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 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庚子赔款的停付及各国退款

庚子赔款的停付及各国退款清廷驻美公使梁诚原载:《百科知识》2020年第23期作者:新安庚子赔款数额巨大,按《辛丑条约》规定需39年还清。
清王朝覆灭后,民国政府按照约定,继续偿还赔款。
随着世界局势的急遽变化,庚子赔款也历经延付、停付、退还等多个过程。
1939年1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出通告,对外宣称停止支付庚子赔款。
在1902—1938年實际偿还的37年间,庚子赔款总计支付6.64亿两白银,扣除美、英等国退款外,中国实际支付给各国的赔款数额约5.76亿两白银,约占总数的58%。
关于庚子赔款的最终停付情况,各国略有不同。
德国和奥匈帝国庚子赔款的停付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俄等协约国为打击德国在远东的利益,极力劝说中国参加协约国。
1917年7月14日,段祺瑞政府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随即停付德国的庚子赔款。
1918年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所规定的第128款,明确指出德国应放弃1917年3月14日以后的中国赔款,对德国的赔款旋即终止。
此外,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分裂为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国家。
1919年和1920年,奥地利和匈牙利陆续宣布放弃庚子赔款。
俄国庚子赔款的终止一战中,段祺瑞政府加入协约国阵营,借机向英、法、俄等国申请暂缓支付庚子赔款。
经谈判,俄国同意中国延期5年支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中国提出停付俄国庚子赔款。
1924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明确指出苏联政府放弃俄国政府的庚子赔款,并声明该款除了偿还债券外,将完全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1924年11月,中苏庚款委员会成立,中国方面的负责人先后由蔡元培、李石曾等人担任。
不久中苏两国断交,俄国庚子赔款便由财政部负责支配。
英国退款及其使用1922年12月,英国宣布放弃中国尚未支付的庚子赔款,并将其用于促进两国教育文化事业的交流。
1925年6月,英国国会正式通过“中国赔款案”,并于1930年9月正式换文。
1908年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是心存善意,更是胸怀远谋

