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设计导论2(第二章)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民航概论》课件第二章2-1

《民航概论》课件第二章2-1

• • • • • • • •
• • •
3. 涡桨发动机 涡轮输出轴功率带动螺旋桨 构造和涡喷基本相同 增加两个要求 涡轮级数相应增加 减速机构 为使发动机紧凑,可采用离心式压气机 也有采用两套涡轮:燃气涡轮连压气机;自由涡轮转速低,连螺旋 桨减速器 动力分配:90%拉力(螺旋桨产生),10%推力(尾喷管产生) 应用: 800km/h以下 油耗接近活塞式,燃烧煤油,马力大,用于中速支线飞机
三、空气喷气发动机
• 1. 喷气发动机原理 •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推力 • 推力的产生 • 发动机内的气流燃烧,膨胀,向后排出,产生反作用力,飞 机向前 • F=ma=m[(v2-v1)/Dt]=(m/ Dt)(v2-v1)=G(v2-v1) • G 每秒喷出的燃气的质量 • F=G(v-v0) v 燃气喷出的速度 v0 飞行速度 • 依靠内部气体的排出产生的反作用力 高空、无空气处不受影响 • 而螺旋桨依靠外部介质(空气)产生的反作用力 高空受影响
CONTROLS AUDIO RETURN
EXIT
• 发动机是飞机的核心部分,飞机的心脏
– 构造复杂,自成系统
• 为飞机提供动力。
– 发动机、螺旋桨、辅助动力装置及其他附件
• 分类:活塞式
– 四冲程汽油内燃机
喷气式
– – – – 涡喷 涡桨 涡扇 涡轴
一、活塞式发动机
• 1,原理 组成:气缸,活塞,曲轴,连杆 • 四冲程:进气:进气活门打开,油、气进入气缸,活塞下移 • 压缩:进气、排气活门关闭,曲轴惯性向上,混合气体受 压缩,至上死点 • 温度,400,压力,10几个大气压 • 工作:上、下死点的容积比称压缩比,在5-8之间。 • 点火,燃烧,活塞向下快速运动,产生机械能 • 温度,2500℃,压力,50-75个大气压 • 排气:曲轴从下死点惯性旋转,活塞向上,进气活门关闭, 排气活门打开 • 废气排出 • 每次循环:往复两次,四个冲程

飞机总体设计PPT课件

飞机总体设计PPT课件

经济性能设计
燃油经济性
在保证飞行性能的前提下,通过 优化飞机气动外形、减轻结构重 量、提高发动机效率等措施,降 低飞机的燃油消耗率。
维护经济性
通过采用先进的维护理念和技术 手段,降低飞机的维护成本和停 场时间,提高飞机的出勤率和利 用率。
直接运营成本
包括燃油费、维护费、机组人员 工资等直接与飞机运营相关的成 本。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降低这 些成本以提高飞机的经济性能。
采用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等启发 式算法,处理飞机设计中的复杂 问题,寻求全局最优解。
利用代理模型对飞机性能进行快 速评估,减少计算量,提高优化 效率。
多学科优化方法探讨
多学科设计优化(MDO)
综合考虑气动、结构、控制等多学科因素,实 现飞机总体设计的协同优化。
分解协调方法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分别进行优化 后再进行协调,降低问题求解难度。
06
确保飞机满足适航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包括噪声、排放等 环保指标。
02
飞机总体布局设计
布局形式的选择与特点
常规布局
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 放在机翼后面的飞机尾
部。
鸭式布局
水平尾翼位于机翼的前 面,具有较好的大迎角
特性。
无尾布局
没有水平尾翼,靠机翼 后缘襟翼或扰流片等部
件实现俯仰操纵。
三翼面布局
在常规布局上增加一对 鸭翼。
垂直尾翼
主要功能是保持飞机的方 向平衡和操纵飞机的方向 运动。
V型尾翼
由左右两个倾斜的垂直尾 翼组成,像是固定在机身 尾部带大上反角的平尾。
起落架布局设计
前三点式起落架
自行车式起落架
两个主轮对称地布置在飞机重心之后, 前轮位于机身前部。

