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编码:14108C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大学语文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该课程主要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素养和应用知识进行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小学语文教学,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初步的教研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上)一、教学要求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和建国以来几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概况,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并在教学大纲的比较中,掌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和发展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地位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难点:怎样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
第三节小学语文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目标主要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难点:怎样正确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下)一、教学要求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变化的概况,了解建国以来几种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明确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并认识小学语文教材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教材1.建国以来的小学语文教材2.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探讨和课程资源问题,以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三、重点难点在本章的学习中,课程教材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是重点。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二年级《颗粒归公》
我奶奶养了五只鹅。这些鹅红嘴 巴,高额头,浑身雪白。我弟弟 特别喜欢它们,常常给他们喂食。 鹅一看见他,就伸长了脖子围着 他转。
袁瑢老师经典案例
•我奶奶养了五只鹅。( 这些鹅)红
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我弟 • 它们 弟特别喜欢( ),常常给 (它们 )喂食。(鹅 )一看见他, 就伸长了脖子围着他转。
1955年 44.6% 1963年 47.8% 1978年 41% 1981年 40.3 % 1990年 35.4% 2001年 31.0%* 二期课改计划: 21.3%
阅读量统计(年)
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64本 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55本。 中国人阅读量: 5本
7成上海市民不足10本
秋天到了,梧桐树的叶子渐渐枯黄了,飘落在 地上,给大地染上了层层金色。 秋风吹起黄叶 ,就像一群蝴蝶在空中飞舞。 这时的梧桐树又 赤裸裸的了, 衬着蓝天像一幅油画。
语文的涵义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 头为‘ 语’,书面为 ‘ 文’,文本于语,不 可偏指,故合言之。
-叶圣陶-
什么是学习语言?
三 瞄准时代性
四 突现开放性 五 提倡研究性
语文课程教学论学习方法
学习原理 阅读文献 收集资料 研讨案例 实践操作
一、语文课程的意义
获得社会交际能力 形成健全人格 发展儿童思维 丰富文化知识 掌握学习工具
现代公民必须具备五大技能:
听 说 读 写 算
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朱作人主编 华东师
崔峦主编 中国人民 魏国良著 华东师大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简答。
1.简述如何进行诗歌教学?2.简述如何进行童话教学?3.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在课程总目标中是怎样体现的?4.谈谈你对“语文”作为课程名称内涵的理解。
5.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的最新理念。
6.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有哪些基本理念?参考答案一、简答。
1.简述如何进行诗歌教学?(1)古诗的教学。
①朗读品味法②扮演绘画法。
③观察体验法。
(2)现代儿童诗的教学。
①导入语情真意切。
②朗读要贯彻始终。
③部分词可以不求甚解。
④多媒体的恰当利用。
2.简述如何进行童话教学?(1)反复朗读,学习语言。
(2)体悟形象,培养想象。
(3)理解内涵,锻炼思维。
(4)拓展延伸,运用生活。
3.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在课程总目标中是怎样体现的?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主要体现在课程总目标的第8、9两条。
第8条“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侧重对语言文字及作品的审美。
第9条“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侧重多种媒介的利用和审美能力。
4.谈谈你对“语文”作为课程名称内涵的理解。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或者,语文==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语言(广义) )这一名称意味着语文课程要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并重。
5.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的最新理念。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6.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有哪些基本理念?(1)激发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一通过古今中外的学习,谈谈你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概念以及其结构的理解当今,国内对课程普遍认同的定义是: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语文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见诸于官方文件,是在清朝末年。
而作为正式的课程名称是在1949年,叶圣陶先生对语文课程名称做了诠释。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必须包括听、说、读、写、算。
这对于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特征,丰富生活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未来社会中谋取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教材和网络学到的内容,我认为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它包含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二是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三是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如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影响。
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谈谈你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
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
1、工具性(1)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
”如前所述,语文学科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统而言之的广义的语言学科。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就是语言。
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2)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思维主要依凭语言进行。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一、1、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怎样认识?基本性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认识:工具性不仅强调了语文本身是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各种外在目的,其中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
人文性不仅强调了人不是一个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现实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核心的意义在于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
以上四个问题是完整的学习过程的必要的构成部分,食欲学习者休戚相关的。
其中“应学什么”的逻辑前提是“为什么而学”。
“为什么而学”的问题是历史形成的,而不是先验的预成的。
因此,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教学将陷入科学主义的泥坑;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教学将陷入人文主义的乌托邦。
