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优势区域规划

合集下载

世界棉花区分布,以及棉纱出口分析

世界棉花区分布,以及棉纱出口分析

世界棉花区分布以及棉纱出口分析本文就全世界产棉区以及哪些国家出口棉纱等方面要求,按照近日培训容并结合网络搜索到的棉花、棉纱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就棉花区分布、产区特点、棉纱出口分析这三个方面进行述,如有言之有误的地方请部长指出、改正。

一、世界棉花区分布棉花生长条件比较特殊是一种喜热作物,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但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所以气候干燥但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区最适宜种植棉花。

由此可知世界棉花种植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非洲、巴西、摩洛哥、澳洲、巴基斯坦、中亚、西亚、美国、欧洲等这几个区域。

二、各产区棉花特点1、中国产区:从区域上划分,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即新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

A、在新疆产区其棉花单产水平高,原棉色泽好,“三丝”含量相对于其他棉区低,可纺40s -60s纱。

B、在黄河流域产区颜色好,光泽好,纤维长,短绒率低,强力好,马克隆值小,可纺40支纱,但三丝多。

C、在长江流域棉花特点是成熟度好,马克隆值偏大,纤维偏粗,80%以上的棉花马克隆值在4以上,三丝少,短绒率比低,颜色发灰,可纺21支,32支纱。

2、印度产区:由于印度当地的光线充足,对于棉花的成熟提供更好的生长要求。

印度进口棉纱强力高,断裂强度好,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容易断线,制造出来的织物光泽鲜亮,色牢度高,染色后不会因为长时间穿着、洗涤而出现掉色、褪色现象。

印度棉花的分三个品种:短纤维(含短纤维、中纤维)属印度土种棉;中长纤维(含较长、长纤维)属美种陆地棉;特长纤维属陆地棉和埃及棉品种。

品种包括Deshi, J34, V797, LRA, MECH1, Bunny, Shankar-6, MCU5, DCH32, Suvin。

印度棉花一致性和整齐度差,短绒率高达15%,水杂大,皮辊加工,含杂高,三丝多,总体来看棉花略好于巴基斯坦棉花。

目前印度棉花我国进口量最大。

其中最好的棉花是产于古吉拉特邦的Shankar-6(简称S-6),可纺21支,32支。

新疆大规模种植棉花的主要优势,附种植区的分布特点

新疆大规模种植棉花的主要优势,附种植区的分布特点

新疆大规模种植棉花的主要优势,附种植区的分布特点1、棉花是喜温、喜光作物,而新疆棉花种植区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棉花生长。

2、棉花在生长期间内不喜过多阴雨,而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降雨少,并且又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能够满足棉花正常生长的水分需求。

3、新疆大多为沙土,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棉花根系生长。

4、新疆棉花种植地区的地形比较平坦。

一、新疆大规模种植棉花的主要优势1、新疆棉花种植区气候干燥,光热资源丰富,其中棉花种植区≥15°C的天数达到了130-160天左右,无霜期为150-230天左右,而吐鲁番地区≥15°C的天数达到了180天左右,无霜期达到了260天以上,并且在棉花的主要生长季节时(4-9月份),日照时长达到了1460-1980小时,日照百分率高达60-80%,比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高出10-20%。

2、棉花在生长期间内不喜过多阴雨(年降雨量在450-600mm之间即可满足棉花对于水分的需求),当降雨量过多时,尤其是蕾铃期降雨过多,会导致棉铃大量脱落,从而造成减产。

而新疆地区气候干燥,虽然仅凭降雨所带来的水分无法满足棉花的生长需求,但是新疆地区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从而能够满足棉花各个生长期对于水分的需求。

3、新疆地区大多为沙土,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棉花根系的生长。

4、新疆棉花种植地区的地形比较平坦,适合棉花生长。

5、在棉花收获季节,大多为晴朗天气,有利于棉花的采摘。

6、新疆地区棉花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十分丰富。

7、位于冲积扇,土壤相对比较肥沃。

8、邻国较多,市场十分广,并且有国家政策扶持。

二、新疆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1、分布特点新疆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

2、新疆棉花种植区区划标准(1)主棉区:棉花播种面积占据总播面积的60%以上的地区。

(2)重棉区:棉花播种面积占据总播面积的40-60%的地区。

(3)次重棉区:棉花播种面积占据总播面积的20-30%的地区。

(4)次棉区:棉花播种面积占据总播面积的10-20%的地区。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产品的生产与布局,关乎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广大农民的生计。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举措,旨在充分发挥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效生产,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差异显著。

这种多样性为不同类型的农产品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然而,过去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布局不合理、盲目跟风种植等问题,导致一些地区的农产品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压力。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对各地的自然条件进行深入调研和科学评估。

