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合集下载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浅谈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浅谈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浅谈李安全(CQ200701149 重庆外国语学校 400039)教学既富有科学性,又富有艺术性。

因为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性的艺术。

下面从三个方面略作阐释。

一、“教”“学”新解小结:教学是“成人”之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自然人成为社会人。

教学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成熟的人。

与学生自学有本质的不同,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实践活动。

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交流活动;教学是以教学内容的学习与掌握为“核心”,为主线;教师的“教”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更好更快”、更全面更讲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的科学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使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教学活动首先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教学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又一定的客观依据和客观制约性,并且在教学活动的各种关系中存在必然联系,因而教学活动表现为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不仅如此,教学活动无论怎样千差万别,都会存在着诸多普遍性和共同性,表现为普遍性的特点。

正因为教育活动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通性使教育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逻辑、规则和规律,它并不是杂乱无序、变化无常和无章可循的。

(刘茜《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课程·教材·教法》2007,4)客观事实:教学作为技能是可以学习,可以传授,可以模仿的。

重庆市“名师工作室”,“老带新”等教师培训模式可以为证。

1.教学规律:有道可传,有理可探教学规律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教学基本规律;二是学科教学的规律。

教学基本规律主要包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熏陶渐染、循循善诱、教学相长、以学定教(《论语》)和便宜性原则,彻底性原则,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大教学论》等。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高教研究卫生职业教育Vol.382020No.1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王远旭(徐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004)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指其自身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并可以通过实践加以验证,侧重于求真、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个性化、情感化、生动性和多样化特征,侧重于教育与艺术的融合、体现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规律的探究和运用能力。

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和依据,艺术性是科学性的体现,科学性与艺术性有相同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艺术性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20)11-0001-04教育不仅具有科学的品性,还具有艺术的格调,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及统一。

同样道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及统一9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对研究对象加以诠释,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教育实践加以验证叫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教学技巧、风格、魅力以及实践智慧等方面,具有个性化、生动性以及多样化等特征9英国教育学教育是运用的艺术9胞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仅要向学生讲对的道理,还要讲得好听9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是一门科学,更是一艺术,者是证统一系9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及其实质科学理性,是以理性方式认识、改造世界,以概念的体系对的运动释,并通过论证实验方,对的及,具有理性、性、可性可验性等特征9的理论在有一,就是现实中在现实中得验证的理论,有的可以为讲的理论冋9科学仅要在理论面的思理论的证明,还要在实运用过中接受实践的验9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对的,思想政治教育及,面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理学、教育学、理学以及行为科学等多个学科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学生理为特点的分析、对学生思想动态把握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其内在,握原则,帮助学生树的人生观、、政治高尚的道德,而使符合学生面发展需要,符合高校才培养需要9长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的关系已经形成了许多的理性,并能够导用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遵循的础上有效开9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的理论对实践能够起有效的指导用,使之达定目标9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导,用缺乏实践论证的空话、大话教,很难提高学生对学的同度,很难引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极易陷入倍功半的教育窘境,最终也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学科,有着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学科领域、基本的以及学科理论体系框架等叫笔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实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91.1+第一,理论的彻底性9一门学科都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据9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实践性性等特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个僵硬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实践性性9另外,马克思主义存在与意的证关系原理是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基础9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合,并根据化对教学容调9马克思格提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文化思想研究”(17BKS070)阶段性成果;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高校意识形与对策研究”(2018SJA0981)阶段性成果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同教学研究”(2019SZJ/08)的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也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依据。

完善的教学方法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完善的教学方法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 一)教学 的科学性 科学 ,尤 其是 以 自然科 学 为代表 的规范 给我们 一种 印象 ,即严谨 、客
观 、量 化 、标 准 化 。 因 而 ,认 为 教 学
导因材施教。
教学视 为艺 术 ,并排 除对 它 的科学 探 索 ,那 么就会 导致使 教学 变为 纯粹 主
观 的活动 ,没 有规律 可循 ,最 终会 陷
着人 们 的教学认 识与 实践 。例 如 ,为
什 么说教 学是一 门艺术 ?其 内在 的根 据是 什么 ?教学 艺术 能不 能进行 科学
数像艺 术家 这样 的人才拥 有 的技 能或
技术 ;第二 ,对 于它 ,甚 至艺 术 家都
依 赖于情 感 、兴趣 、需 要 、价值 等 因
学是一 种艺术 活动 者表示 ,优 秀的教
师是个性鲜 明的人 ,感 情丰富 、幽默 、 富有情 趣 ,教学 中个人 的魅 力感 染着 学生 ,能 不断 形 成 自己的 教是一 门被 人广 泛理解 的学 问。 问题在 于使用 不 同的认 识方 式和方 法 。后 来 ,盖奇 又
探索 ,从 而建 立教学艺术 的科学 理论 ? 教 学艺术 与教 学科学 的关 系如何 ?等
等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解答。
二 、教 学 的 科 学 性 与 艺术 性

