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简答题精选第二章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3.教育与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4.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5.学校文化的分类。

学校文化可以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

其中,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又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以及理想成分四个要素。

6.学校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规范功能。

7.教育与人口。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影响着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人口的质量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人口的结构和迁移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教育学及心理学简答及案例

教育学及心理学简答及案例

第一章习题:五、实例分析1.常言道: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

其意是说心理的不可知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此话妥否?为什么?2.在生活中,当人们知道你是学过心理学的,有人便会进一步问道:“那你一定能猜到别人的心理,我现在正想什么?你知道吗?”对此情形,你作何评说?3.有人说,要搞好教书育人工作,并不一定要学心理学。

现实生活中,没学过心理学而成为优秀教师的大有人在;而有的学了心理学却仍然教不好书。

可见,学不学心理学无所谓。

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六、简答题1.简述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2.心理学有哪些重要分支?3.列出对世界心理学史具有重大影响的十大流派。

4.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七、讨论题1.学习心理学对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有何意义?2.你希望通过学习心理学解决什么问题?八、图表题请在图1-1中标有数字的地方填上适当的内容。

第二章习题:五、辨析题1、科学的心理观就是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2、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反射。

3、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兴奋点。

4、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没有什么不同。

5、大脑皮层机能定位区的划分是相对的。

6、动物不具备思维活动。

六、实例分析1.马戏团里教小狗做算术是用什么原理训练的?2.有的同学在参加重大考试前显得非常兴奋,但拿到试卷时却好像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这是什么原因?3.美国学者丹尼曾做过一个惨无人道的实验。

他从孤儿院里选了40名婴儿,将其分别放入被严格控制隔离的笼内,不与任何人交往,经过几年的喂养,这40名婴儿全部变痴。

后来这个实验被透露出来,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丹尼不得不停止实验。

实验虽然停了,但是被害的40名儿童虽经社会多方资助,极力挽救,收效甚微。

40名儿童中除少数儿童能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外,大部分儿童终生痴呆。

这一实例说明了什么?4.同看一部电影,人们的评价却大不相同。

有的人认为非常精彩,有的人认为一般,有的人却认为不怎么样。

这是什么原因呢?5.食物进入嘴里就会分泌唾液,看到食物也分泌唾液,听到关于某种食物的词语时也会分泌唾液。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库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库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库第一章:教育学心理学概述1. 简述教育学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学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和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学习、教学、教育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旨在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2. 简述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学心理学始于20世纪初,起初强调自然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20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以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为核心的教育学心理学研究体系。

3. 举例说明教育学心理学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学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评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优势和劣势,以及发展改进的方向。

第二章:学习与记忆1. 什么是学习?学习的过程包括哪些要素?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经验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情感等,以及对现有知识、技能、情感的改变和发展。

学习的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要素。

2. 请简述建构主义认为的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主动参与、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构建概念、建立联系、解决问题来建构个人的意义和理解。

3. 请简述情境学习理论中的关键思想。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参与、观察、模仿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影响。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1. 请解释概念“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生命周期内心理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从婴儿期到老年阶段,探讨了个体在认知、情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成长和变化。

2. 请简述洛克的认知发展观。

洛克的认知发展观认为孩子的认知能力是逐渐发展的,从感知到运动,再到具体操作和抽象思维。

他提出了感知阶段、动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等发展阶段的概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第一篇)1. 什么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学科。

它关注学习、发展、个体差异等心理因素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学心理学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个体差异的原因,来指导教育实践并改善教育成效。

2. 学习是如何进行的?学习是通过获取、处理和应用新知识和技能来改变行为和思维的过程。

它涉及认知过程、情感因素和社会交互等多个层面。

学习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和反馈等方式进行。

3. 发展是如何进行的?发展是指个体在生命周期中从出生到成熟的生理、认知和社会功能的逐步变化。

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和个体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为什么个体差异存在?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差别。

