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国“人妖文化”视角看中泰跨文化交际
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86d048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f.png)
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学生学习泰语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泰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泰国文化和风俗习惯来增加学生的文化认知。
学生需要了解泰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融入泰国的文化环境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或视频、制作文化展览等方式来向学生传递泰国的文化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对泰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组织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培养其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邀请泰国留学生来进行文化交流,让学生有机会与来自泰国的同龄人交流,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从而增进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泰国文化体验活动,比如泰式烹饪课程、泰国传统舞蹈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泰国文化,加深对泰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设计针对泰国文化的口语练习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语言交际中感受和体验泰国文化。
教师可以设计情境对话,让学生扮演泰国人和游客之间的对话情景,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泰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交际习惯。
通过这些语言交际活动,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起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增进语言交际的顺畅度。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播放泰国电影、音乐、节日庆典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接触泰国文化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源,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泰国的文化特点,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泰国的文化信息,从而培养起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校还可以开设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课程,专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这门课程中,可以结合泰语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跨文化交际之中泰案例分析
![跨文化交际之中泰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afc69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1.png)
泰国有一种节日是拜师节,类似中国 跨文化的书目在泰国能处理好各种跨文
点或晚点都可以。
的教师节。在这一天时学生会停课在班级 化的交际问题,促进汉语教学事业在泰国
(三)解决方法
准备自己的礼物,大多数是各种花朵装扮 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窑窑
同国别的人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在人际交 标准,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理解、欣 己年龄相仿的学生跪在自己面前,中国老
流方面就会产生文化碰撞,不仅是在衣食 赏的能力。
师立马起身,但同时其他同事示意老师快
住行方面体现的文化差异,心里的情感冲
二、案例概述:信仰问题
坐下,学生也表露出难过的神情。
突也是值得探讨的,鉴于此跨文化交际成
在准备赴任的时候就要了解目的国家的
行为和交际方式。泰国人的遵守的是生理
(三)解决方法
节日文化,像此案例中我们对泰国的节日
时间,认为时间是围绕生活的,以一种综合
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我们首先要对他 不熟悉,没有了解到他们在拜师节的文化
和灵活的态度面对生活。中国人对于时间 国的文化表现出尊重的态度,在出席类似 习惯,同样低估了学生对于老师的尊重之
一定会提前向领导或同事说明情况,多数 接受就和同事一起,如果有不能接受的情 具体的活动流程和我们需要准备的服装
人会按照约定时间办事。泰国人对时间的 况也要提前和同事很郑重的说清楚,并且 和礼仪,也可以从学生那里询问自己的注
观念不强,他们时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 解释原因,在不伤害对方的情感下希望他 意事项,做文化的传播使者。
这种情况是由于跨文化交际造成的, 老师在他们心中有着至高的地位,在拜师
在学校里面在五点二十左右就到操场等 在中国人眼中,参加葬礼是非常严肃的事 节这一天以这样的方式向老师表达尊敬
跨文化视角下中泰非语言交际的礼仪互异
![跨文化视角下中泰非语言交际的礼仪互异](https://img.taocdn.com/s3/m/00f2c4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c.png)
跨文化视角下中泰非语言交际的礼仪互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容易造成不同的语言方面或非语言方面的文化互异,直接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常常引起交际双方的理解偏差或误解,最终不能实现有效沟通、融洽交际。
而表情语态、肢体语态等非语言交际因素与寒暄问候、赞誉抱歉等语言交际因素一样,都能影响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审美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在跨文化交际里,由于非语言交际行为贯穿于整个交际过程中,往往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影响更大。
而只有准确地掌握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才能正确理解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涵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
中国与泰国两国民众在非语言交际行为方面互异较多,特别是非语言交际的礼仪规范方面。
在跨文化视角下研究中泰非语言交际的礼仪互异,对促进中泰跨文化沟通,避免跨文化冲突,增强跨文化适应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见面礼仪互异见面礼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民众日常社交中最常见、最基础的礼仪,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见面礼仪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中国最常见的见面礼仪有握手作揖礼、招手致意、点头欠身、脱帽致敬等,形式较为丰富多样。
而相比之下,泰国的见面礼仪则受其宗教信仰的影响,显得较为独特。
在泰国,合十礼几乎成为人们之间唯一的见面礼。
行合十礼时,两掌相合,十指伸直,指尖朝上,掌心微开,举到胸前,略为弯腰,头微微下低,面带微笑。
根据施礼者与受礼者的关系,合十礼分为站合十礼、蹲合十礼以及跪合十礼三种方式。
同辈之间一般行站合十礼,双手举至胸前即可;拜见长辈时可行蹲合十礼,双手举止鼻间;拜见高僧和王室成员时,需行跪合十礼,双手举至额头间。
泰国的合十礼是以食指尖定位置的。
食指尖的位置越高,表示对对方越尊重。
依次为,食指尖与锁骨略为平行――食指尖与下略为巴平行――食指尖与鼻子尖略为平行――食指尖与双眉之间略为平行――食指尖与额头与发际之间略为平行。
在泰国除了合十礼之外,还有一种很常见却不为他国民众所熟知的见面礼仪――栓线礼,即主人用一根白色的棉质“灵”线,拴在客人的手腕上并打结,该“灵”线代表眷恋之环,寓意着希望客人能在泰国吉祥安乐、生活幸福。
泰国跨文化交际
![泰国跨文化交际](https://img.taocdn.com/s3/m/e20b87ebf46527d3250ce083.png)
你好,泰国!
