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小学教育综合知识
2022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2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eab62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6.png)
2022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 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1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意见中》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 A)。
A.师德师风B.教学水平C.师生关系D.学历职称2“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方法”,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知识中的(D )。
A.通史知识B.学科知识C.教育教学知识D.小学生发展知识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这一目标适宜学段是( B)。
A.小学低年级B.小学高年级C.初中学段D.高中学段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国家实行( A)。
A.九年义务教育制度B.十年义务教育制度C.十一年义务教育制度D.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5《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学校要明确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每天不超过( A)。
A.60 分钟B.90 分钟C.120 分钟D.150 分钟6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规定,警告和记过处分期限分别是(B )。
A.12 个月和 6 个月B.6 个月和 12 个月C.12 个月和 24 个月D.24 个月和 12 个月7 无偿为社会及社区公共事务提供服务劳动属于(C )。
A.生产劳动B.家务劳动C.公益性劳动D.自我服务劳动8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体系包括( D)。
A.初中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B.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C.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D.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9 教育是“扎根于本能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观念属于(A )。
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神话起源论10“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句话支持人发展动因理论是(B )。
A.外铄论B.内发论C.多因素论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11“经历”“感受”等历时性、过程性行为动词常用语课程( B)。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二)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二)](https://img.taocdn.com/s3/m/ed6e180f5f0e7cd184253692.png)
第六章教学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概念: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的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教学的基本任务: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③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⑤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概念: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
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对象;③教材:是教学的内容,教师要传授教材,学生要领会教材的内涵;④教学手段:是上述三要素相互联系的桥梁。
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①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规律;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③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④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学过程的本质:①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这种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复杂过程。
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相同的。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
安徽省 2023 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省命题考试小学数学学科笔试大纲
![安徽省 2023 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省命题考试小学数学学科笔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d16f4f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6.png)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用)》的要求,本科目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素质”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着重考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应具备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查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考查教学技能。
将知识、能力和素养融为一体,综合检测考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水平、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素养和发展潜能。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一) 学科专业知识1.数的认识(1)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数位和数级的顺序、名称及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比较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2)小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3)有理数的意义、大小。
(4)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数的运算与性质(1)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应算理。
(2)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的性质。
(3)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比、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比例的有关问题。
(4)常见的数量关系。
(5)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6)整除、约数、倍数的定义,用定义证明整除问题。
(7)带余除法的意义、带余除法表达式。
(8)奇数、偶数的定义和性质,奇偶分析法。
(9)被 2,3,5 整除的数的特征。
(10)因数(约数)、倍数、质数(素数)、合数、质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互质数的概念;分解质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及其应用。
3.常见的量(1)常用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面积单位以及体积与容积单位。
(2)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4.代数式与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列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
(2)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式,整式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
安徽省 2023 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省命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笔试大纲
![安徽省 2023 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省命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笔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3953ed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e.png)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2〕35 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学补充合格师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教育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课程改革政策和师德修养等 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育学1.教育(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本质(3)教育的功能(4)教育的发展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文化、科学、技术、人口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人口等功能(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大数据、互联网+、多元文化与教育变。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5)我国学校教育制度3.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全面发展教育理论(3)中国的教育目的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 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20 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 年)。
5.课程(1)课程的概念、课程类型及其特征(2)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3)课程理论流派(4)课程目标的设计(5)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6)课程开发与实施(7)课程改革的影响因素6.教学(1)教学的概念(2)教学的任务(3)教学理论流派(4)教学过程和基本规律(5)教学原则(6)常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7)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8)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9)教学模式的概念7.德育(1)德育及其意义(2)德育过程(3)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4)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8.班主任工作(1)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2)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3)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4)小学班级队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9.学生(1)学生观(2)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教育(3)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4)小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5 特殊儿童的概念、类型及其特殊儿童的教育10.教师(1)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2)小学教师专业要求(3)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4)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11.现代教育技术(1)教育技术的概念(2)信息时代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4)多媒体认知及其教学原则(5)信息化教学环境(6)在线学习平台与网络课程(7)多媒体辅助教学(8)开放教育资源及其应用(9)现代远程教育(10)教育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11)智慧学校与智慧教育12.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研究的概念和对象(2)教育研究方法主要教育研究方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研究法等。
