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知识详解

合集下载

自行车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的物理知识
(5)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
2.压强方面 Biblioteka (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S=2×10Cm×5cm=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5×104Pa.
二、热学知识
在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不能充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爆胎,因为对于质量、体积一定的气体,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超过了轮胎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爆胎的情况.
三、光学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后面都装有一个反光镜,它的设计很巧妙,组成如图6所示,它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面作为反射面,这叫角反射器.当有光线从任意角度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回”,当光线射向反光镜时,会使后面的人很容易看到.在夜间,当汽车灯光照到它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无论入射方向如何,反射光都能反射到汽车上,其光强远大于一般的漫反射光,就如发光的红灯,足以让汽车的司机观察到.
(2)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
6.能量转化方面
(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和自行车的动能.
(2)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是增大速度,来增大人和自行车的动能,这样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上得更高一些.
四、电学方面

自行车知识大全

自行车知识大全

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其类型和功能多种多样。

以下是自行车的一些基本知识:自行车类型:根据使用目的和特点,自行车主要分为山地车、公路车、BMX攀爬车等。

其中,山地车适合在崎岖的山路或者不平的路面行驶,公路车则更适合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而BMX攀爬车则更适合
在城市中进行一些特技表演。

自行车部件:自行车的部件有很多,包括车架、车轮、车把、脚踏、链条、齿轮等。

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主体结构,车轮和车把是控制自行车方向的重要部件,脚踏是提供动力的主要部件,链条和齿轮则是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的关键部件。

自行车维护:定期对自行车进行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检查车轮是否松动、链条是否润滑、刹车是否灵敏等。

此外,定期清洗自行车和更换机油也可以延长自行车的寿命。

自行车安全:骑行自行车时需要注意安全,包括佩戴头盔、穿着合适的服装、选择安全的路线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等。

自行车历史: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
世纪初,当时的自行车被称为“脚踏车”,随着不断改进和发展,现代的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之一。

自行车( 单车)知识 自行车种类分类图文详解

自行车( 单车)知识  自行车种类分类图文详解

自行车种类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被法国人制造出来,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

一、通勤(普通)自行车:一般民众用来通勤单速的车车,骑行姿势为弯腿站立式,优点是舒适度较高,长时间骑行不易疲乏。

缺点是弯腿姿势不易加速,且普通自行车零件多采用非常普通的零件,也难达到很高速度。

二、旅行自行车:由公路自行车发展而来,轻便,舒适,耐用!车架几何以舒适稳定操控灵活为要求,骑行角度舒服,多握点的蝴蝶把有助骑行中随时变换姿势,有很低的最低档位,使用700c系统,较宽的车胎,阻力中等,能够负重,可适应大多数地形,且易加装骑行安全配件,有多功能前后行李架(货架)设计,配件选择方面追求可靠耐用,适合超远程长途休闲式旅行。

三、山地自行车:山地自行车起源于1977年美国旧金山,设计为骑乘于山区的车种,为骑乘于山区的路况而设计,常规结实的钻石型车架;有些会在车架安装避震器,一般会配置平把或燕把,优点是双手握把时张得较宽,有利于操控,山地自行车轮组直径一般是26寸,轮胎花纹粗且宽,能更好的体现其抓地力,适合越野,稳定性好,胎压较低,确保其在山地骑行时安全整体强度较大抗冲击能力强,相比普通自行车强力骑行时更不易损坏。

四、公路自行车:公路车又称为跑车,速度,帅气!主要特征:可减低风阻的下弯把手、一体式刹变把、较窄的高气压低阻力700C公路车胎、无避害震器、专用公路车变速系统,在公路上骑行时效率很高,而且公路车是最为优美的自行车。

五、小轮车(极限运动):专门用于极限运动的自行车,这类车为了更适合特技表演而作出了不少改造,更轻量化的车身,没有刹车,车把可以360°旋转。

六、死飞车:死飞车比较准确的说法是“固定齿轮自行车”,相对我们日常的“活动飞轮”而言,大家称其飞轮为“死飞”,起源于场地自行车,飞轮是固定的,向前踩车子向前,向后踩则车子向后,后有一些另类的自行车爱好者利用废弃的场地车作为工作交通工具,其在城市可以快速穿行,且价格低廉,同时需要一定的骑行技术,一般小偷无法偷走。

有关自行车的数学知识

有关自行车的数学知识

有关自行车的数学知识自行车的数学知识一、几何学1. 多边形:自行车框架多为多边形结构,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等,其中最常见的是三角形结构。