当我们谈论泰国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人妖/变性人
寺院
海岛
?萨瓦迪卡——合十礼 ?头和脚的秘密 ?从“人妖”看泰国
萨瓦迪卡——合十礼
? 多用的合十礼 ——问好、道别、道谢、道歉 ? 区分性别、注意对象
平辈之间
?拇指尖在下巴 ?中指尖在鼻尖 ?低头 ?肘收紧
接受晚辈拜
动 ? 不要踩在门槛上,按泰国的传统说法,门槛下有神灵栖居
从“人妖”看泰国
人妖&变性人
从“人妖”看泰国
?1.重女轻男的传统 ?2.宽容友善,崇尚自由 ?3.和平不争的性格
1.重女轻男的传统
?女儿家是美的表现。 ?佛教爱人、贤德的教义。 ?服务行业较发达,女孩儿好就业。 ?社会贫富差距大,女孩儿好养活。
立即诚恳道歉 ? 忌讳外人抚摸小孩的头部(尤其是小和尚),只有国王、僧侣、
父母可以 ? 理发师理发前须说一声“对不起”
脚——身体最低的部分
? 不能用脚指任何东西,更不能指人,尤其是席地而坐时 ? 不能让你的脚引人注目或见到脚底 ? 不能翘二郎腿,不能把脚放在桌子或椅子上休息 ? 不能用脚跨过任何人的身体,应从附近绕过,或礼貌地请对方移
?手放胸前 ?低头 ?肘收紧
拜长辈
?拇指尖在鼻尖 ?男弯腰,女半蹲 ?低头 ?肘收紧
拜佛或僧人
?拇指尖在眉尖 ?男弯腰,女半蹲 ?低头 ?肘收紧
? 站式 男鞠躬,女行蹲礼,两手垂在身体两侧 ? 皇室人员坐着说话 不论男女,都要侧伏在地两肘着地在膝盖 前 ? 叩谢或行礼时 基本同上,但双手合十,额头触地 ? 听谕示时 基本同上可抬起头,双手相握保持原姿势
从“合十礼”,看泰国的长幼尊卑文化
?重视“长幼、尊卑”秩序 1.与长辈一起走,不能并排,晚辈走后面 2.不得已从长辈面前穿过,弯腰低头 3.与长辈交谈,不能高于长辈
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aef534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0.png)
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变得日益紧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们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应对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
对于泰语学习者来说,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容易,因为泰国与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语言和宗教背景。
泰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注重文化知识的教授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泰国的文化、历史、地理和宗教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泰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传统艺术和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学习,来增进对泰国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教师可以利用泰国文化节庆、传统装饰物品、音乐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泰语的了解和体验泰国文化的魅力。
二、通过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泰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升。
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情景对话、角色扮演、主题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泰语交际技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访谈、交流游学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进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开展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训为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泰语教学中还可以开展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训。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和问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通过举办跨文化交际技巧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学习跨文化沟通的技巧,提高他们应对不同文化环境的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包容性在泰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需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包容性。
教师可以通过对泰国文化的正面引导和宣传,让学生对泰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更愿意去了解和融入泰国文化。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保持开放的心态,包容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包容性。
中泰跨文化交际案例主题研究
![中泰跨文化交际案例主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d3cfa6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a.png)
中泰跨文化交际案例主题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中泰两国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旨在加深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为跨国交流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泰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跨国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而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交流的障碍,甚至会引起误解和冲突。
因此,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的交流方式,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本文将以中泰两国为例,分析其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二、中泰文化差异1. 礼仪与礼节中泰两国在礼仪和礼节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重视礼仪和礼节是一种传统美德,例如在商务场合,礼节性的问候和交换名片是必要的。
而在泰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亲密和友善的交往方式,因此在商务场合,泰国人更倾向于寻找共同点和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
2. 沟通方式中泰两国在沟通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言辞的准确和明确,喜欢在交流中强调重点和逻辑性。
而在泰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语气和语境的细节,倾向于通过非语言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3. 时间观念中泰两国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时间观念非常重要,人们往往会按时完成任务和约定。
