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报告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报告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报告制度一、引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救治、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组织专家对疑难、危重病例进行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诊疗方案。

本制度旨在规范疑难、危重病例的讨论和报告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疑难、危重病例的定义及范围1. 疑难病例:指诊断不明、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的病例。

2. 危重病例:指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例。

3. 疑难、危重病例的范围:(1)罕见病、罕见症状、罕见并发症的病例。

(2)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感染、严重创伤等病情危重的病例。

(3)诊断不明,经多次会诊仍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

(4)治疗难度大,疗效不佳,需要特殊治疗的病例。

三、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的组织与实施1. 讨论组织:(1)成立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小组,由相关科室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组成。

(2)讨论小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

(3)讨论会邀请相关科室专家、护士、技师等参加。

2. 讨论流程:(1)病例筛选:各科室将符合疑难、危重病例定义的病例提交给讨论小组。

(2)病例病例报告人详细汇报病例的病史、诊断、治疗经过及目前状况。

(3)讨论:参会人员针对病例提出疑问、分析原因、探讨治疗方案。

(4)总结:讨论小组对病例进行总结,形成讨论意见。

(5)反馈:将讨论意见反馈给病例所在科室,指导后续治疗。

3. 讨论要求:(1)讨论会应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参会人员积极发言。

(2)讨论内容应真实、客观、全面,避免主观臆断。

(3)讨论会应做好记录,包括病例报告、讨论内容、讨论意见等。

四、疑难、危重病例报告制度1. 报告对象:各科室发现的疑难、危重病例。

2. 报告流程:(1)病例所在科室应及时向讨论小组报告病例。

(2)讨论小组对报告的病例进行审核,确定是否纳入讨论。

(3)纳入讨论的病例,按照讨论流程进行讨论。

(4)讨论结束后,讨论小组将讨论意见反馈给病例所在科室。

急危重症病例讨论管理规定

急危重症病例讨论管理规定

急危重症病例讨论管理规定
1.急诊病例讨论工作包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

2.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是指危重病人入科三天内诊断不明确者或疑难危重病例入科七天内经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后仍未明确诊断、或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或有特殊病情者等均应组织讨论。

3.1疑难病例讨论由主治医师提出申请。

3.2科内讨论由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科室医务人员(含护士长)参加。

3.3经治医师在病例讨论前要整理好检查资料,并提交纸质病情摘要给参加讨论人员。

经治医师汇报病情,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情况进行整理后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中。

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时间、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记录者的签名等。

3.4需要邀请院内相关科室专家进行讨论的,由主治医师提出申请,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部值班室,由医务部组织。

组织办法见《急诊医师会诊工作管理规定》。

4.死亡病例讨论是指急诊ICU病人死亡后7日内应进行的病例讨论。

4.1由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本科全体医护人员参加,必要时邀请医务部和其他科室人员参加。

4.2经治医师报告病情和抢救过程,参加人员对病人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与讨论,对病人入院以来的诊断、治疗、抢救、护理过程与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由主持人总结,经治医师详细记录并整理成案,经讨论会主持人审签,于讨论后3日内送病案室归档。

注.本规定依据国家卫计委《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制定。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第一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 XXX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参加人员(科室医务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目的:病历汇报: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相关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现阶段采取的整治措施:病情的演变过程:个人发言: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主任(副主任)医师:讨论结果:科主任签字:要求1、专人记录2、凡是危重、诊断不明的病人必须进行科内讨论3、凡是以“待查”、诊断不明入院的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仍未明确诊断者,必须科内进行讨论4、虽然诊断明确的病人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多脏器功能损害者需要进行讨论5、外科系统应将术前讨论记录填写在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中,格式与、要求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要求一致。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XXX死亡病例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目的:病历汇报: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相关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诊治过程:个人发言: 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主任(副主任)医师:讨论结果:1、死亡原因2、经验教训科主任签字:要求1、所有入院超过24小时死亡病历均要进行死亡讨论并且在死亡后一周内完成2、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进修、实习医生带教记录本X年X月X日——X年X月X日进修、实习医生安排表(进修、实习医生安排表由医务科提供)X月进修、实习医生带教记录1、进修、实习医生名单,带教老师名单。

