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734a7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b.png)
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评估】在进行口鼻吸痰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是否有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可以嘱患者咳嗽),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准备】在进行口鼻吸痰前,护士需要穿戴整洁,仪表端庄,准备好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吸引管、试管(内盛有0.5‰优氯净消毒液,置于床头栏处,可消毒吸引接头)、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内含无菌手套一只,消毒无菌润滑吸痰管1根)、听诊器、快速手消毒液、手电筒、护理记录单、卫生纸、医用垃圾袋等物品。
同时需要确保环境整洁、安静、安全,患者处于平卧位。
方法】在进行口鼻吸痰前,护士需要先进行七步洗手法洗手,戴上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并解释操作流程。
在吸痰前,需要先给予纯氧或高流量吸氧1~2分钟,并检查患者口腔、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将患者位置摆好,头转向操作者,侧身,消毒双手后,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连接吸痰管。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并调节负压。
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吸痰管使用后需要更换),手法为左右旋转,向上提拉。
吸痰完毕后,断开吸痰管,擦净患者脸部分泌物,将吸痰管放入医疗垃圾袋,将吸痰的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中浸泡。
再次给予纯氧或高流量吸氧1~2分钟,消毒双手后进行评价、整理用物、洗手,并观察、记录患者情况。
评价】评价口鼻吸痰技术操作时,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准确、敏捷。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气道通畅,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呼吸功能改善,SPO2上升,缺氧症状得以缓解。
患者愿意配合,有安全感,痛苦减轻,康复信心增强。
同时需要确保呼吸道未发生机械性损伤。
注意事项】在进行口鼻吸痰时,需要注意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待SPO2上升后再吸。
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1次。
患者痰液黏稠时可以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
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发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经鼻口腔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吸氧患者)
![经鼻口腔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吸氧患者)](https://img.taocdn.com/s3/m/5f4638fe172ded630b1cb692.png)
经鼻/口腔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吸氧患者)姓名:职称(层级):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操作目的1、清楚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发生。
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吸氧流量,口腔及鼻腔是否有损伤。
2、患者呼吸道分泌的量、粘稠度、部位。
3、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 操作物:(1)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
(2)治疗盘内:无菌罐2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用于吸痰前预吸以及吸痰后冲洗导管)、纱布数快,一次性治疗巾、一次性吸痰管数根(内含一次性无菌手套)、手电筒、听诊器、弯盘。
必要时备压舌板、口烟气道、插电板。
(3)其他:医嘱单、治疗卡、手消毒液、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3操作步骤(1)两人核对医嘱。