完全2飞行器设计第2章

完全2飞行器设计第2章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七点 四十八分。
第十一页,编十八分。

航空航天导论课程讲义-2

航空航天导论课程讲义-2

《航空航天导论》课程讲义第二篇(汪海)第二讲军民用飞机分代与先进技术1、军用飞机分代与标志性先进技术2、民用飞机分级与标志性先进技术1、军用飞机分代与标志性先进技术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飞机以后,世界航空工业最初的发展均来自历次战争的刺激。

可以说,军事需求是推动军用机更新换代的动力,空气动力学,喷气推进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材料技术等是军用飞机得以迅速发展并推动其更新换代的技术基础。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战斗机已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

各代战斗机的基本特点:第一代:中等展弦比后掠翼,高亚音速机动,光学瞄准,尾随攻击,中空突防。

发动机推重比4。

第二代:小展弦比大后掠三角薄翼,高空高速可超音速作战,安装单脉冲雷达、机炮和红外导弹,近距格斗,高空突防。

发动机推重比5 6。

第三代:采用边条翼或近耦合鸭翼,中低空高机动性,安装脉冲多扑勒雷达和综合航电系统。

安装机炮近距全向导弹、中距导弹。

近距格斗,全向攻击,超视距作战,中低空突防。

发动机推重比8。

第四代:采用气动布局与隐身技术综合设计,实现超音速巡航和高机动性,安装相控阵雷达和高度综合航电系统,安装发射后不管导弹、近距全向攻击导弹,以超视距作战为主兼顾近距格斗,高空突防。

发动机推重比10。

1.1第一代战斗机主要是指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该机可以通过中空突防以避开地面炮火,在朝鲜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完全淘汰了螺旋桨飞机。

如美国的F-85、F-86、前苏联的Миг-15、Миг-17等。

这一代战斗机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空战的经验,飞行速度和高度都有明显提高。

后掠翼设计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使第一代战斗机的最大M数达到0.9左右。

后掠角的作用主要是增大飞行临界马赫数,推迟波阻出现的M数及减少波阻。

主要特点:1)气动布局与主要性能:采用常规气动布局,中等展弦比后掠机翼,后掠角35°~40°,展弦比4~6,相对厚度8%,高亚音速大机动,M max=0.9,H max=15km,M巡航=0.8,机动性较好,盘旋过载4.5g,最大法向过载5.0g。

飞机结构设计(第2章)2012讲解

飞机结构设计(第2章)2012讲解

2020/10/1
19
2.2 典型飞行姿态和载荷系数
1-弹簧,2-重块,3-指针,4-阻尼器
过载表
2020/10/1
20
2.2 典型飞行姿态和载荷系数
二、其他飞行姿态的载荷系数计算:
1. 进入俯冲情况:
Y
G
cos
ma y
G g
v2 r
ny
cos
v2 gr
视v与r的不同情况,ny可能为正, 也可能为负,还有可能为零
一、等速直线平飞时的受载情况:
升力Y
阻力X
发动机推力T
等速直线平飞
飞机的重力G
Y G TX
Y G 1
(牛顿第一定律)
2020/10/1
10
2.1 飞机结构的主要载荷
飞机的外载图像演示
2020/10/1
11
2.1 飞机结构的主要载荷
二、俯冲后拉起时的受载情况:
2020/10/1
俯冲拉起
12
2.1 飞机结构的主要载荷
17
2.2 典型飞行姿态和载荷系数
④ 飞机中的某集中质量GI=mig,作用在结构上的质量力 为: Pi nGi 或分量 Piy nyGi
⑤ 当飞机沿x方向有变速运动时,x向惯性力:
Nx
ma
G g
dv dt
若俯冲拉起中的曲线运动中,切向是加速运动,则:
nx
(T
X)/G
Nx
G sin
G
1 g
dv sin
dt
⑥ nz= 0(飞机展向变速平移难);az一般较小,在大机 动飞行中可能出现。
2020/10/1
18
2.2 典型飞行姿态和载荷系数

