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培菌方法

合集下载

微生物实验-细菌培养、接种

微生物实验-细菌培养、接种

尿素酶试验
产生氨使培养基变碱, 指示剂显红色,为阳性。 如:变形杆菌为阳性。
IMViC试验
IMViC试验
I - 吲哚(indol)试验 M - 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V - VP(Voges-Proskauer)试验 C -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
大肠埃希菌 产气杆菌
I M Vi C试验 ++ - - - ++
IMViC试验: 是吲哚、甲基红、V-P以及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四者的合称。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实验小结
1、三类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用于增菌; 均匀混浊、沉淀、表面生长
➢ 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动力;保存菌种(6个 月);穿刺线,扩散生长
细菌培养接种法——平板划线法
菌种:混合菌液 材料:普通平板 用具:接种环 方法:分区划线
原始区域
1区 2区
4区 3区
细菌培养接种法--斜面接种、液体接种、半固体
菌种:大肠杆菌或葡萄球菌斜面 材料:斜面、液体、半固体培养基 用具:接种环、接种针
液体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结果观察——普通平板
结果观察——半固体培养基
1、 扩散生长:具有动力的 细菌,可见培养物扩散和培 养基变混浊。 即有鞭毛的细菌:由穿刺线 向外扩散生长(羽毛状或云 雾状)
2、原位生长:没有动力的 细菌,可见培养物没有扩散, 培养基仍然澄清。 即无鞭毛的细菌: 沿穿刺 线生长
2
1
1
细菌代谢产物观察
细菌的酶不一样,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 不一样, 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一样。
合作愉快
2011
➢ 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保存菌种(1个月) 菌落、菌苔

细菌分离培养、接种技术及培养方法-精品医学课件

细菌分离培养、接种技术及培养方法-精品医学课件

革兰染色法
Gram staining
临床微生物与免疫学检验教研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细菌涂片制作方法; 2.掌握革兰染色法和细菌的基本形态; 3.了解革兰染色法的临床意义。
二、革兰染色原理
原理
细胞壁学说 等电点学说 化学学说
革兰阳性菌 细胞壁肽聚糖形成网状 结构,乙醇处理时,脱水 引起网状结构孔径变小, 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 复合物不易脱去
实验步骤和方法
1)连续划线分离法:①将接种环火焰灭菌,待冷后取标 本少许;②左手持平板,五指固定平皿盖边缘,向外反 转手掌,装有培养基的平板于手掌内用拇指、小指和 无名指固定,并将平板边缘稍微提高呈现30~45度角, 置酒精灯前上方5~6cm;③右手持已取材的接种环, 先在平板一端涂布,然后快速大幅度左右来回以密而 不重的曲线形式作连续划线接种,使整个平板布满曲 线④划线完毕,将平板作好标记,置35℃孵育18-
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低, 脂类物质含量高,乙醇处 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 胞壁的通透性增加,结晶 紫-碘复合物易脱去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
1.标本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培养物。 2.试剂 :革兰染液。 3.其他 :载玻片、生理盐水、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
四、操作步骤
1. 细菌涂片制备 ⑴涂片:取洁净载玻片一张,按无菌的方法取1~2环生 理盐水于载玻片上,按无菌的方法各取葡萄球菌和大肠埃 菌 培养物少许,在生理盐水中均匀研磨,涂好的菌膜直径 1cm左右。 ⑵干燥:室温下自然干燥或于酒精火焰半尺高处烘干。 ⑶固定:火焰加热法。目的是杀死细菌,并使菌体与载 玻片粘附牢固,染色时不致于被染液和水冲掉。
培养方法
2 二氧化碳培养法 (1)二氧化碳孵箱:能自动调节二氧化碳的含量和温度, 使用较为方便。 (2)烛缸法:取有盖磨口标本缸或玻璃干燥器,在盖及磨 口处涂以凡士林。将接种细菌的培养基放入缸中,点燃 缸内蜡烛,加盖密封。当蜡烛燃烧时会消耗缸内氧气并 产生CO2,随着缸内氧气的逐渐减少,蜡烛会自行熄 灭,此时缸内CO2浓度约为5%左右。 (3)化学法(重碳酸钠一盐酸法):(自学)

细菌接种培养方法

细菌接种培养方法

细菌接种培养方法
细菌接种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消毒准备、转接细菌、接种培养基、观察结果和清理工作。

具体内容如下:
- 消毒准备:在进行细菌接种前,要确保实验台面、操作者双手、接种环、接种针等工具的清洁、无菌。

- 转接细菌:将携带细菌的接种环或接种针在新的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可以采用直线涂布、环形涂布、刻线等方法。

- 接种培养基: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

通常需要培养18-24小时,以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观察时应记录菌落数量、形态、颜色等特征。

- 清理工作: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台面和使用的器具进行清洁、消毒。

将已使用的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待完全冷却后再处理。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实验习惯,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微生物的接种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将微生物从一个培养基转移到另一个培养基的过程。

接种方法的选择对于微生物的培养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一、平板接种法。

平板接种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培养基的表面上,通过接种棒或铅笔头的方式在培养基表面画线或涂抹,形成菌落。

这种接种方法适用于培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通常用于分离和计数微生物。

在进行平板接种时,需要注意接种的均匀性和细菌数量的控制,以避免产生过多或过少的菌落。

二、液体接种法。

液体接种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含有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摇床或振荡器进行培养。

