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能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合集下载

学会选取记叙的角度

学会选取记叙的角度

学会选取记叙的角度学会选取记叙的角度刘海波(本文选自《语文报·高一版》815期)记叙的角度就是指记叙者站在什么位置来看记叙对象。

选择角度是为了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一般来说,记叙的角度大致有三种,即分别以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记叙。

不同的人称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人称的优势主要是给人以亲切真实的感觉;第二人称可以把读者置于叙述者的对面,也可以让读者旁观,便于直抒胸臆;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灵活自由地反映客观内容。

那么,如何根据内容选取恰当的角度呢?一、以自我为叙事主体,来叙述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情的经过告诉读者的,采用第一人称。

有时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也用第一人称。

“我”在文章中既是叙事主体,又是抒情主体。

“我”的感动与感悟最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写道:“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作者运用第一人称,表达了自己无限的哀痛和悲愤的心情,对读者的震撼力很强。

在高考作文中,立场鲜明、感情充沛的直接议论或抒情能收到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的效果。

二、写作者与故事主人公的心灵对话,或是作者对故事主人公的倾诉,一般采用第二人称,如书信体作文。

用第二人称行文,一下子拉近了“我”和“你”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

如高考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致墨子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

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放出更绚烂的光芒。

”作者采用书信体的形式,运用第二人称行文,“我”与墨子直接对话,倾吐性的叙事、呼告性的抒情打造出了一篇至情至性的美文。

三、情节较曲折,人物形象较多,篇幅较长的文章,一般采用第三人称。

作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叙述想要叙述的任何事件,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使读者有很大的思考空间。

叙事文的写作技巧与表达效果

叙事文的写作技巧与表达效果

叙事文的写作技巧与表达效果叙事文是一种以事件发展和人物活动为线索,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描写,以及丰富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来叙述故事的文体。

它具有生动传递信息和情感的特点,能够引发读者共鸣和参与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叙事文的写作技巧,以及如何提高表达效果。

一、选择合适的叙述角度在写叙事文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叙述角度是十分重要的。

叙事角度可以是第一人称,即以“我”作为叙述者;也可以是第三人称,以客观的视角叙述事件。

另外,还可以选择多角度叙述,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展现事件的多维度。

根据故事的情感需要和表达效果,选择合适的叙述角度会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注重情节的连贯和悬念的设置在叙事文中,情节的连贯性非常重要。

要确保事件的前后相连,逻辑严谨,不出现矛盾和突兀的情节。

同时,悬念的设置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

通过适当的暗示、遗憾的营造、扣人心弦的叙述,增强读者对于故事的好奇心和期待感。

三、运用生动细节和描写技巧生动的细节和描写能够增强叙事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对环境、人物形象、动作和感官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的场景和情感。

要注重细节的选择和描述,用独特的语言表达,使故事更加生动有力。

四、合理运用对话对话是叙事文中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

通过对话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使故事更加生动。

在运用对话时,要注意对话的真实性和连贯性。

语言应该贴近人物的身份和表达方式,通过对话的推进和冲突,推动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

五、掌握节奏与情感变化叙事文的节奏和情感变化直接关系到读者的阅读体验。

要合理安排文章的节奏,在紧张的情节中适当设置缓冲,使读者有喘息和思考的时间;在平静的情节中通过描写细腻的情感来引发读者的共鸣。

同时,要注意情感的转变,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行为和描写,使故事有深度和内涵。

六、审慎使用修辞与修饰语言在叙事文中,修辞与修饰语言的使用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效果。

但过度的修辞和修饰语言会使文章显得冗长和啰嗦,影响阅读体验。

记叙文要注意选好叙述人称的角度

记叙文要注意选好叙述人称的角度

记叙文要注意选好叙述人称的角度记叙文要注意选好角度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大家知道,摄影时,照相师总会把照相机放在一定的位置上,照相机所处的位置就叫拍摄的角度;画家写生,往往要选择最适当的立足点对所描绘的对象进行最佳地呈现,其立足点就叫绘画观察角度;同样,记叙文在记叙人物、事件时,由于对象不同,表达的重点不同,观察点、立足点和切入点也就有所不同,而这观察点、立足点、切入点,就是记叙的角度。

