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 A )A.博比特《课程》的出版B.博比特《怎样编制课程》的出版C.查特斯《课程编制》的出版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1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相应的学习观是( C )A.有意义发现学习B.有意义接受学习C.有意义经验学习D.有意义机械学习10.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
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A )A.普遍性目标取向B.生成性目标取向C.行为目标取向D.表现性目标取向1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C )A.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B.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D.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课程著作是( C )A.《儿童与课程》B.《怎样编制课程》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课程》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B )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A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11.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A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B.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C.智力技能、态度、动作技能D.认知领域、态度、言语信息6.“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C )A.《老师,再见!》B.《爱的教育》C.《班级生活》D.《隐性课程论》15.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国家是( C )A.法国B.美国C.德国D.英国14.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变成了( C )A.引领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4.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概述“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教育学”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一级学科。
其中一级学科“教育学(0401)”又包含“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十个下位学科。
因而,“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1]作为专业目前,一些部属和省属师范院校都招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少数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
“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下面有包含有“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物理教学论、化学等教学论等三级学科)”。
作为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也是师范院校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目前,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黄埔全教授编著的“课程与教学论”著作,是一些师范院校使用的教材。
编辑本段课程教学多年来,学术界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致使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区别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具有不确定性。
尽管人们在界定课程与教学的概念时,似乎已显示出二者之间较为明晰的界限。
如奥利瓦认为:“课程是方案、计划、内容和学习经验,教学是方法、教授活动、实施和描述。
”麦克唐纳德把课程看作是活动计划,而把教学看做是计划的运用。
这些界定都力图把课程和教学看做是学校教育的两个子系统或亚维度,但这种表面化的概念限定并没有使课程和教学的关系得以厘清,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学科领地之争也还将延续下去。
奥利瓦总结的四种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模式。
二元论模式在二元论模式中,课程位于一边,而教学则位于另一边,二者从不相遇,两个实体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中所发生的一切似乎与课程计划中所阐述的课堂中应该进行什么没有什么关系,课程设计者和实际教学工作者互不理睬,对课程的探讨与课堂中实际传授的内容相脱节。
生物教学论期末重点
一、名词解释1.教学设计: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和决策。
2.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测定和科学判断的系统过程。
3.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而做出的“教”与“学”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教”与“学”的基本要求。
4.教学方法: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切工作方法总和,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5.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学完一节课或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些什么事情的具体、明确的表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
6.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7.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问、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师生相互交谈的教学方法。
8.讨论法:又称课堂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已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9.直观教学: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的教学工程,称为直观教学。
10.复习教学法:就是通过反复地学习,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把知识系统化的一种教学方法。
11.探究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
《词条》12.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借助视听技术,采用可控的教学环境,系统培训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的师资培训模式。
13.直接直观:利用生物和它们的标本等进行教学的直观形式,叫直接直观。
14.间接直观:利用人工制作的教具,使学生间接地去认识生物体而进行教学的直观形式,叫间接直观。
生物教学论大题重点(绝对重点)
1、在学习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答:1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2学习态度与其他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需要、认知、情绪、兴趣、意志、行为等,在学生身上具体的,集中地表现为学习态度,他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3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4兴趣爱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教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1)行为主义Ⅰ定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运用奖励和处罚。
Ⅱ在教学中可以得到的启示:①新的学习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②将概念和图表等联结起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学③频因律意味着对一些重点和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④近因律则提示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⑤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学习和集中学习⑥要注意学习者的心里条件和心理准备;Ⅲ具体及时给予加强,及时进行反馈练习进而让学生巩固知识,奖励比惩罚更加有力。
