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临终关怀 提高生命质量
护士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
护士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1 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全身心的护理程序,它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的需要,一直持续到丧亲悲伤阶段。
其目的是减少患者痛苦,增加患者舒适、维护患者尊严、提高生命质量。
同时给患者家属精神上支持,帮助其坦然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
2 临终关怀与护理职业的关系临终关怀是现代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护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在临终关怀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她服务的对象是直接面临死亡。
在国外,护理人员特别重视护理中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他们认为应把临终病人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正在完成他全部生命过程中重要阶段的人,护士应给病人真诚的关心。
在发达国家临终关怀服务大部分纳入医疗保险之中,使病人能享受这一福利,但在有着传统文化的我国推行还有着一定阻力。
对于一个合格的护士,要做好临终关怀,首先应接受死亡教育,敢于挑战自我,用自己具有的死亡知识和综合技能去影响、帮助临终病人及家属,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帮助他们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缩短悲痛过程,减轻悲痛程度,从而接受临终关怀。
3 临终关怀的实施过程社会卫生保健体系中包括3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即预防、治疗、临终关怀。
“无病预防、有病治病、治不好则临终关怀”。
当病人知道自己的疾病治不好时,医护人员要从治疗为主的医学模式中摆脱出来,更着重对病人进行全身心的护理、提高生命质量、使病人安静、相对舒适、有尊严的走完人生历程。
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实施:3.1 控制疼痛:临终关怀首先要控制和减轻各种症状来满足临终病人的身体舒适。
疼痛是折磨临终病人的首要问题,解除疼痛是直接关系到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
所以,正确评估疼痛,并及时有效地处理是很重要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止痛原则,可采用阶梯止痛法,按疼痛程度分别采用口服、注射、按时给药如阿斯匹林、美菲康、度冷丁、吗菲等药物,使疼痛在尚未开始或刚开始时便得到控制。
护士还可指导病人使用非药物的方法减轻疼痛。
临终关怀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
临终关怀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目的:探究临终关怀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8例,回顾性分析其臨床资料,探究临终关怀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效果。
结果:实施临终关怀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患者全部安静、舒适的离开人世。
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其疾病痛苦,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标签:临终关怀;晚期恶性肿瘤;生命质量;影响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新增恶性肿瘤患者160-200万,死亡140万[1]。
临床上缺乏对肿瘤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导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极高,给家属带来沉重打击。
近年来,临终关怀理念被广泛提出与应用,它并不是一种治疗方法,而是通过对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关怀与呵护,从而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使患者安静、舒适的死亡,并降低家属的心理打击。
为了探究临终关怀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8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8例,其中有男性21例,女性17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8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58.9±4.8)岁;患者的最短病程为7个月,最长病程为76个月,平均病程(36.8±1.7)个月。
患者的恶性肿瘤类型为:肺癌、食管癌、宫颈癌、乳腺癌、直肠癌、卵巢癌等;患者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11例)、中学(9例)、大学及以上(18例)。
1.2临终关怀生理临终关怀:恶性肿瘤发展至晚期时,患者疼痛剧烈,且不能耐受,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并辅以谈话、按摩、热敷等,从而转移患者的疼痛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疼痛。
由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基本无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护理人员及家属应做好患者的身体护理工作,包括为患者擦拭身体,更换被褥、衣物,为患者清理排泄物等。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范本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临终关怀工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维护人的尊严和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养老院、福利机构等具有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和福利机构。
第三条临终关怀是指通过提供终生关怀、疼痛缓解、心理支持、护理照料等综合性服务,尽力满足临终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使其在生命最后阶段能够得到尊重、照顾和安宁,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四条临终关怀管理机构由医院或福利机构的相关部门或人员负责。
第五条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社工等相关专业人员,他们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培训。
第六条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职责包括:(一)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二)制定个性化的临终关怀方案,提供综合性服务;(三)疼痛缓解:采取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缓解措施,确保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四)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和家属面对困难和痛苦;(五)护理照料:提供日常护理,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尊严;(六)协调家庭成员和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支持。
第三章服务内容和标准第七条临终关怀服务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个性化的关怀计划: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症状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关怀计划,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整和改进;(二)疼痛缓解:提供必要的药物疼痛缓解,采取非药物疼痛缓解措施,确保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三)心理支持服务: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心理困扰和压力;(四)护理照料:提供日常生活护理,保持患者的身体清洁和舒适;(五)社会支持服务:协调家庭和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解决各种问题。