2017安徽新任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7安徽新任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2d474db9f3f90f76c61bc3.png)
2017安徽新任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生不超过( )A.6小时B.7小时C.8小时D.9小时【答案】A【解析】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8小时。
2.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 )A.以体验和辨析为主B.以活动和体验为主C.以游戏和模拟为主D.以游戏和辨析为主【答案】C【解析】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3.“关爱小学生”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内容“专业理念和师德”中的( )A.职业理解和认识B.对待小学生的行为态度C.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D.个人修养与行为【答案】B【解析】略。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易错)A.国家规定必须进修的课程B.只在小学阶段开放C.目标是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D.包括研究性学习【答案】B【解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详细知识点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详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79743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9.png)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详细知识点XXX" Detailed Knowledge Points (XXX)I。
XXX1.Pedagogy XXX.2."Xue Ji," written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d of China。
isthe world's first XXX issues。
which is about three XXX ideas include "not to pull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 "XXX" (reflecting the principle of progressive teaching)。
"teachingwithout constraining。
forcing without suppressing。
opening without reaching the limit" (reflecting the XXX)。
and "XXX and learning" (reflecting the teaching law of the unity of teacher-ledand student-centered roles).3."The Great Didactic" by John Amos Comenius in 1632 was the first XXX.4.XXX's "Democracy and n" emphasizes "child-centeredness" and proposes the method of "learning by doing," laying the XXX "XXX."5.XXX's "Thought and Language" takes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goal of teaching.6.XXX's "The Process of XXX.7.XXX's "Advice to XXX" and "XXX" are known as the "living pedagogy" and "XXX."8.XXX: in a broad sense。
安徽省2023年小学教育综合教师公开招聘笔试大纲
![安徽省2023年小学教育综合教师公开招聘笔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e74e7a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6.png)
安徽省2023年小学教育综合教师公开招聘笔试大纲一、总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安徽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确保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制定本德育工作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全省小学教育综合教师公开招聘笔试提供德育工作方面的参考和指导,以促进教师招聘选拔与德育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基本原则1. 德育为先: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小学教育工作的首位,强化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确保教师招聘工作充分体现德育重要性。
2. 全面发展:遵循素质教育原则,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化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3.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实践育人:注重德育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德育工作中的协同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格局,形成德育合力。
6. 时代性:紧跟时代发展,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立足小学教育实际,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本德育工作指南将为安徽省2023年小学教育综合教师公开招聘笔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全省小学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文明行为、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小学生。
通过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道德素养和公民素质。
具体而言,总体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团结友善等;- 培养学生具备文明的行为习惯,尊重师长、关爱同学、乐于助人;- 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培养学生具备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培养学生具备社会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1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
![2021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58f1b2f5335a8103d22049.png)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第一某些教诲学原理教诲与教诲学1:中外教诲名言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诲之,三乐也。
————“教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③教诲是发展健全个性——捷克教诲学家夸美纽斯4.教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小朋友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能力——裴斯泰洛齐5.人只有靠教诲才干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诲成果————德国思想家康德2:教诲概念①教诲是一种培养人社会活动。
这是教诲质规定性,也是教诲与其她一切社会现象主线区别②广义教诲:泛指有目地增进人知识技能,提高人结识能力,影响人思想品德增强人体质完善人个性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诲:即学校教诲教诲者依照社会发展规定,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在特定教诲场合,有目,有筹划,有组织对受教诲者实行影响,使她们身心朝着社会盼望方向发展活动和过程3.教诲活动基本要素及互有关系教诲活动基本要素涉及:①教诲者②受教诲者③教诲影响教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互有关系:①教诲者与受教诲者之间互相作用②教诲者和受教诲者之间关系以一定教诲影响为中介4.教诲来源学说观点生物来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诲来源归于本能.局限性:否认了教诲社会性心里来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模仿局限性:否认了人是故意识。
劳动来源论: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必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教诲产生1. 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诲萌芽,作为独立社会实践部门学校教诲是在奴隶社会浮现2. 国内经考证最早学校在殷朝。
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
周朝乡学分为:塾痒序校3. 教诲系统产生,是制度化教诲形成前提4. 最早设立从事教诲工作教师职业是——商代5. 欧洲封建社会教诲内容:七艺涉及: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术)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书指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6.学校产生需要具备条件①社会劳动必要浮现相称数量剩余产品,使一某些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浮现专门从事教诲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学生②具备相称数量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诲提供特定教诲内容③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7奴隶社会教诲浮现条件体现:①经济上,由于铁质工具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②政治上,在体脑分工基本上,社会浮现了阶级和国家③文化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8.原始社会教诲重要特点:①教诲非独立性②教诲原始性③教诲平等性和普及型9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诲特点①教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学校轻视体力劳动轻视生产经验传授②学校教诲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备阶级性级别性。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300447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a.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教育概念和理论。
