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药物化学大纲

合集下载

自考-01759-药物化学

自考-01759-药物化学

高纲1038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1759药物化学〔二〕医科大学编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与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药物化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根底课,本课程重点论述药物的化学结构、命名合、制备原理、理化性质和构效关系。

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对常用药物的制备原理、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与其应用有系统的认识,达到熟悉并理解合理有效地使用常用化学药物这一目的。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药物化学根本理论和技能,对常用药物的结构类型、制备原理、理化性质和构效关系、与其应用应用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并了解现代药物化学的开展,为以后的学习与在医药工作实践中理有效的使用常用药物打下坚实根底。

〔二〕本课程的根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常用药物的名称、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用途与其中一些药物的合成方法,掌握重要药物类型的构效关系。

2.掌握药物在贮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与其化学结构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3.掌握以光学活性体供药的药物的立体化学结构、生物活性特点。

4.掌握新药发现与研究根本的原理和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以与药理学等。

二、课程容与考核要点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容本章主要介绍了药物化学研究的起源和开展以与药物的命名。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容,掌握常见药物的命名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药物化学的起源和开展,药物的命名方法。

2.掌握药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容、药物命名原那么。

3.熟练掌握常见的药物作用的靶点, INN采用的常见药物的词干的中文译名。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一、课程容本章主要介绍了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抗抑郁药、镇痛药、中枢兴奋药的作用机制、结构特征和与其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用途、代与其中一些药物的合成方法,构效关系。

药物化学课程(本科)自考大纲

药物化学课程(本科)自考大纲

药物化学课程(本科)自考大纲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药物的化学特性,掌握药物的合成、分析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为日后从事药物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
1. 药物化学基础知识
- 药物分类与命名
- 药物的化学特性
- 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 药物设计与合成
2. 药物的合成与分析
- 药物的常见合成方法
- 药物的分析方法
- 质量控制与药物标准
3. 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
- 药物的代谢途径
- 药物代谢影响因素
- 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
4.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
-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 药物对细胞信号传导的影响
- 药物的毒性与副作用
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学生需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指定作业和实验,并在期末考试中展
示对课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教材
- 《药物化学基础》
- 《药物合成与分析》
- 《药物代谢与动力学》
以上是药物化学课程(本科)自考大纲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药物学课程(本科)自考大纲

药物学课程(本科)自考大纲

药物学课程(本科)自考大纲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药物学- 课程类别:本科自考- 学时要求:80学时二、课程目标- 了解药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药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掌握药物的贮存和使用方法- 了解常见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三、课程内容1. 药物学基础- 药物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药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药物的命名和化学结构- 药物的制剂和给药途径2. 药物代谢与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物的半衰期和药物浓度的计算- 药物在不同群体中的药代动力学差异3. 药物效应和不良反应- 药物效应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机制- 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和副作用- 药物的过敏反应和药物滥用- 药物相互作用和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4. 药物贮存和使用方法- 药物贮存的要求和方法- 药物给药的准备和用药技巧- 药物处方和用药指导- 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药物管理5. 常见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常见药物的分类和功能- 常见疾病及相应的药物治疗- 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四、考核方式- 考试占比:80%- 实践操作占比:20%-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内容:课程所涵盖的知识点- 实践操作:药物剂量计算和用药指导五、参考教材- 《药物学基础》王明华著- 《现代药学》李智著- 《药物学实验指导》张华著以上为药物学课程(本科)自考大纲的基本框架,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考核方式。

具体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资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祝学习顺利!。

药物化学复习大纲

药物化学复习大纲

药物化学教学大纲Medicinal Chemistry(供自考生使用)前言药物化学是一门以化学为基础来研究药物的专门学科。

其内容包括: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研究和改进药物合成工艺;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等。

它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药物化学的教学目的应该使学生能有效利用现有化学药物,在常用药物的结构、名称、性质、鉴别、制备、构效关系及新药研究的方法等各个方面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操作技能,从而能合理地调制配方,制备优质药剂,做好药品检验和保管工作,同时对药物研究和新药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本课程需要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相关知识作基础;药物化学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及药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郑虎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五版《药物化学》配套使用,适用于自考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计算机多媒体、自学、讨论、实验、实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总学时为80学时。

绪论目的要求了解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商品名的含义和要求。

教学内容1、药物化学的定义。

2、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3、药物化学发展史。

4、化学药物的命名。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目的要求掌握异戊巴比妥的结构、性质、构效关系、合成和用途;盐酸吗啡的结构、性质和构效关系。

熟悉地西泮的结构、代谢和构效关系;苯妥英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了解镇静催眠药的结构类型;盐酸氯丙嗪的性质和构效关系;咖啡因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内容1、镇静催眠药。