飞机设计导论-第2讲

飞机设计导论-第2讲

Design Method
“A scientist discovers that which exists. An engineer creates that which never was.” Theodore von Karman
Kelly Johnson and the YF-12 (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
School of Aeronaut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
Three-view drawing and data block, a common way to record and communicate important design details
Shape/layout Size/weight Number and type of engines Performance Cost …… Relatively simple methods are used, e.g, 10-15% accuracy
Schபைடு நூலகம்ol of Aeronaut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ATURES: + No rules + Uncritical + Irrational + Illogical + Divergent + Alternatives + Rigid rules + Critical thinking + Rational + Logical + Convergent + One answer

飞机总体设计课件(2)

飞机总体设计课件(2)

④ 鸭翼宜先失速(保证纵向稳定性),即鸭翼迎角 应大于机翼迎角。 ⑤ 鸭翼的下洗对机翼的影响必须考虑。亚音速 飞行时,鸭翼下洗所引起的机翼升力增量(方向向 下)与鸭翼的升力大致相当。近距耦合鸭式布局可
明显改善起降性能,对飞行性能的提高也是有利的。
(3) 无尾式 ① 浸湿面积小,阻力小,结构重量轻,比较适 合于以超音速飞行为主的飞机。 ② 纵向配平和操纵均靠升降副翼,升降副翼既 是横向操纵面又是纵向操纵面。为使布置在机翼后 缘的升降副翼获得尽可能大的纵向操纵力臂,同时
直机翼。
小展弦比直机翼与三角翼和后掠翼相比,当M数 较大时,其零升阻力系数CD0 较小,升阻比较大; 单纯的小展弦比直机翼的缺点是跨音速气动特性 较差,焦点变化剧烈,因此在超音速飞机上较少采 用。
其刚度、强度及重量特性介于三角翼和后掠翼之间。
(2) 后掠翼
对亚音速飞机而言,后掠翼能有效提高临界马赫数,延 缓局部激波的产生,避免过早出现波阻。 对超音速飞机而言,后掠翼可改善其跨音速气动性能: 后掠翼的CD0~ M 变化较缓,升力线斜率虽然小于直机翼 但比三角翼大。
翼面,前翼、平尾等是辅助承力翼面。
平尾(或辅助翼面)与机翼的前后相对位置是代表
不同飞机型式的显著的标志。
根据平尾(或辅助翼面)与机翼的前后位置关系, 可以将飞机型式分为4种: 正常式:水平尾翼位于机翼之后 鸭 式:水平前翼/鸭翼位于机翼之前
无尾式:没有水平尾翼 三翼面布局:机翼之前有水平前翼,机翼之后有
2.1 飞机型式的选择
2.1.1 概 述
所谓飞机型式,是指飞机几何外形的主要特征及
各种装载布置方案的统称。而飞机外形主要特征大
致是指飞机各部件(机翼、机身、尾翼、动力装置、
起落架等)的数目、外形和相对位置的统称。

飞机结构设计ppt课件

飞机结构设计ppt课件
. 14.05.2020
非均匀B样条基函数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2)准确.求得的交线必须符合给定的容差要 求,否则得到的交线没有任何意义.
3)快速.由于在cAD/CAM系统中需要进行大 量的求交运算,因此求交算法的运算速度具 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14.05.2020
三种基本类型: 1)代数/代数曲面求交 2)代数/参数曲面求交 3)参数/参数曲面求交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B样条递推定义
. 14.05.2020
B样条曲线的性质
. 14.05.2020
. 14.05.2020
. 14.05.2020
B样条函数求导的递推性质 B样条曲线的导数可以用低阶的B样条基函数

