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幼儿园艺术教育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通过系统的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艺术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艺术素养提高。
二、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幼儿的特点:幼儿是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稳定、情感波动大等特点决定了艺术教育活动设计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简单易懂、亲近生活。
2. 教学目的:艺术教育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艺术表现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 教学内容:艺术教育活动的内容可以包括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和兴趣进行选择。
4. 教学方法:艺术教育活动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可以采用游戏教学、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通过情景再现、情感感悟、实践操作等方式,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和体验。
三、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指导教案在设计艺术教育活动的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指导教案,以便教师能够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1. 教学目标:明确活动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能够清晰地表达所希望幼儿通过该活动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
2. 活动准备:包括活动所需材料、教学环境的布置、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的准备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活动流程:详细描述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引入活动、导入知识、开展实践、展示成果等环节。
4. 活动评价:设计活动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对幼儿的参与程度、表现水平进行全面评价,为下一次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四、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指导教案范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绘画教育指导教案范例: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了解树木的外观特征,培养幼儿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创造力。
浅谈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

浅谈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认识和需求。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因此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也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革。
本文将就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浅谈,以期为教育者和学生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注重实践。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注重理论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师需要具备数字设计软件的操作技能,能够将设计理念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艺术设计教育应当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数字设计软件,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创作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广泛,不仅需要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数字技术、人机交互、媒体传播等相关专业知识。
艺术设计教育应当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融合,开设跨学科的课程,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
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注重国际化视野。
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面向全球市场。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注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国际上的艺术设计趋势和发展动态,增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开阔思维,培养全球化的竞争力。
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注重创新创意的培养。
在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师需要不断追求创新和创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艺术设计教育应当注重创新创意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革。
只有注重实践、跨学科融合、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意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数字媒体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幼儿园文化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幼儿园文化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幼儿能够理解并感受到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美妙;2.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兴趣,提高其欣赏和表达能力;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几首适合幼儿的音乐、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2. 准备一些颜色鲜艳的纸片、剪刀、胶水等美术材料。
教学过程:1. 热身——音乐快跑在教室中播放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快跑。
音乐快些,幼儿也跑得快些;音乐慢了,跑速也要随之变慢。
目的:让幼儿进入活动状态,准备好之后的活动。
2. 欣赏——音乐的魅力播放一首经典的古典音乐或流行歌曲(如《小星星》等),让幼儿静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
3. 认识舞蹈,学习动作——《小苹果》舞蹈介绍舞蹈是什么,并让幼儿自由地摆动身体,感受舞蹈的魅力。
之后,引入本次活动的主题——《小苹果》舞蹈,并向幼儿展示舞蹈的简单动作。
1)引导幼儿用步伐跟着节奏走,参与舞蹈活动;2)引导幼儿一遍一遍地学习动作,一遍遍地跳。
4. 制作舞蹈道具——小苹果1)向幼儿介绍舞蹈道具的作用,让幼儿用剪刀和颜色鲜艳的纸张制作小苹果;2)幼儿根据教师的引导,自由发挥制作小苹果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5. 整合——舞蹈表演1)引导幼儿自由跳舞,让幼儿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发挥个人风格;2)参考之前学习的《小苹果》舞蹈动作,教师和幼儿一起排队,跳一遍舞蹈。
6. 结束——默默听音乐本次活动结束之后,让幼儿静静地坐在地上,听一首静谧的音乐。
让幼儿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参加本次活动的情况,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感受;2. 向幼儿询问,了解他们对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理解和认知;3. 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和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拓展练习:1. 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舞蹈道具;2. 引导幼儿模仿经典电影中的舞蹈场景,学习舞蹈动作。
浅谈艺术设计素养教育

浅谈艺术设计素养教育艺术教育对其他学科的渗透性在咱们实际的教学进程中已取得充分表现,例如在建筑学中,咱们讲究对称美;在文学中,咱们朗诵课文要有韵律;乃至是在数学中,咱们也时常看到公式的对称。
在理论层面上讲,艺术设计教育的渗透性也需要咱们不断去完善,去补充。
这种渗透不单单是艺术设计教育进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在现今社会中,整个社会进展的大趋势。
