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2)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平静”等9个词语,根据上下问理解“若隐若现”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或参考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3、能背诵课文3、4自然段,积累语言。
4、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发展语言。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6、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教学重点】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感悟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钱塘江大潮。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部分词语;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初步学会分段。
2、学习课文第一段,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平静”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观潮胜地的景物及江面的特点;体会人们等待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通过自主选择内容,用自己的话介绍潮来前的观潮胜地的情况。
【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去过盐官看过潮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钱江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钱江潮是我们海宁人的骄傲,海宁潮壮观天下无已家喻户晓。
凡是去看过潮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有一个人,他也看了潮,还写下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分享他看了潮后的感受。
出示:观潮。
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如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2、读后交流:指名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观潮》优质精品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观潮》优质精品课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潮》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通过作者的生动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恰当,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观的课文,他们往往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词语和句式可能会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难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课文中所描绘景象的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图片或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课文录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钱塘江大潮吗?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录音朗读。
朗读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把握课文节奏。
朗读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重点词语,如“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等,让学生通过造句或换词的方式来巩固理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5个会认的字,6个会写的字,7个要掌握的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课文3、4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评析:课件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象开了锅的水一样。
(评析: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进入情境,入情入境地去读书,这样,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就自然地理解了。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体会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评析: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把握作品的情感。
2.能够感受文章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3.发掘文章的语言特色,加深学生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长句与主谓结构的区别及运用。
2.感受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留白之美。
教学准备1.课文《观潮》。
2.教学用具:PPT,黑板,书籍(包括辞典、古代词典等)。
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步:导入1.教师呈现一幅海岸线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大海的气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
2.教师积极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们前往海边观海、观浪的经历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语境。
第二步:分析课文1.教师给学生展示课文图及列表,读一段全文供学生自主阅读,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题及感情内涵。
2.教师以多媒体演示课文,通过多角度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文学结构和语言特色。
第三步:针对难点进行讲解1.针对长句和主谓结构的运用,教师通过课文的语言模式进行讲解。
2.在讲解长句的同时,计算机中正在播放的字幕也应对计算机的语音进行转化。
第四步:语言运用技巧指导1.通过课文中的一些句式和词语进行技巧指导。
2.教师使用作业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技巧的理解。
第五步:课后延伸1.教师推荐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找到与海洋、海浪主题相关的文章,读后感思,题第对比,拓宽对汉语语言与文化的认识。
2.教师鼓励学生写一篇根据课文进行创作,或者运用所学技能重构课文一段。
教学总结通过这次《观潮》第二课时的授课,学生们对汉语中的长句和主谓结构、留白等汉语语言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开拓了与海洋、海浪等主题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写作,这些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汉语语言之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
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课始,以“声”激情诱趣。
好的作品默默地看与朗朗地读又与有音乐烘托伴奏的朗诵,对人的感官的刺激作用,带给人的内心体验都是不同的。
文章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来前的风平浪静与潮来时的惊涛浪吼形成鲜明对比,尤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潮水由远推近,有如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
为了充分发挥作品的感染力,用雄浑有力的交响乐伴以激情昂然的朗诵,使学生入其境,动其情。
准备一段由缓慢抒情到急促激越再到平缓渐弱的交响曲。
以“舒展缓慢”吻合潮来前的平静;以“欢乐抒情”衬托人们观潮的喜悦心情;以“雄壮激昂”,烘托大潮的磅礴气势。
(二)课中以“像”释疑解惑。