而在泰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灵活性和随意性,时间观念较为宽松。
三、案例分析1. 问题描述一家中国公司要在泰国开展业务,需要与当地的合作伙伴进行谈判和洽谈。
但是在与泰国人进行沟通时,发现无法达成共识,甚至出现了误解和冲突。
2. 分析原因在这个案例中,中泰两国的文化差异是导致交流障碍的主要原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礼仪与礼节:在进行商务谈判时,中国人更注重礼仪和礼节,例如交换名片和礼物。
但是在泰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个人关系,因此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前,商务谈判很难进行。
(2)沟通方式:在进行沟通时,中国人更注重言辞的准确和明确,但是泰国人更注重语气和语境的细节。
泰国人妖令人雌雄莫辨
![泰国人妖令人雌雄莫辨](https://img.taocdn.com/s3/m/c6540a0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6.png)
泰国人妖令人"雌雄莫辨"看着衣着华丽,仪表姣好,体态动人,载歌载舞的"她们",真令人有雌雄莫辨之感。
"她们"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怎样变成人妖、怪胎的身体造成了怎样的畸形内心世界……泰国虽然是一个仅有6000万人口的小国,然而每年都有700万境外游客到此观光旅游,此项收入每年高达70亿美金,成为泰国经济的支柱。
泰国的旅游业极富地方特色,其中世界闻名的人妖特色歌舞表演,更是众多游客为之惊叹的。
看着衣着华丽,仪表姣好,体态动人,载歌载舞的"她们",真令人有"雌雄莫辨"之感。
泰国人妖的产生是因为泰国的色情旅游业很猖獗,女子在这个行当能挣很多钱。
一些男人为谋生计,想方设丽把自己变成" 女人";而一些人贩子也为了捞大钱,拼命拐骗、制造人妖。
于是," 人妖"这个特殊群体就逐渐产生了。
到20世纪的90年代,泰国人妖已达2万人,年龄均在14-50岁之间,主要集中在芭堤雅的人妖歌舞团及酒吧和夜总会。
凡到泰国旅游观光的人们都会必看人妖,但"她们"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她们"是怎样变成人妖的;怪胎的身体造成了"她们"怎样的畸形内心世界,这一切的一切,却是鲜为人知。
人妖们所表演的歌舞可以说是具有了相当的艺术水平,通常表演内容代表了各国国家的舞艺节目,每晚都有很多游客前往观看。
多姿多彩的泰国夜生活,每晚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在夜间展开他们的娱乐节目,表演开始前观众在外面排队准备进场。
" 人妖"是泰国的特产,也是泰国著名的城市风景,泰国独特的人文风情,很多都集中在"人妖"身上。
因此,泰国旅游业的繁荣,与"人妖"的存在有很大关系,欧洲人到泰国旅游,不少是冲"人妖"而来的。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泰礼仪文化差异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泰礼仪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8bf7244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2.png)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泰礼仪文化差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中国的近邻国家,泰国是我国南部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中泰两国的交往历史悠久,文化交流十分密切,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两国之间的礼仪文化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本文将从跨文化视角地分析中泰礼仪文化的差异,探讨如何避免文化碰撞以及如何实现跨文化合作。
一、中泰礼仪文化的差异1. 留遗发制度在泰国,留发作为佛教文化的一种传承,在信仰上有很深的意义。
因此,在泰国,男性通常会留发,而女性则剃发为梵行,在宗教上表示出对佛教的一种尊重和信仰,而在中国,剃发是僧人的身份符号,平民是不应该剃发的。
可以看出,在留遗发制度上,中泰两国的文化传承和信仰上都有截然不同的差异。
2. 语言表达礼仪在中泰两国的语言表达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泰国,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非常重视使用尊称,尤其是在与年长者交流时,必须要多使用一些尊称,如:”คคค”(khun)或”คคคค”(than)。
而在中国的语言表达中,通常用“你”、“我”等代称,显得比较亲近,在与年长者交往时,可以使用“先生”、“阿姨”等敬语或称呼对方的名字来表示尊重。
3. 饮食礼仪中泰两国的饮食礼仪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泰国,通常使用勺子、叉子和勺子来进餐,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不能用来取食物,而在中国,我们通常用筷子来进餐,左手虽然不可以放在餐桌上,但也可以用来接受他人递过的食物或其他物品。
二、避免文化碰撞的方法虽然中泰两国的礼仪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通过了解,尊重和包容彼此不同的文化习惯和传统,避免文化碰撞,促进跨文化交流。
1. 学习外语学习对方国家的语言,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熟悉对方的社交礼仪和文化习俗。
也可以更好地打开对方的心扉,建立互信和互相尊重的关系,避免文化措手不及所带来的失礼或尴尬。
2. 意识到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难免会遇到不同的文化习惯和礼仪。
我们应以包容心态去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
中泰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礼仪差异
![中泰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礼仪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8717d3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b.png)
中泰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礼仪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礼仪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礼仪往往决定着彼此间的态度和关系。
中泰两国有着各自的礼仪传统和规范,本文将探讨中泰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礼仪差异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中国和泰国在非语言交际的礼仪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目光礼仪、手势礼仪、空间礼仪、时间礼仪以及称谓礼仪等方面。
目光礼仪:在中泰文化中,目光交流的方式和频率有所不同。
中国人倾向于避免直接对视,尤其是在表达不满或批评时。
而泰国人则更倾向于直接对视,以表示友好和尊重。
手势礼仪:中泰两国的手势礼仪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独特的差异。
例如,泰国人常常用双手奉上食物,以示尊重和礼貌,而这一行为在中国的礼节中并不常见。
空间礼仪:中国人注重私人空间,交谈时保持一定的距离。
相比之下,泰国人可能更倾向于身体接触,他们用身体接触来表达友好和亲近。
时间礼仪:中泰两国对于时间的观念有所不同。
中国人一般比较守时,而泰国人的时间观念相对较为宽松。
在泰国,迟到是常见现象,他们往往将这视为对对方的尊重。
称谓礼仪:在称呼对方时,中泰文化也有所不同。
在泰国,一般称呼对方为“P”,表示尊敬。
而在中国,则更倾向于使用“先生”、“女士”等称谓。
以商务场合为例,一位中国商务人士到泰国进行谈判。
在会议期间,泰国方人员不断用手势来加强他们的观点,且经常直接与对方身体接触。