带教老师进修、实习医生 XXXXXX XXXXXX XXXXXX2、进修、实习医生考勤记录3、教学计划4、教学讲课记录(有讲义)5、教学查房记录6、教学情况小结(包括:进修、实习医生病历书写完成情况、各种操作完成情况,病种完成率等)要求1、每月教学讲课不少于2次、讲课内容必须有讲义2、每月教学查房不少于4次院内感染记录本科室院内感染监控医生名单、护士名单X月院内感染记录姓名性别年龄床位住院号入院时间:****年**月**日诊断:院内感染发生时间:****年**月**日院内感染诊断:院内感染诊断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抗生素应用情况:治疗结果:医师签名:本月本科室院内感染情况分析小结:要求1、所有确证的院内感染均需记录2、每月对本科室院内感染情况必须进行分析小结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本 X月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时间:****年**月**日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本月科室在医疗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或安全隐患:整改的措施:科主任签字要求1、科室医疗安全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并详细记录。

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

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

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是医疗机构为提高病患抢救效果,提供多学科协作的机制。

通过跨学科的专家团队共同参与和讨论,为危重病例提供科学、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有效提高病患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本文将探讨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的意义、运作模式以及实施中的挑战和建议。

一、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的意义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对于提高病患救治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危重病例的救治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协作。

不同学科和专业的专家集思广益,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病情。

其次,通过会诊讨论,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

医疗机构可以利用会诊的机制,共同审查、分析和评估病患的病情信息,避免因为个人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导致诊断错误。

最后,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

通过与专家的交流和学习,医务人员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危重病例的诊治能力。

二、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的运作模式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的运作模式包括会诊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及会诊的方式和形式。

首先,会诊的组织者通常由医疗机构的管理者或者专家组成。

组织者负责制定会诊的标准和程序,并协调各学科和专业的专家参与。

其次,会诊的参与者一般由多学科的专家构成。

这些专家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危重病例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最后,会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形式进行。

例如,可以通过线上会议、视频通话或者面对面的讨论会方式进行。

会诊可以进行多次,直到达成共识和一致意见为止。

三、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的挑战和建议在实施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医疗机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组织和协调多学科的专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会诊过程中可能存在意见不一致和决策困难的问题。

不同学科和专业的专家可能对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有不同的看法,需要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来达成共识。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畴及基本要求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畴及基本要求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畴及基本要求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是医疗团队进行临床讨论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本文将介绍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的范畴以及基本要求,以便医疗团队能够准确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

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的范畴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是对具有一定临床复杂性和治疗难度的病例进行深入探讨和解析的过程。

其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讨论团队应通过充分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并与其他可能的病例进行对比。

2. 治疗策略和方案:讨论团队应针对该病病情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和方案,并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3. 临床技术操作:对于某些复杂的临床技术操作,讨论团队可以就操作规范、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操作建议。

4. 医疗服务改进:通过对疑难危重病例的讨论,医疗团队可以发现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的基本要求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临床工作,要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和质量,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 参与人员的选择:讨论团队应包括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如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护士长等,并且专业领域上要有相关经验和知识。

2. 严格保密:讨论过程中,要严格保密患者的个人隐私和相关信息,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

3. 讨论内容的全面性:讨论团队应全面考虑病例的各个方面,不能片面或偏颇地评估患者病情。

4. 讨论结论的准确性:讨论团队应通过充分的论证和讨论,得出准确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5. 讨论结果的记录:讨论过程需有专门人员进行记录和整理,确保记录准确、完整。

6. 学习和分享:医疗团队应将讨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享,为其他团队成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结: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临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医疗团队应确保讨论的全面性、准确性和保密性,并将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和分享,以促进临床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摘要:一、危重病例讨论背景二、病例概述三、病例分析四、治疗方案及讨论五、总结正文:一、危重病例讨论背景在医学领域,危重病例讨论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其目的在于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集体智慧,提高对危重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则危重病例讨论的记录,以期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二、病例概述患者,男,45 岁,因“突发意识丧失伴抽搐”入院。

入院时,患者神志不清,呼吸急促,血压偏低,心率快。

初步诊断为:突发性脑出血并颅内压增高。

三、病例分析1.患者病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 年,平时血压控制不佳。

近期因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血压波动较大。

2.症状与体征:突发意识丧失,抽搐,呼吸急促,血压偏低,心率快。

查体发现神经系统体征阳性,如意识障碍、瞳孔散大、肢体肌力减弱等。

3.辅助检查:头颅CT 检查发现颅内出血,出血量较大,伴有颅内压增高。

四、治疗方案及讨论1.脱水降颅压:给予患者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2.控制高血压:给予患者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合适范围,避免进一步加重颅内出血。

