案例3】某市尿素厂1995年12月末“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借方余额为198万元,其中1992年发生水灾淹没化肥形成损失挂账91万元;因管理不善造成产成品亏损计107万元,均挂账未转。

上述三个案例中,前两个案例所核算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的核算范围,属于乱用会计科目人为调节(虚增)损益,粉饰企业财产状况的行为。

后一个案例从核算内容上看虽未超出该科目核算范围,但将正常的费用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长期挂账不作转销处理,同样虚增了企业的资产和利润数额。

【案例评析】从以上三例有关“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使用不当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时下“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待处理财产损益”三个账户(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账户),既是企业资产总量和质量信息的“放大器”,也是任意调节企业盈亏的主“操纵杆”,其中又以“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所扮演的角色最为突出。

对此账户的设置和应用所产生的弊端,审计人员不能不做一个较深入的分析。

按照企业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论,企业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对其自身所拥有和控制的资财,享有完整意义的财产权利。

这一点在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合一的私人资本企业中,是十分清楚的。

审计法律案例分析(3篇)

审计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也时有发生。

本案例选取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事件的深入剖析,揭示财务造假的原因、手段、后果及法律责任,为我国上市公司合规经营提供借鉴。

二、案例分析1. 事件概述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在2011年至2014年间,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手段,虚构资产、虚增负债,导致公司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2015年,该公司被监管部门调查,最终被认定虚增利润近10亿元。

此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 财务造假手段(1)虚构销售合同: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将应收账款转入收入,虚增销售收入。

(2)虚增销售收入:通过关联交易、内部交易等方式,虚增销售收入,掩盖实际经营状况。

(3)虚增利润:通过虚构成本、费用等方式,虚增利润,误导投资者。

(4)虚构资产、虚增负债:通过虚构资产、虚增负债,调节财务报表,掩盖公司真实财务状况。

3. 原因分析(1)公司治理缺陷: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利益驱动: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3)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财务造假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4. 后果及法律责任(1)公司股价下跌:财务造假事件被揭露后,该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利益受损。

(2)公司形象受损:财务造假事件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3)法律责任: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市场禁入等。

三、案例分析总结1. 财务造假原因分析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公司治理缺陷是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利益驱动是财务造假的重要诱因。

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3)监管不到位是财务造假事件得以长期存在的外部因素。

新准则下待处理财产损溢实务处理

新准则下待处理财产损溢实务处理

新准则下待处理财产损溢实务处理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正常短缺与损耗,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企业如有盘盈固定资产的,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企业的财产损溢,应查明原因,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处理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本科目可按盘盈、盘亏的资产种类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待处理财产损溢的主要账务处理:(1)盘盈的各种材料、产成品、商品等,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产成品、商品等,盘亏的固定资产,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科目。

材料、产成品、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处理。

(2)盘亏、毁损的各项资产,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余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其借方差额,借记“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盘盈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财产,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例」2007年3月4日,企业在进行现金清查时,发现库存现金较账面余额多出500元。

经查,其中300元为应付给乙企业的货款,其余200元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

根据上述经济业务,企业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发现现金溢余时:借:库存现金 5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查明原因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贷:其他应付款——乙企业 300营业外收入 200「例」2007年4月15日,企业在进行现金清查时,发现库存现金较账面余额少了500元。

其中200元系出纳人员李某工作失误造成,应由其赔偿,其余300元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转入管理费用。

审计案例 (2)

审计案例 (2)

审计案例审计案例:案例一:某公司购买了一批设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在资产登记账册中未正确记录设备的数量和价值,并且未进行定期资产盘点。

审计师进一步发现,该公司未进行设备的折旧计提,导致资产负债表中未披露正确的设备价值和累计折旧数额。

审计师应当进行调查,核实设备的真实数量和价值,并要求公司进行定期资产盘点,并计提相应的折旧费用。

如果公司不提供准确的设备信息或者拒绝进行资产盘点和折旧计提,审计师应当发出相应的审计意见,警告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该公司存在严重的资产管理问题,可能存在虚报利润或者隐藏亏损的风险。

