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汇总
常见抗生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常见抗生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青霉素类抗生素•作用:青霉菌属产生的抗生素,能通过抑制细菌壁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主治:青霉素类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包括肺炎、扁桃体炎、腹腔感染等。
青霉素也对梅毒和破伤风等感染具有一定疗效。
2. 链霉素类抗生素•作用:链霉素类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主治:链霉素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杀灭细菌。
•主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
对于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尤为有效。
4. 阿米卡星类抗生素•作用:阿米卡星类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抑制细菌生长。
•主治:阿米卡星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
5. 强力霉素类抗生素•作用:强力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杀灭细菌。
•主治:强力霉素类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对于耐药肺结核和肺孢子菌感染的治疗也很有效。
6. 喹诺酮类抗生素•作用: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来抑制细菌生长。
•主治:喹诺酮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轻至中度细菌感染。
7.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杀灭细菌。
•主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8. 异烟肼类抗生素•作用:异烟肼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杀灭细菌。
•主治:异烟肼类抗生素主要用于结核病治疗,是结核病治疗中的重要药物之一。
9. 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作用:硝基呋喃类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DNA复制来杀灭细菌。
•主治: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完整版)抗微生物药物分类简介及作用机制总结
完整版)抗微生物药物分类简介及作用机制总结抗微生物药物分类简介及作用机制总结一、引言抗微生物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或杀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抗微生物药物可分为多个类别。
本文将对常见的抗微生物药物进行分类简介,并总结其作用机制。
二、抗生素抗生素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抗微生物药物。
它们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类: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新霉素和庆大霉素,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3.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和强力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抗菌。
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和阿奇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药效。
5.核酸合成抑制剂:如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通过阻断微生物核酸的合成来起到抗菌作用。
三、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其主要分类如下:1.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和伊曲康唑,作用机制为抑制真菌细胞中的酵素,阻断真菌的生长和复制。
2.联苯胺类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和伊曲康胺,通过阻断真菌细胞膜的合成来发挥药效。
四、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治疗对象的不同,抗病毒药物可分为多个类别:1.核苷类似物:如阿昔洛韦和利巴韦林,通过与病毒DNA或RNA结合阻碍其复制。
2.抑制病毒酶:如利巴韦林和雷米夫定,能够抑制病毒酶的活性,阻断病毒的复制。
3.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抑制病毒的复制。
五、其他抗微生物药物除了上述常见的抗微生物药物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类别的药物,如抗疟药、抗结核药和抗寄生虫药等。
结论抗微生物药物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多个类别,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等。
了解这些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应用和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
参考文献:Smith。
抗生素分类简介及作用机制
抗生素的分类及简介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天然青霉素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自1959年以来,先后合成了具有耐酸、耐酶、广谱等特点的半合成青霉素。
(如广谱的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它们对革兰阳性或阴性菌均有作用。
耐酸,可口服,但不耐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
)1、窄谱青霉素:青霉素、青霉素v2、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奈夫西林、甲氧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双氯西林3、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巴氨西林、匹氨西林、仑氨西林、酞氨西林、阿莫西林4、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羧苄西林、替卡西林、黄苄西林、呋苄西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5、抗革兰阴性菌:美西林、匹美西林、替莫西林6、青霉素类复方制剂: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7、青霉素类+酶抑制剂(舒巴坦、克拉维酸、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美洛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常见皮疹等过敏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