位教 学研 究专家 加拉赫 提 出 了调 和 门艺 术 ,但 强调教 学 的科 学性 是有 好
导 ,使教学按科学 的要求 来开展 ,如 ,
评价学 生量 化 ,不 能 随意 主观化 ;命 题时标 准化 、客 观化 ;师生 交往 避免
捷 克大 教 育家 夸美 纽 斯早 就指 出 ,
的看 法 。他认 为 ,可 以承认教 学是 一 处 的。他将 教学与 外科手 术相 比 ,认

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它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科学性。

艺术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知识更加生动、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科学性则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获得高效的学习成果。

首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讲解、讨论、实验、展示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知识。

通过生动的故事、精彩的例子和趣味性的活动,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艺术性还表现在教师的表达方式和声音语调的运用上,使得课堂教学充满情感色彩,更易引起学生共鸣,增强学习效果。

其次,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深刻理解,并据此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等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此外,科学性还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上,包括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学资源的利用、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测等,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课堂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艺术性使得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科学性则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和教学科学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将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艺术强调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将教学视为一门艺术。

它注重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教学创意,并致力于培养教师的直觉能力和教学表现力。

教学艺术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而教学科学则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育规律的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科学注重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致力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提供教学指导。

它强调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过程。

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教学艺术强调教师的个性和表达方式,注重教师的创新和变通能力,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的动力。

教学科学更加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能够提供科学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然而,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融合的关系。

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可以相互借鉴和促进,共同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既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又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教学科学的理论转化为教学艺术的实践,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结合。

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应该不断深化对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寻求二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挖掘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潜力,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只有在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构建和谐繁荣的社会。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编写为以下段落: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其与艺术性的关系

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其与艺术性的关系

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其与艺术性的关系我们在谈到教学的艺术性时,自然要联系到教学的科学性和教育性。

科学性的两个方面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各科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科学,其知识结构是一种科学体系,这是科学性的实质方面。

例如,代数中数的概念,从整数到分数,有理数到无理数,实数到虚数,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物理中的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声学、原子物理学等都有各自的结构体系。

如果教学中教师在知识方面出现了概念性错误,偏离了知识的科学体系,我们说,这是科学性错误。

一位语文教师,在讲鲁讯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时,在板书时把“峰”字写成了“锋”。

电影《红衣少女》中的韋老师,讲《吕氏春秋·察今》篇时,把“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一句中的“铘”(ye)读成了“邪”(xie)。

语文课中教师读错字或写错字,都属于科学性错误,因为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使学生正确掌握汉语的字词。

理科教师如果讲了错误的概念,也是科学性错误。

如,一位1/ 7化学教师在讲“碳酸钙”时说:“石灰石加粘土就制成了水泥”,他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煅烧。

课本中原是“粉碎的石灰石和粘土按适当比例混和,再加强热,就制得水泥”。

这位教师的错误是他备课时不够细心,讲述时又不够严密所致。

除了这种直接的科学性错误外,还有一种间接的科学性错误,即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及时加以纠正。

如,有一位小学自然教师,在讲静电现象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静电现象。

学生说,梳头时有轻微的响声,脱毛衣时有轻微的响声,如果在傍黑儿时,还可以看见微小的火花;但有的学生说,用砂轮磨刀时也发出火花和响声,用火通条敲打烧红的火盖时,也迸发出火花。

学生举的后两例显然是错误的,原因是只看到了静电的表面现象(响声和火花),而未掌握实质,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这种错误并不为怪,问题在于这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不加评价,既不肯定正确也不指出错误。

