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课花的勇气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下语文第20课《花的勇气》教案2

人教版四下语文第20课《花的勇气》教案2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2、难点是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黑板和相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当春天来临时,到处是鸟语花香,绚丽多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人们,让我们和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一起走进四月的维也纳,感受花的勇气。

2、板书课题:花的勇气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过渡:同学们,我们已提前布置预习,现在小组互相检查预习情况。

(老师巡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1、有很多同学预习做得不错,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分段读课文。

(了解朗读情况,正音,评价)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内容是什么?三、细读课文,理清脉络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文中哪一段话使你感受最深?(点名说: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使我感受最深)2、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3、作者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感受吗?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

4、在学生读、画完后,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完成填空。

作者初见草地时,感到(),因为();扒开草见小花时,感到(),因为();离开维也纳前,感到(),因为();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因为();体会到花的气魄时,感到(),因为()。

四、感情朗读,品味语言。

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细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也写在旁边。

2、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反复品味,联系上下文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并和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就某些地方展开评议。

3、在朗读中品味体会文章的优美,领会谴词造句的精妙。

20、花的勇气(完美版)

20、花的勇气(完美版)
花的勇气是:在冷 你知道花的勇气是什么吗? 风冷雨中拔地而起。 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 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 用不是——而是——说说
它们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而是偏偏 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
拓展延伸
•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 的理解,说说你受到的启发。
解释词语
不约而同: 没有事先约好,但做出了同样的事情。 立刻: 马上着手行动。 聚集: 表示类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 • • • • • • • 1、写近义词。 明媚—明亮 寂寞—孤单 开阔—广阔 壮观—壮丽 大概—也许 流动—流淌 气魄—气势 2、写反义词。 乏味—有趣 离开—到来 明白—糊涂 开阔—狭窄 肯定—否定 清晰—模糊 失望—希望 明媚—阴暗 寂寞—热闹 泛滥—匮乏
我从( )词语中体会到了( )。
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 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 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 全冒了出来, 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 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 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在地球上最大和最伟大 的画家,不是达· 芬奇和毕
加索,而是 春 天。
——冯骥才
维也纳:奥地利首都,
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 既有“音乐之都”的盛 誉,又有以精美绝伦、 风格各异的建筑而赢得 的“建筑之都”的美称; 既以历史悠久被称为 “文化之都”,又以精 妙绝伦的装饰而被称为
“装饰之都”。
20*花的勇气
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 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好像在说:
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 偏偏在冷风冷 阳光下冒出来, 雨中拔地而起 呢 ?

语文4年级下册第20课《花的勇气》教案——

语文4年级下册第20课《花的勇气》教案——

20《花的勇气》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0课《花的勇气》。

教材简介:《花的勇气》是当代作家冯骥才的一篇散文。

本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

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准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和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当你看到花儿在阳光下绽开笑脸,在温室里展露娇媚时,也许你并不会太在意,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时候,你可以熟视无睹吗,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风雨中赏花吧!(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认识本课生字:吕、滥、厘、刷。

3.师生轮读,互相评价。

4.交流: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三、自学辅导,体验情感1.维也纳的春天犹如一位善变的魔术师,作者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

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要求:文中直接表达的请画出来;没有明确表达的,请用心体会。

2.比一比谁先走过作者的情感线路。

(椭圆代表情感变化,问号代表其变化原因。

)四、品味语言,情感共鸣1.默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花的勇气》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花的勇气》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花的勇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一、课堂导入:一位作家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大和最伟大的画家不是达芬奇和毕加索,而是春天。

(出示课件)师:大家读一读,你有什么体会?生:我体会到他对春天的喜爱;我读出了他是在赞美春天;我体会到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他是冯骥才作家,他喜欢春天,更喜欢春天的花。

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作品《花的勇气》。

生:齐读课题《花的勇气》(出示课件)师:读后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或想法?生:花怎么会有勇气?花的勇气是什么?花的勇气表现在哪里?师:问的太好了,我听出了大家迫不及待想读书的心情,在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看看这节课的阅读提示(出示课件)。

谁来读读?二、朗读课文,概括内容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读出感情。

边读边思考:阅读提示的第一个问题生:朗读课文师:从大家的神态老师看出大家读的很认真。

谁来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师:维也纳的春天就想一位魔术师,让作者的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从中找出或体会出描写作者情感的词。