个体差异的存在可以归因于遗传、环境和个体经验等多种因素。

这些差异反映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特征。

5. 如何提高学习成效?提高学习成效的方法包括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供适当的反馈和鼓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

此外,个体应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第二篇)6. 什么是教育干预?教育干预是通过教育活动和措施改变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情感。

它旨在提高学习成效、促进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7. 性别差异在教育中有哪些表现?性别差异在教育中表现为男女生在学习成绩、学科选择、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男生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表现更好,而女生在语言和社会科学方面表现更好。

8. 如何理解学校中的行为问题?学校中的行为问题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表现出的不适宜的行为,如冲突、违反规则和教师不满意的行为。

行为问题可能是由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背景和学校环境等多个因素引起的。

9. 如何应对学生的行为问题?应对学生的行为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和背景,并采取适当的教育干预措施。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 学生B.教师C. 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学生B. 教师C.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3、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A. 教学媒体B. 教师C.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4、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学生B.教师C. 教学过程D. 学习过程5、教学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

A. 20世纪20年代以前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60—7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6、教育心理学形成于()年。

A. 1903年B. 1913年C. 1924年D. 1879年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年。

A. 1879年B. 1903年C. 1913年D. 1924年8、心理学的缔造者是()。

A. 桑代克B. 冯特C. 斯金纳D. 布鲁纳9、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冯特B. 桑代克C. 苛勒D. 华生1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他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 《大教学论》B. 《人是教育的对象》C. 《教育心里学》D. 《教育心里学大纲》11、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里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 乌申斯基B. 卡普切列夫C. 列昂节夫D.鲁宾斯坦12、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并确立了学科体系的是()在1903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

A. 桑代克B.冯特C. 华生D. 苛勒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A. 教学内容B. 教学环境C. 教学媒体D. 教学过程14、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是以()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二)

(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二)

(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二)一、教育学的价值是什么?1、启发教育裎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荼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二、学习教育学要注意哪些问题?1、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或原理;2、要注意掌握一些教育概念、命题或远离背后的理论假设;3、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4、要注意广泛地阅读教育书刊。

三、当代教育学有哪些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2、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3、教育学研究与教育裎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4、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也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教育的内函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指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样教育。

其含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偏狭义的教育,还指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六、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什么?教育主要处于原始的平等状态,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内容简单,只有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劳动知识,没有阶级性。

七、古代社会教育特征是什么?它包括奴隶社会及其教育和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特点是教育基本与生产相脱离,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基本被奴隶主阶级和封建主阶级所垄断,其主要内容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人之术,采用个别教学,具有封闭性与社会生活相脱离。

八、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学校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40题)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

A.必然结果B.必要保证C.必然要求D.必然趋势【答案】 B2、()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人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A.关注B.尊重C.真诚D.同感【答案】 D3、西周在地方设置的学校叫做什么( )A.庠B.乡学C.太学D.国学【答案】 B4、教育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 )。

A.主要途径B.唯一途径C.基本途径D.重要途径【答案】 C5、《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A.社会权利客体的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的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主体的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客体的非独立地位【答案】 C6、我国世界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 )A.《学记》B.《论语》C.《尚书》D.《大学》【答案】 A7、属于癌症早期征兆的是A.出现便血B.皮肤伤口经久不愈C.非哺乳期的妇女乳头溢液D.肢体麻木E.疣或黑痣增大或破溃,变色或隆起【答案】 A8、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A.心理活动的规律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D.行为活动的规律【答案】 B9、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答案】 B10、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是A.高血压患者B.孕妇C.消瘦人群D.贫血患者E.喜欢吃甜食的人【答案】 A11、中医诊治的主要原则是()A.因病施治B.辨证施治C.同病异治D.异病同治E.因人施治【答案】 B1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双基D.品德和审美【答案】 C13、可用考察学习对知识的回忆且于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的是()。