对学生的错误概念不加纠正与教师自己讲了错误的概念,其结果是一样的,同属于科学性错误。

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知识严密 的科学系统性 , 还要综合运用教育学 、 心理
学、 生理 学 、 学 、 学 、 会 学 等诸 方 面 的知 识 , 美 法 社 是

种 综合 性很 强 的科 学实 践活 动 。课堂 教学 的科 学
有效地传递给学 生 , 转化 成学生个体 的精神财 富。 它可 以将人类几千年的知识探索成果在几小时内传 授给学生 , 使学生 由不知发展到有知, 由知不确切 、
于教 师在 教材 中对科 学 美 的发 现 、 受 、 炼 能力 。 感 提 教 师 在教 材 中应 努 力 发 现 、 掘 、 受 学 科 的 内在 挖 感
了教学美 。真正的教学是一个美的创 造活动, 在这
个 活 动 中 , 师 占主导 地 位 。课 堂 教 学 给 了教 师充 教
分 自由创作的余地 , 可以以独特 的个性来发挥和施 展 自己的才能 。实现课堂教学艺术性 , 就要求教 师

88・
人子弟 , 也违 背 了教育 规律 和教 育 目的。事 实上 , 也
性, 提高教 学 效果 , 师 在 传 授 科 学 知 识 的 过程 中 , 教
只有真实可信 的教学 , 才能作用 于学 生认知系统和
认 知 结构 , 发学 生 的学 习热情 和学 习兴 趣 , 而实 激 进 现学 习 目标 。 同时 , 想 的课 堂教学 , 仅要 有学 科 理 不
21 年 1 01 O月
山 东女 子 学院 学报
J u n o h n o g W o n’ ie s y o r  ̄ fS a d n me SUnv ri t
oc . 01 t2 1 No 5 S r No 9 . e. .9
第 5期
总第 9 9期

如何搞好课堂教育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如何搞好课堂教育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教 育设 计应 该具 有规范 性 、整 体性 、操作性 和 灵活性 ,
按 照规定 的程序 和 内容进行 ,大致分 为 : 准备 ,构 思,设计 几 个 阶段 。 1 、 准备 阶段 。 在这一 阶段,设计者 应弄清教学起点和终 点,可能性和条
过哪些方式 向学生反馈信息? 怎样调控教师和学生 的活动?
( 作者单位 : 重庆市开县南雅初级中学校)
( 1 ) 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方面具有哪些价值或潜在价
教学过程 主要 由定向环节 、活动环节 、反馈和调控环节 组 极性 ,使他们成为学 习主体 ; 注重进行学 习方法指导 ; 注 重教 师 成 。因此,教学过程 与方法设计 主要 包括 : ( 1 ) 定向环节设计 。 和学 生的相 互作 用 ; 注重教 师 的角色 。总之 ,提 倡进 行教学 设 构思教学 活动在什么样 的环境 中开始 和进行,确 定怎样设置教
计 ,用现代教学设 计来促进教学 的科学性 与艺术系 的统 一,改 学情境 ,确定怎样 帮助 学生形成学 习活动的定 向印象 ,使他 们 进教学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思考的 问题 。 大致 了解学 习的方 向、方法 、过程和 目标 。( 2 ) 活动环节设 计 。
二、怎样进行教育设计
认知结 构等方 面,当前的教学活动各 有哪些具体任务。 ( 2 ) 教学 身姿 、体态和位置等 。 中有 哪些问题 要通 过教学设 计来解决 。 ( 4 ) 设计板书,板画的内容和方式 。 2 、教学对象调查与分析。 ( 5 ) 设计实验 内容和实验方案 。
( 1 ) 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习准备状况) 即完成学习活动所需
化学学 习活动通常 分为感知 、预 备 、加工 、形成 、联系 、巩固
3 ) 反馈调控环 节设计。怎样 测量评定学 自从现 代教 育设计概念提 出3 O 多年 以来,对它 的研 究 已迅 和运用发展 四个阶段 。 ( 生 的行 为和行 为变 化?通过那些 方式收集学 生的反馈信息 ?通 速成 为一种 专门领域 ,一些教育设计模式和理论先后 出现 。

论教学艺术的三个层面

论教学艺术的三个层面

论教学艺术的三个层面•徐飞摘要: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科学原则提供了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而取得优异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学艺术的帮助。