通过气候数据分析、土壤成分检测、水资源调查等手段,准确把握每个地区的优势和潜力。

比如,在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的南方地区,重点发展水稻、柑橘等作物;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西北地区,适宜种植葡萄、棉花等。

在确定优势农产品的种类后,需要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

这不仅要考虑自然条件,还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交通物流、农业基础设施等因素。

以苹果为例,山东、陕西等地由于具有良好的种植基础和便利的运输条件,成为苹果的优势产区。

而在这些产区内,又进一步细分出不同的种植区域,以满足不同品种苹果的生长需求。

为了保障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加强相关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

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补贴、贷款、保险等,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优势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

同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研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的优良品种、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例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既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又能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设施,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让优势农产品能够及时、高效地进入市场,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国棉花产区分布

全国棉花产区分布

全国棉花产区分布一、棉花生产布局的调整和商品基地的选建棉花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棉田约占我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1/3。

棉花纤维占我国纺织工业原料的70%。

棉花及其织品是出口最大的农产品原料及其加工产品。

1984年,我国棉田面积占世界棉田面积的1/5,棉花产量占1/3,居第一位,在世界棉花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发展我国棉花生产,应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攻方向。

其基本措施之一,是合理布局,建设商品棉生产基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棉花总产量占世界棉花产量的25%左右。

与国外棉花生产相比,我国棉花品种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合纺高支纱和低支纱的原棉,品质一致性差,“三丝”(异性、异形、异色纤维)含量高;棉花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使用等诸环节脱节,中间费用高。

目前,我国棉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生产基础,棉花单产水平是世界平均单产水平的1.78倍,单位成本比较低。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入世后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形势看好,今后棉花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为我国棉花生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棉花生产合理布局合理布局调整的方向是:①将主要棉区10万亩以下又是分散的植棉县向宜棉地区集中。

巩固提高长江中下游平原棉区,并重点恢复华北平原宜棉地区的老棉区;②在南疆和东疆,有计划地发展一批海岛棉和陆地棉新棉区,在宜棉的淮北平原扩展一批新棉区;③稳步收缩适宜性较差地区的棉田,即:辽宁、晋中和京、津、唐一带、北疆和河西走廊、南方的红黄壤丘陵棉田;④在植棉县内,棉田也应因地制宜,适当集中。

(二)商品棉生产基地的选建国家可以分期分批在以下五大块地区有计划地选建商品基地:①江汉平原棉区;②长江下游沿江滨海平原棉区;③豫北鲁西冀中南棉区;④黄淮平原棉区;⑤南疆棉区。

此外,还要建设一批地方性商品棉基地,如四川盆地、南襄盆地、晋南盆地、关中平原、华北东部低洼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

中国棉花生产布局变迁及其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棉花生产布局变迁及其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棉花生产布局变迁及其比较优势分析肖海峰;俞岩秀【摘要】合理的生产区域布局可充分利用不同地区资源优势,提高棉花生产的比较利益.在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棉花生产布局变迁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棉花资源禀赋指数、生产成本一级概率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从资源禀赋、生产成本和生产规模三方面研究我国棉花生产布局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传统棉区棉花生产不断萎缩,新疆棉区快速发展,总体呈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光热资源丰富和气候干燥地区集中趋势;我国各产区棉花生产比较优势差异较大且具有动态变化性,新疆、山东、河北三省区是我国棉花生产优势产区,表明我国棉花生产布局现状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优化棉花生产布局,促进棉花生产发展的政策建议.【期刊名称】《农业经济与管理》【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10页(P38-47)【关键词】棉花;生产布局;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作者】肖海峰;俞岩秀【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3一、引言棉花是我国第一大经济作物及第二大农作物,是纺织工业重要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保证棉花主产区棉农收入,对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影响深远。

我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最早种植记载出现在宋元时期,广泛种植始于明朝初期,逐渐成为我国具有战略地位的经济作物。

我国适于植棉的地域辽阔,产区覆盖东北、东南、中部、西南、西北区域,主要分布于新疆、山东、河北、湖北、安徽、湖南、河南、江苏、江西、陕西、甘肃、天津、浙江、山西和四川15个省区。

我国棉花主产省区不断演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棉花生产布局经历两次大范围结构性调整:第一次调整在80年代,棉区从南向北转移,长江流域棉花种植大省种植面积迅速萎缩,黄河流域鲁冀豫三省棉花面积增长迅速,山东省成为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省区;第二次调整在90年代,棉花种植空间布局重心由黄淮海流域和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向西北内陆新疆地区迁移,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成为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省区,形成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平原、西北内陆“三足鼎立”格局(朱启荣,2005)。