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患者或家属陈述姓名、核对床头卡及腕带),评估患者,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听前三点:胸骨上窝。
两侧锁骨上窝——肺尖;听后面两点:左、右肩胛骨下缘——肺底)。
12(3)洗手。
检查吸入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有效期,拧紧瓶塞。
2 (4)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的负压,将吸引器放于床边适当处,按压吸引器电源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合适压力(成人300~400mmHg或0.04~0.53Mpa;小儿150~200mmHg或0.02~0.04Mpa)4(5)洗手,戴口罩。
2 (6)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
3 (7)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略向后仰,铺治疗于颌下。
3 (8)吸痰前给予高流量吸氧。
3 (9)核对并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右手带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并与吸引软管相连。
5(10)打开吸引器开关,右手持吸痰管前端试吸无菌生理盐水少许,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润滑导管前端。
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f7f84be0912a21614792999.png)
10
再评估
呼吸1、氧饱和度1、痰鸣音1、听诊2
5
记录
安置病人与吸痰前后呼吸音改变及分泌物性质、清除状况和呼吸型态变化,病人反应。10
10
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3
7.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通气管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通气管。2
20
吸痰结束
后处置
立即予高流量氧气吸入1-2分钟1(或根据病人病情延长时间),再根据病情及医嘱予适宜氧流量吸氧1。关吸引器1,分离吸痰管1,将吸引管头插入干净玻璃瓶中1,将手套反转脱去并包住用过的吸痰管1,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物品处理。1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4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4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4
5
解释
核对患者1。向病人(清醒)或家属(昏迷病人)解释取得合作2。体现人文关怀2。
5
吸痰前
准备
1.安置病人合适体位。1
2.予高流量氧气吸入1-2分钟(或根据病人病情延长时间)。1
3.开动吸引器,调试压力,1将压力调节至—,最大不超过。1
4.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1
5.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治疗碗内。(检查1,倒水1)
15
熟练程度
吸痰后洗手1分,整理床单位1分,无菌操作观念4分,动作利索4分
口鼻吸痰术操作评分标准
![口鼻吸痰术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119a23b482fb4daa58d4b5e.png)
口鼻吸痰术操作评分标准科室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项目操作流程分值评分分值操作前准备20分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2评估患儿:评估患儿病情,意识,痰多的征象:喉部有无痰鸣音或肺部听诊到痰鸣音,痰不易咳出;有无缺氧症状(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过快等)3物品准备:负压吸引装置一套,治疗盘:内置:吸痰管(多为8号)数根,无菌手套一副,无菌生理盐水一瓶,治疗碗一个,小毛巾一条、听诊器等4环境准备:安静、光线事宜,避开热源及冷空气对流处5582未洗手扣3分;其他一项未做到扣1分未评估扣5分;评估少一项扣1分物品少一项扣1分环境准备未做到扣2分操作方法与程序60分1.核对患儿床号、姓名,.新生儿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操作者一侧2.备齐用物,将无菌生理盐水倒入治疗碗,选择合适的吸痰管3.调节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吸痰管,检查是否通畅及吸引力大小,新生儿<100mmHg4.打开吸痰管外包装,末端暴露,右手带上无菌手套,右手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吸引连接管相接,试吸生理盐水,检查是否通畅5.吸引:1)插入吸痰管时,插入口腔,开始吸引,待吸痰管至有阻力或患儿出现咳嗽或恶心反应时,略上提后加负压,一面轻轻旋转管子,一面抽出。