第一、二、三代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第四代没见肾损害报道。
如: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啶、头孢沙定、头孢替唑、头孢曲嗪、头孢噻吩、头孢噻定、头孢匹林、头孢丙烯。
口服主要治疗革兰阳性菌。
第二代如:头孢呋辛、头孢呋辛脂、头孢克洛、头孢孟多、头孢尼西、头孢替安、头孢替安酯。
可为一般革兰阴性菌(较第三代弱)感染的首选药,另对革兰阳性菌(与第一代活性大致相当)及流感嗜血杆菌也有较强作用。
第三代如:头孢噻肟、头孢甲肟、头孢特仑、头孢特仑酯、头孢泊肟酯、头孢卡品酯、头孢磺啶、头孢他啶、头孢地嗪、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头孢地尼等。
口服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较第一二代强)所致各系统的中度感染。
革兰氏阳性菌较第一二代弱。
抗铜绿假单胞菌的三代主要是指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匹胺等注射剂。
第四代如:头孢皮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南。
(完整版)抗生素分类简介及作用机制总结
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西索米星以及人工半合成的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
共同特点:1.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菌谱广。2.水溶性好,化学性质稳定。
3.口服难吸收,口服用于胃肠道感染及消毒。4.易产生耐药性。
5.不良反应: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临床反应可分为两类:一为前庭功能损害,口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等。另一为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断作用;过敏反应。
抗菌药物作用主要是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产生抗菌作用。这里,仅对抗菌药物主要作用机制做一简要慨述:
抗菌药物主要作用机制
2014执业药师药理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抗生素类药物归总结纳
β-内酰胺类
青
霉
素
类
青
霉
素
类
作用
机制
均为
抑制
细菌
细胞
壁的
生物
合成
1、窄谱青霉素:青霉素(天然)、青霉素v(耐酶)
2、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奈夫西林、甲氧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双氯西林
3、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巴氨西林、匹氨西林、仑氨西林、酞氨西林、阿莫西林
第三代
如: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头孢地尼等。口服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较第一二代强)所致各系统的中度感染。革兰氏阳性菌较第一二代弱。抗铜绿假单胞菌的三代主要是指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匹胺等注射剂。
第四代
如:头孢匹罗、头孢吡肟。用于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严重感染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引起的各系统严重感染。
杆菌肽
枯草杆菌产生的,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霉素属等有强大的抗菌作用。慢效杀菌剂,作用机制为抑制敏感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和破坏其细胞膜。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
抗生素种类 :一)β - 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构造中含有β - 内酰胺环。
最近几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 thienamycins )、单内酰环类 (monobactams),β - 内酰酶克制剂( β -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含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含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含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 G+细菌的其余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 G菌的其余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同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拥有免疫克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β -lactams )系指化学构造中拥有β- 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含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 内酰胺类等其余非典型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
此类抗生素拥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的长处。
本类药化学构造,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了很多不一样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样临床药理学特征的抗生素。
各样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体制:各样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体制均相像,都能克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联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s),进而阻挡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除此以外,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含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缺少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汇总
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难辨梭菌、丙酸杆菌、
1、耐酸青霉素 苯氧青霉素包括青霉素V和苯氧乙基青霉素。抗
2、耐酶青霉素 化学结构特点是通过酰基侧链(R1)的空间位障作用
β-内酰胺环,使其不易被酶水解,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异恶唑类青霉素 侧链为苯基异恶唑,耐酸、耐酶、可口服。常用的有:
