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28452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指南2024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指南2024一、前言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的作业活动,如地下室、污水井、化工厂反应罐等。
由于空间狭小、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聚集等因素,有限空间作业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频发,给作业人员和救援人员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安全施救能力,制定本指南,以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准备工作,提升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能力,防范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扩大,保障救援人员安全与健康。
二、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特点1. 事故类型多样: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包括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坍塌等,事故类型复杂。
2. 事故发生突然:有限空间内有害气体浓度较高,作业人员进入后容易出现中毒、窒息等事故。
3. 救援难度大: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救援人员难以迅速进入现场开展救援。
4. 事故伤亡严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往往导致多人伤亡,且伤亡人员中往往包括救援人员。
三、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原则1. 预防为主: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防范事故发生。
2. 快速反应: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救援。
3. 科学施救:根据事故特点,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4. 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力量,形成救援合力。
四、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措施1. 事故预防(1)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评估,明确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2)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出入审批制度、作业许可制度、现场管理制度、作业相关人员培训教育制度等。
(3)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4)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2. 事故应急准备(1)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应急程序等。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如呼吸防护装备、救援绳索、通风设备等。
应急管理部有限空间作业手册
应急管理部有限空间作业手册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需要在狭小、封闭、不透气的空间内进行作业,如储罐、管道、井下、舱室等。
这种作业比较危险,很容易发生意外,所以需要特别的管理和安全措施。
应急管理部的有限空间作业手册,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编写,提供相关的参考内容,以帮助企业制订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特殊性及风险有限空间作业的特殊性表现在狭小、封闭、不透气等特点,这些特点在指导企业进行空间安全管理时应予以重视。
有限空间作业与其他作业相比,风险更高,包括缺氧、爆炸、中毒等多种危险因素。
同时,空气循环质量差,油脂、粉尘、毒气等物质易积聚在空间中,也会给工人的身体安全带来危害。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基本要求a. 根据安全管理规定划定作业区域,并设置明显标识。
b. 在作业前要进行空间检查,确认无毒气、无可燃物等危险物质,通风条件良好。
c. 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手套、防护衣、头盔等。
d. 作业时要注意通风换气,不得让作业人员超过规定时间。
e. 做到应急预案和逃生设施到位,确保在出现事故时能够有效迅速的处理和撤离。
三、空气测试与通风要求应经常进行空气质量测试,并做好记录,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通风措施,确保空间内的安全环境。
同时,制定通风制度,保证空气流动顺畅,在操作地点和通风口间安装隔板和幕墙,隔离操作区域,防止外界的污染物进入。
四、安全培训和演练企业应该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安全知识的培训,如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范等。
还应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保证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尽快地采取相应的逃生和救援措施。
总之,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该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真执行有关法规和操作规范,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实施通风措施,做好安全培训和演练,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
化工生产企业特殊作业—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5.5
按照相关的操作规 程进行作业,提高 作业的安全性,顺 利完成相关作业。
5.5
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 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 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 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 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5.5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 的联络信号。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 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 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对于气体的检测,要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 含量应在19.5%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 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 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 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5.5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 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如何在有 限空间安 全作业呢?