切忌吸引时间不能超过10s,连续吸痰一般不超过3次,有缺氧症状时应予以氧气吸入。
2)将吸痰管顺舌后插入口咽部,深入5--7cm,一面轻轻旋转,一面吸引,当插管遇到阻力时,可适当转换患儿头部位置后再插入,勿强行插入,以免损伤粘膜3)当吸引鼻腔时,可将吸痰管插入鼻孔1cm,再朝下把吸痰管探入喉部,深入5--7cm,一面轻轻旋转管子,一面抽吸,吸痰管退出时,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4)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监测心率、呼吸、面色、血氧饱和度等,如发生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5)如为奶液窒息,口鼻腔均有异物时,则先吸口腔,后吸鼻腔,以免鼻腔时刺激呼吸,将口腔中的异物吸入气管内。
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
![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5342ee0f8c75fbfc77db232.png)
得分: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及评分标准(100 分)
标
(一)评估与解释 1、了解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2、了解患者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向病人/家属解释,以取得合作。 (二)准备 1、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洗手(口述) 、戴口罩。 2、 用物准备: 负压吸引器一套, 电插盘, 治疗盘内置治疗碗、 无菌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纱布、无菌手套、手电筒、污 物桶,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三)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至病人床前,核对床号及姓名。 2、准备电动吸引器,接通电源(口述 220V),打开开关,检 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4、检查患者口腔,有义齿者取下活动义齿(口述) 。 5、右手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a)大小。 6、将吸痰管插入患者鼻腔,吸净痰液。 7、更换鼻导管,嘱清醒患者张口,昏迷者可使用压舌板等, 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咽喉,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净痰 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s,如痰未吸尽,休息 3~5min 再吸(口述) 。 8、间断吸取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9、 吸痰毕, 将吸痰管分离, 用手上的手套包裹, 丢入污物桶。 10、擦净病人口、鼻、面颊,观察口、鼻腔黏膜有无损伤,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11、关闭负压吸引器开关,撤电源。 12、对清醒患者做好指导。 13、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口述) 。 2 2 6 (四)整体评价 1、操作规范、安全、有效、熟练,动作轻柔,患者/家属对 服务满意。 2 3 无菌观念强。 操作时间:6 分钟(评估—取舒适卧位) 。 一项不符合-2 每超过 30 秒-1 5 未及时关闭-1,未撤电源-1 未指导-2,指导不到位-1 未整理、未口述一项-2 2 8 10 未冲洗-2 处理不符合要求-2 未清洁、未观察、卧位不适各-2 4 10 其它一处不符合要求-2 4 3 10 75 4 10 位置不舒适、不符合要求各-2 未检查-2,义齿未取下-1(未口述) 未戴手套、导管不通、衔接不好、未检查吸 力各-2 痰液未吸净-2,插管时未关闭负压-2 一项未查对-2 缺一步骤-2,负压持续显示-2
经口鼻吸痰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360e2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0.png)
2
1
实施
60分
携用物至床旁,向清醒患者解释并指导其深呼吸,无禁忌证时为患者拍背。
4
4
3
2
1
协助患者去枕仰卧,肩部垫小枕,开放呼吸道。
3
3
2
1
连接并检查装置是否完好,调节负压,
5
5
3
1
戴无菌手套,取吸痰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试吸。
5
5
3
1
嘱清醒患者张□或或协助昏迷患者张口,吸净口腔痰液。
10
10
6