而中方人员则尽量避免直接对视,并且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个例子就展现了中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礼仪上的差异。
再举一个例子,在一次商业聚会中,一位中国商人和一位泰国商人相遇。
泰国商人不断赞美对方的商业成就,并经常使用头衔来称呼对方。
而中国商人则更注重平等,他们更倾向于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或者使用“先生”或“女士”来称呼对方。
这个例子也展示了中泰两国在称谓礼仪上的差异。
中泰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礼仪差异体现了两个国家在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独特性。
中泰非言语交际中的泰国礼仪
![中泰非言语交际中的泰国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74ddb57e77232f60ddcca1e6.png)
中泰非言语交际中的泰国礼仪
人类交际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与人在交往中通过非言语交际这一渠道,可以更大地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了解对方的文化。
但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规范,不同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了非言语交际中交际障碍的存在。
这是人与人交往中存在文化差异导致的正常现象。
中泰两国同属于亚洲文化圈,都以礼待人,有“礼仪之邦”之称,但是两国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非言语交际障碍。
本文从一个泰国人的视角,将中泰非言语交际中的礼仪,从基本礼节动作、行为举止和服饰与颜色选择等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中泰非言语交际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中国和泰国存在着文化差异的原因,帮助中泰两国人的交往的过程更加顺畅和自然,特别是为前去泰国的中国志愿者老师提供一些建议,让他们慢慢适应并融入泰国的文化,更方便在泰国工作和生活。
泰语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泰语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e1ff97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f.png)
泰语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习一门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对于学习泰语的人来说,培养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泰国文化,与泰国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和冲突。
那么,在泰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呢?首先,了解泰国的文化背景是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础。
泰国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礼仪等方面。
佛教在泰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渗透到了泰国人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中。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相关的宗教仪式,尊重泰国人对佛教的虔诚。
泰国的风俗习惯也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泰国人非常重视头部,认为头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在与泰国人交往时,切忌触摸他们的头部。
在泰国,双手合十的问候方式是常见的礼仪,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地使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敬意。
此外,泰国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宋干节(泼水节),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融入泰国的文化氛围。
其次,学习泰语中的文化词汇和表达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信息。
泰语中有很多与文化相关的词汇,如与佛教、传统节日、美食等有关的词汇。
通过学习这些词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泰国文化的内涵。
同时,泰语中的表达方式也常常反映出泰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点。
比如,泰国人在表达意见时往往比较委婉,避免直接拒绝,我们在学习泰语的过程中要注意这种表达方式,以免造成误解。
再者,多与泰国人交流是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泰国人实际交流,我们可以亲身体验泰国文化,感受他们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
可以通过参加语言交换活动、结交泰国朋友或者参加泰国文化交流活动来实现。
在与泰国人交流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
不要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开口,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也要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
如果在交流中出现了误解,要及时沟通和解释,以消除误会。
泰国跨文化交际分析
![泰国跨文化交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4cb7735f0e7cd1842536c7.png)
泰国跨文化交际分析
■孙 薇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摘 要:随着国家间交通的日益便利和 旅游业的不断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个人一生可能会 遇到来自小到同一省份不同民族,大到 不同国家 之 间 的 异 文 化 不 适 应 现 象 甚 至文化 冲 突。如 何 更 好 地 解 决 这 些 冲 突,对于我们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有 着至关 重 要 的 作 用。 本 文 结 合 舍 友 小 艳同学一 年 的 泰 国 某 大 学 交 换 学 习 生 活情况 为 例,结 合 跨 文 化 交 际 相 关 知 识,具体分析泰国文化特点,并对 跨 文 化交际需注意的事项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 际 文 化 差 异 文 化 误读
种狂欢 性 质 的 教 育 活 动。 牛 在 泰 国 是 愚蠢的象征,在中文系学习时,有 一次 小艳夸 赞 对 方 说:“哇,你 实 在 是 太 牛 了。”对方却说:“你下次再这么说,咱俩 就绝交。”
分析:小艳 刚 进 入 异 文 化 常 常 会 产 生文 化 休 克 反 应,在 跨 文 化 适 应 中,应 发展移情能力: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做 法、接受和欣赏文化差异,了解自 己的 文化,以移情的方式去展开交际。在语 言各要素中,词汇与文化关系最为密切 和直接,对跨 文化 交 际影 响也很 突 出。 由于不 同 国 家 所 处 地 理 环 境、思 维 方 式、民族 心 理 对 同 一 词 语 会 有 不 同 理 解,造成跨文化交际误解的往往不是词 语的概念意义,而是附加意义:包 括内 涵含 义、风 格 意 义、感 情 意 义、联 想 意 义、搭配意义等。因此在跨文化语言交 际中,特别是在学习另一个国家的语言 时,要 重 点 关 注 其 词 语 的 附 加 文 化 意义。