生:失望、吃惊、遗憾、惊奇、怦然一震师:为什么会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出示课件)生:交流汇报师:情感变化的词贯穿全文,你能用这五个词根据课文内容组成一段话吗?谁来试试?生:回答(出示课件)师:这也是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尝试用方法。

三、品读句子,读中感悟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课文中一定有大家深受感触的地方,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生:没有花的草地是寂寞的。

非要躲开四月不可。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花的勇气教学分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花的勇气教学分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花的勇气》教学分析1、本文是略读课文,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可以通过课文前面的提示语,让学生明确阅读要求。

然后组织学生在自主读书,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交流。

2、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课文在第二自然段写“我”扒开草后看见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之时,并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吃惊,教学时,应让学生结合对小花的描写,用心体会作者此时的情感。

3、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情感线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细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反复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这篇课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耐人寻味,如“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绿色到处泛滥”“我用手扒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教学时,可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赏析,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以达到增强语感,积累语言之目的。

4、教学时应以读为主线,特别要注重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之后,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读出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5、这是本组教材的最后一篇课文,教学本课后,可让学生结合本文及前面三篇课文,谈一谈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再认识,使本组教材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深化学生的感受,升华思想。

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PPT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PPT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
21
震撼
吃惊
惊奇
失望
遗憾
2020-12-06
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
22
• 读了这篇课文,你对生命又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把 你的所思所感写下来吧。
2020-12-06
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
23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 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 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 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 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 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 坦)
●●
●●
c.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_,遗憾 因为___离__开__之__前__看__不__到___那__些__花__儿___;
2020-12-06
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
17
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 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 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2020-12-06
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
24
Dr.Feng
2020-12-06
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
25
Dr.Feng
2020-12-06
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
26
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2020-12-06
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
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儿
d.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 ),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惊__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花的勇气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花的勇气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花的
勇气课文
《花的勇气》
百花宴,五彩缤纷。

花朵们争奇斗艳,争相展示自己的美丽。

它们竞相开放,散发出
迷人的香气,吸引来往的人们,仿佛在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然而,有一朵花却在角落里默默地开放。

它的花朵不像其他花朵那样艳丽,只有淡淡
的白色。

它看起来很平凡,没有太多的引人注目的地方。

可是,它却有着一颗勇敢的心。

这朵花叫做勇气花。

当其他花朵因为各种原因不敢展示自己时,勇气花却毫不犹豫地
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它认为,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而自己的美丽就是平凡
中最特别的。

有一天,一只小鸟飞过来,看见勇气花,惊讶地说:“勇气花,你的花朵虽然不像其
他花那样绚丽多彩,但在我眼里你是最美的。

你敢于展示自己,敢于面对自己的平凡,这是一种真正的勇气。


勇气花听了小鸟的话,心里不禁涌起了自豪和自信。

它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
点和优势,只要勇敢展现,就会发现自己的美丽所在。

从此以后,勇气花不再羡慕其他花的美丽,也不再自卑。

它开心地在角落里绽放,继
续为过往的人们带来欢乐和震撼。

通过勇气花的故事,我们明白了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有时候,
我们也会为自己的平凡而感到失落,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被他人所认可。

但只要我们勇
敢展现自己,相信自己的美丽,就一定能够获得别人的欣赏和肯定。

所以,让我们都
像勇气花一样,敢于展示自己,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用勇气和自信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吧!。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0课 花的勇气PPT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0课  花的勇气PPT
颜色美: 白的、黄的、紫的 形状美: 纯洁、娇小、鲜嫩 气势美: 多、密、辽阔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维也纳:奥地利首都,
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 既有“音乐之都”的盛 誉,又有以精美绝伦、 风格各异的建筑而赢得 的“建筑之都”的美称; 既以历史悠久被称为 “文化之都”,又以精 妙绝伦的装饰而被称为
“装饰之都”。

厘米
齐刷刷
泛滥
遗憾
铺天盖地 傲然挺立
改天换地 怦然一震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花 的 勇 气
在地球上最大和最伟大 的画家,不是达· 芬奇和毕
加索,而是 春 天。
——冯骥才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 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 著名作家和艺术家,现 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 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他的主要作品有:《义 和拳》,《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 歧路》,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 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等。他的好多文章,如《珍珠鸟》、《刷子 李》、《花的勇气》等都被编入了小学教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震憾 惊奇 遗憾
吃惊 失望
返回
“我”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 (失望 ),因为( 没有花);扒开草 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感到(意外 ), 草儿下面全是花 );离开维也 因为( 纳之前,感到( 遗憾),因为 (认为花开不了 );看见花的原野时, 感到(惊奇 ),因为 (到处都是花的海洋 );体会到小花 的气魄时,心头( 怦然一震 ),因 为(感受到了花儿迎难而开的勇气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 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 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 个世界铺满全新的色彩。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花的勇气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花的勇气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花的勇气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花的勇气》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