3
1
5
3
1
相关知识10分
吸痰目的与注意事项
7
2
1
更换吸痰管,试吸后经口/鼻腔插入咽部,吸净咽部分泌物,同时指导清醒患者咳嗽。
10
10
6
3
1
更换吸痰管,试吸后在患者吸气时顺势插人气管深部遇阻力后退0.5”lcm,用左右旋转的手法,自深部向上提拉吸痰管吸净气管深部的痰液。
10
10
6
3
1
如鼻咽部有痰液或分泌物,再更换吸痰管,分别吸净双侧鼻腔和鼻咽部的分泌物。
经口/鼻吸痰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程序
分值
扣分
评估6分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及配合程度。
2
2
1
评估患者有无义齿,口腔及鼻腔黏膜有无损伤。
2
2
1
评估双肺呼吸音、痰的性质、量及颜色,缺氧及氧疗的情况。
2
2
1
准备
4分
操作者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2
2
1
用物准备齐全:负压吸引装置一套、盛无菌生理盐水缸2个、吸痰管数根、无菌纱布、无菌手套、一次性治疗巾、手电筒。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听诊器。
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口鼻腔)
![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口鼻腔)](https://img.taocdn.com/s3/m/31f228dd28ea81c758f5787a.png)
有胃管管饲者,在吸痰前暂停管饲。
10
10
15
5
1.未试吸,未湿润导管
2.插入过深/过浅
3.吸引时间过长,动荡不安作粗暴,方法、顺序不对
4.未注意观察病情,遇痰液稠、堵管不会处理
5.未冲管
6、有管饲者,未暂停
各-3
各-2.5
各-5
4.患者:合适体位,检查口腔粘膜,取下活动性假牙,(必要时)颌下铺巾。
2.5
2.5
2.5
2.5
1.仪表不符合要求,未洗手、未戴口包
2.环境欠佳
3.缺一件,放置不合理
4.接错管道,未检查性能,未调压/调压不正确
5.体位欠佳,无检查口腔粘膜情况情况,忘铺巾,
-2.5
-2.5
-2.5
各-2.5
-2.5
操作
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口鼻腔)
项目
操作要领
分值
扣分细则
扣分
评分
核对
(5分)
医嘱、患者、床号、姓名
5
不全面,缺一项
各-2.5
评估
(8分)
1.病情、痰量和痰液粘稠度(听诊)、意识
2.生命体征、呼吸状况、痰呜音、Spo2、心理、合作程度
3.口、鼻腔粘膜情况
8
评估不全,未听诊
各-2
告知
(5分)
目的、步骤、风险和不适,取得合作(痰多危机时应立即实施)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吸清痰液,呼吸道通畅
2
3
3
1.欠严肃认真,不关患者
2.违反无菌原则
3.患者呼吸情况未好转即停吸痰
各-2名监考老师考核日期
经口(鼻)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53de99af45b307e87197f1.png)
5.环境:安静、整洁、明亮。
5
未评估患者扣2分
未观察、解释各扣3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三、用物准备:
1.洗手、戴口罩(遮住口鼻)。
2.用物:治疗车上放置PDA、治疗盘(内放一次性吸痰管2根、听诊器、口咽通气道、压舌板、开口器、纱布、治疗卡、治疗巾一块、一次性手套、弯盘、NS、含氯消毒液、一次性负压连接管、治疗碗、免洗手消毒液、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污物桶。(必要时备放置假牙的清水)。
帮助张口。吸痰方法同上7条。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
道。
10
用法、手法不正确各扣2分
8.观察痰液性质,冲洗吸痰管,脱手套包裹吸痰管放入污物
桶。
5
未观察扣1分,不注意个人保护扣2分
9.观察患者有无缺氧,吸痰效果,气道通畅情况,无缺氧时
调回吸氧流量。
5
观察不周每项扣2分
10.擦净患者口鼻,评价吸痰效果,协助取舒适体位,交待注
主考教师:考核日期:
. . .
14
4
10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用物少一件扣1分
放置不合理扣1分
四、操作步骤
71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计时开始),查对床号姓名(用请问
您叫什么名字查对),核对患者身份,协助患
者取合适卧位,头偏向一侧。
6
未核对、卧位不适各扣2分
2.检查冲洗盐水及用物,将盐水倒至治疗碗内。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检查、未注明开启时间或不规范各扣0.5分
10
少一项扣1分
未铺治疗巾、吸痰管不符合要求各扣2分
6.经鼻腔吸痰,将吸痰管经鼻腔插入至吸引部位(以患者轻
(经口鼻)吸痰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2d581a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2.png)
3
每项 1分
每项 2分
4 每项 2分 每项 2分
