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及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及思考
5.1鼓励大学生考研,提高成就动机水平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是否考研具有很大的相关性,选择考研的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明显高于选择不考研的大学生(参见表4.1)。其可能的原因如下:
首先,严峻的就业形势。近几年来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就业率逐年下降,想找到一份符合自己专业知识的工作变得困难起来。其次,用人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这一现状促使许多大学生从大一入学开始就有计划的准备考研,把考研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这样就形成了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再次,父母的期望。随着考研热逐年升温,家长对大学生的期待逐渐提高,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并给予各方面的鼓励与帮助。最后,学生自身的努力。面临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在面对着实习、就业、考研等诸多压力的情况下,更希望能够考研成功,而且很多人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大部分考研的学生认为考研的前期准备阶段是一段很艰苦的历程。因此也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成就动机也随之增强。
5.2注意专业特点,着重反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文科大学生和理科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理科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明显高于文科大学生(参见表4.2)。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是由于文、理科的学科性质,文理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同。理科生在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时,特定的目标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运用的方法上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这必要的过程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文科学科则更多的注重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占据绝对优势,对学习能力的挑战弱于理科,其成就动机的激发作用也相对较弱。理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部分结论需要他们进行大量的动手实验才能印证和使用,并且
也会使他们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强化,同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的反馈也具有即时性和多样性,能较明显的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而文科学生则不具备这些特点,因而平时的学习对成就动机的激发作用相对较弱。这一点进一步验证了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rlook,1925)的实验研究,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1。所以,关注所学专业知识的固有特点,注重反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激发大学生成就动机具有重大意义。
5.3完善用人机制
调查结果显示,性别不同对于成就动机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参见表 4.3)。而这与近年来我国学者梁丽萍2(1199 )的研究一致,也进一步验证了心理学家(张春兴,1994)的观点,“成功恐惧不再是女性特有的动机”3。这与男、女大学生处在普遍一致的社会背景下是有一定联系的。
我国人民男女平等意识逐渐增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以往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逐渐淡化。女性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作为具有知识的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一样,面临着不同的社会挑战。这种社会意识的普遍性趋势,逐渐促使了女大学生追求学业、事业上的成功,同时增强了她们的成就动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使得每个家庭的教育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空间。这一政策在客观上使得大部分家长将集中的教育资源都投资在学生身上,同时,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学任务,对男、女大学生有着同样的要求。因此,女大学生有着与男大学生相同的追求学业和事业成功的愿望。
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部分制度相当不成熟,在用人机制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一些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存在一定偏见,导致女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的现状。
1(谭顶良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6 -68.
2(梁丽萍.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取向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1哲社版),199 ,12).
3(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16-51 .
除此之外,女大学生就业难除去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求等共性因素外,性别歧视普遍存在。因此,完善社会用人机制势在必行,并且对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挑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6从成就动机理论分析大学生考研现象
6.1基于归因说分析
((((成就归因理论是指个体的成就动机和冒险行为是源于个体追求成功以及回避失败这两种倾向的结果解释。当个体处于强制性选择的状况时,最强的动机水平往往体现在中等难度任务上,因为这时该情景状况的不确定性最大。然而,当任务的难度可以自由选择时,不同被试选择任务难度水平的结果相去甚远。有的个体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而有的个体则会选择难度很大或很小的任务水平。
((((调查研究表明,若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表现在强烈的求知欲,热切希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部分大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对所学专业产生极大兴趣,觉得有必要继续深造,因而决定考研。这类型的大学生希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与社会发展需求总体上的统一性。
6.2基于自主性动机理论分析
自主性动机理论认为人们对行为的自主性或控制性意识实际上是影响行为的自我激发和调节的因素。自主性是指个体承担结果的相关责任是出自行为者的个人意愿和抉择;而控制性是指行为者的某些行为是在某种压力下趋于特定的。人们越是将行为知觉为自主的,就越能全身心投入到其中。这对于大学生考研的行为本身也同样适用。((((从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来看:专科生供大于求;本科生基本能保持供需持平;研究生,尤其是部分专业的研究生供不应求。通过对部分大学生考研动机的抽样调查,有4 .9%的学生是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就业时能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6.3基于成就目标理论分析
成就目标理论是众多动机理论中,最直接用于解释教育情境中的个体行为并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理论。
成就目标也称目标定向1goal(orientation)或成就目标定向1achievement(goals(orientation),它反映了个体对成就情境的一种认知倾向。埃利奥特和德韦克1E.Elliott(&(C.S.Dweck(,( 1988)将成就目标定义为,“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的关于认知过程的计划”,强调了成就目标对个体在成就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的影响;埃姆斯(C.Ames,(1992)则将其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厄当和迈尔(1995)认为,成就目标是“学生对从事各种学习活动的理由的知觉”。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所谓成就目标,就是个体对自己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
部分大学生在刚入学始就立志考研,也许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或者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正是由于大学生知觉到种种与自我内心冲突的原因,才希望通过考研来实现使自己满意的现实和思想上的梦。还有部分大学生习惯了大学校园里舒适安逸的生活,不想步入复杂的社会进行工作,而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