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严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由青霉素结构改造而成的一类新型β-内酰
20世纪80年代。其结构与青霉素类的青霉环相似,
硫原子为碳所替代,且C2与C3之间存在不饱和
6位羟乙基侧链为反式构象。研究证明,正是这个构型特
超广谱
,以及对β-内酰胺酶高度的稳定性。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副作用包括:腹泻、头晕、疹块、荨麻疹、重叠
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
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
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内酰胺类抗生素:
-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
β-内酰胺类等其他
*(chloramphenicols)
一种由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中分离提取的广谱抗生素。对许多需
厌氧的拟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及菌质体都有抑
沙门氏菌属、流感杆菌和拟杆菌属等有良好的抗菌能力。氯霉素于1947年
次年开始用化学方法合成,当时被作为一种疗效较好的抗生素用于治疗伤寒、
70S结合,因而也可抑制人体线粒体的蛋白合成,对人体产生毒性。因为氯霉素对 7
核糖体的结合是可逆的,故被认为是抑菌性抗生素,但在高药物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亦可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汇总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汇总抗生素是一种可以抵抗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它们在医学和兽医领域被广泛应用。
抗生素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能够针对细菌的不同部位或过程进行干预,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生素种类、作用和机制的综述。
1.青霉素类药物:作用:青霉素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杀灭细菌。
机制:这些药物抑制了细菌合成细胞壁所需的酶活性,从而导致细菌细胞壁脆弱或破裂,最终导致细菌的死亡。
2.大环内酯类药物: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杀死细菌。
机制:这些药物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干扰其正常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从而导致细菌无法生存和繁殖。
3.氨基糖苷类药物:作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杀死细菌。
机制:这些药物与核糖体的特定区域结合,阻止其正常工作,导致细菌无法制造蛋白质,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4.四环素类药物:作用:四环素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杀死细菌。
机制:这些药物与核糖体的特定区域结合,阻止其正常工作,从而干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导致细菌死亡。
5.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既可以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也可以影响其核酸合成过程,进而杀死细菌。
机制:这些药物与细菌的DNA酶和其他相关蛋白结合,阻碍了DNA的复制和修复过程,导致细菌死亡。
6.磺胺类药物:作用:磺胺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细菌合成辅酶和长链鞘蛋白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机制:这些药物与细菌的鞘蛋白酶合成酶和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阻止它们的活性,导致细菌无法进行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
7.磷霉素类药物:作用:磷霉素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杀死细菌。
机制:这些药物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碍蛋白质链的延伸,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尽管抗生素具有相对较低的副作用,但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确保遵循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最新抗生素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抗生素的种类和作用机理一抗生素的定义:抗生素(英语:antibiotic)在定义上是一较广的概念,包括抗细菌药、抗真菌药(anti-fungal medication)以及对付其他微小病原之药物;但临床实务中,抗生素常常是指抗细菌药二抗生素的种类: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不同的抗生素药物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
自1943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其分类有以下几种:(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
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后者在抗菌活性、药代特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前两者。
(七)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加替沙星等。
(八)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
(九)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十)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杆菌肽等.(十一)抗真菌抗生素:分为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嘧啶类、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抗真菌药物、烯丙胺类、氮唑类。