每项 2分
操作过程
观察 整理 记录、送检 综合评价
鼻腔内吸痰: 左手反折吸痰导管末端,右手持吸痰管前端,将
同上 吸痰管轻轻插入鼻腔,然后放松导管末端,旋转 上提吸尽鼻腔内分泌物。 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后,将吸痰管放入医疗垃
口罩。 4. 用物准备: 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治疗盘内治疗碗盛 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
7 弯盘、听诊器、速干(免洗)手消毒剂、医疗垃 圾桶、可回收污物桶。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 舌钳、简易呼吸器及电插座板。
携用物到病人床旁,必要时拉上围帘→核对→解 6
释(目的、过程、配合),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经口鼻)吸痰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步骤
标准 分
扣 分
实 得 分
评分 标准
1. 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缺氧情况;呼吸道分 泌物的量、黏稠度;了解患者的鼻腔、口腔状况; 8 了解患者的配合度、心理反应。
每项 2分
2.环境整洁、安静、安全、光线充足。
2
2
操作前准备 核对、解释
3.自身准备:着装整洁、指甲已修剪、洗手、戴 3
体位 检查设备
连接 吸痰
拉床偏向护士、检查患者鼻腔。
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吸痰器、连接吸引器、调节 负 压 ( 压 力 40~53.3kpa , 儿 童 吸 痰 压 力 < 8 40kpa)、关吸引器开关。 开治疗盘,检查并打开吸痰管外包装头部,与吸 引装置连接→右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盘 10 绕在右手中,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口腔内吸痰: 左手反折吸痰导管末端,右手持吸痰管前端,将
新版经鼻口腔吸痰技术评分标准
![新版经鼻口腔吸痰技术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1d23cea5f0e7cd1852536c5.png)
吸引器贮液瓶吸出液不要过满,痰液达2/3时及时倾倒。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2小时。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袋每周更换一次,达3/4应随时更换。
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15秒/次,间隔数秒。
吸痰过程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
4.压力调节:成人300-400mmHg(0.04-0.053MPa)
11.擦净患者面部及口、鼻分泌物,观察口腔、鼻腔黏膜
有无损伤。
3分
12.评价吸痰效果:听诊呼吸音与痰鸣音,检查口腔和鼻
腔。
5分
13.安置患者,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5分
14.指导患者。
5分
操作后
(5分)
1.终末处理
2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2.洗手
1分
3.记录:痰液性状、量、效果及生命体征。
2分
操作注意事项
法同清醒患者。
10分
抽吸方法不正确扣5分,
7.分离吸痰管,抽吸灭菌注射用水冲洗连接管接口端
3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8.脱去手套将其与一次性吸痰管丢在黄色垃圾袋内。
3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9.如未吸尽痰液,同法吸痰数次直至吸尽,同时观察患
者面色,呼吸、监护仪参数,痰液性状。
5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10.关闭吸引开关。
3分
2分
每点扣1分
2.用物: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治疗盘内备无菌碗或盖罐、灭菌注射用水、听诊器、电筒、一次性吸痰管数根、弯盘、压舌板、棉签、口腔用药、必要时备开口
器、舌钳等。
3分
物品缺1件扣0.5分,
放置凌乱扣1分
操作中60分
1.携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患者身份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fb69942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1.png)
