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版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热点易错点突破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2019人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上 第三 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训练卷 含答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微粒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所含的水微粒数相等C.空气里的氧气和氯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的性质相同D.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微粒是能再分的一种粒子2.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这说明()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的大小可改变C.分子本身可改变D.分子之间有间隔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空气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D.水4.用“●”、“〇”、“●”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结构模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丁互为同位素B.乙、丁为同一种元素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5.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水受热变为水蒸气B.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C.水结成冰D.固体碘受热变为碘蒸气6.石门山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有丰富的负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离子(如O2﹣),O2﹣与O2比较,不相同的是()A.质子数B.含氧原子个数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7.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都含H+D.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8.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的碳﹣14含量来推测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6B.质子数为6C.电子数为6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49.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指的是()A.铁单质B.铁元素C.四氧化三铁D.氧化铁10.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B.C.D.11.稀土元素具有重要用途,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铈属于金属元素B.铈的原子序数是82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1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元素的部分信息。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练习(含解析)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练习(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钠晶体D.水银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选项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3.依据如图原子结构表示图,得出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④区分表示一种元素B.②和④是两种金属元素C.②带正电荷,是阳离子D.①和③化学性质相似4.某原子的结构表示图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5.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原子B.分子C.质子D.中子6.关于以下粒子结构表示图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它们表示两种元素B.它们均为稀有气体C.它们都有相对动摇的结构D.它们的核外都有2个电子层二、多项选择题7.以下现象或理想能说明分子之间有距离的是〔〕A.冰能消融B.将稀盐酸倒在大理石上可以观察到气泡C.墙内开花墙外香D.各取10ml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溶液总体体积小于20mL8.依据以下图有关信息判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镁离子核外有12个电子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C.在化学反响中,硫原子容易失掉2个电子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9.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表示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10.以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表示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反B.它们的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C.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D.它们都是原子11.一个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推断它的〔〕A.质子数B.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C.中子数D.元素的种类三、填空题12.在微观、微观和符号之间树立联络及构建微观粒子模型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表示图见下表.A和B在扑灭的条件下反响生成C 和D,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假定16gB参与反响,那么生成D的质量为________g.﹣﹣氢原子﹣﹣氧原子﹣﹣硫原子13.依据给出的原子结构表示图,回答以下效果:依据给出的原子结构表示图,回答以下效果:Mg和Ca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生动〞或〝不生动〞〕;He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生动〞或〝不生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最外层电子数相反时,化学性质________ 相似(填〝一定〞或〝不一定〞)14.请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符号的意义:①2个氢原子________;②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③3H2O________;④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_____;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易错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检测题(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0分)[ID:131840]如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B.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C.碘原子的中子数为53D.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2.(0分)[ID:131835]关于如图所示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组合是()①该实验用到了对比的方法②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③该实验能证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④片刻后可观察到试管A中溶液变红⑤加热后氨分子的能量升高⑥加热后氨分子的质量变小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3.(0分)[ID:131831]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铁B.硅C.氯化钠D.二氧化碳4.(0分)[ID:131826]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5.(0分)[ID:13182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香水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C.液氧与气态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D.10mL 水与 1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分子间有间隔6.(0分)[ID:13182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B.碳、硫、磷的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所以氧化反应就是化合反应C.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D.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7.(0分)[ID:131799]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