中国三大棉区比较优势分析及发展战略探讨

中国三大棉区比较优势分析及发展战略探讨

黄 河 流域 棉 区 和新 疆 棉 区 比较 ,本 区域 水 资 源 丰 富 ,
无 霜 期 长 ,有 利 棉 花 生长 ,但 是 。棉 花 生 产 季 节 雨
水 较 多 ,导 致 光 照 不 足 ,造 成病 虫 害 偏 多 ,往 往 影 ’ 响所 产 棉 花 品级 。本 区一 般 为 一 年 两熟 或 棉 麦 套 种 ,
基 地 。冬 小 麦 是 黄淮 海 地 区棉花 生产 的 轮作 农 作 物 , 玉米 是 主要 替代 竞 争 农 作 物 。黄 河 流 域 棉 区棉 花 一 般 只有 10天 的生 长期 。适 宜种 植 成熟 较早 的 陆地棉 8
品种 。 1 . 长江 流域棉 区 2

中 国棉 花 种 植 历 史 悠 久 ,适 宜 棉 花 种 植 的 区域
维普资讯
中国三大棉区比较优势分析及发展战略探讨
刘 李峰 ’ 张 睛 张照新 。 ( 1中国农业 大 学经 济管 理 学院 北 京 10 9 ;2中 国农 业科 学院农 业 资源 与农 业 区划所 北京 10 8 ; 00 4 00 1
3 农 业部农 村 经济研 究 中心 北 京 10 1 ) 0 8 0
光 热 资 源 丰 富 ,昼 夜 温 差 大 ,空 气 湿 度 小 ,有 利 于 棉 花 生产 ,而 且 干 旱 、昼 夜 温 差 大 的气 候 条 件 也 能 够 抑 制 棉 花 病 虫 害 的发 生 。 与 其 他 棉 区相 比 ,新 疆 生 产 的棉 花 质 量 较 好 。棉 花 品 级 高 , 内 在 质 量 好 ,
目前 .中 国农 业 产 业 结 构 正处 于 战 略 性 调 整 的 关 键 时期 。棉 花 市场 化 改革 也 在 继 续 向 前 推 进 ,在 此 背 景 下 .对 中 国 三 大 棉 区棉 花 生 产 的 比较 优 势 、 发 展 潜 力及 发 展 战 略进 行探 讨 。对 于 丰 富 中 国农 产 品主 产 区 迁移 的 理 论解 释 和 农 业 生 产 优 势 区域 布局

农业部关于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年-一2015年)

农业部关于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年-一2015年)
农 民专业合作社 的互动合作机制 , 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 对农 民专业 合作 社 的金 融 服务 。 随贷 、 柜台办理 、 余额控制” 。
五是 鼓励 有条 件 的农 民专业合 作社发 展信 用合 作 。优先 选择 在农 民专业 合作社 基 础上开 展组 建农 村资 金互 助社 的试 点工作 。允许 符合 条件 的农 村资 金互 助社按 商 业原则 从银 行业金 融机 构融 人资 金 。
信息和金融咨询、 代理保险销售和理财业务等。
四是改进服务方式。加快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 设, 鼓励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比较充分的地区就 近设置A M、O 等金融服务机具 , T PS 稳步推广贷记卡

花面积稳定在 80 万亩左右, 50 皮棉单产达到9 公斤 5
/ , 亩 总产达到 80 1 万吨左右 , 力争满足 国内需求量 的 5%以上 ; 0 陆地长绒 、 中长绒 、 中短绒比例调整为
社示范社” 称号 或 受 到地 方 政府 奖 励 以及 投 保农 业
农 业部关 于棉 花优 势 区域 布局规划 (0 8 2 0 年一2 1 年 ) O 5
为适应新形势, 切实稳定棉花生产 , 保障棉花供 给, 增加 农 民收入 , 农业 部制 订 了棉 花优 势 区域布 局 规划 (0 8 2 0 年一 2 1 年 ) 05 。
鼓励发展具有担保功能的农 民专业合作社 , 运用联 保、 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 , 以及借 助担 保 公 司 、 业 产 业化 龙 头企 业 等相 关 农 村 市场 农 主体作用 , 扩大成员融资的担保范围和融资渠道 , 提 高融资效率 。 ( 日 农 )
业合作社逐一建立信用档案 , 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 农 民专业合作社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 , 稳步构建专 业合作社 自 愿参加 、 政府监督指导 、 金融机构提供贷 款支持的授信管理模式。

全国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分区情况表(共207个县市)

全国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分区情况表(共207个县市)

全国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分区情况表(共207
个县市)
全国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分区情况表
一、背景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规划棉花种植区域,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全国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分区情况表被制定。