教学中影响实践成效的因素大体可归为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表达三类。

针对这些因素没有普适的处理办法,必须教师发挥教学艺术。

为此,需要教师运用设计的艺术、方法的艺术、表达的艺术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 词:教学艺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形象性作者简介:徐飞/西南大学西南民教育与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论。

教学是复杂多变的实践活动,其本体样态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契合,也是科学与艺术的辩证统一。

#普适性的教学原则与方法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方向性指导,而实现优异的教学效果则要依靠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一门实践艺术,它的形成与运用都离不开教学活动。

但是,现有相关研究多是采用理论推进的方式,根据某些抽象概念演绎出教学艺术内用,不现教学艺术的,也将阻碍教师对它的理解和应用。

我为,够教学的为一是对教学的计,二是对教学方法的使用,三是对教学内的表达。

为提教学效果,教师要相的教学艺术,的艺术、方法的艺术的艺术。

教学艺术教学的不,体现艺术的性术形象的内涵。

—、设计的艺术则立,不则。

教学设计节,要指教师对教学的统,教师对向及结果的,是为理的。

芬教学,教学,教学和也对教学,C,计教学对开教学实践有要指用。

教师够借各信息渠道轻易地获取大量现成教学模式作为参,这的确为他的教学提供了不少便利。

更有甚者直接将“名师的”、“经典的”教学策略奉为圭臬,不假思索地照搬到中,通过复刻他人方式大获成功。

然而,教学形式向来就没有万的,教师必须就每个具体场合找出最恰当的形式。

%单一的模式教学不适用于所有,便以相方式教授一内也法确保每次都有良好的效果,在我国诸多失败的教学案例中类似事件早已屡见不鲜。

教学的度复杂性要求教师匠心独运的,而不断做出性的教学设计乃是教师个人教学艺术之彰显。

性是艺术的根基,唯有创造才能为艺术的生命持鲜,没有性,艺术也就不复在了。

浅谈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浅谈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德育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所谓美育,就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从而使人们拥有健康的心灵、高尚的情趣。

而语文教学是实施审美教育得天独厚的一隅,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把“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呢?一、让学生从“读”入手,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首先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必经之路。

朗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素质、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

语言的海洋是色彩斑斓、辽阔无边的。

新颖巧妙的比喻、荡人心魂的情韵、精彩和谐的叠句、智慧隽永的警句、整齐优美的排比、机智含蓄的幽默等,在语文课本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朗读这些优美的文字不仅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更能感受到汉语的独特魅力。

二、让学生从“品文”着眼,挖掘作品的形象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的,又以形象感染和教育读者,影响读者的精神世界。

学生通过语言有了直接的审美感受,获得了审美愉悦后,还要对作品鉴别和评价,以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这种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仅仅靠“读”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品”,即在读熟、读透的基础上对文章作深入分析、归纳和判断,从中挖掘出作品的形象美。

一个美好却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崇高信念;而一个丑陋又猥琐的形象,则能让学生痛斥丑恶,憎恨虚假。

形象越鲜明,学生的思想影响就越激烈、越深刻。

如学习《曹操煮酒论英雄》,通过对刘备、曹操的语言、心理加以归纳和整理,就能对他们的形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曹操骄矜多疑,老谋深算;刘备善于伪装、大智若愚。

在美与丑,智与愚的对照中人物的形象美得以品鉴。

三、让学生“悟”出文章的内涵,领略作品的思想美打开语文教材,那一篇篇凝聚作者浓郁的情感和心血的作品无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的思想光芒。

领受作品的美,必须靠“悟”,惟有“悟”才能把审美体验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完整而深刻的领略作品的思想之美。

语文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途径

语文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途径
诉我们 ,一堂课可能有几个教学重 的关系 ,必须上升到知识、能力 、
正确传授、智力的合理发展和能力
点或几个教学难题 ,这些重点难题 人带来的是希望和力量 ”的主题 。 智力相结合的某一高度 ,这就是这
堂课的教学 目标。没有教学 目标的 标不鲜明的课堂也是科学性不强的 学,既不利于深化知识 ,又不利于
语文教 学应 以全 面提高 学生 素质 为
坠。笔者则认为,教师应把 “ 春的 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作为教 学 目标,把教材规定的训练重点作 为从属 目标。基于此指导学生学习 春的活力是通过什么景物传神地表
现 出来 的?学 生 读 “ 春草” ,明 白