这种接种方法适用于培养需要大量微生物的情况,如大规模生产微生物菌种或进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产。

在进行液体接种时,需要注意培养液的搅拌速度和通气情况,以保证微生物的充分生长和代谢。

三、斜面接种法。

斜面接种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倾斜的培养基表面上,通过接种棒或铅笔头的方式在斜面上画线或涂抹,形成菌落。

这种接种方法适用于培养对氧需求较高的微生物,如厌氧菌和微需氧菌。

在进行斜面接种时,需要注意斜面的倾斜角度和接种的均匀性,以保证微生物的充分生长和代谢。

四、深层接种法。

深层接种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含有固体琼脂的试管或培养瓶中,通过接种棒或铅笔头的方式在琼脂表面插入或涂抹,形成菌落。

这种接种方法适用于培养对氧需求较低的微生物,如厌氧菌和微需氧菌。

在进行深层接种时,需要注意琼脂的固化温度和接种的深度,以保证微生物的充分生长和代谢。

五、滴播接种法。

滴播接种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通过滴管或移液器滴播微生物悬液,形成菌落。

这种接种方法适用于培养对氧需求较高的微生物,如厌氧菌和微需氧菌。

在进行滴播接种时,需要注意滴播的均匀性和微生物悬液的浓度,以保证微生物的充分生长和代谢。

总结,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对于微生物的培养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液体菌种的5种接种方法

液体菌种的5种接种方法

液体菌种的5种接种方法液体菌种具有方便快捷菌龄短而一致,纯度高,活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受科研工作者和广大食用菌生产者的重视,但如何正确使用液体菌种尚未见系统报道。

液体菌种培养好后接种方法直接影响液体菌种优势的发挥,甚至关系到生产的成败。

笔者在规模应用液体中使用过多种接种方法,各有特点,下面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1 料表面接种法这是目前采用较普遍的方法,接种时多为瓶装或袋装培养料,上端有一定的空间,如生产金针菇、茶薪菇、黑木耳、杏鲍菇菌包,以及生产香菇鸡腿菇、平菇等菌种,接种时尽量将料表面喷淋上菌种,液种萌发生长快,封面早杂菌污染的机会很小,除破袋外菌袋污染的机会极低,甚至以万袋计算可达到零污染。

这种方法的菌球处于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很好。

2 表面加枪头插入式接种法因表面接种法接种时菌球易被培养料的过滤作用阻滞在料的上半部分,菌丝生长需要从上往下生长,不能在料内上下同时生长。

如果将接种枪枪头做成管状插入料内接种,菌球在料内同时生长,可以缩短发菌时间一半以上。

这种方法一要注意料内氧气的供应(不适应扎口袋),二要注意接种环境的无菌要求,避免菌种不萌发或枪头带入杂菌造成污染。

如生产中香菇菌棒从两端中心插入接种时即使不封口,菌棒中段的菌种也不易萌发。

这种方法曾在低温季节大量接种香菇、鸡腿菇、金针菇、平菇等菌种,成品率在98%~100%,缩短时间一半以上。

3 袋表面扎孔接种法长菌棒从两端接种不能缩短养菌时间,从袋的表面一面或两面用枪头扎入3~5cm深并同时接种,扎孔间隔根据需要确定,如香菇每棒扎3~5个孔,这种方法调节接种量和孔间距离可以达到缩短养菌时间和减少杂菌污染的目的,缺点是用种量大,每个孔的接种量不少于10mL,接种后不封口的应达到每孔20mL以上。

4 袋壁内喷射接种法长菌棒还可以采取从两端一侧用枪头分别扎入到袋薄膜内,从料与塑料薄膜之间喷射菌种(要求液体压力达到9.8×100KPa以上),喷射后用手按压分散菌种,使菌棒一侧布满菌种,待菌丝生长1~3c m后可以扎孔增氧.这种方法可以覆盖较大的料表面,发菌快袋面微孔污染小,缺点是用种量大,每喷射一次用种都在100mL左右。

细菌的接种方法和有何用途

细菌的接种方法和有何用途

细菌的接种方法和有何用途细菌的接种方法和用途是微生物学和生物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有许多不同的接种方法可以用来培养细菌,并且这些方法对于特定的研究目的和应用也存在差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接种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1. 微量接种法(streak plate method):这是最常用的细菌接种方法之一。

首先,将待接种的细菌用聚合物环形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

然后,用环形接种棒连续划线穿过之前的细菌,以使细菌被逐渐稀释并分离成单个菌落。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种群,以便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特性和功能。

2.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broth inoculation):该方法常用于需要大量细菌培养的实验,以及一些需要收集细菌液体培养物的实验。

首先,需要准备含有适当营养物的液体培养基。

然后,将细菌接种至培养基中,通过旋转摇床或培养瓶静置培养来增殖细菌。

利用该方法可以大量生产细菌以备进一步实验分析。

3. 深层接种法(stab inoculation):这一方法常用于某些需要测试细菌产生气体的实验中。

细菌培养基放置在立体感应槽中,而不是平面表面。

然后使用无菌的未经破裂的商用棉签,将细菌直接从试管或培养瓶中沿着培养基表面扎人培养基内。

这使得细菌在培养基的底部生长,并产生气体,形成透明或气泡区域。

4. 器械接种法(loop inoculation):该方法通常用于细菌的定量接种和血清抗体试验中。

通过利用加热的弯曲线圈接种棒,将细菌移入培养基中。

细菌的数量可以根据环形接种棒的大小和细菌悬浮液的稀释倍数来控制。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细菌接种的数量和均匀性。