二、编制目的
该文档旨在总览全国范围内的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分区情况,为决策者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表格列出了全国共207个县市的棉花种植分区情况。

三、全国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分区情况表
总计:207个县市
四、结论
根据全国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分区情况表,我国棉花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区、东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

这些区域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为棉花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该文档的数据可以为农业部门和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以便在种植棉花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该文档也有助于提高农民的产量和收入,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

该文档总共大约800字,包括背景、编制目的、全国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分区情况表、结论四个部分。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新疆棉花产业竞争力分析

新疆棉花产业竞争力分析

新疆棉花产业竞争力分析,不少于1000字新疆是中国传统的棉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棉花种植、生产和出口基地。

棉花是新疆的优势农产品之一,其发展对于新疆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新疆棉花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分析新疆棉花产业的竞争力。

一、优势分析1. 地理优势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核心地带,是连接中亚、农业中东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这种地理优势为新疆棉花的生产和出口提供了便利,新疆棉花可以借助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深入到中亚和欧洲市场。

2. 丰富的自然资源新疆棉花生产区面积广阔,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使得新疆棉花的品质分布广泛。

新疆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资源,为棉花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这也是新疆棉花产业具有比较大的竞争优势之一。

3. 产业链完整新疆棉花产业整个生产链条较为完整。

新疆棉花产业不仅仅局限于种植和采摘,而是围绕着包括棉纤维纺织、印染、成衣等环节的产业链。

通过垂直整合和水平扩张,新疆棉花在纺织和成衣领域也展示了其自身优势。

4. 资金优势新疆棉花产业得到了国家政府和新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新疆棉花产业正获得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投资环境,因此新疆棉花产业在资金上也具有优势。

二、劣势分析1. 市场准入门槛高新疆棉花产业在竞争中要面对着市场准入门槛的高压,在国际市场上所面临的制衡、反倾销和纷争风险也在加剧,新疆棉花产业面临更大的困难。

为此,新疆棉花产业必须具有更好的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战略。

2. 生产效率低在生产领域,新疆棉花产业依附大量的人工操作,而无法快速发展具有高效的大规模现代化种植。

当然,这也表明新疆棉花产业在进一步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性,如果小农户改善生产效率,可以使新疆棉花产业在多个方面得到提升,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机遇分析1. 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棉花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新疆棉花产业凸显的竞争优势,预计在未来五年内。

农村棉花产业发展方案

农村棉花产业发展方案

农村棉花产业发展方案背景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

尽管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棉花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但在许多贫困地区,棉花种植和加工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因此,开发和推进农村棉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

前景棉花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棉花在国内消费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断上升,因此,农村棉花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棉花作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将继续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1.优化种植结构,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2.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棉花的加工能力;3.建立完善的棉花销售渠道,提高棉花的市场竞争力;4.增加棉花的附加值,实现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种植结构优化农村棉花产业的发展需要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种植条件,形成适合当地的棉花种植结构。

首先,应该加强对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优化种植结构,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其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棉花病虫害的治理,为农民提供相关技术培训,提高棉花的出产率。

技能提升和加强产品加工为了提高棉花加工的能力,应该积极推广科技含量高的棉花加工技术。

这样,可以提高棉花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的传承,可以有效地减少劳动力浪费,并提高棉花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建立销售渠道要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提升棉花的市场竞争力。

首先,可以建立专业化的销售和运输团队,为农民提供全面的销售和物流服务,确保棉花的高价销售。

其次,可以利用互联网、产业平台等新兴线上渠道,扩大销售范围,以提高棉花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提高附加值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棉花的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都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首先,应该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减少污染和浪费。