学生生活在繁华的城市,许多孩子没有到过海边,更无从目睹这样雄伟壮丽的大潮之景观。
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又无类似经历可以借鉴,不仅给理解课文带来障碍,也给展开想象造成困难。
因此,需运用电教手段,声像同步,视听结合,创设情境,提供感知,发展情感,促进理解。
根据课文内容,从《神州风采》里的“海宁观潮”一片中截取有关片断,按潮来时开始还是风平浪静到有声无“形”,然后“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渐近,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白浪翻滚,如同一道城墙”;更近,犹如“战马飞奔,坦克轰鸣”的顺序组接。
录制两遍。
第一遍按由远及近,将潮水的“如线”、“横贯江面”、“如墙”、如“万马奔腾”的四个画面各定格6秒,以便使学生有时间看清楚并将实际景象与课文里的文字描述在头脑中“衔接对号”。
第二遍不定格,使学生对大潮由远及近的推进变化、发展有一个连贯、完整的印象,以加深感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教学重、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课前准备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2、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句子:今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严观镇,据说这是目前潮水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感觉奇观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1、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
读一读,说一说体会。
(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a、点拨:“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
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潮水的长。
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潮头的高。
部编版《1.观潮》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
《观潮》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课。
这组课文是围绕“自然奇观”的专题来写,《观潮》是这组课文的第一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文通过作者对潮的生动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更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大自然那种魔术般的神奇。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为了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为了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根据农村中年级学生的特点:知识内容广泛了,很多事情都处于好奇,似懂非懂,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开始有自己意向。
根据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认为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2、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3、有感情的课文内容课文,背诵课文地3、4自然段。
4、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要突出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这个重点,突破体会课文中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这个难点。
二、说教法。
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会,因此,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
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因为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因此,我还将采用朗读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是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因此,我将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进行学习。
新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观潮》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观潮》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观潮》一文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观潮》一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的朗读技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理解自然景观背后的哲理,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教具:课文《观潮》的课件、板书、图片等。
3.环境:保持教室安静整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教师: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充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小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海浪拍打礁石的场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潮》。
2. 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观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3. 深入讨论(20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课文中通过描写潮汐的变化展现了什么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看法。
4.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课堂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在海边观潮的经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观潮这一主题的课文教学,使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主题,并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同时也能懂得如何爱护大自然。
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实录(精选6篇)
观潮教学实录《观潮》教学实录(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本文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6篇观潮教学实录的相关范文。
《观潮》教学实录篇一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观潮》这一课,了解到江潮还没有来,江面很平静,可是海塘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等啊!盼啊!直到午后一点左右。
听,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响声,同学们,那是什么声音呵?生:潮来了!师:对,大潮就要来了,你们想看看吗?生:想!师:说去就去,请同学们打开书。
**地轻声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大家要仔细地听潮、看潮、用心体验潮,观后说说钱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读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读三、四自然段,并记下问题。
)生:大潮给我留下的较深印象是它的声音非常大,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生:大潮给我的印象是它气势非常的雄伟。