从晓雨的泰国之行看跨文化交际的三大障碍和文化休克
![从晓雨的泰国之行看跨文化交际的三大障碍和文化休克](https://img.taocdn.com/s3/m/d93b1e1b55270722192ef74e.png)
从晓雨的泰国之行看跨文化交际的三大障碍和文化休克晓雨的泰国之行,典型的反应了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三大障碍:认识误区,刻板印象,民族中心主义。
值得深思与思考第一个障碍是认识误区。
晓雨认为,既然语言相通,学校人员就应该和她多聊聊天,而不是“8个小时的路程几乎没有说一句话”;既然她是客人,主人就应该盛情接待,而不是“对她很冷漠,没有真诚的微笑”。
这些都反映出了晓雨认识上的误区。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认为对方和自己没什么两样。
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料相差很远,就会困惑失望,甚至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正是由于她有一种“文化都一样”的心理期待,对于接待交际还是一套中国人的想法,以自己的思想揣度他人,又缺乏跨文化意识和经验。
所以,她虽然人在异国,但思想还在“倒时差”,这些固有的想法成为晓雨从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
认识误区对跨文化十分有害,必须不断提醒自己:大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晓雨受挫后,首先是心态很积极,并没有退缩,而且认真的学习请教,发现了“亲吻”治疗法,并慢慢赢得了周围学生和老师的认同。
第二障碍是刻板印象,这在中泰两方都有体现,如晓雨“想象中热情好客的泰国人”,而泰国老师“惊讶”的说“中国老师不是不愿意参加我们的升旗仪式吗”。
尽管我们没有同某一种文化接触,但可能对它已经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如,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格,美国人随便,日本人努力等。
这就是一些刻板印象,也叫定型。
由这些即成印象出发,再去认识一般情况时,就往往回忽略个别特点,并且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使得人们不能客观的观察另一种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
在观察异国文化时,只注意那些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
它妨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不利于展开跨文化交际。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国民大都信封“清净”“善缘”等佛家传统,与人为善,礼貌谦和。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泰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泰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e2cfec8d15abe23482f4db9.png)
摘 要 中泰 两国之 间从古至今形成 了各 自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两国之间存在各种各样 的差异也是 必然
的,了解文化差异 ,使我们在跨文化交 际的过程 中减少 文化冲 突,更加方便 交流和感 情联络。
关 键 词 泰 国 中国 跨 文 化差 异 文化 交 际
中图 分 类 号 :I206.7
文 献 标 识 码 :A
l非 语言 交际 中习俗、礼仪 的差异
与 泰 语 的“上升 ,进 步 ”同一 个 音 。
不管是在什么地方 ,见面和分别时都需要 问好,打招呼,
中 国人 不 喜 欢 4这 个 数 字 ,因为 它 谐 音 “死 ”,人 们 会 觉 得
这 些 都 可 以称 为 见面 礼 。在 中 国 ,拱手 礼 始 于 上 古 ,有 模 仿 带 不 吉利 ,很 多人 不 喜 欢 电话 号 码 里 ,车 牌 里 等有 4这 个 数 字 。
也是对别人的大不敬 。父母即使是打大孩子都不会打他 的头 ,
泰 国和 中国往来历史悠久 ,彼此你 中有我 ,我中有你 ,尽
听说是要是打 了孩子的头,孩子就要生病的 。还有泰国人睡 管如此,两个 国家之 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差别。只有 更多
觉 绝 对 不 会 头 朝 西 的 ,因 为 西边 表 示 日落 西 山,表 示 死 亡 的 意 的互相 了解 ,才能在今后 的学 习和生活 中更好地 交流与合作 。
越 深 。地 位 高或 年 纪 大 的 人 还 礼 时 ,手 不 应 高 过 前 胸 。只 有
中 西 方 的餐 桌 礼 仪 对 泰 国有 双 重 的 影 响 ,但 是 西 方 的 色
和 尚可 不 受 约 束 ,不 必 向任 何 人还 合 十 礼 ,即使 面 见 国王 和 王 彩 更 多 一 些 。 如应 等 全 体 客 人 面 前 都 上 了菜 ,女 主 人 拿 起 勺
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探析
![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218f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9.png)
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探析【摘要】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首先通过介绍泰语教学的特点和现状,突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后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阐述了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
然后详细分析了在泰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对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
在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展望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泰语教学中的未来发展,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本文旨在为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言能力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泰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案例分析、理论探讨、教学特点、现状、重要性、培养方法、总结、展望、建议、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泰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习者在掌握泰语语言的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泰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增进中泰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为泰语教学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促进中泰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泰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深入分析泰语教学的特点和现状,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本研究旨在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泰国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研究也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过程和内在机理,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启发。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泰语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培养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1.3 意义和价值泰语作为东南亚重要的传播语言,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
