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

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
三 、 层 教 学 的 教 学 成 果 分 析 分 我 一 直 从 事 教 学 方 法 的 改 革 。采 用哆 种 形式 和 方 法 提 高
其文知
级 要 求 。 师对 教 学 内容 的层 次 安 排 是 固定 的 生 根 据 自 教 学 己对 应 的 目标 进 行 学 习 。 3分 层 教 学 的 实 践 . ( ) 内 “ 层 指 导 ” 1课 分 。 分 层 提 问 : 据 教 学 内 容 , 置 由 浅 人 深 , 足 不 同层 次 根 设 满 的学 生 回答 相 应 难 度 的 问 题 , 他 们 跳 一 跳 都 能摘 到 “ 子 ” 让 桃 , 体 验 到 学 习 成 功 的 乐 趣 , 强 学 习 英 语 的 主动 性 。 实 践 证 明 , 增 在 探 索 新 问 题 、 固 新 知 识 、 内 容 时 , 让 层 次 高 的 学 生 回 巩 新 应 答 问 题 , 他 们 扮 演 示 范 角 色 , 动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在 复 习检 让 调 查 已有 知 识 、 能 的掌 握 和 双 基 落 实 情 况 时 。 让 层 次 低 的学 技 多
极 有 限 的课 堂 教 学 时 间 , 决 学 生 最 急 需 的 问 题 , 而 激 发 学 解 从
生 的学 习积 极 性 。 “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 有 了 兴趣 , 生 遗 忘 兴 , 学 的 知识 补得 快 , 习英 语 就 变 得 轻 松 、 快 。 学 愉 四 、 层 教 学 中教 师 应 注 意 的 问题 分 1 好 学 生 的 思 想 工 作 。要 让 学 生 充 分 了解 分 层 次教 学 . 做 的 目的 和 意 义 , 层 的结 果 应 征 得 每 个 学 生 的理 解 与 同意 。 分 2动 静 结 合 。在 统 一 授 课 的 情 况 下 , 能 让 学 生 长 时 间 地 . 不 “ ” “ ”而 要 二 者 穿 插 进 行 , 证 学 生 在 教 师 有 条 不 紊 的 静 和 动 , 保 引 导下 完 成 各 自的学 习任 务 。 3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率 。课 前 要 准 备 好 教 具 , 先设 计课 件 . 预 或投影幻灯 片 : 根据 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被 提问的学生 , 要 减 少 课 堂 教 学 时 间 的损 耗 , 教 学 顺 利 进 行 。 使 4成 立 帮 教 小 组 . 挥 “ 老 师 ” 作 用 。A层 学 生 在 帮 助 . 发 小 的 B、 层 学 生 的 同时 , 提 高 了 自身 的 能 力 。 C 又 5根 据 学 生 的 学 习 情 况 时 调 整 层 次 。 期 中 、 模 考 试 . 适 期 后 . 师 应 根 据 学 生 知 识 掌 握 和 能 力 发 展 的情 况 , 行 层 次 调 教 进 整 , 进 学 生 向 好 的 方 面转 化 , 成 你 追 我 赶 和 主 动 进 取 的学 促 形 习氛 围 。 五 、 层 教 学 的 意 义 分 1分 层 教 学 能 满 足 各 个 层 次 的学 生 的 求 知 欲 . 2有 利 于 各 个 层 次 的 学 生 获 得 成 功 感 。 . 3有 利 于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532020年12期总第504期ENGLISH ON CAMPUS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文/谭菲菲 邓智君位组员都要搜集资料,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由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和相关资料,英语书写比较好的同学可以负责填写学习报告单,再由小组内英语口语比较好的学生进行口语表述。

这一环节也是英语对分课堂的核心环节,英语教师要做好巡堂指导,及时了解小组合作学习进展,解答小组问题,帮助学生完善自主学习计划。

三、英语教师要组织多元对话,总结对分课堂学习成果对分课堂离不开师生、生生、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对话,英语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堂多元对话。

例如英语教师要组织班级内集体讨论,可以是小规模的辩论赛,每一个小组要介绍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和其他小组之间进行“切磋”,鼓励学生针对本节课内容对其他小组、教师进行提问,让英语课堂彻底“活”起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消化,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和英语思维。