二、考试内容1.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1)教育的定义与特点(2)教育发展的历史概述(3)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与学科特点(4)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发展主义等(5)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途径2. 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改革(1)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与主要内容(2)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制度与管理(3)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4)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5)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政策与措施3. 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4)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法(5)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4. 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保障(1)教育评价的概念与意义(2)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构建与改革(3)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与指标体系(4)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概念与内容(5)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措施与政策5. 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1)教育发展的主要观点与趋势(2)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方向(3)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4)校园文化与师德建设(5)学生发展与德育工作三、考试形式1. 选择题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
每个题目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2. 填空题考生在题目给出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答案或关键词。
3. 简答题考生需简要回答问题,要求答案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回答问题的问题。
四、考试时间和分数分配1.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总分:100分。
3. 每题分数分配: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五、参考书目1. 张宝军. 教育学导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 李曼. 教育学要点与面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杨笑梅. 教育改革与发展[M]. 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 陈丽华. 教育法律法规[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六、考试评分方式考试采取纸笔形式进行,评分标准按照答题要求进行评分,总分取各题目得分之和,最后按百分制得出成绩。
2021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1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f54a7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a.png)
2021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指出:“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工作,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
”这一内容要求针对应的学段是( B )。
A.小学低年级B.小学中高年级C.初中D.普通高中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A )。
A.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B.十年制义务教育制度C.十一年制义务教育制度D.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属于( B )。
A.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B.教师享有的权利C.既是教师享有的权利,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D.既不是教师享有的权利,也不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4.《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是( A )。
A.师德师风B.教学实绩C.论文论著D.职称文凭5.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教师专业能力中,“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属于( C )。
A.组织与实施能力B.激励与评价能力C.沟通与合作能力D.反思与发展能力6.夏丐尊说:“爱对于教育,犹如水之于池塘,没有水,便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便不能称之为教育”。
这句话反映的是教师职业的( B )。
A.长期性B.伦理性C.复杂性D.创造性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教育名言的提出者是( C )。
A.蔡元培B.陈鹤琴C.陶行知D.晏阳初8.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的现场,通过对实际的事物活动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这种教学组织是( B )。
A作业 B.参观 C.讲座 D.辅导9.下列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A.人力资本是体现在社会产品生产和消费上的成本总和B.人力资本是对生产者进行教育、培训等支出及其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C.人力资本收益测算法是由西奥多·舒尔茨提出来的D.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及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10.下列关于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100道常识性知识点总结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100道常识性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3fee4c3b3567ec102d8a80.png)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4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b9df6b48d7c1c708a145ef.png)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一、单选题(40题,每小题1分)1、“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中所体现的战略目标是( B )。
A.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B.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C.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D.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是( D )。
A.加快薄弱学校改造B.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C.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D.促进农村科教结合3、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修订规定的是( C )。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C.义务教育鼓励教科书循环利用D.义务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发展教师教育。
4、《基础教育可改革纲要》(实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时间”、“劳动与技术教育”和( C )。
A.环境教育B.艺术学习C.研究性学习D.网络教育5、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不属于通识性知识基本要求的是( D )。
A.具有相应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B.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C.具有形影的艺术欣赏表现知识D.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B )。
A.小学与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初中阶段以分科和综合相结合课程为主D.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7、“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或者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连续要求”,这段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B )。
A.全面教育思想B.终身教育思想C.特殊教育思想D.精英教育思想8、按照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为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做出正确反映的学习属于( D )。
A.信号学习B.系列学习C.言语联结学习D.辨别学习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梳理-记忆与认知规律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梳理-记忆与认知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ed9877df5335a8103d22014.png)
教育综合知识梳理-记忆与认知规律记忆一、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品质:敏捷性(记忆的速度和效率)持久性(记忆的保持)准确性(记忆的正确和精确)准备性(记忆的提取和应用)二、记忆的分类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3、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程度,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4、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记忆的生理机制:巴甫洛夫用暂时神经联系来解释记忆。
三、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包括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一)识记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1、分类:(1)有无目的性: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记忆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2、识记的规律(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任务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二)保持与遗忘1、保持及其规律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环节。
规律:(1)保持在数量上的变化:1)表现为识记的内容随着时间的延长进程呈减少的趋势,甚至遗忘。
2)记忆恢复:是指识记某种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2)保持在质的方面的变化:1)记忆内容中不重要的细节部分趋于消失,主要内容及特征能较好的保持,使记忆内容简洁、概括和合理。
2)记忆内容中的某些特点和线索有选择地被保留下来,同时增添某些特征,使记忆内容成为较易理解的“事物”。
2、遗忘及其规律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详细知识点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详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c3fa7f3960590c69ec37665.png)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详细知识点(珍藏复习版)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着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2024年安徽合肥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2024年安徽合肥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dee7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0.png)