通过学习泰语,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动态,还可以在未来的跨文化交流、商务合作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竞争优势。
泰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既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有利于国家间的友好交往与合作。
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探析
![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8634e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3.png)
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探析一、绪论随着世界日益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从泰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泰语课堂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2.1 泰语文化概述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为主流的国家,在泰国的文化中佛教影响很深。
在泰国文化中,有很多民俗和习惯,比如说“wai”,是一种表示尊重对方的方式,通常是将双手合十放在胸前,低头示意。
在泰国餐桌礼仪中,脚底不能对别人;在寺庙内,不能穿着短裤和短裙。
在泰国的交往中,也有一些需要我们注意的社交礼仪和礼节,如主人拜访客人要准备点心,客人不吃,主人要坚持守护的原则等。
2.2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2.2.1 了解泰国文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讲解泰国文化的基本概念、礼仪习惯以及社交礼节等方面内容,让学生了解泰国的文化风俗,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2.2.2 提倡多元化思维泰语教学中,应提倡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泰国的报刊杂志、拍摄泰国的风俗文化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2.2.3 加强对话交流在泰语课堂中,应尽量加强对话交流的机会。
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辩论、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泰国文化,同时也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加强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三、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我们提倡多元化思维、了解泰国文化和加强对话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
从泰国繁荣的旅游业看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语言的普及
![从泰国繁荣的旅游业看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语言的普及](https://img.taocdn.com/s3/m/d19cece9964bcf84b8d57bc7.png)
从泰国繁荣的旅游业看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语言的普及本文从泰国政府的国内外高水平的旅游外交宣传攻略,泰国人民强大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以及旅游业发展、经济发展和跨文化交际所必需的语言环境的良好普及等三方面,深入分析了其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成功原因。
总结了泰国的经验对我国的不同文化的兼容并蓄的时代发展性要求、全民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及语言普及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标签:语言普及跨文化交际意识旅游业共识一、引言泰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国际影响很大,中国人、欧美人游泰的兴趣越来越浓之风,有目共睹。
其中的不少因素是可以引起和值得我们的足够的研究、分析和借鉴的。
我们主要可从泰国国内、国外对外交际交流两方面情况来分析它的成功原因。
1.国内日常实际情况可用服务细致周到来形容。
进入泰国,你若使用英语,可轻松走遍泰国,无须导游。
吃、住、行、游、购、娱、或想对泰进行一些旅游、文化之类的研究考察等都较方便。
因为泰的各家宾馆饭店、展览馆、娱乐场所、学校等大都使用英语,都有全面配套的英语宣传册、英语书刊、杂志、地图册、名片等,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全面到位。
在一些大型表演场、或民族歌舞表演场所,不但有书面英语介绍,还有现场口译,边演边介绍、语言能力较强,常引来游客的阵阵欢笑、共鸣。
有的宾馆、饭店还邀请著名大学教授作各种泰国文化英语演讲、介绍讲座。
旅游促销手段、策略之多、之佳,跨文化交际意识之强,令人寻味。
所到之处,各种人员都或多或少可用英语与外宾交谈,沟通。
令人感觉全民英语素质、基础普遍较好,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电视英语频道多,英语故事片、节目多。
所有公共场合,广告牌,提示牌等基本是双语解释,(即泰语和英语),或多语解释。
著名景点大王宫里,还有多种文字介绍的精美宣传册—日本语、汉语、英语、泰语等,均免费提供。
由此也可见泰旅游当局对旅游管理、接待水平之成熟,对跨文化交际的推广的重视、语言文化能力之强。
2.国际旅游宣传促销情况可用有计划、有策略,主动重点出击来概括。
浅谈中泰文化差异
![浅谈中泰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17c5fdc16fc700aba68fc21.png)
浅谈中泰文化差异151 陆慧敏文化是指人与自然相对应、融合的概念,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
受其影响,泰国也是一个很具民俗礼仪风范的国家, 仪式繁多,礼节也很复杂。
泰国人民爱和平,重礼仪,同样是一个礼仪之邦,并素来以"微笑的国土"著称。
了解中泰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异,可以使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增进友谊,避免文化冲突,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以下我们从人妖文化看一下中泰文化差异。
同样是亚洲文化圈,中国是绝对的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重男轻女自有中国历史以来便根深蒂固,但是泰国却是重女轻男。
从传统上来说,人们普遍追求靓丽的外表;加上泰国是一个普遍信仰佛教的国家,佛教爱人、贤德的教义已经深入人心,这和女性温柔、贤惠、善良、谦让、平和不争的品行不谋而合,而和男人们大打出手以拳相击,蛮横凶残的特征大为不同。
所以女性的品德之美被社会广为推崇。
第三,由于泰国这个国家娱乐业发达,旅游业等服务行业较发达,女孩子就业相对比较容易,这也是重女轻男的一个因素。