3.止血药物:给予患者止血药物,如6-氨基己酸等,以减少出血。

4.择期手术:根据患者病情,待颅内出血稳定后,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等。

5.康复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专家们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充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在危重病例治疗中,应充分发挥多学科团队的优势,制定个性化、综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五、总结通过本次危重病例讨论,医务人员对突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一、对疑难病例
1、各病区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的患者,应在科主任或副主任(或以上)医师指导下尽快完善各项检查,进行病历讨论。

2、各病区疑难病例可以每周进行1次,以最终确诊,并明确治疗、手术方案。

讨论须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相关医师参加,术者必须参加,病历及记录本中应详细记录。

讨论前经治医师应准备好相关材料,必要时检索文献。

3、对科内讨论不能明确诊治方案的患者,应报告医务科,以组织全院相关科室联合会诊,或请院外专家会诊。

4、节假日或急诊疑难患者应由科主任委托值班医师主持讨论,做好详细记录,并向科主任及院总值班汇报,以明确诊治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二、对危重病例
1、对危重症治疗难度大,风险高的患者,应组织危重病例讨论。

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组织,主管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加,讨论内容主要是确定治疗方案,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病程。

2、主管医师认真执行讨论意见,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病情,及时发现诊治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治疗方案,并在病历中做好记录。

3、必要时,对于特殊危重患者除以上讨论外,应及时组织全科讨论或相应科室参加的全院讨论。

三、讨论记录另立专页。

记录格式、内容、主持人等请参照《2014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详解》(科学出版社)要求。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模板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模板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模板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危重病例的诊断准确率、治疗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危重病例的诊疗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1. 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收治的危重病例。

2. 适用于入院一周以上诊断不明或疗效较差的病例。

3. 适用于住院期间相关检查有重要发现可能导致诊疗方案重大改变的病例。

4. 适用于病情复杂疑难或本院本地区首次发现的罕见疾病病例。

5. 适用于病情危重或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的病例。

6. 适用于科室认为必须讨论的其他病例。

三、组织形式1. 危重病例讨论分为科室内部讨论和全院讨论两个层次。

2. 科室内部讨论由科主任组织,本科室医师、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参加。

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

3. 全院讨论由医务部组织,涉及多个科室的病例,邀请相关科室主任及专家参加。

四、讨论流程1. 讨论前准备:由主管医师负责收集病例相关资料,必要时提前整理病例资料并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

2. 讨论主持人:科主任或由其指定的人员担任。

3. 讨论时间:科室内部讨论每月至少一次,全院讨论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4. 讨论内容:a. 病例汇报:由主管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

b. 病情分析: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详细分析病情变化,提出讨论目的、关键难点疑点及需解决的问题。

c. 意见交流: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病例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d. 总结发言:主持人对讨论情况进行总结,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五、记录与反馈1. 讨论记录:由主管医师负责记录讨论过程,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讨论意见等。

2. 记录审核:主持人对记录内容进行审核签名。

3. 病例讨论综合意见需记入病历,单列专页。

4. 讨论结果反馈:将讨论意见和决定及时反馈给病例的责任医师和护士,并监督执行。

六、培训与考核1. 定期组织危重病例讨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危重病例的诊疗能力。

2. 对参与危重病例讨论的医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个人绩效评价。

医院危重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医院危重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医院危重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医院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科技的发展,医院危重病例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医疗行业,危重病例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生命的危险,要实现及时有效的救治,需要医务人员之间的高效沟通与合作。

为了有效地讨论和研究危重病例,很多医院建立了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本文将探讨医院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必要性和功能,以及如何建立和规范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一、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必要性1. 提高医生能力和水平: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为医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能够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传递。

通过讨论和研究危重病例,医生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和工作能力。

2. 加强团队合作和协作:在处理危重病例时,医生、护士、技师等多个职业群体需要密切配合和协作。

通过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可以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形成高效协作机制,提高危重病例的救治成功率。

3.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建立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可以促进医院的规范管理。

医院可以收集和分析每个病例的讨论内容和救治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功能1. 信息共享:通过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医生们可以分享和交流各种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

2. 优化诊疗方案:危重病例讨论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就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展开深入讨论,从而找到最佳的医疗决策。

3. 深入分析病因和预后: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可以对病例的病因和预后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沟通和协作:通过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

三、建立和规范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主要措施1. 确定讨论时间和地点:医院需要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供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危重病例讨论。