5.5
在有限空间内作业要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 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 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 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有限空间逃生安全作业指引
有限空间逃生安全作业指引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着诸多危险,如缺氧、有毒有害气体积聚、火灾爆炸等,一旦发生意外,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有限空间逃生安全作业指引。
一、有限空间的定义与分类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常见的有限空间包括:储罐、反应釜、地下室、沼气池、污水井、下水道等。
根据有限空间的特点和危险程度,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1、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1、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各种有毒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气等,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导致中毒。
2、缺氧窒息:有限空间内氧气含量不足,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缺氧窒息。
3、火灾爆炸: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遇到火源可能引发火灾爆炸。
4、坍塌掩埋:在一些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时,可能会发生坍塌事故,导致作业人员被掩埋。
三、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风险评估: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有限空间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通风换气:通过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方式,对有限空间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确保内部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3、气体检测: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应使用专业的气体检测仪器对内部气体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
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进入。
4、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应根据有限空间内的危险有害因素,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安全带、安全绳等。
2024年检修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三篇)
2024年检修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凡进入塔、釜、槽、罐、炉、器、机、筒仓、地坑或其他限定空间内进行检修、清理,称为限定空间内作业。
石油化工装置限定空间作业频繁,危险因素多,是容易发生事故的作业。
人在氧含量为19%~21%空气中,表现正常;假如降到13%~16%,人会突然晕倒;降到13%以下,会死亡。
限定空间内不能用纯氧通风换气,因为氧是助燃物质,万一作业时有火星,会着火伤人。
国外一家工厂,两名工人在富氧罐内钻孔作业,借助火花氧气引燃衣服,把两名工人烧死在罐内。
限定空间作业还会受到爆炸、中毒的威胁。
可见限定空间作业,缺氧与富氧,毒害物质超过安全浓度,都会造成事故。
因此,必须办理许可证。
凡是用过惰性气体(氮气)置换的设备,进入限定空间前必须用空气置换,并对空气中的氧含量进行分析。
如系限定空间内动火作业,除了空气中的可燃物含量符合规定外,氧含量应在19%~21%范围内。
若限定空间内具有毒性,还应分析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保证在容许浓度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动火分析合格,不等于不会发生中毒事故。
例如限定空间内丙烯腈含量为0.2%,符合动火规定,当氧含量为21%时,虽为合格,但却不符合卫生规定。
车间空气中丙烯腈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经过换算,0.2%(容积百分比)为最高容许浓度的2167.5倍。
进入丙烯腈含量为0.2%的限定空间内作业,虽不会发生火灾、爆炸,但会发生中毒事故。
进入酸、碱贮罐作业时,要在贮罐外准备大量清水。
人体接触浓硫酸,须先用布、棉花擦净,然后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院处理。
如果先用清水冲洗,后用布类擦净,则浓硫酸将变成稀硫酸,而稀硫酸则会造成更严重的灼伤。
进入限定空间内作业,与电气设施接触频繁,照明灯具、电动工具如漏电,都有可能导致人员触电伤亡,所以照明电源应为36V,潮湿部位应是12V。
使用手拿电动工具,执行本章第三节石油化工装置检修的规定。
检修带有搅拌机械的设备,作业前应把传动皮带卸下,切除电源,如取下保险丝、拉下闸刀等,并上锁,使机械装置不能启动,再在电源处挂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警告牌。
应急管理部(202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警示教育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操作、施工、维护和修理等作业活动。
由于有限空间内的通风条件较差、氧气含量低、有害气体浓度高、粉尘多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管理部发布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警示教育,提出了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长度、宽度和高度有限、通风不良、进出口受限制的地下室、仓管间、锅炉筒体、储罐内、船舱舱室、渣土洞、排水管道、风洞、炉屋、炉子、隧道、储槽、车间内的空间和周围。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点1. 通风条件差,空气含氧量低,容易引发窒息事故。
2. 有害气体浓度高,易造成中毒和呼吸系统损害。
3. 空间狭窄,操作不便,易导致事故发生。
4. 进出口受限,一旦发生事故难以救援。
5. 常有粉尘、灰尘、化工原料等污染物贮存,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警示教育内容1. 进入前应充分了解有限空间的结构、条件、有害物质种类和浓度、管线布局、安全出口位置、应急救援措施等。