异戊巴比妥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合成、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巴比妥类药物构效关系;地西泮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应用;吩噻嗪药物的构效关系;酒石酸唑吡坦的结构及应用。

2、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应用;卡马西平、卤加比的结构及应用。

药物化学大纲

药物化学大纲

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物概述第二节药物化学发展简史第三节新药研究与开发第四节药物化学的作用和地位教学要求:掌握:1、药物化学的内容与任务;2、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过程。

熟悉:1、药物的定义及分类;2、药物化学的定义及其在医药事业中的地位;3、药物化学发展史。

第二章抗肿瘤药第一节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第二节干扰DNA和核酸合成的药物第三节抗有丝分裂的药物教学要求:掌握:1、抗肿瘤药物按照作用靶点和作用原理的分类;2、烷化剂的分类,主要药物盐酸氮芥、氮甲、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盐酸阿糖胞苷、磺巯嘌呤钠、甲氨喋呤的结构、作用机理,理化性质、合成方法。

熟悉:1、金属铂配合物的主要药物顺铂、卡铂的结构及作用机理;2、其他抗肿瘤药物博来霉素、放线菌素D、多柔比星、米托蒽醌、丝裂霉素C、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拓扑替康、鬼臼霉素及其衍生物依托泊苷(VP-16)、抗有丝分裂的药物秋水仙碱、长春碱、长春新碱及其衍生物长春地辛、紫杉醇;3、了解抗肿瘤药物新的作用靶点。

第三章抗病毒药和抗艾滋病药第一节抗病毒药第二节抗艾滋病药教学要求:掌握:1、抗病毒药的分类方法,重点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结构改造的衍生物,包括曲氟尿苷、阿糖胞苷、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利巴韦林、齐多夫定、扎西他滨、司他夫定;2、抗艾滋病药物按作用机理的分类。

熟悉:1、其他类型的抗病毒药物及其代表药物,包括金刚烷胺、干扰素;2、蛋白酶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沙奎那韦的结构特点;3、了解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历史;4、了解核苷类抗艾滋病药物的构效关系。

第四章抗菌药和抗真菌药第一节磺胺类抗菌药第二节喹诺酮类抗菌药第三节抗真菌药物教学要求:掌握:1、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发展、作用机理及其在药物发展中的意义。

磺胺类主要药物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结构理化性质、合成方法;2、四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基本结构、代表药物、作用特点。

药物化学复习大纲

药物化学复习大纲

药物化学教学大纲Medicinal Chemistry(供自考生使用)前言药物化学是一门以化学为基础来研究药物的专门学科。

其内容包括: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研究和改进药物合成工艺;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等。

它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药物化学的教学目的应该使学生能有效利用现有化学药物,在常用药物的结构、名称、性质、鉴别、制备、构效关系及新药研究的方法等各个方面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操作技能,从而能合理地调制配方,制备优质药剂,做好药品检验和保管工作,同时对药物研究和新药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本课程需要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相关知识作基础;药物化学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及药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郑虎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五版《药物化学》配套使用,适用于自考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计算机多媒体、自学、讨论、实验、实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总学时为80学时。

绪论目的要求了解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商品名的含义和要求。

教学内容1、药物化学的定义。

2、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3、药物化学发展史。

4、化学药物的命名。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目的要求掌握异戊巴比妥的结构、性质、构效关系、合成和用途;盐酸吗啡的结构、性质和构效关系。

熟悉地西泮的结构、代谢和构效关系;苯妥英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了解镇静催眠药的结构类型;盐酸氯丙嗪的性质和构效关系;咖啡因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内容1、镇静催眠药。

异戊巴比妥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合成、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巴比妥类药物构效关系;地西泮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应用;吩噻嗪药物的构效关系;酒石酸唑吡坦的结构及应用。

2、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应用;卡马西平、卤加比的结构及应用。

药物化学考纲

药物化学考纲

1,根据药物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方式可把药物分为结构特异性药物、结构非特异性药物2、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间一般通过键合的形式进行结合,其中非共价键合形式有氢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静电引力偶极相互作用电荷转移复合物3、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羟基可增强与受体的结合力,增强水溶性,改变生物活性,取代在脂肪上的羟基可降低活性和毒性,而取代在芳环上的酚羟基则增高器活性药效或毒性4、优化先导化合物对天然活性成分进行其简化的类似物的合成和评价的化学操作称为剖裂,将两个药物的药效团经共价键结合成单分子的操作称作为拼合5、新药设计的研究方法一般包括类型演化和系列设计6、影响药物药效的主要理化性质主要有药物的酯水分布系数、解离度、表面活性7、与药物化学密切相关的新药研究基础阶段主要包括;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化8、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器脂水分布系数,如当分子中引入羟基是药物的水溶性增大,若药物结构中含有较大的烃基,卤素原子时,导致药物脂溶性增大,引入硫原子,或烃基换成烷氧基时药物脂溶性增大9、药物产生药效的决定因素包括药物达到作用部位的浓度、药物与生物八点的特异性结合10、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的构效关系(基本分子骨架、对骨架中片段的要求、具体取代基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1、前药:软药;硬药2手性药物;手性药物(chiral drug),是指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手性中心后,得到的一对互为实物与镜像的对映异构体。