案例二:某公司在销售合同中将某款产品的质保期设置为3年,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该产品存在较高的质量问题,客户普遍出现集体退货的现象,并要求索赔。

审计师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公司并未储备相应的质量保证金,导致公司在面对大规模退货和索赔请求时无法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

审计师应当要求公司重新评估产品的质量保障措施,并储备相应的质量保证金。

如果公司不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或者无法储备足够的质量保证金,审计师应当发出相应的审计意见,警告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该公司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和财务风险。

案例三:某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其子公司的债务未予披露,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在财务报表中未清楚披露其子公司的债务,导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情况不真实。

审计师应当要求公司明确披露子公司的债务情况,并核实子公司的债务金额。

如果公司拒绝提供相应的披露或者提供虚假的披露,审计师应当发出相应的审计意见,警告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该公司存在虚假披露的风险。

这些案例只是审计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审计师在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案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审计处理。

会计经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科目核算及案例分析

会计经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科目核算及案例分析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科目核算及案例分析在现金盘点时,如发生账款不符,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益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即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科目核算。

例如:出现盘盈状况时,在查明原因前,应记:借:库存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益查出原因后,应记:(如果应支付给有关人员的)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其他应付款(如果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营业外收入出现盘亏状况时,正好相反,查明原因前,应记: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库存现金查出原因后,冲回,应记:借:管理费用(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定额内损耗)其他应收款(残料价值、赔偿收回)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对于固定资产的盘亏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核算。

盘盈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案例分析】例:甲公司于2009年8月30日对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一台5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120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那么该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为:a.借:固定资产120000贷:累计折旧6000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0000b.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5000c.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500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4500[(60000-15000)*10%]d.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5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0500(60000-15000-4500=40500)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货币资金待处理财产损益分录例题

货币资金待处理财产损益分录例题

货币资金待处理财产损益分录例题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的净损失,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公司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的净益余。

在制度中同时明确规定年度终了本科目一般无余额。

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未明确提到这一科目,只是在讲到存货与固定资产时,提到“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应及时进行处理,记入当期损益”。

可以说,上述相关规定在理论上讲是合理的。

但问题在于,当“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有余额时,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就要将其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分别作为“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或“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项目,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方 (若为贷方余额,以“—”号填列)。

这就意味着将“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在冲销之前视为企业资产。

从理论上看,这一处理方式存在下列缺陷:一是“待处理财产净损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

它既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也不是企业的一种经济资源,正相反,它是企业的盘亏,是损失;对于它的处理企业也不再拥有控制权,重大的项目,还需经过股东大会决议或经过主管部门的批示。

二是将“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列作资产,严重违背了谨慎性原则,虚夸了资产、所有者权益,有可能多计了利润。

三是这一做法不符合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要求。

将“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列作资产,或把“待处理财产损益”的贷方余额列为资产的减项,即用盘盈的资产来抵消企业资产总额,都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影响企业财务比率等指标计算的准确性,显然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把待处理财产损失列在“资产”项下,因资产基数被不适当的放大了,会导致资产负债率缩小;反映变现能力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会放大;其他财务比率也被不同程度的粉饰,这将会干扰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正确评价。

四是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因为期末"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保留余额时,是作为资产在报表上列示,会使当期的费用或损失不能得到及时确认,收入和费用则不能进行正确配比。