(十二)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抗生素类型及作用机理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四环素能够抑制基因转译而抑制细胞生长,它能与细菌核 糖体30S亚基上的16SrRNA结合,抑制amino-acyl tRNA进 入核糖体A-位置,而在自然界中,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 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 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 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 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 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 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 床疗效好的优点。本类药化学结构,特别是侧链的改 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 理学特性的抗生素。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天然存在的: o 四环素Tetracycline o 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 o 土霉素Oxytetracycline o 地美环素Demeclocycline 半合成四环素 o 强力霉素Doxycycline o 赖氨四环素Lymecycline o 甲氯环素Meclocycline o 甲烯土霉素Methacycline o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o 氢吡四环素(吡甲四环素、吡咯烷甲基四环 素)Rolitetracycline 替加环素也被认为属于四环素,但一般归于甘氨酰环素类抗 生素。
抗生素种类: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 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 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 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抗生素使用常见分类表
抗生素使用常见分类表一、根据作用范围分类1. 广谱抗生素- 定义:广谱抗生素能够有效抑制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 常见药物: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2. 窄谱抗生素- 定义:窄谱抗生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类型的细菌,其抗菌谱较窄。
- 常见药物: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苄青霉素)、红霉素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3. 特殊抗生素- 定义:特殊抗生素具备特殊的药理特性或适应症,应用于特定临床情况。
- 常见药物:万古霉素(针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利奈唑胺(用于艰难梭菌感染)等。
二、根据作用机制分类1. 细胞壁合成抑制剂- 作用机制: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的酶活性,导致细菌死亡。
- 常见药物: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
2. 核酸合成抑制剂- 作用机制:阻碍细菌核酸合成的过程,导致细菌生长受阻。
- 常见药物:四环素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3. 细胞膜功能干扰剂- 作用机制:扰乱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导致细菌死亡。
- 常见药物: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多环类抗生素等。
4. 代谢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细菌的特定代谢过程,破坏细菌的生存条件。
- 常见药物:磺胺类药物、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三、根据抗菌谱分类1. 静菌药物- 定义:静菌药物只能抑制细菌的生长,不能导致细菌死亡。
- 常见药物:四环素类抗生素、红霉素类抗生素等。
2. 杀菌药物- 定义:杀菌药物能够干扰细菌的生物代谢过程,导致细菌死亡。
- 常见药物: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
四、根据临床应用分类1. 静脉给药抗生素- 定义: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的抗生素。
- 常见药物: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2. 口服抗生素- 定义:可以经口服给药的抗生素。
- 常见药物:青霉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等。
3. 局部应用抗生素- 定义:局部涂抹或喷洒的抗生素。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及其代表药品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及其代表药品
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根据不同的作用机理和目标细菌种类,抗生素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生素类型及其代表药品。
1. 青霉素类
- 代表药品:青霉素G、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
- 作用机理: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的细胞壁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
2. 大环内酯类
- 代表药品: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 作用机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阻止细菌的生长。
3. 氟喹诺酮类
- 代表药品: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 作用机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DNA复制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细菌的DNA复制和细菌的增殖。
4. 磺胺类
- 代表药品:磺胺甲恶唑、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
- 作用机理:磺胺类抗生素能够阻断细菌的葡萄糖代谢途径,从而阻止细菌的合成和增殖。
5. 氨基糖苷类
- 代表药品:庆大霉素、坎替霉素、阿米卡星
- 作用机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增殖。
请注意,以上只是抗生素的一小部分类型和代表药品。
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守医生的建议,并根据细菌感染的类型和药物特性进行选择。
参考资料:
- Antibiotics - Drug Class Review. 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 Antibiotics f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Volume 103, Number 4.。
抗生素知识
抗生素知识
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治疗感染。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生素的基本知识:
1. 类型:抗生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等。
每种类别的抗生素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对应的细菌覆盖范围。