细菌的应用十分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途:1. 医学:细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重要。

医疗细菌学通过研究细菌在人体中的作用和感染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例如,培养菌株可以用于检测细菌感染,治疗原理的研究,以及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2. 环境:细菌在环境中起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1、准备培养基:将培养基的成分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2、离心:将混合好的培养基移至实验室离心机中,将其加速至3.5 ~ 4.0 K;
3、取液:从离心机中取出一定量的培养液,用75%的乙醇杀灭并均匀搅拌,即可得到一定比例的培养液;
4、接种细菌或真菌:将培养液放入相应的容器中,接种细菌或真菌;
5、孵育:将接种细菌或真菌的培养基置入恒温箱中恒温孵育,直至看到培养基出现全部或部分的菌梗,即可认为培养基捕捉到细菌或真菌;
6、分离细菌或真菌:将培养基中出现的细菌或真菌,利用分离培养法,用水滴法或一及式分离,最终实现细菌或真菌的分离。

细菌接种与培养方法

细菌接种与培养方法

细菌接种与培养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细菌接种与培养方法,这可真是个神奇又有趣的事儿呢!你想想看,那小小的细菌,肉眼都看不见,却有着大大的能量。

就好像是一群小不点儿在一个微观世界里忙碌着,它们有着自己的生活和规律。

要进行细菌接种呀,首先得有个合适的“家”给它们。

这个“家”呢,就是培养基啦。

培养基就像是细菌们的豪华别墅,里面有它们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就好比我们人要吃好的住好的才能健康成长,细菌也一样需要在舒适的培养基里才能茁壮成长呀!然后呢,就是把细菌接进去啦。

这可不能随随便便,得小心翼翼的,就像呵护宝贝一样。

可以用接种环呀、吸管呀这些工具,把细菌轻轻地带到它们的新家里。

这过程可得仔细着点,要是不小心弄多了或者弄少了,那可就不好啦。

接下来,就是培养细菌啦。

这就像是给细菌们安排了一场特殊的度假。

要给它们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让它们舒舒服服地待着。

温度太高了不行,太低了也不行,就像我们人一样,太冷太热都不舒服。

在培养的过程中,你可得有点耐心哦。

别指望它们一下子就长大啦,得给它们时间。

就像小孩子长大需要时间一样,细菌们也需要慢慢成长呀。

有时候你可能会着急,哎呀,怎么还没长出来呀!别急别急,它们会给你惊喜的。

培养一段时间后,你就能看到细菌们的成果啦!可能会有小小的菌落出现,那可都是细菌们的“杰作”呢。

看着那些菌落,你会不会有一种成就感呀?哈哈!你说这细菌接种与培养是不是很有意思呀?虽然它们小小的,但是却有着大大的作用呢。

医生们可以通过培养细菌来诊断疾病,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研究细菌来开发新药。

咱普通人了解这些也不是没用哦。

比如说,你要是对生物学感兴趣,那这就是很好的知识呀。

或者你就是单纯觉得好玩,想自己动手试试,那也很棒呀!总之呢,细菌接种与培养方法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门,让我们能看到那些平时看不到的奇妙景象。

朋友们,不妨自己去尝试一下,感受一下这个神奇的过程吧!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验的!。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实验报告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实验报告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细菌接种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平板划线法、斜面接种法和液体接种法。

2、学习细菌培养的条件和方法,了解不同培养基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3、观察细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培养对微生物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细菌接种是将细菌从一个培养基转移到另一个培养基的过程,通过接种可以使细菌在新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常见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斜面接种法和液体接种法。

平板划线法是通过在平板表面多次划线,将细菌逐步稀释,从而得到单个菌落;斜面接种法是将细菌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以获得大量的菌体用于保存或进一步实验;液体接种法是将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培养。

细菌培养需要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温度、酸碱度和氧气等条件。

不同的细菌对培养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所培养细菌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三、实验材料1、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培养基:营养琼脂平板、营养肉汤培养基、斜面培养基。

3、器材:接种环、酒精灯、培养箱、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一)平板划线法接种1、点燃酒精灯,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冷却后蘸取少量菌液。

2、在营养琼脂平板上进行划线,第一次划线从平板的一端划至另一端,然后将接种环灭菌冷却,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第二次划线,依此类推,共进行 3 5 次划线。

3、划线完成后,盖上平板盖,倒置放入 37℃培养箱中培养 24 小时。

(二)斜面接种法1、点燃酒精灯,将接种环灭菌冷却。

2、用接种环从平板上挑取单个菌落,在斜面培养基的顶端自上而下轻轻划线。

3、接种完成后,将斜面放入 37℃培养箱中培养 24 小时。

(三)液体接种法1、点燃酒精灯,将接种环灭菌冷却。

2、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苔,伸入液体培养基中,轻轻搅拌。

3、接种完成后,将液体培养基放入 37℃摇床中培养 24 小时。

五、实验结果(一)平板划线法经过 24 小时的培养,在平板上可以观察到单个的菌落。

灭菌和接种的操作方法

灭菌和接种的操作方法

灭菌和接种的操作方法灭菌和接种是微生物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操作,它们用于确保实验中的培养基或试剂不受外部微生物的污染,并能够有选择性地生长特定的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