2. 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先向有限空间内放入测定有害气体的浓度的检测仪器,确保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符合安全要求。
3.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向现场工作负责人报备,由有限空间的操作责任人确认是否可以进入。
4. 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配备完整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毒面罩、安全带、呼吸器等防护用品。
5. 在有限空间作业时,不得将有限空间内的电源、气源、室外天然气管道和燃气管道等设置为上岗点。
6. 遇紧急情况应立即向命令所在及人工作负责人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和自救措施。
四、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1. 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对有限空间进行定期的通风、排气和检查,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3. 严格控制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数量,避免过度拥挤。
4. 定期检查和维护有限空间内的设备和通风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转。
5. 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迅速地进行救援。
2024版有限空间作业应急处置方案(通用)
未来工作展望
加强监管
应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 监管力度,确保相关企业 和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推广先进技术
应积极推广先进的有限空 间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 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加强研究
应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安 全领域的研究,探索更加 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
THANKS
救援行动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如使用救援三脚架、救援绞车等 设备进行救援。
医疗救治
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救治,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同时, 对现场其他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心理疏导。
05
应急演练与培训
应急演练计划
01
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明确 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与
个人防护装备
呼吸防护
根据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有毒 有害气体种类和浓度,选择合适 的呼吸防护用品,如空气呼吸器、
长管呼吸器等。
身体防护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防护鞋、手套 等,防止皮肤接触到有害物质。
头部防护
佩戴安全帽,保护头部免受意外伤 害。
检测与报警设备
03
气体检测仪
报警装置
配备便携式或固定式气体检测仪,实时监 测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和浓度。
协作紧密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各相关部门 紧密协作,形成合力,确保了应 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验教训分享
加强培训
强化演练
应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 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应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作业应急处置演 练,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完善预案
应进一步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应急处置 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处置流程。
02
针对评估结果,对未达标的人员进行补充培训和辅 导,直至达到要求。
有限空间作业,无限事故风险,如何防范
以CO为例。CO是无色无臭气体,一氧化碳在血中易与血红 蛋白结合(相对于氧气)而造成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 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 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 脉快、烦躁、步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 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
4、有限空间建造施工作业:主要包括建设地下管道、 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涵洞等工程 的作业。
5、救援作业:对有限空间内遇险人员进行应急救援 的作业。
有限空间有什么危险与有害因素?进入有限空间 可能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 下方面:
1、燃爆危险; 2、缺氧和富氧危害; 3、中毒危害; 4、生物性危害; 5、物理危害(温度、噪音、湿度、尖锐锋利的物体
有限空间内存在很多有毒气体,常见的有毒气体有 硫化氢、一氧化碳(煤气的主要成分)、氨气、氮 氧化物、氟化氢、二氧化硫、甲醛气体、氯气、光 气、氡气等。一定浓度的有毒气体被吸入后会引起 人体急性中毒。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发生在瞬间, 有的有毒气体中毒后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就会致人 死亡。
硫化氢就更危险了,在空气中浓度≥1g/m3时,人 在这种环境中几分钟甚至瞬间就会死亡。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装备
一、通风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 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 风换气。作业前应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良好流通,以保 证人员呼吸需要,进入有限空间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 应安排轮换作业。