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花的勇气》,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花的勇气》课文原文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

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

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我对驾车同行的小吕(lǚ)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làn),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小吕听了,将车子停住,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让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lí)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shuā)刷地冒出来……“什么时候才能冒出来?”我问。

“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

”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一个样儿。

”当天夜里,冷雨伴着凉风下了起来。

后来的几天,雨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

我很快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小吕为我送行。

路上我对小吕说:“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儿,真有点儿遗憾,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

”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为我失望吧。

外边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

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然对我说:“你看窗外——”隔着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车窗上流动。

小吕停了车,伸手拉开我这边的车门,未等我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

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pū)满了全新的色彩。

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第20课花的勇气第1课时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第20课花的勇气第1课时教案

语文年级四年级单元五课型略读课题20、花的勇气课时安排1课时主备教师备课时间3月23日复备教师班级四(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法学法自读自悟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复备内容一、激趣导入教师导语:“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

而娇艳的花朵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彩的一笔。

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

然而当你对于千万朵在冷风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课题认真读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初读知大意:1、小组合作:互相检查课文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自学反馈: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师生共同质疑问难。

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理清脉络:1维也纳的春天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四、品读感悟美: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圈画出精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摩作者内心感受。

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

五、美读入情景:1循着作者情感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

2举办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

六、回读抒胸臆:生命是宝贵的,却是短暂的。

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是,当你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请你把你的所思所感记录到自己的日记中吧。

20花的勇气(完美版)PPT课件

20花的勇气(完美版)PPT课件
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
著名作家和艺术家,现
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
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他的主要作品有:《义
和拳》,《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 歧路》,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 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等。他的好多文章,如《珍珠鸟》、《刷子
李》、《花的勇气》等都被编入了小学教材。
• 2、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找出文中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想一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变化?作者最后从 内心感悟到了生命的什么?
• 3、你认为文中那些句子含义深刻,说说你 的理解。
课前练习:
• 1、读一读。
泛滥 厘米 齐刷刷 气魄 遗憾 傲然挺立 怦然一震
• 2、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遗憾:不称心
怦然一震:表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
• 3、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pū( 铺满 )
cáng ( 隐藏 )


pù( 当铺 )
zàng ( 宝藏 )
解释词语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约好,但做出了同样的事情。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1、写近义词。 • 明媚—明亮 寂寞—孤单 开阔—广阔 • 壮观—壮丽 大概—也许 流动—流淌 • 气魄—气势 • 2、写反义词。 • 乏味—有趣 离开—到来 明白—糊涂 • 开阔—狭窄 肯定—否定 清晰—模糊 • 失望—希望 明媚—阴暗 寂寞—热闹 • 泛滥—匮乏
这个词与前文“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 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 刷刷的冒出来……”相照应。
此时作者的感受是:惊奇
a.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失望), 因为__绿_色__泛__滥__,_见__不__到__花__儿__;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花的勇气∣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花的勇气∣人教新课标

第 20 课《花的勇气》(教课设计)【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吕、滥、厘、刷” 4 个生字。

2.经过朗诵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推测此中包含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品读比喻句和拟人句,领会语言的生动形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建立无所恐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课要点】让学生领会作者在维也纳由“花”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变化及从中悟出的道理。

【教课难点】领会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指引法、师生互动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在你们做错事情的时候,你们要想他人致歉,你那时最需要的是什么?(演示第 2 张幻灯片)生:勇气。

师:当你们碰到挫折,要改变现状的时候你们需要的是什么?生:勇气。

师:那当你们面对困难的时候,你们有需要什么呢?生:勇气、自信。

2.下边我们就一同来感觉一份特别的勇气。

(板书课题:“花的勇气”)学生齐读课题。

(演示第 3 张幻灯片)解说勇气含义:战胜困难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演示第 4 张幻灯片)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一些描绘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标明好自然段,大概认识课文内容。

3.注意念书姿势要正直。

(二)沟通报告:1.生自由谈谈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在四月的维也纳看花的心理变化?(师注意鼓舞学生敢说并指引学生互相增补)2. 总结整理:这篇课文给我们叙述了“我”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绝望)、见到(花儿)安身于(草)下时的(惊讶),到走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旷野时的(诧异),最后被花儿的气概所(震惊)。