2. 轴心:自行车各个零部件的结构中都存在轴心的概念,它是车轮、车轴、车把等的中轴线,承载力强,是自行车正常运转的重要结构。

3. 图形:我们通常会用到各种几何图形来解释自行车的结构,例如,圆形用于描述车轮结构;三角形、四边形用于描述车架结构;椭圆形用于描述座椅结构等等。

二、运动学1. 运动趋势:将车轮放入地面移动,我们能发现,它会沿着直线运动,这是由于自行车的特殊结构而限制的趋势。

2. 速度的关系:当下坡时,车速会增加,这是因为重力将车推向下坡;而当上坡时,车速会减小,这是因为重力将车向上坡拉,因此来解释车速变化的关系。

3. 转动惯量:自行车会受外力旋转,这可以归结为惯量理论,它是运动学里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三、力学1. 牵引力:摩擦力是自行车正常运行的基础,这个力将车辆牵引运动,从而实现车辆的前进。

2. 重力:重力是一种自然力,它作用于自行车的上升和下降都会发生变化,影响车辆的运动状态。

3. 张力:自行车的把手和车架由于长时间受到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张力,保证车辆的强度和结构的完整性。

四、空间几何1. 平面:自行车运动的轨迹是属于二维平面的空间几何形态,可以描述为一个平行立方体,它是驱动力和阻力之间的运动形式。

2. 空间:自行车属于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对象,它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它的抛物线运动会受到重力影响。

3. 坐标系:将自行车置于某一参考坐标系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分析它的空间位置,从而进行数学上的描述和研究。

自行车知识

自行车知识

自行车知识
自行车是一种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由车架、车轮、链条、踏板等部件组成。

以下是一些关于自行车的基本知识:
1. 车架:自行车的骨架,由金属材料(如钢铁、铝合金、碳纤维等)制成。

车架的形状和材料会影响自行车的稳定性、舒适度和重量。

2. 车轮:自行车通常有两个车轮,前轮用于转向,后轮用于驱动。

车轮由轮辐、轮缘和胎组成,轮胎通常是充气的橡胶制品,可以提供舒适的骑行体验。

3. 刹车系统:为了安全停车和减速,自行车通常装备了刹车系统。

常见的刹车系统有脚踏刹车、手刹和碟刹。

脚踏刹车通过踩踏后轮实现刹车,手刹通过拉动手柄使刹车片接触车轮实现刹车,碟刹则通过夹住车轮上的刹车碟实现刹车。

4. 变速系统:为了适应不同的骑行路况和速度需求,自行车通常装备了变速系统。

常见的变速系统有内置于后轮的内置齿轮变速和装在车链上的外置齿轮变速。

变速系统可以帮助骑手更轻松地调整阻力和速度。

5. 踏板与链条:踏板使骑手能够产生驱动力来前进,骑手通过不断踩踏踏板推动链条驱动后轮。

链条将齿盘(固定在踏板轴上)与飞轮(固定在后轮轴上)连接起来,使能量传递到轮胎上。

6. 前叉:前叉连接车架和前轮,通过旋转实现转向。

前叉通常由钢铁、铝合金或碳纤维制成,可以提供稳定的转向和减震功能。

7. 座椅、把手和脚踏板:座椅用于骑手坐在上面,可以调整高度和角度以提供舒适的骑行姿态。

把手用于骑手握住以保持平衡和转向。

脚踏板可供骑手踩踏以产生驱动力。

以上是自行车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自行车骑行知识汇总

自行车骑行知识汇总

自行车骑行知识汇总自行车在现代社会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出行方式和健身方式。

但是,自行车骑行也有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下面将对自行车骑行的知识进行汇总。

一、骑行前的准备1. 调试自行车在骑行前,应检查自行车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需要检查的部位包括车胎气压、制动系统、齿轮转动,以及其他零部件的紧固度等。

2. 穿戴合适的装备骑行前应穿戴合适的装备,包括头盔、手套、骑行鞋、骑行服等。

头盔是骑行中最重要的保护装备,应选择尺寸合适、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头盔。

3. 准备饮水和食物骑行过程中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应准备足够的饮水和食物。

二、安全骑行技巧1. 路线规划骑行前应规划好骑行路线,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体力的路线。

在骑行中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车辆与行人,不要闯红灯、乱穿马路等。

2. 注意车速初学者在骑行中应掌握合适的车速,避免速度太快或太慢造成危险。

在降坡或者弯道时应减速。

3. 保持安全距离骑行中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与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

在超车时一定要先确认安全,再进行超车。

4. 夜间骑行要注意安全夜间骑行要特别注意安全,应穿戴反光衣服和灯具,不要在没有路灯的地方骑行。

三、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1. 骑行姿势骑行时应保持合适的姿势,不要弯腰驼背,这会导致身体疲劳和伤害。