1、打开设施的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与大气相 通,进行自然通风;
挂牌或警示标识。对于用钥匙、工具打开的或有实 物障碍的受限空间,打开时应在进入点附近设置警 示标识;需工具、钥匙就可进入或无实物障碍阻挡 进入的受限空间,应设置固定的警示标识;所有警 示标识应包括提醒有危险存在和须经授权才允许进 入的词语。
2024年密闭空间安全作业规程(三篇)
2024年密闭空间安全作业规程1:在受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安排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2: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必须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确保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3: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并加挂警示牌。
4:确保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保证密闭空间的通风。
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必要时加大监测频率;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
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
5:进入受限空间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保证作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并统一联系信号。
6:受限空间作业,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
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保持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络。
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并应掌握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
7:对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8:在受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受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9: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
作业人员离开受限空间作业点时,应将作业工器具带出。
10:作业结束后,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受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受限空间。
2024年密闭空间安全作业规程(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员在密闭空间内进行作业时的安全,防范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密闭空间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人、技术人员、监督人员等。
第三条密闭空间是指具有一定限制进出、通风条件不良、可能存在有害物质积聚的工作环境,包括油罐、舱室、管道、仓库等。
第四条密闭空间作业是指在密闭空间内进行任何工作活动,包括检修、清理、维护、安装等。
2024版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
启动应急响应
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 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组织 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报告事故情况
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 情况,包括事故类型、发 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 情况等。
22
人员疏散与撤离
疏散路线规划
根据现场情况,规划合理的疏散 路线,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2024/1/28
疏散指示标识
2024/1/28
10
各成员职责与分工
制定现场救援计划。
指挥现场救援行动。
救援队伍
2024/1/28
11
各成员职责与分工
执行救援任务。
搜救被困人员。
控制事故扩大。
2024/1/28
12
各成员职责与分工
2024/1/28
01
医疗救护组
02
现场紧急救治伤员。
协调医疗资源。
03
13
各成员职责与分工
本次救援行动对有限空 间作业事故应急处理流 程进行了全面梳理,从 事故发生、报警、响应、 处置到后期恢复等各个 环节紧密衔接,确保救 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救援资源调配
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 包括救援人员、装备和 物资的快速集结,使得 救援行动能够在第一时 间展开,为挽救生命和 财产争取了宝贵时间。
救援技术运用
2024/1/28
31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1/28
32
26
演练计划与组织
演练计划
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包括演练目的、 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物资准备等。
演练组织
成立专门的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组 织、协调和指挥,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常见的有限空间作业主要有清除、清理作业,设备安装、更换、维修作业,涂装、防腐、防水、焊接作业,巡查、检修作业等。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多种安全风险,包括作业环境情况复杂、危险性大、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等。
因此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 采取可靠隔断措施。
-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
- 装备准备要齐全。
- 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标识。