换一种说法,记叙的角度就是指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以什么为切入点来记叙。

记叙的角度,又叫记叙的视角。

面对丰富的记叙材料,若我们选准了角度,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会集中紧凑,新颖别致。

因此,选择角度至关重要,尤其对记叙文来说尤为重要。

(一)记叙文有哪些角度?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广义上讲,按叙述人称,记叙的角度有如下三种:1、第一人称视角,也就是所说的有限叙述视角。

包括“主要人物自述”视角、“次要人物侧叙”视角和“局外人旁叙”视角。

先说“主要人物自述”视角,又叫“主人公视角”。

“主要人物自述”视角,是让主要人物自述其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狂人日记》《社戏》等。

其好处在于,人物叙述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与浓郁的抒情性。

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袒露内心深处隐秘的东西,便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对于其他人物,也可以从外部描写,并运用一定的艺术方式接触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种视角的主要局限是受视点人物本身条件诸如年龄性别、教养熏陶、思想性格、气质智商等等的限制。

弄不好容易造成主人公情况与其叙事话语格调、口吻,与其所叙题材的错位。

由此生出的另一缺陷是,难以用来叙述背景复杂事件、重大的题材,而对于讲述个人历史却往往得心应手,像《鲁宾逊漂流记》和《阿甘正传》等。

第三,很难描写充当视点人物的主人公的外部形象,勉强这样做就像照镜子,不免有些扭捏造作。

申论作文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申论作文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申论作文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在申论作文的记叙文中,写作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使整个文章更具梳理性和逻辑性,展现出作者的文笔和文字功底。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写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作文。

一、明确主题和角度:记叙文的主题是写作的中心思想,角度则是站在哪个角度来叙述。

在写之前,需要明确主题和角度,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写作,避免偏题和跑题。

二、合理安排结构:记叙文的结构应该有起承转合的过程,可以采用时间、空间、人物等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呈现。

在叙述的过程中,要注重前后呼应,使文章具备连贯性。

三、运用描写手法: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描写来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刻画环境氛围,增强读者的感受和体验。

可以运用具体的细节描写、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四、节奏把控技巧:记叙文的节奏感决定了文章的流畅度和阅读感受。

可以通过运用短句、长句、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把握好叙述的节奏和变化,使文章富有韵律感。

五、叙述有度:在记叙文中,要注意叙述的有度和节制。

适当加入一些细节和感性的描写,可以提升文章的情感共鸣;但过多的叙述会使文章冗长而失去重点,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六、注意语言运用:记叙文中,语言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模糊、笼统或啰嗦的语言。

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七、注意结尾:结尾是整个文章的收尾部分,要注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通过总结观点、升华主题、给读者以启示等方式来结束文章,使整篇文章更加有力和完整。

最后,要注意文笔的优雅和独特性,通过多读、多写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不断积累经验和反思,才能使申论记叙文写作技巧更加娴熟和出色。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记叙文中如何写“我”》教案教学设计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记叙文中如何写“我”》教案教学设计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记叙文中如何写“我”》教案教学设计导读:难以说出的三个字对你说一声“我爱你”,真的好难!我①不喜欢爷爷。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高高瘦瘦的,一年四季经常穿着一条米黄色的长袖衫,一条灰裤子和一双蓝布鞋,他不苟言笑,对我好像也是若即若离。

所以我有点怕他,和他也不亲近。

有一年夏天,表弟弟我家玩,中午吃完饭后,我便和他一起看电视。

因为天气实在太热了,我就到厨房拿了两块切好的西瓜过来,我们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它解决了,顿时好一阵凉爽啊!由于天气闷热,我又偷偷到厨房里拿了两块西瓜,吃完后,我们还不约而同地打了个饱嗝。