2. 作用机制:抗生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以阻断细菌的细胞壁合成,使细菌在分裂时破裂。
四环素类抗生素则可以阻断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3. 细菌抗药性:细菌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能力。
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而细菌抗药性的发展部分归因于不正确或滥用抗生素的使用。
抗药性细菌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如改变细胞壁结构、产生酶以破坏抗生素等。
4.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完成完整的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不要分享或存储过期的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尽量预防感染以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5. 副作用:抗生素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过敏反应、胃肠不适、黄疸等。
不同的抗生素可能会有不同的副作用。
如果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告知医生。
总之,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正确使用抗生素以及预防细菌抗药性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使用抗生素时,建议遵循医生的指示,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抗生素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抗生素的种类和作用机理一抗生素的定义:抗生素(英语:antibiotic)在定义上是一较广的概念,包括抗细菌药、抗真菌药(anti-fungal medication)以及对付其他微小病原之药物;但临床实务中,抗生素常常是指抗细菌药二抗生素的种类: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不同的抗生素药物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
自1943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其分类有以下几种:(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
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后者在抗菌活性、药代特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前两者。
(七)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加替沙星等。
(八)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
(九)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十)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杆菌肽等.(十一)抗真菌抗生素:分为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嘧啶类、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抗真菌药物、烯丙胺类、氮唑类。
(十二)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抗生素分类简介及作用机制
如:头孢皮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南。用于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严重感染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引起的各系统严重感染
其他β-内酰胺类
如:β-内酰胺没抑制药(例如克拉维酸,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可明显增强抗菌作用);
大环内酯类
此类药共同特点为:1.作用机制相同,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起快速抑菌作用,有些在高浓度下也有杀菌作用。2.抗菌谱窄,主要用于大多数需氧革兰阳性菌和阴性球菌、厌氧菌等感染。对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也具有良好作用。3.目前除阿奇霉素外均在肝代谢。4.毒性低微,口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静注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偶见皮疹,瘙痒。
氯霉素类
氯霉素是治疗眼部感染的首选药。不良反应:1.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包括可逆性血细胞减少和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2.灰婴综合征
其他抗生素
如万古霉素类。
人工合成抗菌素
喹诺酮类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组织浓度高,与其他常用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特点。不良反应:1.可引起骨关节软组织的损伤,故不宜用于妊娠期妇女和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小儿。2.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故不能用于有癫痫病史的患者。
速效抑菌剂
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
第4类
慢效抑菌剂
如:磺胺类。
第1类+ 第2类:协同
第1类 + 第3类:拮抗
第3类 + 第4类:相加
第2类 + 第3类:相加
第1类 + 第4类:无关或相加
氨基苷类抗生素彼此间不宜合用,与多粘霉素也不宜联用,主要原因是对肾脏的毒性。
抗菌药物作用主要是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产生抗菌作用。这里,仅对抗菌药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机理
其分类有以下几种:1)青霉素类包括普鲁卡因青霉素、长效青霉素、哌拉西林等2)头孢菌素类如先锋霉素Ⅵ、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等。
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单内酰环类,β-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等。
3)碳烯青霉素类与内酰胺类如氟氧头孢钠等4)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等。