下面将分别介绍灭菌和接种的操作方法。

一、灭菌操作方法:1. 压力蒸汽灭菌:将培养基或试剂装入耐压蒸汽灭菌器,根据要求设定加热温度和时间,通常为121摄氏度、15分钟。

等待蒸汽灭菌器升温至设定温度后开始计时,加热时间结束后关闭蒸汽灭菌器,等待冷却后取出灭菌好的培养基或试剂。

2. 过滤灭菌:将培养基或试剂通过0.22微米孔径的滤器,在无菌条件下将其过滤到无菌烧瓶中,然后用高压蒸汽或紫外线进行灭菌。

3. 高压蒸汽灭菌:将培养基或试剂装入高压蒸汽灭菌器,根据要求设定加热温度和时间,通常为121摄氏度、15分钟。

等待蒸汽灭菌器升温至设定温度后开始计时,加热时间结束后关闭蒸汽灭菌器,等待冷却后取出灭菌好的培养基或试剂。

4. 紫外线灭菌:将培养基或试剂置于无菌条件下,使用紫外线照射20-30分钟,使其中的微生物死亡,然后可以使用。

二、接种操作方法:1. 无菌操作台: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操作,要求操作台、器皿、培养基等均经过灭菌处理。

2. 消毒工具:将需要使用的接种环或注射器等工具用95%乙醇或高压蒸汽进行消毒。

3. 接种环接种:先在无菌条件下取出需要接种的细菌培养基,然后用灭菌的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划一道规则的线,再取出需要接种的细菌涂抹在接种环划过的线上,最后封闭培养基培养好。

4. 注射器接种: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吸取需要接种的细菌培养基,然后将其滴在培养基表面,用消毒的玻璃棒将其均匀涂抹开来,封闭培养基培养好。

5. 霉菌接种:用无菌技术在无菌条件下取用液态或固态的霉菌培养基,然后取出一定量的霉菌悬液均匀地涂抹在培养基表面,封闭培养基培养好。

6. 快速接种:适用于需要快速扩培的情况,可以使用特殊的接种器具,将需要接种的微生物悬液迅速均匀地接种在培养基表面。

细菌接种操作流程

细菌接种操作流程

细菌接种操作流程
细菌接种操作流程如下:
1. 准备培养基: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并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材料、容器和试管。

2. 消毒操作区域:将操作区域进行消毒,包括工作台面、操作用具和双手。

使用消毒剂擦拭或喷洒待接种区域。

3. 吸菌棒消毒:将所需的吸菌棒消毒处理,可以使用酒精灯燃烧法或高温高压法。

4. 接种前准备:取一支已经消毒的吸菌棒,用手指轻轻将培养基试管内的盖子拉开一小段,使其露出菌体。

5. 接种操作:将吸菌棒快速插入培养基试管内,并用手指将盖子推回原位,确保接种过程尽量少地将环境中的其他细菌带入试管内。

6. 培养基保存:接种完毕后,将培养基试管盖子重新紧闭,以防止培养基的污染。

7. 清洁操作区域:将接种操作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并将用过的吸菌棒进行正确的处置。

8. 培养细菌:按照实验要求将接种好的培养基试管放入恰当的培养条件中,如常温孵育箱、恒温培养箱等,进行细菌的培养。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操作区域的无菌状态,避免其他细菌的干扰。

另外,操作人员要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培养菌种的方法

培养菌种的方法

培养菌种的方法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是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对象,而菌种的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菌种的培养方法,以及在实验室中常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一、菌种的培养方法1.直接培养法直接培养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含有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通过不断地增殖和繁殖,使其形成纯种。

这种方法适用于纯种已知的微生物,如常见的大肠杆菌、酵母菌等。

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基:根据所需的微生物类型,选择相应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等。

(2)接种微生物:将微生物接种在培养基上,可采用划线法、点接法等。

(3)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使其增殖和繁殖。

(4)分离:待微生物增殖到一定程度后,可进行分离和纯化,以获得纯种微生物。

2.间接培养法间接培养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寄主细胞或组织中,通过寄主细胞或组织提供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使微生物增殖和繁殖。

这种方法适用于难以在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支原体等。

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寄主细胞或组织:根据所需的微生物类型,选择相应的寄主细胞或组织,如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等。

(2)接种微生物:将微生物接种在寄主细胞或组织中,常采用感染法、共培养法等。

(3)培养:将接种好的寄主细胞或组织置于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使微生物在寄主细胞或组织中增殖和繁殖。

(4)分离:待微生物增殖到一定程度后,可进行分离和纯化,以获得纯种微生物。

二、常用的培养基1.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是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由肉汤、琼脂和其他营养物质组成。

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的培养,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是由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其他营养物质组成的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培养。