(2)(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Ⅰ定义:学习是学习者对事物进行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学习的产生是内发的,主动的,整体性的。
Ⅱ操作①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解释清楚②要配合学生的经验将教材进行适当组织③教材的难度和逻辑顺序,要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认知表征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④教材的难度安排要考虑学生动机的维持。
(3)建构主义理论:Ⅰ知识观:①科学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②检验标准是看它在实践中是否作用。
Ⅱ学习:①建构: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②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③突出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ⅱ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ⅲ创造冲突的真是的学习情境ⅳ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Ⅲ教学观:①从学习着的经验出发②角色的调整③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④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⑤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二、四种教学策略的概念及优点:1.概念图策略:Ⅰ定义:组织和表证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与命题之间的关系Ⅱ优点:①概念层次清晰,关系简洁明了②有利于学生把握复杂的概念和概念关系③有利于概念图制作的程序性知识的掌握Ⅲ缺点:①费时,训练需长期性②对学生个性化学习不利,但可作为一个很好的范例,供学生领悟和参照,但不能作为评价工具③忽视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概念图反映了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静态部分,但对其他能力把握不足。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重点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要点1、什么是科学实验?实验设计最重要的原则有哪些(2项)?科学实验与科学观察有何区别与联系?ﻫ1)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人为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使自然过程以纯粹的、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暴露它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无法暴露的特性,以便通过观察和研究来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2)设置对照原则、真实客观原则3)联系:观察是实验的基础,而实验又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活动,以致实验与观察常常被合并使用;区别:观察是收集自然界所提供的东西,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人们所期望的东西.2、生物学实验主要有哪些主要类型?请举例说明。
1)观察鉴别实验。
例如实践的“观察花的结构”“观察种子的结构”,侧重于通过观察认识生物学对象,重视观察结果。
2)验证性实验。
例如“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侧重于通过实验证明已有结论,实验的结果和过程并重。
3)探究实验(局部探究实验全程探究实验)。
例如“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侧重于通过实验发现新知识和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侧重的是探究的过程和自主获得结论。
4)模拟实验.像高中的“细胞模型制作"“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是按照真实实验的原理,利用不相干的替代材料所做的实验,是根据相似性原理利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3、验证性实验有哪三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举例说明实验材料选择的重要性.1)先讲后做型、先做后讲型、边讲边做型2)正确的选材决定着实验的成败,正如孟德尔选择闭花授粉的豌豆做杂交实验,普鲁斯特利选择生长旺盛的植物做光合作用实验.4、举例说明模拟实验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基于原型的引入-—基于模型的实验——基于原型的阐释。
如“探究细胞体积大小与物质交换面积的关系"实验中,第一步展示原型,由原型引入模型;第二步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第三步由模型过渡到原型,利用模型的实验结果对原型进行解释.5、全程探究实验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哪些环节?举例说明什么是局部性探究实验。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和答案加重点知识归纳
《生物学教学论》章节说明及自学练习题:练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目的:概述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阐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目的;说明教科书的作用。
学习重点: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学习及考核要求:本章学习要求学员充分认识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在了解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能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明确中学生物学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认识生物学教科书的内容和作用。
(二)填空题1、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可分为课程和课程。
1、(分科、综合)2、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包括和两部分内容2、(必修、选修),其中前一部分是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学素养;后一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以便为学生学习方向和择业提供帮助。
3、生物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大陆地区生物学课程改革进展中的重大事件,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2003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
3、(《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4、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每一个具体标准都是描述学生学习的,是用描述学生学习后学习行为上的变化。
4、(成果、行为动词)5、我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这种尝试性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依次为前言、、和实施建议。
5、(课程目标、内容标准)6、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共选取了个主题,并选择了作为主线,贯穿在这些主题之中。
6、(10个、“人与生物圈”)7、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和。
(出发点、依据)7、(出发点、依据)8、2000年后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个层次来表述,一是课程,二是课程的。
8、(总目标、具体目标)9、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又是学生学习的。