师:那你所说的气势是你听到的还是看到的呢?生:是我看到的!师:能看到气势吗?生1:我觉得气势是想到的。
生2:我觉得气势是感觉到的。
师:同学们真会观潮,真不错。
生:我不明白的地方是课文中“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句话前面说白线很快地移来,后面又说它拉长变粗是逐渐的,我不明白这里前后是不是有点矛盾呢?师:她真会动脑筋!生:我不懂的地方是课文中为什么用白色战马,而不用别的什么马来形容大潮呢?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好,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潮来时这一部分。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大潮声音的词句,用“直线”画出描写大潮样子的词句。
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勾画。
)生:我画的描写潮来时声音的句子是——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描写大潮样子的句子是——从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师:嗯,你听到了大潮在远处时的声音——闷雷滚动,看到它的样子——一条白线。
部编版四上语文1《观潮》优质精品课教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1《观潮》优质精品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观潮》,掌握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提高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表达,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观潮》的情节,主题,写法。
运用所学常识解读文中的诗句。
教学难点:真正理解《观潮》的主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1. 导入
•导入课文《观潮》,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 学习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讲解生词和语法。
3. 情境模拟
•小组讨论,模拟故事情节或者扮演主要角色,加深对课文理解。
4. 情感抒发
•询问学生对故乡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观察,引导学生表达情感。
5. 课文赏析
•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帮助学生领会文章主题。
四、教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观潮》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激发
了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这种探究精神,用心感知身边的美好。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观潮》教学实录(优秀5篇)
《观潮》教学实录(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观潮》教学实录(优秀5篇)《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这次帅气的本店铺为您整理了《观潮》教学实录(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两课时)
《观潮》教学设计(两课时)教材解读:《观潮》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神奇的大自然”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
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设计理念:教学时,我力图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三、四自然段,潮来时的声音和人们所看到的景象,从正面直接体会钱塘江潮的汹涌澎湃和雷霆万钧,感受钱塘大潮之“奇”;二是,引导学生从观潮人的神态和动作,体会观潮人对钱塘大潮的期盼与看到大潮后的兴奋与激动,从侧面来感受钱塘大潮之“奇”。
教学目的: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钱塘大潮的雄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文,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划出本课的生字。
把不好读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朗读的情况。
(出示本课生字,请学生认读)潮水称为盐官镇笼罩蒙蒙的薄雾昂首东望沸腾横贯江面依旧恢复人声鼎沸山崩地裂强调“薄雾”的读音3、请学生找出易错难写的生字提醒大家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强调“罩”、“贯”、“薄”、“昂”、“蒙”这几个字。
4、指导学生朗读,难读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分别写“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景象的自然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优质教案
1 观潮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语文要素】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的描写顺序。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江潮的声音、样子,从而感受钱塘江的壮美。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重点)4.初步了解诗歌《浪淘沙》(其七)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释题,(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思考: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课件出示单元导读,反馈指导。
3.师小结: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自然之美的课文,这些课文写到自然的现象、景象,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不一样的美。
学习时,要一边读描写的句段一边在脑海中展开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这些描写表现出的意境,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
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把“好”,即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让同学有去游玩的兴趣。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什么自然景象,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释题。
提问:题目“观潮”是什么意思?[“观潮”是观看潮水(或大潮)的意思]。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课文要表现的是哪种自然现象的美呢?[课文要表现的是潮水(或大潮)这种自然现象的美。
]3.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观看潮水的事情,那么,作者观看的是哪里的潮水?向我们展现的是怎样的潮水?表现了这潮水的什么美呢?等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品读有关的语句就能知道了。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观潮》优质精品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观潮》优质精品课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心思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课文内容;•能够模仿老师的朗读;•能够说出正确的语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感受课文情感。
2.教学难点•语感的表达;•词语的理解;•表达情感。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本课教具:课文、单词卡、图片、音频。
四、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通过给学生看图片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海浪、潮水的兴趣。
2.导入(10分钟)–讲述海浪潮水的特点,并与课文内容进行联系,引发学生对《观潮》的好奇心。