经⼝//⿐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负压装置)科室___姓名___考核⼈员______考核⽇期:年⽉⽇项⽬总分技术操作要求标分扣分标准扣分仪表5仪表、着装符合护⼠礼仪规范5⼀项不合要求扣2分操作前准备101.洗⼿,戴⼝罩2.核对医嘱单、执⾏单3.备⻬⽤物,⽤物放置合理、有序,依次检查所备物品,保证安全有效治疗⻋上层:执⾏单、吸痰连接管、治疗盘内备NS500ml⼀瓶(注明冲管⽤和开启时间)、型号适宜的⼀次性⽆菌吸痰包数根(吸痰包内有吸痰管、治疗⼱、⼀次性⼿套、如⽆吸痰包,⽤物需另备)、治疗碗内放纱布1块和玻璃接头1个、⼿电筒、听诊器、中⼼负压表治疗⻋下层:消毒瓶(内盛1:1000含氯消毒液,⽤于浸泡玻璃接头)、痰液引流瓶(内盛少量⽔放置⼀⽚500mg的含氯消毒⽚)、速⼲⼿消毒剂、医疗垃圾袋、⽣活垃圾袋235未核对扣3分⼀项不合要求扣1分评估101.备⻬⽤物携⾄床旁,核对患者,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牌、⼿腕带与执⾏单是否⼀致2.了解患者病情及有⽆咳痰,痰量、性质、颜⾊情况,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的3.听诊双肺呼吸⾳321未核对扣3分未查对床头牌、⼿腕带、患者各扣1分查对患者姓名不规范扣2分其余⼀项不合4.询问患者是否做过(⼝)⿐腔⼿术,有⽆(⼝)⿐腔疾患,(有⽆义⻮),应⽤⼿电筒观察局部粘膜情况,了解患者配合程度及⼼理反应5.观察并⼝述⽣命体征和氧饱和度6.观察吸氧情况,并将氧⽓调⾄5L/min 7.环境整洁,安静,光线明亮;与患者沟通,语⾔规范,态度和蔼1111要求扣1分操作过程601.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卧位,将患者头偏向操作者⼀侧2.悬挂消毒瓶和痰液引流瓶,妥善固定3.连接中⼼负压装置(吸痰连接管和玻璃接头)4.调节负压(0.02~0.04Mpa)5.检查吸痰连接管道是否通畅,确认连接紧密后,将玻璃接头放⼊消毒瓶内(勿浸⼊液⾯以下)6.打开NS500ml瓶塞7.打开吸痰管包,取出治疗⼱,铺治疗⼱于患者胸前,戴⽆菌⼿套8.左⼿持吸痰管外包装,右⼿取吸痰管并盘绕在⼿中,左⼿把吸痰管包装袋扔⼊⿊⾊垃圾袋中并取出吸痰连接管9.将玻璃接头与吸痰管连接10.试吸:左⼿折闭吸痰管根部,右⼿持吸痰管在NS中湿润并试吸,观察负压⼤⼩及是否通畅11.再次核对患者12.再次观察⽣命体征和氧饱和度情况322212352333未核对⼀次扣3分核对内容不全少⼀项扣1分查对患者姓名不规范扣2分污染⼀次扣5分吸痰时,⽆菌与有菌概念不清每次扣2分吸痰操作⽅法不规范扣5分吸痰时未观察扣5分未与患者交流扣5分⼀次吸痰时间>15s扣5分沾湿床单、盖被或⼯作⾯不洁13.吸痰管轻轻插⼊⼝⁄⿐腔,插管深度适宜,放开负压,.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吸痰管上提吸痰,避免反复提插14.吸痰过程中观察患者痰液情况(量、颜⾊、性质)、⾎氧饱和度、⽣命体征变化,与患者有交流15.吸痰结束,脱下右⼿⼿套并将吸痰管包裹扔进医疗垃圾袋内16.⽤消毒液冲洗玻璃接头;(如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包)17.关闭负压,将吸痰连接管玻璃接头浸泡⾄消毒瓶内18.⽤纱布擦净⼝周(⿐部)分泌物;观察⼝(⿐)腔黏膜有⽆损伤,撤⼀次性治疗⼱19.消毒⼿,核对患者并询问患者感受,观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情况,呼吸是否通畅20.听诊双肺呼吸⾳,告知患者痰液情况及注意事项21.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22.签名5522233322⼀次扣2分未观察⼝⿐腔黏膜扣2分其余⼀项不合要求扣1分操作后5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盖被2.整理⽤物,按垃圾分类处理⽤物正确3.洗⼿,记录吸痰效果及痰液性状、颜⾊、量212评价51.患者体征及痰液清理情况良好,⽆2操作不熟练扣特殊不适2.操作熟练,⽅法正确,节⼒、有效3.操作时间6min 212分操作时间每延⻓1min扣1分理论提问51.吸痰时应观察什么2.如何为昏迷患者吸痰3.经⼝、⿐吸痰时,应对患者评估哪些事项5少⼀条,扣1分合计100理论提问:1.吸痰时应观察什么?答: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吸痰前后呼吸情况变化,患者有⽆缺氧表现,吸出痰液的颜⾊、性质、量及粘稠度,并观察⽓道和⼝腔黏膜有⽆损伤等。
经鼻口腔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
![经鼻口腔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e9f0c3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f.png)