飞机结构—第二章-飞机的外载荷与设计规范PPT课件

飞机结构—第二章-飞机的外载荷与设计规范PPT课件

第二章 飞机的外载荷与设计规范 ——§2 典型飞行姿态和载荷系数
(五)飞机设计时最大载荷系数的选取
2 人对过载的反应:
第二章 飞机的外载荷与设计规范 ——§2 典型飞行姿态和载荷系数
(五)飞机设计时最大载荷系数的选取
3. 提高人抗过载能力的措施 1)抗过载服系统
长时间的正过载作用中特别有效,可分为管式抗荷服和囊 式抗荷服
(一)载荷系数
3.实用意义: 1) 载荷系数确定,结合有关飞行参数,可以确 定飞机结构上的各部分实际载荷的大小及方向, 便于我们对飞机结构的强度、刚度等指标进行设 计校验; 2)飞机机动性的重要指标,通过载荷系数可以了 解飞机的机动性能。
过载表、过载曲线(P27)
1-弹簧;2-重块;3-指针;4-阻尼器
45 , 306 ny 8.87
(2)
ny
cos
v2 gr
8
r(8cvo 2s)g(8 v2 1)g1123.64m
第二章 飞机的外载荷与设计规范 ——§2 典型飞行姿态和载荷系数
(二)典型飞行姿态的载荷系数
5.等速水平盘旋(重要机动性能指标)
解:
nyr miG aizxi 1 gazxi 0.306xi nyr10.30641.224 n yr20 .3 0 6 ( 6 ) 1 .8 3 6
YtmLa Iz
az
Ytm
Izaz La
100003 6000N 5
第二章 飞机的外载荷与设计规范 ——§2 典型飞行姿态和载荷系数
(三)考虑飞机转动时的载荷系数 2.装载或设备作用在飞机结构上的质量力
力和地面反力等外力的总称。外载荷的大小取决于飞机的重量、飞行性能、 外形的气动力特性、起落架的减震特性以及使用情况等许多因素。 分为两类:

飞动导论2

飞动导论2

6 工作舒适度
29%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 服”或“比较舒服”。19%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 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 6.24,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 中等。
7 创业指数
13%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曾经自己创业或参 与创业,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创业比例较低。 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创业指数为0.80,与其他专业 比较起来,该专业的创业指数中等偏下。
大学生对就业的期待
期待一:平等的就业环境。性别、长相、个头、疾病 等
期待二:无偿就业服务。中介费 期待三:校企互动增强就业能力。实习单位难找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在于:
1 供求矛盾,即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 生增加的速度。
2 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 匹配上的困难。 3 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 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 4 一些其他方面,如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制约 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 ;
2.西北工业大学(偏航空) ;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偏航空) ;
4.哈尔滨工业大学(偏航天) ;
5.北京理工大学 ; 6.厦门大学
7.中国民航大学;
8.哈尔滨工程大学(偏航天) ; 9.南昌航空大学;
10.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生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至少应修1807第二课堂学分授予学位学生在规定的弹性学制内修满学分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相近专业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44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自动控制原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工程热力学工程传热学气体动力学基础航空材料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发动机结构航空维修工程航空发动机装配与维修发动机控制系统航空发动机试验和测试技术热能与动力机械制造工艺学特色课程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发动机结构航空维修工程45目前开设飞行器动力专业的高校共有13个学校名称如下