会计实务:待处理财产收益损失的会计分录示例分析

会计实务:待处理财产收益损失的会计分录示例分析

会计实务:待处理财产收益损失的会计分录示例分析引言在会计实务中,待处理财产收益损失是指公司在一段时间内未能实现的待处理财产收益所造成的损失。

这类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确定。

本文将通过分析示例来深入探讨待处理财产收益损失的会计分录。

背景介绍假设某公司拥有一块土地,原计划将其开发成商业用地,预计能够获得一定的待处理财产收益。

然而,由于市场变化等原因,该公司决定不再开发该土地,并将其列为待处理财产。

这样就会导致公司未能实现预期的待处理财产收益,产生相应的损失。

会计分录示例在这个示例中,假设该公司在开发前已计提了相应的预期待处理财产收益准备,当决定不再开发土地时,需要据此进行会计分录。

步骤1:计提预期待处理财产收益准备在开发前,根据公司的预测和评估,需要计提预期待处理财产收益准备。

假设该公司已计提了100,000元的预期待处理财产收益准备。

科目 | 借方 | 贷方---- | ---- | ----预期待处理财产收益准备 | 100,000 |步骤2:决定不再开发土地当公司决定不再开发土地时,需要根据相关准则将已计提的预期待处理财产收益准备取消。

科目 | 借方 | 贷方---- | ---- | ----预期待处理财产收益准备 | | 100,000步骤3:记录待处理财产收益损失根据已决定不再开发土地的决策,该公司需要记录待处理财产收益损失。

科目 | 借方 | 贷方---- | ---- | ----待处理财产收益损失 | 100,000 |结论通过上述分析示例,我们可以看出处理待处理财产收益损失的会计分录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计提预期准备、准备取消以及损失的记录等。

对于公司来说,正确处理这些会计分录能够准确反映待处理财产收益损失所带来的影响,为准确的财务报告提供基础。

以上是对待处理财产收益损失的会计分录示例的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待处理财产损溢的账务处理及检查

待处理财产损溢的账务处理及检查

待处理财产损溢的账务处理及检查“待处理财产损溢”是会计里边的科目,属于资产类帐户,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已经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待处理财产损溢”帐户经常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待处理财产损溢在未报经批准前与资产直接相关,在报经批准后与当期损溢直接相关。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介绍“待处理财产损溢”帐户其实是个损益类科目。

但它对应的资产类科目肯定符合“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这一规则,“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有点类似“固定资产清理”科目,都是过渡性科目,一般期末是没有余额的,它的余额都进入了当期损益类科目了,而进入损益类科目,正好反过来,如你所说,贷方是收入增加(或成本费用减少),借方是费用增加,如流动资产盘盈是冲减管理费用,固定资产盘盈是记入营业外收入。

待处理财产损溢的入帐依据一、各种资产盘盈,盘亏和毁损明细表及批件。

二、各种流动资产报废清单和批件。

待处理财产损溢的核算1.本科目核算地勘单位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

2.盘盈的各种材料、管材、库存产品、固定资产等,借记“材料”、“管材”、“产成品”“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和“管材摊销”、“累计折旧”等科目。

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管材、库存产品、固定资产等,借记本科目和“管材摊销”、“累计折旧”等科目,贷记“材料”、“管材”、“器材成本差异”、“产成品”、“固定资产”等科目。

3.各种盘盈、盘亏和毁损的财产物资,按照规定程序经批准转销时,对盘亏、毁损的财产物资,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和可收回的保险赔偿及过失人赔偿,即借记“材料”、“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再按照扣除后的净损失转销:流动资产的盘盈,借记本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固定资产的盘盈,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科目;流动资产的盘亏、毁损,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固定资产的盘亏,借记“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科目,贷记本科目。

审计案例分析(17~20)

审计案例分析(17~20)

【17】注册会计师审查某企业2006年12月份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等明细账及相关凭证时发现:(1)2日购入需要安装设备一台,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卖价36000元,增值税6120元,运杂费390元,立即投入安装。

作:①借:固定资产3639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6120贷:银行存款42510②10日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发生材料费1000元,应付工资490元。

作:借:在建工程1490贷:原材料1000应付工资490同时:借:固定资产1490贷:在建工程1490(2)20日经批准将因火灾毁损的设备一台转入清理。

该设备原值200000元,已提折旧150000元,获得保险公司赔偿金20000元,残料变价收入5000元,均已存入银行,并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1000元。

