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质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质疑
摘要:纵观人类历史,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
之门的钥匙。可见,“质疑” 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而且在各
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有疑可质”;
多方鼓励提问,使学生“有疑敢质”;指导提问方法,使学生“有疑会质”;
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有疑必质”四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
学生进行质疑,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
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能力培养
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
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
个性的、合作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原来的单一
刻板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中来,使其获得全面发展,并能主动发展。在课堂中,学生的质疑正是其积极参与课堂的重要表现,没有学生质疑的课堂是无味的。
其实每个孩子心中都有疑问,只是许多不能迸发出来。作为孩子们学习道路
上的引领者,我们有责任把他们培养成一个个有质疑能力的未来世界的开拓者。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在以下几方面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有疑可质”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教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同学老师请教,会问
才会学。可最后发现越是好学生问题越多,反而平时成绩一般或中下的学生一个
问题都不提,即便不会也不问,这些现象让老师们很是苦恼。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使学生对困惑既渴望质疑但又害怕“出错”,怕因为质疑遭到教师的斥责;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又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跳不出教师预设的“圈子”。因此孩子们已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哪怕是错误,也不会向教师质疑,更不会向课本挑战。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可以说是历史,特别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久未变更的中国教育教学传统方式的产物。但教师在其中也扮演着“助产士”的角色。因此在这场教育模式大改革中,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应从自身开始,在课堂教学中为孩子们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让他们有疑可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教学《元、角、分与小数》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孩子们积极提问:
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种新的数——小数(课件出示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想了解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
(生踊跃举手,争先恐后的发言)
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小数?
生2:我想知道小数是怎么写的?
生3:我想知道小数怎么读?
生4:我想知道学小数有用吗?
……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数充满了好奇心,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师:谁会写小数?
(大部分学生在回想,在犹豫,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
请三名举手的学生写小数(5.28 3.9 45.60)
师:他们写的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就叫做小数,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
师:谁想读一读这些小数?
(许多学生跃跃欲试)
生:五点二十八。
师:有不同的读法吗?
生:五点二八。
师:你们同意谁的读法呢?
(生疑惑)
师:正确的读法应该是五点二八,学习了小数表示的意义后,我们就会知道
原因。
师:谁愿意把这个小数再读一遍?
生读小数
师:你们觉得小数与我们以前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生:(很快地)小数的中间有一个点,要读成几点几。
师:说得真好,这个点可千万别读漏了。
生:小数点前面的数和小数点后面的数读起来不一样。
师:(故作疑惑地)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小数点前面的数读几十几,而小数点后面的数是一个一个分开读的。
师:(面露欣喜之色)这位同学解释得很清楚,小数点后面只要依次读出数
字就可以了。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小数点前面和后面在读法上的区别。
生边读边体会。
因为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有有疑可质,并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另外,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对学生的质疑有充分的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案”中有人。给学生的质疑创造良好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时空。
二、多方鼓励提问,使学生“有疑敢质”
许多学生不提问是因为不敢问,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学生处在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上课,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考,敢于质疑。
﹙一﹚让学生多说,让问题脱口而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别去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将会提出问题:“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是分母?不能做比的后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让学生多做,让问题在活动中滋生。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比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条边重合时是什么角?如果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继续旋转下去将得到什么角?如果这条边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又形成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三﹚让学生多想,让提问变得深刻。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比如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