这有助于提高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成立危重病例讨论小组:可以由医院领导或相关科室的专家组成危重病例讨论小组。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近年来,医疗事故频发,医患纠纷层出不穷,为了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以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各大医疗机构纷纷推行了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本文将从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定义、利与弊、建立与实施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定义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是指医疗机构通过集体讨论、学术研究等形式,对患者的危重病例进行专题研究和分析,旨在提高医师的临床决策水平和治疗效果,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利与弊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实施,有益于医务人员的专业发展和病患的治疗效果。

首先,通过集体讨论,医生之间可以分享经验和心得,共同研究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决策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

其次,危重病例讨论可以促进医疗团队的合作与沟通,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危重病例讨论还可以培养医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加强医师的学术研究和医学知识储备。

然而,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医生之间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的不同,讨论结果可能会出现偏见和局限性。

其次,由于医院工作量和时间安排的限制,讨论会过程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阻碍了实际的效果。

此外,危重病例讨论会制度还需要医院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设施,增加了医院的负担。

三、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于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医院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医院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对危重病例讨论进行规范和安排。

其次,医院需要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设施,保障讨论活动的进行。

另外,医院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作为讨论的嘉宾,提升讨论的质量和水平。

最后,医院应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危重病例讨论,提供相关的学术支持和奖励机制,激发医生的学术热情和积极性。

四、结语通过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机构,应该重视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推行,并建立相应的规范和制度。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原创版)目录一、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的概述二、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的意义和价值三、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的流程和要点四、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的实践应用和挑战五、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的未来发展方向正文一、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的概述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对危重病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讨论和总结的过程,旨在提高危重病例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二、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的意义和价值1.提高救治成功率:通过对危重病例的讨论,可以发现患者病情的特点,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2.降低病死率:通过讨论,可以发现病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降低病死率。

3.提供学习借鉴经验:讨论记录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对危重病例的能力。

三、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的流程和要点1.病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复杂性和疑难性的危重病例。

2.讨论准备:收集病例相关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等。

3.讨论会议:组织相关医护人员参加讨论,鼓励充分发表意见,确保讨论的深入和全面。

4.记录整理:会议结束后,由专人负责记录讨论内容,形成完整的讨论记录。

5.跟进总结:对讨论结果进行实施和反馈,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救治流程。

四、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的实践应用和挑战1.实践应用:在 ICU、急诊科等危重病例较多的科室,开展病例讨论记录活动,提高救治水平。

2.挑战: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可能影响讨论效果;病例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可能无法覆盖所有问题。

五、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的未来发展方向1.引入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提高讨论的全面性。

2.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讨论记录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在医疗领域中,疑难危重病例的处理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确保疑难危重病例能够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诊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疑难危重病例的定义疑难病例一般是指诊断或治疗存在困难,病情复杂,需要多学科协作或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病例。

危重病例则是指病情危急,生命体征不稳定,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的病例。

二、讨论目的1、集思广益,汇集不同专业、不同经验的医务人员的智慧和见解,为疑难危重病例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

3、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讨论范围1、入院 7 天以上诊断不明或者疗效不佳的病例。

2、病情复杂、涉及多学科的病例。

3、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者病情急剧恶化的病例。

4、重大手术病例,包括新开展的手术、高风险手术等。

5、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的病例。

四、讨论组织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应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主持。

如果涉及多学科,应由主要诊疗科室的主任主持。

2、参加讨论的人员应包括本科室的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的专家、医生参加。

五、讨论准备1、主管医生应提前准备好详细的病历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目前的治疗方案及效果等,并提出自己的初步诊断和治疗意见。

2、主管医生应提前通知参加讨论的人员,并将病历资料发送给他们,以便其提前了解病情。

六、讨论程序1、主管医生首先汇报病例,包括病情介绍、诊疗经过、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困惑等。

2、参加讨论的人员依次发表意见,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分析病情,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3、主持人进行总结,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4、由主管医生负责记录讨论内容,包括参加人员的发言、讨论结果、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等。

七、讨论记录1、讨论记录应包括讨论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病例摘要、讨论内容、讨论结果等。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例的处理对于医疗团队来说十分重要,一个有效的危重病例讨论制度能够提升临床决策的质量、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医疗事故风险。

本文将探讨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意义、内容和操作流程。

一、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意义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建立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促进协作与交流:危重病例多为复杂疾病,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通过讨论制度,医疗团队成员可以充分交流各自的观点和经验,达到协作一致的目的。

2. 提高临床决策质量:通过分享相关病例和讨论分析,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寻找最佳的治疗策略,减少医疗决策的主观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 提升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和治疗方案的风险与利益,减少医疗错误和不必要的干预。