- 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报告,禁止盲目施救,防止事故后果扩大。
企业有关负责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响应程序,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开展救援。
2024版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1
定期检查与更新
对应急物资进行定期检查, 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并 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
建立物资调用机制
与相关单位建立物资调用 机制,确保在应急处置过 程中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物 资。
预防措施落实
01
02
03
04
加强安全培训
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 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
技能。
严格执行安全制度
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 确保作业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
报警与接警处置
发现异常情况
作业人员或监控人员发现有限空间内 存在异常情况,如气体浓度超标、人 员身体不适等。
接警处置
中控室或值班室接到报警后,立即启 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同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报警
第一时间通过内部电话、对讲机或其 他有效方式向中控室或值班室报警, 并告知异常情况和具体位置。
确认作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否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作业过程中安全操作
01
02
03
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操作规程,按照规 定的程序进行作业。
保持有限空间内良好的 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积聚。
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 灯等照明设备,确保作 业现场照明充足。
04
在作业过程中,如遇到 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 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 有限空间。
经验总结与成果推广
总结经验教训
对应急作业方案的执行 情况进行总结,提炼经 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 提供参考。
推广优秀做法
将应急作业方案中的优 秀做法进行推广,促进 相关工作的提升。
加强交流合作
加强与其他单位或部门 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的能 力和水平。
优选年月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
对有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分析有限空间内是否存在缺 氧(窒息)、富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负压、 坠落物等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安全措施和 应急措施。(有限空间辨识已开展此项基础性工作,参 考依据)
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吹扫、通风。 检测、检查: 1、氧含量要求为19.5%~23.5%
的
也是我们判定是否属有限空间的依据。
有限空间作业的辨识
识别出本单位存在的有限空间作业,确定有限空间的数 量、位置。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目录(冶金): 有限空间主要包括各类炉窑如加热炉、烟道、地坑、
地沟、污水处理池(井);地下或半地下配电室油站、 涉及的罐(塔、柜)等。
有限空间作业的辨识
进行危险作业辨识,辨识出每个有限空间存 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如混料圆筒(8.23事故)等基本 情况,制定出相应控制措施,并汇总列入本 单位危险作业台帐(有限空间作业),汇总 表是进行定期审核(每年与危险源辨识同时 开展、更新)。
浓度(V/V)
19.5~23.5% 15~19% 12~14% 10~12% 8~10%
6~8%
4~6%
症状
正常氧气浓度 工作能力降低、感到费力 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协调能力和感知判断力降低
呼吸减弱,嘴唇变青 神智不清、昏厥、面色土灰、恶心和呕吐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科普知识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科普知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工作活动需要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例如储罐、管道、舱室、地下室等。
然而,这些有限空间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和结构,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有必要对有限空间的作业进行科普和宣传。
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是指工作人员需要进入或操作的空间,其出入口有限,通常较小且不便进出。
这种独特的环境使得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着一些独特的安全问题。
比如,通风不良可能导致空气中存在有毒有害气体,进而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狭小的空间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受困或受伤;有限空间内的结构复杂,可能存在坍塌或物体滑落的危险。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有限空间作业需要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和风险控制。
首先,工作前应充分了解有限空间的结构和特点,确定出入口以及通风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同时,应对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在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有限空间作业还需要注意作业人员的培训和配备。