其中收到保险公司赔偿金作:借:银行存款20000贷:营业外收入20000(3)25日以设备一台(原值300000,已提折旧50000元)投资A公司,评估确认价值为270000元,作:借:长期投资250000累计折旧50000贷:固定资产300000(4)30日计提折旧20600元,其中:①生产车间:使用中固定资产15800元,封存固定资产800元;②管理部门:使用中固定资产4000元借:制造费用16600管理费用4000贷:累计折旧20600当月另有一台设备(原值12630元,月折旧率0.792%)出租给外单位未提折旧。

要求:指出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编制调整会计分录。

【18】注册会计师对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的银行存款进行审计,查得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58000元,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为60540元,并发现以下情况:(1)银行从企业中扣除借款利息980元,企业未入账;(2)企业12月28日开出转账支票一张4280元,银行未入账;(3)银行12月29日收到企业的外地汇款2500元,企业未入账;(4)企业12月29日存入转帐支票一张3260元,银行未入账;(5)银行对账单上发现12月20日收入和23日付出支票各一张,金额均为12000元,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上无此记录。

【推荐下载】案例分析:待处理财产损溢帐户涉税检查

【推荐下载】案例分析:待处理财产损溢帐户涉税检查

[键入文字]
案例分析:待处理财产损溢帐户涉税检查
对盘亏的财产长期挂帐将会虚增当期利润,赞成企业提前纳税,而对盘盈的财产长期挂帐,无疑会虚减当期利润,造成延缓纳税。

两种倾向均不可为。

下面为大家介绍案例分析:待处理财产损溢帐户涉税检查。

 案例分析:待处理财产损溢帐户涉税检查
 【案例1】私分产品,盘点后挤入盘亏,做费用列帐案例
 检查某企业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明细帐,发现本年12月份通过该帐户在营业外支出中一笔核销了甲产品的盘亏损失数万元。

核实存货盘点单和存货盘点报告表均未发现问题。

但根据以往了解掌握的该企业物资管理状况,对存货盘点报告表所列盘亏原因是由于霉烂变质,很难令人信服。

且由于盘亏损失金额较大,税务检查人员深入进行调查询问,终于查实是该企业将一部分产成品私分给内部职工,对分掉的产成品没作出库的帐务处理,而在盘点后挤入盘亏中,经领导批准后在营业外支出中作了核销。

 点评将自产产品分给内部职工应属于视同销售的行为。

该企业竟假作盘亏,罔顾财会税收法规,自上而下共同作弊。

 【案例2】未履行报批手续,擅自转销财产盘亏损失案例
1。

集团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账务处理【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集团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账务处理【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集团公司“三供一业” 分离移交账务处理【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按照国家及各级政府工作部署,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和物业)分离移交工作正在逐步展开,现结合某集团公司实际,对相关财务处理探讨如下:
一、集团收付财政资金会计处理
(一)集团收到财政拨付“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
(二)集团拨付“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资金时
借:专项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三)集团所属单位收到集团拨付“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资金时,应在“专项应付款—其他”科目下设置“‘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财政补助资金”专项拨款项目辅助核算。

借:银行存款(或结算中心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其他(“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财政补助资金)
二、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一)盘盈固定资产时,作为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处理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二)盘亏固定资产时,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是管理不善造成的盘亏,已抵扣进项税的资产应做进项税转出。

以管理不善盘亏为例的会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待处理财产损益介绍以及实例

待处理财产损益介绍以及实例

、“待处理财产损溢”帐户是一个双重性质的帐户,用于核算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或毁损。

该帐户的借方,登记待处理财产盘亏或毁损数;贷方登记待处理财产盘盈数。

结转待处理财产盘亏或毁损时记到该帐户的贷方;结转待处理财产盘盈时记到该帐户的借方。

月末如有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处理的财产物资净损失;如有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处理的财产物资净溢余。

