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 (2)
《小蝌蚪找妈妈》反思(2篇)
《小蝌蚪找妈妈》反思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
课文配有六幅图,分别与六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
本课分___个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
授课完毕,反思自己的教学,感觉这堂课有成功之处。
课文第一课时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而且一年级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策划,我主要利用三个有效手段使整堂课的教学中一条线贯穿到底,从检查环节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即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从课题入手,首先出示小蝌蚪有趣的图片,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这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的主动观察,使小蝌蚪的样子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着再问,小蝌蚪的妈妈会是谁呢?它是怎么找的?结果怎样?在学文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的帮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妈妈的特征,并让学生一步步地说青蛙的特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初学文本时,我又问了设置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当学生通过第一次浏览课文知道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妈妈后,我出示青蛙图片,让其观察两者外形差别。
学生纷纷说两者不像,于是我抛出问题:小蝌蚪要变成青蛙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换言之,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要发生哪些变化?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线,这一暗线就是文章的重点。
如此明暗线结合,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对文本了解得到了加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小蝌蚪找妈妈》反思(2)《小蝌蚪找妈妈》是一本由艾力克·卡尔曼创作的儿童绘本,讲述了小蝌蚪在池塘中寻找妈妈的故事。
这本书通过小蝌蚪的经历,给予了我们很多反思和启示。
首先,这本书教导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小蝌蚪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很多困难,他被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寻找妈妈。
然而,他并没有沮丧或绝望,而是勇敢地克服困难,不断寻找妈妈的踪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课件
最后变成了一只披着 _碧__绿__的__衣__裳__ 露着_雪__白__的__肚_皮____ 鼓着一对__大__眼__睛___ 的青蛙。
先长出__两_条__后__腿___ 然后长出_两__条__前__腿__ 接着尾巴__变_短__了__
练一练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后腿),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前)腿, 再过几天,( 尾巴)变短了, 渐渐地,( 尾巴)已经不见了。 小蝌蚪长成了( 青蛙)。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小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
蝌 蚪
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找
妈 (迎)→ (追)→ (游) → 跟
妈 鲤鱼 乌龟
青蛙 捉害虫
课文主旨
本文是一篇童话,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 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 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 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7.2121.7.21Wednesday, July 21,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3:41:3403:41:3403:417/21/2021 3:41:34 AM
小蝌蚪找妈妈《2》,
大脑袋
黑身子 长尾巴
长出后腿
长出前腿 尾巴变短
四条腿
绿衣裳 不见
宽嘴巴
白肚皮 鼓眼睛
“妈妈,妈 妈!”
“妈妈,妈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好孩子,你们已 经是青蛙了,快 跳上来吧!”
你喜欢这群小蝌蚪 吗?为什么?
照样子,说一说.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 鱼捕食.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 条腿在水里游. ____看见______ _在________.
板书设计:
找
小蝌蚪 (变) 妈妈(青蛙)
17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了几次才 找到妈妈? 它们都找到谁? 结果怎么样?
我会读:
蝌
食 哪 向
蚪
迎 龟 灰
池
阿 披 前
甩
姨 肚 那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 宽嘴巴。到那边去找 吧!”
“我们的妈妈在 哪里?”