5)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6)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7)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琥乙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8)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9)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10)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11)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12)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抗生素已达200多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有60多种。
Swan(1968)将抗生素分为治疗用抗生素和饲料用抗生素两类。
这一划分主要是考虑人类的安全、药物的残留和交叉抗药性。
依其化学结构,抗生素可分为以下几类:1.多肽类此类抗生素吸收差、排泄快、无残留、毒性小、不易产生抗药性,不易与人用抗生素发生交叉耐药性。
属于此类抗生素的主要有杆菌肽锌、黏杆菌素、维吉尼亚霉素、硫肽霉素、持久霉素、恩拉霉素和阿伏霉素等。
2.四环素类四环素类抗生素是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等抗生素的总称,均由链霉菌发酵产生。
四环素类抗生素为广谱抗生素,对畜禽呼吸系统疾病和家畜的细菌性腹泻非常有效,连续低浓度投药有好的促生长效果,而且还能促进产蛋和增加泌乳量。
但因四环素类抗生素属人畜共用抗生素,易产生抗药性。
欧洲已禁止该类抗生素作为促生长抗生素应用,美国和日本仍在使用金霉素和土霉素季按盐,我国仍大量使用土霉素钙盐。
抗生素分类及作用机制
β-内酰胺类(二)
· 头孢菌素类
· 一代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
· 二代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
头孢孟多
· 三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地嗪、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 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吡兰
β-内酰胺类(三)
· 头霉素类:头孢美唑、头孢西丁
·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诺培南
· 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
✴氨基糖甙类
·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喹诺酮类
·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
星、左氟沙星、曲氟沙星
✴大环内酯类
· 红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
部分品种对绿脓杆菌有效
对革兰阴性球菌作用较差
对革兰阳性球菌,不产酶金葡菌有作用
具有抗菌后效应
喹诺酮类抗生素
对革兰阴性菌、阳性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分支杆菌均有效
· 第一代主要用于泌尿道感染
如:萘丁酸、吡哌酸
· 第二代适用于肠道的革兰阴性菌感染
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 第三代对肺炎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活性加强
· 杀菌作用更迅速
头霉素类
· 有A,B和C三型,以头霉素C的抗菌作用
最强
· 头霉素C的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的活性
较强,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多数头孢
菌素为强
碳青霉烯类
· 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需氧菌、厌氧菌均
有很强抗菌活性
· 对β-内酰胺酶稳定
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氨曲南
抗生素分类简介及作用机制
如:头孢皮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南。用于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严重感染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引起的各统严重感染其他β-内酰胺类
如:β-内酰胺没抑制药(例如克拉维酸,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可明显增强抗菌作用);
大环内酯类
此类药共同特点为:1.作用机制相同,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起快速抑菌作用,有些在高浓度下也有杀菌作用。2.抗菌谱窄,主要用于大多数需氧革兰阳性菌和阴性球菌、厌氧菌等感染。对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也具有良好作用。3.目前除阿奇霉素外均在肝代谢。4.毒性低微,口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静注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偶见皮疹,瘙痒。
林可霉素类
此类包括林可霉素(洁霉素)和克林霉素(氯洁霉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同,克林霉素抗菌活性比林克霉素强,口服吸收好且不受食物影响,毒性较小,主要经肝代谢,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与氯霉素、红霉素的作用靶点相同,故不宜合用。
氨基苷类
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西索米星以及人工半合成的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共同特点:1.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菌谱广。2.水溶性好,化学性质稳定。3.口服难吸收,口服用于胃肠道感染及消毒。4.易产生耐药性。5.不良反应: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临床反应可分为两类:一为前庭功能损害,口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等。另一为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断作用;过敏反应。
影响细菌叶酸的合成
磺胺类、TMP(又名磺胺增效剂)
常见皮疹等过敏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第一、二、三代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第四代没见肾损害报道。
如: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啶、头孢丙烯。口服主要治疗革兰阳性菌,
抗生素类作用机理及分类
(1)青霉素类:与转肽酶结合,阻止细胞壁黏肽合成天然:青霉素G半合成:1.耐酸可口服:青霉素V2.耐酶耐酸: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3.广谱: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匹氨西林(绿脓杆菌无效)4.抗绿脓杆菌: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替卡西林)、脲基青霉素(美洛西林、呋布西林)(2)头孢菌素类:同青霉素类一代: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拉定(有一定肾毒性)二代:头孢孟多、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西丁三代: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基本无肾毒性)四代:头孢吡肟一代比一代稳定,肾毒性一代比一代低,前三代对G+一代比一代弱,对G-一代比一代强,四代对G+、G-都强,三四代可以透过脑脊液。