此外,英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例如学习英语歌曲、阅读英语书籍、观看英语原声电影等,让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英语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英语教师在对分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自己在每一堂英语课的收获,掌握词汇、语法、英语应用文写作技巧,让学生逐步提升英语素养,全面提升高职英语课教学质量。

总之,对分课堂为高职英语教师开辟了全新的道路,英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环节做好细化,明确课前备课,科学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开展多元对话,指导学生开展英语深度学习,实现学生英语素养和英语教学效果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1]王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5):167-168.[2]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38(5):653-658.[3]毛兆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9(29):233-234.对分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把课堂教学环节分配给教师和学生,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把剩下的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交互学习;教师要积极开展议论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内化吸收和运用机会,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对分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分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科·研·版|2020年第1期高校教师园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是大学必修课程之一,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及手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以便学生在日常生活、未来工作能独立完成简单英语交流和基本写作任务。

英语课程在高职院校地位不容忽视,但由于是基础课程,往往不得学生重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不高,故此英语课堂往往出现学生学习效果一般,教师教学效果不佳等情况。

一、高职学校英语课堂面临的严峻现状首先,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强调学生在职业技术方面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需要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技能并进行职业指导,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设置,高职院校专业课地位明显高于基础课程,所以作为基础课程的公共英语也就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

其次,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弱,他们在中学时期对英语学习感到十分吃力乏味,大学之后更甚。

在英语课上敷衍了事,态度不端,积极性较差,认为学习英语实用性不高,所以将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在了专业课程学习上,英语课堂上睡觉、讲话、玩手机等情况屡见不鲜,真正愿意学习并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学生几乎凤毛麟角。

此外,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依旧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扮演教学主导者,决定教学内容和方式。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在课堂上抓紧时间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输送知识,面面俱到给学生解剖课程内容,导致学生不得不被动接受教学知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都得不到提高,造成的结果无非是教师教学工作沉重,学生学习压力大而收效较浅。

二、探索“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针对高职学校英语课堂的学习现状,学界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无法促进师生之间良好有效的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逐渐就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方式新颖,教学成果显著,逐渐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关注,并引入课堂改革。

高职公共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分析

高职公共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分析
最终 取得 良好 的教 学效 果 。 ( ) 二语 习得 理 论 角度 来讲 :分层教 学尊 重 学 习者 个体差 异 ,顺应 语 言 习得 规律 ,使得 学 二 从
生循序 渐进
R dEl o ls在 《 二 语言 习得 研 究》 中 总结 了学 习者个 体 差异 的 因素 ,这些 差异 包括 年龄 、学 i 第 习动 机 、智 力 因素 、认 知特 点 、学 习策 略等 。只 有遵 循 学 习者 个 体差异 规律 ,才 能真 正 的做到 因材 - 施教 ,有 的放 矢地 进 行有 差别 的教 学 ,使每 个 学生 都能扬 长避 短 ,获得 最 佳 的发 展 ,从而 实现 素质
学生的实际水平 ,同时还考虑到教师 的特点、教学 目标甚至教学方法的选用 。 譬如, 对于起点低的 B层 同学 ,选 择 从语音 起 步 的预备 教材 开始 ;而起 点 高的 A 层 同学 则不拘 泥 于一本 教材 ,尽可 能提
供 更 多学 习材 料及 课外 参考 书 。 再 次 ,进行 语 言应用 能 力分层 。对 于语 言 功底较 差 的 B层 同学 , 主 要要 求其 掌 握 日常会 话用 语 以及 职场 常用 词汇及 句 型 ;而对 于语 言功 底扎 实 的 A 层 同学来 说 ,
习效 果可 能不 如 2 1 实施 “ 0 0年 走班 制 ” 层教 学后 学生 的学 习效 果运用 S S 分 P S软件进 行进 一步 的 分析 ,表 2显 示 了独立样 本测 试 结果 。
表 2 独立样本 测试 结果
如 表 2所 示 :独 立样 本测 试 结果显 示双 尾检 验概 率 s = .0 <. 5 00 10 0 ,说 明 20 06与 2 1 所 00年
文 章编 号 : 】7 — 9 7( 0 )0 — 0 8 0 6209 21 1 502—6