同时,手部应松驰,避免手部疲劳。

2. 维护自行车要定期维护自行车,保持自行车处于最佳状态。

如果发现自行车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3. 及时修复轮胎骑行中轮胎磨损或者破损会对骑行造成威胁,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 不要超越车速在骑行中不要超越自己能够承受的车速,这会造成骑行艰难和体力消耗过度。

以上就是自行车骑行知识的汇总,希望大家能够在自行车骑行中注意以上要点,享受更好的骑行体验。

骑车构造知识点归纳总结

骑车构造知识点归纳总结

骑车构造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自行车的结构和部件1. 车架自行车的车架是由各种材料制成,包括钢铁、铝合金、碳纤维等。

它是自行车的骨架,支撑和连接其他部件。

车架的形状和结构会影响自行车的操控性能和舒适度。

2. 车轮自行车通常有两个车轮,前轮和后轮。

车轮由轮辐、轮辋和轮胎组成。

轮辐是连接轮辋和轮毂的金属杆;轮辋是轮胎固定在车轮上的部分;轮胎是与地面接触的橡胶外皮。

3. 刹车系统自行车的刹车系统通常包括前后两个刹车手柄和相应的刹车装置。

常见的刹车装置有V刹、碟刹等,它们通过摩擦力将车轮减速或停止。

4. 变速系统自行车的变速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车轮的转速,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骑行速度。

变速系统通常包括变速手柄、换挡器和齿轮组。

5. 链条和齿轮自行车的动力传递系统由链条和齿轮组成。

骑手通过踩踏让链条转动,驱动齿轮和车轮旋转。

齿轮组的大小和数量不同会影响车轮的转速和牵引力。

6. 座椅和把手自行车的座椅和把手是骑行过程中骑手的支撑点,它们的形状和材料会影响骑行的舒适度和操控性能。

7. 前叉和避震系统前叉是连接前轮和车架的部件,它可以影响自行车的悬挂和操控性能。

一些自行车还配备了避震系统,可以减少骑行过程中的颠簸感。

8. 其他部件除了上述部件外,自行车还包括踏板、中部轴、座管、前后挡泥板等。

这些部件在不同的自行车类型和用途中可能有所不同。

二、自行车的原理和运作1. 动力传递自行车的动力传递原理是通过骑手的踩踏来让链条带动齿轮和车轮旋转。

不同的齿轮组可以提供不同的传动比,以适应不同的骑行速度和路况。

2. 转向和操控自行车的转向和操控原理是通过转向柄和前叉来控制前轮的方向。

骑手可以通过转向柄的转动来改变车轮的方向,从而实现转弯和避让。

3. 刹车原理自行车的刹车原理是通过刹车手柄控制刹车装置对车轮施加摩擦力,从而减速或停止车轮的旋转。

不同的刹车系统有不同的摩擦方式和效果。

4. 变速原理自行车的变速原理是通过变速手柄和换挡器来调整链条在不同齿轮组之间的传动,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牵引力。

自行车中的科学知识

自行车中的科学知识

自行车中的科学知识遂昌三中周国安一、自行车中科学知识应用1、用气体填充,有弹性,气体处于高压状态使车胎不瘪。

2、后轮为主动轮,前轮为从动轮,故单车设计时将人的大部分体重分到后轮,这也是后轮容易爆胎的原因。

3、轮胎的表面用橡胶,且有纹路,增大表面的摩擦系数,防止打滑。

4、车把上有花纹、轮胎上的花纹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5、轮胎做宽是为了减小压强6、坐垫马鞍型是为了减小压强7、车后尾灯靠光的反射8、链条是齿轮原理的运用9、车身则是衍架原理,三角形支撑稳固,承力大10、传动和脚登都是杠杆原理,轮盘的大小,齿数多少就是齿轮变速原理了11、刹车,不用说了,就是利用橡胶的特性产生静摩擦,有块形的,有抱箍形12、车座中的弹簧就是缓冲吸振,保护屁股的13、前轮受的磨擦力向后,后轮受的磨擦力向前。

后轮提供车前进的动力。

14、轮胎越粗糙的自行车,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磨擦的轨迹越短。

二、自行车使用中的一些问题1、自行车外胎为什么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自行车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自行车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行车打滑。

2、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如果突然把前轮刹住,后轮为什么会跳起来?答:这是因为前轮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运动,但车上的人和后轮没有受到阻力,由于惯性,人和后轮要保持继续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后轮会跳起来。

切记下坡或高速行驶时,不能单独用自行车的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3、自行车下坡时,不再用力蹬车,车一般也会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答:自行车下坡过程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动能增大,速度也增大。