这些对映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基本相似,仅仅是旋光性有所差别,分别被命名为R-型(右旋)或S-型(左旋)、外消旋。

3、4、5、药效团、、药效团指的就是符合某一受体对配体分子识别所提出的主要三维空间性质要求的分子结构要素。

具有某一特定药效团的分子,也就具有了与某一特定受体结合的主要性质,就会显现出某种生理活性。

6、定量构效关系;定量构效关系(QSAR)是一种借助分子的理化性质参数或结构参数,以数学和统计学手段定量研究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有机小分子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生理相关性质的方法。

药物化学-湖北教育考试院

药物化学-湖北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高自考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药物化学(二)/ 药物化学课程代码:01759 / 03023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药物化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主要介绍药物的发现、发展及研究进展,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药物的作用靶点等知识,重点在药物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研究的内容。

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对常用药物的构性关系、构效关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保管有系统的认识,达到安全、合理和有效地使用常用药物。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设置目标是使考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命名、化学结构、合成方法、理化性质、用途及重要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掌握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间的关系为药物的贮存、制剂、分析和管理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掌握重要药物在体内发生的与代谢有关的化学变化及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为合理使用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学习药物结构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的理化性质、鉴别方法、合成方法等,了解现代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与在医药工作实践中合理有效的使用各类型药物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常用药物的名称、化学名称、化学结构或结构特点、制备原理与合成路线、构性关系、主要用途及各类型药物的构效关系,掌握常用药物具有生物活性的立体异构体。

2、掌握药物化学结构和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其在储存、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质反应和确定预防药物发生变质反应的措施,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3、掌握药物化学分析、研究药物的方法,能应用药物的有关化学知识解决药物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实际问题。

4、熟悉新药研发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

5、了解各类药物的新进展及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名称、化学结构类型、结构或结构特点和主要用途。

药物化学(二)大纲总论

药物化学(二)大纲总论

[10116]《药物化学(二)》自学考试大纲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二〇〇七年十二月自学用书:《药物化学》,徐文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参考用书:《药物化学》仉文升、李安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药物化学》彭司勋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Ⅰ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一、课程的性质《药物化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专业或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化学基础课与药剂学、药物分析、临床药学等应用学科之间有承前启后的相互联系作用,本课程的学习对全面掌握药学领域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本课程重点论述药物的化学结构、命名、用途、制备原理、理化性质和构效关系。

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对常用药物的制备原理、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实际保管与应用有系统的认识,达到熟悉并理解合理有效地使用常用化学药物这一目的。

二、课程设置目的要求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药物化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对常用药物的结构类型、制备原理、理化性质和构效关系、实际保管与应用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并了解现代药物化学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与在医药工作实践中合理有效的使用常用药物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常用药物的名称、化学名称、化学结构、制备原理、理化性质、用途及重要药物类型的构效关系,掌握具有生物活性的立体异构体。

2、掌握药物化学结构和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其在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3、掌握重要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及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4、能应用常用药物的有关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了解各类药物的发展史,最新进展及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名称、化学名、化学结构和用途。

Ⅱ考核目标绪论(不作考核要求)第一章麻醉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局部麻醉药的构性关系与构效关系以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各种因素,掌握全身麻醉药的性质,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1.局部麻醉药:麻醉药的分类、局部麻醉药的发展,结构类型及构效关系。

药物化学复习提纲

药物化学复习提纲

药物化学复习提纲考试题型:1、填空题;2、单项选择;3、多项选择;4、合成化学反应;5、论述题;6、名词解释。

注:第一章至第四章,因本人没上课,整理的资料不全面,希望同学们自己看书。

注:化学名和化学结构请同学们参照书本进行整理。

以下是本人整理的资料,内容可能不全面,供同学们参考,请同学结合列出的重点进行复习。

P1 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P8 药物的命名三种类型:1、通用名(国际非专有名)(INN);2、化学名;3、商品名P13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分类:代表药化学名化学式化学反应理化性质临床应用镇静催眠药异戊巴比妥5-乙基-5-(3-甲基丁基)-2,4,6(1H,3H,5H)-嘧啶三酮异戊巴比妥可与吡啶和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紫蓝色络合物①本品为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有引湿性;水溶液呈碱性反应。