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规程和操作方法。
同时,应配备有经验的监护人员,负责监督和指导作业过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可控。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应注意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办法》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措施。
此外,还需要遵守相关的行业标准,如储罐作业、管道作业等的相关标准,确保作业符合规定。
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及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行动方案。
并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器材,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救援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活动。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有必要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科普和宣传。
通过详细的安全评估和风险控制,合理的培训和配备,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及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有限空间作业导则
有限空间作业导则一、概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隔断或受到限制的,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且存在一定危险性的空间。
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称为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气体中毒、缺氧、火灾、爆炸等。
因此,遵循有限空间作业导则是非常重要的。
二、作业前准备1.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环境和条件,明确作业任务和目标。
2.确定作业人员和职责,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技能训练。
3.准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呼吸器、照明设备、通风设备等。
4.对有限空间进行安全检查,消除或降低潜在的风险。
三、作业过程规范1.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2.在作业过程中,应保持与外界的联系,随时报告作业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3.遇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及时通知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四、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气体中毒:在有限空间内,由于通风不良或存在有毒物质,可能导致作业人员气体中毒。
处理方法包括佩戴呼吸器、保证通风、及时撤离中毒人员等。
2.缺氧: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氧气不足的情况,导致作业人员出现缺氧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提供足够的氧气、减少作业时间、定期检查氧气含量等。
3.火灾或爆炸:由于有限空间内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或火源,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
处理方法包括消除火源、使用防火设备、及时报警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1.严禁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
2.在作业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中断或离开作业区域。
3.对所有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4.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对环境进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在作业过程中,应保持冷静和专注,避免出现失误或意外。
六、总结有限空间作业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和导则,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安全培训和技能训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同时,应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2022年有限空间作业题及答案
2022年有限空间作业题及答案试题1—、判断题1.有限空间作业属高风险作业,其存在的风险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复杂性,完全不可控。
()2.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体积分数)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等;若不及时脱离接触,可致室息死亡。
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较空气重的、具有燃爆性的有毒气体。
低浓度时人体能感受到浓烈的臭鸡蛋气味,随着浓度的升高,感觉臭味减弱。
4.封闭式的污水处理池属于有限空间,开放式的污水处理池则不属于有限空间。
()5.作业审批对作业安全不会产生影响,是否实施可自行决定。
()6.长管呼吸器属于隔绝式呼吸器的一种,一般分为自吸式长管呼吸器、连续送风式长呼吸器和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
7.作业前,作业人员必须对有限空间内气体环境进行充分检测,确认气体检测结果符合作业安全要求方可作业。
同时,如果评估作业过程中气体环境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作业期间可不再进行实时监测。
8.除中毒、缺氧室息和燃爆外,有限空间内还可能存在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高温高湿等安全风险。
9.如果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频次低,属于偶发作业,可不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管理。
010.不具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不应实施有限空间作业。