3.血琼脂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是由琼脂、肉汤和动物血液组成的培养基,适用于病原菌的培养和鉴定。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方法操作规程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方法操作规程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方法操作规程一、细菌的接种根据待检标本的来源、培养目的及所用培养基的性状,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

l、平板画线分离法(1)、连续画线分离法此法主要用于杂菌不多的标本。

用接种环取标本少许,于平板l/5处密集涂布,然后回来作曲线连续划线接种,线与线间有一定距离,划满平板为止。

(2)、分区画线分离法此法适用于杂菌较多的标本。

先将标本均匀涂布于平板边缘一小区(约占平板1/5),再在二、三区依次连续画线,每画线一区均将接种针灭菌一次。

每一区的划线均接触上一区的接种线1~2次。

以获得单个菌落。

2、斜面接种法该法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

用灭菌接种针取菌少许,从培养基斜面底部向上划一直线,然后从底部向上作连续曲线画线。

一直画到斜面顶端。

3、液体接种法多用于一些液体生化试验管的接种。

用灭菌接种环取菌少许,在试管内壁与液面交接处的管壁上轻轻研磨,使细菌混合于液体中。

4、穿刺接种法主要用于半固体培养基、明胶及双糖铁的接种。

用接种针取菌少许,从半固体培养基中央,平行于管壁垂直刺入,接近管底但不可接触管底,然后接种针原路退出。

5、倾注平板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尿液等标本的细菌计数。

将标本经适当稀释后,取一定量加入已灭菌的平皿内,倾入已经溶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定量培养基,混匀,待凝固后倒置、培养。

6、涂布接种法常用于纸片药物敏感性测定,也可用于被检标本的细菌计数。

加定量的被检菌液于琼脂平板表面,然后用灭菌的棉签反复涂布几次,使被检菌均匀分布在琼脂平板表面。

然后贴上药敏纸片培养,或直接培养观察结果。

二、细菌培养方法根据临床初步诊断及待检细菌的种类,可选用不同的环境进行培养。

常用的有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

1、需氧培养法本法是临床细菌室常用的培养方法,即将已经接种好的平板、斜面和液体培养基等。

置于35℃温箱中孵育18~24小时。

2、二氧化碳培养法本室用CO2孵箱将已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CO2孵箱内培养。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原理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原理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原理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是指将细菌菌种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提供适宜的环境,使其能够生长和繁殖。

接种方法一般有涂布法、点状接种法、块状接种法和浸液接种法等。

其中,涂布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首先,将细菌培养基倒在无菌的培养皿上,使其均匀分布在表面上。

然后,用培养环或无菌铁棒,将细菌菌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上。

点状接种法则是利用无菌针或针管,在培养基表面插入菌液滴,形成若干个细菌点。

块状接种法是将细菌菌液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上,再用细菌圈或无菌铁棒在培养基上划圈,形成若干个细菌块。

浸液接种法是将细菌菌液倒入培养基中,使之均匀分布。

培养基的选择十分重要,通常根据细菌的生活习性和营养要求来确定。

培养基可分为无机盐基质和有机物基质两大类。

无机盐基质包括无机盐、水和少量有机物。

有机物基质包括如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物,用于满足细菌的营养需求。

培养基的
pH值也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通常为pH 6-8之间。

接种后,细菌菌种需要放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

不同的细菌株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在30-37摄氏度下生长最好。

在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定期观察细
菌的生长情况,如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等,并进行相关的细菌鉴定工作。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是进行细菌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

通过合适的接种和培养方法,可以获得足够的细菌菌量,进行各种实验
和研究。

同时,也可以利用培养后的细菌进行鉴定、检测和生产等工作。

细菌的培养方法

细菌的培养方法

细菌的培养方法
细菌的培养是微生物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培养方法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菌培养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培养基。

培养基是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营养物质,一般由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和水组成。

常见的培养基有营养琼脂、LB琼脂、大肠杆菌选择性琼脂等。

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按照配方将各种原料溶解于水中,然后加热灭菌,最后倒入培养皿中凝固成琼脂。

其次,我们需要进行细菌的接种。

接种是将细菌悬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的过程。

在接种前,需要使用无菌技术将培养皿打开,用酒精灯消毒接种环,然后取一定量的细菌悬液在琼脂表面均匀涂布。

接种后,需要立即将培养皿倒置放置,避免细菌在琼脂表面过度生长。

接下来是培养条件的控制。

细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

一般来说,常见的培养温度为37摄氏度,但也有一些特殊菌株需要在低温或高温下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培养皿的湿润,避免琼脂干燥。

另外,一些厌氧菌需要在无氧条件下培养,因此需要使用密封培养瓶或培养皿。

最后是细菌的观察和分离。

在培养一定时间后,我们可以观察培养皿上的细菌生长情况,包括菌落的形态、颜色和大小。

如果需要分离不同的细菌菌株,可以使用无菌技术在培养皿上进行单菌落的分离,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和鉴定。

细菌的培养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条件,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实验操作中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微生物的接种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接种和间接接种两种。

1. 直接接种:直接将微生物菌株接种到所需培养基或宿主中,常见的直接接种方法包括:刷涂法、滴液法、插管法、点刺法等。

刷涂法:将微生物菌株涂布在培养基表面,常用在固体培养基上。

先将培养基倒在无菌平板上,然后用无菌棉签挑取微生物菌株,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然后,用无菌铂丝将涂布的微生物菌株均匀划开,使其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上。