第四,泰国还不是很富裕的国家,社会上贫富差距很大,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女孩子比男孩好养活。
所以如果生下男孩,贫困家庭就把男孩当女孩养。
其次,全社会民众的宽容的态度,选择的自由。
在中国,我们处在一种思想单一的国度,如果出现人妖,必定会受到指指点点,人们议论纷纷;而泰国受佛教影响,对待人和事都比较宽容。
而人妖大部分来自泰国北部和东北部的穷苦人家,生活所逼,加上民众的宽容,人妖的数量就逐渐泛滥了。
人妖的泛滥与泰民族平和不争的性格息息相关。
当然,这也是因为泰国人伸手佛教教义的影响,正是因为人人都拥有与世无争、平和知足的心境,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素养,所以在泰国,人们的幸福指数是最高的。
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探析-2019年精选文档
![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探析-2019年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0e260f9cfc789eb162dc8b3.png)
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父际能力探析、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何为跨文化交际?它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拥有能够和外国人进行正常、有效沟通的能力。
不同国家的人存在着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文化不同,生活的地域不同,风俗习惯和思考方式自然也不同。
比如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代表截然相反的意思。
这就要求交流者同时了解这两种文化的背景,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它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包括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体内部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特定场景),交际者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能力。
得体是指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
有效是指实现交际目标,达到成功的交际。
二、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第一,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中国与泰国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广泛,更多的中国人涉及跨文化交际。
中国一东盟合作正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国际市场大量需求能用泰语有效交际的、具有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给泰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其现实意义。
第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泰语教学模式的创新。
依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只注重语言的教授,教会学生泰语词组、短语的用法,引导学生掌握泰语语法规则以及依据语法规则正确地进行语言表达。
教师较少注重根据特定的场景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泰语的能力。
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经过几年的培养,即使是学习较好的学生也无法用所学的泰语同泰国人得体、有效地交流。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这种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考试科目跨文化交际_____院、所、中心___国际学院__________________专业或专业领域____汉语国际教育_____________ 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级别_______2013级______________学年____2013—2014 ________________学期_______第一学期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王馨芳____________学号__112013117080003___________________类别____全日制硕士_________________(全日制博士、全日制硕士、教育硕士、高师硕士、工程硕士、农推硕士、兽医硕士、进修)2014年 2 月19 日研究生院制从泰国“人妖文化”视角看中泰跨文化交际西南大学王馨芳重庆400715摘要:泰国民间俗称人妖为“各特伊”,意为两性人。
两性人在泰国发展蔓延有其社会基础。
本文就将着重探秘究竟何种社会文化可以接纳“人妖”,并将这种文化特征与中国相关文化进行对比。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这种本国独特的文化特征不得不引起重视,否则就会造成交际障碍甚至是生存困难,最后概括阐述中泰两国人民跨文化交际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人妖文化女性美跨文化交际提到泰国,不得不提泰国社会中存在的而且是大量存在的成为一大文化特色的人妖群体。
“人妖”指一种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具有女性特征的男子。
他们在泰国虽不受重视,但也不遭到歧视。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人妖的不男不女的人群比如太监,但是太监只存在于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皇宫内院中,不得流行于民间巷道,其存在历史和范围都不可与人妖相提并论。
而人妖在泰国流行于市井之间,泰国政府把人妖注册为男性,有的地方的卫生间还专门为人妖单独设置,门上画着莲花的图案。
在首都曼谷东南部的一个海滨小镇芭提雅云集了泰国最多也最优质的的人妖,每年来此观看人妖表演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里有泰国最早和最大的歌舞班子——蒂芬尼”人妖歌舞团,每当夜幕降临,一场场气势宏大、妖娆多姿的舞台表演便在人们的翘首企盼中拉开帷幕。
“人妖”最早兴盛起来是在新加坡。
新加坡曾经是人妖行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人妖”一词也最早出现新加坡报端。
据说当时的新加坡政府高官认为,容许人妖在新加坡表演“有失面子”,后来政府颁布法令,取缔了人表演。
自此,人妖表演的中心从新加坡转移到了泰国。
”1975年在泰国出现,后来被泰国旅游界看中、利用,培养成能歌善舞的人,让他们进行歌舞表演。
[3]为何泰国社会容许这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我想不单单是因为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人妖可以在泰国社会站稳脚跟,必然有它生长的文化基础。
一、人妖的普遍反映的泰国文化1、重女轻男的传统。
同样是亚洲文化圈,中国是绝对的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重男轻女自有中国历史以来便根深蒂固,泰国为何形成了重男轻女的传统?第一,从人们追慕人妖的靓丽外形,婀娜体态,胭脂水粉,光鲜亮丽的服饰可以看出泰国这个国家的人们普遍喜欢漂亮的外表。
而这些只有女儿家才最可以把这种美表现到极致。
这成为许多男孩羡慕不已又无奈至极的事情,所以有的男孩一生下来由于环境的洗染和家庭的耳闻目睹,看着妈妈和妹妹每天浓妆艳抹香囊粉黛的,就特别想成为一个女儿身。
这可以由泰国人的生活习惯看出,比如泰国人天天洗澡,走到哪里都是香气袭人,工作场合化淡妆否则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等现象看出。