“我不是你们的妈 妈。你们的妈妈头 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披着绿衣服,捉起 虫来顶呱呱。你们 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蝌蚪找妈妈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蝌蚪找妈妈的焦急心情以及找到妈妈后的喜悦。
2. 能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发展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知道青蛙是两栖动物,了解蝌蚪到青蛙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蝌蚪找妈妈的焦急心情以及找到妈妈后的喜悦。
难点:知道青蛙是两栖动物,了解蝌蚪到青蛙的变化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视频或图书《小蝌蚪找妈妈》2. 蝌蚪、青蛙的图片或模型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4. 音乐播放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故事视频或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焦急心情以及找到妈妈后的喜悦。
2. 基本部分:(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回答相关问题,如: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妈妈?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2)教师讲解青蛙是两栖动物,介绍蝌蚪到青蛙的变化过程,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和青蛙的图片或模型,了解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幼儿分组进行表演,扮演小蝌蚪和青蛙,体验故事情节。
3. 延伸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纸上的蝌蚪和青蛙,鼓励幼儿用彩笔为它们画上颜色。
(2)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模仿小蝌蚪和青蛙的游泳动作。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和想法,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引导。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于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幼儿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能否简要描述故事内容和情节。
2. 幼儿对青蛙是两栖动物的认识,能否说出蝌蚪到青蛙的变化过程。
3. 幼儿在表演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能否积极扮演小蝌蚪和青蛙。
4. 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能否为蝌蚪和青蛙画上颜色。
5.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能否跟随音乐模仿小蝌蚪和青蛙的游泳动作。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方惠珍、盛璐德,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2篇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第一篇)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小蝌蚪,是一个非常好奇的小家伙。
他一出来就四处乱游,想要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
可是,他发现这个世界太大了,到处都是水,其他的小蝌蚪也都在游来游去。
小蝌蚪就游到了一个很热闹的地方。
这里有很多小蝌蚪,他们在一起玩耍,嬉戏着。
小蝌蚪也想加入进去,可是他发现有一个小伙伴儿一直眨着眼睛看着他。
小蝌蚪好奇地问:“嗨,你为什么一直盯着我看呢?”小伙伴儿笑着回答:“你是个新来的吧,我觉得你的样子和我们不太一样。
”小蝌蚪摇了摇头:“不,我觉得我和你们是一样的。
”小伙伴儿好奇地问:“那你知道你的妈妈在哪里吗?我们大家都很想念妈妈。
”小蝌蚪有些尴尬地说:“其实我刚孵化出来,还没有见过妈妈。
”小伙伴儿很惊讶地说:“怎么会呢?妈妈一直陪着我们,照顾我们。
”小蝌蚪有些伤心地低下头,他真的很想见见妈妈。
于是,他决定到处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游离开了那个热闹的地方,一个人独自游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里的水很清澈,阳光透过水面照射下来,非常美丽。
小蝌蚪想在这里找到妈妈。
他游啊游,找啊找,可是还是没有找到妈妈。
小蝌蚪觉得自己有些失望,眼泪在水中央渐渐模糊了视线。
就在这时,一只大鱼游到了小蝌蚪的旁边。
大鱼看到小蝌蚪的泪水,关切地问道:“小朋友,你怎么了?为什么哭了?”小蝌蚪抬起头,嘴里还含着眼泪道:“我找不到妈妈。
”大鱼温柔地笑了笑,说道:“妈妈有时候可能会离开一会儿,去找食物或者做其他的事情。
你不要担心,她一定会回来找你的。
”小蝌蚪点了点头,他觉得大鱼说的很有道理。
也许他应该等一等,母亲会回来找他的。
于是,小蝌蚪就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小蝌蚪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他的妈妈!小蝌蚪高兴极了,他游到妈妈的身边,开心地说:“妈妈,我好想你!”妈妈也很高兴地笑着说:“孩子,你真乖,我一直在找你呢。
现在我们可以一起回家了。
”小蝌蚪和妈妈一起游回了家。
他们在一片温暖的水中,幸福地生活着。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原文及教案【原文】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方惠珍、盛璐德,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大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2)3篇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2)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2)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运动方式和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蝌蚪形状的标志物(可以是小球、小布娃娃等)。
2. 教具: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1. 说明游戏规则:a. 学生们分成两个队伍,每个队伍有一名“妈妈”和几名“蝌蚪”。
队员站在一起,并保持一个小圆圈的形状。
b. 在每个小圆圈中的一个蝌蚪手中都拿着一个蝌蚪形状的标志物,其他队员是没有的。
c.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们开始转动并同时通过传递标志物来模拟“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d. 音乐停止时,队员们停止转动,每个队伍中的妈妈要尽快找到拿着标志物的队员,队员也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妈妈。
e. 第一个找到的队伍获胜。
2. 游戏实施:a. 将学生分成两个队伍,每个队伍选择一名妈妈。
b. 将队员们站在一个小圆圈内,开始转动并互相传递标志物。
c.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们转动并传递标志物。
d. 音乐停止时,队伍的妈妈尽快找到拿着标志物的队员,队员也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妈妈。
e. 记录哪个队伍最先完成任务,并宣布获胜队伍。
3. 游戏总结:a. 引导学生回顾游戏的规则和操作过程。
b. 总结游戏中的合作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c. 鼓励学生分享游戏中的感受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4. 拓展活动:可以尝试增加游戏难度,如增加标志物的数量、增加队伍的数量等,以适应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挑战。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2)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加强对身体协调能力的培养;2. 培养幼儿的社交交往能力;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操场或室内空地;2. 足球或其他可以代替的球。
教学过程:1. 游戏介绍说明游戏规则和目标:在游戏中,小蝌蚪们迷失了妈妈,他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妈妈。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点及青蛙的成长过程。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学习汇报1、我会认:认读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先在小组内汇报,然后指名汇报。