分组教学模式: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新探索

分组教学模式: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新探索
第 3期
2 1 年 8月 0 1
厦 门广播 电视 大学学报
J i'a fXi n R d o& T l vso n v ri o h lo a n me a i e e iin U iest y
No .3 Au . 01 g2 1
分 组教 学模 式 :高职 《 共 英 语》 教 学 新 探 索 公
是说 只有 在交 际 活动 中学习 者的语 言 能力 才能得 到发 展 。而 互 动 被 视 为 交 际能 力 培 养 的核 心 手
交际性课 堂,从 而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大幅提 高学生 英语 水平 。
[ 关键词 ] 分组教 学;公共 英语 ; 自主 学习 [ 中图分 类号 ]G6 2 [ 4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22 (0 1 3— 0 5一O 6 1 3 2 2 1 )0 0 3 4

( )大班教 学 ,学 生 参 与语 言 交 际活 动机 一 会 少
堂 的 中心—— 提 出问题 ,解答 问题 ,课堂 变成 了
老 师在那 里 自问 自答 ;就 学 的方面 而言 ,相 当一 部 分高 职学生 在学 习过程 中普 遍存在 较为 严重 的
惰性 ,学 生完全 依赖 教师 组织 安排学 习 ,评估学 习效 果 。而更令 人担 忧 的是学 生 已习惯 于传统 的 以教 师 为 中心 的教学 ,没 有意识 到 自己应 对 自己 的学 习 负 主 要 责 任 。2。 多 学 生 不 习 惯 预 习 , L 许 不善 于 主动提 出 问题 ,不 勤于思 考 ,更不敢 挑 战 书本 和教 师 ,提 出 自己的观点 和看法 ,也 无学 习 规划 ,因而成 了语 言 知识 的 消极 接 受 者 , “ ” 被

浅析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

浅析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

浅析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BOPPPS教学设计模式是由美国教育家John Ru in提出的,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参与和积极性的教学设计模式。

BOPPPS分别代表了Bridge、Objective、Pre-test、Participatory learning、Post-test、和Summary,也即桥接、目标、预测测验、参与学习、后测验和总结。

下面将分别对这几个方面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进行探讨。

首先是Bridge(桥接)。

在教学设计的初期,桥接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可以通过课堂小游戏、案例分享、或者一些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有关英文原著小说的故事,或者讲述一些英文原著小说与电影的异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

其次是Objective(目标)。

明确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

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性目标和能力性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理解并解析文章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成分,或者是学生能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章理解和分析。

通过明确目标,学生可以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同时也可以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具体的指导。

再次是Pre-test(预测测验)。

预测测验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从而为教学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或者问答题,来检测学生对于相关课文和文章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通过预测测验的结果,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基础情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有助于调整教学策略,让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然后是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学习)。

参与学习是BOPPPS教学设计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本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所在。