第八条临终关怀服务的标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保护患者的人权和人格尊严。
第四章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第九条临终关怀工作应遵循以下流程:(一)评估:对患者的病情、症状和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关怀计划;(二)执行:按照关怀计划的内容和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三)监测:对患者的病情和服务效果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和改进关怀计划;(四)评估:对关怀服务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案。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应用——以临终关怀为例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应用——以临终关怀为例一、引言临终关怀是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命质量要求的增加,临终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基础护理学的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临终关怀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和素养,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为临终患者提供关爱和支持。
二、临终关怀的重要性1.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患者临终的时候,医务人员在面对生命的结束时,需要给予患者最大的关怀和支持。
良好的临终关怀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持患者的尊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2.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良好的临终关怀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可以增加家属的满意度,减轻家属的负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患者的离世。
3.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临终关怀要求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技巧和心理护理技能,通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临终关怀的课程教学设计1.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深刻了解临终关怀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临终关怀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优秀护士。
2.课程内容(1)了解临终关怀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临终关怀的核心技能:包括疼痛管理、患者心理支持、患者舒适性护理等(3)学习临终关怀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4)了解临终关怀的伦理和法律责任3.课程教学手段(1)理论课教学: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了解临终关怀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临终关怀的概念、意义、原则等;(2)实践课教学:通过真实案例演练和模拟实训,让学生掌握临终关怀的核心技能;(3)情景教学:结合真实临床案例,对学生进行情景训练,让他们在临终关怀中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
4.课程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临终关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模拟实训和真实情境考察,评价学生的临终关怀技能;(3)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学生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沟通技巧、团队合作能力等。
临终关怀服务发展困境与对策的思考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设立专门的临终关怀服务培训项目,提高医护人员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和 水平。
6、提高社会认知度:通过宣传教育、知识普及等活动,提高公众对临终关 怀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消除误解和偏见。
7、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需求,探索多元化的 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包括家庭病床、社区服务等模式,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3、经费紧张:临终关怀机构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和日 常运营,而目前政府的经费投入有限,社会捐助不足,给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带 来很大困难。
4、人才短缺:由于临终关怀服务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现有的医护人员队 伍很难满足需求,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对策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临终关怀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 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以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临终关怀事业。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临终关怀照护已经成为一个日益重要 的社会问题。临终关怀旨在提高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的生存质量,减轻其身体 和心理上的痛苦,同时也为家属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丧葬指导。然而,由于我 国临终关怀事业起步较晚,目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本次演示将探讨我国临 终关怀照护的现状、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临终关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临终关怀 机构的设立、运营和管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3、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投入力度,改善 基础设施条件和医疗设备水平,提高临终关怀服务的可及性和覆盖面。
4、多渠道筹措资金:除了政府的财政投入外,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临 终关怀领域,鼓励企业捐助、个人捐赠,同时加强与公益组织的合作,扩大资金 来源。
临终关怀的概念和意义
对临终患者的意义
对患者家属的意义
对医学的意义 对社会的意义 体现了医护职业 道德的崇高
••生顺命应意医义学得模到式尊转重 变,完善我国 •••安人卫••补••彼观疾生在作是是是是减缩权减最体量宁生生充岸、病存临为对社非为轻短利少大和,、的保。而伦症质终一现会物让精悲和遗限精平舒最健开理状量时种行文质患神伤尊憾度神静适后体展道得得能新医明文者痛过严地上地地旅系的德到到够的疗的化尊苦程得帮的走走程的一等控提无医服标中严到助痛完完。必项的制高痛疗务志的、保患苦生然社集苦服体信舒护者,命趋会中、务系仰适减提的势公体项的、到轻高最。共现目重价达躯生后事。,要值人命阶业生质段。。