4. 追踪和改进医疗事故:通过分析危重病例过程和结果,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内容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危重病例讨论,既要考虑病例的严重程度,也要兼顾各种疾病种类,以期全面提高医疗团队成员的讨论水平和经验。

2. 会议安排:制定危重病例讨论的周期和时间,建立定期例会,确保医疗团队成员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

会议应该有明确的议程和安排,确保高效有序地进行。

3. 讨论的方法和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讨论,如病例报告、病例讲评、现场讨论等。

要求参与讨论的医疗团队成员提前准备,充分准备相关资料,确保讨论的深入和全面。

4. 多学科参与:危重病例的处理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和讨论,包括主治医师、护士、放射科医师、临床检验师等。

确保会议邀请到相关专家参与讨论,充分利用各方专业知识和经验。

5. 讨论记录和总结:每次讨论应有专人负责记录讨论过程和结论,包括专家的观点和意见,以及最终的治疗方案。

并及时向会议参与人员反馈讨论结果,确保讨论的成果被有效应用到患者治疗中。

外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范文(8篇)

外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范文(8篇)

外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范文(8篇)外科疑难危重病例争论范文第1篇一、凡病情危重、危及生命、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以及死亡病例,均应进行护理病例争论。

二、争论会由护士长主持,全科护理人员参与,必要时邀请相关人员参与(如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及问题相关专家)。

分管床位的护士汇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效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与人员充分发表意见进行争论,争论结束后由护士进步行总结。

三、护理病例争论的主要内容有:护理措施及落实状况,阅历教训及借鉴问题,争论中围绕病例护理中的难点和疑点进行循证分析、争论,专家提出指导性的方案。

护士长要对争论的重症患者护理状况及效果进行追踪。

四、外科大手术病例,要争论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预防术后患者可能消失的护理并发症。

五、对死亡病例的护理争论,必需在患者死亡一月内进行(特别病例准时争论),并请护理部人员参与。

参与抢救的护士,要汇报抢救的经过,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就抢救协作、病情观看、基础护理、护理记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病例争论应做好记录,争论资料归于业务技术管理档案中。

外科疑难危重病例争论范文第2篇1. 懂得基本抢救学问2. 高效沟通力量3. 培育敏锐的观看力4. 具备丰富的医疗阅历5. 系统化的治疗流程6. 大胆创新精神7. 团结协作精神8. 不断学习进步9. 坚持医学伦理和人道主义外科疑难危重病例争论范文第3篇患者的顽强医护的关怀患者与医护的合作最终的成功结语病例分析:论文写作技巧:结语:外科疑难危重病例争论范文第4篇一、消失疑难病例随时进行病例争论,由科主任主持。

二、由科室主任确认病例争论时间、参与人员,并负责协调院内、外疑难病例争论。

三、参与争论的医师必需亲自查看病人,主管医师必需将病历相关资料预备齐全、汇报病历。

四、从解决现存诊疗中的疑难问题入手进行全程争论,争论后的一天内,由主管住院医师完成争论记录的整理,整理后的争论记录由科主任打算记入病历中的部分。

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一、引言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提高医疗质量和救治成功率,确保患者安全。

本制度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会诊讨论的组织、流程、责任和监管等内容。

二、组织架构1. 会诊讨论组织:设立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小组,由相关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行政管理部门等组成。

2. 会诊讨论小组职责:a. 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院的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工作。

b. 对全院的疑难、危重病例进行会诊讨论,制定救治方案。

c. 对会诊讨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d. 对会诊讨论的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三、会诊讨论流程1. 提交会诊申请:临床科室在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时,应及时提交会诊申请,并明确会诊目的、病例简要、初步诊断等信息。

2. 会诊通知:会诊讨论小组收到会诊申请后,应在24小时内发出会诊通知,明确会诊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

3. 会诊准备:临床科室应提前准备好病例资料,包括病历、检查报告、影像资料等,并在会诊前分发至参会人员。

4. 会诊讨论:a. 会诊讨论由会诊讨论小组组长主持,参会人员应准时参加。

b. 临床科室负责人汇报病例,包括病史、检查、诊断、治疗经过等。

c. 各参会人员针对病例进行讨论,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d. 会诊讨论小组成员根据讨论意见,形成会诊讨论纪要。

5. 会诊结论:会诊讨论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形成书面会诊结论,包括诊断、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

6. 会诊执行:临床科室应根据会诊结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四、会诊讨论制度实施1. 会诊讨论组织:各临床科室应建立健全会诊讨论制度,定期组织本科室内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