3.学习过程(25分钟)–第一遍朗读整篇课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内容;–听老师第二遍朗读,学生模仿跟读;–学生分角色朗读,培养表达能力;–教师解释生词、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4.操练(10分钟)–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之处;–学生分组背诵课文,培养记忆力。
5.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相关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意义和价值。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复述课文”的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
五、板书设计•本周学习目标:理解《观潮》中海浪的情感描写;•重点词语:潮水、海浪、涌动;•本节课重点:模仿老师的朗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以《观潮》为主题的优质精品课,通过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开发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阅读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观潮》优质精品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帮助,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观潮》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观潮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浪是怎么形成的;
2.理解在潮汐周期中三种不同的水位变化状态,并通过实例描绘出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变;
3.形成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的感受。
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学习 + 实践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老师简单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提问:大家是否看到过海浪呢?你们是否知道海浪是怎么形成的呢?(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
第二步:学习基础知识
1.讲解海浪形成的原因(风力的作用)。
2.介绍潮汐是怎么形成的。
(提供生动的图片和图表)
3.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潮汐周期的三种状态:涨潮、潮时和退潮。
(让学生感受到三种状态间的变化和差异)
第三步:观察实践
1.带领学生去沿岸观察海浪。
2.通过观察,让学生顺便了解一些海洋中的动植物和石头、贝壳等海洋生物。
第四步:总结
1.回到教室,让学生谈谈今天观察到的海浪,以及对海洋的感受和认知。
2.从三个方面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习了什么基础知识,观察了什么实践,对自然的认知和感受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3.提问让学生思考:在平常的生活中,如何学习和参与到保护海洋环境的行动中。
教学方式
1.讲解式教学
2.实践式教学
3.提问式教学
4.总结式教学
教学评价
1.对学生的启发: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从而认识、尊重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对学生的激发:让学生从实践体验中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从而兴趣盎然地学习科学知识;
3.对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他们对大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扩大学生的教育视野。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1《观潮》优质精品课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1《观潮》优质精品课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潮》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通过作者对潮水声音、形态、速度等方面的细致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既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提升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对于钱塘江大潮这一特定的自然现象,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引导他们通过课文描述去感受大潮的壮丽景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要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要信息。
2.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韵味。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会课文语言的美妙。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教学用具:准备好教材、教案、作业本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大潮的壮丽景象。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于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特别是生字的发音和语气。
朗读结束后,教师简要概括课文大意,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信息。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课文内容。
教师给出探究问题,如:“课文从哪些方面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词语来描述大潮?”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观潮》名师课堂实录
《观潮》名师课堂实录1.课堂概述本节课以鲁迅的短篇小说《观潮》为教学内容,通过名师的精彩讲解和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
2.教学目标-理解《观潮》的情节、人物形象和意义。
-掌握文学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课堂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以一个问题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海洋和大自然的思考:“你们有没有去过海边?对海洋有什么感受?”通过学生回答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海洋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2)阅读与分析老师提供《观潮》的全文,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关注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和意义,并做好标记。
(3)文学分析老师引导学生对《观潮》进行文学分析,包括以下内容:-情节分析:学生回顾作品的情节,分析人物的行为和冲突,推测作者的用意。
-人物形象分析:学生讨论并描述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究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形象塑造手法。
-主题分析: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是什么,通过文本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辩论。
(4)互动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观潮》中涉及的主题和思想。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他们的观点和分析结果。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提出不同观点,促进深入讨论。