浅谈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科技信患
职教 与成教
浅谈离职离毫公共英i i 堂教学 策略 -|பைடு நூலகம்-
硅 湖职 业技 术 学院 郝 连春
[ 摘 要] 当代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存在不 少的 问题 , 如何利 用现有条件 , 采取行之有 效的课 堂教 学策略 , 高课堂教 学的质 量 , 提 从 而提 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 增 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 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 高职 高专 公共英语 教 学现状 教学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 学技 术 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 ,社会对于高职 高专 院校所培养人才的英语 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如何适应 这一需求 , 结合高职高专公 共英 语 目 的教学实际情况 , 前 采取最有效的 课 堂教学策略 , 以提高学生 的英语 交际能力 , 成为了高职高专院校英语 教 师应该认真思考和解决 的问题。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 学现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O o 5 号文件 《 于高职高专 教育英语课程 20 )7 关 教学基本 要求 》 中对高职英语教 学的 目标和教学 内容及教学要求做 出 了明确 的规定 , : 即 高职英语 教学以“ 培养学 生实际运用语 言的能力为 目 , 标 突出教学内容 的使用性和针对性 ; 针对 目 高职高专 学生 入学参 前 差不齐的实际情况 , 出了统一要求 、 提 分级指导 的原则 ”并强调在 教学 , 中要遵循 “ 用为主 , 实 够用为度 ” 的方针 , 以优化高 职英 语教学模式 , 研 究和探讨与实现教学 目标相吻合的多样化 的教学方法体 系 , 促进 高职 英语教学活动走 向科学化 , 以适应 高职教育 的飞速发展。 英语教学作为 学校提 升层次和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一直受到各类 职业学院的高度重视 ,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 英语学 习成为各个 专业 的必修课 。毫不夸张地说 , 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 , 关系着能否培养 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现代人才 ,关系着学生的核心就 业竞争力 , 也关系着高职高专院校 的教育声誉 。 然而 , 目前的高职高专公 共英 语教学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 , 学生英语水平整体不高 ,我国高职高专招生的对象主要是普通高 中毕 业生 以及一部分中专 、 和职业 高中的学生 , 技校 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 比 较差 , 且水平参差不 齐, 堂教学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 。 课 其次 , 教学模式 陈 旧, 教学设备落后 , 在英语课 堂上仍然主要是 以教师为 中心 , 注重知 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 , 由于资金不足或者重视 程度不 够 , 而 公共英语 教学中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 的力 度不够 , 而影响了学生 从 综合能力的提高。 此外 , 在教材的选择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 目前 , 尚没 有一套完整 的符合高职高专学生使用 的教材 ,不少教材都存 在或 多或 少的问题 , 导致许多院校仍然在不断探索 中寻找着适合 的教材 , 而影 进 响了教学 的连贯性 , 给学生也带来 了一些 困扰 。 因此 , 高职高专公共英 语教学要实现其人才培养 的目标 , 就必须认 真研究现存 问题 以及解决办法 , 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 使学 生 们在英语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提 高英语交 际能力 , 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 学策 略 根据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 的目的 , 必须确立“ 以学生为本, 习 以学 为中心, 补好基础, 升能力, 为主, 提 实用 必须够用” 的原则 , 立足于现有 的 公共英语教学条件 ,从课 堂教 学的各 个方面同时切人 。采取有效 的策 略, 以提高公共 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 ) 一 以情感 为切人点 , 培养 良好的师生感情 情感是语言学 习的原动力 。学 习情感是学 习主体对客体即语言的 感觉与认识 。 积极的情感对学习主体发挥 动力作用 , 以有效地作用于 可 语言创造实践活动 , 加快语言获得的速度与效 率。比如 , 当处于满意 、 喜 悦、 爱慕等情绪状态时 , 学习主体往往具有精力充沛 、 思维 敏捷 、 知广 感 泛、 记忆恒久等多种特点。相反 , 当处于焦虑 、 厌恶等情绪状态 时 , 学习 效率 下降 。由此可见 ,学习主体在语言获得过程 中形成 的愉快情感体 验 , 言学 习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不仅是“ 是语 传道 、 授业 、 解 惑” 的过程 , 而且也 是师生情感交流 的过程 , 更是学生 沐浴教育爱 的过 程 。德 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 多惠说 过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本 “ 领, 而在于激励 、 唤醒和鼓舞 。” 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 必须 以情感为切入 点, 以情换情 , 以情激情 , 开启学生 的心扉。 良好的师生关 系是最大 限度实 现教 学 目 的基础和保证 。古今 中 标 外, 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 系 , 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 并对 的评价。 前苏联教育家霍林斯基把教师热爱 学生作 为“ 教育 的奥秘” 他 , 的座右铭是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 “ 教师应该深入 细致地 了解 学生 ; 真心实意地关 心学生 ; 充分尊重并且信任学生 ; 格要 求学生。在当代 严 英语课堂教学 中, 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以多种方式 同时进行 的。 师生彼此 之间的每一个眼神 , 每一个手势 , 面部的每一种表情 和身体 的某 种动作 都可以传情达意。教师在 授课时伴随的各种姿势和丰 富多变 的面部 表 情等非语言交流的运用 ,在整个英语教与学 的过程 中发挥着不可低估

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了学生学好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 又能提高学生 的英语应 用能
强 的学生 。 教学 内容应较深 . 选题广泛 : 还可根据具体情 况开
作者简介 : 陈梅 (9 5叭一) 女 , 17 . , 汉族 , 四川南充人 , 大学本科 , 英语教育专业 , 助教 。
s E E& T c cINc E HN。L Y VI 。N 科技视界 l6 。G s 1 1
S in e& Te h oo y V s n ce c c n lg ii o
21 02年 9月第 2 期 5
科 技 视 界
外语论坛
设一些扩展知识 面的英语选修课程 。同时 A班学生大多学习 兴趣较浓 , 基础好 , 自觉性强 , 因此教 师在讲授法之外应相应 地 采用讨论法 与研究法 , 鼓励他们 发现学 习 , 自主学 习 , 提升
适合高 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分层 教学 因此也受 到了关 注和运用 。
科 学合理地把学 生分开层 次是“ 分层次 教学 ” 的前 提和 保证 。分层次教学的编班在学生入学时即可根据学生高考英 语 成绩进行 : 院也可 以重新组 织考试 , 学 根据考 试的成绩 统 计 结果 , 采取 实际水平和考试 结果相结合 的原则 , 充分 尊重 学生意愿 . 将学生进行编班 。学院确定分数线 , 按英语基础的 不同把学生 分为 A班 ( 快班 )B班 ( , 普通班 ) C班 ( 高班 ) 和 提 三个层次分别实施英语教 学。在进行分 层次编班时 , 还应该