我们应当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2、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包含哪些方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阐述,分为四个方面:(1)人文素养方面①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②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③具备开放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④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热爱祖国的文字,热爱用这些语言写成的优秀文学作品;景仰写出这些作品的伟大作家,静养这些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
(2)语文学习习惯、方法和他度方面①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②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③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自信心(3)语文能力方面①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②学会汉语拼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七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七章语文综合性学习(4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七章语文综合性学习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了解当前小学教学实践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况。
2、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原理,知道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指导策略和方法。
3、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和方法,尝试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4、参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培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意义及设计教学难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四、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互动研讨,合作探究,实践演练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文献导读第二节一、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定性的讨论归纳起来,人们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表述大致有以下几种:1、学习形态说2、课程形态说3、教学方式说4、学习方式说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三、国外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打破了语文教学“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的封闭状态。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原理第四节一、什么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意识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它学科等课程资源,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课标》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思考1: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教学案例
如学《罗盛教》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这样 一个问题:“罗盛教在冰窟窿里救孩子,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不必 要求学生马上回答,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当时的情景用画一画。 然后说说画中的事物──人、水、冰,再让学生对照每一种事物, 分别想想会给罗盛教带来什么困难。
程、创造思想、批判性思维。
思考:
你会怎样教学:破釜沉舟?
【讨论】三位教师教“破釜沉舟” 的教学指导思想。
(1)“‘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 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不许后退, 只许胜利、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前怕狼后 怕虎,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当然,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在这一点上,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 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 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有明显的涂改痕迹,涂改后的名字正是班里一位平时爱调皮捣蛋,总不 交作业的同学。老师看后非常生气,认为是这位同学那别的同学做好的 作业涂改姓名后冒充自己的作业交上来的。于是,把这位同学叫到了身 边。 师:(指着作业本上涂改后的名字问)这是怎么回事啊? 生:哦,我不是把徐明溪做好的作业改成我的名字然后交上来的,是我 做作业的时候没本子了问徐明溪借了一本,正好本子上有徐明溪的名字, 我又没擦干净,您看,这里面都是我自己写的。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时代产物。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强调能力和智力,提出“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
八十年代中后期强调非智力因素,提出“培养非智力因素”;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1章】语文课程性质 教学PPT课件
(1)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学习领域。它包含了 “识字与写 字”“阅读”“写话或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2)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语文课外活动。例如,结合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组织参 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 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
2. “文”即文字、文章、文学与文化
“语文”的“文”分别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 (1) 语文的“文”指文字。 (2) 语文的“文”指文章。 (3) 语文的“文”指文学。 (4) 语文的“文”指文化。
3. “语”和“文”的关系
(1)从渊源关系来看,“文本于语”。语言是从有声语言即口头语言开始的。书 面语言是记录口头语言的。可见,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
口头语言能力是听和说,书面语言能力是读和写。读和写都要借助于文字(汉字),而 且要包含文章学、文学、文化的知识,所以说这些都是语文课程的内容,也都是“语文” 二字的含义。
一、 “语文”辨析
(二) 对“语文”的辨析
1. “语”即语言与言语
“语文”的“语”指的是语言与言语。1962年我国语言学家已把这两者区分开 来:“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第一章
语文课程性质
一、 “语文”辨析
(一) 对“语文”的解释
(1)“语言文字”说。即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这里的“语言”指口 头言语,这里的“文字”指书面言语。
(2)“语言文章”说。1950年6月出版的《初中语文》的“编辑大意”中说:“说 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 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二、 语文学科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中综合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是重要的、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含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评价、语文教师等五部分,其中语文教学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等5个学习领域的教学。
本课程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为依据,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为理念,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规定的“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中的“教育知识与能力”目标领域的相关条款和师范生应当具备的语文教学能力进行课程内容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植学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兴趣,强化小学教师角色意识;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与现状,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内容、特点;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独立进行教学设计;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培养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如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备课编写教案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课后反思能力等;具有从事语文教学的扎实的基本功,如语言表达、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及方式,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方法1、本课程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重,以师范生教师素养提升为价值取向。