患者需求:生理、心理及社会 包括患方者面医的疗需护求理。、生活护理、 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属理需护求理:,尤家其属应对注临意终控患制者临的终治疗 患照主运心理受探模寻途包医的者护要用理学教讨式求径括疗医的。是与学等育适和因成研体疗和及服疼为死及知者合特地为究系护护为务痛其亡精识正我点制临临;理理其等,提有神对确国,宜终终临原要提。并供关、人对国并地关关床则求供给情的经们待情从开怀怀医;、优予感医济进和的社展研机护临心质相支学、行接临会临究构人终理的应持、法教受终学终的所员关要居的护律育死关角关重采应怀求丧心理、,亡怀度怀要用遵机理学伦使。的内的循构、 容的之管一理。、实施的研究与实践;临 终关怀工作人员的构成与培训等。
三、临终关怀的发展
❖ 始于1967年英国桑德斯博士在伦敦 创办的“圣·克里斯多佛临终关怀医院”,被誉为 “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
❖ 70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 ❖ 中国始于1988年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
立。
四、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
我国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其发展展望
中国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其发展展望临终关怀,意指对生命末期病患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照顾与支持,旨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使其得以平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理念的转变,临终关怀逐渐受到重视并发展出独特的特点。
一、中国临终关怀的特点文化敏感性: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对于生命、死亡、家庭等观念均有独特见解。
临终关怀在实践中充分考虑到这些文化因素,尊重患者的信仰、习俗和价值观,从而提供更为贴切的服务。
家庭中心性:在中国,家庭在临终关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庭成员是患者主要的情感支持者,也常参与到照顾过程中。
因此,临终关怀不仅关注患者本身,也重视家属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综合性服务:中国的临终关怀强调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
这包括但不限于疼痛控制、心理疏导、灵性关怀以及社会资源的链接等。
跨学科合作:实施临终关怀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
这包括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咨询师等多个专业背景的人员,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照顾。
政策推动: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渐认识到临终关怀的重要性,并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
例如,推动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及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等。
二、发展展望专业化发展:未来,中国的临终关怀将更加专业化,包括专业人员的培养、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完善等方面。
这将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
社区参与:随着社区医疗的发展,临终关怀服务有望更多地进入社区。
这将使得更多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照顾,同时减轻医疗机构的压力。
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接受度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通过教育普及,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从而更加积极地支持和参与临终关怀工作。
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与其他国家在临终关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
总之,中国的临终关怀在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展现出其特色,并朝着更加专业化、社区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临终关怀的重要意义
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让生命有尊严的离去班级:康复治疗学(物理治疗方向)合作办学论文摘要本篇论文目的是讨论对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从关怀的重要性、临终关怀对癌症晚期患者终期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对此类人群临终关怀应当注意问题并进行论述。
对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既可以缓解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又能减轻患者生理上的痛苦,从而显著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临终关怀、癌症晚期患者、减轻痛苦、社会意义正文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或多或少都会会面临疾病的痛苦,癌症患者尤其如此。
临终的癌症晚期患者是一个没有希望治愈,预计生存时间仅为3-6个月的特殊群体,该人群常有天价的治疗费用负担,病程长且心理、生理均承受巨大的痛苦。
临终关怀源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医疗服务模式,其重点在于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
本文要对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
临终关怀的性质及重要性1.1临终关怀的概念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安宁服务等。
其目的不在于治愈疾病,延长生命。
它在于强调的是缓解患者的痛苦,让患者生活在如家的环境中,舒适、有尊严地过完生命中最后的阶段。
我国临终关怀起步较晚,于1988年正式在临床中应用。
临终关怀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医疗、心理和伦理等方面的全面照护,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使其能安宁、舒适走完生命最后的时光。
二是对晚期癌症患者从生理、心理上提供全面的照护。
1.2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近年来,我国的癌症发病率逐渐升高,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超140万人。
癌症晚期的病人倍受痛苦的折磨,经慢性消耗后,死于全身器官衰竭。
如何在我国现有的医疗状况下使更多的病人得到良好的医疗和护理,已成为全社会所关心的问题。
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有利于医学人道主义的不断升华。
它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医学服务局面:对癌症晚期患者拒之门外,或者在医院里也只是延长其痛苦的生命而不注重病人及其家属的关心和照顾。
临终关怀对改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理及社会支持 , 耐心与患者家属 沟通 。
2 结 果
可能将 这种情 绪不定 时发 泄。对此 , 护士 应该 把这 种变 化看 做 是正常反应 和益 于身心 的宣泄 。患 者争 吵时 , 士应 给予 护 耐心、 善意 的劝导 , 同时避免与其发 生不必要 的争执 。③ 交易 期: 愤怒期过后 , 者常有 延长 生命 的强烈 希望 , 常会 积极 患 通
时给予其生 活希望 , 满足其合理需求 , 以保证患 者积极 配合治
恶性 肿瘤 晚期患 者基本 丧失 生活 自理 能
3 1 1 基础护理 ..
疗, 减轻病痛 , 长生存期 。④抑 郁期 : 延 当患者认 识 到疾病 无 法 治愈 时 , 通常表现 出消极 、 伤情绪 , 多患 者变得 孤 独寡 悲 大
此 时患者不再恐 惧 、 担忧 , 绪稳 定。护士 应给 予充分 尊 重 , 情
患者擦浴并更换衣物 ; 留置导管 者做 好引流管 护理 , 避免引 流 管折叠 、 脱落 ; 对有 呼吸系统 疾病者 在必 要时 给予排 痰 ; 对合 并神经系统疾病如谵妄 、 躁动者做好 日常安全护理 。
3 12 环境护理 .. 晚期 恶性肿 瘤患者 由于病 痛折 磨 和心理
激, 并耐 患 者 已经完全接受 了将要死亡 的事 实 , 对周 围人或事 不感兴趣 ,
3 4 心理干预 . 美 国 的库 布勒 ・ 罗斯将 临终 患者 心理 反应
期 患者实施 临终关怀 , 效果满意。现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资料 .