刀切” 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难适应这种现状 。为了
改变这种情 况 , 大程度地实 现因材施教 。 证教学 的 良好 最 保
2 实施 高职公 共英 语分 层教 学的具体 措 施

“互联网+对分课堂”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互联网+对分课堂”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35期总第631期“互联网+对分课堂”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摘 要:“互联网+”和“对分课堂”都是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对于把互联网和对分课堂相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和实践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

为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和对分教学模式的优势,进一步提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提出了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四元五环一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其教学实践和应用效果,为高职公共英语及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互联网+”;对分课堂;四元五环一平台;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作者简介:贾云红(1980.12-),女,山东栖霞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

一、研究背景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互联网+”成为一项国家战略。

张岩从教育的内容、体验、管理和评价四个维度畅想了“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及模式。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要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

通过探索“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促进高职教学质量的提升,既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摆在高职教师面前的现实课题。

结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复旦大学心理系学科带头人张学新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2014年,对分课堂在复旦大学本科课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可和实践检验。

陈瑞丰认为,“对分课堂”是生成性教学模式的探索, 使教学过程发生结构性巨变。

黄仕梅针对“对分易”平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2021年,丁丽红在海外读博期间将对分课堂介绍给海外专家,得到海外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然而,在“对分课堂”这一领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偏少。

对于把互联网和对分课堂相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和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互联网+对分课堂”的模式构建和应用研究深度不够。

基于“三堂联动”的O2O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三堂联动”的O2O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2020年3期花炮科技与市场职业教育与培训190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基于“三堂联动”的O2O 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王国杰(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摘 要】随着我国近年来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加之与国际文化交流日益深化,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式发生较大的教学变革。

现阶段,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三堂联动”O2O 教学模式,是集传统课堂、多媒体、网络课堂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结合了新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创建并优化教学方法。

因此文章在分析“三堂联动”的O2O 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探究了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路径。

【关键词】“三堂互动”;O2O 教学;高职公共英语中图分类号:H319.3;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699(2020)03-0190-01基金项目:院级课题“基于‘三堂联动’模式下的高职公共基础课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作者简介:王国杰,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现阶段,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两极分化相对严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学习热情,公共英语的教学方式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变化[1]。

随着信息时代多媒体等网络技术的发展。

“三堂联动”O2O 教学模式,构建了线上、线下的教育平台,不必拘束于教材内容,并构建了多变化、多思维的教学模式,使公共英语学习知识实用性得到实现,有助于学生养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监督、引导的教学价值。

1 “三堂互动”的O2O 教学模式内涵“三堂互动”的O2O 教学是新型的教学互动模式,构建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交流平台,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随着网络的普及,促使学生可以针对时代发展的变化、时下社会热议话题展开有效的交流和探索,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采用“三堂联动”的O2O 教学模式,可有效互换学生与教师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思辨能力,为国家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迈向国际舞台,弘扬中国文化[2]。