1908年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是心存善意,更是胸怀远谋我曾写过两篇与庚子赔款相关的文章,提到了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事。
在评论区里,有诸多读者不解:美国人为什么会主动退赔款?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确实不符合当今许多爱国群众对美帝的固有印象。
于是有人说:这事儿是瞎编的,不靠谱。
但主观印象归主观印象,客观史实归客观史实。
这庚子赔款,美国人确实是主动退还了。
不但退还了,还盯着民国政府,把这钱用在实处:因为有美国人的庚子退款,中国才有清华这样的大学,有了协和这样的医院。
你别不信,它们今天还在那里呢。
不管美国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都不应否定这些史实与事实。
把美国主动退还赔款的过程研究一下,我的结论是:主动退还庚子赔款,是美国的善意,但更是美国的外交战略远谋。
1、梁诚:推动美国庚子退款第一人庚子赔款从1902年起开始付起,在《辛丑条约》条款中,赔付计量用的是白银。
为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先简单介绍一下当时国际货币情况。
当时没有象今天美元这样被国际统一认可的货币,国际结算主要还是依靠贵金属:金和银。
大清采用的银本位,从早期银锭到后来袁大头,都是白银。
一直到1933年,宋子文才推行“废两改元”,纸币取代银元成为通行货币。
而美国采用的则是金本位。
因为有这样的差异,所以中国向美支付庚子赔款时,需要先把白银折合成黄金。
而恰恰这期间,国际银价走低,黄金价格上涨。
如此一来,中国实际支付的赔款就增加了许多。
1904年底,时任中国驻美大使梁诚向美国务卿海约翰提出:——还是直接用白银来支付赔款,再用黄金来赔,中国吃不消,百姓会更仇恨洋人。
海约翰听了,下意识地说了这么一句:——美国找你们索要的庚子赔款,确实是多了点。
正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梁诚突然从这句话里得到启发,回头就给清廷发了一份电报:——我感觉美国人有意退还一部分庚子赔款,我想试着努力一下。
梁诚是广东番禺人,第四批留美幼童。
今天知道他的人很少,不应该。
这样的人应该被历史记着,被后人感念。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历史真相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历史真相作者:王小石来源:新浪微博微博暗流涌动着亲美的舆论势力,泛滥的“美国主动退还庚子赔款”段子便是明证之一。
这些异口同声的段子可以从近期一直追溯到2010年。
大意千篇一律:1.八国联军中唯独美国没作恶。
2.庚子赔款美国主动退回半数,用以援建清华大学提升中国教育。
以此推论中国应该向美国感恩戴德,而非心怀敌意。
这种论调不仅公知、营销账号们反复炒作,连一些传统媒体官方微博都参与进来。
例如南风窗的一条微博【苦难的B面】。
南风窗微博【苦难的B面】借美国退还庚子赔款鼓吹亲美论调“美国退还庚子赔款”这一结果虽然泛滥于微博,但是传播者们却往往对此中细节以及原因语焉不详。
因为若较真讲述退款来龙去脉的历史细节,美国就不那么伟大了,且有阴谋的意味,这当然不是亲美的传播者们乐见的。
当然,更可能是他们的金主严令禁止。
在2011年9月4日我发表微博【普世精英为道义,还是利益?】公开茅于轼、张维迎、于建嵘、贺卫方等公知头面人物都由福特基金会资助后,薛蛮子便突然跳出来暴喝:“至于中国共产党开国元勋都多年为苏俄赞助。
他们的子女都是苏联留学生。
当今我国省级部级以及更高领导的子女留学外洋拿奖学金的应是历史之最,小石头儿:您这一石想激起千层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您是意欲何为?”其后便出现一批公知异口同声地以“清华是美国拿庚子赔款援建”作论据来批驳我。
如今,是该还原美国为何退还部分庚子赔款援建清华的历史真相了!一、八国联军中美国人的罪行若想搞清楚庚子赔款的来龙去脉,就一定要提及八国联军侵华的暴行。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剿灭排外义和团名义采取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八国联合军队。
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有所增加。
此事件最后以大清王朝战败,联军占领首都北京。
联军总部“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使北京陷于空前的痛苦之中,这是中国首都数百年来首次为外国占领军洗劫。
庚款留学生

谢谢观看
梅贻琦
1901年,李鸿章被迫与各国签订耻辱的“辛丑条约”,同意向十四国赔偿白银四亿伍千万两,分 三十九年付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庚子赔款”。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 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堂,并自1909年起, 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这一历史性的现象,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描绘了国际间的友好交流和知识的无私传递。这些留 学生,带着中国的希望和梦想,踏上了异国的土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他们的故事,如同诗 篇般流淌,描绘出一次次挫折与坚韧,一次次希望与进步。
这些庚款留学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是国际友谊的象征。他们不仅带回了知识和技术,更 带回了新的视角和理念。他们的存在,使得中国在历史的舞台上更加生动、更加立体。
1928年北伐胜利,8月17日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基金也归入中基会管理。之后,清 华系的留学活动仍在延续。
从1909~1929年,清华学校派送留美预备部毕业学生967名,1929~1932年选送104名,庚款赴 美留学生共计1000余名。又一说,1909~1929年间直接或间接受庚款资助的留美学生达1800余 人。由庚款留美所促成的留美潮流延续不断,到1917年留美学生已超过1500人,1925年达2500 余人。
留学批次
美国
英国
比利时
1909年农历8月,两部举行首次考选,录取47人,其中有后来成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 北京高等农校校长金邦正,中国现代物理学奠基者之一胡刚复,中国现代化学开山者张子高以及 曾当选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的徐佩璜等。
赵元任
美国怎样退还庚子赔款助华兴教