后来,我接二连三地去拿西瓜,终于被爷爷发现了,他对我大吼,语气冷淡而严肃:“谁让你吃那么多西瓜的?”我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就跑到房间躺在床上哭,只是那时的我并未注意到,房门口站着一个人,他的眼神中满是怜爱。

从那以后,我便有点②讨厌爷爷了。

虽然后来妈妈说爷爷其实是怕我们吃坏肚子啊!我却不信。

后来有一天,老师让我们对自己最爱的人说一声“我爱你!”回到家后,我就偷偷地对着镜子开始练习起来。

就在我练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我发现镜子中多了一个人,他一脸喜悦地站在房门口。

为了驱散我心中的那点仇恨,我故意装作没看见他,并在“我爱你”前加了许多人的称谓,唯独没有他。

我边说边偷偷地瞄了几眼,发现他一脸的伤心和失望,在他转身离开时,我似乎看见了他眼角的泪。

那天我③既高兴又难过,却始终没有对他说这三个字。

直到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心中的情感才迸发出来,我突然意识到,我和爷爷之间的坎其实是我心中的坎。

我想如果那时我说了“爷爷,我爱你”,也许我和爷爷之间的距离就不会这么长了,我的心中充满了④懊悔和歉疚。

说一声“我爱你”真的很难,但在亲人离去时才说,那就难上加难了,因为他再也听不见了……【点评】记叙文要以情动人,最需要抒发真情实感。

作者写了三个时段的三个细节,欲扬先抑,来表现对爷爷的情感。

从开始时的不喜欢到讨厌再到最后的懊悔和歉疚,感情线索变化清晰。

文字的叙述方式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叙述角度

文字的叙述方式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叙述角度

文字的叙述方式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叙述角度在文字的叙述方式选择上,选取最适合的叙述角度是十分重要的。

叙述角度决定了读者对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是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受。

本文将探讨文字的叙述方式应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叙述角度。

一、第一人称叙述角度第一人称叙述角度是指由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作为叙述者,以自我身份参与其中的叙述方式。

这种叙述方式可以让读者更贴近故事中的人物,亲身感受到人物的思考和情绪。

例如,当我们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角度来叙述一段悲伤的故事,读者可能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彷徨。

二、第三人称叙述角度第三人称叙述角度是指由一个旁观者或外部人物来叙述整个故事。

这种叙述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客观地展现故事的全貌,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可以通过多个角色的叙述,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元。

例如,当我们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角度来叙述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读者可以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去理解事件的起因和影响。

三、交叉叙述角度交叉叙述角度是指在故事中交替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

通过不同叙述角度的切换,可以更好地展现故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种叙述方式适用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或有时空转换的故事。

例如,当我们交叉运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来叙述一段跨越数十年的爱情故事时,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成长和变化。

四、环视叙述角度环视叙述角度是指叙述者在故事中像摄像机一样环视全景,全面展现故事的各个角度和细节。

这种叙述方式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全息式的故事体验,将他们置身于故事的中心。

例如,当我们采用环视叙述角度来叙述一场紧张刺激的战争场景时,读者可以感受到炮火纷飞、弹雨密布的氛围。

五、心理叙述角度心理叙述角度是指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来传达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这种叙述方式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发展的动机和目的。

例如,当我们采用心理叙述角度来叙述一个人物的内心挣扎和矛盾时,读者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纠结和困惑。

叙述的角度与视角

叙述的角度与视角

叙述的角度与视角引言在创作文学作品或者进行叙述性写作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选择合适的叙述角度和视角。

叙述的角度和视角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效果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从叙述的角度和视角两个方面展开,对其含义、选择和影响进行探讨。

叙述的角度叙述的角度指的是叙述者对于故事事件所持的立场和观点。

不同的角度可以呈现不同的效果和阐述不同的主题。

以下是常见的叙述角度:1.第一人称角度:故事通过叙述者自身的视角进行呈现。

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叙述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感受到真实而亲密的情感共鸣。

2.第三人称有限视角:故事通过一个特定人物的视角进行叙述,只呈现该人物的感受和观察。

这样的叙述角度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但限制了读者对其他角色的了解。

3.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故事由一个无所不知的叙述者进行呈现,可以自由切换不同角色的视角。