马卡连科在 《 论共 产主义教 审美的人” ( 席勒 《 教育书简》 ) 。
语 文教 学科 学性 和艺术性 相 仕△ 口口 的途径
豪 朱德 琴
语文教 学既是科学 ,又是艺 术 ,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语文课 堂教学 ,应有严密的科学性与巧妙
的艺 术性 :它应 有议 论 文 的严 密 、
( 卢梭 《 爱 弥尔》 ) 。 “ 教 亦多术 文重点与难点设计练习、解决问题 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 ,在课堂教 等等。教学在课堂进行艺术构思 ,
逐步提高。但是,语文课堂教学中
还有许多具体问题 ,这些教学问题 如果不用教学艺术加以灵活处理, 明,如果只强调科学性的课堂教学 在于授课者没有把教育与巧妙的艺 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教研 天地 2 0 1 3 0 9
种教法可以说是抓住 了目标,把握 了教与学的关系精髓——科学性与
学风格相结合。为了在语文课堂教
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务 必有广阔性 、深刻性 、灵活性 、敏 捷性 、批判性等 良好 的思维品质。

教育的艺术与科学

教育的艺术与科学

教育的艺术与科学教育是一门既有艺术性又有科学性的事业。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还需要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本文将探讨教育的艺术与科学,并介绍如何将二者融合,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一部分:教育的艺术教育的艺术在于教师的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

教师需要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用心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教育的艺术还表现在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面对教学内容的传递,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资源,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部分:教育的科学教育的科学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研究。

教师通过系统的教育学知识和专业培训,掌握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的科学性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育的科学还体现在教师对学习评估和反馈的运用。

通过科学的评估工具和方法,教师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及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这样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第三部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教育的艺术和科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艺术使得教育更有温度和人文关怀,科学使得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和情境,灵活运用艺术和科学的元素。

教师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通过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教师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工具,结合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导读:一、语文教学有序与无序的现象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科学有序的,它体现在学科目标是标准的,学科内容是规范的,知识的分类是严谨的,语、修、逻、文,字、词、句、段、篇,既突出重点,又覆盖全面。

课文选取的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课文体系既体现了综合性、实用性,也体现了序列性,纵向注意训练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横向注意知识点互相渗透、相辅相承。

语文教学的有序性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总体上说,无论教师教学还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向无限;学生思维过程也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

就教学方法看,各种程式化的教学法应运而生,语文能力训练亦呈层次化,包括听、说、读;写,观察、联想、想象,综合、概括、比较等等。

语文教学有序性还体现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上。

课前预习,课堂安排,课后复习,学期计划,每月部署,都可以统筹安排,量化管理。

近年来实行的标准化考试,精确的双向细目表,十分讲究的效度、信度,无疑都是语文考评科学化的体现。

语文教学也是无序的,无序性表现在教材上,现行语文课本都是“文章选集”,虽然总体看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也是遵循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但它毕竟是由一篇篇并不连贯的文章组成的,和其它学科相比(比如数学),语文前后课文之间并不存在严密的科学序列。

数学课前面一章没学懂,后面一章就无法听;前面的公式定理不会,后面的习题就做不出来。

而语文课却并非如此,《雨中登泰山》没讲,并不妨碍你学《荷塘月色》,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语文课的一个特点,所以说语文课缺乏这种一环紧扣一环的约束力。

语文教学的无序性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不平衡性、随机性。

语文课的主观性、审美性、多义性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平衡性、随机性。

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的主观色彩特别浓,同一个问题往往可以有多种答案,对一篇课文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

