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寓言两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寓言两则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的故事。
3.了解故事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理解寓言故事,体会蕴含的道理。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理解寓言的含义。
教学准备:
师:课件
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什么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2、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画出文中生字词,多读两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词语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重点强调:多音字”“圈”“坊”“窿”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
指名尝试读
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B、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
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默读最后一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
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
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
自由交流。
小结: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一
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
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
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
3、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
时地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
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六.指导书写
学生观察生字,自己说说注意的地方,教师指导。
七.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缠”,会写“盘、缠、硬”,理解“辕”、“辙”、“硬要”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会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懂得行动与目标相反,自然达不到目的。能用自己的话说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寓言,说出寓意。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理解字义
学生一起读课题,通过仔细观察,有以下发现:
1.“南”、“北”都表示方向,是一对反义词。
2.“辕”、“辙”都是车字旁,跟车有关,说一说“辕”和“辙”指的是什么,并从图
上找到辕和辙的位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正音
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认读课件上的词语。读准“盘、缠”。
2.指导书写
强调“盘”字的横要伸长;“缠”字“广”的第一笔竖撇的位置。
3.理解词语。
知道“盘缠”指路费。
4.整体感知
坐车的人带着盘缠赶路,他要去哪儿?中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三、抓住对话,走进内心
1.找准对话
教师创设情境:让我们也一起走到这条路上,听一听朋友说了什么?坐车人又是怎么说的?谁愿意读朋友的话,谁读坐车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