9、(书籍、工具)10、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体现本学科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中学⽣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中学⽣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绪论1.要胜任当代中学⽣物学教师的⼯作,⼀个⼈不仅要有坚实的⽣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答:(1)理解中学⽣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2)理解⽣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3)掌握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4)能够使⽤多样化的教学⽅法(5)能够利⽤多种评价⽅式来反映学⽣的进步(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2.怎样做⼀名合格的中学⽣物学教师?3.课程改⾰的焦点聚集在“⾯向全体学⽣”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向全体学⽣”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进⾏⽣物学研究的能⼒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第⼀章中学⽣物学课程1.中学⽣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
地位:必修课程2.⽣物学课程的价值答:(1)培养学⽣的⽣物科学素养(2)为学⽣终⽣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3)为学⽣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步学习的专业⽅向提供帮助;3.具有⽣物科学素养的⼈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定的科学探究能⼒,理解⽣物学的核⼼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能够应⽤⽣物学的知识和⽅法去⾯对现实⽣活中与⽣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是什么?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基础课程改⾰纲要(试⾏)》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的要求。
⽣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物学课程的性质、⽬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的建议。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
简答题(分析说明题)画概念图(高中)4个基本要素:概念(节点)、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核酸、蛋白质、光合作用(围绕核心词写概念图)课程标准初中课标所提到的4大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含义和要求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从生物学视角,对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生命活动的过程和规律、生物界的组成和发展变化、生物与环境关系等方面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是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的提炼和升华,是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现象、分析和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思想方法。
生命观念主要包括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生态观等。
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指在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尊重事实证据,崇尚严谨求实,基于证据和逻辑,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建模等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对既有观点和结论进行批判审视、质疑包容,乃至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
探究实践:探究实践是源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现实需求,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与品格。
探究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了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
态度责任:态度责任是指在科学态度、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自我要求和责任担当。
其中,科学态度是指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具有严谨求实、勇于质疑、理性包容的心理倾向;健康意识是指在掌握人体生理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关注身体内外各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是指基于对生物学的认识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参与个人和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责任担当和能力。
要求:1、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2、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3、初步具有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能力,能够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4、初步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5、树立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强身健体和服务社会初中高中不同的有两个内容包括什么高中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初中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跨学科实践态度责任:科学态度、健康意识、社会责任结合例子说明其态度责任包含了3个方面里面的哪些方面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布卢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将人的教育目标划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其认知领域可分为:知道(了解)、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我们的课标分:了解、理解、应用(认知领域教育目标)说课怎么说说课要说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教。
生物教学论复习要点
绪论一、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生物教师应具备的素养:1、具有专深的生物科学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素养,以及较强的生物实验能力。
2、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具有纯熟的教学技能和管理教育的能力。
3、具有生物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
4、具有健康的人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生物教学论》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性质:生物学教学论是以教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研究中学生物教学规律的一门教育学科。
是生物教师的必修课程。
2、目的:掌握生物教学规律3、任务:培养师范技能与工作能力第一章一、为什么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社会的发展、国际教育的趋势、我国教育的存在问题,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已使基础教育改革成为一种必然。
建国后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已全面铺开。
二、初中课改新课程到2002年秋季已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近500个县(区)开展实验。
2004年全国范围内将有2576个县(市、区)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四、本次课程改革取得的进展: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本次课程改革突出思想品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科学教育、环境教育、艺术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
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加强德育课程建设(2)各门课程渗透德育(3)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4)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绪论生物学教学论是一门属于教育科学体系和范畴的科学,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中学生物学教学,它是教育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和技术科学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所形成的具有高度的学科特征的应用理论科学。