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A.氧气B.氧分子C.氧化物D.氧元素8.(0分)[ID:131786]已知A-、B2-、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它们对应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E B.B>A>C>D>EC.C>D>E>A>B D.E>D>C>A>B9.(0分)[ID:131776]如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镁、铝三种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B.氢、锂、钠三种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C.铍、镁两种原子易得到电子变成离子D.图中有五种金属元素10.(0分)[ID:131772]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汇总(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汇总(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物质构成的奥秘定义性质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带正电)物原原子(不显电性)中子(不带电)质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构结排布规律成构结构示意图含义的金属原子奥非金属原子秘离定义稀有气体原子子分类书写相对定义原子公式质量理解定义分布元素符号书写以及原则符号意义元素结构规律【知识梳理】一、分子1、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分子性质: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不再保持原分子的化学性质。
典例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答案】B【解析】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
典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答案】D【解析】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A正确;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B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故正确.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不一定比原子间的间隔大,故D错误;故选D。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考点、难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考点难点总结易错点一:若论述中出现“分子的大小(或体积)发生了改变”,则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如:水变成冰是因为( )A .分子组成发生了变化B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 .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D .分子由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B 答案“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是错误的,“CO 2变成干冰”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这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所以C 是正确的答案。
易错点二:在描述物质的构成或组成时,注意“有数”对“有数”、“无数”对“无数” 原则;“有数”对“有数”、“无数”对“无数” 原则:是指一名话的前半部分有数字,则后半部分也要有数字;前半部分没有数字,后半部分也应该没有数字。
如以下的说法是正确的: 每个水分子(化学式为H 2O )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符合“有数”对“有数”原则但以下说法是错误的:水分子(化学式为H 2O )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有数”对“有数”原则后半部分有数字(“两个”、“一个”)前半部分有数字(“每个”即“1个”) 后半部分有数字(“两个”、“一个”)前半部分没有数字又如以下的说法是正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H2O)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符合“无数”对“无数”原则但以下说法是错误的:每个水分子(化学式为H2O)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符合“无数”对“无数”原则练习:下列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不属于氧化物 B.该物质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4:3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76 D.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易错点三:利用简化的分子模型判断物质的类型1.下列是课本中列出的一些常见的分子模型:这些分子模型可以简化成如下图形:2.根据简化的分子模型判断物质的类型:若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同种分子),则该物质属于纯净物,如下图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后半部分没有数字前半部分没有数字后半部分没有数字前半部分有数字练习:(人教版课本P52)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下列有关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分子体积变小B.氧分子质量变小C.氧分子数目变少D.氧分子间空隙变小答案:DA、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A错误;B、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C、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数目不变,故C错误;D、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A.食盐B.水C.金刚石D.空气答案:CA、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空气是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
3、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答案:A分析: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环状碳分子C18由18个碳原子构成,故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碳原子。
故选A。
4、“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
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答案:DA、空气中湿度变大,水分子增多,但水分子本身没变,选项错误;B、空气中水的含量增多但水未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分子没有分解,选项错误;C、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不变的,选项错误;D、空气中湿度大的原因是水含量增多,水分子的数目增多,选项正确;答案为:D。
5、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答案:A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直接用肉眼看不到。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精炼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妙专题二本章易错点归点课件
a (或b)个单位正(或负)电荷。
【例4】化学符号“2Na+”的表示(
A.两个钠原子 B. 两个钠元素
)
C. 两个+1价钠
D. 两个钠离子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易错提醒: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元素不能讲个数,只能
讲种类;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正解:“2Na+”表示两个钠离子,故选项A、B、C错误, 选项D正确。 答案:D
学以致用 2.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
B. 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g C.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 如果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4,则等质量的铁块和铜块,铜块中含的原子个数多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正解: A. 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 的分子,其一个分子质量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A错误; B. 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都有间隔,故B错误; C. 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有的 物质由离子构成,故C错误;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 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 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 答案:D
易错点3 误认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
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是微
观粒子,不同的分子、原子大小不一,不能比较大小。 【例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 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B. 分子的体积大、有空隙,原子体积小、无空隙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易错提醒: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不能错认为分子大、原子小。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答案:C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选项正确;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正确;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选项错误;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水的化学性质不变,选项正确;答案为:C。
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
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间有间隔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答案:BA、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A正确。
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原子间有间隔,B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C正确。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D正确。