地西泮1-甲基-5-苯基-7-氯-1,3-二氢-2H-1,4-苯并二氮杂卓-2-酮(diazepam)本品的酸性水溶液不稳定,水解发生在1,2位或4,5位,亮放映平行进行,最终水解成2-甲氨基-5-氯-二苯甲酮。

4,5位开主要用于失眠、抗焦虑、抗癫痫及其他神经官能症。

本品的二氮卓环上具有内酰胺及亚胺的结构,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生成2-甲氨基-5--氯-二苯甲酮和甘氨酸。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5,5-二苯基-2,4-咪唑烷二酮钠盐在水溶液中加入二氯化汞试液,可生成白色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本溶液与咸加热,环状酰脲结构可以开环,分解产生二苯基脲基脲基乙酸,最后生成二苯基氨基乙酸治疗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主要用药,对小发作无效。

卡马西平5H-二苯并[b,f] 氮杂卓-5-甲酰胺长时间光照,固体表面有白色变橙黄色,部分环化成二聚体和氧化成10,11-环氧化物。

需避光保存。

:①室温、干燥稳定②受潮片剂硬化,药效降低③光照引起聚合和氧化,避光保存(3)代谢10氧代衍生物是奥卡西平属于三环(二苯并氮杂卓类)抗癫痫药。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药物化学(一) 课程代码:07957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药物化学(一)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药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之一,是以化学药物为研究对象,以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要手段,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合成原理、生物效应、构效关系,以及新药寻找基本途径等的一门科学。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药物的结构及药理作用、制备路线、重要类型药物的构效关系和寻找新药的基本理论与途径,为从事新药的设计与开发奠定基础。

熟悉药物化学在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了解药物化学的新理论和应用的进展。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多种化学学科和生物学科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了《基础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理学》等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即可进入本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紧扣制药专业培养目标,适合药物化学、化学制药、药学等及有关专业。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药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及我国药物化学的现状,熟悉药物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及发展方向。

了解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药物的定义、分类、来源;(次重点)2、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重点)3、药物化学发展史、进展与发展趋势;(一般)4、药物化学发展新方向。

(一般)第一部分药物治疗领域一:感染性疾病和癌症第二章抗肿瘤药物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烷化剂类药物的发展;掌握烷化剂的概念;熟悉烷化剂类药物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理及重点药物;熟悉环磷酰胺的合成方法。

了解抗代谢药物的发展;掌握抗代谢药物的设计原理及代表药物;了解抗肿瘤抗生素的发展及作用机理。

本章重点药物是盐酸氮芥、环磷酰胺、顺铂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导论(一般)第二节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 1.烷化剂(重点)2.金属铂配合物(次重点)3.直接作用于DNA的天然产物(一般)第三节抗代谢抗肿瘤药物1.嘧啶拮抗剂(次重要)2.嘌呤拮抗剂(次重点)3.叶酸拮抗剂(一般)第四节抗有丝分裂药物(不要求)第五节基于肿瘤信号转导机制的药物(不要求)第三章抗病毒和抗艾滋病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病毒的繁殖过程;熟悉病毒特点;熟悉抗病毒药类型和研究进展及各类代表药;熟悉抗艾滋病药物类型及代表药。

药化复习大纲

药化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总汇<后篇>磺胺类1、合成抗菌药代谢拮抗药物,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抑制细菌的繁殖,而不能直接杀死细菌。

对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等以及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都有抑制活性,临床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和肠道感染等。

又名新诺明抗菌增效剂一些药物与磺胺药物合用时,能够显著增强磺胺的抗菌效力。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2、降糖胰岛素促分泌剂——代表药如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其代谢为苯甲基的氧化(先加羟基,再氧化为羧基);格列吡嗪(Glipizide)3、利尿作用于肾,促进Na+、水排出。

磺酰胺类利尿药(Na+-Cl-协转运抑制剂、Na+-K+-2Cl-协转运抑制剂)构效关系苯二氮卓类(注意其改造)苯二氮卓受体有两种亚型:BZ1和BZ2,苯二氮卓与BZ1亚型结合时不能产生镇静作用,只有与BZ2受体结合时才具有特殊的镇静催眠作用。

唑仑类1、2位拼入三氮唑可提高稳定性,而且提高了与受体的亲和力,活性显著增加:在酸性条件下,具有1、2位的酰胺键和4、5位的亚胺键都容易水解开环反应,这是引起该类药物不稳定、作用时间短的原因。

4、5位拼入含氧的噁唑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4、5双键是重要的药效团,双键饱和时可导致活性降低。