4、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不一会儿气筒壁就会热起来,这是什么原因?答:主要原因: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气体内能传给气筒壁,使气筒壁温度升高;次要原因:打气过程也是克服活塞和筒壁摩擦力做功过程,是气筒壁内能增加,5、骑自行车的人在上坡前,往往要用力蹬几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答:骑自行上坡过程是动能转化为势能的过程,上坡前用力蹬几下,增大了车的速度,从而增大了车的动能,上坡过程中,这些动能转化为势能,车子容易爬到坡顶。

自行车里的数学知识点

自行车里的数学知识点

自行车里的数学知识点一、齿轮与链条。

1. 结构关系。

- 自行车的链条连接着前齿轮和后齿轮。

在同一链条上,前齿轮转过的总齿数和后齿轮转过的总齿数是相同的。

- 例如,如果前齿轮有48个齿,它转动1圈,链条就移动了48个齿的距离,那么后齿轮也必须移动48个齿。

2. 齿数与转动圈数的关系。

- 设前齿轮齿数为Z_1,后齿轮齿数为Z_2,前齿轮转动圈数为n_1,后齿轮转动圈数为n_2。

根据链条传动的特点,可得Z_1× n_1 = Z_2× n_2。

- 这意味着当Z_1越大,Z_2越小,在相同的前齿轮转动圈数n_1下,后齿轮转动圈数n_2就越多,自行车速度就越快。

二、车轮与路程。

1. 车轮周长的计算。

- 车轮是圆形,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 = π d(d为车轮直径)或C = 2π r(r为车轮半径)来计算车轮周长。

- 例如,车轮直径为60厘米,那么车轮周长C=π×60≈ 3.14×60 = 188.4厘米。

2. 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

- 蹬一圈自行车,前齿轮转动1圈,后齿轮转动的圈数n_2=(Z_1)/(Z_2)。

- 因为车轮与后齿轮同步转动,车轮转动n_2圈,那么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S = C× n_2(C为车轮周长)。

- 例如,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车轮周长为188.4厘米。

则n_2=(48)/(16)=3圈,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S = 188.4×3 = 565.2厘米。

三、变速自行车的原理。

1. 不同齿轮搭配的速度变化。

- 变速自行车有多个前齿轮和多个后齿轮,可以通过改变前、后齿轮的组合来实现不同的速度。

- 当选择前齿轮齿数多、后齿轮齿数少的组合时,蹬同样的圈数,自行车速度快,但比较费力;当选择前齿轮齿数少、后齿轮齿数多的组合时,速度慢,但比较省力。

- 例如,一辆变速自行车有3个前齿轮,齿数分别为48、38、28,有7个后齿轮,齿数分别为16、18、20、22、24、26、28。

自行车小知识

自行车小知识

自行车小知识
骑自行车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够
帮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在我们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需要了解一些关于自行车的小知识。

1. 车把的高度
正确调整车把的高度可以帮助减少对腰部和手臂的压力,使骑车过程
更加舒适。

一般情况下,车把的高度应该与座椅相等,使得骑车者的
身体可以保持一个平稳的姿势。

如果车把太低,将会使肩部和腰部产
生过度的压力;如果车把太高,就会使你的背部变得过于伸展,不但
不舒适,还可能伤害到肩膀和颈部。

2. 自行车胎压
保持适当的胎压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地面上甚至会影响到骑行的
速度和容易出事故的概率。

通常情况下,胎压不应该过高或过低。


于路面平坦的地区,30磅的胎压就足够了,如果是山地或者颠簸路面,胎压则应该增加到40-50磅。

骑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胎压。

3. 自行车链条的保护
自行车链条是连接链轮和踏板的重要部件,需要注意保护。

经常使用
润滑油能够使链条保持良好的状态。

骑车结束之后,应该使用温水和
洗涤剂清洗链条,然后涂上润滑油。

切勿使用汽油或其他有害物质来清洗链条,否则会损害链条的质量。

4. 整车检查
在每次骑车前都要检查自行车的各个部分,确保一切工作正常。

检查刹车装置和转向系统是否可靠,轮胎有没有异物卡在轮胎中,确保所有零部件是否牢固。

如果有任何问题,应该及时修理。

总之,正确的使用和保养对于自行车长久的使用非常重要。

掌握自行车小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骑车的快乐同时保持健康。

自行车的冷知识

自行车的冷知识

自行车的冷知识1. 自行车的轮子是由金属辐条和胎皮组成的,辐条一般以三角形的形状交错连接在轮毂上,这样可以增加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2. 自行车的踏板和前轮有时会一起转动,这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一个装置叫做齿轮。