滴液法:将微生物菌株滴加到培养基上,常用于液体培养基。

将所需培养基倒入无菌试管中,然后用移液器吸取微生物菌株悬液,滴入试管中的培养基。

插管法:适用于需要氧气的微生物。

首先将无菌棉球塞入试管底部,然后用被接种菌株液体湿润棉球,最后将试管加盖并放入适宜的环境进行培养。

点刺法:适用于菌落计数。

选取已培养的纯菌落,用精细铂丝在无菌培养基上点刺菌落,再迅速涂布在培养基上。

2. 间接接种:首先将微生物菌株培养增殖至一定量或特定状态,然后将培养液接种到所需培养基或宿主中。

常见的间接接种方法包括:液体传代接种、平板传代接种和传代接种。

液体传代接种:将微生物初代培养液添加至新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

首先取少量初代培养液,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然后逐渐增加培养基的体积,直至达到所需的培养体积。

平板传代接种:将微生物初代培养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待菌落生长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到新的培养基或药敏试验板中。

传代接种:通过逐步培养,将微生物菌株传代至新的培养条件。

首先从原始菌株中选取少量接种到培养基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再从这些培养物中选取一部分接种到新的培养条件中,如改变培养基成分、温度等,以适应新的培养条件。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不仅影响菌落生长、菌株纯度和培养效率,也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的结果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需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范,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四 细菌接种培养法与生长现象观察

实验四  细菌接种培养法与生长现象观察

实验四细菌的接种培养法与生长现象的观察【目的和要求】1.掌握无菌技术,建立无菌观念;明确无菌操作时注意要点。

2.掌握细菌的接种、分离培养方法和接种环的制作方法。

3.熟悉细菌生长现象的观察方法。

【试剂与器材】1.菌种: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等。

2.培养基: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

3.其他:温箱、酒精灯、接种环、接种针、L形玻棒、打火机、记号笔等。

【实验内容】一、细菌的接种工具1.接种环和接种针:其结构包括环(针)、金属柄、绝缘柄三部分(见图4-1)。

其中环(针)部分最佳材料为白金丝,因其受热和散热速度快,硬度适宜,不易生锈且经久耐用,但因为价格昂贵而限制了其应用。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是经济实用的300~500W电热镍鉻丝。

一般要求接种环长5~8cm,直径为2~4mm,定量接种环的容量为0.001ml。

图4-1 接种环和接种针接种环(针)在使用之前需检查镍鉻丝是否呈直线,若有弯曲,需用吸管或接种环的另一端将其压直;若环不圆,可将镍鉻丝前端放在吸管尖部缠绕一圈,再将镍鉻丝突出的部分朝内压紧。

接种环用于固体、液体培养基的接种,接种针用于半固体培养基的接种。

2.L形玻棒:由直径2~3mm的玻璃棒弯曲成L形制成。

在使用之前用厚纸包扎后置高压蒸汽灭菌,或沾取无水乙醇后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主要用于液体标本涂布接种。

二、细菌的接种方法1.液体培养基的接种该法主要用于细菌的增菌培养或进行细菌的生化反应。

方法:(图4-2)(1)先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待冷却后挑取少许细菌。

(2)左手拿试管,右手持接种环,用右手其余手指将试管塞打开,试管口通过火焰烧灼灭菌。

(3)将接种环在贴近液面的管壁上上下碾磨数次,使细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

(4)将试管口灭菌后加塞,接种环烧灼灭菌后放回原处。

(5)在试管上做好标记,经35℃培养18~24h后观察结果。

图4-2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2.半固体培养基的接种该法可用于保存菌种、观察细菌的动力或进行细菌的生化反应。

微生物的接种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接种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接种实验报告微生物的接种实验报告一、引言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个环境中,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接种微生物的方式,观察其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为微生物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细菌培养基: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培养基、大肠杆菌培养基、葡萄球菌培养基。

- 真菌培养基:含有蔗糖和琼脂的培养基。

- 病毒培养基:含有细胞培养基和病毒接种液的培养基。

- 微生物接种液:细菌、真菌、病毒接种液各一份。

2. 实验方法:- 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和接种液。

- 将细菌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用接种针分别从细菌接种液中取出适量的细菌,均匀涂抹在培养基上。

- 将真菌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用接种针分别从真菌接种液中取出适量的真菌,均匀涂抹在培养基上。

- 将病毒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用接种针分别从病毒接种液中取出适量的病毒,滴在培养基上。

- 将培养皿密封好,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观察培养皿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记录相关数据和现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生长情况:在琼脂培养基上,细菌呈现出白色或黄色的圆形菌落,生长迅速,菌落边缘清晰。

大肠杆菌在大肠杆菌培养基上呈现出金黄色的菌落,而葡萄球菌在葡萄球菌培养基上呈现出乳白色的菌落。

这说明不同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有所不同,不同的培养基能够提供不同的营养物质,从而影响细菌的生长。

2. 真菌生长情况:在含有蔗糖和琼脂的培养基上,真菌呈现出丰富的菌丝生长,形成了类似蜘蛛网状的结构。

这说明真菌对蔗糖等碳源的利用能力较强,能够迅速生长和繁殖。

3. 病毒生长情况:由于病毒需要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和生长,因此在培养基上无法直接观察到病毒的生长情况。