为了减少4、5开环代谢,可在4、5位并入四氢恶唑环作为前药非苯二氮卓类催眠镇静药目前主要使用的是被称为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属于非苯二氮卓类GABA A 受体激动剂,分为:1、吡咯酮类作用位点与苯二氮卓类不同2、咪唑并吡啶类对GABA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对苯二氮杂卓受体BZR1的亲和力强于BZR2,并在受体上另有特殊的结合位点,调节氯离子的通道,所以药理作用特点与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同。

巴比妥类癫痫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内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神经性疾病。

病因之一:GABA含量过低,减少了抑制性的递质。

即作用于GABA受体,延长GABA作用时间。

2020年《药物化学》考试大纲(材料与化工)

2020年《药物化学》考试大纲(材料与化工)

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药物化学》考试大纲一、知识点1. 绪论1.1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1.2 药物化学的发展史1.3 药品质量和管理规范;1.4药物的安全评估;1.5药物的名称1.6药物的结构与作用:化学结构与药效之间的关系1.7药物代谢:药物体内代谢的化学变化类型,以及药物代谢研究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1.8先导化合物的主要发现途径和方法,以及先导化合物的主要优化方法。

1.9新药研究与开发的途径、方法和趋势。

2. 镇静催眠药物和抗癫痫药物2.1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的类型、作用机理、构效关系、代谢特点;结构特点与化学稳定性和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国家特殊管理精神药品的结构特点。

2.2 地西泮、奥沙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及用途。

2.3 硝西泮、氯硝西泮、氟西泮、劳拉西泮、三唑仑、唑吡坦、佐匹克隆、丁螺环酮、异戊巴比妥、硫喷妥钠、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奥卡西平的结构、作用特点及用途。

3. 抗精神失常药物3.1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与抗焦虑药和抗狂躁药的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和代谢特点。

3.2奋乃静、盐酸氯丙嗪、氟哌啶醇、舒必利、盐酸氟西汀、盐酸阿米替林、盐酸帕罗西汀、米氮平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及用途。

3.3氯普噻吨、葵氟奋乃静、文拉法辛、舍曲林、吗氯贝胺的化学结构、作用特点和用途。

4.麻醉药物4.1麻醉药的结构类型、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4.2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阿替卡因、盐酸罗哌卡因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及用途。

4.3氯普鲁卡因、达克罗宁、奎尼卡因、康卡因的结构、作用特点和用途。

5.镇痛药物5.1镇痛药的结构类型、构效关系和国家特殊管理精神药品的结构特点。

5.2盐酸吗啡、盐酸哌替啶、枸橼酸芬太尼、盐酸美沙酮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及用途。

5.3盐酸纳洛酮、酒石酸布托啡诺、喷他左辛、右丙氧芬、盐酸曲马多、盐酸布桂嗪、苯噻啶的结构、作用特点和用途。

药物化学自考大纲doc

药物化学自考大纲doc

《药物化学》考试大纲专业代码: B100805 课程代码:3023目录Ⅰ、学科性质和学习目的 (2)Ⅱ、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2)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 (3)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4)第四章循环系统药物 (6)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8)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9)第七章抗肿瘤药 (9)第八章抗生素 (10)第九章化学治疗药 (12)第十章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 (13)第十一章激素、维生素 (14)第十二章新药设计与开发 (15)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6)Ⅳ、参考书目 (16)Ⅴ、题型示例 (16)《药物化学》考试大纲专业代码: B100805 课程代码:3023Ⅰ、学科性质和学习目的药物化学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制备原理、理化性质、药物作用的化学机制、体内代谢、构效关系及寻找新药的学科,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典型药物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构效关系;掌握代表药物的合成方法;掌握药物结构变化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熟悉药物的发现、发展、现状及最新进展;熟悉常用药物的结构、化学名及用途;熟悉以光学活性体供药的药物的立体化学结构、生物活性特点。

了解一些新药的结构和应用;了解新药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药物化学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分为掌握重点内容,熟悉次重点内容,了解一般内容三个层次。

Ⅱ、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物的定义和分类;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熟悉化学药物的命名方法。

了解药物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药物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药物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药物的命名药物名称;药物化学名的命名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要求(一)药物的定义和分类识记:药物的定义和分类。

(二)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领会: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三)化学药物的命名方法简单应用:药物的化学命名。

有机化学(药物)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药物)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药物)考试大纲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熟练掌握系统命名法的命名原则——最低系列原则和次序规则,了解习惯命名法和常用的俗名。

系统命名法要熟练掌握脂肪烃、脂环烃、芳烃的母体名称,主要官能团及各种基团的名称及其编号次序,多官能团化合物命名时母体名称的选择和基团编号次序,立体化学的名称重点掌握顺/反、Z/E及R/S标记法。

习惯命名法要理解正、异、新、伯、仲、叔、季的涵义。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影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既是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系统命名的基础,也是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因。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关键。