发包单位应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单位实施作业。
011.甲苯和二甲苯通常作为油漆、黏结剂的稀释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涂装作业时,可能存在因吸入高浓度甲苯、二甲苯蒸气导致人员中毒的风险。
012.气体检测报警仪的传感器应每年至少检定或校准1次,量值准确方可使用;日常使用时应确保零值准确。
13.安全帽应在产品声明的有效期内使用,受到较大冲击后,只要帽壳没有明显的断裂纹或变形就可以继续使用。
14.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的定义,辨识本单位存在的有限空间及其安全风险,确定有限空间数量、位置、名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及后果、防护要求、作业主体等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空间作业28452(总2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地下有限空间监护人员人员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1.制定依据《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2.考试方式采取实际操作、口述、仿真模拟操作方式。
3.考试要求3.1 实操科目及内容。
3.1.1科目一: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1)气体检测管的使用(简称K11)通讯及照明设备的使用(简称K12)3.1.2 科目二:安全操作技术(简称K2)不同级别安全防护设备设施选配(简称K21)(简称K22)进入作业(简称K23)3.1.3 科目三:安全隐患排除(简称K3)气体检测及作业环境分级(简称K31)通风(简称K32)K33)3.1.4 科目四:应急处置(简称K4)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应急救援(K41)3.2实操试卷从上述四个科目中,各抽取一道实操题组成。
具体题目由考试系统或考生抽取产生。
3.3实操考试成绩总分值为100分,80分(含)以上为考试合格;若考题中设置有否决项,否决项未通过,则实操考试不合格。
安全用具使用类、安全操作技术类、安全隐患排除类、应急处置类实操题的分值权重分别为10%、30%、25%、35%。
3.4考试时间为45分钟。
4.考试内容4.1科目一:安全用具使用4.1.1气体检测管的使用考试方式实际操作、口述考试时间5分钟安全操作步骤1、气体检测管的检查(1)根据被测气体选择合适的气体检测管。
(2)检查检测管是否在有效期内。
(3)检查气体检测管是否有损坏。
(4)检查采样器气密性是否良好。
(5)检查采气袋是否完好。
2、气体检测管的操作(1)根据被测气体性质,正确采集有限空间内气体。
(2)折断气体检测管两头,按管上气体流向提示,将检测管安装在采样器上。
(3)拉动真空采样器拉杆,检测被测气体。
(4)读取读数。
(5)数据评估,了解体积浓度单位与质量浓度单位间的换算。
4.1.2通讯及照明设备的使用实际操作、口述5分钟1、选用照明设备。
(1)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防爆型照明设备。
(2)手持照明设备应选择安全电压,优先选择电压不大于24V的照明设备,在积水、结露的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手持照明电压应不大于12V,超过安全电压的应采取有效的漏电保护及绝缘措施。
(3)检查照明设备外观是否良好。
(4)检查设备是否有电。
(5)使用期间照明设备电量不足,在安全场所(有限空间外)更换电池或充电,不允许在易燃易爆环境中进行上述操作。
2、正确选用通讯设备(1)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防爆型通讯设备。
(2)检查通讯设备外观是否良好。
(3)检查设备是否有电,调节频率并测试通话质量。
4.2科目二:安全操作技术4.2.1不同级别安全防护设备设施选配考试方式实际操作、口述考试时间15分钟安全操作步骤1、评估检测为1级或2级,且准入检测为2级的环境,必须配置的有:(1)1套围挡设施、1套安全标志、警示标识或1个具有双向警示功能的安全告知牌。
(2)作业前,每个作业者进入有限空间的入口应配置1台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作业中,每个作业面应至少有1名作业者配置1台泵吸式或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监护者应配置1台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3)1台强制送风设备。
(4)照明设备。
(5)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套正压隔绝式呼吸器。
(6)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套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
(7)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个安全帽。
根据作业现场情况宜配置的有:(1)通讯设备;(2)每个有限空间出入口宜配置1套三脚架(含绞盘)。
2、评估检测为1级或2级,且准入检测为3级的环境,必须配置的有:(1)1套围挡设施、1套安全标志、警示标识或1个具有双向警示功能的安全告知牌。
(2)作业前,每个作业者进入有限空间的入口应配置1台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作业中,每个作业面应至少配置1台气体检测报警仪。
(3)1台强制送风设备。
(4)照明设备。
(5)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套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
(6)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个安全帽。
根据作业现场情况宜配置的有:(1)通讯设备;(2)每个有限空间出入口宜配置1套三脚架(含绞盘)。
(3)每名作业者宜配置1套正压隔绝式逃生呼吸器。
3、评估检测和准入检测均为3级,必须配置的有:(1)1套围挡设施、1套安全标志、警示标识或1个具有双向警示功能的安全告知牌。
(2)作业前,每个作业者进入有限空间的入口应配置1台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作业中,每个作业面应至少配置1台气体检测报警仪。
(3)照明设备。
(4)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套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
(5)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个安全帽。
根据作业现场情况宜配置的有:(1)1台强制送风设备。
(2)通讯设备。
(3)每名作业者宜配置1套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
(4)每个有限空间出入口宜配置1套三脚架(含绞盘)。
(5)每名作业者宜配置1套正压隔绝式逃生呼吸器。
4、准入检测为1级,必须配置的有:(1)1套围挡设施、1套安全标志、警示标识或1个具有双向警示功能的安全告知牌。