不良反应多为变态反应。
(3)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泰能)、美洛培南(4)大环内酯类: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红霉素(白喉、支原军团病首选)、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肺炎支原体最强);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5)四环素类:与细菌和蛋白体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天然:四环素、土霉素半合成: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抗菌活性最强)不良反应:①胃肠道、②二重感染、③对骨、牙生长影响、④肝、肾损害、⑤药热、变态反应(6)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氨曲南(单环β-内酰胺类)(7)磺胺类及甲氧苄啶:磺胺类: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甲氧苄啶(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复方新诺明(TMP 1+SMZ 5)、双嘧啶片(TMP 1+SD 10) (8)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一代:萘啶酸二代:吡啶酸三代: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第一个)、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对幼年软组织损害;对癫痫病人不宜用(中枢神经系统)(9)氨基糖苷类:与细菌核糖体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不良反应:①耳毒性、②肾毒性、③神经肌肉阻断(可用钙剂及新斯的明治疗)、④变态反应①呋塞米(速尿)、利尿酸、甘露醇合用增加氨基糖苷类的耳毒性;②苯海拉明、美克洛嗪等抗组胺药可掩饰氨基糖苷类的耳毒性;③增强骨骼肌松弛及全麻引起的肌松作用,导致呼吸抑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种类:一)禺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抱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伕内酰胺环。
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 )、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俟内酰酶抑制剂(B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抱霉素。
B内酰胺类抗生素:B■内酰胺类抗生素(B-lactam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B■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抱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B■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B内酰胺类抗生素。
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的优点。
本类药化学结构,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
各种B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各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9,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除此之外,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
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B -内酰胺类药物的影响,因而本类药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
近十多年来已证实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是 B -内酰胺类药的作用靶位,PBPs的功能及与抗生素结合情况归纳于图38-1。
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数目、分子量、对B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但分类学上相近的细菌,其PBPs类型及生理功能则相似。
例如大肠杆菌有7种PBPs PBP1A PBP1BW细菌延长有关,青霉素、氨苄西林、头抱噻吩等与PBP1A PBP1B有高度亲和力,可使细菌生长繁殖和延伸受抑制,并溶解死亡,PBP2与细管形状有关,美西林、棒酸与硫霉素(亚胺培南)能选择性地与其结合,使细菌形成大圆形细胞,对渗透压稳定,可继续生几代后才溶解死亡。
PBP3功能与PBP1A 相同, 但量少,与中隔形成,细菌分裂有关,多数青霉素类或头抱菌素类抗生素 主要与 PBP1和(或)PBP3结合,形成丝状体和球形体,使细菌发生变形萎缩,逐渐溶 解死亡。
PBP1 2, 3是细菌存活、生长繁殖所必需,PBP4 5,6;与羧肽酶活 性有关,对细菌生存繁殖无重要性,抗生素与之结合后,对细菌无影响。
基本结 构:青霉素G 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由于它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价格 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迄今仍是处理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的首选药物。
但是青 霉素有不耐酸、不耐青霉素酶、抗菌谱窄和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等缺点,在临床应 用受到一定限制。
1959年以来人们利用青霉素的母核 6-氨基青霉烷酸(6-APA , 进行化学改造,接上不同侧链,合成了几百种“半合成青霉素”,有许多已用于 临床,常用青霉素的化学结构和药理特性。
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 G )又名苄青霉素( benzyl penicillin ),是 天然青霉素,侧链为苄基。
常用其钠盐或钾盐,其晶粉在室温中稳定,易 溶于水,水溶液在室温中不稳定,20°C 放置24小时,抗菌活性迅速下降, 且可生成有抗原性的降解产物,故青霉素应在临用前配成水溶液。
抗菌作用:青霉素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属以及各种 致病螺旋体等。
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等作用强,肠球菌 敏感性较差。
不产生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及多数表葡菌对青霉素敏感,但产 生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对之高度耐药。
革兰阳性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 及革兰阳性厌氧杆菌如 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难辨梭菌、丙酸杆菌、 真杆菌、乳酸杆菌等皆对青霉素敏感。
革兰阴性菌中脑膜炎球菌对青霉素 高度敏感,耐药者罕见。
对青霉素敏感的淋球菌日益少见。