这种叙述方式可以展示更全面的故事情节和深入描绘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

选择合适的叙述角度取决于作品的主题和故事情节的需要。

如果作品着重于叙述个人成长和内心变化,第一人称角度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而如果作品关注于多个角色的关系和复杂情节,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可能更为适合。

叙述的视角叙述的视角指的是叙述者在故事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

不同的视角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观察和叙述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叙述视角:1.主观视角:叙述者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具有丰富的感受和情绪体验。

通过主观视角,叙述者可以更生动地描写事件和展现角色的独特性格。

2.客观视角:叙述者是一个旁观者,没有参与到故事事件之中,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叙述事物的发展。

客观视角可以提供客观的观察和分析,能够呈现出更客观、冷静的叙述效果。

3.内部视角:叙述者站在故事中某个角色的角度,以其视角进行叙述。

通过内部视角,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该角色的想法和感受,并且与其产生情感共鸣。

选择恰当的叙述视角可以有效地传达故事的内容和意图。

如果作品着重于思考和探索人类内心世界,主观视角和内部视角可以更好地展示角色的复杂性和情感变化;而如果作品注重客观事实的呈现,客观视角则能更好地达到表达的目的。

「初中记叙文写作」叙事的角度之叙事的视角

「初中记叙文写作」叙事的角度之叙事的视角

「初中记叙文写作」叙事的角度之叙事的视角叙事的视角通常可分为三种: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以局外人的身份展开叙述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相对比较特殊;在叙事中出现第二人称“你”或“你们”,这只是“人称”,和“记叙人称”并不是一个概念;第二人称“你”或“你们”,不能做叙述者,只能代表读者或被叙述的对象。

恰当地选用叙述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理清作者、叙述人及叙述角度的关系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不一定是作者。

如果是叙述作者亲历的真人真事,叙述人既是作者也是故事中的人物;如果作品中的“我”只是作者虚构创作的人物,那故事的叙述人就不是作者。

其次,叙述人也不等于叙述角度。

以“我”为叙述人的作品,可以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此时叙述人是作品的主要人物或作者;也可以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也可以是作品的次要人物。

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往往就是作者,即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他人的事情。

(二)要根据叙事的需要,恰当地选用人称如果想要让叙事显得真实、亲切、动人,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宜用第一人称;如果想要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达到对话、交流、抒情的效果,宜用第二人称;如果想要全面、自由而深入地叙事,宜用第三人称。

有时,回忆性文章,可灵活运用两种以上人称,但要注意:不能前后不统一甚至出现矛盾,以致让读者费解。

作者用“你”或“你们”来叙述,在写作中如同和对方面对面地交流,便于直接倾诉,这种角度通常在感情非常强烈、需要直接抒情的时候才用。

但也正因为如此,记叙中用第二人称的情况比较少,见到的大多是抒情散文。

当然,如果我们在叙述过程中,有时插入一些第二人称,会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加大文章力度,使记叙更加精彩,而且,也使文章显得更加灵活。

(三)举例及点评名作欣赏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房内,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儿热坏了。

如何写好记叙文角度结构与情感表达

如何写好记叙文角度结构与情感表达

如何写好记叙文角度结构与情感表达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通过叙述具体的事件或故事,旨在展现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

写好记叙文,需要注意角度结构的选择和情感表达的精准。

本文将就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提升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一、角度结构的选择记叙文的角度结构是指叙述故事时所采用的视角和叙述方式。

选择适当的角度结构有助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吸引力。

1. 第一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的特点是以“我”为视角进行叙述,读者能更直接地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当我们选择第一人称叙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表达主人公的情感、描绘周围环境的细节、展示主人公的心理冲突。

通过运用这些技巧,我们可以创造出生动且感人的情节。

例如:我背着沉重的行囊,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列车上,我回想起和家人在一起的点滴,思绪纷乱,不禁流下了眼泪。