现今社会的趋势是将数学,语文,艺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
艺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之一,必然与其他学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在学生时期的学习生涯中咱们也能够体会到,其他学科在教学进程中都会有艺术教育的成份。
将艺术设计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增强了其他学科的趣味性,幸免了在教学进程中的枯燥乏味,从而实现咱们所畅想的寓教于乐,使受教育者主动学习,乐于同意。
在教师的角度来看,艺术设计教育对其他学科的渗透性也能够增进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教学视野的开阔,从而更有利于培育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材。
这也确实是说,艺术设计教育不仅关于受教育者具有踊跃意义,关于施教者,踊跃意义也不容小觑。
(一)艺术设计素养教育对传统绘画专业的阻碍绘画与设计本确实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吴冠中老先生的作品《人之家》为例,咱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艺术设计素养教育对传统绘画专业的阻碍。
吴冠中老先生于1999年创作的水墨画作品《人之家》,在实际生活当选取题材,作品的题材切近生活,再平常只是了,可是在创作手法上,再也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摹仿与复制,而是融入了作家本身的创作情感和审美偏向,是对自然事物的再制造。
吴冠中老先生在他的作品里巧妙地运用了点、线、面等组成画面的大体要素,作品在传统的水墨画的基础上,将画面的各个部份分解为点、线、面等大体构图元素并进行设计重组。
吴冠中这位老艺术家选取最简单,最切近生活的题材,却给了咱们非同一样的艺术视觉,给了画面不一样的艺术灵动感。
因此,吴冠中老先生的作品里有一种“设计味”。
2024年浅谈当前艺术设计教育

2024年浅谈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艺术设计教育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这种教育不仅关注艺术和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也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跨学科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本文将围绕以下八个方面,对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浅谈。
一、教育内容与课程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内容上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绘画、雕塑和建筑设计等领域,而是包括了数字媒体、交互设计、用户体验、品牌策划等多个方向。
课程设置也逐渐从单一的专业课程向综合性、跨学科的方向发展。
除了基础的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课程,还加入了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的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与创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许多学校都与企业和设计工作室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项目实践机会。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设计竞赛和创新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来锻炼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跨学科融合在当今社会,跨学科合作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艺术设计也不例外,许多设计项目都需要与其他领域如工程、计算机科学、商业等进行合作。
因此,艺术设计教育也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的培养,鼓励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与其他领域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四、师资与教学资源优秀的师资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艺术设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许多学校都聘请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素养的教师,同时还与企业和设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此外,许多学校还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虚拟现实、3D 打印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五、国际视野与交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经验的人才越来越受欢迎。
因此,艺术设计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与国际设计院校的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到国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同时,还鼓励学生参与国际设计竞赛和展览,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初探艺术设计教育的重构

初探艺术设计教育的重构
艺术设计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这个领域,同时也有很多人在另一方面呼吁着关注艺术设计教育的重构。
艺术设计教育的重构需要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包括了视觉创意、色彩学、构图、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交互设计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有机的融合,创造贴近实际、富有操作性的教学环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
实践是设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践,学生们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因此,在设计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导学生们参与实践性经验的积累。
比如,可以通过学生创意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使得艺术设计也不断向前推进。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
只有如此,才能应对未来的各种变革。
总之,艺术设计教育的重构需要我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包括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实践教学的角度,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只有这三个方面同时发力,才能让学生真正培养出自己的创意思维,发现和探索更好的设计方法。
艺术教育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艺术教育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摘要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审美素养的培养是其核心目标之一。
本文通过设计艺术教育课程,探讨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包括提供多元化的艺术体验、促进创造性思维、营造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等。
1. 引言审美素养是指个体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判断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其审美素养有助于提升对艺术作品及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因此,在艺术教育中设计针对性的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2. 多元化的艺术体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需要提供丰富多样、跨领域的艺术体验。
可以通过参观画廊、博物馆、剧院等场所来接触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还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或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艺术创作中。