2. 会诊讨论频率: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每月至少组织1次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

3. 会诊讨论质量:会诊讨论应注重质量,参会人员应认真负责,充分发表意见。

4. 会诊讨论记录:会诊讨论过程应详细记录,包括参会人员、讨论内容、会诊结论等。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是一种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的机制,旨在提高医生的临床思维和技术水平。

通过讨论危重病例,可以全面分析和总结病人的疾病特点和治疗经验,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一般由医院或科室组织,每周定期进行。

参加讨论的人员通常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研究生、进修生等,以及相关科室的教授或专家。

讨论的内容通常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等。

医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其他医生的观点提出质疑或补充。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通过讨论可以促使医生们参与临床决策,加强团队合作。

每个医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医疗团队的协作精神。

其次,通过讨论可以及时总结和分享治疗经验,对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医生之间可以交流各自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便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况。

再次,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可以提高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中,医生们需要综合各种信息和证据,对疾病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更好地为病人制定治疗方案。

最后,危重病例讨论制度还可以促进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学习。

在讨论中,医生们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术,了解最新的疾病治疗进展,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然而,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讨论的时间和地点可能会受到限制,无法适应医务人员的工作安排。

有时候,医生们可能会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无法参加讨论。

其次,讨论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医生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影响。

一些医生可能因为不够积极主动,不善于沟通交流,导致讨论效果不佳。

此外,由于医生们对病人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同,可能会导致讨论结果的不一致性。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首先,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医生们充分认识到危重病例讨论的重要性和价值。

其次,可以采取灵活的时间和地点安排,确保更多的医生能够参与进来。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危重病例讨论制度1. 背景和目的危重病例是医院工作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及时有效的讨论和决策对患者的救治和护理至关紧要。

为了保证医护人员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患者情况,促进协作和沟通,订立本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2. 定义2.1 危重病例:指患者病情严重,病情紧急,即将或已经发生重点不良事件或有可能危及生命或导致重点并发症的情况。

3. 原则3.1 以患者为中心:危重病例讨论的目的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3.2 多学科参加:危重病例的讨论应涵盖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包含但不限于主治医生、护士、试验室医师、放射科医师、药师等。

3.3 敬重专业看法:危重病例讨论应敬重各参加人员的专业看法和建议,共同协商订立治疗方案。

3.4 保密性:危重病例讨论应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严格掌控讨论内容的保密,禁止私自传播或外泄。

3.5 时效性:危重病例的讨论应及时进行,确保治疗方案的及时订立和实施。

4. 流程与责任4.1 发现和报告4.1.1 医务人员应及时发现危重病例,并立刻报告至相应责任人。

4.1.2 相应责任人收到报告后,应立刻启动危重病例讨论的流程。

4.2 召集讨论4.2.1 负责危重病例讨论的医务人员,依据患者病情和需要,及时召集相应的学科专家参加讨论。

4.2.2 召集通知应包含讨论时间、地方、参加人员、患者基本信息等紧要内容。

4.3 讨论内容4.3.1 讨论应全面、深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患者的病情分析和评估—已采取的治疗措施及效果—将来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风险评估—监测指标和处理方法—护理措施和防备措施—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和心理支持4.3.2 参加讨论的人员应结合本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建议和看法,自动参加讨论,共同落实治疗方案。

4.4 沟通与纪要4.4.1 讨论会应由指定的人员担负主持人,确保讨论的秩序和效果。

4.4.2 讨论会应由指定的人员担负记录员,记录会议的过程和内容。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一、前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是医疗机构对疑难、危重病例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研究的一种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合作,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降低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二、制度内容1. 讨论范围(1)疑难病例:指病情复杂、诊断不明、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反复的病例。

(2)危重病例:指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立即进行救治的病例。

2. 讨论频率(1)疑难病例:每月至少组织1次讨论。

(2)危重病例:每周至少组织1次讨论。

3. 讨论形式(1)病例汇报:由经治医师汇报病例,包括病例摘要、诊断、治疗经过、治疗效果等。

(2)多学科会诊:邀请相关专业医师参与讨论,提供专业建议。

(3)专家点评:邀请资深专家对病例进行点评,分析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4. 讨论流程(1)病例筛选:由各临床科室提出疑难、危重病例,报请医务科审核。

(2)病例准备:经治医师准备病例资料,包括病历、检查、检验结果等。

(3)讨论安排:医务科负责组织讨论,确定讨论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4)讨论过程:按照病例汇报、多学科会诊、专家点评的顺序进行。