故选:B。
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BA、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选项正确;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错误;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选项正确;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受热后分子的间隔变大,使乒乓球内气体体积变大造成的,选项正确。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笔记重点大全(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得到电子后带正电荷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答案:C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但是实际上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不符合题意;B、原子得到电子后带负电荷,不符合题意;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D、氢原子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C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被人闻到;故选C。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P、Q、R、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B.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P+Q=2R+WC.反应后容器中R与Q的质量比为1:2D.Q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答案:DA、P增加了15g,W减少了5g,所以参与反应的质量比=15g:5g=3:1,选项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g+2g+14g+18g=20g+x+4g+13g,x=2g,说明Q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参与反应,选项B错误;C、反应后R质量为4g,Q质量为2g,两者质量比=4g:2g=2:1,选项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Q的质量未发生改变,符合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特点,但是其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无法判断,因此只能推断可能为催化剂,选项D正确。
故选D。
4、用锶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
下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B.锶是金属元素C.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锶的元素符号为Sr答案:C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子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即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锶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锶原子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表示元素符号,故锶的元素符号为Sr,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知识归纳+题型总结(人教版)(解析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题型归纳目录】题型一: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题型二:分子、原子有关的探究实验题型三:粒子的结构示意图题型四:元素题型五:化学符号意义及用语题型六:元素周期表【考点归纳】考点1:分子、原子和离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2.分子(由原子构成)(1)定义: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①体积、质量都很小;① 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如花香四溢、酒精挥发等;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① 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情况下,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相对较大,固体和液体。
如天然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解释生活现象:气体体积容易压缩,固体和液体较难被压缩。
①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① 实验装置(如图)①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
① 解释:烧杯B中浓氨水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
① 实验结论:分子总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3.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4.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Ca2+、N H4+等。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C O32−、Cl-等。
5.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用“+”或“-”表示离子的正负电性,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数字为1时,可忽略不写。
意义:如3Mg2+,“3”表示3个镁离子,“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6.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基本性质 1.体积小、质量小;2.不断做无规则运动;3.微粒之间有间隔 定义 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联系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互相结合成分子7.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实质 以分子为例 宏观 微观纯净物 一种物质组成 如:氧气 同种分子构成氧气中只含有氧分子一种分子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如:空气 不同种分子构成空气中含有氧气分子、氮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 分子本身不改变,只是分子间隔改变水分子不改变,不同状态下的水转化只是水分子间隔的改变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过氧化氢分解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过氧化氢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考点2: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带正电){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总结:① 原子内部不是实心体,很多是“空”的;① 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① 原子不显电性: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①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时)≈ 质子数+中子数; ①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也不读。
《易错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专题培优)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B.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C.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D.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原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解析:D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也可能是原子或离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如氢原子没有中子,选项说法错误。
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显正价的不都是金属元素,例如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正价,就不是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例如氖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大写字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镁、锰、锌B.铝、银、汞C.氖、钠、硅D.氯、钙、铜D解析:DA、镁、锰、锌元素符号分别为Mg、Mn、Zn,元素符号的大写字母不完全相同,A错误。
B、铝、银、汞元素符号分别为Al、Ag、Hg,元素符号的大写字母不完全相同,B错误。
C、氖、钠、硅元素符号分别为Ne、Na、Si,元素符号的大写字母不完全相同,C错误。
D、氯、钙、铜元素符号分别为Cl、Ca、Cu,元素符号的大写字母完全相同,D正确。
故选:D。
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香水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C.液氧与气态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D.10mL 水与 1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分子间有间隔B解析:BA、香水挥发,是因为香水中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水分子没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液氧与气态氧气都能支持燃烧,液氧与气态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的构成奥秘易错易混点专题解析突破
第三单元 对探究物质的构成中易错点专题解析突破专题概述通过学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研究物质的构成,涉及到“分子”“原子”和“元素”等概念,在探究、学习和表述时,为了避免混淆不清而出现错误,本节课就主要以“元素”为切入点进行解析。