3.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艺术教育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力,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反馈。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团队合作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4. 营造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需要创建一个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传递热爱艺术的态度和激情,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感受。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艺术展览、演出等形式来展示学生的成果,并邀请专业人士给予评价和指导。
5. 结论通过设计艺术教育课程并实施多元化的艺术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以及营造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这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提升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参考资料•Smith, J. (2005). Art Education: Developing an Aesthetic Sense. Art Education, 58(6), 12–17.•Jones, K. (2012). Cultivating Aesthetic Literacy: What Every Teacher Needs to Know.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Thompson, N., & Wood, E. (2010). Rethinking Curriculum in Art.Canadian Art Teacher, 9(1), 16–18.注:本文内容为虚构,请勿在任何实际用途中使用。
当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步 。针对 艺术 设计 专 业构 建 的新 的教 学体 系主 要包 括 教育 课程 的
设 置 、艺 术活 动设 置 、艺 术设 计思 想 的培养 等 ,对 学 生进 行全 面
的教 育 。 由于 不 同高校 的 教学 模式 和教 学方 法 都有 所 不 同,在 建
立 艺 术设 计专 业教 学 体系 时 以学校 教 学特 色为 基础 进 行规 划 ,才 3 . 多种 形式 并存 的艺术 设计 教育 形式 由 于 艺术 设 计 的根 本 目的 是将 日常生 活 中 的物 品在 不 影 响 艺术 设计 应用 的领 域 比较 广泛 ,如 文化 、 教育 、科 研 等 ,因此 , 进行 艺术 设 计教 育不 能与 其他 学科 一 样 , 以一 种单 一 的教 育形 式 进行 ,会 制 约学 生 的艺术 思维 和创 新 素质 。 以多种 不 同形 式 的教 育形 式 并存 的艺术 设 计 ,能够 给学 生 更多 的创 作 空间 以及 艺术 熏 陶 ,提 升学 生艺 术 品位 ,在进 行 艺术 设计 时 能够大 胆 创作 ,积 极 的 开拓 创 新 。多 种 形 式 并存 的艺 术 设 计 教 育 体 系是 指 采 用 小 班
艺术 设计 是近 来 发展 比较 迅速 的 学科 之一 ,是 一 门具 有实 用 文 化 素质 的重 任 。在 当代 我国 高校 进行 艺 术设 计教 学 ,制 定一 个
性 ,艺术 性 ,合 理性 等特 点 。 目前 是在 各 大高 校 中开展 , 目的是 为我 国 艺术 事 业培 养 大量 优 秀 的艺 术设 计 能力 的人 才 。 在 当代 我 国各大 高校 开 展艺 术设 计专 业 ,需 要制 定适 合 的教育 形 式 。艺 术 设 计学 科不 同于其 他普 通 的学科 ,其学 习过 程 中需 要与 不 同的 领 域相 结 合 。 因此 ,对 于 当代 中国高校 艺 术设 计教 育应 当有相 应 的教育 原 则、教 育体 系 以及教 育形 式 。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艺术教育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在幼儿园教育中,艺术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还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针对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进行自由、多样的表达。
通过音乐、美术、手工等艺术活动,幼儿能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
2. 塑造积极的情感态度艺术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表达情感的途径,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与赏析,培养幼儿的情感与情绪表达能力。
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能够体验到快乐、满足等积极的情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3. 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艺术活动可以使幼儿在快乐与愉悦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舒展,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促进健康成长。
二、艺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1. 以幼儿的身心特点为基础在设计艺术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艺术教育活动要贴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多样性和综合性艺术教育活动应该设计多样性的内容和形式,包括音乐、美术、手工、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
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活动,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3. 强调个性化和自主性在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注重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环境,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艺术教育活动指导的方法1. 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和环境艺术教育活动指导者要提供多样的艺术材料和环境,如颜料、纸张、乐器、音乐、舞蹈道具等,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2. 巧妙引导,激发参与艺术教育活动指导者要善于引导幼儿自觉地参与艺术活动,可以通过音乐、图画、故事等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和表现欲望。
艺术设计教育教育艺术设计教育教育课程总结模板艺术设计教育知识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艺术设计教育教育艺术设计教育教育课程总结模板艺术设计教育知识的教学方法与实践艺术设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总结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探讨艺术设计教育知识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1. 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总结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1 美学基础知识艺术设计教育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美学基础,包括艺术史、美学原理和审美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掌握审美思维方式和方法。
1.2 创意思维培养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开展形象思维训练、课堂创意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潜力。
1.3 技术实践训练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技术实践的训练。
学生需要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1.4 跨学科融合艺术设计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综合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艺术设计与科学、人文、工程等学科相结合,开设跨学科的课程,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2. 艺术设计教育知识的教学方法与实践在教学艺术设计知识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2.1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可以提供一些艺术作品或设计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并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意。
2.2 项目制教学法项目制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单位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

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西学中用的艺术,是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起始阶段,1864年,由耶稣会所办的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创设工艺院始,我国开始效仿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陆续开办了一些美术专业学校,其中设有图画手工科,设置印刷、金工、木作、刺绣、纺织、工艺图案、工艺建筑等专业。