1、教师劳动的特点:高度责任性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2、学生观是在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教育过程中速出地位合作看法。
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的对象的总的看法,是教师人事学生的观念和评价学生的标准及思想方法。
3、教师中心论:洛克、赫尔巴特学生中心论:卢梭杜威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位置:(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积极激发学生作为课题是主观能动性。
(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发展性。
(3)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学生的公正性。
5、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人际关系,也是个人在由家庭走向社会中必须经历的社会关系。
师生关系的类型:紧张型冷漠型亲密型我国师生关系的特点:(1)民主平等性,尊师爱生(2)教育引导性,循循善诱(3)双向促动性,教学相长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一)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1、生物学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具体确定并描述学生在不同阶段生物学课程中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
2、大纲以课程标准的比较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教育部颁发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估和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四个依据”的作用不同点:①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教学大纲则是强调具体的学习内容。
②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极端共同的统一的基础要求(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③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要侧重知识方面的要求④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⑤课程标准隐含的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绪论1、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2、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而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共同活动。
3、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和“教学”的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导致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也具有不确定性:一是分离说;二是关联说;三是包容说;四是整体说,又包括两种表现,即循环整体与结构整体。
第一章生物学课程1、生物学课程的起始阶段: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中国传教办学,教会学堂开设的是博物学课程包括生物学课程。
2、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分析:2011年年版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生物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同学,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
综合考虑了学生发展需要、社会需要和生物科学的发展三方面因素,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选取了科学探究等10个主题。
该标准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目标,需要通过学生主动的、多样性的学习活动才能逐步达到。
3、2011年版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在维持原有课程课程内容框架和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强调重要概念,在10个一级主题中都列出了该主题的重要概念。
4、10个一级主题分别为:(1)科学探究(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生物与环境(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生物圈中的人(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8)生物的多样性(9)生物技术(10)健康地生活5、课程评价是收集数据的过程,以确定某课程的价值、从而决定是否保留终止或修改这门课程。
6、课程评价的外貌模式:斯泰克认为课程评价应包括三个阶段,即前期阶段、执行阶段和成果阶段。
7、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美国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评估模式为“背景----输入----过程----成果”。
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评估模式:第二章生物学教材1、教材的基本属性:(1)、工具性(6)、规范性(2)、系统性(7)、艺术性(3)、科学性(8)、实践性(4)、教育性(9)、发展性(5)、教学性(10)、个性与共性2、教材的主要设计类型:(1)、知识中心教材(2)、范例式教材(3)、经验中心式教材(4)、社会中心式教材(5)、人本中心式教材3、教材的主要编写策略:(1)、直线式(2)、圆周式(3)、螺旋式(4)、过渡式4、教材的组织方法:(1)、逻辑组织法(2)、心理组织法(3)、逻辑心理组织法5、教材的基本构成:(1)、教材的组织单位(2)、教材的基本构成成分:术语、事实、概念、原理、步骤(3)、教材的表现系统:课题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6、教材的评价维度:(1)、知识维度(2)、思想文化内涵维度(3)、心理发展规律维度(4)、编制水平维度(5)、可行性维度(6)、特色与导向性维度第三章生物学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需要以相应的教学理论(包括学习心理学)为基础,以学习者为出发点,根据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教学过程诸环节和要素进行分析与综合。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与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就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得目得与任务得。
2、课程与教学论得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得一门分支学科,它得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得著作(了解)《礼记·学记》就是我国与世界上最早得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得《大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学科诞生得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得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得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得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得关系得瞧法,有四种不同得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得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 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得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得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得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就是上层社会得贵族教育与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得思考,但还就是没成为独立得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得描述与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得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得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得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得发展进入了分化与多样化得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得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得开始。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 复习资料 期末必考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总复习第一章 绪论一、课程与教学论的涵义 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理论。