1.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三要素:____________相同核电荷数微观 ____________同一类原子微观 _______总称宏观所以,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基础上的宏观的集合概念即质子数相同,质量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易错提醒】元素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
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如:不能讲氢、氧两个元素2. 不同的物质可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也可以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由上表,酒精和淀粉的组成元素都是碳、氢、氧,所以几种相同的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或者说不同的物质可以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物质组成的判断,物质的辨别)3. 元素在地壳里、生物体中的含量和分布(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易错提醒】由于我们平时看到大地是沙土和岩石组成,而沙土和岩石的组成元素之一是硅,不过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切不要误以为是硅。
4. 元素分类目前已发现一百余种元素。
金属元素:汉字特点:带“钅”旁,“金”和“汞”例外非金属元素:“石” 固态非金属;“气” 气态非金属;“氵” 液态非金属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易错提醒】并不是所有的金属元素都带“钅”旁,而且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如“汞”通常是液态,也就是我们所知的水银。
5.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如:水(H 2O )――→通电氢气(H 2) + 氧气(O 2)【易错提醒】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分子结构发生的变化,元素的种类并没有变化,如水电解后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是由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但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易错题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答案:B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利用了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故选B。
2、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②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当X的数值为10时,①表示一种原子C.②属于金属元素D.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阳离子答案:DA、②③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X的数值为10时,①中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一种原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②是钠离子,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不是阳离子,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3、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D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是因为构成液化石油气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气态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在加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体积也就减小;加压后体积减小与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无关。
故选D。
4、在30亿帕压强下,水分子以一种特殊的组合方式形成晶体,这就是7号冰,一旦形成,这种冰的结晶速度非常快,可以冻住整个大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7号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B.7号冰中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结成7号冰时体积膨胀,水分子体积变大D.7号冰中分子间没有间隙A、7号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因为都是有水分子构成,故正确;B、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故B错误;C、水结成7号冰时体积膨胀,水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故C错误;D、水分子的间隔是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A。
物质构成的奥秘(9上化学第3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9上化学第3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C.氯化钠是由Na+和Cl-构成的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2.图1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表示( )A.氧分子B.氧原子C.氢分子D.氢原子3.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4.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5.图2所示的各物质(或元素)相对含量错误的是( )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 ②Fe ③Fe2+④HO ⑤NaCI2A.③表示铁离子B.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有①、②、④、⑤O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D.④表示H27.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推测下列元素的单质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8.科学家发现了两种新原子,它们的质子数都是117,中子数分别为176和17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B.中子数为177的原子,核外有177个电子C.中子数为176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76D.因为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两种原子的质量也相同9.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R原子和R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相同B.电子层数相同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10.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3所示.图4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1l钛是火箭、导弹和航天飞机不可缺少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钛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2B.钛属于金属元素C.钛元素的元素符号是Ti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12.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C.原子中存在带电微粒,但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任何物质都由原子构成13.如右所示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D.该粒子可表示为X14.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属于混合物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D.纳米铜需要密封保存1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钙的核电荷数是20B.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得电子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D.每个周期结尾元素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6.(6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中信息及相关要求填空.(1)硫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如图,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3)某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其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该离子的符号是 .17.(8分)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其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右所示.(1)锶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 .(3)图乙所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18.(6分)已知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核外共有2个电子层,其结构示意图为.(1)若该粒子为原子,则m= .(2)若该粒子为阴离子,则m-2 (填“>”“<”或“=”)x.(3)若x=8,请写出符合该组成结构且显不同电性的各一种粒子的化学符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9.(8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①2个氮原子:;②表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①2Hg表示;②Na+表示 .20.(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 .(3)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失去个电子形成铝离子.