企业一般设置“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两个明细分类帐户进行明细核算,以分别反映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盘盈、盘亏及其处理结果。

二、例如:(一)盘盈资产处理1.盘盈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2.流动资产的盘盈转销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管理费用3.固定资产的盘盈转销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二)盘亏资产处理1.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贷: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流动资产盘亏、毁损转销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借:原材料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剩余净损失,属于非常损失部分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固定资产盘亏转销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物资在运输途中的短缺与损耗属于应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借: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报经批准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案例分析(三)【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案例分析(三)【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案例分析(三)【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三)差额征税的账务处理.1.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账务处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工程施工”等科目.常见的差额征税的范围:金融商品转让试点纳税人提供的旅游服务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销售其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劳务派遣服务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的试点纳税人采用差额征税办法时的税务处理: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可以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额.选择上述办法计算销售额的试点纳税人,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的上述费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例14,甲公司为一家旅游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12月,甲公司承接了某单位的旅游服务业务,该旅游合同总价为63.60万元,由当地旅游公司乙公司分包负责旅游服务,分包金额为10.60万元.旅游地点为海南.海南旅途中共计发生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门票费等合计31.80万元,均已取得普通发票.本月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0.5万元.不考虑其他经济业务.解析:本月增值税可扣除的销售额=31.80+10.60=42.40万元.扣除后的销售额=63.60-42.40=21.20万元本月应纳税额=21.20/1.06*0.06-0.50=0.7万元取得旅游服务收入时:借:银行存款 63.60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60支付分包款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0.60贷:银行存款 10.60支付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门票费等: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1.80贷:银行存款 31.802.金融商品转让按规定以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的账务处理.金融商品实际转让月末,如产生转让收益,则按应纳税额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如产生转让损失,则按可结转下月抵扣税额,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等科目.交纳增值税时,应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年末,本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则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例15: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1月买入国债,买入价为106万元.2017年5月将其卖出,卖出价为127.20万元.该国债被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解析:不含税销售额=(127.2-106)/(1+6%)=20万元应纳税额=20*6%=1.2万元会计分录为:出售国债时借:银行存款 127.20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1.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国债 106投资收益 20缴纳税款时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1.2贷:银行存款 1.2例16: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1月买入国债,买入价为127.2万元.2017年5月将其卖出,卖出价为106万元.该国债被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解析:可结转下月抵扣税额=(127.2-106)/(1+6%)*6%=1.2万元会计分录为:出售国债时借:银行存款 106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1.2投资收益 2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国债 127.20年末结转时借:投资收益 1.2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1.2(四)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为核算纳税人出口货物应收取的出口退税款,设置”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销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等,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等.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到的应退税额.1.未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按规定退税的,按规定计算的应收出口退税额,借记”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收到出口退税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2.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在货物出口销售后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按规定计算的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在规定期限内,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不足以抵减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不足部分按有关税法规定给予退税的,应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关于免抵退的会计核算没有什么变化,简单例举如下:例17,甲公司为外商投资企业,2016年12月涉及出口退税的事项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06万元,出口退税36.30万元,应收出口退税33.23万元,进项税额转出3.01万元.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0.06应收出口退税款 33.23主营业务成本——不予抵扣进项税额转出 3.01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30(五)进项税额抵扣情况发生改变的账务处理.