[课件]第二章无人直升机总体设计PPT

[课件]第二章无人直升机总体设计PPT
第二章无人直升机总 体设计
内容
• 无人直升机设计技术要求和评价直升机设计方 案的准则 • 无人直升机型式分析与选择 • 直升机主要参数分析与选择
一、无人直升机设计技术要求和评价直 升机设计方案的准则
无人直升机设计的依据:无人直升机设计技术要求
军用无人直升机:战术技术要求
民用无人直升机:使用技术要求
1.3 评价无人直升机设计方案的有效 性准则
为了对无人直升机总体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需要有一个 评价准则;一般最通用、最普遍或最广义的有效性准则就是这种 直升机所完成的有效功与为研制和使用该直升机所花费的总费用 之比——效费比。 当一个总体方案能满足战术(使用)技术要求时,则认为这个 方案是可行的,但它不一定是最优方案。 对有效性准则的一般要求: 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对直升机提出的各种要求;
设计定型:
无人直升机的设计定型由专门组织的定型委员会依据研制总要 求和设计规范对新机研制全过程进行审查、考核和验收, 通过后颁发定型证书;
生产定型: 经过设计定型或技术鉴定后的无人直升机系统,新产品生产还 可能会有一定的更改,特别是工艺改进,改进后的无人直 升机系统进入小批量生产。首批生成的无人直升机,经检 验、试飞、工艺质量审查、确认其符合批量生产标准,质 量稳定可靠后,生产定型,转入批生产。
维修性-无人机系统的平均修复时间不大于规定值 耐久性-无人机机体寿命和动力装置首翻期 软件可靠性-按照相应的国军标保证软件可靠性,GJB347, GJB438A,GJB439,GJB1267,GJB2787,等。 13、保障性——考虑无人机的二级维修基层级(系统的功能自检、性 能测试、故障诊断)、基地级 14、安全性——无人直升机系统的操作安全 15、隐身性与目标特性——视觉隐身,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声隐身 16.其他要求 起落场地,自转着陆,水面起降,抗风抗浪,运输条件,三防,机 动性等等。

飞行器结构设计 第二章PPT课件

飞行器结构设计 第二章PPT课件

主要疲劳载荷,机动飞行的种类,飞行次数等;
3.增压载荷:气密压舱一个飞行起落中,压力的变化,增压载 荷的变化规律,作用次数等统计;
4.着陆撞击载荷:一个起落一次撞击,撞击载荷的强度;
10.08.2020
34
2.3 复杂载荷情况
⑤ 地面滑行载荷:指地面滑行飞机颠簸所受到的载荷,与飞 机跑道的质量、飞机的重量等有关;
④ 规范中的过载系数可供选择 (飞行包线上给定)。
10.08.2020
32
2.3 复杂载荷情况
飞机是一种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或作战武器。 服役期内会遇到各种载荷。
设计中,不仅应掌握典型设计状态中的极限 载荷及其对结构作用的分析方法,(以作为飞机 结构极限能力的设计依据);还应把握这些载荷 的变化规律,作用次数等统计规律,因为这些虽 未达到极限状态,但长期作用仍对结构有破坏作 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疲劳载荷。
⑥ 发动机动力装置的热反复载荷;
⑦ 地-空-地循环载荷:飞行地面滑行时的1g载荷变化到空中 飞行的1g载荷,这种均值载荷的变化也是疲劳载荷;
⑧ 其他:机翼尾流p 对尾翼的周期性作用
10.08.2020
t
35
2.3 复杂载荷情况
作 用:
① 设备工作的影响; ② 人员的不适; ③ 结构疲劳导致缺陷生长成裂纹并不断发展,最终导致断裂 ④ 疲劳载荷是飞机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定寿的基本依据。 二、其他特殊情况载荷 1、非正常状态载荷: 单发停车、尾旋、单轮着地、打地转、机头碰地、飞
Hale Waihona Puke 空气动力噪音:附面层压力波动、尾流、激波振荡
武器发射噪音:机炮、导弹、火箭发射
5、瞬时的响应载荷
起飞助推、外挂物投放、弹射等对飞机结构作用

