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海参海水养殖技术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养殖技术是指在淡水或海水中繁殖海参,以获取大量的海参,以满足市场需求。
由于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养殖技术包括调查和设计海湾,准备繁殖材料,建立繁殖场,制定繁殖计划,科学繁殖,维护和管理,以及海参收购活动等。
一般来说,调查和设计海湾是海参养殖技术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海湾的地理环境,调查海湾的湿度、温度、水质等,以及海湾的水流和海洋生物,以便为海参的繁殖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在准备繁殖材料方面,需要挑选优质的海参种苗,这对海参的繁殖质量至关重要,通常,海参种苗应具有良好的外观,活力旺盛,繁殖潜力强等特点,以确保海参的高产量和高品质。
再者,在建立繁殖场方面,需要根据海参养殖技术和海湾的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繁殖场,以保证海参的正常生长发育。
此外,海参养殖技术还包括制定繁殖计划,科学繁殖,维护和管理,以及海参收购活动。
制定繁殖计划是指根据海参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海湾的特性,确定海参的繁殖时间,繁殖方式,以及繁殖量等,以确保海参的繁殖效果。
科学繁殖是指根据海参的生长发育规律,建
立海参的繁殖系统,以及如何操作海参,以确保海参的繁殖效果。
维护和管理是指在海参繁殖期间,要定期检查海参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疾病,控制繁殖条件,以确保海参的良好健康和高质量的繁殖效果。
最后,海参收购活动是指在海参繁殖完毕后,通过收购市场或拍卖会等形式,将海参出售给消费者,以获取经济效益。
总之,海参养殖技术是一种复杂的科学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地理环境、水质、繁殖材料、繁殖计划、管理技术等等,以获取大量的高品质的海参。
海水养殖海参的养殖系统与水处理技术研究
海水养殖海参的养殖系统与水处理技术研究简介:海水养殖业是一种利用海洋资源进行养殖的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海参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产品,受到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然而,海参养殖过程中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水质处理。
本文将介绍海水养殖海参的养殖系统与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海水养殖海参的养殖系统:海水养殖海参的养殖系统主要包括养殖池、水源供给、废水处理、温度控制等。
首先,养殖池应选择具有较深、宽、长、平坦的地势,以适应海参的习性。
其次,水源供给是养殖系统的基础,应选择水质清洁、富含养分的海水。
废水处理是确保养殖环境卫生的关键环节,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维持水质的清洁。
温度控制是为了使海参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可以利用冷却设备或保温设备调节水温,以满足海参的生长需求。
水处理技术研究:1. 生物过滤技术生物过滤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菌群降解水中有机废物的方法。
在海参养殖过程中,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好氧和厌氧细菌到养殖池中,这些细菌能够分解废物并转化为有机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同时,生物过滤技术还能保持水体中适宜的溶解氧含量和氨氮浓度,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
2. 植物净化技术植物净化技术是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来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
在海参养殖系统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吸附能力和较高养分利用率的水生植物,如水葱、水蕹、石蒜等,作为植物净化系统的组成部分。
这些植物能够有效地吸附废物、减少污染物浓度,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3. 海水循环处理技术海水养殖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保持水质的循环和流动,以保持养殖池中的氧气浓度和养分分布均衡。
海水循环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循环系统将养殖池中的水体循环起来,增加水质的氧气含量,促进海参的呼吸和新陈代谢,同时还可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4. 光合养殖技术光合养殖技术是利用光能供给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光合作用,以提供适宜的水环境。
在海参养殖中,可以使用光合养殖技术来促进水体中的藻类生长,增加废物的处理效果。
海参养殖技术要点
海参养殖技术要点一、海参养殖方式1、潮间带沉笼、沉箱养殖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
沉箱、沉笼可以是水泥制作,也可以是钢筋网衣编制而成,均须牢固的固定于海底。
优点是养殖海参的安全系数较高,便于观察和管理,但需要不断的疏散,否则对生长有一定限制作用。
此种方式目前大面积应用的较少,具备此种养殖环境条件的海区,是海参中间培育的理想方式。
2、室内控温养殖根据海参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使养殖水温始终保持在适宜生长的范围内,以便加快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
黄海水产研究所通过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项目,对“刺参夏眠习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海参的夏眠现象是因水温而致,且海参夏眠的水温随着个体的增长而降低,即个体越大夏眠水温越低。
同时显示,经过夏眠的海参体重明显下降,平均失重为原体重的1/3至1/2,这也是自然水域中海参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在高温期间,采用控温可以解除海参的夏眠,使海参始终处于正常的活动、摄食、成长的状态,从而完全可以避免养育海参夏眠对养殖造成的弊端。
养殖设施:养殖池不宜太大,以长条池为好,便于流水。
池内设有固定或不固定的、多层或多孔的海参“隐蔽物”,以便于管理和清理;水温:适宜水温**好保持在10-13度;苗种规格和放养密度:3~5cm或更大一些为好,放养量视养殖条件而定,一般50~100头/m2 为宜;投饵:首要的是要保证饵料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投饵量以控温状况而变化,一般在日投饵量为体重的1-8%范围内,投饵量调节的主要依据是视刺参对上一次投饵的摄食情况;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重要的是观察,观察包括海参的活动是否有异常、摄食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等等。
及时清池、调节水温、防病治病。
3、围网养殖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如山东长岛海域,因其自然环境的优势,大小岛屿和明暗礁石较多,可以在这些岛屿和礁石之间,加固围网养殖海参。
其优点在于海参仍然像生活在自然海区一样,同时可以减少逃逸便于看管。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技术与技术合作研究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技术与技术合作研究近年来,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养殖品种,海参因其高蛋白、低脂肪、高营养价值等特点备受市场欢迎。
而养殖海参苗则是海参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养殖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技术与技术合作势在必行。
一、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技术1. 海参苗的选取与繁殖海参苗的选取是养殖的首要环节,应选取生长健康、外形完整、体色鲜亮的海参苗进行养殖。
在繁殖过程中,可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来促进海参苗的繁殖。
首先,收集成熟的海参雄性和雌性,对其背部进行清洗以减少杂质对精子的干扰。
然后,将两性的海参放入一起,进行人工授精。
2. 海参苗的饲养与管理对于海参苗的饲养与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养殖场环境进行优化,确保海水的质量和温度适宜海参的生长。