其次,要鼓励农民依据市场需求调整棉花的品种和种植面积,提高产品附加值。

中国棉花生产区域分析与展望

中国棉花生产区域分析与展望

棉 的收 益是 相 当可 观 的 ,关键 在 于 比较成 本 的不 同 。 因 此 ,分 析 各 省 ( 自治 区 )棉 花 生 产 的资 源 禀 赋 和 经 济基 础 .指 引 各 地 区 生 产要 素投 向要 素 报 酬 更 高
的 领域 ,这 一 点 对 于调 整 农 业 结 构 和 提 高 棉 农 收 入
方 面 .它会 直 接 影 响 国 内棉 花 供 给 量 ,引起 国 内
棉 价 波 动 ,从 而 影 响 植 棉 收 益 和 我 国棉 农 的 收 入 ;
另 一 方 面 ,棉 花 生 产 变 化 也 会 间 接 影 响 以棉 花 作 为 投 入 品 的棉 纺织 行 业 ,通 过 棉 价 波 动 造 成棉 纺 行 业 投 入 品 成 本 变化 ,进 而影 响其 行 业 收 益 。 我 国 幅员
辽 阔 .各 个 地 区在 经 济 基 础 、资 源 禀 赋 、科 技 水 平
等 各 方 面 表 现 出较 大 差 异 。根 据 资 源 禀 赋原 理 ,基 于上 述 差 异 ,同一 种 作 物 在 不 同地 区的 比较 优 势会 表 现 出相 应 的偏 差 ,不 同程 度 地偏 离 全 国平均 水 平 。 鉴 于此 ,在 全 国范 围 内优 化 资 源 配 置 。合 理 划 分棉 花 生 产 区 域 ,充 分 发 挥 棉 花 生 产 地 区 的 比较 优 势 , 从 而 使 得 我 国植 棉 产 业 向这 良好 的方 向发 展 ,有效 提 高我 国棉 花 的 国际竞 争力 。 棉 花 生 产 的 区域 分 工 是 指按 照各 地 区 的生 产 条 件调 整 棉 花 生 产 的 地 区 结构 ,重 点 发 展 具 有 棉 花 生 产 优 势 的 地 区 ,增 加 其 棉 花 生 产 产 量 ,而 具有 棉 花 生 产劣 势 的地 区 则减 少甚 至退 出棉 花 生 产 ,然 后 通 过地 区 间 的交 换 达 到 互 利 目的 。我 国棉 花 生 产 的 成 本 收益 在 省 际 间的 差 异很 明显 ( 1 。例 如 ,山 西 表 )

三大棉区的特点及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大棉区的特点及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棉花生产优势区域分布:中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适宜棉花种植的区域广泛。

根据棉花生产的生态条件,结合生产布局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中国棉花种植区域,20世纪年代可划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三大棉区;及至20世纪50年代,又进一步划分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北部特早熟和西北内陆五大棉区;目前,北部特早熟棉区已缩减,华南棉区也仅剩零星种植,中国主要产棉区仅集中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

目前的三大棉区自然生态条件差异悬殊、耕作制度各有特色、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千差万别,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劣势:黄河流域棉区: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中北部、晋南、关中、陇南、苏皖的淮北地区、京、津,其中以黄淮海平原棉花种植最集中。

2004年该区棉花面积288.8万hm2,占中国棉花种植总面积50.7%。

按播种面积统计,山东省、河南省和河北省分别是中国第二、第三、第四大产棉大省。

冬小麦是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的轮作农作物,玉米是主要替代竞争农作物。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一般只有180 d的生长期,适宜种植成熟较早的陆地棉品种,是中国最大的棉产区,也是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该区域热量充足,无霜期适宜,日照好于长江流域棉区,但是,初夏多旱,伏雨较集中,且降水变率大,易导致花铃脱落,此问题在生产上不易解决。

此外,黄河流域棉区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不均,降水的稳定性差,旱、涝、风、冻、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些因素均会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长江流域棉区:该区在秦岭淮河以南至南岭,西起川西高原东麓,东到海滨。

包括浙江、上海、江西、湖南、湖北以及苏皖的淮河以南部分、四川盆地、河南南部。

按播种面积统计,该区的江苏和湖北是全国第五、第六大产棉省。

长江流域棉区也是中国的水稻主产区,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5%。

与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比较,该区域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水热同步,能满足棉花生产的水热需要,但是由于春末夏初有梅雨、秋季会出现连阴雨,所以日照时数少,会导致棉花吐絮不畅、烂铃,不利于棉苗生长;此外,夏季的高温、高湿还会引起较多的病虫害,往往影响所产棉花品级。

山东省棉花种植区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山东省棉花种植区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山东省是传统的植棉省区,植棉历史悠久,棉农具有良好的植棉传统和丰富的植棉经验。

土地资源丰富,宜棉地域广,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充沛,是发展棉花的最适宜地区之一,但各地区间生态条件不尽相同,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山东省棉花种植区域布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种植区域布局概况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属于温暖带季风气候。

就自然资源来看,年平均气温在11~14℃,无霜期180~200天,光热资源较好,日照时数2300~2900小时,是一个非常适宜发展棉花生产的农业省份。

多年来根据气候、土壤适宜条件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的要求,大体将山东省棉花种植区域划分为5个产区,即鲁西南、鲁西北、鲁北、鲁东、鲁南五个棉花产区。

其中,鲁西南棉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且棉区光热资源相对丰富,棉花可以实行两熟、多熟种植,棉田经济效益较高。

鲁西北棉区土地资源相对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棉花有一定的优势,但因光热资源相对较少,种植一季棉花有余,实行棉花与其他作物两熟种植相对不足。