第二 飞机性能工程 分析性能的方法PPT课件

第二 飞机性能工程 分析性能的方法PPT课件

CL
CL
d D W 2BCLCL A BCL2 0
d CL
CL2
BCL2 A 0
A CL B
VGD
2W
SW
A B
第21页/共46页
§1 推力法
6、最大航程速度(**不要求**)
求最大航程的速度和迎角:
SR nam V lb WF
V TSFC • D
V D
•1 TSFC
§1 推力法
1、定常平飞需用推力曲线
Four forces act on aircraft
第1页/共46页
§1 推力法
1、定常平飞需用推力曲线
dX V cos 0
dt
dh V sin 0
dt
FN D W sin 0
L W cos 0
第2页/共46页
§1 推力法
1、定常平飞需用推力曲线
第16页/共46页
§1 推力法
4、特征点
最大速度(推力): 高度影响 重量影响
第17页/共46页
§1 推力法
4、特征点
最小阻力速度: 重量的影响 高度(Ve、VT)的影响 两个速度区
第18页/共46页
§1 推力法
5、久航速度
WF TSFC • D
燃油消耗率为常 数时,阻力最小,则 燃油流量最小。给定 燃油量情况下,飞机 可以平飞的航时最长。
§1 推力法
3、可用推力曲线
Fav
发动机的净推 力曲线。
在飞行中发动 机实际能够提供用 于推动飞机前进的 推力。
高度升高
V
第12页/共46页
§1 推力法
3、定常飞行状态的确定
推力曲线: 剩余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页
Introduction
Solution A -- By modifying design or operation of existing aircraft. e.g. Airbus 340 family Payload Range
Seats nm km
But limited by the inherent capabilities of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modifications.
Introduction to
Aircraft Design
Chapter 2
Why Should We Design a New Aircraft?
Liu Hu ()
School of Aeronaut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ntents
➢ Introduction ➢ 2.1 Market surveys ➢ 2.2 Operator-derived specifications ➢ 2.3 Airline specification for a 150-seat airliner ➢ 2.4 Specification for a close air support aircraft ➢ 2.5 RFP for an air-to-air fighter* ➢ 2.6 Demonstration with SEACD
All operators need to increase efficiency, cost-effectiveness,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and safety.
Air sntroduction to Aircraft Design
2020/10/10
Introduction to Aircraft Design
第9页
2.1 Market surveys
Sources for getting dat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ors
Annual publication, e.g., Janes All the Worlds Aircraft
Source: Airbus Brochure
2020/10/10
Introduction to Aircraft Design
第4页
Introduction
Solutions B -- Consider the initiation of the design of a new aircraft.
2020/10/10
Introduction to Aircraft Design
第6页
2.1 Market surveys
Major aircraft manufacturers employ marketing departments which produce annual reports
Analyze and extrapolate (外推) historical data
Aircraft manufacturers are in the business of making profit out of building aircraft.
Initiation of new design is to retain or enhance design capabilities.
! A certain path to disaster is to produce an aircraft that no one will buy!
Two means of deriving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market surveys operators’ specifications
2020/10/10
Introduction to Aircraft Design
第8页
2.1 Market surveys
Examine existing and proposed competitors in the market, analyze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Revenue passenger miles (RPM): 乘客飞行哩数收费/收益乘客里程
2020/10/10
Introduction to Aircraft Design
第7页
2.1 Market surveys
Predict the world capacity requirements in terms of available seat miles (ASM, 可用座位里程) and number of passenger seats in various aircraft size categories
2020/10/10
Introduction to Aircraft Design
第5页
Introduction
Requirements and aircraft specification must consider the needs of aircraft operators, whether they are airlines or air forces.
*Mattingly, J. D., Heiser, W. H., and Daley, D. H.
Aircraft Engine Design. 1987
2020/10/10
Introduction to Aircraft Design
第2页
Introduction
Background
The world has accepted that flying is an extremely efficient means of quickly transporting people, cargo or equipment, and performing a wide range of other activit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