经鼻口腔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经鼻 / 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流程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准备●护士: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用物: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治疗车:两瓶灭菌注射用水(检查两瓶吸痰用生理盐水的效期:一瓶用于吸痰前预冲和湿润吸痰管,一瓶用于吸痰后冲洗吸痰管,用笔醒目注明用途)、适当型号的无菌吸痰管2—4 根(内含手套,检查吸痰管包装有无破损及是否在效期)、听诊器、快速手消毒液、记录单、笔、纱布 2 张、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告知●携用物至床旁,自我介绍,核对患者、腕带、床头卡●告知患者吸痰目的,取得配合评估●放下床栏,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有无义齿、呼吸道是否通畅及缺氧情况●听诊双肺呼吸音及上呼吸道内有无痰鸣音(听诊部位:胸骨上窝,左侧和右侧锁骨下,左侧和右侧侧胸)●给予 6-8L/min 高流量氧气吸入连接吸●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引装置●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成人0.02-0.53Mpa / 小儿< 0.02Mpa或成人150-400mmHg / 小儿< 150mmHg●打开两瓶灭菌注射用水瓶盖●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打开吸痰管包装袋前端,取出治疗巾和手套,将手套戴于右手,治疗巾放于病人胸前●左手拿吸痰管外包装,戴无菌手套的右手将吸痰管取出,盘绕在手中,注意保护吸痰管前端不受污染●左手取下吸引接头,将吸痰管根部与负压管连接,在预冲生理盐水瓶内试吸生理盐水,检查负压及吸痰管是否通畅插管●左手阻断负压,右手持吸痰管前端插管从鼻腔插入:从鼻腔经下鼻道、鼻后孔至咽部从口腔插入:从下颌颊侧或臼齿后区至咽部●清醒病人可嘱张口配合吸痰●轻轻插管至患者出现轻咳或有阻力时略回退吸痰管1cm,开放负压,将吸痰管缓慢上提,吸净痰液,吸痰时间≦15 秒●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心率、SpO2、痰液等情况,清醒患者鼓励咳嗽●吸不同部位时需更换吸痰管。
●吸痰毕,在吸痰后冲洗用生理盐水瓶中冲洗管道,冲洗干净后右手将吸痰管盘绕入手中,分离吸痰管与吸引接头,翻转脱下右手无菌手套,包裹吸痰管,取下胸前治疗巾包裹吸痰管和手套一并放入医疗垃圾袋内,吸引接头固定于床旁,关吸引器开关。
经口鼻腔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经口鼻腔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4670612fc4ffe473368ab1f.png)
评分等级
A
B
C
531
631
431
210
321 531 531 531
531
10 6 4
10 6 4
531
531
531
531 531 531 531 5
3 0பைடு நூலகம்
项目 仪表
操 作前 准备
操作 过程
操作后 理论 提问
总分
总分 5
15
60
15 5 100
经口鼻腔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要点
考核要点
按医院要求着护士装 评估患者: 1.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2.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吸氧流量 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指导患者配合 操作护士: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一次性吸痰管、 手套、生理盐水、含氯消毒溶液、弯盘、纱布、必要时备压舌 板、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道、电插板等 环境:安静、整洁 携物品至病床旁,核对并解释 吸痰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 齿,协助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 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约1--2分钟 连接吸引装置:接吸引器电源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检查吸引 器、管道有无漏气 调节负压:调节合适的负压吸引压力(0.02--0.04Mpa) 试吸:戴手套,将吸引器与吸痰管连接,试吸生理盐水是否通畅 吸痰:置管深度适宜,动作轻柔敏捷,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 吸痰管上提吸痰,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依次吸净鼻腔、 口腔痰液。需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昏迷患者可以使用 压舌板或者口咽通气道帮助其张口 吸痰完毕立即断开吸痰管,断开后的吸痰管用手套翻转包裹吸 痰管后弃之 用含氯消毒液冲洗吸痰管路 观察患者痰液情况(量、颜色、性状)、血氧饱和度、生命体 征变化 清洁患者的口鼻,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卧位 告知患者多饮水、自主咳嗽、变换体位等 整理用物 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洗手、记录、签字 选择其中一项: 1.吸痰的指征? 2.口鼻吸痰注意事项?