通过齿轮的作用,踏下去的力可以传导到前轮上,使自行车前进。

3. 自行车的刹车系统是由刹车把手、刹车线和刹车器组成的。

现代自行车通常采用碟刹系,即刹车盘和刹车垫相摩擦来制动,而传统自行车则采用V型刹车或便携刹车系统。

4. 自行车的链条是将踏板的动力传递到后轮上的重要部件。

链条上的链环通过齿轮和链轮的配合传递动力,使后轮转动。

5. 自行车的前叉是负责支撑前轮并吸收地面不平的部件。

前叉通常由两根直立的管子和一个横置的管子组成,提供了稳定的控制和悬浮性能。

6. 自行车的车架一般由铝合金、碳纤维或钢铁等材料制成。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铝合金车架轻便耐用,碳纤维车架轻质且具有很好的吸震性能。

7.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对于不同的骑行条件有不同的设计。

例如,山地车轮胎的花纹更加粗糙,有良好的抓地力,适合在崎岖的山地骑行;公路车轮胎通常采用光滑的花纹,减少滚动阻力。

8. 自行车的档速系统可以改变链条或齿轮的位置,使骑行者可以轻松地选择不同的齿比。

多数自行车有一个或多个前档和多个后档,供骑行者在不同地形和速度下选择适合的齿比。

9. 自行车的把手一般有直型和弯曲型两种,它们的设计可以根据骑行者的需求来选择。

直型把手提供了更直立的骑姿和舒适的手抓位置,而弯曲型把手则提供了更多的空气动力学优势。

10. 自行车的骑行姿势对于骑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低头弯腰骑行可以降低气阻,提高速度,而直立骑行则可以更好地掌控路况和减少背部压力。

自行车基础知识

自行车基础知识

自行车基础知识一、引言自行车作为一种常见的代步工具,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使用。

它简单、环保、便捷,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还是休闲健身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然而,对于自行车的基础知识,很多人可能了解不多。

本文将介绍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行车。

二、自行车的组成部分1.车架:自行车的骨架,由上管、下管、前叉、后叉等构成。

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如铝合金、碳纤维等。

车架的轻重和材质直接影响着自行车的重量和性能。

2.车轮:自行车前后两个轮子,由轮辋、轮毂、轮胎等组成。

轮胎通常使用橡胶材料,具有防滑、耐磨的特性。

3.变速系统:用于改变骑行时的阻力和速度。

常见的有内部变速和外部变速两种类型。

外部变速器通常安装在后轮的右侧,通过链条和齿轮来实现不同的速度选择。

4.刹车系统:用于控制自行车的刹车和停车。

常见的刹车系统有V 刹和碟刹两种类型。

V刹是通过拉动刹车把手,使刹车鞋夹住轮毂边缘来实现制动;而碟刹则是通过压紧刹车碟来实现制动。

5.踏板和曲柄:用于骑行者踩踏产生动力。

踏板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曲柄与踏板连接,将骑行者的踩踏力量传递给链条。

6.链条和链轮:链条与踏板相连接,将踩踏力量传递给后轮。

链轮则是通过链条与后轮相连,使后轮转动。

三、自行车的工作原理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骑行者通过踏板和曲柄踩踏产生动力,动力通过链条和链轮传递给后轮,驱动后轮旋转,从而推动自行车前进。

当骑行者踩踏时,踏板和曲柄一起转动,将力量传递给链条。

链条再将力量传递给链轮,链轮通过齿与齿轮相咬合,使后轮转动起来。

同时,前轮也会随之转动,实现自行车的前进。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自行车骑行时发出异响:这可能是由于链条松弛或齿轮磨损造成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链条的紧张度或更换磨损的齿轮。

2.刹车失灵:刹车失灵可能是由于刹车把手松动或刹车鞋磨损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刹车把手的紧固度或更换磨损的刹车鞋。