站在火车站的月台上,我发现家人早已经在等着我了,他们的笑容让我内心充满了温暖和欢乐。

2. 第三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读者可以更客观地了解故事的全貌。

在第三人称叙述中,我们需要通过描绘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同时也要注重环境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揭示。

例如:李明匆匆走过熙熙攘攘的街道,他一边赶路一边重复着“晚了,晚了”的牢骚。

他身后的人群喧嚣而快乐,与他形成鲜明的对比。

忽然一阵豪雨倾盆而下,李明加快了脚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忧虑和不安。

二、情感表达的精准情感表达是记叙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1. 描述身体反应人们的情感常常会引发身体上的反应,例如心跳加速、面部表情变化、手部颤抖等。

通过描写这些身体反应,可以有效地传达人物的情感状态。

例如:她紧张地抓住了衣角,眼神游离不定,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心里明明很害怕,可假装镇定地向前走去。

2. 使用比喻和修辞手法比喻和修辞手法可以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象的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

例如:刘峰一直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就像一颗火山喷发前的强烈震荡,他的内心早已经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写作的表达方式如何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

写作的表达方式如何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

写作的表达方式如何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叙述视角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决定了作品的叙述方式和效果。

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可以更好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文将探讨写作的表达方式和如何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

一、写作的表达方式写作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形式。

它们在不同的场景和目的下使用,并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表达方式:1. 叙述:叙述是一种客观、中立的方式,用来讲述事实或故事。

通过叙述,作者可以将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展现给读者,使读者了解事件的经过和发展。

叙述通常用于叙事文学作品中,如小说、传记等。

2. 描写:描写是一种通过形象、细腻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场景、物品等的方式。

通过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感知和感受。

描写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如诗歌、散文等。

3. 抒情:抒情是一种通过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抒情作品通常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情绪。

抒情常用于诗歌、歌词等。

4. 议论:议论是一种通过辩论、分析等方式来表达作者观点和立场的方式。

通过议论,作者可以向读者传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判断。

议论常用于文章、评论等。

二、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对于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叙述视角,并分析其适用场景和效果:1.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是指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或事件。

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和思想。

第一人称叙述通常用于讲述个人经历或者传记等。

2. 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第三人称叙述视角是指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或事件。

通过第三人称叙述,读者可以客观地看待事物,了解各个角色的行为和心理。

第三人称叙述通常用于小说、故事等。

3. 插叙叙述视角:插叙叙述视角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观点。

通过插叙叙述,作者可以向读者传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记叙文中如何写“我”》教案教学设计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记叙文中如何写“我”》教案教学设计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记叙文中如何写“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中叙述角度的概念,认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的特点和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进行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来写“我”,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真实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的特点和运用2. 第三人称叙述角度的特点和运用3. 如何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来写“我”4. 叙述角度在记叙文中的重要作用5. 写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角度的特点和运用,以及如何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来写“我”。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叙述角度,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真实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角度的特点和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叙述角度的运用。

3. 写作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培养写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中叙述角度的重要性。

2. 讲解第一人称叙述角度的特点和运用:举例说明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3. 讲解第三人称叙述角度的特点和运用:举例说明第三人称叙述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4.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品中叙述角度的运用,引导学生认识叙述角度对文章表现力和真实感的影响。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来写“我”,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6.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叙述角度进行写作实践。

7. 作业讲评: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点评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写作技巧。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实践,让学生充分理解叙述角度的重要性,并能够灵活运用。

在作业讲评环节,要注重鼓励学生的积极性,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记叙文写作要有“度”

记叙文写作要有“度”

记叙文写作要有“度”作者:高正祥来源:《语文世界(中学版)》2021年第11期记叙文写作要有“度”,有“度”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情感表达更有力,立意更有深度,构思更新颖,能彰显文章的艺术魅力,激发读者阅读兴致。