医学护理规范: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含相关知识及流程图
![医学护理规范: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含相关知识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9ab0b82f4431b90d6c85c7ed.png)
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操作相关知识
一、概念:吸痰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用导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
二、适应症:危重、昏迷、老年、全麻未醒、大手术后和胸部创伤等,呼吸道被呕吐物,分泌物阻塞而出现各种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各种原因不能有效咳嗽的病人。
三、吸痰装置(负压装置)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
1、中心负压装置 :吸引器管道连接到各病房床单位,使用时只需接上吸痰导管,开启开关,即可吸痰
2、电动吸引器 :由马达、偏心轮、气体过滤器、压力表、安全瓶、贮液瓶组成
四、目的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发生
五、注意事项
(1)吸痰前调节合适负压,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2)按照无菌操作原则。
每次吸痰更换吸痰管
(3)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4)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2min,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5)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吸氧
(6)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必要时遵医嘱留取痰标本
(7)储液瓶内吸出液应该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六、健康教育
1、教会清醒患者吸痰时正确配合的方法,向患者和患者家属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
2、教育患者呼吸道有分泌物应及时吸出,确保气道通畅,呼吸改善,缺氧纠正。
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及标准图。
专科医院口鼻吸痰法操作评分标准
![专科医院口鼻吸痰法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37fe8f6dd88d0d233d46af3.png)
6.将吸引器与吸痰器相连,检查负压
5
7.一手返折吸痰导管末端(打开吸痰管小盖),另一手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盖上吸痰管小盖),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
8
8.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吸痰管一用一换),手法:左右旋转,向上提出
8
9.吸痰管退出时,再次给予高流量或纯氧吸氧1-2分钟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准备: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3
病人准备:体位,平卧位
3
环境:清洁、安静、舒适,光线适宜
2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标
准
60
分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
5
2.吸痰前,纯氧或高流量吸氧1-2分钟
5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吸性能并连接,调节负压
3
4.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3பைடு நூலகம்
5.将患者体位摆好,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5
总分
100
一手返折吸痰导管末端打开吸痰管小盖另一手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盖上吸痰管小盖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88
专科医院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分值
扣分
及原因
实际
得分
准
备
质
量
标
准
20
分
评估:
1.病人病情,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
2.病人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5
5
护士:着装整齐,仪表端庄
4
10.痰液黏稠,可配合扣击、蒸气吸入、雾化吸入
4
11.吸痰完毕,试净患者脸部分泌物,吸痰管统一处理后丢弃,吸痰接头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中浸泡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5bf6926f121dd36a22d8230.png)
序号姓名分数
项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值
扣分原因
得分
准备
质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标准
15分
1、衣帽整齐、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不符合要求每项扣1分)
2.备齐用物:治疗盘内置(吸痰连接管2根、无菌手套2副、一次性吸痰管4根(2根备用)、生理盐水500ml 2瓶、消毒纱布1块),电动吸引器、配电盘、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等。(少一项扣1分)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连接吸痰连接管,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一般成人压力(300-400mmHg);儿童<。开启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吸痰连接管是否通畅。关闭开关,将连接管前端置入生理盐水内备用(少一项扣2分)
4.洗手,检查患者口、鼻腔(口述取下活动义齿)。使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清醒患者嘱其张口,昏迷患者使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一项不符合扣2分)
3.物品摆放合理,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
10
3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标
准
70
分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老师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核对患者腕带信息。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向清醒患者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听诊双侧肺部评估吸痰指征。
2.PDA扫描患者腕带信息。
8.吸痰管退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防止分泌物堵塞吸痰管。
9.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
10.吸痰毕分离吸痰管,吸痰管盘曲在手套内丢弃,将吸痰连接管浸泡于生理盐水瓶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实际得分
准备质量标准20分
评估:患者病情,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
5
患者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5
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
2
物品: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3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பைடு நூலகம்
2
体位:平卧位
3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分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
8
先吸口腔,在吸鼻腔(吸痰管“一用一换”),手法:左右旋转,向上提出
8
吸痰管退出时,再次给予高流量或纯氧吸氧1~2分钟
4
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蒸汽吸入、雾化吸入
4
吸痰完毕,擦净患者脸部分泌物,吸痰管重新消毒或统一处理后丢弃,吸痰头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中侵泡
3
安置患者,体位舒适
3
整理用物、观察、记录
5
5
吸痰前,纯氧或高流量吸氧1~2分钟
5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并连接,调节负压
3
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3
将患者位置摆好,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4
将吸引器与吸痰器相连,检查负压
5
一手反折吸痰器末端(打开吸痰管小盖),另一手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盖上吸痰管小盖),先吸口咽部分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
终末质量标准20分
处置查对,有效沟通
5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
吸痰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5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气道通畅,呼吸功能改善,缺氧得以缓解
5
合计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