美国怎样退还庚子赔款助华兴教改革开放到二零一二年,国人出洋留学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了。
我知道的最早的留学始于一九七八年。
当时,七七级高考后,教育部在几个重点大学内选拔了一些本科生,每个系一、二个人,和欧美进行学生交流。
我的熟人中有几个是这样来美国的,他们都很出色。
教育部还从一九七八年第一届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挑选出了一些优秀的,作为公费留学生。
我有好几个亲戚是这样来美留学。
后来,有了在职人员出国留学,必须工作五年、或缴还培养费的政策。
于是,出国留学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我自己就是这样来美国的。
水煮百年到了美国之后,才知道中国第一代留美学生,是由广东的美国教会选送来美的。
中国最好的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是用美国退还给中国的庚子赔款办的留美预备学校。
美国为中美人才交流做过很多事情。
其实,美国为中国现代化所做的事情,远远不止人才交流。
限于篇幅,本文把重点放在庚子赔款这件事上。
一九零零年六月十日,俄、英、日、美、德、法、意、奥八国,为镇压义和团保护其驻京使团,组成八国联军。
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EdwardSeymour)率领,从天津进军北京。
八月十四日,联军占领北京。
慈禧下令剿灭义和团,同时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八国谈判。
八月二十四日,慈禧发布上谕,要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便宜行事”,尽快与八国谈判,达成“和局”。
谈判从一九零零年十月到第二年九月,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过去的中外条约,都是在列强与清政府之间谈判而成的。
《辛丑条约》的谈判则是在列强之间进行。
李鸿章等人根本没有谈判的机会,清政府被列强任意宰割,只有在列强达成协议后照章执行的份。
但是,作为列强之一的美国,不但没有对清政府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反倒为了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作出了很大努力。
谈判前,光绪皇帝就和美国总统有书信往来,请美国替中国说话。
谈判期间,美国一直强调要“保持中国的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反对扩大惩罚清朝官员,呼吁减少赔款。
美国成了《辛丑条约》谈判中,中国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
《庚子赔款》退赔的那些事

《庚子赔款》退赔的那些事高荣伟【期刊名称】《云南档案》【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40-42)【作者】高荣伟【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1901年9月7日,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异常耻辱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吐血——据医官记载:“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
还在病榻上的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挑衅,必多一次吃亏。
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
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是李鸿章临终时的遗愿。
那么,李鸿章的这个遗愿后来是否得到了些许实现,以稍稍慰藉李鸿章那临终时久久不肯合上的双目?清光绪三十年到三十一年间(公元1904年-1905),梁诚任中国驻美公使。
有一次,他就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讨论,并据理力争。
谈话间,海约翰慨叹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一关键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到。
他分析,“这句话说明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
”“如果是这样,该如何纠正呢?”此后,梁诚机敏地放弃了以前的谈判战略,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子还是用银了,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美国“应退还那些多出部分”。
事情很快有了转机。
1905年5月13日,清政府外务部接到梁诚的一封呈函,其中首先告知退款交涉“似可图成”。
他透露:在交涉过程中,美方曾问询,“一旦把款退还给中国,中国方面将作何种用途?”这说明索回赔款已经露出来一线曙光。
与美交涉中,梁诚尽管内心喜悦,但依然正色道:“减免之项如何用法,则是我国内政,不能预先宣告。
”美方提醒梁诚说:“一旦交涉成功,巨额款项退回给中国,朝内有人可能乘机巧立名目,中饱私囊者肯定大有人在。
列强退还的庚子赔款及用途