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宿主细胞的变化来间接判断病毒是否感染了宿主细胞。

如果宿主细胞出现异常形态、细胞质变化或细胞溶解等现象,可以初步判断宿主细胞可能受到病毒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沉淀池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出现大块污泥上浮,上浮污泥带有淡铁锈 色、不臭、并附有小气泡,为污泥反硝化所至。解决办法:加大回流 比、缩短泥龄、增加污泥负荷、多排泥。
(7) 试运行中,应严格监测生物接触氧化池内 DO、温度、 PH值变化、微生物 生长状态及种类;
(8) 生物接触氧化在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在低、中、高负荷时, DO控制不当均 有可能发生生物膜的过分生长与脱落,故应控制污泥负荷在~ kgMLSS之 间;
二、接种污泥的来源
污泥接种可以大大缩短污泥培养驯化的时间。 本次
培菌采用 A 系列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选择活性良好的接种污泥是挂膜的
第一步。
三、污泥的培养:污泥的培养有连续培养法和间歇培养法。
( 1)直接挂膜法 ( 属于连续培养法 ) :这种方法是在适合的水温、溶解氧、 pH、
BOD5 及营养元素等条件下,连续进水正常运行处理系统,使污水中的土着微生
表面应逐渐被膜状污泥(生物膜)所覆盖,可以适当提高进水流量,一般
提高到 60~80%比较合适。当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定,可以再适当
提高污水流量直至设计流量。在生物膜培养的初始阶段,负荷应由小至
大,待运行稳定后逐步增大污水水量,提高污泥有机负荷直至满负荷运
转。
(4) 生物膜过厚会导致生物膜中厌氧细菌的大量繁殖,严格控制生物膜的厚
出水色度 2
不达标
2、 加药量不足 3、 药剂效果不理