(5)总结与延伸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同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和思考,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鲁迅的其他作品或相关主题。
4.学生反馈与评价在课堂结束时,老师进行学生反馈和评价。
学生可以发表对课堂的感受、对《观潮》的理解和收获,以及对老师教学的评价和建议。
老师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并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5.总结通过这堂名师课堂实录,《观潮》的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引导。
学生在名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更深入地理解了《观潮》中的主题和思想。
他们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这样的教学实录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可以参考和借鉴其中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感受自然美的熏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4.学习按照时间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对上节课所学习的字词进行回顾。
2.让学生概述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3.过渡: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感受了大潮的气势。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景。
板块二理解想象,学习表达1.范读第3、4自然段,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2.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朗读任务。
(1)这两个自然段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2)边默读边想象画面,勾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最深刻的句子,可在旁边作批注。
3.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结合多媒体展示以下语段,师生共同品读。
句段1: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1)指名朗读,说出读后的感受(2)说出潮来前江面上的景象。
(3)尝试将潮来前的景象画出来。
句段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1)体会“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的意思,感受潮来前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通过画面感受观潮现场的人气,说出自己想象出的现场画面。
句段3: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1)借助语段,想象潮头过后的画面。
(2)通过“霎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能看出钱塘江大潮潮水奔腾之快,就算退去,气势依然雄浑壮观。
5.课件出示第3、4自然段内容,让学生朗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
6.默读课文并思考,师生共同交流。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来时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老师出示两句古诗。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苏轼)、“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范仲淹)齐读。
师:这些优美的诗句都是对钱塘江秋潮的咏赞。
课前大家收集了资料。
你们对钱塘江有哪些了解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你来读一读。
师: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雄伟气势磅礴,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奇观,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潮字是我们这节课要求会写的,一个三点水加朝字,不要写太宽。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会读吗?(1)师:很有节奏感。
(人声鼎沸)“人声鼎沸”怎样理解?生:就是说明人多声音大,很乱。
师:这是你的理解。
这个词语出自(课件)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文中写道:“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人声鼎沸就是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再读这个词。
(生齐读)师:这些词都是描写谁的?生:观潮的人们。
师:没错,你很善于思考。
(2)这组,谁来读?指名读。
(3)师:(点红)“闷”和“号”两个多音字也读准了,预习效果真不错!这些词又是描写谁的?生:大潮。
师:(点课件),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生:红色词语写的是潮水的声音,黑色词语写的是潮水的样子。
师:预习很充分。
你看,同一种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2、词语掌握得不错。
课文读得怎么样,老师来检查一下。
(1)通过读课文,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我觉得钱塘江大潮太神奇了。
(你能用心感受)生:我觉得钱塘江大潮太壮观了。
(你有欣赏美的眼光)师:文中就有一句话精炼地概括了它的特点,快速找一找画下来,请你说。
(出示课件)找得真准!谁能读成一个关键词?(点红课件)同学们真会读书,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又把一句话读成一个关键词,了不起。
老师写下来,你也把它圈起来闷雷滚动、齐头并进、山崩地裂、浩浩荡荡、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师:咦(课件)两个词语中都有“观”字,意思一样吗?生:不一样。
“观潮”的“观”是“看”,“天下奇观”的“观”是景象。
师:非常正确。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一样的。
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3)师:第二个问题: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生: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来之后。
(课件)师: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是学习的一种好习惯。
(板书:写作有序)。
在这三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哪部分展示的钱塘江大潮最壮美?(潮来时)三、关注表达,体验壮观师:接下来,让我们先走进潮来之时。
(课件)1、出示学习提示【找生读】(1)静心读3、4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精彩的语句多读几遍。
(2)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
明白了吗?开始吧!【有的同学们一边勾画,一边做批注,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交流互动。
师:(出示3、4段)我们来交流。
(1)想象画面读书师:午后一点左右,生接读(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用“闷雷滚动”形容潮水的声音,非常形象!这时江面上生1接读: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师:过了一会儿生2接读: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白线”指的是什么?生:白色的水花。
师:宋朝诗人杨万里,曾把这“白线”比作钱塘江上的一条白玉腰带。
他这样写道:(课件,生读)“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带着这样的理解,再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师:“人群又沸腾起来。
”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什么?生:人们跳着,叫着,挥舞着手。
生: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师:想象画面来读书,文章就更生动了,让我们想象着画面读好这个句子。