A.选择题B.填空题C.是非题D.论文题【答案】 B14、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大致在( )。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二章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A.四书B.五经C.自然科学D.六艺【解析】D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凯洛夫【解析】C3.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年代是A.1862年B.1890年C.1990年D.1900年【解析】A 中国最早于1862 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试用班级授课制,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兴学堂,逐步在全国各地实施班级授课制。

4.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A.道家文化B.儒家文化C.墨家文化D.宗教文化【解析】B5.我国古代中央官学首创于A.唐代B.明代C.汉代D.清代【解析】C 中央官学创于汉,盛于唐,衰于清末。

6.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沛西﹒能B.利托尔诺C.斯金纳D.孟禄【解析】D 美国教育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以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因此,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2.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解析】(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2)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

(3)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4)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简单的。

3.简述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解析】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以美国教育家孟禄为代表,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教育心理学》1、2章试题

《教育心理学》1、2章试题

《教育心理学》试题(概述)一、填空题1.心理是人在生活中对的反映,是生物进化到高级阶段时人脑的特殊功能。

2.心理就其自身来说,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

3.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

4.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

5. 是人进行形象思维和创新事物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6.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和心理特点。

7.客观现实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包括和社会环境。

8.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

9. 是人类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10.教育是以对人的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的。

11. 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前提。

12.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是发展的最终结果。

13.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尺度。

14.人的教育主要是人的教育。

15.人的个体特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

16.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是。

17.梅耶将西方科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必做三种道路:“单向道”、和“双向道”。

18.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9.教育心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20.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特点鲜明的学科。

二、单选题1.一位久别家乡的打工者回到家看到老母亲后,他特别激动,流出了热泪。

这属于人的()方面的心理活动。

A. 情感B. 认识C. 意志D. 情绪2.大脑的()区域负责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

A. 枕叶B. 颞叶C. 顶叶D. 额叶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4.“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表明人的心理具有()特征。

A.环境依存性B.物质性C.意识性D.主体性5.1903年写成《教育心理学》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 华生B. 斯金纳C. 桑代克D. 布鲁纳6. 梅耶用()来比喻20世纪中期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30题)1、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

A.班级规模B.班级性质C.班级类型D.班级特征【答案】 B2、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更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A.系统性B.预见性C.结构性D.实效性【答案】 B3、游戏对幼儿心理的重要意义包括()。

A.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B.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C.游戏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D.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答案】 A4、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B.班主任C.级任导师D.班委会【答案】 B5、态度的情感成分是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态度的核心成分B.动力成分C.非智力成分D.内化了的成分【答案】 A6、下列表述中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的是( )。

A.根据学生考试成績来评价教育教学质量B.必須根据语文、数学等主课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C.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状况来评价教育教学质量D.根器文化课成绩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答案】 C7、儿童入学后必须以()为主导。

A.学习C.体育D.文艺【答案】 A8、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是( )A.学生发展B.学校管理C.教师队伍D.办学条件【答案】 A9、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这属于()。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答案】 D10、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答案】 D11、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认知与情感成分【答案】 B12、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首要考虑()。

A.形象性与兴趣性B.娱乐性与生活性C.科学性与思想性D.知识性与个性【答案】 C13、某社区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干预项目,预期达到的参与百分比为80%。

教育学和心理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学和心理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学和心理学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4、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5、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

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

(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30题)1、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把课程分为( )。

A.基础型课程、开放型课程、研究型课程B.理论型课程、开放型、研究型C.理论型、实践性、研究型D.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答案】 D2、教师职业最大特点在于()A.创造性B.长期累积性C.艺术性D.职业角色的多样化【答案】 D3、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因素B.社会条件C.主观努力D.成熟机制【答案】 D4、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

”反映了教师劳动特点中的()。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答案】 D5、进行德育要讲明道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表扬为主、正面教育。

这些是哪个德育原则的要求?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连贯性原则【答案】 B6、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的方法被认为( )。