1、 控制原水色度在设计值范围之内 2、 适当加大药剂投加量 3、 选择效果更好 的药剂
1、 微生物营养不
出水 COD
1、 向池中按比例投加 N、P等营养物质。
3
2、 曝气量不足 3、
不达标
2、 增加曝气量。 3、调整 PH及水温。
PH值及水温不正常
(7) 随着时间的延长,生物膜开始新陈代谢,老膜开始剥落,出水中出现悬 浮物,标志着挂膜阶段结束,可进入正常运转。
五、 系统监测 ( 1)通过镜检,观察原生动物数量、种类和活跃情况判断微生物挂膜及处理效 果。
在挂膜过程中,应经常采样进行显微镜检验,观察生物相的变化。生物膜 上的可从侧面反应生物膜的培养情况。生物膜以放线菌的菌丝体及活性泥团为 底膜,并夹有多量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时,提示生物膜已进入正常微生物环境 的代谢状态,生物膜挂膜过程基本完成。生物膜上的原生动物可以参考活性污 泥培养成熟时的原生动物。镜检只能作为评价生物膜挂膜完成与否的辅助材 料,生物膜培养成熟与否应结合对污染物项目的去除效果来综合评定。挂膜是 否完成可通过监测反应器对废水中 COD、氨氮等去除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且稳 定。若挂膜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定,可认为挂膜完成。
挂膜驯化后,系统即可进入试运转,测定生物膜反应设备的最佳工作运行 条件,并在不佳条件转入正常运行。 四、培菌过程的具体操作
(1) 因 A系列在运行中,因此直接将调节池内的污水注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 化池水满后流入接触氧化池。
(2) 注入水占池容的三分之一时,开始连续曝气,将反应池灌满水,然后投 入污水处理厂的正常污泥。
(5) 依上述流程连续运行,观察填料上污泥的生长状况。若微生物增殖正 常,可加大水量。
(6) 当填料上的生物膜达到 1~2mm厚时,且沉淀池的出水较清澈,氧化池进 出水去除率> 60%时,可认为生物膜的培养基本结束。此时可关闭沉淀 池中的污泥回流泵,不再将污泥回流至接触氧化池。当水质恶化时,可 适时开启污泥回流泵,以增强处理效果。
物能在填料上附着生长。此种方法类似于活性污泥培养,培养过程实质上是使
污水中的微生物能大量繁殖并且附着生长在载体上。这种挂膜方法可以参考 活
性污泥培养 的步骤。对于生活污水,或混有大量生活污水的工业废水可以采用
直接挂膜法,一般经过 7~10d 就可以完成挂膜。
① 接种培养
曝气池注满污水,然后大量投入接种污泥,再根据投入接种污泥的量,按正常
(3) 当接触接触氧化池液位达到设计液位时,停止调节池向 B系列的进水,闷 曝 1~2d(或 3 天)。只曝气不进水的过程,称之为“闷曝”。闷曝 2~3 天后,停止曝气,根据固液分离情况决定静沉时间,一般静沉 1~2h,然 后排除部分污水并进入部分新鲜污水,这部分污水约占池容的 1/5 左右。 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比上次有所增 加,每次闷曝时间应比上次缩短,即进水次数增加。 (参考:出水与间歇 时间比为 12:3)当填料表面生长了薄薄一层黄褐色生物膜,可改为连续 进水连续曝气,使水量逐步增大,并开始污泥回流,进行动态培养。在 曝气过程中要控制池中溶解氧含量在 2~4mg/(L 一般控制在设计正常值的 1/2 左右即可)之间,并需测试污泥沉降比,若发现该值逐渐减少,说明 这些污泥已粘附在填料上。
(可供参考的生物变化过程 )约 15 天之后,填料上有一些变形虫、漫游虫 (用生物显微镜观察),手摸填料有粘性、滑腻感,在 20 天以后出现鞭毛虫、 钟虫、草履虫游离菌等原生动物。在经过 20 天的培养出现轮虫、线虫等后生动 物,标志生物膜已经长成。 ( 2)检测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一般不低于 2mg/L。 ( 3) 观察污水的顔色变化。 ( 4)常用水质及测定方法,见下表:
度,保持好氧层厚度 2mm左右,应不使厌氧层的过分增长,保证生物膜的
脱落均衡进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镜检发现生物膜生物相发生异
常、生物膜过厚时,应通过调节水力负荷,调整回流水量等措施,促使
生物膜脱落以达到合适厚度。
(5) 曝气池水面的漂浮物要定期捞除。
定期观察设备运行和处理出水,
发现异常情况应即时处理。
(1) 挂膜过程中需要控制的环境条件:在生物膜的挂膜过程中,应注意控制
适当的营养比例,尤其是碳、氮、磷的比例,一般可以按照 BOD5:N:
P=100:5:1 来设置;在挂膜期间,应该避免大量有毒物质进入挂膜或驯化
系统。除了合适的营养物质之外,还应该保证挂膜与驯化系统中有合适
微生物生长的 pH 值、温度等。一般春秋季节污水温度 15~20℃之间,适
(4) 如果可以回流污泥,将污泥回流至接触氧化池,继续闷曝 2~3(d 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确定) 。闷曝一个星期后,开启 B 系列进水阀门,污水进入 B 系 列后续处理单元,水量逐渐增大。待挂膜后再逐步提高水力负荷至满负 荷。被处理污水的加入量可用生化池设计负荷的 20-30%,检测 COD的变 化,计算一下 COD的降解能力。 COD降解能力上去了,再继续增加,每次 以增加设计负荷的 10-20%为宜,每次增加负荷后,须等生物适应巩固后 再继续增加,直至满负荷为止。
测定水样的 pH,对好氧微生物来说, pH值之间较为适宜。
( 4) 确定 和 BOD能够测定
( 5) 确定污泥是否能回流 (不回流也可以) ,若能回流确定回流的路径,一方
面回流到接触氧化池,另一方面回流到水解酸化池。
( 6) 挂上填料样品以便于观察生物膜的生长情况
( 7) 如果泡沫增多,加入消泡剂
污泥培养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产生的污泥絮凝性能不太好,
好处于离散状态,价值污泥浓度较低,微生物易处于内源呼吸状态, 因
此曝气量一定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设计正常值的 1/2 左右即可,否
则,絮状污泥不易形成。
(3) 挂膜初期进水流量小于设计流量,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设计流量的
20~30%启动运转。当挂膜观察到有微生物附着生长在填料上时,填料层
运行负荷或略低进行连续培养。接种污泥一般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干污泥,也
可以用化粪池底泥或河道底泥。这种方法污泥培养时间较短,但受接种污泥来
源的限制,一般只适合小型污泥处理厂,或污水厂扩建时采用。对于大型污水
处理厂,在冬季由于微生物代谢速率降低,不受污泥培养时间限制时,可选择
污水处理厂的小型处理构筑物 (如:曝气沉砂池,污泥浓缩池) 进行接种培养, 然后将培养好的活性污泥转移至曝气池中。 ② 自然培养 是指不投入接种污泥,利用污水现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渐繁殖的过程。这种方 法,适合于污水浓度较高、有机物浓度较高、气候比较温和的条件下采用。 必 要时,可在培养初期投入少量的河道或化粪池底泥。 自然培养又可以有以下几 种具体方法。 A.连续培养
监测项目 测定方法
主要分析仪表、仪器
COD
重铬酸钾法
COD测定仪
SS
重量法
分光光度计
色度
铂钴标准比色法 分光光度计
PH
在线检测及比色法 在线 PH计及试纸
前两次的监测项目是这几项,第三次加上 BOD5 、 TP 六、挂膜与驯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生物膜挂膜与驯化能顺利进行,在挂膜驯化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合进行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可适当投入接种污泥,并控制较低的运行
负荷。一般冬季培养污泥时,培养时间会增加 30~50%。
(2) 在挂膜初期应注意控制系统的溶解氧。一般来说溶解氧应该比正常运行
是稍少,对于有曝气系统的生物膜系统,可以减少曝气量来达到目的。
控制溶解氧的目的是减少挂膜初期曝气作用造成生物膜冲刷流失。
池中有成 4 团气泡上

曝气管道堵塞
应立即清洗或更换。
液面翻腾 5
不均匀
曝气有死角
检查池底四角有无积泥,应即时清淤。
出现大量 6
白色泡沫
1、水中含有大量洗 涤剂等发泡物质。 2、进水水质有变 化。
1、 应在调节池内投加消泡剂,以去除表 面活性剂的影响。或定期用水枪对池内泡 沫进行喷洒。 2、 测量进水水质情况, 对进水浓度进行调整。
(9) 运行前对所有设施、管道及水下设备进行检查,彻底清理所有杂物,以 避免通水后管道、设备堵塞和维修水下设备影响调试的顺利进行。
(10) 培菌初期,曝气池会出现大量的白色泡沫,严重时会堆积整个生化池走 道板,这一问题是培菌初期的正常现象,只要控制好溶解氧和采取适当 的消泡措施就可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