其次,要进行良好的饲料管理,提供适宜的饲料种类和饲料量,以满足海参的生长需求。
此外,还要进行定期的病虫害检查和预防,加强对海参苗的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
3. 海参苗的养殖环境和设备海参苗的养殖环境和设备是影响养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海参苗的养殖效益,应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确保其环境符合海参生长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相应的设备来控制温度、光照和水质等因素,以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
二、海水养殖海参苗技术的合作研究1. 技术交流与合作海水养殖海参苗技术的合作研究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和合作的方式来实现。
可以举办专题讨论会、技术培训班和研讨会等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进行交流与合作。
通过共享经验和资源,可以促进海水养殖海参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
2. 联合研发新技术海水养殖海参苗技术的合作研究还可以通过联合研发新技术来实现。
各个养殖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可以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研发养殖海参苗的新技术。
在研发过程中,可以结合各自的优势和资源,互相补充、合作共赢。
海水养殖海参的生态环境要求与优化方法探究
海水养殖海参的生态环境要求与优化方法探究引言: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药膳中,并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
随着人们对海参需求的增加,海水养殖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然而,海水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海水养殖海参的生态环境要求与优化方法,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海水养殖海参的生态环境要求1. 水质要求:海参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必须维持一定的盐度、酸碱度、溶氧量和温度。
合适的水质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促进海参的健康生长。
2. 养殖基地选择:选择合适的养殖基地是确保海参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
应考虑基地的水源质量、潮汐、海洋水流情况等因素,以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水质的优良。
3. 海底环境:对于海参的生长来说,海底环境的适宜性十分重要。
养殖区域的底质应该均匀、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且有利于海参的栖息与繁殖。
4. 养殖密度:合理控制海养区的养殖密度是促进海参健康生长的关键。
过高的养殖密度容易引发疾病传染和水质污染的风险,因此需要科学确定养殖密度。
二、海水养殖海参的生态环境优化方法1. 净化养殖区域水质:采取生态滤池等处理设备,对养殖区域的底泥、饲料残渣等有机物进行净化处理,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水质的质量和稳定性。
2. 科学投喂: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避免过度投喂造成的营养物质浪费和水质污染。
同时,采用优质饲料和科学配方,保障海参的营养需求。
3. 生态补充:适时引入其他生物,如浮游生物和植物等,以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和生物多样性,提高养殖区域的生态平衡。
4. 轮作养殖:通过合理的养殖区域轮作,减少对同一区域养殖周期的连续利用,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
三、其他环境保护措施1. 科学监测:定期监测养殖区的水质、底质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养殖环境的良好状态。
2. 废水处理:采用适当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废水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参的养殖技术
海参的养殖技术引言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特点,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需求。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海参的养殖已经成为一个逐渐兴起的产业。
本文将介绍海参的养殖技术,包括养殖基础、饲料管理、水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一、养殖基础1.选址海参的养殖场应该选择在水质优良、水温适宜的地方,避免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的地区。
同时,养殖场应该远离工业区和农药使用区,以免对海参生长造成伤害。
2.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场需要建立适当的池塘或海水养殖池,确保充足的养殖空间。
同时,需要安装合适的水肺供氧设备,以保证海参能够正常呼吸。
此外,还需要建设配套的水处理设备,保持水质清洁。
3.种苗选取种苗的选取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应该选取体型健康、生长迅速的海参种苗。
注意避免采购带有病菌或寄生虫的种苗,以免传染给其他海参。
二、饲料管理1.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对于海参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海参主要以藻类、浮游生物和有机底泥为食,需要提供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饲料。
可以选择市售的海参专用饲料,也可以使用自己配制的饲料。
2.饲料喂养饲料的定量和定时喂养对于海参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一天喂养2-3次,每次投喂适量的饲料,避免浪费和水质污染。
同时,要定期检查海参的饲料消耗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3.饲料保存饲料的保存要注意避免霉变和变质。
将饲料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开封后的饲料要及时密封,减少氧气接触,防止饲料变质。
三、水质控制1.水质检测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温度和盐度等重要指标。
保持水质的稳定对于海参的生长非常关键,应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水质处理方法,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2.水质处理根据水质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例如,如果溶解氧含量较低,可以增加水的搅拌强度或增氧设备的使用来提高溶解氧含量。
另外,定期更换部分或全部的养殖水体,也有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
3.水质保持定期清洗养殖池和设备,清除废料和积物,防止水质污染。
海边的圈养海参养殖方法
海边的圈养海参养殖方法概述圈养海参养殖是一种特殊的养殖方式,通过模拟海洋环境,使海参在圈养池中得到适应和生长。
海边的圈养海参养殖方法很受欢迎,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步骤和技巧。
海参选种选择合适的海参种类是圈养海参养殖的第一步。
常见的海参种类有刺参、花参、黄参等。
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及海参的适应性进行选择。
在进行选种时,需要注意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个体。
圈养池建设圈养池是海参养殖的核心设施。
池塘的布局和设计应根据不同的海参种类和养殖规模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圈养池应选择水质清澈、风向稳定的地方,并进行合适的修建和堆积。
养殖池应具有一定的防风、防浪能力,并保证水源充足。
水质管理海参对水质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定期检测和调整水质。
常见的水质参数包括水温、PH值、溶氧量、盐度等。
合理控制这些水质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海参的养殖效益。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水质换水和过滤,确保水质清洁。