写作更是如此,在保证合乎基本规范、原则的前提下,反对干篇一律,主张各抒己见,主张创新。

论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论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而这些 教师基本 的知识储备都是 以科 学为基础 的。
教学 艺术就不 需要 科学 吗? 术原理不 也是科 学 的总 艺 结 吗? 艺术 的独创 性能离开基 本艺术 原理吗 ? 如果教学 不需
要 科学 , 那么师 范院校是用来 做什 么的? 是用来 从整体上 科 学 地培养未来教 师的。 有独创性 、 懂艺 术的人 未必能胜任 教 师。 因此 , 学解决 的是教学 中的基本 的 、 科 普遍 的 、 内在 的规 律 , 是用来 提供 现成 的教学方 案 、 不 解决 特殊 问题 的 , 而是
48 河 南 教 育 ( 旬 ) 0 1 8 中 2 1 .
教学 艺术
本 , 同的导演会 导演 出艺术效 果不 同的 电影 。 不 他们 的表 演 内容完全相 同 . 效果不 同的原 因在于演 唱艺术 、 导演艺术 的 高 下 。 同一 教材 、 用 同一教 案教 同一班 学生 , 学效 果也 不 教 会 相 同 。 学不仅 是 “ 教 传道 ” 的过程 , 还是 “ 人 ” 育 的过 程 , 不 仅 有知识 的传输 , 还有 感情 的交 流 。 学涉 及 的是人 , 人 教 是 审美创造 、 情感 发展为意趣 。 教学 的科 学是教学 活动进行 的 核心 。 是教学 艺术得 以实现 的内容和凭借 的手段 ; 教学艺术
学生 的认知结 构 、 感结构 、 性结 构产生 沟通 , 情 个 以获 得智 慧 的发展 、 感的陶冶 和精 神的愉悦 。 情 即以灵活 多变的教学
的形式借用 , 一种存在 , 而是 是一种 力量 , 一种追求 。 也是 其 中, 言、 语 教具 、 书、 板 动作 、 情等各方 面 的协调 运用 , 现 表 表
同一首歌 , 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演唱效果 ; 同一个 电影脚

教育的艺术性及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关联

教育的艺术性及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关联

教育的艺术性及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关联作者:冯永刚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第02期摘要:教育既有科学的品性,也有艺术的格调。

教育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整合和有机统一。

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将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进行阐释和论述的,而对教育的艺术性剖析和探究尚显单薄,这在一定程度上窒息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影响了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有效推进。

缘何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如何理解教育艺术?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关系究竟如何?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为我们洞悉教育的艺术特性,穷究教育的科学性格,促进教育艺术和教育科学的良性互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教育艺术;教育科学;关联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2-0022-04教育活动蕴含着丰厚的艺术细胞和艺术音符。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教育艺术遗产。

捕捉、重温和运用这些教育艺术思想,并为之注入现代气息,有助于彰显教育科学的时代精神与价值,让教育焕发生命活力,扎实稳妥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实现新突破的进程中不断开拓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有机整合并协调发展的新境界。

一、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

教育兼具科学和艺术的双重特性,是科学和艺术的凝结体。

作为科学,教育是系统化、逻辑化和连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艺术,教育是在动态开放的过程中演进、变迁和完善的。

之所以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具有艺术的内涵教育是艺术的构成基因,是艺术内涵的有机组成。

艺术的内涵有三:一是指“技能”和“技艺”;二是指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与方法;三是指反映创作者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

1632年,夸美纽斯在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宏伟巨著——《大教学论》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教学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对之做了详细解释:“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的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

浅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

浅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

浅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的管理者、教师都应把精力放在搞好课堂教学上。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

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1. 坚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所谓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都必须是科学的,而不是谬误的。

它包括对课堂教学认识的科学性;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是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性和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等方面。

(1)对课堂教学认识的科学性。

①搞好认识活动。

要对课堂教学过程有正确的认识。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培养人的工作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并获得全面发展的学习过程;其次,从教与学统一的整体来看,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以认知任务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和教学观。

②搞好意向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识和技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这些心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另一类是围绕着认知活动展开的激发认知活动的意向活动,即学生对待学习活动的意志倾向。

意向活动虽不是认知活动本身,但它是认知活动的动力,它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激发、调节、维持和导向作用。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还必须认真组织好意向活动,创设情景,创设环境,创设气氛,千方百计地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③搞好评价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对学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

只有不断地进行评价,学生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

评价要注意及时性,要更好地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

评价还要注意教育性和保护积极性,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指正要注意分寸,切不可简单粗暴。

(2)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是科学的。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传统教育一直是"灌输"式的教育,直到现在,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在探索如何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如何向课堂的40分钟要效率要成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度处于两难的境地,因而在大量的教育研究和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我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有了一些认识。