一般来说,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指导学生考虑“度”。

一、发散思维,确定最佳角度角度可分多种,如选材角度、叙事角度、立意角度等。

角度是取材的着眼点和写作的切入点。

我们指导学生作文要运用发散思维,精选好的角度,这有利于表情达意,使文章内容新颖不俗。

最佳角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独辟蹊径的小角度。

角度小能集中笔力,直击目标,把文章写得新、实、深。

如《背影》,作者父亲爱子事例不计其数,但作者发散思维,沙里淘金,只选取父亲“背影”这一小角度,通过描写父亲臃肿的体态和系列特征性的动作,表现了父亲在车站买橘的艰难情景,突出舐犊情深。

话题作文“阅读”,可理解为“观察”“欣赏”“感悟”“体验”等,此话题内容宽泛,运用发散思维,能缩小题域,可写“阅读”风景,如登山愉悦、观海情趣等;可写“阅读”人生,如欣赏自我、战胜挫折等;也可写“阅读”人物,如阅读母亲、走近名人等,如此一分解就会有最佳角度可选。

二是耳目一新的巧角度。

角度巧在作文可正面写,也可侧面写、反面写。

如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小说没有正面写筑路工人劳动的艰辛,而是通过侧面角度加以表现。

风大雪紧,路窄山陡,难于步行,“我”只得到山洞避险。

这是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工人战天斗地的精神。

在洞中遇到正在守护妹妹的七八岁的成渝,成渝问“我”明天的天气情况,说明他关心工地建设;“我”叫成渝上床睡觉,他摇头,说明他坚守岗位,而这一切无不是受他父母精神的影响。

这是用孩子的表现写父母坚守岗位、忘我劳动的精神。

还可巧用反面角度,如以“幸运”为题作文,有个学生不正面写“幸运”之事,而是另辟蹊径,写自己是眼睛近视的差生,一直坐教室最后一排。

晚自习没法抄黑板上的作业题,下座位去向其他同学“借光”。

「初中记叙文写作」叙事的角度之叙事的切入点

「初中记叙文写作」叙事的角度之叙事的切入点

「初中记叙文写作」叙事的角度之叙事的切入点(一)要认识叙事的角度有人说:“选择什么角度,是每个人的自由,也是每个人的智慧。

看法决定想法,想法决定做法,而做法决定了结果。

”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处世选取角度的重要性。

作文也是如此,我们要认识到叙事角度的重要性。

好的叙事角度,不仅使题材能更好地向纵深处开掘,还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个性、情感。

只有把握好新颖独特的“切入点”,叙事才会得心应手。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朱自清先生选择的叙事角度与众不同,他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特殊环境、特殊地点下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描摹刻画,表现的角度新颖而独特,体现出的感情也就更为浓烈。

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怜惜、怀念,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了。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叙事的角度。

叙事的“切入点”,有这样五个字:小、巧、新、奇、深。

角度小——利于写细,写具体,也便于把握;角度巧——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体现结构美与艺术美;角度新——不拘一格,独出心裁;角度奇——曲折动人,耐人寻味;角度深——小中见大,滴水见太阳。

(二)要精选叙事的角度写作任何文体的文章都有个角度的选择问题,就像摄影,可正面拍,可侧面拍,可俯拍,可仰拍……选准了恰当的角度,就能拍出最佳的艺术效果。

同样,写人记事时切入的角度得当,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对丰富的材料,我们要精选叙事的角度。

如果构思过程中选准了角度,那么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写出的文章也新颖别致,集中紧凑;如果没有选准角度,写起来就别别扭扭,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松散,有时甚至写不下去。

写作文要尝试从不同的“切入点”(着眼点)来思考叙事。

叙事切入的角度得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通常情况下,写人记事的文章可以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几个方面来记述。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个方面,每一方面都有不同的切入点可以选择,每一方面都可以写出人物的典型性。

怎么选择角度呢?以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为例。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记叙文中如何写“我”》教案教学设计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记叙文中如何写“我”》教案教学设计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记叙文中如何写“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中“我”的叙述角度及其作用。

2. 培养学生恰当选用叙述角度,灵活运用“我”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写作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中“我”的叙述角度及其作用。

2. 不同叙述角度下的“我”在记叙文中的运用实例。

3. 选用恰当叙述角度,运用“我”进行记叙文写作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记叙文中“我”的叙述角度及其作用,掌握不同叙述角度下的“我”的运用实例。