因发生非正常损失或改变用途等,原已计入进项税额、待抵扣进项税额或待认证进项税额,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应付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或”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原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改变用途等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的,应按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经上述调整后,应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在剩余尚可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或摊销.一般纳税人购进时已全额计提进项税额的货物或服务等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对于结转以后期间的进项税额,应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例18,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12月31日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时,发现一批材料因保管不善而腐烂变质.材料的账面成本2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该材料的进项税额已经认证抵扣.解析: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3.40贷:原材料 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0例19,甲公司是一家商品零售企业,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12月购进一批化妆品拟用于出售,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0万元,进项税额为1.7万元.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尚未认证,计入”待认证进项税额”.款项已经支付.2017年1月计划将该批化妆品用于发放给单位管理人员.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解析:购入商品时:借:库存商品 1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额 1.7贷:银行存款 11.70用于发放职工福利时:借:管理费用 11.70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1.70进项税额转出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11.70贷:库存商品 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额 1.7例20,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6月购进一幢房屋用于职工宿舍,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000万元,税额为110万元.款项已经支付.2016年12月,甲公司将该房屋转为办公用房使用.该房屋预计使用年限2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解析:购入房屋时:借:固定资产 1110贷:银行存款 1110每月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 4.625贷:累计折旧 4.625房屋改变用途调整固定资产价值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0贷:固定资产 110该房屋调整后的价值=1110-4.625*6-110=972.25万该房屋自2016年12月起,每月应计提折旧=972.25/(240-6)=4.15万元借:管理费用 4.15贷:累计折旧 4.15例2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12月购入一批材料用于生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0万元,税额为51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2017年1月,甲公司将该批材料用于厂房建设.解析:购入材料时:借:原材料 3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贷:应付账款 351改变用途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 20.4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0.4(六)月末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月度终了,企业应当将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对于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对于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例22:甲公司为一家旅游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12月,甲公司承接了某单位的旅游服务业务,该旅游合同总价为63.60万元,由当地旅游公司乙公司分包负责旅游服务,分包金额为10.60万元.旅游地点为海南.海南旅途中共计发生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门票费等合计31.80万元,均已取得普通发票.本月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0.5万元.不考虑其他经济业务.解析:甲公司当月应交未交增值税为0.7万元.应于月末结转至”未交增值税”明细项目.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0.7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0.7(七)交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1.交纳当月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企业交纳当月应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2.交纳以前期间未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企业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例23,接上例,于下月缴纳税款时,所作账务处理为: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0.7贷:银行存款 0.73.预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企业预缴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月末,企业应将”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在预缴增值税后,应直至纳税义务发生时方可从”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例24,甲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1月预售自行开发的一个楼盘,共收到预售款3330万元.该楼盘为老项目,采用的是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解析: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8号),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应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本项目在收到预收款时应预交的增值税=3330/(1+11%)*3%=90万收到预收款时:借:银行存款 3300贷:预收账款 3300预缴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90贷:银行存款 90实际纳税义务发生时: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90贷: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90(九)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额的账务处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以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允许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例25:甲公司为一家建筑企业,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实行营改增时,甲公司初次购买了一台增值税防伪税控专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743.59元,增值税额为126.41元.同时支付了1年的技术维护费330元并取得技术维护费专用发票.甲公司有足够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可供防伪税控设备及技术维护费的费用可全额抵减.解析:在购买增值税防伪税控设备以及支付技术维护费时:借:固定资产 870管理费用 330贷:银行存款 1200减免税款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1200贷:管理费用 1200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