饲料投喂海参对饲料的需求较高,所以需要进行合理的饲料投喂。
常见的饲料包括海带、贝类、虾类等。
需要注意的是,饲料的质量和选择应定期检查,避免使用含有不良物质的饲料。
根据海参的生长状态和种类,要确定合适的饲料投喂量和频率。
病虫害防治圈养海参在繁殖和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
因此,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应注意定期检查养殖池的水质和海参的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使用合适的药物和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确保海参的健康和安全。
冬季保温在寒冷的冬季,需要对养殖池进行保温处理,以确保海参的正常生长。
可以采取加温设备、保温棚等措施,调控水温,防止冷凝水形成和水体冻结。
保持适宜的水温,对海参的生长和繁殖都有很大的帮助。
市场销售海参成熟后,可以进行市场销售。
对于销售,可以选择批发市场、餐饮市场、网络销售等多种方式。
根据市场需求,可以适量调整饲养密度和出售量,以避免供应过剩或不足的情况。
总结海边的圈养海参养殖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工作。
海水养殖海参的饲养管理与生产效益评估研究
海水养殖海参的饲养管理与生产效益评估研究饲养海参是一项传统而又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产业。
养殖海参不仅能提供人们所需的高质量食品,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
本文将探讨海水养殖海参的饲养管理,以及对其生产效益的评估研究。
一、海水养殖海参的饲养管理海参作为高价值的水产品,其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饲养管理措施。
1. 水质管理保持适宜的水质对海参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调整水质。
此外,定期更换或处理饲养池的水也是必要的。
2. 饲料管理选择适当的饲料是确保海参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
根据海参的不同阶段,合理选择饲料的种类和配比。
饲料应具有充足的营养价值,并且能够被海参充分消化吸收。
3. 疾病防控海参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因此疾病的防控是养殖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海参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个体。
同时,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控制可能引起疾病传播的因素,如水质污染、病原体等。
4. 密度控制合理控制海参的饲养密度,是保证海参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密度会影响海参的生长和免疫力,导致生长迟缓和易感染疾病。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水质、饲料和海参的生长状态等因素,调整合理的饲养密度。
以上是海水养殖海参的一些重要的饲养管理措施,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海参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果,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海水养殖海参的生产效益评估研究海水养殖海参的生产效益评估是对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参考。
以下是一些评估海水养殖海参效益的指标。
1.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评估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基准。
通过比较养殖成本和养殖收入,可以得出养殖海参的经济效益。
养殖成本包括海参种苗、饲料、水电费用等,而养殖收入主要来自出售的海参产量和价格。
2. 环保效益海水养殖海参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评估其环保效益有助于优化养殖模式和提高养殖效率。
这包括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保护、废物处理和再利用等方面。
关于海参海水养殖的分析与探讨
S h u i c h a n y u y e近些年,在我国的沿海地区,海参海水养殖开展的异常火热,海参的销量更是逐年增加,经济收益也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便让更多的人投入到了海参海水养殖产业当中。
但是,海参海水养殖对于水质的要求非常严格,而人工海水养殖海参也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这些对于海参的发育和存活都会造成影响,如果出现问题,便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海参海水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海参海水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为了能够使海参海水养殖的规模变得越来越规范,让海参的存活率和整体的质量都得到提升,对海参海水养殖进行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
1、海参海水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缺少专业的技术支持在我国,目前海参海水养殖还大多以个体经营为主,并没有形成一个国家产业链,对于海参的养殖基本上也都是在以往养殖经验上进行不断的改进,逐渐摸索养殖新技术,以此来提高海参的质量与产量。
但是,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域水质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如果把别人的养殖经验和技术完全照搬过来,也是不太适用,所以,海参海水养殖缺少专业人员的技术帮助,一旦遇到了病害,或者是遇到了其他突发状况,便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这也会对海参海水养殖户造成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
②海参海水养殖具有盲目性由于海参海水养殖可以为养殖户创造出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市场需求量也非常大,这便使得更多的人投入到海参海水养殖的产业当中。
可是,海参海水养殖前期的投入很大,周期也比较长,同时还会受到环境的很大影响,因此,海参海水养殖面临的风险非常大,很多养殖户在养殖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于市场具体情况也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盲目的进行海参海水养殖,这样的结果通常都是适得其反,不但会影响到海参的养殖,还会给自己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
③缺少海参销售的营销策划,海参市场不规范海参的市场价格通常都比较高,可目前海参海水养殖户并没有一套很好的营销策划,这便导致海参的销售成为了海参海水养殖存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研究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参养殖的需求逐渐增加,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在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培育、环境控制、疾病预防和养殖设施设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如何提高海参苗的种植效率、健康状况和生态友好性。
首先,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其培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创新理念,科研人员不断改进了海参苗的培育方法。
传统的培育方法往往受限于水质和饲料的质量,导致了海参苗的生长缓慢和生存率低。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培育方法不断涌现。
例如,采用人工合成的饲料替代传统饲料,在提高海参苗的饲料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海水养殖对海洋资源的侵蚀程度。
此外,利用先进的水生态系统和环境监测技术,科研人员能够更好地控制养殖环境,提供更适宜的生长和繁殖条件,从而大大提高了海参苗的培育效益。
其次,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也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疾病是海水养殖海参苗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依赖于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这种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容易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和选择育种技术,科研人员能够选育出抗病性更强的海参苗品种。