课程、教学的涵义。
课程就是对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研究内容、任务与宗旨研究对象: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研究任务:探清事实、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三、发展历史 教学论学科的形成:(1)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2)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发表,是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1)诞生:1918年,博比特《课程》发表。
(2)1949年,泰勒《课程与教学原理》发表。
四、学习“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课程论: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实施与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
教学论:教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与功能;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管理与评价; 教学设计。
五、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意义和方法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
意义:(1)课程与教学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2)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 方法:(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2)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积极地运用实际经验来阐释和理解理论;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即关注教育现实,努力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3)不断反思学思结合;学必有思;以学促思;思而知学。
(4)扩展学习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一、课程的涵义课程,即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二、课程的发展历史;各种课程形态 三、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1、社会;2、儿童;3、知识 (二)内部因素1、学制;2、课程传统;3、课程理论;4、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一、课程目标 (一)涵义课程目标是指那些人们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博比特)。
生物教学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复习重点
• 2、课程标准的含义
• 3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与大纲的联系与 区别。(了解)
• 4、中学生物学课程内容的结构和层次。 • 5、基本概念
• * 中学生物学课程: 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
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 重要领域之一。
• *教材: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 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 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图
第二章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复习重点
• 3、生物科学素养 • 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 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 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 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 4、 科学素养: 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 内容的掌握情况。
• 4 、 演示实验的类型:①获得新知识的演示实验教 学——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实验归纳法)。② 验证、巩固知识的演示实验 ——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 方法(演绎法)③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演示实验
第八章
实验
复习重点
• 5、中学生物学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应注意的问题) • ①实验目标的明确性。要目的明确,能说明问题;②实 验的全局性和实验现象的显著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看 清楚;③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甚至一个微小的动作);④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实验成功。 • 为此,教师应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不可忽略每一 细节,力争做到实验准确无误,教给学生科学的知识和 实验技能。 • 6、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方法(理解) • 7、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环节(识记)
与生物教学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理论 20 世纪 50 年 代 中 期 以 前 行为主义学习论 盛行时代 代表学者 桑 代 克 ( 美 ) 、 巴 甫 洛 夫 ( 俄 ) 、 华 生 ( 美 ) 、 斯金纳(美)
生物教学论复习资料
生物教学论复习资料新理念生物教学论复习提要一、名词解释:1、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2、概念图: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阐述知识的工具,通常以圆形图表或方形图表来表示。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
4、难度:难度即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般在能力方面的测试中,它作为衡量测试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
5、命题双向细目表: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它是一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列表,以教学目标为横轴,以教学内容为纵轴,填写在双向细目表中的数字,是某一教学内容范围下要测量某一教学目标时所应该命题的试题数或分值。
6、生物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7、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
它的突破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中学生物教学论重难点复习资料