2. 难点:选用恰当叙述角度,灵活运用“我”进行记叙文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中“我”的叙述角度及其作用,分析不同叙述角度下的“我”的运用实例。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指导。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中“我”的运用,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中“我”的叙述角度及其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中“我”的叙述角度及其作用,分析不同叙述角度下的“我”的运用实例。

3. 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选用恰当的叙述角度,运用“我”进行记叙文写作。

4. 分享与评价: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选用恰当叙述角度,灵活运用“我”进行记叙文写作的重要性。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其他叙述角度在记叙文中的运用,如第三人称、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等。

2. 分析不同叙述角度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引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叙述角度。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强化对记叙文中“我”的叙述角度及其作用的理解。

2. 强调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选用恰当的叙述角度,使“我”在记叙文中发挥最大作用。

八、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总结自己在记叙文写作中运用“我”的心得体会,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浅谈记叙文中叙述的技巧

浅谈记叙文中叙述的技巧

浅谈记叙文中叙述的技巧记叙文是以叙述事件、事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在叙述过程中借助于一系列的技巧来增强文章的叙述力和吸引力。

下面将从角度、节奏、语言运用和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角度是记叙文中叙述的重要技巧之一、角度决定了叙述者与事件、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第一人称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第三人称的旁观者。

不同的角度能够产生不同的叙述效果。

例如,第一人称的角度可以使叙述更加真实和直接,更加贴近读者的感受;而第三人称的角度则可以更客观地描绘事物的全貌和底细。

其次,节奏是记叙文中叙述的另一重要技巧。

好的节奏能够增强叙述的力度和吸引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节奏可以通过句子长度和句式结构的变化来体现,比如长句和短句的交替、并列句和独立主格句的运用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插叙、跳跃和回环等手法来调节节奏,使叙述更富有层次感。

第三,语言运用是记叙文中叙述的重要技巧之一、恰当的语言运用可以让叙述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例如,通过使用形象、感官的描写,使读者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使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让叙述更富有感染力和张力;通过使用口语化的语言,使叙述更贴近日常交流和读者的口味。

同时,注意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能够使叙述更加丰富多样,提升文章的艺术性。

最后,结构是记叙文中叙述的关键技巧之一、良好的结构能够使叙述更加有条理、清晰、流畅。

在记叙文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通过明确的结构框架,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叙述的脉络和逻辑关系。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开头、过渡和结尾等部分,使叙述更具有引人入胜的效果,增加文章的质感。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记叙文中如何写“我”学习目标:1. 学习选用恰当的叙述角度,增强表达效果。

2. 明确运用第一人称视角写作的好处。

3. 学会在记叙文中写出“真我”的方法。

一、叙述的角度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

做到这些的关键是什么?关键之一在于选择叙述角度。

叙述文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角度。

叙述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有限视角)和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叙述。

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写亲身经历的文章多用第一人称。

记叙文当中,经常会出现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叉出现的情况。

就叙述效果而言,第一人称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有极强的感染力,易打动读者;而第三人称虽方便叙述,且几乎不受限制,但易使读者产生距离感。

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对增强表达效果有很大的帮助,需要根据具体素材和要表达的情感作出准确选择。

二、问题呈现低分作文中的“我”:冷冰冰、假大空1.……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我看过这样一部电影(几百字的复述)……2.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听某人讲过某个故事(几百字的转述)……3.……我在幼儿园时、我在小学时、我在初中时、现在高中,我……(凑够字数为止)4.我来到古代、未来,看见XXX。

(穿越类、科幻类)纯粹无“我”:所谓的小说、故事新编等等。

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叙文中如何写我1.以“我”观照人事,写出情感波澜——勾勒出“我”的情感线索记叙类文章中“我”的呈现方式(1)以“我”为辅“我”是事件发展的见证者、知情者,“我”的情感是相对理性的、客观的,贴切于大众的角度。