百日咳杆菌对 青霉素敏感。
致病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对之高度敏感。
半合成青霉素1、耐酸青霉素 苯氧青霉素包括青霉素 V 和苯氧乙基青霉素。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同,抗菌活性不及青霉素,耐酸、口服吸收好,但不耐酶, 不宜用于严重感染。
2、耐酶青霉素 保护了 B-内酰胺环,异恶唑类青霉素苯唑西林(oxacillin西林(dicloxacillin 抗菌作用:本类药的抗菌谱及对耐药性金葡菌的作用均基本相似,对 甲型链球菌和 肺炎球菌效果最好,但不及青霉素,对耐药金葡菌的效力以 双氯西林最强,随后依次为氟氯西林、氯唑西林与苯唑西林,对革兰阴性化学结构特点是通过酰基侧链(R1)的空间位障作用 使其不易被酶水解,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侧链为苯基异恶唑,耐酸、耐酶、可口服。
常用的有: ,新青霉素U ),氯唑西林( cloxacillin ),双氯与氟氯西林的肠道杆菌或肠球菌无明显作用。
3、广谱青霉素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都有杀菌作用,还耐酸可口服,但不耐酶。
⑴氨苄西林(ampicillin ) 对青霉素敏感的金葡菌等的效力不及青霉素,但对肠球菌作用优于青霉素。
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作用,与氯霉素,四环素等相似或略强,但不如庆大霉素与多粘菌素,对绿脓杆菌无效。
⑵阿莫西林(amoxycillin ) 为对位羟基氨苄西林,抗菌谱与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相似,但对肺炎双球菌与变形杆菌的杀菌作用比氨苄西林强。
经胃肠道吸收良好,血中浓度约为口服同量氨苄西林的 2.5倍。
阿莫西林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球菌所致)效果超过氨苄西林。
⑶ 匹氨西林 (pivampicillin ) 为氨苄西林的双酯,口服吸收比氨苄西林好,能迅速水解为氨苄西林而发挥抗菌作用。
正常人口服250mg,其血、尿浓度较相当剂量的氨苄西林分别高3与2倍。
4、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⑴羧苄西林(carbe nicillin ) 其抗菌谱与氨苄西林相似。
特点是对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作用较强。
口服吸收差,需注射给药,肾功能损害时作用延长,主要用于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
单用时细菌易产生耐药性,常与庆大霉素合用,但不能混合静脉注射。
毒性低,偶也引起粒细胞缺乏及出血。
⑵ 磺苄西林(sulbe ni cillin ) 抗菌谱和羧苄西林相似,抗菌活性较强。
口服无效,胆汁中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3倍,尿中浓度尤高,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生殖道及呼吸道感染。
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偶有皮疹、发热等。
⑶替卡西林(ticarcilli n ) 抗菌谱与羧苄西林相似,抗绿脓杆菌活性较其强2〜4倍。
对革兰阳性球菌活性不及青霉素,口服不吸收,肌内注射后0.5〜1.0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
分布广泛,胆汁中药物浓度高,大部分经肾排泄,主要用于绿脓杆菌所致各种感染。
⑷ 呋苄西林 (furbenicillin ) 抗绿脓杆菌较羧苄西林强6〜10倍, 对金葡菌、链球菌、痢疾杆菌等也有强大抗菌作用。
副作用同羧苄西林。
⑸阿洛西林(azlocillin ) 抗菌谱和羧苄西林相似,抗菌活性与哌拉西林相近,强于羧苄西林。
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以及绿脓杆菌均有较强作用。
对耐羧苄西林和庆大霉素的绿脓杆菌也有较好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感染。
⑹哌拉西林(piperacillin ) 抗菌谱广与羧苄西林相似,而抗菌作用较强,对各种厌氧菌均有一定作用。
与氨基甙类合用对绿脓杆菌和某些脆弱拟杆菌及肠杆菌科细菌有协同作用。
除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外,对其他革兰阴性球菌和炭疽杆菌等均甚敏感。
不良反应较少,可供肌注及静脉给药。
目前在临床已广泛应用。
头抱菌素类基本结构头抱菌素类抗生素是从头抱菌素的母核7-氨基头抱烷酸(7-ACA)接上不同侧链而制成的半合成抗生素。
本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及对B-内酰胺酶稳定,过敏反应少,(与青霉素仅有部分交叉过敏现象)等优点。
根据其抗菌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不同,可分为三代头抱菌素3 )。
分类特点第一代头抱菌素①对革兰阳性菌(包括对青霉素敏感或耐药的金葡菌)的抗菌作用较第二、三代强,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差;②对青霉素酶稳定,但仍可为革兰阴性菌的B-内酰胺酶所破坏;③对肾脏有一定毒性。
第二代头抱菌素①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与第一代头抱菌素相仿或略差,对多数革兰阴性菌作用明显增强,部分对厌氧菌有高效,但对绿脓杆菌无效;②对多种B-内酰胺酶比较稳定;③对肾脏的毒性较第一代有所降低。
第三代头抱菌素①对革兰阳性菌有相当抗菌活性,但不及第一、二代头抱菌素,对革兰阴性菌包括肠杆菌属和绿脓杆菌及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均有较强的作用;②其血浆t1/2较长,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有一定量渗入脑脊液中;③对B-内酰胺酶有较高稳定性;④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抗菌机制抗菌谱广,多数革兰阳性菌对之敏感,但肠球菌常耐药;多数革兰阴性菌极敏感,除个别头抱菌素外,绿脓杆菌及厌氧菌常耐药。
本类药与青霉素类,氨基甙类抗生素之间有协同抗菌作用。
头抱菌素类为杀菌药,抗菌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类相似,也能与细胞壁上的不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
非典型B -内酰胺类抗生素头霉素类头霉素(cephamycin )自链霉菌获得的 B -内酰胺抗生素,有A、B、C 三型,C 型最强。
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对多种B-内酰胺酶稳定。
头霉素化学结构与头抱菌素相仿,但其头抱烯母核的7位碳上有甲氧基。
目前广泛应用者为头抱西丁(cefoxitin ),抗菌谱与抗菌活性与第二代头抱菌素相同,对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有良好作用,适用于盆腔感染、妇科感染及腹腔等需氧与厌氧菌混合感染。
拉氧头抱拉氧头抱(latamoxef )又名羟羧氧酰胺菌素(moxalactam ),化学结构属氧头抱烯,1位硫为氧取代,7位碳上也有甲氧基,抗菌谱广,抗菌活性与头抱噻肟相仿,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及厌氧菌,尤其脆弱拟杆菌的作用强,对B-内酰胺酶极稳定,血药浓度维持较久。
硫霉素类硫霉素(thienamycin )化学结构属碳青霉烯类,噻唑环有饱和链, 1 位硫为碳取代,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毒性低,但稳定性极差,无实用意义,亚胺培南(imipenem,亚胺硫霉素)具有高效、抗菌谱广、耐酶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