中学生物教学论重点第一章◆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必修课程地位:生物学与任何一个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生物技术研发投入量加大,生物工程产业的崛起生物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学素养◆生物学课程的价值: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中学生物学课程从组织方式上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国家课程标准:在我国,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国家重要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第二章◆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1、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3、科学是一套探究的方法4、科学要与社会和技术相互作用◆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以及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能够合理的将所学到的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中学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四个领域(与四个维度相对应):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3、科学、技术与社会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三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做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学习者对原本不反应的刺激而表现出反应,即表示产生了学习。
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运用奖励和处罚。
◆代表理论巴甫洛夫、华生为代表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且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
大学生物教学论复习重点
大学生物教学论复习重点●生物教学论生物教学论是专门研究生物学教学各方面问题、探讨生物学教学理论、教学规律以及寻求最优的教学途径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理论科学。
●课程标准基本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四大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于社会与个人生活中。
高中生物学的基本科学素养包括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以及生物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之中,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等5个方面。
我们可以从“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生物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四个维度来理解生物科学素养,并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这四方面得到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指高中生物课程要面向所有的在校学生。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应该注意:(1)要给所有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
(2)要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必修模块的基本要求。
(3)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面向全体学生不是降低高中生物学教育的水准。
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成为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
生物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是人们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究的结果,其中不仅包含了生物学知识,也包含了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与技能,包含了生物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思想。
用类似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来介绍生物学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学来源于自然和社会,生物学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揭示生命本质和生命活动规律,提高人们解决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面临的问题(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疾病与健康问题等),提高人们应对自然现象的能力。
因此,高中生物学课程就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要点1、什么是科学实验?实验设计最重要的原则有哪些(2项)?科学实验与科学观察有何区别与联系?1)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人为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使自然过程以纯粹的、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暴露它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无法暴露的特性,以便通过观察和研究来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2)设置对照原则、真实客观原则3)联系:观察是实验的基础,而实验又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活动,以致实验与观察常常被合并使用;区别:观察是收集自然界所提供的东西,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人们所期望的东西。
2、生物学实验主要有哪些主要类型?请举例说明。
1)观察鉴别实验。
例如实践的“观察花的结构”“观察种子的结构”,侧重于通过观察认识生物学对象,重视观察结果。
2)验证性实验。
例如“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侧重于通过实验证明已有结论,实验的结果和过程并重。
3)探究实验(局部探究实验全程探究实验)。
例如“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侧重于通过实验发现新知识和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侧重的是探究的过程和自主获得结论。
4)模拟实验。
像高中的“细胞模型制作”“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是按照真实实验的原理,利用不相干的替代材料所做的实验,是根据相似性原理利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
3、验证性实验有哪三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举例说明实验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1)先讲后做型、先做后讲型、边讲边做型2)正确的选材决定着实验的成败,正如孟德尔选择闭花授粉的豌豆做杂交实验,普鲁斯特利选择生长旺盛的植物做光合作用实验。
4、举例说明模拟实验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基于原型的引入——基于模型的实验——基于原型的阐释。
如“探究细胞体积大小与物质交换面积的关系”实验中,第一步展示原型,由原型引入模型;第二步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第三步由模型过渡到原型,利用模型的实验结果对原型进行解释。
5、全程探究实验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哪些环节?举例说明什么是局部性探究实验。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只涉及其中一至几个环节的实验就是局部性探究实验。
6、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举例说明。
1)动作的认知阶段。
指学生对所学动作技能知识的了解,如装片制作技能就要了解各种实验材料的获取与制备方法、染色剂及其他试剂的各类及配制方法、制片技术等知识。
2)动作的模仿阶段。
指学生仿效、再现特定动作的阶段,如学生跟随老师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实验”。
3)动作的练习阶段。
指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使某一技能的各个动作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动力定向”的过程。
4)动作的应用阶段。
指学生掌握的技能比较熟练,具有高度的准确性、敏捷性、灵活性,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程度。
如学生在学会使用显微镜后,他们就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十分自然地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玻片标本。
7、你对生物学实验技能的教学有哪些建议?请举例说明。
1)有效地指导和示范。
教师有效的指导和示范是学生学习和形成技能的重要因素。
如学生初学某种技能时往往会发生错误,此时教师的指点评价就非常必要了。
2)合理地组织练习。
练习能使学习者发现新学知识、技能的正确或错误,促进学习者提高辨别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从而巩固新学技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3)及时提供反馈。