自行车入门知识大全

自行车入门知识大全

自行车入门知识大全一、自行车的分类 (3)1.山地车(MTB) (3)2.公路车(ROAD BIKE) (3)3.旅行车(Trekking Bike) (3)4.折叠车(Folding Bike) (3)5.小轮车 (3)6.通勤车 (3)二、自行车基本构造 (3)1.车身系统 (3)2.转向系统 (3)3.传动系统 (3)4.变速系统 (3)5.避震系统 (3)6.刹车系统 (3)7.车轮轮胎 (3)三、选购自行车的要素 (3)(一)车架 (3)1、好的车架的标准 (4)2、车架材质 (4)(二)零件组成 (4)1.什么是自行车零件 (5)2.怎样才是最好的自行车零件 (5)(三)组装技术 (5)1.变速器 (5)2.刹车 (6)3、避震前叉 (7)4、轮胎 (8)四、车架产品导购小常识 (9)(一)车架的尺寸问题 (9)(二)把横和把立的尺寸 (10)(三)车架类型的选择 (10)(四)车架的口径规格和其它零件的匹配问题 (10)五、自行车调试安装 (11)(一)如何更换脚踏 (11)(二)如何更换轮胎 (12)(三)如何对无内胎的轮胎进行更换 (12)(四)如何保养链条 (13)(五)自行车的应急处置 (14)六、自行车日常保养的窍门 (15)七、骑自行车的必备装备 (16)(一)自行车相关工具 (16)1、备用内胎 (16)2、翘胎棒 (16)3、冷补胶片 (16)4、冷补胶水 (17)5、打磨片 (17)6、便携气筒 (17)7、截链器 (17)8、组合工具 (17)(二)自行车配件及服饰 (18)头盔 (18)骑行服装 (18)水壶 (18)眼镜 (18)手套 (18)车座包 (19)八、骑车技术与安全 (19)1.三点调整法 (19)2.座垫的坐法 (19)3.踩踏的技巧 (19)4.变速的技术 (19)5.刹车技术是行驶中最重要的一环 (20)6.爬坡的技术 (20)一、自行车的分类1.山地车(MTB)拥有舒适的避震器、较大范围的齿轮比、较深齿面的外胎、轻松的操控系统、保养容易、适用于各种路面。

自行车的有关知识

自行车的有关知识

自行车的有关知识
1.自行车的组成:自行车主要由车架、车轮、车把、刹车、变速器、坐垫等部分构成。

2.自行车的种类:自行车可以按照不同的用途分类,如公路车、山地车、折叠车、电动车
等。

3.自行车的保养:自行车的日常保养包括清洗、润滑、紧固螺丝等,以保证自行车长时间
使用。

4.自行车的安全:在骑行自行车时,应注意安全,如配戴头盔,行车前检查车辆状况,遵
守交通规则等。

5.自行车的调整:自行车的调整包括车把高度,鞍座高度,刹车调整,变速器调整等,以
使自行车更加适合个人骑行。

6.自行车的规格:自行车的规格包括车轮尺寸,车架材质,变速器类型等,不同规格的自
行车适合不同的骑行环境。

7.自行车的选择:选择一辆适合自己的自行车需要考虑自己的骑行需求、身体条件、预算
等因素,可以向专业人士咨询或试骑多款自行车后做出选择。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

摩擦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运动和力
力的作用效果
自 行
简单机械
惯性 杠杆、轮轴

功和功率的计算
功和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压强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办法 压强的计算p=F/S
二、声学知识
(1)自行车的金属车铃发声是由于铃盖

而产生的。
(2)自行车有些部位零件松动时,骑行时
会听到异响,这是由于零件
而发声。
D.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 张紧些
5、小明骑在自行车上,关于自行车
对水泥地面的压力、压强说法正确
的是 (

A、轮胎足气时比瘪时对地面的压力大
B、轮胎足气时比瘪时对地面的压力小
C、轮胎足气时比瘪时对地面的压强大
D、轮胎足气时比瘪时对地面的压强小
8、自行车车架密度为1.6×10³kg/m³,体积 为2.5×10-³m³,若运动员质量为60kg,车 架重是整车重的2/3,车胎与水平赛道接触 总面积为30cm2,,若运动员骑自行车在 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500m,所用时间为 80s。假设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为其总重力的1/12。求:
压强,使人骑车
(2) 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是采用来增