如:《孔乙己》,小说中“我”作为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见证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旁观者),我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记录下了有关孔乙己的见闻(知情者),“我”在小说中的情感与作者本人的情感并不是一回事,而仅仅是“小伙计”的情感。

选取记叙的角度

选取记叙的角度

选取记叙的角度教材分析:“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是第一、二模块关于记叙类文章系列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是一个比较侧重于“怎么写”的问题,但因为结合了“园丁赞歌”这一话题,在教学中处理得当的话,是能够引领学生从容与形式统一的角度实实在在地提高相关的写作能力的。

根据玉山老师的分析,认为教材在编写上有着先天的不足,体现在:1.教材混淆了“视角”与“角度”的概念。

一般而言,视角指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而“角度”指的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就记叙文而言其目的是更好的表人物的特点或突显事件的启发意义。

采用第几人称属于写作“视角”的畴(有无第二人称叙事视角学术界尚有争议)。

即便把“角度”宽而泛之,人称的选择也只是“角度”的子集而不是全部。

2.尽管教材也明确“在记叙人物、时间时,由于对象不同,表达的重点不同,所选取的角度也不同”,但所有示例及练习均是写人的,给学生的错觉是只有写人的文章才有“角度的选择”问题。

记叙类文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纪实类的、虚构类的,前者如记叙类散文,后者如小说。

不管哪一类,写作的时候都要考虑如何“选择记叙的角度”。

3.《教师用书》所举的三个例文中有两个是不规的“谬例”:书信是应用文,都得用第二人称;其与《假如我是老师》二者都不是记叙文,当然也就谈不上“视角”的选择问题。

鉴于如上种种,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对教材的“究谬”);二,针对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学生分析:《教师用书》说:“提到写老师,有人会觉得不够新鲜,缺少难度”,“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记叙的人称”。

其实“这个题目可易可难、可浅可深,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们会对老师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不同时代的老师会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可以说是常写常新。

”“这次作文让学生认识记叙可有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以便在作文中灵活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能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一、学习目标:
记叙文写作能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增强表达效果。

二、知识梳理:
1.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
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

做到这些的关键是什么?关键之一在于选择叙述角度。

叙述文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角度。

叙述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叙述。

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这种叙述方式,真实而有感染力,写亲身经历的文章多用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的叙述,有对话效果,便于倾诉强烈的感情;第三人称的叙述,灵活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全面地表现生活。

2.了解叙述的角度,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帮助呢?
记叙文是通过具体、真实的人和事的记叙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

叙述的角度不同,表达效果就会不同。

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对增强表达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想突出事情的亲历性,一般选择第一人称;如果想增加事件的曲折性、悬念感,可以考虑选择第三人称。

如《金岳霖先生》一文中,作者只写自己看到听到的金岳霖,只写人物的所作所为,而不写人物的所思所想,审慎、含蓄,让人回味不尽。

《边城(节选)》则得益于作者开阔的视界。

使用第二人称,则能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

有时,为了克服单一叙述角度的局限,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叙述角度。

《祝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两种视角交错使用,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人物的命运,使表达更丰富,更深刻。

写作时要注意前后人称的一致和视角的转换,以免造成叙述角度的混乱,影响表达效果。

我们在使用两种人称叙述事件时应注意:不得频繁改换;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

三、典题探究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

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1.试题解读;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你尽可在“好奇心”的话题内,在“好奇心于人生的重要性”的范围内选好文体,发挥自己的特长,挥洒自己的才情。

你可以旁征博引,大发议论,阐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触“题”(好奇心)生情,大发一番慨叹;更可以联系自身感受,叙写一段经历;还可以发挥想象编写故事,绕开拙于议论、缺少经历、不会抒情的缺陷之垒。

写记叙文一定要选好叙述的角度,以独特的视角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再现给读者。

2.范文引路:
好奇心
为什么?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

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

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

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

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

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

“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

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

“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

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

是花蕊中的一滴露。

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

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

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

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

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3、例文评析:
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成功的秘诀在于从“我”独特的视角探求老人的内心世界。

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

于是,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