同时,通过引入先进的疫苗接种和免疫调节技术,科研人员能够提高海参苗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这些研究成果为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此外,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也对养殖设施的设计和环境控制产生了积极影响。
养殖设施的合理设计可以提高海参苗的生长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科技创新使得养殖设施能够更好地满足海参苗对温度、氧气、光照等环境要求。
例如,将智能监测设备应用于养殖设施,可以实时监测和调节养殖环境,提供最佳生长条件。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技术创新与推广研究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技术创新与推广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海水养殖成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养殖方式。
在这个领域中,海参苗的养殖技术的创新与推广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海参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珍贵食品,具有市场前景广阔。
因此,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技术创新与推广研究能够提高养殖效益,推动海参养殖产业的发展。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养殖技术,提高海参苗的养殖效果和品质,从而推动海参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在养殖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如种苗选育、养殖环境的控制、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
以下将从这些方面介绍海水养殖海参苗技术的创新与推广研究。
首先,种苗选育是海水养殖海参苗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
选育优质的海参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目前,有多种选育方法得到了应用。
其中,基因选育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通过对海参苗的基因组进行研究,筛选出生长快、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系,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还可以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海参苗的选育,这些方法能够提高选育效率,加快选育进程。
其次,养殖环境的控制是促进海水养殖海参苗技术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在养殖过程中,保持合适的养殖环境对海参苗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例如,温度、光照、盐度和水质等因素都对海参苗的生长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通过建立合理的养殖设施,控制养殖环境的温度、光照等参数,提供适宜的水质,可以提高海参苗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第三,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海水养殖海参苗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
饲养管理涉及到饲料的配方、喂养频率和饲养密度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海参苗的食欲和消化能力,增强其免疫力,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风险。
同时,适度的饲养密度能够保证海参苗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因此,通过不断改进饲料的配方,研究和探索最佳饲养管理方法,能够提高海参苗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最后,疾病防控是科学推广海水养殖海参苗技术的重要环节。
海水养殖海参的育苗与扩苗技术研究
海水养殖海参的育苗与扩苗技术研究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海水养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式。
海水养殖海参的育苗与扩苗技术研究,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减少资源损耗具有重要意义。
育苗是海水养殖海参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选择健康的成体海参,提取其生殖系统中的精子和卵子,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受精。
为了提高受精率,可以使用辅助受精技术,如化学刺激受精剂、电刺激受精法等。
随后,受精卵经过一定时间的孵化,形成幼苗。
在育苗的过程中,环境条件的控制非常重要。
温度、光照、水质等因素的合理调节,有助于提高幼苗的存活率。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育苗期海参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为育苗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扩苗是海水养殖海参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在幼苗期结束后,需要将幼苗转移到养殖池中进行扩养。
扩苗技术的研究旨在提高海参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首先,应该注重养殖池的设计和管理。
养殖池的尺寸、水质、饲料投喂等都会对扩苗效果产生影响。
其次,控制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也非常重要。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投喂策略,可以提高海参的摄食量和养殖效益。
同时,应该加强对养殖环境中病害的防控研究,提高海参的抗病能力,减少经济损失。
在海水养殖海参的育苗与扩苗技术研究中,还应该注重科技的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可以加速研究进程,提高养殖的效益。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良和优化海参的生长性状和养殖性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为育苗和扩苗技术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海参的生物学特性。
除了科技的应用,还应该注重传统经验的总结和分享。
海水养殖海参的育苗与扩苗技术研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验。
通过与养殖者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此外,还应该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国内外养殖专家共同研究,开展合作研究项目,互相借鉴和学习,推动海水养殖海参的育苗与扩苗技术的发展。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发育与生长规律研究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发育与生长规律研究引言:海参是一种珍稀的海洋食品,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海参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因此海参养殖成为了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
而要实现有效的养殖,研究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发育和生长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水养殖海参苗发育和生长的关键因素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发育过程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孵化、幼苗期和稚苗期。
孵化是指海参卵经过特定的处理和孵化条件孵化成为初生幼体。