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还直接开设以传授职业技艺为宗旨的职业学校,对工艺美术相关技艺进行传习教育,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工艺美术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教育的基础。
一些留学欧洲及日本工艺美术的有志之士纷纷学成归国,带回先进的工艺美术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中国工艺美术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诞生于德国的包豪斯思想也被介绍到中国。
包豪斯的教育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
1942年成立的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一开始就引进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强调实用、技术、经济和现代美学思想,成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摇篮,开创了中国全面推行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先河。
它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人才培养上,也反映在一系列建筑作品,包括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制订。
1951年,圣约翰大学解散,各系并入有关院校,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设计理论在同济大学得到延续。
包豪斯的工艺思想,重视现代材料、现代技术、现代结构的应用,并由现代工业直接创造美学价值,这对工艺美术创造,适应时代发展,结合生活需要,工艺美术新领域的开拓,工艺思维的启迪,具有重要的价值。
1956年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多学科的工艺美术院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前身)建立,标志着中国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教育的新开端。
专业设置以当时我国轻工业发展,特别是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需要为基础,设有染织美术、陶瓷美术、装潢美术、工业美术等专业,逐步形成装饰艺术风格,以“适用、经济、美观”为原则,注重对生活的美化。
1958年,全国掀起教育革命运动,“教育结合生产”“勤工俭学”“勤俭办学”等方针的贯彻执行对工艺美术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设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的大舞台上,设计艺术教育就像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它展现了人类创造力的无限可能。
有人说,设计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摇篮,它为学生打开了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也有人说,它是文化传承的桥梁,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
那么,如何让设计艺术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审美素养的设计艺术人才?首先,让我们以一棵树的成长来比喻设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树木的成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而设计艺术教育则是这棵树成长的必要条件。
这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参赛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
设计艺术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养分和动力。
其次,设计艺术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这就像一场音乐会,不同的乐器演奏出不同的旋律。
设计艺术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艺术技能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这就像一场思想的盛宴,设计艺术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
再者,设计艺术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这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参赛者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到达终点。
设计艺术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
这就像一场挑战自我的过程,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并克服困难。
设计艺术教育,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其发展。
然而,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设计艺术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挑战。
一方面,设计艺术教育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而这些经验和知识的获取并不容易;另一方面,设计艺术教育还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如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首先,我们需要加强设计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
这就像为一场比赛提供优质的训练设施,确保参赛者能够发挥出最佳水平。
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引入跨学科内容等方式,提升设计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设计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
这就像为一场比赛提供专业的教练,确保参赛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指导。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师资培训、引进高水平教师等方式,提升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水平。
学生艺术教育课程设计

学生艺术教育课程设计导言艺术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综合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学生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
一、课程目标的设定学生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绘画和表演能力、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发展方向。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学生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艺术领域。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三、教学方法的确定学生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如实践教学、互动教学、项目制教学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艺术知识和技能。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艺术教育课程需要拥有专业的师资队伍。
学校应加强对艺术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并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如教学设备和教室等,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评价方式的设计学生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艺术成果和过程。
可以采用作品展览、舞台表演、口头表达等形式,评估学生的艺术表现和综合能力。
六、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生艺术教育课程应与其他学科融合,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精神,艺术与文学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学生艺术教育课程应整合学校与社会的艺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发展机会。
可与艺术机构、博物馆、艺术家等建立合作关系,组织艺术讲座、实地考察等活动。
八、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学生艺术教育课程应重视个性化教育,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潜能。