鲁北棉区的主要特点是土地资源多,且盐碱地、荒地面积大。

由于土地盐碱化程度重,水利条件相对较差,多数土地只能植棉,所以植棉的相对效益较高。

鲁东棉区,因经济发展快,瓜菜等其他经济作物发展,棉花逐步向北部滨海盐碱地集中。

鲁南棉区历来为山东省非重点产区,由于种植业结构的多样化,棉花种植相对分散,面积较小。

二、棉花种植区域发展调整变迁“九五”以来,根据发挥区域植棉优势的原则,随着不同区域生产条件、栽培制度、科技进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变化,各棉区不断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棉花种植进一步向优势植棉区域集中,优势产区的产量比重不断提高。

“九五”期间,由于棉铃虫危害,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但因棉花生产继续实行计划管理,各棉区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但鲁西南棉区所占比重增加,鲁西北有所减少。

“九五”末,山东省植棉面积前三位的分属鲁西南的菏泽市、鲁山东省棉花种植区域现状西北的德州市及鲁西北的聊城市,占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6.9%、24.4%、12.1%。

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1 中国棉 花主产省 生产状况
1 1 主产 区产况 .
东 的棉 花产 量 低 于 河 南 , 于 全 国第 三 ;03年 开 位 20 始 跃居 全 国第二 , 占全 国总产 量 的 1% 以上 。 主要 5 是 因为 山东 棉花 价格 比较 高 , 棉 收 益 远远 高 于种 种 植 其他农 产 品 。
单产 水 平也 略高 于全 国平 均 水 平 , 主要 是 因为 自 这
然条件优越、 劳动生产率较高所致 ; 而山东 、 河南 、 河
北、 湖北 、 安徽 、 苏 、 江 陕西各 省 的产 出较低 。
总 体来 讲 , 国棉 花 的产 量 和 消费 量 均有 上 升 我 趋势 , 费需求 之 间存 在 着 巨大 的差 口 , 居 世界 首 消 位
第 2 第 7期 5卷 2010年 7月
宿 州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S z o ie st o r a u h u Unv ri o y
Vo. 5, o 7 12 N .
J 12 1 u.0 0
d i1 . 9 9 j i n 1 7 o:0 3 6 / .s . 6 3—2 0 . 0 0 0 .0 s 06 21 .705
了 84 .5个百 分点 。
12 全 国及 各地 单产 情况 . 为 了更好地分析 我 国各棉 花主产 省 的 比较优 势 , 本 文根据相关数 据计算 出各 主产省棉花单产 水平 。 新 疆 (6182千克/ 顷 ) 棉花 单 产 在 五年 1 4 . 公 的 中 , 高 于全 国平 均 水 平 ; 南 、 肃 、 均 湖 甘 江西 、 江 的 浙
表 1 20 0 6年 中国棉花主产 区产量及单产情 况
流域 。20 06年 , 国总 植 棉 面积 56 1 公 顷 , 我 0 .9万 产

新疆种植棉花的地区

新疆种植棉花的地区

新疆种植棉花的地区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地区之一,其辽阔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干旱的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阳光是种植棉花的优势。

新疆棉花主要种植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和阿尔泰山脉周边地区等地区。

以下是对这些地区进行更详细的介绍:1. 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西部,是新疆最大的盆地之一,也是全国最丰富的棉花种植地区之一。

这里的气候干燥,降水少,但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合棉花的生长。

塔里木盆地主要种植普通棉花和丝绸棉,其产量占新疆棉花总产量的大部分。

2. 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是新疆重要的棉花种植区之一。

这里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干燥。

盆地内的河流众多,供水条件优越。

准噶尔盆地种植的棉花品种以普通棉和麻棉为主,其产量在新疆棉花总产量中占据一定比例。

3. 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位于新疆东部,是中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

这里是世界四大干旱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之一。

吐鲁番盆地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充足的地下水资源,适宜棉花的生长。

吐鲁番盆地主要种植普通棉花,其产量占新疆棉花总产量的一定比例。

4. 阿尔泰山脉周边地区: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北部,是一处自然环境优美、水土资源丰富的地区。

该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适宜生长中熟棉花。

阿尔泰山脉周边地区的棉花品种主要有喜德熟棉、石药熟棉等。

这些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其棉花产量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新疆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种植地区之一,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和阿尔泰山脉周边地区等地种植的棉花品种主要有普通棉、丝绸棉、麻棉和中熟棉等。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水资源条件各有优势,为棉花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新疆的棉花产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对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推动棉纺织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6: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我国是棉花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也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

棉花生产对于保障我国棉花供给、支撑纺织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纺织工业发展迅速,棉花需求持续增长,同时棉花发展受耕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制约日益严重。