一塌糊涂 BBS -- 文章阅读 [讨论区: civic_life]-------------------------------------------------------------------------------- [转寄][转贴][本讨论区][回复文章][回信给作者][同主题阅读] [从这里展开] 发信人: 李卫公 (闭关修炼ing), 信区: civic_life标题: 列强退还的庚子赔款及用途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Sun Sep 28 08:21:49 2003), 本站()列强退还的庚子赔款及用途佚名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
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力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在最后协定书上签字,签下了将中华民族推入苦难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款项本息合计982238150两白银,由1902年起至1940年止,分39年还清,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作抵押,按照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偿付,是为“庚子赔款”。
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
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
庚子赔款,超过以前所有赔款之总和,至此,中国财政、经济全面破产。
近代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总共支付的战争“赔款”为16亿多两白银。
在所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中,日本掠夺中国的财产最多。
1901年签定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
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浅谈庚子赔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庚子赔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赔款由来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
1901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各国“战争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白银,史称“庚子赔款”。
2、退款始末一直以来,众多中国外交人士(非主要掌权者,其中有一位当时的驻美大使)经常在向美国政府抗议,说美国政府报出的“庚子赔款”数额远远多出实际的“损失”!虽然他们再抗议也不过是蚍蜉撼树,但美国却趁此机会来了个软硬兼施,即:把“庚子赔款”多出的部分退还给中国,但要为中国做主规定这些钱的用处——只能用来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3、主要影响美国利用“庚子赔款”为中国培养留学生,从消极方面说,是输出本国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侵略;但从积极方面说,却是推动中国科技文化的进步,改变落后面貌。
从消极意义上讲,进入20世纪后,新崛起的美国清醒地意识到,传统的通过军事殖民的办法已经没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传统列强基本上已经瓜分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地盘,强取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国家的利益,等于是树立了敌人,有损美国的利益,而文化输出、价值观输出则更容易培养出有利于美国的群体及其政府代言人。
所以,他们才会在这个时候扮演一个好人,这样,既能在国际上树立美国为落后国家培养青年一代的“帮贫扶弱”的国际正面形象,又可以培养出一批将来能够用来控制中国人的精神领袖。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因此,他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
庚子赔款与退款兴学述论

庚子赔款与退款兴学述论该事件发生在清朝(1901年),由于该年为庚子年,故称庚子赔款,其大致情况如下。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与德,法,俄,英,美,日等11国驻华公使,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
其中第六款规定赔款各国关平银4.5亿两,年息4厘。
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238150两,以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这项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第二年美国开始在中国设银行,还参加组成委员会。
清政府为了偿还赔款,摊派到全国各省。
从而引起田赋,丁漕,粮捐契税,当税,盐斤加价,关税,厘金,统税和各种苛捐杂税都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更加苦不堪言。
1909年美国以赔款过多为由开始退款,至1924年6月退回本利合计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
以后各国均效仿美国,退回赔款余额。
1911年初,利用退款而为赴美留学而建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
清亡后仍然延续利用赔款选拔学生。
1924年通过美国国会议定,将剩余的赔款用于成立“中国基金会”,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托管董事会。
其中大部分以奖学金形式发放。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事件呢?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多方面看。
庚子赔款使中国更加薄弱,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受到严重创伤,因此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首先,清政府委曲求全,对帝国主义一再退让,使帝国主义更加肆无忌惮!他们还不要脸的组成了联盟,来欺负中国!而清政府腐败无知,妄自尊大。
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在《辛丑条约》签订前夕,甚至表示要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
而且清政府还同意了《辛丑条约》中最无理的一条: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他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即行革职,永不录用”。
这不等于把自己卖了还帮别人数钱吗?!可见清政府为了自己的统治,真是不惜一切代价啊!再看帝国主义国家,他们把中国当成一块肥肉,都争先恐后地抢!他们毫无人性可言,无耻!就退款兴学来说,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庚子赔款留学生