在这一阶段,温度和盐度是关键因素,孵化的最佳温度为20-25摄氏度,盐度为30-35‰。
幼苗期是指海参从孵化后到获得毛刺和腕足变形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海参对于饵料的摄食能力逐渐提升,因此提供充足和适当的饵料成为关键。
稚苗期是指海参幼体变成小海参的阶段,此时对水质要求更高,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和低浓度的饵料。
二、孵化条件的研究孵化是海水养殖海参苗发育的首要环节,孵化条件的研究对于提高发育率和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孵化过程中温度和盐度是关键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在20-25摄氏度的温度下,海参卵的孵化率最高。
此外,适宜的盐度范围为30-35‰。
这是因为适宜的温度和盐度能够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促进卵的发育。
三、幼苗期的饵料研究幼苗期是海水养殖海参苗发育的关键阶段,研究幼苗期的饵料是改善发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供适量的营养物质和优化饵料组成上。
一些常用的饵料包括藻类、小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苗,其中藻类是最常用的饵料之一。
藻类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此外,藻类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海参幼苗的生长和免疫力的提高。
因此,合理选择和使用藻类饵料将对海参幼苗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稚苗期的水质研究稚苗期是海水养殖海参苗发育的最后阶段,此时水质的优劣对于海参的成长和饲养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模式与方式研究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模式与方式研究海参是一种在中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产品,其养殖也是一项广泛发展的海洋养殖业。
海参的养殖模式与方式对养殖效果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模式与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模式主要可以分为自然放养和人工养殖两种。
自然放养是指将海参苗投放到合适的海域,依靠自然环境中的浮游生物等为海参提供养料,通过海水环境的自然变化来促进海参的生长。
自然放养的优点是投入较少,环境适应性好,风险较小。
但是,弱势环境中的竞争、捕食和疾病等因素也会对海参的生长和养殖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而人工养殖则是指将海参苗投放到人工构筑的养殖场或养殖箱中进行养殖。
人工养殖可以通过控制海水温度、盐度和养料配方等,创造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海参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同时,人工养殖还可以更好地监控和管理养殖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但是人工养殖需要投入较大的初期成本,对养殖技术要求较高,风险也相应增加。
因此,在选择养殖模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投入和风险。
无论是自然放养还是人工养殖,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方式都包括围网养殖、池塘养殖和设施养殖等。
围网养殖是将海参苗放置在合适大小的网箱内,通过围网来限制海参的活动范围。
围网养殖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场地利用率高,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损失和防止海参的外逃。
然而,围网养殖也存在养料供给不均匀、水质监测困难等问题,对养殖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池塘养殖是在适宜的海水池塘中养殖海参。
这种养殖方式的优点是容易控制环境因素、养殖技术要求较低。
但是,由于海参的群居性和活动特点,池塘养殖的密度和池塘的净水效果会对养殖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池塘养殖中需要注意适当调整密度和加强水质管理。
设施养殖是利用人工建筑物如海参养殖箱、养殖网箱等进行海参养殖。
设施养殖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环境因素,提高养殖效果和产量。
同时,设施养殖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监测和控制养殖环境,降低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海水养殖海参的养殖策略与管理模式研究
海水养殖海参的养殖策略与管理模式研究海参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海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食品以及美容等领域。
海水养殖海参的养殖策略和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以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海水养殖海参的养殖策略和管理模式,以期为海参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养殖环境规划及设备选择养殖环境是影响海参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养殖场地时,需要考虑水质、温度、潮流等因素。
合适的水质条件对于海参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进行水质检测和调整。
此外,应根据海参的生长要求选择相应的设备和养殖方式,如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
二、种苗选育和养殖周期管理良好的种苗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基础。
在种苗选育中,应选择优质育苗基地,并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如合理的饵料搭配、适度的水温控制等。
此外,控制养殖周期非常重要,应根据海参的生长速度和市场需求确定合适的养殖周期,并进行适时的出栏。
三、科学饲养管理科学饲养管理是保证海参健康成长的关键。
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饵料搭配和投喂计划,根据海参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选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配比。
其次,要注意饵料的质量和来源,选择优质饲料,并进行适量投喂,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恶化和水体富营养化。
此外,定期清理养殖底泥,维持水体清洁,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四、疾病防控与水质管理在海水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至关重要的。
要定期检测水体和海参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监测和管理水质也是重要的一环,保持合适的水质条件,避免因水质恶化而影响海参生长发育。
五、市场需求分析和营销策略养殖海参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销售,因此市场需求的分析和营销策略的制定都非常重要。
要关注市场趋势,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和策略制定。
此外,加强与批发商、零售商的合作,搭建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
六、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海水养殖海参的养殖策略和管理模式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
小议海参海水养殖技术
小议海参海水养殖技术1、育苗设施与水质条件1)育苗设施要齐全完备主要包括沉淀滤水设施、增氧设施、育苗室和饵料室。
育苗水体1000m3分为10个培育池,每个100m32)海水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育苗用水经二级过滤系统沉淀,再经入池管道口300 目筛绢网滤出,经镜检无大型原生动物入池。
2、藻种选择与饵料培养1 )单胞藻饵料种类硅藻类有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藻、牟氏角毛藻;绿藻类则有扁藻、小球藻。
2)饵料培养分为 3 级,一级瓶藻种培养:选用康威液做营养盐,沸水消毒;二级中继培养:采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袋(罩网笼)过滤;三级开放式培养:在专用饵料培养池进行生产。