具体要求如下:(1)碳原子成键时的杂化状态(sp3、sp2、sp、)及碳原子各种杂化轨道在成键时对键长、键角、键能和键的极性的影响,以及对与这些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或官能团的影响。

(2)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区别,用轨道表示法定性说明定域键和离域键(共轭π键)。

(3)主要官能团(C=C,-C≡C-,-X,-OH,-O-,CHO,C=O,-COOH,-NO2,-NH2,-SO3H)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

(4)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说明取代羧酸的酸性强弱,α-氢原子活泼性、1,3-丁二烯的亲电加成以及一元取代苯的定位规则,有机中间体的稳定性。

(5)同分异构现象——构造异构及构型异构,举例说明碳架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互变异构、顺反异构、对映异构,能用Fischer投影式表示含1个和2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体。

(6)通过乙烷、丁烷及环己烷的构象分析,理解开链分子的交叉式和重迭式构象,环己烷的船式和构式构象,能用透视式和Newman投影式表示不同的构象。

(7)小环化合物的不稳定性和角张力。

(8)芳香性。

3.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某些典型变化规律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对化合物的鉴定、鉴别、分离、提纯及生产工艺均有重要意义,因此应掌握物理性质的典型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药物化学-湖北教育考试院

药物化学-湖北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药物化学(一)课程代码:07957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及目标一、课程性质及特点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三、与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第二部分考核内容及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新药的发现及开发第二节一些载入史册的药物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一节镇静催眠药第二节抗癫痫药物第三节抗精神病药第四节镇痛药及中枢兴奋药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用药第一节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第二节拟肾上腺素药第三节抗过敏药第四节局部麻醉药第四章循环系统药物第一节β-受体阻滞剂第二节钙通道阻滞剂第三节纳,钾通道阻滞剂第四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第五节 NO供体药物第六节强心药第七节调血脂药第八节抗血栓药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第一节抗溃疡药第二节促动力药第三节止吐药第六章内分泌系统药物第一节性激素类第二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第三节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第七章抗肿瘤药第一节生物烷化剂第二节抗代谢药物第三节抗肿瘤抗生素第四节抗肿瘤的植物药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第八章合成抗菌药与抗病毒药第一节喹诺酮类抗菌药第二节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第三节抗真菌药第四节抗病毒药物第五节抗结核药第九章抗生素第一节β-内酰胺抗生素第二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第三节氨基苷类抗生素第四节其他类抗生素第十章非甾体抗炎及抗痛风药物第一节解热镇痛药第二节非甾体抗炎药第三节抗痛风药物第十一章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第一节药效团、药动团和毒性基团第二节取代基与生物活性第三节立体结构与生物活性第十二章药物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第一节药物溶解度与生物活性第二节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与生物活性第三节药物的晶型与生物活性第四节药物的解离度与生物活性第十三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代谢第一节药物代谢的酶第二节Ⅰ相代谢第三节Ⅱ相代谢第十四章药物化学与毒副作用第一节药物化学结构与毒副作用第二节药物代谢与毒副作用第三节立体化学与毒副作用第四节药物质量与毒副作用第十五章手性药物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手性药物的药效学第三节手性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第十六章药物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概论第二节药剂学的相互作用第三节药动学的相互作用第四节药效学的相互作用第五节手性药物的相互作用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二、教材三、自学方法指导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六、题型示例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及目标一、课程性质及特点《药物化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及药品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化学基础课与药品信息学、药物经济学等应用学科之间有承前启后的联系,本课程的学习对全面掌握药学领域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自考药物化学大纲

自考药物化学大纲

自考药物化学大纲药物剖析〔二〕自学考试纲要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二OO八年十二月自学用书:«药物剖析»,刘文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参考书:(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2). «药物剖析»〔第三版〕,安登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3〕. «药物剖析»第五版,刘文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药物剖析〔二〕»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经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先生具有明白的药质量量观念,结实掌握、研讨处置药物质量效果的普通规律与基本知识,基本技艺,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才干,能依据国度的药品规范要求,独立完成药物原料和制剂剖析检验义务。

片面控制药物质量,从而为保证用药平安、合理、有效,为从事药物质量检测,新药的研讨开发任务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总体要求:1、掌握药物剖析中常用剖析方法的基本实际、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艺。

2、掌握我国药典中收藏的典型药物类型,罕见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规范,鉴别、杂质反省及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了解如何从药物的化学结构动身,应用必要的剖析技术与方法停止药质量量剖析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熟习药物剖析的对象、目的、义务,熟习国度药质量量规范和药质量量管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1、药物剖析的性质、义务2、国度药质量量规范3、药质量量管理规范〔三〕考核要求1.识记:〔1〕药品的概念;〔2〕国度药质量量规范;〔3〕药质量量管理规范〔GLP、GMP、GSP、GCP〕2.了解:药物剖析的对象、目的、义务、第一章药典概略〔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熟习中国药典的内容、药品检验任务的机构和基本顺序,了解主要国外药典。