高职英语教学设计

高职英语教学设计

篇一:12高职英语教案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学期授课计划课程名称__英语______任教班级__12高职1、2___教研室__外语______教师姓名__xxxx_____教师 xxxx 的课表外语教研组 2014-8-28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教师:xxxx 学科:英语专业:幼师、数控、农管、计算机年级: 12级教学进度表课时计划篇二:职高英语教学设计职高英语教学设计授课年级:一年级授课人:朱雅莉工作单位:山阳县职教中心teaching contents:unit4 reading and writing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1. understand an invitation to a party;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1.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some main words and expressions by heat.2.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teachingdifficult points1.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invitation.2. how to write a memo.teaching methods 1. task-based method.2. fast reading.3. careful reading.teaching aids1. a blackboard. teaching proceduresstepⅰ. revision (2minutes)ask two students to act the dialogue .stepⅱ. lead-in (1minute)ask: do you know how to write an e-mail?show some types of e-mails to students. introduce the reading tasks to the students.stepⅲ. pre- reading(3minutes)pair-work .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 e-mail, find out the information an invitation should include.stepⅳ. while- reading (20minutes)1. fast-reading:activity12. read the invit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2. careful-reading:let the studentsread the invitation carefully and circle out the useful information.3. post-reading:play the tape for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follow.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t intonation.stepⅴ. languagestudy (10minutes)go through thetext with the students, dealing with some language points. play games;tell jokes;would you liketo…?stepⅵ.discussion(5minutes)let the studentsread the invitation again and try to make an invitation of themselves.stepⅶ. summary(1minutes)today we havelearnt an e-mail about a party invitation. we have knownmany about it. and just now,stepⅷ.homework(3minute)let the studentsread the passage once more and then fill in their own memo.the design of the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revision language pointsit’s a nice day,isn’t it? tell jokeswould you likesome tea? would you like…?yes, please./nothanks.please helpyouself.memo教学反思这堂课基本做到了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愉快度过,既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促进其情感教育。

分层教学法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中运用论文

分层教学法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中运用论文

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意味深长的漫画《教育》——千人一面出自同一模子,意在讽刺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失败的教学。

学生因为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而使得各自英语素质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而且英语学习本身就具有渐进性和持续性,学生英语素质的提高并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功夫便能完成的,若要找到适合于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法,就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个性的英语教育。

《大学生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及各高校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大学英语的教学分为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分层教学法来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呼唤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是每位英语公共课教师应该时刻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法概念及内涵分层教学法自新课改以来备受教育界的重视,邱黎老师在其论文中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分层教学的基本概念,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大纲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与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而衍伸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进度与教学目标,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于自己的教学环境中得到最佳的发展。

从邱黎老师的定义中不难判断出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法的两点基本内涵:首先分层教学法强调大学生公共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以教师适当点拨促进学生自我知识建构;其次分层教学法尊重学生英语学习差异,实现传统班级授课的情况下的异步教学,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与个别辅导游记结合。

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意义(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

分级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分析

分级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分析

学要求分为A 两级 ,实行 分级指导 。A 、B 级是 标准要
求 ,B 是 过 渡 要 求 。 入 学 水 平 较 高 的 学 生 应 达 到 级
A 要 求 , 入 学 水 平 较 低 的 学 生 至 少 应 达 到 B 要 级 级
差异实行不 同的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
( ) rs e 的 “ 1 语 言 输 入 理 论 。 该 理 论 2 K ah n i ” +
认 为 , “ 类 只 有 获 得 可 理 解 性 的 语 言 输 入 时 ,才 人
求 。随着入 学英语 水平 的不 断提高 ,学 生均应达 到
A 要求 。” 级
(二 )分 级 教 学 在 高职 公 共 英 语 教 学 中 的应 用
能 习 得 语 言 。 ” 即 人 们 习 得 语 言 的 唯 一 途 径 就 是 通 过 获 得 可 理 解 的 语 言 输 入 ,来 进 行 学 习 。 所 谓 可 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谭 程 屯
E £ 麓 《 { j S 冀 l W 琏 { 琵良 £ { E
不 同 。 有 些 学 校 把 这 三 个 级 别 的 要 求 简 单 地 归 纳
研究 成果 等传到 校 园网上 ,供 学生 学 习 、浏 览 ,使
他 们 理 解 英 语 分 级 教 学 的初 衷 ,并 最 终 改 变 认 识 。 2加 强 沟 通 ,协 调 管 理 。 与 原 来 单 一 的 教 学 模 . 式 相 比 ,分 级 教 学 在 管 理 、考 评 、经 费 投 入 等 方 面 都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因 此 ,要 想 取 得 预 期 效 果 , 我 们 就 要 加 强 各 个 部 门 的 沟 通 和 交 流 。首 先 外 国 语 学 院 的 领 导 应 和 教 师 统 一 认 识 , 明 确 公 共 英 语 分 级 教 学 的 重 要 性 和 必 要 性 , 争 取 学 校 领 导 的 大 力 支 持 ,在 经 费 上 保 障 分 级 教 学 的 实 施 。 其 次 ,加 强 与 教 务 管 理 部 门 、各 二 级 学 院 的 领 导 的 沟 通 ,争 取 他 们 的 理 解 和 支 持 。 最 后 ,教 师 要 和 学 生 积 极 沟 通 , 争 取 各 方 面 的 密 切 配 合 ,从 而 解 决 分 级 教 学 中 的各