本组 恶性 肿瘤 晚期 患者 5 0例 , 2 男 1例 , 女
临终关怀的实施内容
临终关心的实施容临终关心〔hospitalpice〕的根本核心是帮助即将离开的人认罪悔改最终灵魂得救,因此除XX信仰之外,其他方式的关心都仅仅停留在身体和心理的关心。
这一阶段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展灵性关心,并辅以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病症、延缓疾病开展的医疗护理。
临终关心临终关心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效劳来控制病人的病症。
由于临终关心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病症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科领域它和姑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
临终关心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穿插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开展的标志。
就世界围而言,它的出现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
临终关心让生命“走〞得温暖[1]临终关心的意义简介编辑临终关心是一项符合人类利益的崇高事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1.临终关心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生存质量和死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迎接新生命、翻开人生历程的第一页一样;送走、合上人生历程的最后一页,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以便让患者在死亡时获得安宁、平静、舒适,让家属在病人死亡后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和阴影。
2.临终关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每一个都希望生的顺利,死的安详。
临终关心正是为让患者尊严、舒适到达人生此岸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3.临终关心表达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医护职业道德的核心容就是尊重患者的价值,包括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临终关心那么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用科学的心理关心方法、高超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以及姑息、支持疗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平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
医护人员作为具体实施者,充分表达了以提高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为效劳宗旨的高尚医护职业道德。
[2]〔一〕身关心:透过医护人员及家属之照顾减轻病痛,再配合天然安康饮食提升身体能量。
提高生命质量 老年临终关怀——老年重症监护及护理
・管理 ・ 教育 ・ 教学 ・ 6 7 9
提高 生命质 量 老年 临终关怀——老年 重症监护及护理
侯 艳 艳 白 雪 刘 波 于 蕾
( 吉林 省肿瘤医院 中西 医结合科 ,吉林 长春 1 3 0 0 1 2 )
3 . 1加强与老年重症 患者 的沟通
质 量 ,通 过减轻病痛 与其他生理 症状或排解 心理 问题 和精神烦 恐 ,令
患者 内心 宁静 地面对死亡 日 。 J 。同时 ,临终关怀 还能够帮助病患 家人承
担一些劳累与压 力。
1老 年 患者 临终 关怀 可分 为三 项基 本 内容
1 . 1对其患者 的身 体关怀 主要 是通过 我们专业 医护人员 及其患者 家属的照顾尽 量减轻 患者 的病痛 ,然后再配合 健康饮食及 保健来提升 患者身体 的能量 ,尽 量延 长其高质量 的生命历 程。 1 . 2 对患者心理及 精神上的关怀 通 过关怀理 念的建立 来尽量减 轻患者 的恐 惧 、焦 虑、牵挂 、埋怨 等心理 问题 ,能够让 患者宽 心、安心并对 未来 的生 活包括死后都 充满 信 心及希望 。 1 l 3对患者永生信 念的关怀
【 摘 要】 临终 关・ ( h o s p i c e 或p a l l i a t i v e c a r e )并 非是 一种 治愈 疗 法 ,而是 在 重症 患者 在将 要逝 世前 的 几个 星期 最 长六个 月的时 间内 症 发展 的 全方位护 理 。老 年重 症 惠者 无论从 精神 上还 是 身体上 ,都 承 受 了正 常人 无 法想 象的痛 苦 ,做 为肿 瘤 医院
患者 舒适感是指在轻松、安宁的状态下 ,临终患者所具有的一种满意 、 无痉挛、无焦虑 的自我感觉。临终患者往往对疼痛 的恐惧超过对死亡的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分析
效果层面的比较
临终关怀
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关怀与照护,临终关怀能够显著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恐惧,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 死亡。
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症状,提供舒适和尊严的照 护环境,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 意度。同时,安宁疗护也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减少不必要 的医疗干预和花费。
THANKS
感谢观看
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融合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服务体系,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 、服务内容等方面,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面、专业的服务。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对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 质和服务能力。
分析的重要性
了解患者需求
通过分析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 的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终末
期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提高医疗质量
分析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服 务质量和效果,有助于医疗机 构改进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
推动政策制定
对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深入 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政府制定 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社会和谐
团队协作
医生、护士、社工、志愿者等多学科 团队共同协作,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全 方位的支持。
临终关怀的效果评估
生活质量评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属满意度调查
通过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症状缓解情况 、心理状态等方面,了解临终关怀对患者 生活质量的影响。
调查家属对临终关怀服务的满意度,了解 服务质量和改进方向。
死亡率与死亡质量分析
临终关怀临床护理内容、道德要求及临床意义
临终关怀临床护理内容、道德要求及临床意义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身心的护理程序,它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的需要,一直持续到丧亲悲伤阶段。
怀必要性和迫切性人总是要死亡的,其过程应该是庄重而无憾的。
然而,疾病给人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悲观、焦虑等等负面影响。
临终关怀护理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等方式减轻患者对疾病的痛苦,同时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
从病人家属的角度分析,临终护理可以缓解病人家属的焦躁情绪及压力,改善病人与家属所处的生活环境气氛。