3、刺海参室内人工育苗1 )亲参采捕以自然海区采捕的刺参为好。
采捕时间应选在海水底层水温达到15〜16C时,亲参产卵前5〜8d,集中采捕。
选择体长20cm 以上、体重250g 以上、性腺指数10%以上、无损伤的个体作亲参。
2)亲参的蓄养蓄养密度以每立方米15〜30只为宜。
每天早上倒池和换水,清除粪便和污物,晚上再换水1次,每次换水1 / 3〜1/2,换水温差小于1C。
早繁苗可提前采捕升温促熟,这时蓄养时间较长,需投饵,饵料为鼠尾藻碎屑或人工配合饵料,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4%〜7%。
3)产卵孵化与幼体培育(1)产卵在蓄养3〜7d 后,亲参可以在蓄养池中自然排精产卵;育苗厂多采用阴干流水刺激法诱导产卵。
做法是蓄养7d 左右,傍晚19点以后进行,将池内海水放干,使亲参在池内阴干40〜60min,然后用海水冲击30〜45min,同时洗刷蓄养池,再注入过滤的新鲜海水,亲参一般在当日或第2d 产卵。
在雌参产卵前将其移入产卵箱(透明的玻璃、有机玻璃水族箱或塑料水桶)进行产卵受精,可适当人工添加精液(每个卵周围3〜 5 个为宜)并不断搅动水体。
一般100L的产卵箱可放8〜14只亲参,采卵密度80粒ml 左右。
亲参产卵受精后及时将亲参移出,并用过滤海水洗卵,一直到池水变清为止。
海参养殖的十项技术要点介绍
海参养殖的十项技术要点介绍刺参(俗称海参),是我国海产八珍之一,山东是我国海参主要原产地,胶东海参以其个大、皮厚、刺多被称为“海参之王”而享誉国内外。
山东海参增养殖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由于工厂化育苗的突破,增养殖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对海参保健作用认识的深入以及养殖技术的突破,养殖生产已由昔日的岸礁海底增养殖、实现了陆上池养,养殖面积由东部沿海向西部推进。
目前全处养殖面积已达40多万亩,预计产值可达90亿元,已成为我省优势水产品养殖中第一大产业。
一、池塘环境条件。
池塘应选择在避开淡水流入的河口区,无工业污染。
池塘大小以10~15亩为宜,其它规格的池塘亦可使用。
底质以砂砾底或硬泥底质为佳,对潍北和黄河三角洲来说,虽粉沙土质适宜海参栖息生长,但必须对底质进行硬化处理。
利用养虾池养殖海参,要进行池塘改造,并在放苗前排干池水,进行彻底清淤、清池和消毒,以确保池塘良好环境。
二、人工参礁设置。
依据海闯的生态习性,必须对原有池塘进行改造和设置参礁。
参礁材料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多以石块、瓦片、水泥框架、旧扇贝笼为主,考虑到我省西部沿海石块缺乏,可用瓦片、网片、水泥管、旧轮胎、塑料膜等器材,原则上要多孔、多层,参礁面积应占池塘面积的40%左右,高度以50~80厘米为宜,以满足高温度夏的要求。
三、苗种质量要求。
参苗好坏直接影响海参生长和成活率。
要选择不同海域的亲体培育出来的参苗。
优质参苗体表干净、无粘液,体态伸展活动自如,不抱团,肉刺完整、尖挺,摄食量大、排便迅速呈条状。
购苗时应用PCR等技术进行监测和检疫,确保无病毒参苗和残苗进入养成池。
四、放苗规格密度。
按照规范要求,苗种放养规格在30~40头/公斤,放春密度为5~10头/平方米,养殖周期为8~12个月;规格在300~500头/公斤,放养密度为10~15头/平方米,养殖周期为18~24个月。
合理的放苗密度应根据养殖方式、技术水平、换水条件和饵料供应等状况来决定。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养殖技术海参的日常管理养殖技术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于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海黄瓜”;其营养价值极高;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名贵滋补品,被人们誉为海中人参,因此得名海参;据专家分析,海参主要是由大量的黏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组成,具有抗肿瘤、抗凝血、防衰老作用;1、池塘条件海参一般栖息在3m-15m的浅海中,喜欢生活在水流平静、海藻茂盛的岩礁海底或大叶藻丛生、较硬的泥沙海底;它不耐低盐,最适宜的盐度是28-38,因此池塘应建在海域宽阔、水质清澈、饵料丰富、远离河口及没有污染的海域,这种环境下海参生长较快;海参喜欢附着在坚硬的附着物上,养殖海参就要特意给它创造这样的环境,通过在池塘底部投放石头、瓦片、水泥砖等进行人工造礁;由于石头的表面积比较大,生长基础饵料也比较多,可以给海参供食,因此用石头造礁的效果最好;池塘建好后,放养参苗;苗种选择要讲究早、大、壮,即第一批产的卵比较健壮一些,所以要选择早苗;如果苗种比较充裕,要尽量选择大苗;在同批大苗当中,如果都很大,要选择壮苗;需要注意的是,放养密度要合理,过大的放养密度会引起病害;2、苗种选择选择规格为3cm-10cm、无伤病的苗种,每1/15公顷放养2000头-6000头,放养密度太大可能引发病害甚至出现长不大的情况,造成商品率太低;3、养殖管理海参的日常管理简单;一是换水,采用自由纳潮式养殖,要保证每天纳水两遍;换水量少容易出现病害;海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在0℃-20℃的水温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但是当温度超过28℃时,需要采取遮阳、换水等措施降温;平时的饲养管理则较为简单,海参主要是以浮游生物、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食,海水中的饵料生物基本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在浮游生物少的季节里,可投喂适量的饲料;海参的敌害较少,主要有日本鲟和鲈鱼等,一经发现就要及时捞出;海参烂边病症状及防治技术烂边病该病多在每年6~7月份耳状幼体阶段发生,死亡率一般较高;2003~2004年度在山东省蓬莱、长岛、皎南等地的海参育苗场广泛流行,死亡率可达90%;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糊不清,逐步溃烂,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经苏木一伊红染色发现细胞核固缩深染,组织细胞坏死;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研究分析表明弧菌Vibrio lentus是烂边病的致病原之一;通过病原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只有呋喃类抗菌素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预防时可采取3+3的形式,即用药3d停药3d的方式进行药物全池泼洒,用药剂量为3×10-6:而治疗时,剂量升高到5×1 0-6,每日施药1次,直至痊愈;海参池塘养殖技术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为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将海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推荐给大家,以供参考;建造养参池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最好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放人工海参礁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海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参苗的运输通常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所谓湿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外围用塑料布挡风;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参苗的投放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按大苗少投放,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通常300-500头/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30头/平方米,最终成活率可达35%左右;参苗的投放密度除与水温水质有关外,还与投喂管理有关,合理的投喂质量较好的海参配合饲料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饵料投喂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均匀泼洒在参礁上及其附近,投喂量按池内海参总重的百分之3-5即可,一般每天早晚各投一次,也可隔天投喂,注意每天投喂时不要向外排水,以免饲料流失造成浪费,7-9月份一般不投喂;注意事项海参体重一般达到250克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可根据市场价格和养殖周期灵活掌握,一般深秋初冬收获较多,收获方法主要以潜水捕获为主,有条件的可以排干池水进行挑拣;刺参养殖技术刺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近几年刺参的价格居高不下,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参池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但养海参从近几年来看,品质在褪化,病害在加重,加上海参养殖技术的落后,养刺参的风险越来越大;为了降低风险,使养参者更好的掌握海参养殖技术,特编写本材料,供大家参考;海参的生态习性如何自然海区,海参多栖息于水深3-20米的浅海,生活在水质清澄,饵料丰富,无淡水流入,海藻茂盛的岩礁底或泥沙底,盐度28‰~32‰,PH7.8~8.4,水温不高于30℃,冬季不结冰的区域; 