A.榜样B.说服C.陶冶D.锻炼【答案】 B7、学习某资料,10 遍正好记住,那么学习效果最好的学习遍数是( )。

A.8C.12D.10【答案】 B8、“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一世界上最早对教育所下的定义见于()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 D9、当前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A.分组教学B.个别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答案】 C10、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是指归因于()。

A.能力B.运气C.任务难度【答案】 D11、教育性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A.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B.教育具有社会性C.教育是一.种转化的活动D.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答案】 D12、合作学习也是-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

A.家庭教育B.个别课堂练习C.独立完成作业D.教师的主导教学【答案】 D13、从规划到例子的学习实践实质上是一种( )。

教育学心理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简答题及答案

3、简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答: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 来的过程。综合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在认识中总是相互联系的。(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 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是肤浅的、空洞的。(2)只有分析,分析的材料将 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3)分析为最初的综合+ 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面,从而导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 加深化。(4)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入展开进行的。
2、简述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1)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 能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2)人的知觉 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同,知 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 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对事物的理解。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 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 极的一面;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 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此 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果,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
6、能力的概念及其个别差异的表现。
答: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并 且有其规律性。如能力在量上的差异遵循正态分布;在质上的差异表现为结构不同。能力发展 的个别差异表现为结构不同。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同一年龄层中,能 力的发展水平有明显个体差异。以智力为例,某些人智力超常,某些人智力滞后。(2)表现早晚 的差异。能力表现上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某些人少年早慧,某些人则大器晚成。(3)结构的 差异。能力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且组合方式有所不同。由此就构成能力结构的差异。这也 是个体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了解了这些差异,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也使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工作岗位,作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教育学复习资料( 简答题二)

教育学复习资料( 简答题二)

教育学复习资料( 简答题二)1、简述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

(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

(3)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哪个学生都要学习。

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

(4)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简述研究型课程的基本内容。

(1)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2)这类课程可以提供一定的目标,一定的结论,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则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探索、研究,引导他们形成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也可以不提供目标和结论,由学生自己确立目标、得出结论。

(4)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3、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

(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

(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

4、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

5、课程目标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时限性,即课程目标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互联系,不是对所有教育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2)具体性,即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3)预测性,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的,不是实际的结果,是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性规划;(4)操作性,即课程目标是明确的,可以付诸实现,不是一般性的规划。

教育学心理学重点简答题

教育学心理学重点简答题

一、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二、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三、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五、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六、教师如何备好课?教师备好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1)钻研教材。

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

(1分)(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

(1分)(3)设计教法。

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问题。

(1分)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是:(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1分)(2)课题(单元)计划。

(1分)(3)课时计划(教案)。

(1分)七、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1.5分)(2)精深的专业知识.(1.5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1。

5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1。

5分)八、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分)(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1分)(3)热爱学生;(1分)(4)集体协作的精神;(1分)(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2分)九、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正确回答出6个原则,给满分;少于6个原则,每少正确回答1个原则,扣1分。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⑴动机原则。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⑵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⑶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 迁移。
⑷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7、认知派在理论上的表现有哪此方面?
答: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它们主张“完形说”。第一,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认为行为受意识的支配,以意识为中介;第二,主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构造完形或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被动地形成S-R联结;第三,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主张对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进行探讨。
3、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而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3、 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岁);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1岁以后)。
12、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答:(一)人格的发展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各个阶段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危机的解决都与环境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在人格发展的问题上,不但要重视自我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应特别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个体的教育作用。
4、 学习动机的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简答题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2.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 3.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5.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为何起主导作用6.简述小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特征。

7.简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8.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9.简述小学生心理辅导的途径。

10.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11.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12.简述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

13.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是什么?14.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5.简述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方法。

16.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17.简述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其特点。

18.简述人格的特征。

19.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他什么?20.简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1.简述学习的概念。