〔二〕考核知识点1、中国药典的内容2、主要国外药典3、药品检验任务的机构和基本顺序〔三〕考核要求1.识记:〔1〕药典的主要内容;〔2〕药典凡例的主要分类项目和相应规则;〔3〕主要国外药典的称号与英文缩写;〔4〕药品检验任务的机构和基本顺序第二章药物的鉴别实验〔一〕学习目的和要求熟习鉴别实验的项目、鉴别方法和鉴别实验条件〔二〕考核知识点1、鉴别实验的目的与项目2、常用的鉴别方法3、鉴别实验条件〔三〕考核要求1.识记:〔1〕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的概念;〔2〕典型的无机离子和无机官能团鉴别方法;〔3〕常用的鉴别方法;〔4〕鉴别实验条件;2.了解:普通鉴别实验和专属鉴别实验的关系第三章药物的杂质反省〔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杂质的含义及其来源;掌握普通杂质反省的原理、方法;掌握杂质限量计算方法;了解特殊杂质反省的原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14]药物分析(二)自学考试大纲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二OO八年十二月自学用书:《药物分析》,刘文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参考书:(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2). 《药物分析》(第三版),安登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3). 《药物分析》第五版,刘文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药物分析(二)》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药品质量观念,牢固掌握、研究解决药物质量问题的一般规律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根据国家的药品标准要求,独立完成药物原料和制剂分析检验任务。

全面控制药物质量,从而为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为从事药物质量检测,新药的研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总体要求:1、掌握药物分析中常用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我国药典中收藏的典型药物类型,常见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鉴别、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理解如何从药物的化学结构出发,利用必要的分析技术与方法进行药品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熟悉药物分析的对象、目的、任务,熟悉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和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1、药物分析的性质、任务2、国家药品质量标准3、药品质量管理规范(三)考核要求1.识记:(1)药品的概念;(2)国家药品质量标准;(3)药品质量管理规范(GLP、GMP、GSP、GCP)2.理解:药物分析的对象、目的、任务、第一章药典概况(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熟悉中国药典的内容、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了解主要国外药典。

1、中国药典的内容2、主要国外药典3、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三)考核要求1.识记:(1)药典的主要内容;(2)药典凡例的主要分类项目和相应规定;(3)主要国外药典的名称与英文缩写;(4)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一)学习目的和要求熟悉鉴别试验的项目、鉴别方法和鉴别试验条件(二)考核知识点1、鉴别试验的目的与项目2、常用的鉴别方法3、鉴别试验条件(三)考核要求1.识记:(1)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的概念;(2)典型的无机离子和有机官能团鉴别方法;(3)常用的鉴别方法;(4)鉴别试验条件;2.理解:一般鉴别试验和专属鉴别试验的关系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杂质的含义及其来源;掌握一般杂质检查的原理、方法;掌握杂质限量计算方法;了解特殊杂质检查的原理、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1、药物的杂质及其来源、分类2、药物的杂质检查和限量计算3、一般杂质检查4、特殊杂质检查(三)考核要求1.识记:(1)杂质、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杂质限量、重金属、炽灼残渣、干燥失重的概念;(2)杂质的分类2.理解:(1)化学试剂的纯度和药品纯度的主要区别;(2)杂质的检查方法、原理和主要测定条件3.简单应用:运用杂质限量计算公式进行限量计算。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药物定量分析方法特点及计算,熟悉药物分析验证方法,了解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1、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2、药物定量分析方法3、药物分析方法验证1.识记:(1)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定量限、耐用性、专属性等概念;(2)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3)各类分析项目需要验证的内容2.理解:(1)常用定量方法的特点;3.应用:运用常用定量方法的计算公式计算药物的含量。

第五章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性质和分析方法(二)考核知识点1、结构与性质2、鉴别试验3、含量测定(三)考核要求1.识记:(1)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2)典型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试验2.理解:银量法、溴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含量的原理3.简单应用:运用简单的化学反应鉴别典型巴比妥类药物4.综合应用:剖析巴比妥类药物结构特点、性质与分析方法的关系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性质和分析方法,熟悉阿司匹林中的主要杂质、检查方法与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1、结构特征及其主要性质2、鉴别试验3、特殊杂质检查4、含量测定(三)考核要求1.识记:(1)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2)典型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鉴别试验;(3)阿司匹林中的主要杂质、检查方法与原理。