第二,众所周知泰国是一个普遍信仰佛教的国家,佛教爱人、贤德的教义已经深入人心,这和女性温柔、贤惠、善良、谦让、平和不争的品行不谋而合,而和男人们大打出手以拳相击,蛮横凶残的特征大为不同。
所以女性的品德之美被社会广为推崇。
第三,由于泰国这个国家娱乐业发达,旅游业等服务行业较发达,女孩子就业相对比较容易,这也是重女轻男的一个因素。
第四,泰国还不是很富裕的国家,社会上贫富差距很大,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女孩子比男孩好养活。
所以如果生下男孩,贫困家庭就把男孩当女孩养。
2、全社会民众宽容的态度,选择的自由。
试想中国社会可否允许如此之多的变性人存在,还提供公共场所让其光明正大地搔首弄姿随歌起舞?我想中国民众一定会指指点点,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刚出现的“人妖”一定会在众人鄙视疑虑的目光中失去生存之地。
在中国这种社会思想单一的国度里,这种现象很难生根发芽。
而在泰国不同,泰国人的性格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普遍比较宽容,不和人争吵。
这种宽容态度的表现之一就是性取向自由。
在泰国,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象,可以是女人,男人,甚至是“人妖”,也可选择同时爱这其中的几项,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权利,没有人会说三道四,人们对别人这种属于个人范围内的私有权绝不干涉,从不强迫别人非要选择某一种观念。
况且大多数人选择当人妖都是为生活所迫,在泰国,人妖一般来自泰国北部和东北部的贫苦家庭,几乎没有富贵人家的男孩愿意做人妖的,他们为改变男性特征每天要吃刺激雌激素的荷尔蒙药,还要每天练功跳舞,接受严格的规范化训练,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
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每天过度的演出活动等生理和心理上的摧残,他们的寿命一般都在30至40岁之间,活不过50岁,正常的婚姻生活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既然无法解决他们的苦痛,为他们找到更好的出路,所以也管不得人家当人妖了。
就这样由于民众的宽容和无奈,“人妖”数量就逐渐泛滥起来了。
3、泰民族平和不争的性格。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允许自己的条条男儿好汉成了伪娘,而听之任之,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人民与世无争、平和知足的性格特征。
事实上,泰国人深受佛教教义的影响,人人正是拥有这样的一种心境,一种与世无争’安贫乐道’各守其职的精神素养。
泰国人非常容易满足,他们不太强求别人拥有的自己也要得到,反而他们认为,有些东西是命中注定谁有谁没有的,并不是强求就可以得到的。
所以他们的民族血液里没有一种积极争取、非做不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无畏精神,没有争夺和竞争意识,他们也没有祖先留下来的变得多么多么强大,重拾往日辉煌的责任与压力。
这可以从泰国人平时有条不紊慢慢悠悠的生活节奏看得出。
而在中国社会则不同,这种男性变得阴柔之气与中华好男儿成为民族脊梁扛起民族复兴伟大重任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和铮铮铁骨是背道而驰的,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也是格格不入的。
如果社会任由此种现象发展下去,谁来复兴民族振兴中华,谁来继承祖宗留下来的基业,谁来保家卫国。
中国政府也是不允许这种社会现象蔓延的。
所以,因为绝大部分的民众信仰佛教,佛教教义自然成了泰国社会道德规范的主体,也就是人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进而也就融入了民族血液,成为了一种民族性格。
二、对中泰两国人民跨文化交际的启示1、“人妖”文化本质上属于色情文化。
人妖对游客的吸引,对旅游业的促进离不开“人妖”所带来的色情服务。
目前,泰国有5500 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人妖的数量已经是2万人左右。
泰国社会人妖数量的相对庞大,女学生和女教师下装必须穿裙子而不是裤子,颜色可以鲜艳而且要调配开,因星期几额不同而有颜色的不同要求,完全不同于中国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人们不论男女一产黑灰绿上衣裤子的着装风格。
可以看出泰国全社会对女性之美的趋之若鹜和痴迷。
但是泰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恋又是毫无色情镜头、纯之又纯,教师装等职业装又是遮蔽得完美无缺,教师、律师等在社会上受人尊敬,特别有社会地位的人群如果稍有暴露或不得体的表现,就会颜面扫地,受到嘲笑和奚落。
可以看出泰国主流文化还是传统的亚洲文化,主流媒体的宣传还是保持了庄重、正统的风格,趋向保守、含蓄、矜持内敛,避及谈到性,但是渴望性,所以才在人妖表演、娱乐行业里过多运用性。
所以正式场合和泰国人交往时,一定要着装得体优雅大方,不得穿着暴露,行为举止端庄沉稳,不得表现轻佻。
2、泰国人既然这么重视美貌,从小孩子到成人一如既往。
比如在学校,有的学生在老师还没说下课之时,就已经拿出镜子,开始胭脂香粉大抹一气。
这样的学生比比皆是不只一个两个,而且并不觉得害臊和不当,老师也欣然接受。
既然这样,我们在和泰国人交际时,一定要多夸奖别人漂亮、服饰漂亮、拿的用的东西漂亮,不论男女,不管是否真的漂亮,一定要在口头上面带微笑多多赞美别人,如果的确不漂亮,也不要说出来,换一种说法,否则会让对方难堪。
3、同上,泰国人喜欢漂亮的东西,喜爱干净,所以我们进入异国他乡之时,就要改变在中国的一些生活习惯尤其对于北方处于温带地区的人们,要天天洗澡,天天换衣服,出门化淡妆,衣着得体,注重形象,否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4、泰国是佛教之国,崇尚女性之温柔婉约,所以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争吵不休、打架斗殴。
不得在公开场合指责上级的错误,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不得与别人尤其是上级争论某一问题,而是要在私下里以谦虚的态度说明问题即可。
拿东西要轻拿轻放,请求时要柔声细语,说话要慢、客气、有礼貌,行为举止优雅得当,不得粗鲁、傲慢、强横,不得面目狰狞。
这种交际在泰国是不成功的,这样的人在泰国也是不受欢迎的。
5、由于泰国人平和不争,生活中无忧无虑,以体验快乐为主,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完成的事情必须达到的目的,所以做事不紧不慢,办事效率低下,时间观念差,尤其是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所以和泰国人相处不要着急,不要催促对方。
和泰国人合作时,以和谐愉快地完成任务为根本宗旨,跟着对方的慢节奏走,自己可以勤劳多做,而且往往勤劳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喜爱。
但不要嫌弃对方,批评指责对方做事拖沓缓慢,那样会造成关系破裂、合作不愉快;教书育人时,面对学生经常上课迟到,学习读书懒惰,作业不按时完成的情况,老师要以鼓励为主,不要因为没完成而批评学生,要求不要太高。
跟着学生的慢节奏走,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等待有关部门制作审核检验相关证件时,如果是重要的事情必须在某个规定日期之内办理完成时,要及时不间断不厌其烦地提醒对方,否则就会因为工作人员的拖沓而延误了事情,而他们是不负责任的。
总之,做事要谦虚低调,不要张扬,勤勤恳恳即可。
6、泰国人民大多十分宽容友善,崇尚自由。
所以我们在和泰国人相处时要融入对方的文化,要尊重别人的选择,不要在别人背后说某人的坏话,说三道四,因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样会让你背上恶名,还会得罪别人,处境十分艰难。
不要因为看不惯对方的做事风格或行为习惯而闲言碎语,内心不平衡,导致做事时不得当。
要在内心深处宽容别人,体谅别人的难处,容忍接纳对方的文化习俗,这也是跨文化交际时最根本也是最起码的心理准备。
7、人妖的每场演出结束后,都会走到观众中间与人们合影留念,服务费每张20泰铢。
在泰国,每天早晨都会有很多披着黄色袈裟,赤着脚,拿着钵盂去化缘的和尚,泰国民众期待他们的到来,准备好食物或其他生活用品送给他们,并真心诚意地跪在他们面前,让这些高僧们为他们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