(2)作业前,每个作业者进入有限空间的入口应配置1台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作业中,每个作业面应至少配置1台气体检测报警仪。
5、在作业点400m范围内应配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且作业配置的防护设备设施符合应急救援设备设施配置要求时,可作为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用。
救援设备必须配置:(1)至少配置1套围挡设施。
(2)至少配置1台强制送风设备。
(3)每个有限空间救援出入口应配置1套三脚架(含绞盘)。
(4)每名救援者应配置1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高压送风式呼吸器。
(5)每名救援者应配置1套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
(6)每名救援者应配置1个安全帽。
根据作业现场情况宜配置的有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评分标准实际操作、口述、仿真模拟15分钟1、送风式长管呼吸器的穿戴(1)正确判断长管呼吸器的适用范围①选择送风式长管呼吸器,不使用自吸式长管呼吸器。
②指定防护因数为1000,在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使用或可能发生气体浓度突然升高的情况中使用。
③根据DB11/852.1-2012《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准入检测为2级环境时,优先使用送风式长管呼吸器。
④当在IDLH环境中使用时,必须配有辅助逃生设备。
(2)长管呼吸器的检查①检查面罩是否完好,无破损,包括面罩边缘、进气阀、呼气阀、头带、视窗等。
②检查送风长管、连接点是否完好。
③检查气密性。
将下颚抵住面罩的下颚罩内,把面罩罩好,用手掌心堵住呼吸阀体进出气口,吸气,面罩会向内微微塌陷,面罩边缘紧贴面部,屏住呼吸数秒,维持上述状态无漏气即说明密合良好。
存在面罩泄漏情况的应调整头带或更换面罩直至气密。
当面罩与通气软管间无法拆卸式,捏住软管进行气密性测试。
④检查通气性。
在戴好面罩,且面罩与通气软管相连接的情况下,松开软管正常呼吸,检查在风机出现异常情况下,转化为自吸式长管呼吸器,通气性是否良好。
⑤检查风机是否正常运转。
(3)长管呼吸器的使用戴面罩,系腰带,打开风机,并将送风机放置在有限空间外空气洁净处。
2、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穿戴(1)正确判断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适用范围①指定防护因数>1000,可以IDLH环境中独立使用。
②准入检测为2级环境,短时间操作可以(次优,但不建议)选用。
③主要适用于救援工作。
(2)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检查①检查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整体外观是否良好,包括背托、系带、导气管、阀体、气瓶有效期等。
②气瓶压力是否满足作业需要。
打开气瓶阀,压力表指针显示压力数值逐渐上升,观察气瓶压力,气瓶存气量应至少满足25MPa。
③检查报警器是否正常工作。
关闭气瓶阀,压力表指针不动,说明气路密闭。
平缓地按动泄压阀,压力表显示数值逐渐下降,面罩有持续通畅的气流流出,当压力降至(5.5±0.5)MPa时,蜂鸣报警器开始报警,并持续发出声响至气压为0。
发生“高报”或“低不报”情况时,均属于异常,应及时更换。
④检查气密性。
面罩与供气阀可拆卸:将下颚抵住面罩的下颚罩内,把面罩罩好,用手掌心堵住呼吸阀体进出气口,吸气,面罩会向内微微塌陷,面罩边缘紧贴面部,屏住呼吸数秒,维持上述状态无漏气即说明密合良好。
存在面罩漏气情况的应调整头带或更换面罩直至气密。
面罩与供气阀相连:关闭气瓶阀后,释放气管内残气,使气压表显示为0。
将下颚抵住面罩的下颚罩内,把面罩罩好,吸气,面罩会向内微微塌陷,面罩边缘紧贴面部,屏住呼吸数秒,维持上述状态无漏气即说明密合良好。
存在面罩漏气情况的应调整头带或更换面罩直至气密。
(3)正确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①背空气呼吸器,气瓶倒置于背部,调整肩带,系好腰带。
佩戴面罩,并调整面罩,与脸部完全贴合。
打开气瓶阀,吸气打开供气阀,连续呼吸。
②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时间一般在40min左右。
3、紧急逃生呼吸器的使用(1)正确判断紧急逃生呼吸器的适用范围①选择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②为保障作业安全,进入有限空间时携带紧急逃生呼吸器,一旦作业过程中发生任何意外,使用紧急逃生呼吸器及时撤离。
③可独立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呼吸防护用品共同使用。
④紧急逃生呼吸器的使用时间一般在15min左右。
(2)检查紧急逃生呼吸器①正压式紧急逃生呼吸器:检查气压、面罩气密性、部件连接是否完好气瓶在有效期内等。
②自生氧式紧急逃生呼吸器:检查配件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等。
(3)紧急逃生呼吸器的使用为保障作业安全,进入有限空间时携带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在作业过程中突然发生意外(如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作业人员身体不适等)时,作业者套好面罩(头套),打开气瓶阀(打开插销),使用紧急逃生呼吸器出离有限空间。
实际操作、口述12/15分钟1、进入评估检测为1级或2级,且准入检测为2级的环境作业(1)作业者穿戴全身式安全带、正压式隔绝式呼吸器(优选送风式长管呼吸器或次选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安全帽,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2)检查踏步安全后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作业过程中作业者和监护者实时检测。
(4)作业过程中全程机械通风。
2、进入评估检测为1级或2级,且准入检测为3级的环境作业(1)作业者穿戴全身式安全带、(携带紧急逃生呼吸器)、安全帽,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2)检查踏步安全后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作业过程中作业者实时检测。
(4)作业过程中全程机械通风。
3、进入评估检测和准入检测均为3级作业(1)作业者穿戴(全身式安全带、携带紧急逃生呼吸器)、安全帽,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2)检查踏步安全后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作业过程中作业者实时检测。
(4)作业过程中至少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
1、进入评估检测为1级或2级,且准入检测为2级的环境作业4.3科目三:安全隐患排除4.3.1气体检测及作业环境分级考试方式实际操作、口述、模拟仿真考试时间10分钟安全操作步骤1、选择及检查气体检测报警仪(1)作业前应选择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