)2、我会读: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1、读课文,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点。
小组学习活动:(1)将描写青蛙和小蝌蚪外形特点的词句混在一起,请学生认读。
(2)观察并发现这些词句与什么有关,接着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整理、排列这些句子。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蝌蚪和青蛙外形特点的句子。
2、看动画,给动画配音,了解小蝌蚪怎样找妈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交流(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交流。
)(3)汇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小组学习活动我会摆。
让学生将3张小图按照青蛙的.成长过程重新排列,然后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5、谈一谈:你喜欢小蝌蚪和它的妈妈吗?为什么?6、朗读全文。
三、拓展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有关青蛙的资料进行交流。
2、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一、齐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复习生字词(开火车、齐读)。
1、同学们,上一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2、(出示卡片)3、下面,开起火车声音响亮地跟它们打招呼吧。
(开火车读)4、大家一起来吧!(齐读)三、复习第一自然段。
1、小蝌蚪的本事可大了,妈妈一生下它们,它们就离开妈妈自己独立生活,长大。
2、谁能告诉大家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3、师贴图1。
四、整体感知2-6自然段。
1、过渡:多可爱的小蝌蚪啊!它和你们一样,看见别人有妈妈,也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 (2)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认识“蝌、蚪、迎”等14个生字,会写“两、就、哪”等10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如“迎、追、游”等。
(2)体会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情变化。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等。
2.直观教学法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通过图片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这一神奇的变化。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场景之中,如模拟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蝌蚪的心情。
4.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问题,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如讨论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它们是如何解决的。
四、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猜谜语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大家想不想猜一猜?“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
”(谜底:青蛙)2.引出课题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了谜底。
青蛙妈妈可了不起了,它生下了一群可爱的小宝宝,这些小宝宝长得什么样呢?(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对,它们就是小蝌蚪。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2)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1. 引言《小蝌蚪找妈妈》是一本经典的儿童绘本故事,深受孩子们喜爱。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在一次小学绘本阅读活动中选择了这本书作为教学材料。
通过这次教学,我对于《小蝌蚪找妈妈》这本绘本的教学效果有了一些反思和总结。
本文主要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分享我的教学反思。
2. 背景绘本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有效方式。
而《小蝌蚪找妈妈》这本绘本不仅情节引人入胜,还融入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元素,如亲情、团队合作、勇敢等。
因此,我决定选择这本书来进行课堂教学,以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通过故事中的冒险和勇气来启发学生的思考。
4.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我运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4.1 绘本阅读首先,我以绘本阅读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小蝌蚪找妈妈》这本书。
我通过讲解书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故事中。
4.2 团队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他们需要一起讨论和解答我提出的问题,还要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4.3 反思讨论在故事阅读结束后,我组织了一个反思讨论环节。
学生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5.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收获。
5.1 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在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参与度。
他们积极思考故事中的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一起探讨。
他们相互配合,互相鼓励,不断尝试解决问题。
这种团队合作的氛围非常积极,学生们在合作中不断成长,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5.2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讨论和分享中,学生们展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生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生字,谁能给大家展示展示,读一读?(读一行)
你们说他们读对了吗? 那我们给他们鼓励鼓励(棒棒你真棒)好,现在老师把你们分成两组这边是一组,这边是二组,每组分别读一个苹果上的字,看哪个小组篮子里的苹果最多,别人读的时候呢,你们仔细听,看谁读错了,好不好?大家都是老师的好孩子。
引入
那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来猜猜她是谁?(ppt)大家知道他是谁了吗?对,他就是小蝌蚪
昨天老师捡到一张小蝌蚪的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标题)
呈现新知
首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待会跟着录音一起默读,看看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这些自然段,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预备读)
理清层次
课文读完了,你们能找出答案了吗?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 那看看大屏幕,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你们解决了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妈妈,乌龟)而它自己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通过刚才的默读,结合你们平常在书上或在电视上看到的,告诉我它的妈妈是谁呢?对,是青蛙。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
谁能告诉我小蝌蚪是什么样子呢?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尾巴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小蝌蚪与青蛙(ppt),青蛙长着大大的脑袋吗?