护理内容1、疏导临终患者心理临终患者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负担,面对这些心理负担会导致患者的情绪面临崩溃,甚至不再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这要要求临终护理人员要掌握心理疏导技巧,通过临终患者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的内心负担与压力。
同时在此过程中,要让临终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其中,临终家属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临终患者的情绪。
临终护理人员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耐心地疏导、劝解和临终患者家属共同帮助临终患者减轻心理等方面的紧张焦躁压力。
2、满足临终患者需求临终患者往往面对疾病痛苦时会产生烦躁得情绪状态,这就需要临终护理者及病人家属最大可能得满足临终患者得现实需要。
通过与患者得沟通了解掌握病人的心理需求,通过各种方式给予病人对其需要的满足。
在此过程中,部分患者是不能通过言语进行表达的,这就需要专业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积攒实践经验,通过自身判断给予病人最大的满足[2]。
3、建立与临终患者亲属沟通关系医患关系紧张是当前社会关注的较高热度话题。
在面临重患的家庭中,患者家属难免出现急躁焦虑的情绪。
因此,建立良好的与临终患者亲属沟通关系是缓解患者家属压力过大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护理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与家属进行病情沟通的过程中具有心理疏导。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简单互动护理调动病人家属参与度,分散病人家属的注意力,缓解家属的抑郁情绪。
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对无法痊愈的患者提供特殊的缓和医疗服务,临终关怀无需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大量的资金去延续生命,它是以缓解治疗身体的不适为基础,按照自我意愿有意义的度过剩余的生命,是我国护理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我国护理学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临终关怀对临终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终关怀对临终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对临终患者及家属进行临终关怀,观察临终关怀对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我院收住的65例临终患者进行临终关怀。
结果通过适当有效的临终关怀,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临终关怀能最大限度的维护患者尊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痛苦及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临终关怀;患者及家属;护理;生活质量临终关怀是针对各种疾病晚期、治疗不再生效、生命即将结束者进行的照护,一般在死亡前3~6个月实施临终关怀。
对这些患者不再是通过治疗疾病使其免于死亡,而是通过对其全面的身心照料,提供临终前适度的姑息性治疗,减轻痛苦,消除焦虑、恐惧,获得心理、社会支持,使其得到最后的安宁[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患者直接上大型医院就诊人数增加,导致大医院医疗费用逐渐增加,一床难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较少,病床比较宽松,陪护、探视、照顾患者均方便,医疗费用低,环境、医护人员都较熟悉,更适宜进行临终关怀。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4年12在我院住院的临终患者65人,年龄55岁~89岁,男性39人,女性26人。
患者家庭资源和患者家庭功能均无显著差异。
1.2方法1.2.1 观察方法随机将6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疾病常规护理,不再进行临终关怀。
实验组在详细掌握患者家庭资源和家庭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人性化护理计划,反复强化家庭护理知识,观察患者情况,及时改进护理服务措施。
出院后定期上门随访,检查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护理偏差,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满足患者的一切需求,1.2.2 关怀方法1.2.2.1 休养环境环境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最好安排单间,温湿度适宜,床垫硬度适中,盖被轻软暖和,房间内摆放病人喜欢鲜花等,以增加生机。
1.2.2.2 生活护理加强口腔护理,每天检查口腔黏膜,餐后能漱口的及时协助患者漱口。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思路探讨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思路探讨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老年人临终关怀问题也日益凸显。
临终关怀作为对生命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的一种全面照护,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身心痛苦,并帮助家属面对丧亲之痛。
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政策支持等专业服务。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思路。
我们将概述临终关怀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社会工作领域的重要性。
我们将分析当前老年人临终关怀面临的挑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社会工作思路,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政策支持等。
我们将展望社会工作在老年人临终关怀领域的未来发展,以期为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二、临终关怀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临终关怀,又称为安宁疗护或缓和医疗,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生命末期提供全面照护的服务模式。
它强调在尊重生命和死亡自然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庭提供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层面的支持与安慰,以减轻其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并帮助其平和、有尊严地走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临终关怀的理论框架建立在人的生命尊严、权利和平等基础之上,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在生命末期得到尊重与关怀。
这一框架强调跨学科合作,包括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宗教信仰等多个领域,共同为临终患者提供综合性、个性化的服务。
在社会工作领域,临终关怀不仅关注患者的需求,还注重其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与维护。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庭建立信任关系,评估其需求和资源,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协助患者及其家庭应对临终阶段的心理、情感和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者还倡导社会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支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为临终患者创造更加友善的社会环境。
在临终关怀的理论框架中,尊重生命、关注患者需求、提倡跨学科合作、强调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等核心原则贯穿始终。
浅谈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工作
浅谈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工作摘要目的:减轻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提高并维护他们最后生命的质量,满足他们最后生命的要求。