(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21.(1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如图Ⅲ所示,X是,Y是 .(2)从宏观角度看,汞由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汞由构成.(3)元素周期表根据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各元素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I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钙的元素符号为,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图Ⅱ是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Ⅳ结构示意图中,与钙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五、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22.(8分)(1)如图5所示,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说明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说明 .23.(12分)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研究分子运动,做了以下三个实验.(1)实验1:冷水和热水哪个先变红? (填“冷水”或“热水”).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实验2:实验现象是,实验结论是 .(3)实验3:放置较长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变化是,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物质构成的奥秘(9上化学第3章)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1.C 解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而不是氧原子,故A 错误;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而不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B 错误;分子间和原子间都有间隔,故D 错误.2.D 解析:从左向右分析可知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显然右侧圈内表示的是一个水分子,则“○”表示的是氢原子.3.B 解析: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它们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性质相同,A 正确;酒精可作温度计的填充物,是因为酒精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 错误;6000L 氧气在加压的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40L 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 正确;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D 正确.4.C 解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A 正确;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由于电子具有的能量不同,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B 正 确;与质子和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 错误,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D 正确.5.A 解析:在地壳中分布居前四位的元素为氧硅、铝、铁;在人体中排在前四位的元素为氧、碳、氢、氮;在海水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是氧、氢、氯、钠镁;而在空气的组成中,氮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因此A 是错误的.6.C 解析:Fe 2+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为亚铁离子,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A 错误;①N 可表示氮元素和一个氮原子,不能表示氮分子,②Fe 可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或金属铁,不能表示铁分子,④H 2O 可表示一个水分子,⑤NaCl 是由离子构成的,不能表示一个分子,B 错误;②和③均属于铁元素,C 正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D 错误.7.C 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8.A 解析:质子数相同,即为同种元素,两种新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它们属于同种元素,故A 正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7,故B 错误;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即中子数为176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7+176=293,故C 错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因为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也不相同,故D 错误.9.C 解析:R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R 原子与R 离子的原子核相同,故原子质量相同,相对原子质量也相同.10.C 解析: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的构成不变.11.D 解析: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方格左上角数字表示质子数,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A 正确;根据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判断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有“氵”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元素.分析可知钛属于金属元素,B 正确;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方格右上角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因此钛元素的元素符号为Ti ,C 正确;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 ”,D 错误.12.BC 解析:原子通常情况下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46的,但是要注意有的原子没有中子,如H 11;原子中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原子仅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13.C 解析:该粒子核内的质子数是11,该元素为钠元素,是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应该为11,最外层电子数为1;该元素的原子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稳定结构,该粒子可表示为X +.14.BD 解析:纳米铜是纯净物,由于颗粒细小,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的铜原子种类相同;纳米铜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因此需要密封保存.15.BC 解析:镁的质子数是12,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电子;硫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因此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应为.16.(1)16 (2)D (3)Mg2+解析:(1)从元素周期表中可知,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则核外电子数为16;(2)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电子的原子易得电子形成“8电子”相对稳定结构,故选D;(3)某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说明其失去2个电子,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2=12,质子数(x)=核外电子数=12,质子数为12的元素是Mg,镁离子符号为Mg2+.17.(1)金属 (2)38 87.62 (3)Sr2+解析:(1)锶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38;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3)图中所示粒子失去两个电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即为Sr2+.18.(1)2+x (2)< (3)Na+、O2-(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该粒子为原子时,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即m=2+x;(2)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因此,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m<x+2,即m-2<x;(3)x=8,若该粒子为阳离子,可能是失去1个电子的Na+,也可能是失去2个电子的Mg2+,还可能是失去3个电子的Al3+;若该粒子是阴离子,可能是得到1个电子的F-,也可能是得到2个电子的O2-,还可能是得到3个电子的N3-.19.(1)①2N ②Cl(或氯) (2)①2个汞原子②1个钠离子20.(1)15 (2)氩(或Ar) (3)3 (4)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解析:(1)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8+5=15;(2)氩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3)铝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4)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1.(1)物质原子核 (2)汞元素汞原子 (3)Ca 40.08 B22.(1)水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水位低于刻度线分子间有间隔23.(1)热水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浓氨水无明显变化分子在不断运动(3)电子秤示数变小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