(生:没有)
青蛙长着黑灰色的身子吗?
(生:没有)
青蛙甩着长长的尾巴吗?
(生:没有)
恩,他们俩长得可真不像,难怪小蝌蚪不认识他的妈妈
同学们让我们大声的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读)
你们看,小蝌蚪在池塘里游哇游,过了几天,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生:长出了两条后腿)。
对,长出了两条后腿(板书)
同学们看黑板,看老师画对没有。
是这样吗?【画图】
(生:是的)
那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看第二自然段,想想,小蝌蚪找谁打听妈妈了?
(生:鲤鱼妈妈)
对,小蝌蚪游呀游呀,它们遇见了鲤鱼妈妈。
它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
(生:想起自己的妈妈。
)
对,他们想到自己的妈妈,小朋友们,你们能体会这时小蝌蚪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吗?(生:思念、难过)
说的真好,那你们结合小蝌蚪现在的心情,我们再来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
现在我来当鲤鱼妈妈,再请两个小朋友做小蝌蚪,你们来向我打听你们的妈妈。
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试一试?
(生:我、我)
那你们两个来。
【分角色表演】
同学们觉得他们表演得好吗?
(生:好)
同学们,我们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了青蛙长什么样
(生:四条腿,宽嘴巴)【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哦,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知道了它妈妈原来有四条腿,宽嘴巴,于是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ppt)
(生: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
哦,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板书)
谁来帮老师画画?
(抽生画图)【画图】
他画对了吗?
(生:对了)
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
小蝌蚪游哇游,他们遇见了谁呀?(生:乌龟)板书
这时小蝌蚪与乌龟发生了什么事啊?用课本上的语言告诉我。
(生: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大家体会一下。
小蝌蚪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对着乌龟喊妈妈的,乌龟又怎么说的。
现在请一位同学读小蝌蚪的话,另一位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生分角色朗读)
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
(生:因为他们看到乌龟有四条腿、阔嘴巴)
那乌龟是他们的妈妈吗?为什么呢?
(生:不是,因为。
)
那乌龟说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生:乌龟说它们的妈妈头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板书
那老师又有疑问了,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而乌龟妈妈却说,蝌蚪妈妈是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到底谁说得对?
(生:都对!)
恩!你们说都对,那如果小蝌蚪要找妈妈,该按什么样的条件找啊?
(生:四条腿,宽嘴巴,长着大眼睛,被着绿衣服)
这些条件组合起来,也就是——青蛙!
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ppt)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齐声朗读4,5,6自然段。
它游哇游,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生:尾巴变短了)板书
恩,他们的尾巴变短咯【画图】
小蝌蚪遇见了一只大青蛙,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生:因为它有四条腿,宽嘴巴,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好,同学们你们看课文,你们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告诉我青蛙的样子吗?Ppt
(生: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这个句子可真美啊!如果我们换一个说法: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生: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
作者写青蛙颜色的词用的很好,你们再看,写青蛙的动作也是很有讲究的,同学们找找用了哪些词?
(生:蹲披露鼓)
【板书:蹲披露鼓】
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
但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生:意思就不一样了)
对,意思就和之前的句子不一样了。
那你们喜欢作者笔下的青蛙吗?带着对青蛙喜欢的心情再齐读这一段话。
同学们,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小蝌蚪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你们说得都很好,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ppt,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青蛙的话。
谁来试一试?
(生:分角色朗读。
)
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ppt,它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生:尾巴已经不见了)
哦,尾巴不见了【画图】
收尾总结
同学们我们这篇课文可算是学完了。
你们再一起朗读一下全文。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又是怎么长成青蛙的
呢?(ppt)谁能简单地说说?
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小蝌蚪的变化过程(ppt)
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那老师考考你们,你们能把正确的顺序找
出来吗?(ppt)
学到这里,老师再考考大家,谁能告诉我青蛙长什么样子吗?
同学们,作者把我们的青蛙写的可真美。
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
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
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
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家庭作业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变→青蛙
大脑袋→长了两→长了两→尾巴→不见
黑灰的身子条后腿条前腿变短尾巴
长尾巴↓↓↓
找妈妈→鲤鱼→乌龟→大青蛙→捉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