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以大改革促职教大发展(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以大改革促职教大发展(最新)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以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和较长篇幅强调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迫切性,并部署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措施。
去年以来,我专门走访了十几家大中小型企业、中高职学校,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产业界、教育界对加快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有高度共识,但对“发展什么样的现代职业教育”分歧较大,对现有职业院校走出“叫好不叫座”的困境、根本改变“校方生源少、企业技工荒”的局面也有点信心不足。我个人认为,应从创新顶层设计入手,发展真正有质量更有效益的现代职业教育,以大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大发展。
在职业教育资源上,要通过职普融合、职普并举增加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由以现有职业院校为主,转向职普并举发展。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是转变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错误观念、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竞争力、贡献力的重要途径。
在办学层次上,一方面在职业学历教育层次体系设计上,要将职业教育的最高学历层次由现有的专科逐步提升至研究生层次;另一方面,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调整招生计划结构,将招生层次重心由中、高职提升至专、本科层次,满足家长、学生对高层次学历教育的需要和社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
在专业设置与管理上,加快制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指导性目录,加强对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前期研究;同时减少高职专科控制性专业种类,并简化院校设置目录外专业程序,将专业设置权全部或绝大部分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调动学校办学积极性。各高校应进一步放宽专业修业年限限制。
在发展机制上,我建议转变管理方式,重点以市场机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逐步推行职业学历教育项目、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公开招标机制,鼓励有市场活力的办学主体(大中小学校、其他符合条件的机构)承担职业教育任务,同时加强以结果为导向的督导考核评价,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发展效能。
在制度保障上,建议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企业在职工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接收高校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激励企业举办或者参与职业院校、设立专门基金支持企业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共同培养职业教育师资;制定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参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的有关规定,
发展产教混合式新型职业教育组织。从制度层面进一步促进产业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早日办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一流职业教育。
心得体会:竭力办好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最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同时提出,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地方财政也要加强支持;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职业教育投入将更大;高技能人才地位将更高、收入将更多——今年两会传递职业教育新动向,令人振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可靠保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高技能人才在各个领域、岗位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先进的技术成果最终都需要靠技术工人去实现。
职业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不可否认,发展空间小、社会评价不高等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不少人之所以不
愿意选择职业教育,在于一些技能型人才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认可和制度保障。欣慰的是,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逐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去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后,各地陆续出台实施意见。
毋庸置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挥高水平技能大师的带动作用,将有利于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遍布中国各类型、各领域的企业,深入每一个制造环节和每一道工序,成为带动“中国制造”跃升的重要支撑力量。
当前,我国制造业还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状况。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工匠精神”是重要因素,而重振“工匠精神”离不开职业教育。调查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高技能人才需求将比目前增加990万人,且不包含现有存量缺口440万人。而我国未来的发展创新,最关键的要素在于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职业化人才。
所以,重振工匠精神,培育优秀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理应是先锋。要看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创新,最关键的要素在于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职业化人
才,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这个重任。当然,在提高技工人才收入的同时,更要注意消除其成长路上的瓶颈,健全人才评价体系,畅通人才成长“立交桥”,广泛宣传技术技能人才的劳动成果和价值,推动提升他们的地位待遇,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年轻人看到当技工也可以有尊严地生活,看得到事业前途和人生希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总之,各地党委政府、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增进民生福祉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