海参饵料以单胞藻,底栖硅藻,有机碎屑、混在泥沙里的有机质和小型动物尸体为食,捕食时利用触手连泥沙一并吞入;刺参对水温的要求如何刺参是一种寒温带种类,生存的水温-1.5~30℃,水温低于3℃时摄食量减少,处于半休眠状态;水温10~15℃时摄食量最大;17~19℃时摄取食量又大大下降;超过20℃时进入夏眠;因此说,刺参的适温范围3~20℃,水温低于2℃或大于23℃时则停止生长;受水温的影响,刺参在1年中有2个生长季节,一是春季的3月中旬—5月底,另一个是秋季的9月—11月;刺参对盐度的适应性如何刺参属狭盐生物,对盐度的较适范围26‰~34‰,盐度低于20‰时便有大量的个体死亡、溃烂;水温20℃以下时,水温越高刺参对低盐的耐受力越强;刺参的生长规律怎样刺参有2个快速生长期,一是水温10℃左右至夏眠前,此时参的体长增加明显,且体壁薄,属体长增长期;二是夏眠后水温降到10℃左右时,此期体重增加量大,体壁明显增厚;因此,在这两个时期多投饵,多换水,特别在秋季要加大饵料蛋白质的含量,以促进刺参的快速生长;如何改造虾池养殖刺参养参的虾池以20~40亩,长方形南北向,水深2~3米为宜;在池内开挖1条30~50cm深的环沟,环沟面积占池面积的1/4~1/5左右,坡度不宜太大;虾池底质较好的可采用以下方法改造:一是投石法,每隔1—1.5m左右投石一堆,每堆0.5~1m3左右,也可随意向池中投乱石、瓦片等;二是建造人工参礁,采用水泥制造的多孔、多层次,孔径8~10cm左右,便于刺参栖息捕食;对软泥底虾池采用吊物的形式,即在虾池中打桩,用绳索和旧网片架起层面,投放瓦片、筐笼、轮胎石板等在上面;排与排的间距为30~50cm,高度30cm左右,顺着进排水的方向排列;如何清池和肥水池塘进水以淹没参礁为度,亩用生石灰80—100kg或漂白粉10kg浸泡消毒,2天后排干池水,用60目筛网过滤进水50~60cm,亩施伟嘉肥水宝0.5—1kg,益生活水素200~300克,待7—10天池水呈茶褐色,有益菌和有益藻类大量繁殖即可投苗;优质刺参苗的标准是什么体态伸展粗壮,色泽鲜艳,肉刺尖而高;头尾活动自如,运动快,伸展自然,排便不粘而散,吃食快;体态色暗而粘滑,肉刺秃而短,粪便粘,管足无力的坚决不要;参苗的投放密度如何确定参苗的放养密度要据规格大小而合理控制,通常300~500头/斤的亩放5000~10000头;规格30~50头/斤的亩放2000~3000头;放苗密度还要根据水质、换水量的大小,水体的肥瘦程度及是否投饵等随时调整;苗种投放时要注意哪些环节苗种投放前最好选用20ppm的青霉素或20ppm的氟星药浴30分钟,杀灭各种病菌;放苗时穿好潜水衣,将参苗放在水桶中,均匀撒在石块、瓦片上,手的起点离水面10cm左右,这样做即可提高参苗的成活率,又可保持水底硅藻的有效繁殖;二是采用网袋投放法:1cm左右幼参附着和活动能力很弱,如直接投放在池中必然造成大量死亡,可将参苗装在20目网袋中,每袋100头~200头,网袋中放进小石块,以防漂浮和移动,放在人工参礁上;网袋口敞开,让参苗慢慢从网袋中爬出;刺参养殖中如何科学的投喂虾池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适量投饵是刺参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投饵量一般为刺参体重的3~5%,也可据参肠道饱满度来调整,水温低于5℃和夏眠期间不投喂,6月中旬前每3—4天投1次,10月上旬后日投1次,并加大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以促进刺参的快速生长;刺参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故白天的投饲量占40%,晚上占60%;如何做好水质调控早春时节控制换水量,采用多进少出的办法,排出10cm,进水15cm,达最高水位后进5m 排5cm;刺参夏眠后池水保持2m以上,加大换水量,降低水温,排除残饵和脏物;同时,整个养殖过程中要通过施用肥水宝和益生活水素来增加池内浮游生物量,保持透明度1.2~1.5米左右,使刺参避免强光直射,改善栖息环境;为了更好的改良水质,养参过程中要定期使用益嘉素,芽孢杆菌、EM活水素、双效底净、久氧等产品,以降低氨氮,亚硝酸盐,改良黑底,臭底等现象;养成管理中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一、要防止暴雨季节大量淡水注入,刺参属狭盐类,池内水体的骤降极易造成溃烂、死亡,故雨季要及时排掉表层淡水;二、要防止池内海菜、海草、残饵等的腐烂,使局部缺氧,造成刺参死亡;可在高温期使用久氧泼洒或加量使用EM活水素,浓缩芽孢杆菌分解残饵,粪便等调控;三、要注意越冬期管理;要及时在冰面打眼,除积雪,以增加水中溶氧和基础饵料的繁殖;池塘养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那些1.池水不活的问题海参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其活动范围小,行动速度缓慢,主要靠海水的流动带走排泄物和周围的污物,以得到良好的生活水环境;目前新建潮间带养参池塘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多数养参池塘换水量不大,且有许多死角,海参得不到良好的水环境,正常的栖息、存活和生长受到制约;我们认为,应加大日换水量至50%以上,且大量使用活菌改良;2.栖息物体的数量问题栖息物体是池养海参的主要生活场所,栖息物体服从海参夏眠和较明显的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栖息物体的数量少,尤其是软泥底池塘,海参生活空间狭小,不利于海参的正常栖息生活;目前养参单位投放栖息物体的数量普遍少,有的不到1%;我们的设计是:投放栖息物体应占池塘面积应达到50%左右,且均匀分布;投放栖息物体的体积达到池塘水体的10%以上;这样一来,尽管要增加不少投资,但能得到很可观的生产回报率;3.放苗和存养密度不适宜的问题在目前的养参池塘条件下,有2种较极端的情况:一是放养密度太稀,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存养密度在1000头/亩以下,池塘利用率低,生产潜力得不到适度挖掘;另一种是放养密度过大,存养密度在25000头/亩以上,超出生产环境承载能力,其结果是海参死亡严重,或海参生长缓慢,从粗养到半精养,存养密度应该掌握在4000-10000头/亩为宜;4.投饵的问题掌握不好投饵属普遍现象;自然海区的海参,春末夏初摄食旺盛季节,整体与胴体比在2:1出皮率50%左右;池塘养参,应根据池塘条件、养殖密度及海参出皮率等掌握投饵量;一般来讲,池塘较肥沃、养殖密度较稀的,不需要投饵;养殖密度较大的,在摄食旺盛季节需要适量投饵;投饵应掌握以下原则:1出皮率小于50%时须投饵;2避免投饵堆积;3要适量投饵,尽量减少饵料在池底没被摄食完便腐烂变质的现象;4应选用遇水较易溃散且质优的饲料,切忌投放如成捆的海带等海参不能摄食的东西;近年来,刺参养殖的病害日趋严重,如何做好预防,成为广大养参者关注的焦点;我们成功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一、是定期采用PV-菌毒嘉,海参宝,施必康0.2~0.3ppm全池泼洒;二、是坚持用参友、润生康、EM活水素、水产专用多维等拌饵投喂;三、是定期内服氟星、嘉菌敌1号、三黄粉;四、是采用久氧、益嘉素、双效底净等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通过半月一次的泼洒益生活水素,浓缩芽胞杆菌,让有益菌大量繁殖,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海参化皮病的主要症状是啥发病刺参先是肿嘴、吐肠,继而体壁失去形状和弹性,皮肤溃烂,骨片散落,逐渐融化成鼻涕状的胶体,最后其躯体全部烂掉,只在附着物上留下一个白色印痕;海参化皮病的主要原因是啥如何科学的治疗1、放养密度大,水质败坏,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治疗方法是降低放养密度,加大换水量,超量投放双效底净、EM、芽孢杆菌等;2、阴性短杆菌引起;治疗方法是拌土泼洒海参宝、PV-菌毒嘉等粉剂的底层杀菌药物,同时拌料内服嘉菌敌一号、参友、润生康等;3、高温期底层缺氧引起;治疗方法是泼洒底层持续放氧效果最好的久氧;4、水质淡化引起;方法是暴雨后要及时排掉表层淡水,纳水时决不纳进盐度过低的水;刺参养殖中如何驱虫刺参养殖中猛水蚤、桡足类、水蜈蚣等大量繁殖时严重影响刺参的生长,可用150~200克/亩米的嘉虫清配合全无敌早上池边泼洒,连用1~2次至虫体消失即可;赤潮、黑潮、黄潮如何防治三潮必须提前防治,当水体透明度降到0.5米以下时,就应处理;一是全池泼洒益嘉素,亩用300~500克,二是泼洒生石灰,将30kg/亩的生石灰碾成末,均匀泼洒;海参佝偻病如何治疗最新发现的一种海参疾病,参体蜷曲,不伸展;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有关,我们用润生康配合参友、多维连喂5-7天,症状基本消失;参池青苔过多咋办青苔过多一是造成参池透明度过大,二是青苔老化、枯死腐烂后,当水温升高时,隐蔽其下的海参受腐烂藻类的污染侵害而又爬不出来,必定大批死亡,由此造成的损失相当惨重;过多的青苔必须清除;方法是亩水深1米用200克青苔净拌土均匀泼洒,对准青苔多的地方洒即可;杀灭青苔后2-3天及时用芽孢杆菌、EM活菌净化水质;裸甲藻如何处理赤潮生物的一种,其繁殖过程中和死亡后,可产生多种毒素,引起海参的神经麻木、代谢失调及呼吸障碍,最后导致海参死亡;夏秋水成茶褐色时要注意用显微镜鉴别是否甲藻引起;处理方法一是加大换水量二是全池泼洒伟嘉肥水宝、益生活水素,繁殖有益藻类抑制甲藻生存;活水素和浓缩芽胞杆菌在刺参养殖、育苗中有什么作用益生素和芽胞杆菌又称微生态制剂,主要含有光合细菌、芽胞杆菌、硝化细菌、EM菌等;这些有益菌在水中大量繁殖,可产生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及蛋白酶、脂肪酶、纤维酶等,参与机体的某些重要代谢反应,促进海参的消化吸收;有益菌在海参肠内迅速繁殖,能和病原菌竞争肠