(5)讨论记录:讨论过程中,由专人记录讨论内容,包括病例分析、诊断、治疗方案等。

5. 讨论结果(1)形成共识:讨论结束后,形成一致意见,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2)后续跟进:对讨论结果进行跟踪,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

6. 讨论效果评估(1)病例好转率:对讨论后病例的好转情况进行统计,评估讨论效果。

(2)患者满意度:对参与讨论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讨论制度的认可程度。

三、组织与管理1. 组织结构(1)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工作。

(2)临床科室:负责提出病例,参与讨论,执行讨论结果。

(3)相关辅助科室:提供技术支持,参与讨论。

2. 管理措施(1)加强培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讨论水平。

(2)完善制度:不断修订和完善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出现以下情形的患者:①患者当前有明确的症状体征,但没有明确的诊断或诊疗方案难以确定。

②疾病在应有明确疗效的周期内未能达到预期疗效。

③非计划再次住院和非计划再次手术。

④出现可能危及生命或造成器官功能严重损害的并发症等。

2.疑难病例均应由科室或医疗管理部门组织开展讨论。

讨论原则上应由科主任主持,全科人员参加。

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人员或机构外人员参加。

3.应统一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的格式和模板。

讨论内容应专册记录,主持人需审核并签字。

讨论的结论应当记入病历。

4.参加疑难病例讨论成员中应当至少有2人具有主治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疑难病例讨论的内容6.疑难病例讨论的流程(1)主持人介绍,明确讨论目的;(2)管床医生以时间递进为主线,汇报诊疗经过:报告病史、介绍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经过,提出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3)医疗组上级医生逐级补充;(4)参会专家分析讨论;(5)主持人总结并达成共识;(6)管床医生记录存档。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格式(另页书写)格式[示例]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讨论日期:年月日讨论地点: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参加者(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诊断:1.2.讨论记录:1.主管医师发言记录:(介绍病情及住院诊治经过、提出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的目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2.参加者对诊断的分析意见和下一步处理的意见:3.主持人的总结意见:记录者签名:年月日。

医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医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医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一、引言医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是指在医院内建立一种特定的制度和流程,旨在通过团队讨论和专家互动等形式,全面、系统地分析病例,提出诊断方案并制定治疗方案,以提高疑难危重病例的诊疗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的目的和意义1. 提高诊断准确率:通过多学科的集体智慧,各专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分析病情,提高对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断准确率。

2. 制定科学治疗方案:在讨论过程中,不同专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病例的实际情况,提出治疗方案并保证治疗的科学性。

3. 促进专家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讨论,可以建立起医院内各个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提高合作效率。

4. 培养和培训人才:医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可以培养和培训医疗团队的综合素质和协作能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三、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具体步骤1. 病例申报:医疗团队需要将疑难危重病例的基本情况以书面形式申报给相关管理部门,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已做检查和治疗情况等,以便进行统计和备案。

2. 病例筛选:由专家组成的病例筛选委员会负责对申报的疑难危重病例进行筛选,选取具有代表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病例进行讨论。

3. 讨论形式: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学术会议、病例讨论组、网络讨论等,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确定最适合的形式。

4. 讨论内容:讨论应包括病例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问题等。

各专家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通过交流和讨论达成共识。

5. 汇报和总结:在讨论结束后,由主持人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医疗方案,将方案反馈给医疗团队,以便进行后续治疗。

四、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1. 问题一:参与人员不积极解决对策:通过宣传教育和奖励机制来提高医务人员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参与讨论对自身和患者的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04-06 11:10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姓名:鞠秀平性别:女年龄:53岁科室:脑病科住院号:079501
诊断:脑出血急性期
讨论时间:2016-04-06 110 讨论地点:脑病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马奎军(科主任)记录医师:凡启涛
参加讨论人员及职称:马奎军副主任医师江胜主治医师何道胜主治医师李标主治医师凡启涛主治医师王之利住院医师李春香住院总董红梅护士长
病情简介:患者鞠秀平,性别女,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清4小时余”于2016-03-24 12:02入院。

4小时余前情绪激动后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清,在家休息症状不能缓解,到三分院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灶,为求系统诊治随来我院,门诊拟“脑出血急性期”收住我科。

病程中有头痛、头晕症状,无恶心、呕吐,无一过性晕厥及肢体抽搐,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饮食、睡眠一般。

一般健康状况一般,有高血压病病史3年余,慢性胃炎病史10余年,否认糖尿病、冠心病、肝炎、结核等疾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神清,言语含糊;双侧额纹对称;双眼活动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角膜反射存在;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左歪,伸舌右偏。