,从而
压强。
(3)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可以 强。
对脚的压
6.能量转化方面
(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 越 ,
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 是增大 ,来增大动能,这样上坡时 能转 化为 能,自行车可以上得更高一些。
• (1)整辆车的质量是多少kg?
图24
• (2)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 (3)则赛道受到压强为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目录
1.发展历史 2.组成及原理 3.分类介绍
4.选购技巧及使用
5.赛事及前景
4
1
发展历史
结构简单 没有驱动装置 没有转向装置
1790年 法国 西夫拉克向 没有驱动装置,两腿蹬地前进 Hobby Horse 小马驹 铁制取代木制的趋势
27
目录
1.发展历史 2.组成及原理 3.分类介绍
4.选购技巧及使用
5.赛事及前景
28
4
选购技巧及使用
用途:1、距离、停放;2、山地、公路、旅行、折叠、小轮??? 价位:几百元-至十几万元不等。(1)1000元以下:短途通勤或城市代步;(2) 1000至5000元:入门款山地车,日常休闲、运动;(3)5000-15000元:质量与配件, 入门竞赛级;(4)20000以上:玩家级、收藏级或专业级 V刹还是碟刹:考虑使用特性、保养维护和价格,碟刹省力、不易抱死、不易衰竭,但 不好维护,重量略大于V刹车,正规普通碟刹价格在三四百元上下,适于剧烈骑行,长 距离下坡或者摆酷 材质:(1)钢材:传统车架材质,通勤车及 钢管公路车所使用,但重量大,1000以下 基本是钢架;(2)铝合金:重量轻,强度刚性好,但弹性差,舒适感有所牺牲,价格 在1000以上,选购时注意喷漆和焊接;(3)碳纤维:轻量、吸震、舒适,进阶款 变速:一般通勤代步车多使用7-18段变速,特别是在城市中,自行车作为普通代步工具, 7速就够了。而骑行运动,游山玩水则建议要有21,24,27段变速,若是爬坡或是竞赛, 当然就要选择27,30段变速 尺寸:14--19寸之间
29
4
选购技巧及使用
十大品牌(数据来源——十大品牌网):
30
目录
1.发展历史 2.组成及原理 3.分类介绍
4.选购技巧及使用
5.赛事及前景
31
5
赛事及前景
奥运会:1896年就被列入奥运会项目,现已有场地、山地公路、小轮车四个大项
合计18个小项竞赛项目。
场地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
32
5
赛事及前景
公路自行车
飞鸽
1949.10 新中国成立后接管命名天津自行车厂 1950年4月 开展“造就中国一代坚固、耐用、美观、轻快的自行车活动” 1950年7月 样品车试产,昵称“飞鸽” 1951年1月 上级批准“飞鸽”命名并成批投放市场
二八大杠
剖析荷兰菲利浦、英国凤头等名车,取长补短、反复研讨,合
“自行车之父”
1885年 英国 J.K.斯塔利
11
1
发展历史
橡皮充气轮胎 震动减小 速度提高

1888年 英国 邓洛普
从1790年到1888年,自行车的发 明及改进经历近百年时间,至此基 本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时至 今日自行车普及全球,或许我们应 当永远铭记这些刻苦探求、不懈奋 斗的前辈们。
自行车知识
1
前 言 自行车?
自行车又名单车、脚踏车,机械结构的二轮陆上小车辆 以脚踩踏板为动力,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出行工具
出行、代步、锻炼、出游、竞技
无噪音、无污染、重量轻、结构简单、物美价廉、使用 和维修方便
2
目录
1.发展历史 2.组成及原理 3.分类介绍
4.选购技巧及使用
5.赛事及前景
1861 法国 米肖父子
8
1
发展历史
钢管制成车架 钢丝辐条拉紧轮辋 减小前轮 橡胶实心带
1869 英国 雷诺
9
1
发展历史
Rove型自行车
一根链条配合链轮驱动 前后轮大小相近
现代自行车雏形
1885年 英国 J.K.斯塔利
10
1
发展历史
前叉和车闸 空心钢管制菱形车架 橡胶车轮
25
3
分类介绍
3、山地自行车 宽胎,直把,有前后的减震,骑行舒适 刚度大,行走灵活,不必选择地形 变速器,11速、18速,20速,21速, 24速,27速以及30速,应付平路,上 下坡,土路,顶风等复杂路况和气候
4、旅行自行车 由公路、山地自行车发展而来,适合超 远程自给自足的旅行,经久耐用、减轻疲劳。 车架几何设计舒适放松,能负重,最低档位很 低,轮胎较宽,配置较灵活。
崛起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
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全部国产化的自行车品牌“飞鸽”诞生于天津; 1958年,上海267家小厂合并为上海自行车三厂,即凤凰牌前身; 80年代,随着规模、科技、工艺水平上升,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1
发展历史——自行车在中国
六七十年代
三响一转
15
1
发展历史——自行车在中国
理改进、进行设计,确定新车方案
车架结构改进,上管长度640毫米长 三、五通接头改为大炉铜焊 加宽车把尺寸 改进热处理渗碳配方 结实、轻快、漂亮
16
1
发展历史——自行车在中国
1989年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钓鱼台宾馆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夫妇,并赠送其 两辆飞鸽牌自行车。一向对自行车青睐有加的布什夫妇连呼“棒极了,美极了”!!
力矩大小
当自行车快要倒时,通过人为的外加力使其转一个小弯,由转弯半径和车速产生的惯性力大于重 力产生的重力力矩,自行车被惯性力矩扭回竖直位置
21
2
组成及原理
结构组成(25个零部件)
车体部分: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 前叉合件等,是自行车的主体 传动部分:脚蹬、曲柄、链条、链轮、 中轴和飞轮等 行动部分:前后车轮、前后轴部件、辐 条、轮辋(车圈)、轮胎等 安全装置:制动器(车闸)、车灯、车 铃、反射装置等 根据需要,还可增加一些附件,如支架、 衣架、保险叉、挡泥板、气筒等。另外, 装有变速机构的运动车、竞赛车和山地 车等还装有变速控制器和前后拨链器等
1817年 德国 卡尔德莱斯 (公认的自行车发明人)
6
1
发展历史
后轮大于前轮 曲柄带动铁杆 铁制 实心橡胶轮胎、坐垫较低 费力、没有制动
1840年 英国 麦克米伦
7
1
发展历史
“自行车” 前轮驱动、坐垫置于前轮 前轮大、后轮小 稳定性差,下坡危险 上车起步难
36
5
未来前景
优势:
绿色出行、缓解交通
无桩理念、租还方便 结实耐用、易于识别 软件操控、使用简便
路还很长。。。
37