为适应新形势,切实稳定棉花生产,保障棉花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经验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棉花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实施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优势区域建设投资力度,各级农业部门强化生产指导和科技服务,各地政府利用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引导纺织加工企业向优势区域转移,棉花优势产业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主要成效1.生产布局更加集中。

2005-2007年期间,三大棉区植棉面积占全国99.85%,比2002年提高0.25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冀、鲁、豫、晋、陕、津、苏、皖、湘、鄂、赣、新、甘等13个省区。

10万亩以上(兵团5万亩以上)的大县面积占全国比例为80.9%。

其中,河北省10万亩以上的大县面积比例达到87.5%,比2002年提高9.5个百分点,形成了冀中南黑龙港流域优势区域;山东省10万亩以上的大县面积比例达到91.8%,比2002年提高6.8个百分点,形成了鲁西南、鲁西北和鲁北三大优势区域;新疆10万亩以上(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万亩以上的团场)的大县面积达到85.7%,比2002年提高9.7个百分点,形成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腹地的南疆优势区域和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的北疆优势区域。

2.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2003-2007年,我国棉花平均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8282万亩、77公斤/亩、641万吨,比《规划》实施前三年(2000-2002年,下同)分别增加1459万亩、5.5公斤/亩、155万吨,增幅分别达到21.4%、7.7%、31.8%。

其中,新疆2003-2007年棉花平均种植面积2046万亩、单产108公斤/亩、总产224万吨,比《规划》实施前三年分别增长32.6%、13.4%、52.7%。

3.纤维品质明显改善。

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优质棉基地县主栽品种纤维品质检测,2004-2007年纤维长度、比强度、纺纱均匀指数分别比《规划》发布前的2001-2002年平均提高了0.2mm、0.4cN/tex、0.8。

此外,我国已经选育出一批具有纤维长度在30mm以上、断裂比强度在31cN/tex以上的陆地中长绒棉花新品种,并示范推广200多万亩,使我国棉花品质结构中陆地棉中长绒、中绒、中短绒棉比例由《规划》发布前的1:95:4调整到2:93:5。

4.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随着产业集中度和棉花品质的提高,棉花加工、纺织等企业开始在棉花优势区域内建立生产基地,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或“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方式,开展订单生产,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安徽省华茂集团按照订单生产方式,除在安徽省望江县建立棉花生产基地外,还与江苏省大丰市、东台县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联合,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省外棉花生产基地。

5.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007年棉花总产值达1200亿元,比2002年增加510亿元,增幅86.4%。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2003-2007年每亩平均植棉现金收益为802元/亩,比《规划》实施前3年平均增加283元/亩,增幅54.5%。

(二)总体评价《规划》的发布实施对社会各界和行业内准确把握我国棉花生产发展方向、加快生产布局调整、合理安排项目投资等方面,起到了科学引导作用。

棉花面积、单产和总产都完成了《规划》预期目标,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棉花生产发展,保障了棉花有效供给,支撑了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

(三)经验与启示1.政策保障是前提。

近几年,为了减缓低价进口棉的冲击,保护棉农利益,鼓励棉花生产,国家出台了滑准税、配额管理和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对促进棉花优势区域规划的实施和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比较优势是基础。

制定棉花优势区域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引导生产布局调整,将棉花生产向生态条件适宜、比较效益高、生产潜力大、竞争优势强的优势区域转移。

如新疆通过节水灌溉、宽膜覆盖、机械化作业等配套技术措施扬长避短,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使棉花单产逐步提高,棉花面积不断扩大,棉农收入不断增加,保持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实施的典范。

3.科技创新是核心。

黄河流域棉区大力推广转基因抗虫棉,有效控制了棉铃虫暴发危害;长江流域大力推广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简化了棉花生产管理;西北内陆棉区大力推广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和膜下滴灌技术,使棉花单产跃上百公斤台阶。

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产业得以发展的核心动力。

4.国家投入是关键。

规划实施期间,国家每年投资1.5亿元基本建设资金支持新疆发展棉花生产,改善了棉田基础设施、良种繁育与加工条件,棉花单产提高17%,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40%,增产皮棉36万吨,农民增收40亿元。

国家投资6000多万元财政资金,扶持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发展,支持选育了100多个国产抗虫棉品种,占审定抗虫棉品种的93.5%,累计推广1.8亿亩,占抗虫棉种植面积的80%左右。

2007年国家投资5亿元启动实施棉花良种补贴项目,调动了棉农积极性,有效稳定了棉花面积,促进了棉花生产稳定发展。

二、发展前景分析(一)市场供需分析1.产需现状分析。

从国际市场看,同期全球棉花产需关系总体呈基本平衡状态。

2002-2007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分别为1931、2096、2702、2554、2664、2624万吨,其中2002、2003、2006、2007年度产需缺口222、82、5、31万吨,2004、2005年度产大于需332、50万吨,5年累计产大于需44万吨。

