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概论(共 59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 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学而》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 《宪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 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 “夫子自道也。” 《宪问》 子曰:“其身正,不பைடு நூலகம்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子路》
孔子语录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 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 之。”公冶长第五 子曰:“衣敝纭袍,与衣孤貉者立,而不耻者, 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罕第九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 是。” 颜渊第十二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 公第十五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 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 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仁”——忠恕之道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 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 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 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里仁》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 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述 而》
“仁”——忠恕之道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仁(109) 礼(75)学(64)诗(1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卫灵公》
《论语》
《论语》共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列 为“七经”之一,(《诗》《书》《礼》 《易》《春秋》《论语》《孝经》)。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 《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 要经典。
先秦儒家人伦
一、孔子的天命观和仁、礼思想 五十而知天命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畏天命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 是非也。《礼记· 曲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颜渊》礼乐 思想核心—仁 “好仁者,无以尚之” 《论语· 里 仁》“仁”在《论语》中出现109次,讲解58处。
孔子像 (宋代马远作)
孔子像
孔子故里孔子像
伦敦南岸大学孔子像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
孔庙大成殿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 者七十二。
儒家思想的学派特征 1、在天道观方面,儒家继承了西周史官文化以 “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想,把自然的信 仰放到了现实人生的从属地位; 2、在历史观方面,将捍卫三代的典章文物当作自 己神圣的使命,同时也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 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修改。 3、在社会伦理方面,以“仁”释“礼”,试图把 社会外在的规范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伦理意识的 自觉要求。 4、在修身论方面,设计出一套由小及大,由近及 远的发展人格和安邦定国的方案,为巩固封建政 权体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 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 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 人反是。” 《颜渊》
《论语》中有156人。《老子》中 没有具体的人。
《论语》仁礼结合,仁是礼的精神支柱;从修养
主体来看,恭、宽、信、敏、惠是实现仁的具体 要求;从血缘关系看,孝悌是为仁之本;从人我 关系看,忠恕是为人之道。 孔子仁学思想的特点:一是服务于国家政治,二 是植根于血缘基础,三是强调伦理本位,四是重 视主体能力,五是抑制个性欲望。 人作为儒学的基础范畴,探讨人的价值,做一个 完善的人,是孔子自始至终的理想。早期儒学也 被称为“人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 睦,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仁——人生观,礼— —伦理观,和——社会观,中庸——哲学观,大 同——世界观,修齐治平——价值观。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雍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 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雍也》
孔子的生平及思想
孔子是父亲64岁“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 子”。3岁丧父,少时贫贱,他管理过仓库, 牲畜,后来又做司空,大司寇,时间不长。 周游过卫,宋,陈,蔡,楚等诸侯国,推行 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成功,晚年回到鲁国 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他曾经正乐,作《春 秋》,传讲《诗》、《书》,对于保存和传 播古代学术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广 收弟子,传授知识。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 《泰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颜渊》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八佾》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儒 所谓“儒”,最早是在奴隶主贵族中掌管道德 教化、音乐礼仪的官员,如巫、史、祝、卜等。 后来这些人逐渐分化,流落到民间。有的为诸侯 执掌礼仪,成为“君子儒”,有的则只能替人办 理丧葬祭礼,成为“小人儒”。由于这些人熟悉 诗书礼乐,待人温文尔雅,其学问道德都高于常 人。孔子出现后,因其弟子众多,,影响扩大 “儒”就成了孔门弟子的专称,由孔子创立的学 说称为“儒学”。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继承发 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汉 武帝时期,被推上独尊地位,指导中国社会生活 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