九、文化传统的传承学生艺术教育课程应注重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学习传统艺术形式和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艺术设计 教育 文化理念

艺术设计教育文化理念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当前社会,艺术设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各种技能和技巧给学生,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的培养。
首先,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造力是指人们对于问题或者情境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方法的能力。
而想象力则是指人们通过思考、观察和体验等途径,对于未来的可能性进行构想和想象的能力。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给学生提供创造和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创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创精神。
其次,艺术设计教育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的美感和价值进行判断和鉴赏的能力。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的存在,并且教导他们如何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
通过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独立鉴赏能力,并帮助他们认识到美的重要性和美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最后,艺术设计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理念。
文化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的认知和理解。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与文化密切相关。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并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来传达和表达自己对于文化的见解和理解。
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技巧,更应该成为一种表达和反映文化价值观念的方式。
总而言之,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理念的培养。
通过培养学生在艺术设计领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文化修养,帮助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发展个人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成为具有独创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才。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一、活动名称: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形状、线条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准备各种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准备一些艺术创作的范例,如画作、手工制品等。
3. 准备一个宽敞的创作空间,如教室、活动室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艺术作品,引导幼儿对艺术创作产生兴趣。
2. 创作:给幼儿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3. 展示: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幼儿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4. 总结:对幼儿的创作进行点评,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创作的过程和成果。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的价值。
3. 艺术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加各种艺术主题活动,如绘画比赛、手工制作等,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六、活动名称: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能力。
3. 通过音乐活动,锻炼幼儿的听觉、触觉和运动觉。
4.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适合幼儿的乐器,如小鼓、铃鼓、木琴等。
2. 准备一些音乐教材,如歌曲、音乐游戏等。
3. 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学习:教师示范演奏乐器,教授幼儿基本的节奏和音符。
3. 实践:让幼儿分组尝试演奏乐器,进行音乐游戏。
4. 展示:组织幼儿进行小型的音乐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七、活动名称: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
艺术设计教育与设计素质教育的关系

艺术设计教育与设计素质教育的关系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贺海英1998年7月,由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正式以“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这一沿用了几十年的专业名称,从而正式确立了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国家规定的高等教育专业地位。
严格意义上说,艺术设计教育这一专业名称至此方真正确立起来?。
所谓艺术设计教育,从狭义上说,就是通过有关艺术设计基本理沦、基本知识的传授,通过艺术设计能力、设计意识的培养,通过艺术设计方法、设计技能的训练,培养具备创新素质与持续性发展潜力,能够胜任艺术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生产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形式。
从宏观上看,艺术设计教育并不局限于一种以行业划分为基础,以技艺传统和设计经验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而是一种建立于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础之上,以现代工业生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中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文化内涵的实现为主线,以人的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拨、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在终身教育观、大众教育观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设计素质教育”有着双重含义:狭义上的“设计素质教育”是针对专业设计学科而言的,意将素质教育与艺术设计教育相结合,在原有的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之上融入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旨在提高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塑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能型设计师。
而广义上的“设计素质教育”是对于非设计专业的其它所有学科而言,是将设计艺术的基本内容贯穿到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这既是响应“全体公民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政策,又是提高非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审美素质部分的有效途径。
艺术教育设计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与创造力

艺术教育设计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与创造力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专业的艺术教育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且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性艺术教育设计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指对美的感知、理解和欣赏能力,是一个人对艺术和美学价值有所认识和评判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在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因为美对人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都起着巨大的影响。
通过艺术教育设计,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表演等,从而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感知能力。