方法:通过各种方法,以最大的能力减轻和消除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正确面对死亡。
结论:临终关怀对将逝者和生者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自然规律。
而对于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如何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死亡和生命的存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减轻痛苦,安度余生,这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所面临的课题。
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临终关怀,它的出现,是人类在保护自己生命史上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们创造和谐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临终关怀,系译自英文的HOSPICECARE。
我国大陆与港台的汉译略有差异,香港译文为“善终服务”,台湾译文“安宁照顾”。
但其内涵都同出一辙,均指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使用权临终患者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以安慰,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
1临终护理的目的及意义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即不促进也不延迟患者死亡。
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
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临终护理是指临终护理的意义在于强调整体护理,即动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患者的症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精神上的痛苦,使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生活的舒适、有尊严、有意义。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临终护理中的作用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尚未完善,存在一定范围的不合理。
一边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量不饱和,一边是稍大一点的医院就存在着床位紧张,人手不够的问题。
医院如果大量留置无治疗意义,且估计只能存活6个月以内的病人,并施行全人服务的整体护理,对要住院而没能住进院的患者来说,是极不公平的,对合理利用国家医疗资源上来说,也存在着有弊的一面。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范文(二篇)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命的关注度的提高,临终关怀工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升临终期患者的生命质量,保障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益,建立一套科学、人性化的临终关怀工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和原则临终关怀工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在临终阶段能够得到尊重和合理的关怀,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制度的原则应包括以下几点:1. 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确保患者在临终阶段享有尊严和自主权利;2. 尊重家属和医护人员的角色和意见,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决策的机制;3. 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的关怀服务;4. 坚持科学、平等、公正的原则,确保制度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三、临终关怀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1. 临终关怀评估在患者病情确诊为临终期后,医护人员应进行全面的临终关怀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身体和精神状况、生活适应能力、家庭和社会支持等。
评估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作为制定关怀计划的依据。
2. 关怀计划制定根据临终关怀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关怀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疼痛缓解、心理和精神支持、社会及家庭关怀等方面的内容。
计划中应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进度,确保计划的贯彻落实。
3. 疼痛缓解在临终期,很多患者会面临严重的疼痛问题。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选择适当的疼痛缓解方式,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
同时,还应定期评估疼痛程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心理和精神支持在临终期,患者往往会面临极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
医护人员应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缓解情绪困扰,接纳并适应死亡的到来。
此外,还应关注患者的宗教和文化需求,提供相应的精神护理服务。
5. 家庭及社会关怀在临终期,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也需要得到关注和支持。
医护人员应积极与家庭成员沟通和配合,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社会支持,例如安排家庭护理和康复计划,协助处理遗产和丧葬事宜等。
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杨凤姣,陈欢,王海燕,王丽*(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000虽5975614@)〔摘要〕中国的临终关怀受到经济发展、文化观念、国民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发展现状尚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需结合实际情况对所面临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建立中国特殊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引进市场运作,整合社会资源,解决资金危机;构建社会合作机制,规范临床关怀制度,促进事业发展;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临终关怀队伍质量;以促进临终关怀产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临终关怀;健康老龄化;死亡观;整合资源〔中图分类号〕R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565(2019)12-1562-04DOI:10.12026/j.issn.1001-8565.2019.12.11Studyon Mai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Hospice Care in ChinaYANG Fengjiao,CHEN Huan,WANG Hainan.,WANG Li(Huiqiao Medical Center,Nanfang Hospital,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0,China,E-mail:85975614@)Abstract:Hospice car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 China,such as 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al concept,national quality,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cannot meet people's need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s of hospice care and formulate solution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special hospice care in China;to introduce market operation,integrate social resources and solve capital crisis;to construct the social cooperation mechanism,standardize the clinical care syste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to strengthe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improve the quality of hospice care team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ospice care industry.Keywords:Hospice Care;Healthy Aging;Death View;Resource Integration20世纪60年代以来,临终关怀在西方国家兴起,主要特征为优逝。