2024年安徽合肥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
A.立德树人B.弘道追求C.专业发展D.教育情怀答案:B2.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孟子B.老子C.孔子D.荀子答案:C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的观点。
A.实用主义教育学B.制度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答案:D4.学校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有系统的活动内容B.是否有正规的活动场地C.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D.是否有活动工具答案:C5.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是《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的()。
A.第一次修正B.第二次修正C.第三次修正D.第四次修正答案:C6.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A.地方课程和选修课程B.国家课程和选修课程C.地方课程和必修课程D.国家课程和必修课程答案:D7.关于教育目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有的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利益论D.教育无目的论答案:D8.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A.思想教育B.智力教育C.健康教育D.美感教育答案:D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和()。
A.综合性B.衔接性C.整体性D.独立性答案:A10.课程的总体规划是()。
A.课程设置B.课程计划C.课程设计D.课程要求答案:B11.班主任的工作从()开始。
2020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小学)(含答案解析)
![2020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小学)(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729c831ed9ad51f11df22f.png)
2020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小学)(总分:12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属于劳动教育的()。
(分数:1.00)A.重大意义B.指导思想C.基本原则√D.教育体系解析:属于基本原则中的育人导向。
2.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2035 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是()。
(分数:1.00)A.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B.实现全面均衡的义务教育C.实现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D.实现初步均衡的义教教育解析:3.《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中,“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钻研探究解决问题的思想,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情况”,属于“学业发展水平”中的()。
(分数:1.00)A.知识技能B.学科思想方法C.实践能力D.创新意识√解析:创新意识包括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
4.在教育中,强调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观点属于()。
(分数:1.00)A.人文主义教育观√B.构建主义教育观C.行为主义教育观D.认识主义教育观解析:强调潜能是人本主义的观点。
5.墨子的“素丝说”认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种说法认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分数:1.00)A.遗传因素B.成熟程度C.外部环境√D.个体主观能动性解析:墨子属于外铄论,选环境。
6.把直接经验置于课程设计中心位置的课程理论流派是()。
(分数:1.00)A.学科中心论B.学生中心论√C.社会中心论D.问题中心论解析:活动课程强调直接经验。
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制得到发展,这种教学法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阅读:2018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小学-教育综合知识)
2018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尚未发布,根据往年考试时间来看,公告预计在4月中下旬发布,报名时间在4月底至5月初,5月中下旬进行笔试,现整理2017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大纲供广大考生参考:
温馨提示:收藏,公告发布,小编会同步官网在这个汇总页面更新内容,帮助您快速查找你想要的教师招考信息!!!
点击查看>>>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仅供参考】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2〕35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学补充合格师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教育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育学
1.教育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本质
2.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
(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3.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3)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5.课程
(1)课程、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2)布卢姆、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
(3)课程开发及其影响因素
6.教学
(1)教学的意义
(2)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3)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5)小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
(6)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
(7)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
(8)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
(9)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7.德育
(1)德育及其意义
(2)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3)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4)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8.班主任工作
(1)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2)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
(3)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
(4)小学班级队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
(5)学校与课外教育活动、家庭联系及协调
9.学生
(1)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2)小学生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与教育
(3)小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
(4)特殊儿童的概念、类型及其特殊儿童的教育
10.教师
(1)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
(2)小教师专业要求、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
(3)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
(二)心理学
1.小学生认知发展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2)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规律的应用、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3)记忆的概念、记忆品质、记忆过程、记忆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4)思维的概念、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5)想象的概念、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小学生情绪、情感、意志
(1)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种类
(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种类
(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质
3.小学生个性发展
(1)需要、小学生的兴趣及其培养
(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类型、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能力的培养
(4)性格的概念、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4.学习与学习理论
(1)学习的概念、学习分类
(2)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分类、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
(4)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迁移与教学
(5)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策略
(6)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标准
(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要途径与方法
(3)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4)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
(三)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等
2.教师权利和义务
(1)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2)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
3.学生权利保护
(1)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2)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
(四)新课程理论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基本理念
2.《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
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4.新课程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
5.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6.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2013年)
2.教师职业行为
(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解析题、案例分析题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约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