22.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有哪些?23.如何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24.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26.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27.简述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28.简述小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29.简述意志行动的两个阶段。

30.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31.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32.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33.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3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5.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言语能力。

36.简述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

37.简述小学生的观察力的培养。

38.简述注意的品质。

39.简述注意的种类。

40.简述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41.简述知觉的种类。

42.简述知觉的特性。

43.简述心理现象的结构。

44.简述识记的分类。

45.简述遗忘的概念和规律。

46.简述问题解决的概念和特点。

47.简述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48.简述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49.什么是导向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50.什么是因材施教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1.什么是陶冶教育法?运用陶冶教育法的要求有哪些?52.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53.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54.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55.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56.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

57.简述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58.简述复述策略的概念及常用的复述策略。

59.简述精细加工策略的概念及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

60.简述组织策略的概念及常用的组织策略。

二、简答题1.【答案要点】(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其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3)个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不同的机体能力可以互相补偿的特性,如器官互补,智力、非智力因素的互补等。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Iq。

(5)个性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

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2.【答案要点】(1)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定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

(2)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自发的、盲目的,既有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

(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3.【答案要点】(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4.【答案要点】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包括:(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5.【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3)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

6.【答案要点】他们一般有正常的智能,但有明显的阅读、算术和书写困难,以致学习成绩差。

他们的主要特征是:(1)视觉、听觉等知觉转换方面存在障碍;(2)有视觉运动性感知障碍;(3)运动不协调;(4)言语发展障碍;(5)易于分心;(6)偶尔伴有情绪和行为问题。

7.【答案要点】瑞士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 5岁),这一理论被称为是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8.【答案要点】苏联杰出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即正在发展的过程。

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9.【答案要点】(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10.【答案要点】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 (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主要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11.【答案要点】小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在教学的影响下,想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点(1)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低年级小学生的想象仍以无意想象为主。

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有意想象的成分逐渐增多,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小学生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产生适当的想象,因此,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就迅速发展起来。

(2)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

低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富于模仿性,缺乏创造性。

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大脑中表象的增多,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想象的内容也比较生动(3)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

小学生的想象往往不符合现实,或不能确切地反映现实。

到了中高年级,他们才能通过适当的方式将想象与现实联系起来,但是,不切实际的想象仍常有发生。

12.【答案要点】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往往是分步进行的,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即先学习符号本身趋势特点:(1)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2)概念的模糊性减少,抽象性增加;(3)概念形成减少,概念同化增加; (4)概念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13.【答案要点】(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的价值不甚了解,对学习和游戏也难以分得很清楚。

教师应尽快让学生习惯新的生活制度,使儿童认识到学习不完全是游戏,而是一项认真的工作,通过学习能知道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对小学生而言,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

所以,他们对老师怎样对待他,对他的学习有什么反应十分敏感。

分数带有教师的评价,所以,学生很快就了解到分数的作用,取得高分就成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3)学习兴趣与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的形式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学习习惯也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学习的常规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点安排教学过程。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重视学习的结果。

儿童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常常和对成绩带来的满足感的体验联系在一起。

这种满足感是伴随着教师的称赞、夸奖而增强的。

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多鼓励,这对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非常重要。

14.【答案要点】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15.【答案要点】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要保持有意注意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自我暗示法:在学习时经常提醒“集中注意”。

(2)情境想象法:想象是在参加某次大考或竞赛,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使自己真正紧张起来。

(3)培养间接兴趣: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用理想的目标激励鼓舞自己。

(4)自我奖励法:自己给自己定时定量,完成有奖,相反,注意力不集中便计划洛至,则要惩罚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

由此则可以养成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的习惯。

(5)训练听课技巧:做好课前预习,调整听课心态,重点问题集中精力,次要问题适度放松,有意识地寻找问题,激发听课兴趣。

(6)排除学习时的干扰因素也非常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16.【答案要点】(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可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常用的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等。

17.【答案要点】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