临终前的生命教育如何推广
临终前的生命教育如何推广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旅程。
然而,当生命走向终点,我们往往对临终前的时光感到陌生、恐惧甚至回避。
临终前的生命教育,作为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生命末期、提升生命质量、实现善终的重要途径,却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那么,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这一至关重要的教育呢?首先,要提高社会对临终前生命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通过媒体的力量,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临终前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可以制作相关的专题节目、纪录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讲述真实的案例故事,让公众直观地感受到临终前生命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影响。
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当将临终前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从小学开始,逐步在不同阶段的课程中融入相关内容,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例如,在思想品德课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有限性和宝贵性;在生物课上,讲解人体的衰老和死亡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自然规律。
在医疗系统中,加强医护人员的临终前生命教育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是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之一,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对推广临终前生命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医院可以定期组织培训课程,邀请专业的生命教育讲师为医护人员授课,让他们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教育方法,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恰当的生命教育。
为了让临终前生命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要开发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和读物,制作生动形象的宣传手册、海报、视频等,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这些资源可以在社区图书馆、医院候诊室、养老院等场所免费发放和展示,方便人们获取。
此外,建立专业的临终关怀机构和生命教育中心也是推广临终前生命教育的重要举措。
这些机构可以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哀伤辅导、生命回顾等。
同时,它们也可以作为培训基地,培养更多的生命教育专业人才,推动临终前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临终关怀提高生命质量【摘要】目的为减轻临终病人的心理负担,解除病人对疼痛及死亡的恐惧和不安,是病人适应角色的转换,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是病人在充满人性温情的气氛中,安详、宁静、无痛苦、舒适且有尊严的离开人世,达到更理性更平静地接受死亡。
方法通过所学知识的综合,查阅书籍,上网搜集等方法积累。
结果发现在我国中小型医院内对临终者的关怀和护理并不完善,需要大力改进,让逝者安详的离开人世。
结论在中国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护士作为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主力军,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临终病人的完善照护,不仅体现对人的尊严的维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内容,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善举[1]【关键词】生命质量;临终关怀;护理1.临终关怀的概念:临终关怀是有组织的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2].使临终病人的证明质量得到提高。
珍惜有限的人生时光;能够少痛苦,甚至无痛苦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使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
2.临终关怀八要素[3]2.1减轻病人肉体和精神症状,以减少痛苦。
2.2采取能让病人表现自己愿望的治疗手段,以维护病人的尊严。
2.3避免不适当的有创的治疗。
2.4在病人还能与人交流时,给病人和家属提供充分的时间相聚。
2.5给与病人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
2.6将家属的医疗经济负担减少到最小程度。
2.7将所花的费用告知病人。
2.8给死者家属提供治丧方面的帮助。
3.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3.1临终关怀的专属机构:一般都有较完善的医疗设备,人员配备比较齐全,照护技术比较专业化、规范化,组织管理较科学,能行使其独立服务职能,为临终病人服务。
3.2综合性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指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肿瘤医院或老年护理院内建立的临终关怀病区或专科病房,配备必要的设施和固定的专业工作人员,为癌症晚期、疾病终末期及衰老病危的老年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3.3居家照护是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一般以临终关怀的学术组织联合医院、社区保健机构共同协作进行。
医护人员根据临终病人的病情,每日或每周数次到家中探视,提供临终照护。
居家照护,对病人来说,在最后一刻能感受家人的关心和体贴,减少其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对家属来说,能给与病人尽量的照顾,是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
4.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区别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这既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
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
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临终关怀和肿瘤预防、治疗一样,是癌症研究中心不可忽视的方面。
5.临终关怀的理念5.1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关怀为主的照顾。
5.2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5.3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力。
5.4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6.临终关怀的目的6.1为临终病人较少肉体的疼痛,给与最舒适的服务和照顾。
6.2提供专门为护理而设计的结构,辅助末期病人和垂危病患接纳临终的事实,安详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6.3提供一种模式,给予患者身、心、灵的关怀。