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教育的前瞻性。

人类的思想在不断的发展,教育作为思想的引路人是必定要走在时代的前沿的。

高效率的完成课程内容,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很大的程度上积极的做好迎接变革和发展的准备,因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这样的思想前瞻性,为学生创造一个更科学、更广阔的空间[1]。

一、科学、艺术地看待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良对于每个人来说,语文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宽泛,从刚出生的说话、识字到后来的阅读、写作,小学语文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学语文、用语文,这样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宽泛性。

它的不断演进让学生的思想也在随之发展和转变,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和发挥。

在这样的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就不得不去思考语文学科在"高效课堂"构建上的必要性和深远的意义。

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让语文课程变得丰富,如何达到多方面的要求就是小学语文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一大前提。

小学语文教师要站在科学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要依托科学的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2]。

二、掌握教学的重点,科学设计教学线索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爱玩爱闹的年纪,他们还没能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更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注意力往往也不够集中。

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他们可以跟随朗读,但是往往抓不住重点,所以说老师在教学重要突出课文的重点,纠正学生"舍本逐末"的错误,掌握教学重点和关键点的讲解、引导,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中,有"太阳"、"北极星" 、"大树"等特定事物,要根据这些事物针对课文的主旨"如何辨别"方向作出反馈,文中固然有很多词语也需要学习,但是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利用"天然的指南针",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小技巧。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那些方面?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那些方面?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那些方面?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四方面构成,即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等。

1.精深的学科知识教师所教的学科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一般应具备一至两门学科专门知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要条件就是他所教学科的知识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

所教学科知识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即与学科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学科专业主体知识,如规律性知识,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思维特点和研究方法,学科专业前沿知识等。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传授的内容是教师所掌握和了解的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一切努力都是围绕着本体性知识有效传授的。

教学的最终绩效大都是用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的质量来衡量的。

在一定限度内,教学的有效性是与教师所掌握的本体性知识呈递增关系的。

正所谓学高为师。

但是,是不是学科知识越高深越对教学有利呢?有关研究表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所教学科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其水平与教学效果之间并非是线性相关。

学科知识超出了一定水平之后,它与学生成绩之间将不再呈现统计上的相关性了。

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仅仅是个体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

2.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教育科学知识涉及教师对“如何教”问题的理解。

在教与学的领域中,教学过程被看作是教师将其具有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即对具体的学科知识做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解决,例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课堂中如何组织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和实施测验等等。

因此,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被有些专家称为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科学性与艺术的高度结合。

仅仅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能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学法等理论来武装自己,教师只有按照科学育人的规律办事,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才能使自己的工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更具有自觉性,避免盲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
的结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的艺术。

教育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一、教育的科学性
教育的科学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首先是知识来源的科学性。

我们现在通用教材的编排都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它兼顾到知识的渐性性,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用科学世界观分析教材、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用科学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次是知识组合的科学性。

在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多个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学科教材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因材施教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己管理自己。

再次是知识运用的科学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用科学的态度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而且要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生,使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最后是日常行为引导的科学性。

对学生的教育不光体现在教学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健康、向上发展。

二、教育的艺术性
教育的艺术性通常体现在教学上。

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导入新课的艺术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先导。

每节课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兴趣,老师课下就必须得做好准备工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

在新课开始巧妙地利用图片、影像、视频等引导、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对新知的自主探究之中。

二、自主探究的艺术
自主探究就是导引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三、结论确立的艺术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迫切要求对所学知识有一清晰的认识。

在此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调控,引领整个教学活动沿着教学设计的轨道顺利向前。

在交流中,教师要巧用各种教学手段,利用自己的智慧组织学生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的艺术
巩固练习是每节新授课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尝试、巩固、升华的过程。

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既要考虑到新知的难易程度,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识能力,然后再设计出有梯度的练习,由易到难,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要让他们学有余力,产生继续探究实践的兴趣。

只有这样,教学才是成功的。

五、拓展延伸的艺术
经过巩固练习之后的学生,已能达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再一味地重复练习下去,学生必然觉得乏味,因此此时要设计一些拓展练习。

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事,让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乐。

“拓展延伸”是新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者如果能够把握好教材内容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相应的“拓展延伸”策略,将会为课堂教学增加亮丽色彩,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铺桥引路。

六、自我评价的艺术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从中找到快乐的一种方法,合理的自我评价,会使学生愉悦,进而提升他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积极的学习,进而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