(演示第5 张幻灯片)3.出示带音生字:吕、滥、厘、刷(演示第6 张幻灯片)(1)学生自由读生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练笔抒胸臆,升华思想
生命是宝贵的,却又是短暂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时,当你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请把你的所思所感记录到自己的日记中吧。
1、浏览课文,文中哪段话使你感受最深?课文的最后一
师:(出示最后一段话)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
生(齐读):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师:请同学谈初步感受。
过渡:维也纳的春天犹如一位善变的魔术师,作者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
2、师:作者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感受吗?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要求:把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画出来并写上旁批,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3.投影出示,请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_____,因为-__________;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___,因为________;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阅读提示”,想一想“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提出了哪些要求。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以卡片的方式认识本课生字:吕、滥、厘、刷。
4.交流: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真:①的确、确实;②很、十分;③真实;
(1)、桂林的山真险啊!()
(2)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我亲眼见过,千真万确()
(3)没有花的绿地可真乏味。()
2、欲: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将要;④需要;
(1)战场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巨响,我们的反攻开始了。()
(2)小明是个求知欲非常强的孩子。()
(3)、天上的星星那么低,好像摇摇欲坠似的。()
六、拓展阅读,同步练习
1.向学生推荐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
2.鼓励学生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基础知识(必做):
一、读读抄抄。
寂寞气魄壮观纯洁辽阔遗憾
傲然挺立神气十足怦然一震拔地而起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望()明媚()乏味()纯洁()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四、品味语言,感悟美
1.默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再美美地读几遍,再次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读出作者的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
2.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细细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四、读源自连连。明媚的草地开满了泪水
开阔的小花铺满了感激
温暖的雨点充满了鲜花
冰凉的阳光盈满了色彩
五、读一读,填一填。
1、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偏偏()?小小的花儿居然()!我的心头(),这一震,使我明白了()!2、本文的作者是(),他在四月的维也纳经历了由()、()、()的情感变化。
六、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课题
20*花的勇气
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主备人
王秀玲
课型
阅读
教学目及重点难点
1.认识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
鲜亮()肯定()清晰()遗憾()
三、给带点词选取合适的词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真:①的确、确实;②很、十分;③真实;
(1)、桂林的山真险啊!()
(2)、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我亲眼见过,千真万确。()
(3)没有花的绿地可真乏味。()
2、欲: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将要;④需要;
(1)、战场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巨响,我们的反攻开始了。()
2、本文的作者是(),他在四月的维也纳经历了由()、()、()的情感变化。
六、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课后练习设计:
基础知识(必做):
一、读读抄抄。
寂寞气魄壮观纯洁辽阔遗憾
傲然挺立神气十足怦然一震拔地而起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望()明媚()乏味()纯洁()
鲜亮()肯定()清晰()遗憾()
三、给带点词选取合适的词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板书设计
20*花的勇气
生命勇气
失望---吃惊---遗憾---惊奇
教学策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品味语言,感悟美
练笔抒胸臆,升华思想
拓展阅读,同步练习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教师点拨指导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疑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姿的一笔。当你看到花儿在阳光下绽开笑脸,在温室里展露娇媚时,也许你并不会太在意,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时候,你可以熟视无睹吗,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风雨中赏花吧!
(2)、描写下雨的:()()()()
(3)、写花美的:()()()()
四、用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造句。
A、自满—— A、没有变质的——
1、骄傲B、自豪—— 2、新鲜B、少见的——
知识趣闻:各国国花:
古巴----姜花印度----荷花日本----樱花泰国----睡莲美国----月季荷兰----郁金香朝鲜----红杜鹃俄罗斯-----向日葵
能力提升(选做):
一、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
“泛滥“的本义是(工)。这句话中用上“泛滥”一词,说明()。
二、课文在叙述过程中,写了作者感情的变化,我体会到“失望”“乏味”是因为();“遗憾”是因为();“惊奇”是因为();“|心头怦然一震”是感受到()。
三、按要求写词语。
(1)、描写绿色的:()()()()
(2)、小明是个求知欲非常强的孩子。()
(3)、天上的星星那么低,好像摇摇欲坠似的。()
四、读读连连。
明媚的草地开满了泪水
开阔的小花铺满了感激
温暖的雨点充满了鲜花
冰凉的阳光盈满了色彩
五、读一读,填一填。
1、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偏偏()?小小的花儿居然()!我的心头(),这一震,使我明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