庚子赔款留学生
当年,曾国藩、李鸿章为实现“中华创始之举”的派遣幼童留美计划而费尽心机,想不到仅隔30多年后的20世纪初,官派和自费的留洋学生大量出现。
而“庚子赔款留学计划”是当中著名的历史事件。
1909-1918年,按照与美国政府的协定,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先后派遣了499名学生留学美国。
与30多年前的“留美幼童”不同的是,“庚子赔款留学计划”所派遣的学生,大多是16到20岁的青年,而相同的是,“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学成回国后,当中也有一大批人成为社会各界有影响的人物。
得风气之先的香山,不少人在这个时期纷纷出洋游学、游历。
市档案馆馆藏的清朝档案中,有1906年到1911年间,两广总督周馥、张人骏为验发香山县人赴美游学、游历的护照而呈给清政府外务部的文书,清政府游美学务处、邮传部呈送的考取赴美留学的学生名册、学生到美入学情况等文书。
文书中所涉及的香山县人,按时间顺序计有附生杨耀焜,监生陆积、陆庄,商民欧相,县民郭继,学生梁晋、梁威、梁容、马九,文童郑社尧、彭连胜,学生唐悦良、黄明道,举人钟荣光等。
其中,唐悦良是第一批共47名“庚子赔款留学生”中的一员,黄明道则是第三批共63名“庚子赔款留学生”中
的一员。
第一批留学生于1909年10月赴美,到美后被分入各埠学校就读,唐悦良被安排入读菲猎士高等学校。
护送这批学生到美国的是30多年前的“留美幼童”、清华大学首任校长、香山人唐国安,迎接他们的同是“留美幼童”——当年抗召不归,留在美国完成了耶鲁大学学业,后毕生为中国驻美公使馆工作的容揆——容闳的侄子。
回国后,唐悦良在教育界、政界卓有成就,位至民国政府代理外交部长、常任次长。
关于美国第一次退还部分庚款的几个问题

关于美国第一次退还部分庚款的几个问题崔志海2013-06-03 10:50:00 来源:《近代史研究》2004年01期内容提要:1909年的美国第一次退款兴学,是近代中美关系史和中国近代留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就退款的过程来看,此次退款主要不是清朝驻美公使梁诚运动的结果,也非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结果,而是因为美国政府从赔款一开始就有退还的打算。
将赔款用于兴学主要也是出于美方的意图,而非出于梁诚的倡议和清政府的自愿;其中,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将退款用于兴学,一方面固然是从美国的长远利益出发,但同时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中国的改革和进步。
因此,这是一件对中美两国都有利的事情,值得重新评价。
关键词:庚子赔款庚款兴学美国清政府作者简介:崔志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1909年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以此作为派遣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之用,史称“庚款兴学”。
庚款兴学既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近代留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有关论著均有论述。
但对于美国为什么要退还部分庚款,它是如何被提出来的,退还的部分庚款又是如何与兴学联系在一起的,以及退还部分庚款的金额是如何确定的,谁在退还部分庚款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以及如何评价等问题,学术界迄今仍有一些不同看法,甚至似是而非的观点。
(注:按:有关学者对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所持的不同观点将在文内的注释中逐一注出,此不赘述。
迄今中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几乎无出王树槐的《庚子赔款》(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版)之右。
李守郡的论文《试论美国第一次退还庚子赔款》(《历史档案》1987年第3期)也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国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则以美国学者韩德的《美国退还庚款的再评价》一文最为详尽,见Michael H.Hunt,"The American Remissionof Boxer Indemnity:A Reappraisal",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31,Issue3(May,1972),pp.539-559。
列强退还的庚子赔款及用途

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先生任
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同年冬,蔡元培与先生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
(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
这样的环境也给了梅贻琦治校在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必要的办学条
件。国外的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其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
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⑷这种观点虽暗含夸大美国所起
的作用之意,但基本还是公允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
--------------------------------------------------------------------------------
[转寄][转贴][本讨论区][回复文章][回信给作者][同主题阅读] [从这里展开] 发信人: 李卫公 (闭关修炼ing), 信区: civic_life
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工,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美
观。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其
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
即磨工技术。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监督建造,中国人称为“洋
工”。协和医院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作浩繁而缓慢。当时参加建筑
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
慈禧两张照片换回庚子赔款