四肢无畸形,右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低,肌腱反射(++);右侧Babinski征及Chaddock征(+);双侧痛触觉对称;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试验未做。

辅助检查:头颅CT(2016-03-24 三分院)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灶。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

入院后诊断为:1.脑出血(急性期)2.高血压病 3.慢性胃炎 4.肺部感染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活化脑细胞,抑酸护胃,抗感染,止咳化痰,同时配合针灸理疗等治疗。

疗效尚可,现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及言语不清明显好转,头痛、头晕不明显,偶有咳嗽、少痰,反酸、腹胀亦好转,血压控制尚可,右侧肢体肌力5-级。

具体讨论意见:
李春香住院医师:患者为老年女性,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未规律服药,此次突然发病,结合头CT 等相关检查,诊断左侧背侧丘脑出血;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明确。

治疗及时,出血量较少,故预后较好。

孟玉主治医师;中风病机分析如下;中风的形成虽有内伤,劳欲,饮食不节,情志所伤等上述各种原因,但其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指出脑为“元神之府”。

“精明”,“元神”均指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功能而言,因此可以认为神明为心脑所主。

病理基础则为肝肾阴虚。

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外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

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瘀,其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如肝肾阴虚,阳亢化火生风,或五志化火动风。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火热炼液为痰。

暴怒血菀于上,或气虚无力推动,皆可致瘀血停滞。

四者之间可互相影响或兼见同病,如风火相煽,痰瘀互结等。

严重时风阳痰火与气血阻于脑窍,横窜经络,出现昏仆、失语等症状。

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
实。

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

发病之初,邪气鸱张,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故以标实为主;如病情剧变,在病邪的猛烈攻击下,正气急速溃败,可以正虚为主,甚则出现正气虚脱。

后期因正气未复而邪气独留,可留后遗症。

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

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

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中经络之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伴神志障碍;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

瘀阻脑络,而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因邪正虚实的不同,而有闭脱之分及由闭转脱的演变,闭证之中腑者,因肝阳暴亢或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见僻不遂,神志欠清,大便不通;中脏者,风阳痰火内闭神窍,脑络瘀阻,则见昏仆,不省人事,肢体拘急等闭证。

因于痰火瘀热者,为阳闭;因于痰浊瘀阻者为阴闭。

若风阳痰火炽盛,进一步耗灼阴精,阴虚及阳,阴竭阳亡,阴阳离决,则出现脱证,表现为口开目合,手撒肢冷,气息微弱等虚脱症状。

由此可见,中风的发生,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六端。

李标主治医师:谈调控血压方面如下;脑出血患者血压的控制并无一定的标准,应视患者的年龄、既往有无高血压、有无颅内压增高、出血原因、发病时间等情况而定。

一般可遵循下列原则:( 1)脑出血患者不要急于降血压,因为脑出血后的血压升高是对颅内压升高的一种反射性自我调节,应先降颅内压后,再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降血压治疗。

( 2)血压≥200/110mmHg时,在降颅压的同时可慎重平稳降血压治疗,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或180/105mmHg左右;收缩压在170~200mmHg或舒张压100~110mmHg,暂时尚可不必使用降压药,先脱水降颅压,并严密观察血压情况,必要时再用降压药。

血压降低幅度不宜过大,否则可能造成脑低灌注。

收缩压<165mmHg或舒张压<95mmHg,不需降血压治疗。

( 3)血压过低者应升压治疗,以保持脑灌注压。

马奎军副主任医师总结如下;
( 1)既往有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如突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增高,应考虑脑出血。

首选头部CT扫描,明确诊断及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及占位效应、脑组织移位情况。

( 2)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决定治疗方案:
①基底节区出血:小量出血可内科保守治疗;中等量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可根据病情、出血部位和医疗条件,在合适时机选择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时清除血肿;大量出血或脑疝形成者,多需外科行去骨片减压血肿清除术,以挽救生命。

②小脑出血:易形成脑疝,出血量≥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脑积水,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尽快手术治疗。

③脑叶出血:高龄患者常为淀粉样血管病出血,除血肿较大危及生命或由血管畸形引起需外科治疗外,宜行内科保守治疗。

④脑室出血:轻型的部分脑室出血可行内科保守治疗;重症全脑室出血(脑室铸形),需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放液治疗。

( 3)内科治疗为脑出血的基础治疗,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防治并发症是治疗的中心环节,要精心组织实施。

凡启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