2.理解:(1)酸碱滴定法和双相滴定法测定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含量的原理;3.简单应用:(1)运用简单的化学反应鉴别典型芳酸及其酯类药物4.综合应用:(1)剖析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结构特点、性质与分析方法的关系;(2)根据阿司匹林的合成路线,分析可能存在的主要杂质及检查方法。

第七章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芳香胺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性质和分析方法(二)考核知识点1、芳胺类药物的分析2、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3、苯丙胺类药物的分析(三)考核要求1.识记:(1)芳胺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2)典型芳胺类药物的鉴别试验;(3)苯乙胺类和苯丙胺类药物的性质与鉴别试验。

2.理解:(1)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原理与主要条件;(2)溴量法测定苯乙胺药物含量的原理;(3)酮体检查的原理3.简单应用:(1)运用简单的化学反应鉴别典型芳胺类药物4.综合应用:(1)剖析芳胺类药物结构特点、性质与分析方法的关系第八章杂环类药物的分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杂环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熟悉杂环类药物的结构性质和鉴别试验(二)考核知识点1、吡啶类药物的分析2、喹啉类药物的分析3、托烷类药物的分析4、吩噻嗪类药物的分析5、苯骈二氮杂草类药物的分析(三)考核要求1.识记:(1)典型杂环类药物的鉴别试验;2.理解:(1)铈量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含量的原理;(2)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含量的原理;(3)钯离子比色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含量的原理3.应用:(1)非水溶液滴定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条件或影响因素第九章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掌握维生素类药物的结构、性质和鉴别试验、了解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二)课程内容1、维生素A的分析2、维生素B1的分析3、维生素C的分析4、维生素D的分析5、维生素E的分析(三)考核要求1.识记:(1)维生素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2)维生素类类药物的鉴别试验。

2.理解:(1)硫色素反应的原理;(2)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与主要条件;(3)游离生育酚的检查方法与原理。

第十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甾体激素类药物结构特点、性质与分析方法的关系,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甾体激素类药物含量测定上的应用,了解甾体激素类药物中的特殊杂质(二)考核知识点1、结构与分类2、鉴别试验3、特殊杂质检查4、含量测定(三)考核要求1.识记:(1)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2)典型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鉴别试验;(3)甾体激素类药物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

2.理解:(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甾体激素类药物含量的原理;(2)四氮唑盐比色法测定皮质激素药物含量的原理;(3)异烟肼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药物含量的原理;(4)柯柏反应比色法测定雌激素药物含量的原理与反应历程;(5)游离磷酸盐检查原理3.简单应用:(1)运用简单的化学反应鉴别典型甾体激素类药物4.综合应用:(1)剖析甾体激素类药物结构特点、性质与分析方法的关系第十一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性质与分析方法的关系及几种含量测定法,熟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结构与性质及其鉴别,了解四环素类结构与性质。

(二)考核知识点1、β-内酰胺类抗生素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3、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三)考核要求1.识记:(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性质与鉴别试验;(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性质与鉴别试验;(3)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的性质。

2.理解:(1)羟肟酸铁呈色反应的原理;(2)碘量法、汞量法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含量的原理;(3)麦芽酚反应的原理;(4)坂口反应的原理。

3.综合应用:(1)剖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构特点、性质与分析方法的关系第十二章制剂分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制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熟悉片剂、注射剂的检查项目;熟悉片剂、注射剂含量测定时的常见干扰与排除方法;了解复方制剂的分析特点(二)考核知识点1、片剂分析2、注射剂分析3、复方制剂分析(三)考核要求1.识记:(1)重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含量均匀度等的概念;(2)片剂、注射剂的检查项目;(3)片剂、注射剂含量测定时的常见干扰与排除方法。

2.理解:(1)制剂分析的特点;。

3.综合应用:(1)能根据药典附录规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的制剂分析及计算含量第十三章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和制订标准的基础,理解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原则,熟悉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考核知识点1、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2、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原则3、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五)考核要求1.识记:(1)药品质量标准的概念与分类;(2)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3)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4)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三、题型举例(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药典2005版分为( B )部。

A、两B、三C、四D、五二、名词解释溶出度: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三、简答题注射液中常用抗氧剂的干扰及排除答:(1)加入丙酮或甲醛作掩蔽剂;(2)加酸、加热使之分解;(3)加弱氧化剂氧化法;(4)提取法;(5)选择合适波长测定四、计算题精密量取维生素B6注射液(规格2ml:0.2g)1ml置50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上述稀释液5ml,置10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在291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为0.426。

已知百分吸收系数E为427,计算维生素B6注射液的标示百分含量?解:1%×A/EL标示量%=——————————————×100%取样体积×标示量/稀释倍数1%×0.426/427=——————————————×100%1×1/500×5/100×0.2/2= 99.8%四、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