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案例

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案例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署于2007年3月至6月对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银行)总行及部分分支机构2006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

一、基本情况及总体评价审计结果表明,光大银行近年来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调整资产结构,注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能力逐渐加强,财务状况有所好转。

(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

据光大银行会计报表反映,2004至2006年,资产总额增长了42.50%,贷款总额增长了31.34%,存款总额增长了35.94%。

2005年以来该行通过改革授信审批体制、完善信贷投向政策等措施,不良贷款率从10.19%下降至7.58%,下降了2.61个百分点。

(二)经营效益有所提高,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据光大银行会计报表反映,2004至2006年,光大银行年利润总额由18.13亿元增长到44.88亿元,总资产净回报率从0.35% 提高到0.47%,每股收益从0.18元提高到0.34元,营业费用收入比由24.25%下降到21.21%;非利息收入增长了101.85%,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从3.17%上升到4.28%。

(三)不断拓展经营空间,部分业务具有市场优势。

近年来,光大银行阳光理财、投资银行、财政代理等业务发展迅速,在同业中具有一定优势。

2007年5月,阳光理财业务余额超过600亿元,其中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量市场份额比例70%,短期融资券承销户数2005、2006连续两年在全国同业中排名第一,2006年代理中央财政非税收入和中央财政直接支付金额居同业第一位。

但审计也发现,光大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违规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加以纠正和改进。

二、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一)违规发放贷款108.68亿元。

其中半数以上属于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和向证券市场直接或间接提供信贷资金。

如2006年3月,光大银行福州华林支行在一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项目还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向其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5亿元;2003年6月至9月,光大银行广州东山支行采用伪造企业财务数据、仿冒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等手段,以向3家企业发放贷款的名义,向某证券公司提供信贷资金1.3亿元。

第五次讨论案例

第五次讨论案例

案例一审计人员在审查N企业的2012年资产负债表中发现,有一笔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20万元,审查其明细账得知是部分库存材料盘亏,但在审查会计凭证时却发现N企业10月15日23#凭证购买装饰材料时,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20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4万贷:银行存款 23.4万10月15日25#记账凭证后未附有原始凭证,但编制的会计分录是: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8万贷:原材料 20万其他应付款 8万10月18日编制的记账凭证是:借:管理费用 28万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8万上述会计分录可疑之处在于,N企业是何原因将8万元的材料损失记入了“其他应付款”账户?审计人员对“其他应付款”的明细账进行了审查,发现有一笔应付给C装饰公司的装饰用工费值得怀疑。

审计人员实际查看了N企业的会议室,从外观上看是最近装修的,但从账簿、会计凭证中未发现有任何记录。

于是,审计人员找到C装饰公司于经理询问此事。

据于经理反映,他们为N企业装饰会议室不仅出了工,而且还购买了装饰材料。

根据这些证据,你认为N企业都有哪些违法行为?N企业应如何真实地记录该项经济业务?案例二某工厂“管理费用”总账账户6月20日有借方余额18500元,6月21日至30日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开出转账支票1500元支付行政管理部门本月水电费。

2.公出人员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800元,付给现金。

3.某职工因私事打长途电话费100元,现收回现金(前已报销)。

4.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保险费600元。

5.月末结转本月发生的管理费用。

要求:1)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并说明其应编入何种汇总记账凭证,并编制相应的汇总记账凭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待处理财产损益审计的案例【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待处理财产损益审计主要审查企业资产盘点表、资产损益报告等资料,验证企业财产损益的真实性和会计财务处理的正确性;有无将以前年度的费用、亏损或当期费用列入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长期挂账,虚增当期利润的情况;检查待处理财产损益未进行处理的原因是否为了虚增利润或隐瞒亏损。

【案例1】
A公司1996年8月末“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借方余额为460万元,其中,从应收账款、呆死账中转入100万元;商品削价损失80万元;应列未列费用140万元;人为因素虚列销售、虚增毛利所造成的亏损转入140万元。

【案例2】
B公司平时少转成本,虚增利润,造成库存商品账实不符,遂从库存商品二级账中转出85万元的亏损,列入“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

【案例3】
某市尿素厂1995年12月末“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借方余额为198万元,其中1992年发生水灾淹没化肥形成损失挂账91万元;因管理不善造成产成品亏损计107万元,均挂账未转。

上述三个案例中,前两个案例所核算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的核算范围,属于乱用会计科目人为调节(虚增)损益,粉饰企业财产状况的行为。

后一个案例从核算内容上看虽未超出该科目核算范围,但将正常的费用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长期挂账不作转销处理,同样虚增了企业的资产和利润数额。

【案例评析】
从以上三例有关“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使用不当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时下“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待处理财产损益”三个账户(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账户),既是企业资产总量和质量信息的“放大器”,也是任意调节企业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