(课件)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潮水的气势越来越大,此时,人们的心情生:越来越激动。
师:再近些。
生1(接读)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
”师:同学们,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呀。
有什么感受?生:太高了,太壮观了。
师:谁能通过朗读展现出来?(真是气势非凡!)请坐。
我们一起读。
(2)体会突出特点。
师: “浪潮越来越近,生接读: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喜欢这句的举手。
(学生全体举手)师:老师也特别喜欢。
通过分号(变色)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排比句,前后两个分句分别从两方面写了大潮,哪两个方面?生:前一个分句抓住了潮水的形态来写,后一个分句是从声音来写。
师:你的理解很深刻。
师:从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生:比喻夸张师:哪句是比喻?哪句是夸张?(生答)比喻和夸张中藏着怎样的秘密呢?我们来看。
先自己试着填一填。
(出示)生:把潮水比作千万匹战马,我感觉气势很庞大。
后一个分句说潮水的声音大,让我感觉到快要把耳朵震聋了,气势雄伟。
师:课件:师: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夸张,突出大潮形态和声音的变化特点来写,也是文章的一大特点。
(你也在句子旁边)板书:突出特点师:这样的气势,何其观!让我们想象画面一起读!(3)关注写作顺序(1)师:我们回过头来,把潮来时的过程进行梳理。
谁先来?(课件)a潮声:隆隆的响声——响声越来越大——如同山崩地裂b潮头:白线——白色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c潮势: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用心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向我们描写潮水的变化的?生:时间顺序。
师:(点红词语)这几个词语提示了时间的变化。
(点红)还有吗?(点蓝表示远近的词语)生:从远到近的顺序。
师:是的,作者就是这样按时间顺序和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描写,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写。
“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大潮()的特点。
“天崩地裂”“大地被震得颤动起来”写出了潮水()的特点。
“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大潮(汹涌澎湃)的特点。
“天崩地裂”“大地被震得颤动起来”写出了潮水(声势浩大)的特点。
(2)师:精彩的句子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女生读红色部分,男生读黑色部分。
(师生配乐齐读)师:美的景色总让人沉醉其中。
谁来尝试?这么多同学,不如我们一起吧(课件背诵填空)短短的时间,就能熟记于心,老师为你点赞。
掌声送给自己!3、自学潮来之前和潮来之后(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作者按照顺序,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学得很好。
接下来,请大家自学2和5自然段,并完成表格。
时间江面上的景物观潮的人们我的发现潮来前(2)汇报。
师:通过表格看一目了然,潮来前的描写了哪几处景物?生: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几座小山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1:很美丽。
生2:安静。
师:哪些地方给你这样的感受?可以读句子(点红句子)生1:雨后的阳光......笼罩着薄雾(点红句子)生2:......若隐若现。
(点红)师:如果我们把潮来时看做动态的澎湃美,那么潮来前就是一种静态的朦胧美!(点课件)这就叫动静结合(板书)动静结合师:此时的人们(出示句子接读)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呀?生1:着急。
生2:渴望。
师: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这就叫翘首以盼。
(齐读词语“翘首以盼”)。
同学们,我们一起满怀期待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生:读句子。
)B师(出示表格和课文):时间潮势潮声我的发现潮来后师:当大潮奔腾西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接读最后一段句子。
)过了好久,接读(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生:钱塘江大潮太壮观了...... 生:真是太奇特了......师: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被他的奇特壮观所折服。
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在《南华经》这样记载(课件):“浙江之水涛山滚屋,雷击霆碎,有吞天沃日之势。
”宋代诗人苏轼,(课件)曾这样感叹: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苏轼)。
明代学者王在晋(课件)这样说: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王在晋)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写下诗句: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师: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齐读课文第一句)师:我们又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课文第一句)4、海宁市一直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要求将钱塘江大潮列为世界遗产。
为了进一步提升知名度,我们给钱塘江大潮写一份广告语吧!(练习)师:可以交流了吗?生1:钱塘江大潮,让我心飞翔!师:很有创意。
生2:莫愁旅游无地去,钱江大潮等你来。
师:精彩极了,活用古诗词,真是神来之笔!生3:钱塘江大潮美丽壮观,八月十八等你来。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生5、钱塘江大潮是不可缺少的景观,值得观赏!(让人很期待)四、拓展阅读1、师:同学们,我们关注文章的表达,体验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接下来,让走进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
出示学习提示(课件):快速默读《海上日出》,在描写精彩的地方做批注。
2、交流。
(1)师:通过读课文,我们清晰地看到,文章的写作顺序?生: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也就是时间顺序。
(2)海上日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美丽生:漂亮师:文中也有一句话概括了它的特点,谁找到了?生: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3)究竟“齐”在哪儿?让我们先走进日出前。
师:日出前写了哪些内容?生:周围的环境、师:也就是天空的变化(点红句子)从“天还是一片浅蓝”——“出现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师:关注第3自然段,日出时从哪几方面来写?生:作者写了太阳的颜色、亮光和形态。
师:是的,也是抓住了日出的变化特点来写的。
(点课件)你看:“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还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太阳的形态,多么有趣。
题目时间作者从哪些方面写的写作方法日出前天空《海上日出》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日出时颜色、亮光、形态日出后光芒。
师:日出后,分两种情况进行描写,有一个词给了我们提示?生:有时候师:这部分从哪方面来写的?生:太阳的光芒师:日出后,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多么奇特,难怪最后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生齐读: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师:你看,巴金先生也是按照顺序来观察、突出特点来描写,这和我们的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总结:抓住特点,书写景观师:同学们,大自然就像一位魔术师(课件),广袤的草原、飞溅的瀑布、巍巍蒙山,滔滔沂河,奇花异木,风起云涌,还有许多奇观异景等着我们去发现!课下,用这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一处你眼中的风景,并阅读《三峡之秋》《海行杂记》。
最后,老师想送给你们两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