分级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

分级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

分级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分级教学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中已经应用于英语公共教学。

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如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做到因材施教,是本文探索的主要目的。

本文就我校微软it学院公共英语教学中实行分级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一些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分级教学高职公共英语因材施教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知识已经得到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

各种计算机文献,资料和信息越来越多的以英语形式呈现,这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掌握好英语知识,有利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技术,扩大知识面,快速准确地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和动态信息。

公共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英语奠定了基础。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英语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

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要求,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

我们以本校微软it 学院计算机专业为试点,进行了公共英语分级教学。

一、高职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1.“因材施教”理论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才能“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行有差异、有层次的教学。

2. “建构主义”学习观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

教学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3.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提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二、高职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1. 学生分级为避免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已经丧失兴趣,接受能力差;b层学生英语基础一般,对英语有一定兴趣,接受能力较强;c层学生英语基础很好,对英语有浓厚兴趣,接受能力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文化论坛 2021年第2期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20-12-17基金项目: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教学改革项目“从‘讲授’到‘对分’———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6-4211);湖南省2016学位与研究生教改项目“专业学位硕士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对分课堂’在《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效果的实证研究”(JG2016B035)。

作者简介:冯永辉,男,甘肃庆阳人,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心理学理论与健康心理。

徐伟巍,男,河南安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杨 娟,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理论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

杨文辉,女,湖南长沙人,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学。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冯永辉,徐伟巍,杨 娟,杨文辉(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摘 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将课堂时间一半留给老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讨论的教学理念,因其方便易行的特点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就“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特点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1)02-0069-05DOI:10 15958/j cnki jywhlt 2021 02 010 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也是当前课堂教学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何呼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重塑高等教育的目标,适应新生代学生的身心特点,保持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要考虑的几个基本问题[1]。

而如何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如何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如新冠肺炎疫情)等,则使得高校课堂教学改革须具有前瞻性与危机感[2]。

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学 没有真正 以学生为 中心 , 在教 学方法上主要还是传 统
的讲授法 , 没有充分体现教师在课 堂的主导性 。因此 英
语教师必 须确立起全新 的课堂教学 观念 : 树立 以学生 为
主体 的教 育思想 和理念 , 确立“ 实用 、 够用 ” 的课 程观 和
“ 基 于实践 ” 的教学理念 , 构建 “ 真实 的” 课堂教学环境 。 二、 高职公 共英语课 堂教学设计原则
语教学首 先要 注重基础知识 , 这是英语更深 入学 习的前 提 。同时为了切实贯彻英语实用性教学 目标 , 在教学设
右; 其余学生绝 大多数为 5 0 — 6 0分。在这样 的英语基 础
上开展教学 , 其难度可想 而知 。 在教学 上存 在有这些 问题 :教学计 划缺乏针对性 、 系统 性和科 学性 , 指导思想 不够 明确 ; 英 语教学 模式 落 后, 教材 单 一 , 与专业 结合 不 明显 , 使 学生 不 能学 以致 用; 在英语 教师 队伍建设方 面还需 加大力度 : 许 多英语 教师缺乏对职业 教育的认识 , 对高职英语 教学 的特殊性 认识不 充分 ; 在教学模 式上 , 在高职 高专英 语教学 中占 主导地位 的仍然是 “ 以教师为 中心 ” 的传统教学模式 。 讲 授英语 基础 知识和语 法结 构仍然是 英语课 堂教 学 的重

1 . 教 材是课 堂教学 的一个重要依据 和载体 , 为提高 学生 的听课效果 和实现教师 的教学 目标 , 选择 合适的教 材、 把握好教材 的难易度尤为重要 。太难 的教 材会使学 生 的学 习积极性 受到影响 , 甚至使学生产生严 重的挫折 感 和排斥 心理 , 有 的学 生会 因此 有畏难情 绪 , 失 去继 续 学习的信心 和勇气 。过 于容易的教材 , 会使教学 目标 不 明确 、 教学要求不具 体 , 也满足不 了未来 岗位 、 就 业对学 生英语水平 和技 能的需 求 。因此 , 要考虑到学生 的英 语