内的定居部位,与致病菌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有益菌能使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加快免疫器官的发育;有益菌在水中以氨氮、H2S、亚硝基氮、CO2及动植物尸体为营养源,迅速大量繁殖,降够净化水质,改善池底黑臭,为海参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建仪养殖中隔半月左右每亩投200~300克,育苗中每天投一次,每次5克/米3,另可拌饵坚持投喂;益嘉素的主要成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益嘉素主要是高活性黄腐植酸类及特殊增互补物等;它能迅速与水体中的硫化氢、亚硝酸盐、氨氮发生反应,净化水质,提高透明度,改善底质环境,改良池底黑臭等;可在养殖、育苗中经常使用,无毒副作用;海参育苗、养殖中为什么需添加参友参友主要是免疫促生长剂,由小分子肽、β—葡聚糖、聚甘露糖醛酸多糖、核苷、多种维生素、溶菌酶等制成;它是广谱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能够刺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细胞,使海参抗感染能力和免疫力显着增强;同时本品能增强食欲,提高饵料效率,促进胆汁分泌,是较好的促生长剂,更是海参较好的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产品;久氧在海参养殖中有什么益处久氧又称颗粒氧,投入池中能在水底持续放氧三天,可氧化池底有毒物质,改良底质;在天闷热,气候突变时可缓解海参因缺氧而化皮死亡的症状,提高海参的成活率;润生康对海参有啥独特之处润生康的主要成分是贝内克菌、蛭弧菌、寡聚糖、微量元素等,它有独特的“以菌制菌”生物效应,能够促进海参的营养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采用先进的脂质体微胶囊技术,即可泼洒又可内服;对海参的佝偻病有特效;如何快速降解氨氮、硫化氢、压硝酸盐全池泼洒双效底净;双效底净的主要成分是芽孢杆菌、过碳酸钠、麦饭石等,由吸附剂、络合剂、表面活性剂等多种成分组成,它能迅速分解底泥,释放营养元素,促进水体氮磷循环,增加底层溶氧,通过吸附分解作用短时间内改良水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海参海水养殖技术
(辽宁省海域和海岛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
【摘要】海参自古被列为“海中八珍”之一,有“海中人参”的美誉。
据研究,海参特别是北方刺海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特点,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上涨,由此带动了海参养殖热的兴起。
刺海参养殖已成为继对虾养殖之后又一新的海水养殖热点,及时开展海参规范化繁育及养殖推广成为当前海水养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海参;养殖条件;种类
1、育苗设施与水质条件
1)育苗设施要齐全完备
主要包括沉淀滤水设施、增氧设施、育苗室和饵料室。
育苗水体1000m3,分为10个培育池,每个100m3。
2)海水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育苗用水经二级过滤系统沉淀,再经入池管道口300目筛绢网滤出,经镜检无大型原生动物入池。
2、藻种选择与饵料培养
1)单胞藻饵料种类
硅藻类有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藻、牟氏角毛藻;绿藻类则有扁藻、小球藻。
2)饵料培养
分为3级,一级瓶藻种培养:选用康威液做营养盐,沸水消毒;二级中继培养:采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袋(罩网笼)过滤;三级开放式培养:在专用饵料培养池进行生产。
3、刺海参室内人工育苗
1)亲参采捕
以自然海区采捕的刺参为好。
采捕时间应选在海水底层水温达到15~16℃时,亲参产卵前5~8d,集中采捕。
选择体长20cm以上、体重250g以上、性腺指数10%以上、无损伤的个体作亲参。
2)亲参的蓄养
蓄养密度以每立方米15~30只为宜。
每天早上倒池和换水,清除粪便和污物,晚上再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2,换水温差小于1℃。
早繁苗可提前采捕升温促熟,这时蓄养时间较长,需投饵,饵料为鼠尾藻碎屑或人工配合饵料,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4%~7%。
3)产卵孵化与幼体培育
(1)产卵
在蓄养3~7d后,亲参可以在蓄养池中自然排精产卵;育苗厂多采用阴干流水刺激法诱导产卵。
做法是蓄养7d左右,傍晚19点以后进行,将池内海水放干,使亲参在池内阴干40~60min,然后用海水冲击30~45min,同时洗刷蓄养池,再注入过滤的新鲜海水,亲参一般在当日或第2d产卵。
在雌参产卵前将其移入产卵箱(透明的玻璃、有机玻璃水族箱或塑料水桶)进行产卵受精,可适当人工添加精液(每个卵周围3~5个为宜)并不断搅动水体。
一般100L的产卵箱可放8~14只亲参,采卵密度80粒ml左右。
亲参产卵受精后及时将亲参移出,并用过滤海水洗卵,一直到池水变清为止。
(2)孵化
受精卵直接在蓄养池孵化或移入孵化槽、培育池中孵化。
在产卵箱产卵受精的,计数后应立即将受精卵移入孵化槽内或培育池内。
孵化过程要注意经常充气和搅动水体。
(3)幼体培育
初耳幼体产生后,稀疏、分池进行幼体培育。
孵化36~48h后,即可投饵。
饵料主要为培养的藻类,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等。
藻类的日投饵量在初耳幼体期为每毫升1.5万细胞,中耳幼体期为每毫升2万~3万细胞,大耳幼体期为每毫升4万~5万细胞。
每日分2~3次投喂,每次投饵量的标准以投饵1h后大多数幼体满胃即可,
下次投饵要接近半胃为准。
适宜环境条件分别是水温19~25℃,室温27~30℃,盐度27‰~33‰,光照为漫射光,溶氧每升5~7.5mg,pH 值7.8~8.3,氨氮每升≤0.5mg。
所用水质符合NY5052的要求,幼体培育期间全部使用二级砂滤水。
日换水量1~2 次,每次1/3~1/2,换水温差小于2℃。
4)采苗
当樽形幼体出现的比例占整个幼体的10%~20%时开
始采苗,采苗器多为聚乙烯波纹板和聚乙烯薄膜,投放量为每立方米60片。
使用前用0.5‰~1.0‰的氢氧化钠浸泡1d,再用每升10~20mg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刷,最后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
将洗刷干净的采苗器放入饵料池中接种底栖硅藻,以菱形藻为主,经过10~20d,直至在采苗器的附着基上附着一层底栖硅藻。
5)稚参培育
前期稚参规格在0.4mm 时饵料以附着基上底栖硅藻为主,日投喂量与附着藻量有关,投喂鼠尾藻磨碎液每天2次,每次每毫升20万万~30万细胞;后期稚参规格在5~6mm 时应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0%左右。
4、刺海参增养殖
1)苗种选择
(1)放养前准备
养参前应将积水排净,封闭晒池,同时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
沉积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
清污整池之后应清除刺参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
常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池除害。
池子进水30~40cm后,全池泼洒生石灰或漂白粉,用量分别为每公顷800kg和每公顷15kg左右。
清池后,在全池投放块石、瓦片垒成参礁;参礁造成后即可进水培养底栖藻类,可适当移植一些大型海藻如鼠尾藻,必要时也可以施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
(2)放苗
苗种规格在2cm以上,健壮无病为好。
放苗密度以每公顷15万~20万粒为宜;大规格苗种放苗可用人工下水直接放苗,将苗种均匀撒播在石块上即可;小规格苗种宜采用将网袋沉入水中,让苗种自行爬出的方法。
2)日常管理
在进水渠道应设立2~3道拦污网。
多雨季节要提前纳高水位。
一般养殖前期(6月以前)日换水量为10%~30%,并逐渐使池塘水位达到2米以上的最高水位;养殖中期(6~9月)尽可能保持池水最高水位;养殖后期(9月以后)日交换水量10%~20%,最高水位1.5m。
在养殖期间,根据水质情况,可酌情追肥,透明度保持在1m 左右。
3)饲料投喂量
人工配合饲料或海藻粉日投喂量为刺参体重的5%~10%;磨碎的鲜海藻日投喂量为刺参体重的10%~15%,每天1~2次,实际操作根据池中饵料剩余情况决定增加或减少。
夏眠期和冬季不投喂。
4)病害防治
养殖人员每天巡池2次,早晨和傍晚各1次,注意清除养参池周围的蟹类、海星等敌害生物。
注意发现吸附在干露在池避上的海参要及时拣拾到水中。
及时切断病原,不纳入发病参池排出的水,不投喂变质及带有病原体的饵料。
5、刺海参的采捕
刺海参的采捕时间一般在4~5月,11~12月,也可视市场情况,潜水捞取,采大留小。
6~8月为繁殖季节,不宜采捕。
采捕规格一般在100g以上。
春季放养的5~6cm的大规格苗种当年秋冬季即可养成商品参,2cm左右的小规格苗种需要到第2年才能达到商品参规格。
参考文献
[1]薛辉,王怀明. 海参养殖技术之三刺参育苗及增养殖技术[J]. 中国水产. 2008(11)
[2]汤海燕.刺海参的育苗与养殖[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0(01)
[3]汤海燕.刺海参的育苗与养殖[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