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方法艺术教育设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个体所具备的创造新思想、新方法和新作品的能力。
艺术教育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1. 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艺术教育设计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创作机会,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勇于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媒介进行创作,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合作:创造力往往来源于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
艺术教育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科的学生合作,例如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学生一起进行艺术创作,这种跨学科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艺术教育设计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包括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展览、文化活动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研究和模仿优秀的艺术作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从中获得灵感。
三、艺术教育设计的终身价值艺术教育设计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艺术教育培养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可以渗透到学生的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都会受益匪浅。
1. 个人生活中的价值:艺术教育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生活品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处理情感和与他人交流。
艺术设计教育艺术设计教育之弊端

艺术设计教育艺术设计教育之弊端回顾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百年前的包豪斯学校就以系统化、科学化和人文精神为主导,以科学的思想和创新精神来引导学生。
包豪斯学校的艺术设计观强调集体工作方式;强调标准化;强调将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相结合。
包豪斯学校建立起了基于科学基础上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了“解决问题”上去。
上述教育思想及教学方式打破了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打破了艺术教育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摆脱了艺术设计教育玩形式的弊病,从而使艺术设计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
因此,虽然包豪斯学校仅存14年,却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和发展了深远的影响。
百年过去了,从表面上看,我国现今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速,欣欣向荣,但却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目前,一些学者把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归于起步晚。
而实际上,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并不晚,即使起步晚也有30年的历史了。
笔者认为: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落后的关键在于教育观念和对艺术设计的认识上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不能走出设计教育的误区,再过50年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还是落后的。
一、教育现状我国目前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虽然推崇包豪斯教育观念,但始终是以纯艺术的美术教育和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艺术设计教育与纯美术教育被混为一谈。
对包豪斯教育观念的“引进”没有真正植入到制造产业、教育体系、经济制度和 __中,只是悬浮于形式模仿的表层形态上和理论探讨上,以至于每年我们培养出大批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后劲不足的所谓“艺术设计人才”。
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我认为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招生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和学生毕业所得到的学位都是纯艺术类的。
入学考试加考的科目基本上是美术基础,即素描和速写;入学标准是以美术分数为主(绝大多数学校);生源以所谓的文科生占绝大多数,并且成绩较差;学生毕业得到的学位是艺术学学位。
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文前景

代化发展有着相适应 、 相协调 、 促进的一面 , 相 是社会 现代 化的基础 、 前提 、
立足点和出发点 。 艺术设计教育是涉及人类生活各个层次面的综合性学科 ,
、
培养立体人才, 是当今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主流
“ 艺术设计’ 育就是要 以实现现代工业生产与传统工 艺美术 生产 中设 与社会科学 、 镦 人文科 学 自然科学 、 辑思维科学等 有着 密切的联系 , 逻 正因为 计活动 的艺术 内涵、 科学 内涵与文化内涵为主线 , 以人的创造力 的培养为主 如此, 我国艺术 设计教育的发展 , 可能脱离各边缘学科之 间的知识联系, 不
人才需要 , 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人的全面发展 ” 的思想 。 域概念正在逐步弱化 的今天 ,强调正 视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是十分必要和 紧迫 的。 因为中国传 统艺术 是中华 民族 的灵魂和精神所在 , 是无穷无尽的滋
二、 融入本土人文内涵 。 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主导
设计是一种有 意识 、 有动机 、 极主观地 解决功 能, 积 创造市 场, 影响社 养和灵感之源 , 是雄厚 的资本和根本 。艺术设计的发展 不能脱离传统, 否则
教育 部明确艺术课程 是一门“ 具有人文性 质 ” 的课程 , 具有人文教育功 主 脉
能 由此 , 艺术设计教育的 目的, 又增添 了一 个重要的历史使命, 那就是: 人 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 白 ‘ c 人的全面发展 ” r 思想 , 是指“ 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 着 艺术价值观的变化, 也必然 导致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 我们应当适应
设
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文前景
0 00 5 80 正定县职教 中心 王海侠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 , 一直有待于 与国际时尚潮流、 本土文化底蕴 、 民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艺术设计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核心途径,艺术设计人才不断涌现,不仅能够丰富文化资源,而且还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艺术设计教育是指针对艺术设计人才进行的一系列培训和教育活动,以提高其技能和素养,增强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艺术设计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基本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应对现代社会的多样化需要。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一、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艺术设计的教育也应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素养。
通过丰富的实践课程,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知识和技能结合艺术设计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强大的技能,艺术设计教育也应该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