6.3.1身体方面:增进舒适,减轻痛苦。
6.3.2心理方面:协助病患与家属度过濒死的过程,接受疾病与死亡,家人互动关系,面对死亡恐惧事实;遗嘱辅导等。
6.33心灵方面:获得内心平安,灵魂的救赎等。
6.4医院的抢救和治疗为目的,而很多病人本来以没有治疗效果了。
临终关怀服务,对垂死的病人照顾的重点是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如何提供一个安适、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
7.临终病人在临终前的心理要求7.1希望维持自己形象的完整,认为自己的形象如果不能像往常一样,就会影响到自己被对待的方式,也会影响到病人对自己的肯定,因此维持自己形象的完整,不但是自己自尊的来源,也是让他人尊重的依据。
7.2强烈的失落感导致强烈的需求感,病人会认为自己过去所拥有的财富、事业、家庭、朋友,都会因为死亡的来临而消失不见,这种强烈的被剥夺的体会,让病人觉得人生在世最后终究一场空,而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在失落的同时,病人对人间一切便产生难以割舍的执着与爱恋,所以会让家人感到过度的感情压力。
7.3孤独产生的关怀需求,虽然病人有时会有静一静的想法,不过基本上病人并不希望这种静一静被误解为喜欢孤独的反应,事实上病人十分担心陷入孤独当中被家人遗弃,只是心中又不想因为害怕孤独而造成家人情感上的负担与不舍,这种又想又怕的反应是家人在提供爱心的支持与关怀时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7.4不希望生病而成为家人的负担,因为病人本身原先有他自己的独立自主性,也有他自己的贡献价值所在,当然不希望由于生病就成为家人的负担,完全失去自己的自主能力,这时家人就必须从照顾的想法、方式到行动,想办法让病人产生参与感并介入其中,这样病人才能重新自我肯定,积极实践自己的生活。
8.临终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8.1否认期:患者表现不承认自己患了绝症或病情已恶化,认为可能是医生错误诊断,企图逃避现实。
患者焦虑急躁、心神不定、要求复查、少数者有自杀行为。
8.1.1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应具有真诚、忠实的态度,不将病情全部揭穿,保持患者心中一点希望,逐步适应现存事实,但也不要欺骗病人,坦诚温和地回答病人对病情的询问,且注医护人员注意非语言对病人病情的言语一致性;经常陪伴在病人身边,注意非语言交流,协助病人满足心理方面的需要,让其感到并没有被抛弃,是可收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在与病人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可主动表示愿意和病人一起讨论死亡,在交谈中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其逐步面对事实;争取家属的合作,密切观察以防不幸事件发生。
8.2愤怒期:患者表现为已知病情,但不能理解,气愤命运捉弄自己和将失去的健康与生命。
他痛苦、怨恨、常以谩骂或破坏性行为向家属或照顾者发泄内心的不满。
8.2.1护理对策:病人常需要有机会尽情的发泄或有人帮助他们充分的倾诉内心的愤恨和痛苦,护理人员应将病人的发怒看成是一种有益健康的正常行为,应该认真倾听病人的心理感受,允许病人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泄内心的不快,但应注意预防意外时间的发生;提供时间和空间让患者自由表达或发泄内心之痛苦和不满,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剂,制止和防卫患者的破坏性行为;做好家属的工作,给与其宽容、关爱和理解等心理支持。
8.3协议期:患者承认已存在事实,不在怨天尤人,而是不断提出要求、期待好的治疗效果。
他对过去错误行为表示悔恨,请求宽恕。
8.3.1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指导和关心,加强护理,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是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控制症状;对患者的种种不合理的协议或乞求,可适当采取适度的欺骗方法,做出积极治疗与护理的姿态;病人的协议行为可能是私下进行的,护理人员不一定能观察的到,在交谈中,应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感受,尊重病人的信仰,积极引导,减轻压力。
8.4抑郁期:患者表现为意识到自己的病治疗无望,身体日益衰弱、痛苦日益增长,并消沉、低落和绝望,急于向家人交代后事,愿亲人守候。
8.4.1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应多给与同情、鼓励和关心患者,加强护理,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尽量带去欢乐,增加其希望感;给与精神支持,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安排亲朋好友见面、相聚、并尽量让家属陪伴在病人身边;注意安全,及时观察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若病人因心情抑郁而拒绝个人卫生的清理,护理人员应协助和鼓励病人保持身体的清洁和舒适。
8.5接受期:患者表现为感觉已完成人生的一切,重要事情已安排妥当。
他对死亡不再恐惧和悲伤,情绪变得平静和安详。
8.5.1护理对策:尊重病人,不强迫与其交谈,给予临终病人一个安静、整洁、明亮、单独、舒适的环境和气氛,减少外界干扰,帮助患者了却未经的心愿和事情;继续保持对病人的关心、支持、加强生活护理,让其安详、平静的离开人间;让家属多陪伴患者和参与护理,使患者心灵得到慰藉。
8.6以上五个阶段不一定按顺序发展,有时交错、有时缺如。
各个阶段时间长短也不同。
我国学者临床观察发现,由于中国传统文件影响,临终患者否认期前存在回避期,即患者和家属均知真情,却彼此隐瞒、故意回避。
8.6.1护理对策:采取相应的回避态度,不急于真实病情告诉患者,可寻找机会用暗示方法慢慢渗透,甚至有的患者需要一直回避至最后。
9.临终护理的主要工作9.1疼痛控制:没有证据表明缓解疼痛的药物会促使死亡,许多调查资料表明,有70%以上晚期肿瘤或疾病末期的临终患者主诉疼痛。
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绝望感。
世界卫生组织(WTO)早已将控制疼痛提到重要位置并建议采用三麻醉性镇痛剂提高镇痛效果;第一步:给非麻醉性镇痛剂,如阿司匹林类;第二部:给予弱麻醉性镇痛剂,如可待因等;第三部:给与强麻醉性镇痛剂,如吗啡、哌替啶等。
9.2解决基本生理需要保证营养:尊重患者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餐饮,少食多餐,调剂花样,辅以助消化药或必要时给予鼻饲、胃肠外高营养等方法均有益于临终患者的基础营养需要。
9.3缓解症状:如呼吸困难是临终患者最严重症状,给予整洁的环境,低浓度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人工辅助呼吸及必要时的气管切开均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
9.4控制排泄紊乱:便秘或腹泻、尿潴留或尿失禁常给临终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改善其临终生活质量。
9.5做好皮肤护理:临终患者衰竭的体质和长期卧床极易导致褥疮发生,保证定时擦洗,每天按摩受压处、采用各种皮肤保护等方法有利于降低褥疮发生率或减轻损害程度。
9.6做好心理疏导:针对临终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和个体差异,帮助他们从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建立相对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内容。
其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是,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亲切感,了解和理解患者心理,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忧虑和苦恼。
同时,要以良好的态度、语言、表情和行为去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如身体、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困扰,并取得亲朋好友和全体家属的配合,共同积极参与心理疏导工作。
9.7关怀家属:随着临终关怀的深入发展,对临终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研究和关怀安抚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怀家属现已成为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参考文献【1】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在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2】人民卫生出版社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第二版第309页【3】中外文摘2006第2期15页美国老年学会制定的临终关怀八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