浅析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

浅析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

浅析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BOPPPS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它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的Robert F. Mager教授提出。

该模式的名称来自于其五个重要组成部分:Bridge(引入)、Objective (目标)、Pre-assessment(先行评估)、Participation(参与)和 Post-assessment(后行评估),这五个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模式。

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的质量。

引入(Bridge)课堂引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引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在BOPPPS教学设计模式中,引入部分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或素材,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入课程的主题。

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文章、图片或视频等素材,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地加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目标(Objective)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整个课程的重点所在。

在BOPPPS教学设计模式中,学习目标需要明确、具体、可衡量,并且要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教师需要清晰地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以及这些目标与他们的实际学习需求有何关系。

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先行评估(Pre-assessment)在BOPPPS教学设计模式中,先行评估是指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过一些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学习风格进行了解,并根据这些了解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可以通过课前问卷调查、小测验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阅读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

浅析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

浅析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

浅析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1. 引言1.1 1. 研究背景公共英语教育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英语阅读课程是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需求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佳等。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情况,旨在通过分析实例,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

1.2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部分的内容如下:在高职公共英语教育中,阅读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采用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阅读课中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

BOPPPS教学设计模式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强调问题驱动和问题解决,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BOPPPS教学设计模式还注重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采用BOPPPS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课中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推动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3. BOPPPS教学设计模式概述BOPPPS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教学方法。

该模式由加拿大教育学家John Biggs提出,其名称代表着教学活动的六个关键步骤:前导(Beginning)、目标(Objectives)、演示(Pre-Test)、引导(Participatory)、练习(Practice)、总结(Summary)。

基于SPOC的高职英语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创新思路探索

基于SPOC的高职英语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创新思路探索

862020年28期总第520期ENGLISH ON CAMPUS基于SPOC 的高职英语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创新思路探索文/许丰田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逐渐加强对高职英语的重视力度,要求其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注重学生的语言基础,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语言技能;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优化当前的发展模式,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英语素养水平,实现全面发展;灵活利用SPOC课程实行分层教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一、 SPOC 理论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是指现阶段的一种小规模在线课程,表现为学生的规模小,存在明显的学生准入条件限制,单一针对在校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线上线下结合教学,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SPOC可以说是MOOC的补充与延伸,改变了Mooc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优势,促使学生高质量开展学习,强调课程授课的重要性,辅助学生开展探索,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全方面发展。

二、基于SPOC 的高职英语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1.教学模式较为自由。

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学习模式给学生选择,如线上讨论、线下学习、系统探索、综合学习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消除传统学习中的枯燥性,促使学生提升学习注意力,实现全方面发展。

该模式的规模较小,对学生的人数有合理的限制,促使学生提升整体的学习效率,并积极与教师、同学沟通,全方面参与探索过程,强化自身对知识的认知,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优化学生的出勤率。

在利用SPOC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的打卡上课,有利于促使学生消除学习惰性,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该模式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身份识别,明确学生的主体,保证教学更加合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保证教学质量提升。

3. 完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SPOC灵活运用自身的优势进行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完善了现阶段的发展模式,因材施教,全面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促使学生花费合理的时间,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积极主动开展学习,加强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互动,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完善的学习平台,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对分课
堂教学模式是指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学习的提升。

在高职公共英语课
堂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同样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
公共英语课堂中的教学设计展开讨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
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和小组成员一起学习的过程中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促使学
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

1.确定小组成员。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人数适中。

2.设立小组目标。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设立学习目标,指导
学生明确小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设计小组任务。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例如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小组合作写作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任务分工,达到共同学
习的目的。

4.进行小组交流。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分
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体会,激发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6.评价小组表现。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进行
评价,激励学生,并及时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
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交流与合作,不断推陈出新。

在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小组成员的合理性。

教师在确定小组成员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
爱好,确保小组成员的合理性和平衡性。

2.确保小组任务的有效性。

教师在设计小组任务时,需要确保任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充分参与到任务中来。

3.确保小组交流的质量。

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时,需要确保交流内容的质量和深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中来。

五、结语
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实施对分课
堂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科学合理地确定小组成员,设计有效的小组任务,提高小组交流的
质量,公正公平地评价小组成果,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希望本文对于高职公共英语
课堂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