慈禧两张照片换回庚子赔款作者:阎良宽来源:《百家讲坛》2012年第06期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于1908年签署法案,退还了庚子赔款1000多万美元,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官派留美学生,由此,也诞生了中国第一代留学生。
庚子赔款的退还,与慈禧的外交努力分不开。
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慈禧太后历尽艰难才回到北京。
此时,她对西方国家的重视程度大大加深。
有人建议她让西方国家通过她的画像来认识自己,从而改变外界把她当成一个落后、守旧、凶恶的老太婆的看法,慈禧太后接受了这个建议。
而且她对自己的相貌很自信,认为自己的肖像画远不如相片真实,所以就向各国驻京公使和各国领袖送去了自己的照片。
美国使馆也获赠了两张慈禧太后的大幅照片,其中一张特意送给了罗斯福。
罗斯福不仅通过照片一睹了慈禧的真面目,他还见过慈禧的精美画像。
1904年,美国举办世界博览会,中国参展物品中有一件特殊的展品,那就是慈禧太后的画像。
画像中,慈禧身穿冬季朝袍,披一件珠翠披肩,头上珠宝饰物,雍容华贵。
在博览会上,很多人争相一睹中国神秘太后的“真实”风采。
博览会后,清朝特使特意把画像作为中国政府的礼物送给了罗斯福。
慈禧的好意感动了美国总统。
到了罗斯福第二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时,他特意派爱女艾丽斯于1905年前往中国旅游,并拜访慈禧太后。
不过当时中国的老百姓并不欢迎这位总统女儿,广州街头甚至出现了一张《龟仔抬美人》的漫画,号召中国轿夫拒抬美国总统的女儿。
漫画上还注明,如果你来抬,就是一个“衰仔”、“败类”。
慈禧太后对罗斯福的女儿却很欢迎,她坐在宝座上专门接见了艾丽斯。
在艾丽斯的眼中,慈禧太后庄严不失风度,处处呈现出一名杰出女性和统治者的风姿。
慈禧太后和艾丽斯亲切地握手、聊天。
但是,不知何故,慈禧太后突然痛骂起艾丽斯的翻译—前驻美钦差大臣伍廷芳。
看到伍廷芳跪在地上万分畏惧,偶尔才敢抬起头来,艾丽斯觉得很奇怪。
回国后,艾丽斯和她的父亲罗斯福还特意讨论慈禧太后为何突然发怒,结果两个人的共识是:慈禧很可能在向艾丽斯展示她“骑在男人头上”的威严。
对美国退还庚款行为原因的认识

对美国退还庚款行为原因的认识发表时间:2020-03-30T05:05:12.95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月总第336期作者:郑子金[导读] 美国退还庚款问题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颇具影响性的事件,这一违反其他国家政策常规的行为出现的原因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山东省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62714摘要:美国退还庚款问题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颇具影响性的事件,这一违反其他国家政策常规的行为出现的原因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应该说,美国退还庚款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更多意义上应该说是美国政府的主动行为。
关键词:退还庚款主动行为原因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联合决议,美国解除了中国按照辛丑条约的条件应付美国的赔款的一大部分。
按照辛丑条约,美国所得的赔款为二千四百四十四万零七百七十八点八一美元,中国曾在1906年12月15日给予债据。
早在1907年6月15日美国国务卿罗脱通知驻华盛顿的中国公使称,美国准备在因义和团乱事和因美国参加解救北京使馆远征队而产生的一切赔偿要求和费用都已提出并审核后:“修改这些赔款所根据的估计和账目,并为证明对中国的诚挚和友谊,凡超出实际赔偿美国和美国人民所需数额的部分,自愿解除中国法律上的赔付责任”。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将清政府赔款数额减少到一千三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九十二点六九美元,将此数与原给美国之数间的差额,计一千零七十八万五千二百八十六点一二美元“退还中国”。
本文想要思考的主题是:上述资料涉及的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是主动行为还是被动行为?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史学界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这是美国的被动行为,美国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才被迫退款的。
这种观点指出,在19世纪70年代后,面对美国不断发生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严重的劳动力过剩局面,美国从国内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排斥华工政策,从而掀起了一场排斥华工的运动。
美国为何要退还庚子赔款