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实践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同时又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三、关注文化传承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艺术设计教育也应该注重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传授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学生应该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提高他们对艺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艺术设计人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他们可以为各种产业提供创意和设计的服务,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二、注重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艺术设计人才的职业基础,艺术设计人才应该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为不同产业提供创意和设计服务。
艺术设计学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胜任各种设计工作。
三、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艺术设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艺术设计人才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推动设计行业的发展。
艺术设计学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设计教育
曾几何时有专家学者提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然而在科技与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让我们每人每天不得不忙于面对手机处理各种来自智能APP终端的大量信息,还有更多的未成年人成为低头族。
让我们无暇顾及静下来聆听大自然的信息,细细思考为何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以及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与大自然相处的。
从艺术设计高校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现象:比如一首流行歌曲很多高校学生都非常熟悉的“青花瓷”,但很多人却不知青花瓷这首歌曲背后,是由台北故宫为了摒弃传统的文物记录片形式而采取青年人喜欢的歌手这种形式来进行宣传,使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得以传承与保护发展;还有现在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所提出的“民宿”概念,那么,什么叫民宿呢?所谓民宿及民俗既有关联又有所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后面的“宿”与“俗”,前者有概念的范围与衣食住行中的“住”有关。
而“俗”则是一个文化概念的范畴,在中国古代民俗与官方相对应。
比如收藏界陶瓷领域就有官窑与民窑一说。
所谓民窑及民间即所谓民俗。
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也有这种划分方法。
再比如国家所提出的工匠精神,民间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手艺人”等。
这些信息都对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信号,及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自身的教育工作岗位传承与保护中国灿烂的传统艺术文化的思考。
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是有着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国家。
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国工艺美术史”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有自身完善的理论体系。
然而结合我国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把这些内容都交给每个艺术设计的学生显然也不太可能,因此,本人作为一名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尝试探索出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提出的观点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1.什么是传统艺术?我们不应该流于表面“传统”“现代”这类硬壳子的招牌,先下一番功夫,了解一下有关传统、现代、相关艺术的说明,到底是些什么意义。
就个人浅陋所及,在艺术理论方面,西方自康德起,是美学家走在艺术家的先头。
我国三百年来,因过分重视笔墨趣味,而忽视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生意境,以致两皆堕退。
当代名家中,只有白石老人拈出一个“静”字,为真能道出他的艺术体验所至,接触到艺术中某一方面的真实。
艺术家心中若填满了名利世故,开辟艺术心境恐怕是很难的事。
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传统艺术,也就是作者小小心愿。
就“传统手工艺”而言,是一个时代的指称。
在时序上它相对于现代,在内容上应指现代工业社会以前的所有工艺品类。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别繁多,从材料上划分:有青铜器、陶瓷、玉雕、木雕、漆器、刺绣、泥塑、景泰蓝、金银制品、皮革、玻璃、竹编和草编等。
除此之外从工艺方法即技术构成分类:还有染织工艺、涂饰工艺、镂刻工艺等。
这些精美的工艺品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素养,是世界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教学改革(开放式、信息化、多元化教学模式)
如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传承与保护上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包括民间工艺美术,这一艰巨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并提出了课题。
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教学方面,传统教育模式也受到冲击。
就艺术设计教育领域而言,传统的课堂板书式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设计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冲击。
Inter网络使得传统教学滞后,学生学习的方式已发生根本性改变,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可以实时互动学习,学习方式向手机终端APP方向发生改变,尤其是艺术设计类学生。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学生可以在手机终端实时交互学习获取知识。
然而,要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则需要长时间动手实操,这是手机终端无法取代的。
同时为了更好的传承与保护我国悠久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就应该尝试在艺术设计类课程设置中,从学科专业出发,依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入传统手工工艺课程显得迫在眉睫。
例如:
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融入中国传统图案设计、剪纸艺术等的教学尝试。
②服装设计专业融入传统手工工艺蜡染、扎染、及名族服饰图案设计等。
③環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园林景观、环境小品课程中,在实训环节可适当加入陶艺、盆景艺术等传统手工工艺课程的有机结合。
以上提出一些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尝试和教学实训环节的课程设置设想,只有这样才能有机的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现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也符合国家教委提出“大学生双创”中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精神,可以把教学过程中产、学、研有机的结合起来。
3.国家提出的生态旅游与民族发展路线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3年首先提出,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与此同时国家提出民族发展路线与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思路不谋而和,名族的才是世界的。
那么如何传承与发展名族艺术,这又和教育关联起来。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尝试融入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教学改革,以便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工艺美术知识,在保护与传承中,可以增加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课程的实训和实习环节,这是值得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4.综述
通过以上从世界文化保护发展方向与国家政治发展策略,结合当代艺术设计类高校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艺术设计类高校教师应该更多的把当地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改革尝试。
最终希望我国灿烂的民族民间美术绽放出更加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