谢谢!
38
22
2
刹车
组成及原理
抱刹、鼓刹、悬臂刹、V刹、碟刹(线拉 式碟刹和油压式碟刹)等
线拉式碟刹:通过线的拉力带动卡钳内的刹车 片与碟盘进行摩擦,从而产生刹车效果。手线 的长度、弹性、摩擦力等影响会流失一部分刹 车力道 油压式碟刹:主要以油液为传动物质,通过活 塞压缩油液,推动刹车片摩擦碟盘,从而产生 刹车效果,对密封性要求严格,刹车力度强 V刹:通过线拉的方式带动刹车皮与车圈摩擦, 重量轻,结构简单,维护轻松,但涉水和涉泥 后易打滑,且用力不当易造成轮胎抱死 碟刹来令片:烧结来令片(金属混合物烧 结)、树脂来令片(有机材料与树脂结合) V刹刹车皮:橡胶里填充金属沫、陶瓷沫等
23
目录
1.发展历史 2.组成及原理 3.分类介绍
4.选购技巧及使用
5.赛事及前景
24
3
分类介绍
1、普通单车 又称坤车,多为女用,舒适度较 高,长时间骑行不易疲倦,但弯腿姿 势不易加速,对膝盖有适量伤害,多 采用普通零件,极限速度有限
2、公路自行车 轮胎窄,摩擦阻力小,胎压可达7001300Pa 牙盘与飞轮齿比可达53:11甚至更高 重量轻:钛合金、碳纤维、高级铝合金材料 (可达5kg之内) 无需考虑吸收震动的问题,轮胎材料硬
每一段分别计时排名,总成绩耗时最少的荣获冠军。由于其独特的赛道风景及人文、速度姿态、装备 器材、个人技术、团队策略,环法自行车赛堪称最为重大、最有魅力的自行车比赛。
35
5
赛事及前景
黄色领骑衫:总成绩领先者 绿衫:冲刺积分领先者 波尔卡红白斑点衫:山地之王 白衫:新人王,25岁以下成绩最佳者
13
1
发展历史——自行车在中国
据记载,我国从19世纪末开始从英国进口自行车,1937年日本人在天 津、上海和沈阳开设三家自行车厂,但产量极微;1949年年产仅1.5 万辆;至80年代,制造厂达到60余家,零部件厂更是上千,至此我们 自己的自行车生产体系基本成熟。 初识单车
19世纪末自行车进入我国视线
小轮车
33
5
赛事及前景
北京时间2016年8月13日凌晨,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 中国组合宫金杰、钟天使以32秒107的成绩斩获金牌,这是奥运会自行车 赛100多年来,中国代表团首次摘得金牌,实现0的突破!
34
5
赛事及前景
环法自行车赛:1903年开始于每年夏季举行,赛期23天,赛段21段,平均赛程超过3500km,
26
3
分类介绍
5、死飞(Fixie Bike) 飞轮是死的,后飞轮固定、无法旋转,通 过链条与牙盘连接,车轮与脚踏板永远处 于联动状态(向前踩车向前,向后踩车向 后) 街头文化,死飞的危险性
6、小轮车(BMX) 前后轮轴两旁安装四根金属管,结实、 轻巧,抗震、耐摔,车圈大小一般为20英寸 (一般自行车为28,26及24),刹车性能高 (突停、缓停、耐用),车把360度旋转
1868年,上海首次由欧洲引入几台垫脚式自行车; 1884年,《申江胜景图》初次记载中国骑自行车的情景; 1897年,中国开始从欧洲进口自行车。
艰难起步
建国前数十年的摸索起步
1900年,上海有惠民、曹顺泰等六七家车行,以卖带修; 1937年,日本人在天津、上海和沈阳开设三家自行车厂,但产量极微; 1940年,上海自行车厂(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