美国为何要退还庚子赔款中国在《辛丑条约》中向列强赔偿本金总计4.5亿两白银,并非按照中国4.5亿人口,每个人均摊一两以示惩罚;而美国退还部分赔偿,亦非刻意培养亲美精英,而是美国的退赔习惯使然。
文|赵新宇1900 年,八国联军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出兵中国,清廷战败后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偿 4.5 亿海关两白银,按年息 4% 分 39 年还清,本息合计 9.82 亿两,史称“庚子赔款”。
1908 年 7 月,美国驻华公使向中国政府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清华大学就是这笔退款的产物。
到 1924 年 6 月,共退回余款本利1250 余万美元。
到了 1925 年,俄(苏)、法﹑日﹑英﹑比﹑意﹑荷等国亦先后效法美国退还部分赔款。
▍图片来源:宓汝成《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清算》关于“庚子赔款”本金为何是 4.5 亿两,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列强是按当时中国 4.5 亿人口,一人一两以示惩罚和羞辱而定。
而美国退赔部分赔款,用于兴办中国现代教育,不是义举而是为将来独占中国的深谋远虑:退款指定用于培养赴美留学生,是为了培养一个亲美的精英集团。
但是,列强在议定庚子赔款数额时,美国就有退赔准备和为中国减负的安排,而且,美国退还多余赔款,并非特意针对中国,而是早已有之的惯例。
退款的惯例美国第一次退还“多余的赔款”,是在 1883 年,对象是明治维新之前曾与西人摩擦的日本。
1863 年,仇外的日本长州藩封锁马关海峡,攻击西方商船。
法、荷、美三国联同英国,组织海军出征,逼日本开放海峡,并赔偿 300 万美元,由四国均分。
美国拿到赔款,直接存入国库,20 年没有动用,直到 1883 年,国会通过议案退还,共计还回 78.5 万美元。
日本拿到这笔钱,在横滨港建了“美利坚码头”,作为纪念。
▍美利坚码头在神户大地震中遭到破坏。
日本对部分原有状态进行加固,保留了可以展现震后状况的形态这笔退款虽是美国外交史上的先河,却不是美国第一次动“退还多余赔款”的念头。
美国为什么向中国退还庚子赔款?

美国为什么向中国退还庚子赔款?关于美国向清政府退还庚子赔款这事,很多历史爱好者都有以下这三个误会:误会一:是美国主动提出退还庚子赔款。
误会二:美国退还了全部的庚子赔款。
误会三:庚子赔款退还到了清政府的银行账上。
其实,上面三点,全部都是误会。
真相其实是这样的:真相一:不是美国主动提出来退还庚子赔款的,而是清政府要求美国退还的。
真相二:美国并没有退还全额的庚子赔款,只是就尚未支付的余下部分,免掉了,仅此而已。
真相三:免掉余下的庚子赔款,不等于清政府不用支付,只是美国换了一个对公账户,清政府改付到这个新的账户,然后,由美国监督人员把这笔钱用来“帮助中国文教事业”,例如建设清华学堂(即后来的清华大学)、派遣赴美留学生等。
那么,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老冯为你简单粗暴地解释一下。
事情的真相,其实是这样的:《辛丑条约》签署之后,清政府向美国支付了好几笔的庚子赔款,在1904年,大清驻美公使梁诚(广州人)在和美国高官聊天的时候,听到美国高官说:大清支付给美国的赔款,远远超过了美国在义和团事件中受到的实际损失。
大清驻美公使梁诚,广州市黄埔村人士美国高官不经意一句话,说漏了嘴,但被梁诚这个有心人听见了、记住了,于是,梁诚找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交涉这个事了,梁诚对美国总统说:您美国堂堂一大国,何必压榨我们大清这种穷国?庚子赔款远超实际损失,建议退还给我们大清,美国可以在我们大清落个好名声,博取我们大清官民对美国的好感,有利于你们美国在我们大清的长期发展。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美国总统听了梁诚的话之后,觉得有道理,咨询美国自己的班子和幕僚,幕僚们也觉得有理,于是,美国总统决定:已经实际支付了的,就不退了,尚未支付的部分,一律免掉。
按照《辛丑条约》及其附件,清政府应付美国庚子赔款24440778.81元,当时已经付了过半,尚未付的数额是10785286.12元,美国总统答应免掉的,就是这个10785286.12元。
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朝被迫赔款,为啥一些国家把钱退了回来?