从国内市场看,入世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快速增长,带动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和纺织用棉需求大幅增加,棉花产需缺口逐步扩大。

2002-2007年度我国棉花用量分别为563、655、776、951、1120、1240万吨,产需缺口分别为71、168、144、381、367、440万吨。

2.未来需求预测。

从国际市场看,据ICAC预测,2008-2009年度棉花消费量分别为2625、2602万吨,产需缺口分别为152、11万吨,供求关系进入产不足需阶段,今后可利用的国际棉花资源越来越少。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依靠大量进口满足纺织需求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增大。

从国内市场看,2008-2015年度,受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上升、环境保护限制等综合因素影响,纱产量增速将大幅回落,预计将保持在1-2%水平,2015年纱产量达到2300多万吨;纺织用棉比例按56.3%、用棉损耗按6%计算,2010年和2015年的棉花社会需求量分别为1300多万吨和1400多万吨。

(二)发展潜力分析1.面积潜力。

棉花是耐旱、耐盐作物,可利用后备耕地资源达500万亩以上。

其中,黄河流域棉区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可开发利用200万亩;西北内陆棉区通过发展膜下滴灌,节约灌溉用水以及开垦备用荒地,可增加棉田200万亩以上;边角地利用、种植结构调整等其它途径100万亩。

2.单产潜力。

“五五”-“十五”的30年期间,我国棉花单产平均每年增加1.2公斤,增幅2.2%。

通过加强棉田水利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棉田地力,促进平衡增产;推广优良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棉花单产仍有较大增产潜力。

2007年全国棉花单产为85.7公斤/亩,若按1-2.2%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和2015年全国棉花单产可达92公斤/亩和95公斤/亩水平。

3.品质潜力。

目前,我国已审定了一批增产潜力大、纤维品质好的长绒、中长绒陆地棉品种。

通过棉花良种补贴项目带动,加快优质新品种推广速度,扩大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可以有效提高棉花的生产品质和原棉一致性。

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产业经营水平,扩大订单生产规模等措施,可以切实减轻异性纤维1污染。

通过引进、创新优质种质资源,继续强化品质育种,纤维比强度可以提高1-2cN/tex,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竞争力分析一是科技水平高。

转基因技术是农业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

1995年我国研发出Bt抗虫基因,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此类知识产权的国家。

“九五”以来,我国利用转基因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选育出一批丰产、优质、抗病、抗虫性较好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特别是我国的抗虫杂交棉育种、棉田间作套种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均属国际领先水平。

据FAO统计,2001-2004年我国籽棉平均单产214公斤/亩,分别是世界的1.79倍、美国的1.56倍、印度的4.46倍、巴基斯坦的1.77倍、乌兹别克斯坦的1.42倍,位居世界百万吨皮棉生产大国之首。

二是棉花质量好。

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十五”期间我国棉花主推品种的纤维品质跟踪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2mm、整齐度指数83.3%、断裂比强度29.0cN/tex、伸长率6.9%、马克隆值4.4、反射率76.9%、黄度8.9、纺纱均匀指数135,尤其纤维色泽好、整齐度指数高、短绒1异性纤维: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

率低、杂质含量少,与国际水平乌斯特公报(2001年发布)比较,我国棉花纤维综合品质达到国际中等以上水平。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与其相比,我国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等纤维物理指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三是生产成本低。

从2003年的棉花生产成本看,尽管我国每亩籽棉生产成本高于美国和印度;但由于我国单产高,单位籽棉生产成本低于美国和印度。

成本是形成价格的基础,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我国棉花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四是市场空间大。

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发展迅猛,棉花需求大幅增加,为棉花生产、供应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由于我国既是世界棉花生产大国,又是纺织品加工中心,其大国优势非常明显。

同时,我国棉花生产优势区域也是纺织加工业聚集区,区位优势突出。

在国产棉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流通环节少、运距短、成本低、到货快、市场反应迅速。

另外,为了促进国内棉花生产和销售,我国在进口棉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调控主动权。

(四)制约因素分析1.棉田基础条件变差。

棉花生产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抗旱保灌能力下降;在种植结构调整中,部分棉田被调整到地力较差的高岗坡地,棉田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减弱。

同时,棉农为提高效益,在棉田套种西瓜、洋葱、大蒜、马铃薯等高效作物,特别是部分地区近几年大力发展果棉间作,果棉、菜棉争地矛盾突出,棉花生长空间条件变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