心理学研究表明,提供适当的反馈信息是提高动作技能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因为反馈具有引导后续学习和强化学习动机的功能。
8、生物学实验技能如何测评?这些方法各有何利弊?1)纸笔型测验。
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或回答一些有关实验过程的具体问题。
优点是操作简便,可进行大规模地测评;缺点是测试情境的真实程度低,往往难以反应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2)辨认型测验。
呈现给学生一些实物或真实的情境,要求学生辨认出相关的问题或答案。
优点是它以测验学生的观察技能为主,缺点是准确度比较低。
3)作品型测验。
要求学生完成某项实验任务(如实验报告或模型)后,提交相应的可见的实验成果,教师依据这些成果对学生的实验技能作出评判。
优点是准确度高,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大;缺点是教师无法得知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真实性。
4)实作型测验。
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实验任务,教师用观察法对学生的实验完成过程及结果进行成绩的评定,强调实验过程的正确性。
9、生物学学科的思维有哪些基本类型?举例说明。
依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划分:1)动作思维。
以实际行动作为支柱的行为。
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2)形象思维。
是借助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
如学生在回答老师有关草履虫形态结构的提问时,学生头脑中大多会重现以前感知过的草履虫形态结构或模型。
3)抽象思维。
利用生物学的抽象概念、法则等理论知识解决理论性任务的思维。
10、举例说明什么是理性思维?举例说明什么是“假设—演绎推理”?1)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
如施莱登和施旺分别在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动物脊索结构的基础上,基于实验和逻辑推理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这就是一种理性思维。
2)假设—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或理论出发,依据这一理论推导出一些具体的结论(假设),然后把这些结论(假设)应用于对具体现象的说明和解释。
如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发现。
11、什么是生物学概念?为什么要加强概念教学?1)生物学概念是通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生物学对象本质特征或共同属性的反映,是生物学思维的基本单位。
2)基于理解而形成的重要概念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积极的影响:其一,重要概念可以帮助学生解释事实和现象;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对重要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其三,基于理解而形成的重要概念可使学生印象深刻。
12、生物学概念的习得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抽象和概括阶段、活化和结构化阶段13、生物学教学语言由哪两部分构成?举例说明。
由生物学语言和一般性教学语言构成。
如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现在来提问一个问题”“很好”“上几节课”等服务于生物学的语言称一般性教学语言;而“运动方式”“生殖类型”体现教学的知识性和科学性的语言则属于生物学语言。
14、按照认知建构论,生物学概念习得有哪三种方式?概念形成、概念同化、概念转变15、你对生物学概念教学有何建议?举例说明。
1)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如高中生物学中关于”有氧呼吸“的概念,内涵是“糖在氧和酶的参与下,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和能量”,外延包括“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有机物”等。
2)把握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概念时容易出现泛化现象,即相似的概念之间容易出现混淆,如血清与血浆,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等。
为防止泛化,应将这些概念单独提出进行分化教学,即辨证相互间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概念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4)用好直观教学和趣味教学。
如为帮助高中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概念,肖海霞、胡继飞等人开发了一套“高中生物智趣游戏牌”,利用概念图学习原理寓教于乐。
16、什么是前概念?探查前概念有哪些途径与方法?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课程之间,头脑中一定已经存在一些自己关于相关科学问题的知识或观念,即前科学概念。
六种方法:诊断式传统测验题、集合图、概念图、访谈、关系图法、二阶段选择题17、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策略有哪些?举例说明。
1)利用生活经验引发认知冲突。
如学习《染色体与变异》,可以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大家都吃过香蕉,香蕉里有种子吗(没有)——那西瓜里有种子吗(有的有,有的没有)——那这是怎么回事呢?2)利用生产实际引发认知冲突。
如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农民需要产量高且米质好的品种,那么请大家讨论,我们怎样才能为农民培育出产量高口感好的水稻来?3)利用科学实验引发认知冲突。
如传统的“植物蒸腾作用演示实验”,当插在红墨水中的叶片叶脉变红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叶脉先变红,红墨水是通过茎的什么部位运送到叶脉中去的?4567)利用科学史料、模拟场景、自然现象、语言直观引发认知冲突18、如何理解接受性学习?举例说明。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比如一种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一个生态学概念等,如果学生是通过课本的结论和教师的解释来获得相关知识,那就是一种接受性学习。
19、生物学科有哪些教学模式群?其教学流程分别是什么?1)讲授与启发教学模式:复习与导入——讲解与启发——总结与练习2)自学与辅导教学模式:明确自学要求——开展自学——讨论交流——评价与总结——练习和运用3)目标与掌握教学模式:目标定向——单元学习——形成性测验——矫正——终结性测验和评定等级4)探究与发现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假设——推理——验证和得出结论5)活动与训练教学模式: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导入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20、我国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你知道哪些?举例说明。
1)尝试教学模式。
由著名学者邱学华创立,指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讲解。
整个过程体现“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当堂落实”的教学思想。
以高中生物学“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一课为例,说明具体的教学步骤:旧知识迁移,导入新课——出示尝试题——定标自学与尝试练习——讨论和讲解——出示第二次尝试题——布置课堂作业。
2)诱思探究教学模式。
该模式由张熊飞教授领衔的教学小组创立,“诱思”就是诱导思维,“探究”就是探索研究,它概括地指明了该教学理论的教学职能和教学机制,反映了理论和实践的基本特征。
教学程序可概括为:情绪激疑——诱导探究——迁移应用——检查反馈。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1、什么是教学设计?教案编写应包括哪些内容?教学设计全称应为“教学系统设计”,指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之前,为了有效地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教学的观点与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过程进行系规划的过程或方案。
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小结、作业和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
22、教学目标设计就注意哪些问题?请为具体某课设计教学目标。
一是注意教学设计的“内部一致性原则”即教学目标要落实在后续的教学过程和形成性检测的设计中;二是一节课难以承载太多的教学责任,目标设计不宜过多,要求不宜过高。
23、生物学科有哪些主要课型?请尝试分别编写一份教案。
1)新授课。
教学流程: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合作交流——展示思维、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达标检测、作业布置2)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