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朝被迫赔款,为啥一些国家把钱退了回来?八国联军侵华时,西方列强通过签订条约强迫中国赔偿大量白银,这些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
因为该事件发生在庚子年,所以这笔赔款也被称作庚子赔款,其中包括对美赔款3000万两。
但是,美国最终退了一部分的款,这是为什么呢?当时,一名清朝驻美国公使从一名美国官员口中听到了美国当年索要的赔款过高的言语。
这番话令他警醒,于是他开始在美国搜集有关八国联军和庚子赔款的资料。
经过仔细核查,他发现美国当年索要的赔款确实要比他们当年向清朝所报的损失多得多。
这个结果让这名公使特别气愤,为了帮清朝讨回公道,他开始与美国进行各种交涉。
一番交涉过后,美国这才同意向清朝退还当年赔款的一部分。
不过,美国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美国要求对清朝进行一些“帮助”,包括建学校、建医院以及资助留学生等等。
按照规定,清朝和后来的民国每年都要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店铺,这些钱由退还的赔款支付。
但是,那些出国的留学生去的地方必须是美国,留学生不可以拿着这些钱去别的地方留学。
要说美国为何会同意退还一部分款项,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是他们准备在精神层面上俘获清朝人的好感,以此增加他们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
在此之前,清朝的很多百姓们一直抵制“洋货”,现在美国人到处修医院、修学校,虽然这些做法不一定能改变所有人的看法,但也能抵消大多数人对于他们的敌意。
这对于美国人来说也是一个好处。
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的退还方式跟美国差不多,都是拿着这些钱来收买清朝百姓的心,以他们的名义修学校、修医院、送学生留学。
但也有坚决不退还的,比如沙俄、德国和奥匈帝国。
直到一战结束,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继承者们才以战败国的身份终止了对清朝赔款的索要。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经常有人拿美国庚子退款说事,那么庚子退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经常有人拿美国庚子退款说事,那么庚子退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清军和八国联军作战1900年,这一年是庚子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反帝的义和团运动在中国京津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列强开战,结果大清战败,八国联军(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占领了北京。
1901年(辛丑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年息4分,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238150两,以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这笔赔款史称“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还本付息定在上海办理,先由汇丰﹑德华﹑道胜﹑汇理﹑正金五银行经手办理。
次年美国花旗银行在上海设行,参加组成银行委员会,所收本息摊交各国所定银行。
在偿还该赔款时银价下跌,各国坚持按“应还日期之市价易金付给”,也就是清政府要按当时的市价将白银换成黄金付给列强。
到1905年,为此清政府就多付白银800万两。
这是庚子赔款的追加负担。
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据理力争。
不经意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一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
梁诚意识到美国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
于是梁诚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而是到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要求退还不实赔款。
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忘录,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他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领袖。
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建议罗斯福总统将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导语: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的北方如火如荼,清政府与众列强开战,但是不幸战败,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与众列强签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的北方如火如荼,清政府与众列强开战,但是不幸战败,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与众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向列强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这笔赔款被称为“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留学生说的是利用庚子赔款退款向外国派遣留学生的事情,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庚子赔款清政府向众列强赔付了大量的白银,这笔赔款的数额远远的超出了各个列强在中国所遭受到的损失,于是经过交涉,众列强同意退还一部分赔款,众列强规定这笔赔款应该优先用在中国向各个国家派遣留学生方面。
因为众列强认为谁控制了中国的精神,谁就可以真正的控制中国的商业以及其他各个方面。
所以诸列强都积极的吸取中国的留学生到自己的国家内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也包括人文科学方面的专业。
而这些留学生的费用就从庚子赔款退款中支付,因此这些留学生就是庚子赔款留学生。
庚子赔款留学生的主要留学国家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这些留学生在各个国家的很多学科内学习,回国之后这批留学生成为了各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庚子赔款留学生的成绩卓然,在后来的几十年间这些留学生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比如大学问家胡适、后来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等都是庚子赔款留学生。
庚子赔款留学生影响了中国的各个领域,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庚子赔款是指的清政府与众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对诸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