2、重视学习的体验和互动,强调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教育经验,内化课程理念,促进课程理论与教学能力之间的转化。
2、采用“慕课模式+课堂研讨互动+实践作品点评”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主要分成面授课程、视频课程、讨论课程三个层次开展教学,形式多样。
3、作业内容以相关网络资源的阅读与反思为主,注重学习的趣味性与学术性,将学习引向深入。
在每个教学视频后的作业设计中,就相关内容精选适合学生阅读的网络资源趣味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并提供网络链接,或观看视频、或阅读博文、或阅读学术文章,或浏览学术争鸣、或进行论坛交流、或讨论教学课例,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加深理解,澄清误区,理论提升,将学习引向深入。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 语文课程教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第三次课 2 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了解语文教材的类型和编制原理。
2、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3、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4、了解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版本及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思路。
教学难点: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第一节小学语文教材概述(内涵、功能、类型、编制)一、什么是语文教材?(一)教材教材是指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挂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教师手册、教学参考书及多媒体素材、教学软件等。
什么是语文教材?是指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语文教材概念的三种理解:泛指:一切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语文能力、提高人们的语文修养、对人们的语文学习产生影响的书面的和非书面的、学校的和社会的语言材料。
特指:与学校课堂语文教学直接相关的一切图书资料的总和。
专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
(二)区分几组概念:1、“语文教材”与“语文课本”2、“语文教材”与“课文”3、“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教什么是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要素。
语文教材内容——用什么教指为了有效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
语文教学内容——学什么是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各种材料及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又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4、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5、语文教材与语文课外读物6、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语文教材是为达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而编制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它只是一种教学媒介和教学途径。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四章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四章阅读教学( 6 学时)一、授课题目第四章阅读教学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道当代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及其对阅读教学改革的贡献及不足,了解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热点问题。
通过文献阅读和整理,对其中两个实验或研究热点问题作出评价。
2、通过教学案例认识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3、运用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设计阅读教学教案。
4、尝试进行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培养阅读教学技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2、设计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方案,并模拟演练,提高教学技能,积累教学智慧。
教学难点:提高阅读教学设计演练的实践技能。
四、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互动研讨,合作探究,实践演练教学内容:第一节阅读教学文献导读(自主学习,小组讲解,上课交流)第二节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第三节阅读教学设计第四节阅读教学技能(字教学设计与演练的实践中学习、掌握)第一节阅读教学文献导读一、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一)“情境教学”实验(二)“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组织阅读教学”实验(三)组块教学(四)主题教学(五)群文阅读(六)海量阅读二、当下阅读教学改革热点研究(一)语文核心素养(二)优秀文化的传承(三)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四)儿童经典诵读(五)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六)整本书阅读教学法:1、学生课前自学,课上阅读小组PPT分享作业:(1)阅读教材的内容、编排及编排特色;(2)第一节文献导读中的主要实验和热点问题各选一个查资料深入解读。
2、结合主要实验和改个热点问题,学生分享见习中的所见所感,教师补充自己的所见所感。
第二节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一、阅读教学概况我国语文课程以阅读为中心建构,阅读在语文课程内容中占比超过70% 。
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听、说、读、写技能培养,主要依靠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什么是阅读?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程论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概述一、小学语文课程概述(一)课程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
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释《诗经·小雅》时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此处“课程”的意思即以一定程序来授事。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又说“小立课程,大做工夫”。
这里的“课程”已有课业、进程的意思。
在国外,“课程”一词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马道”,指赛马场上的跑道,后转义为“学习过程”。
1861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他把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统称为“课程”。
课,指课业,即教育内容;程,指程度、进程。
课程,就是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当前,国内对课程普遍认同的定义为: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它包含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二是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三是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如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影响。
我们在学习中侧重第一部分的内容。
(三)语文的含义“语文”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何谓语文对这一概念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理解为“语言文字”,有的理解为“语言文章”,还有的理解为“语言文学”甚至“语言文化”,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表面上看,这种种解释在“语言”这一点上是有着共识的,其分歧主要在对“文”的理解上,似乎只是一字之差,但实际上与语文的本质相去甚远。
要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得追溯“语文”始用之时。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学习指导,识字教学等,为其以后教学改进以提供指导;掌握小学课程资源开发,说课与模拟上课等,为其以后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奠定基础;在充分理解有关原理的基础上,能巧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以及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行。
二、课程教学要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
因此,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后学生要多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利用实习机会深入小学课堂,认真观察和思考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策,在此基础上写成专业小论文。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史》、《教育技术学》等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资源、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课程难点:语文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诊断、生成性教学等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媒体PPT、视频教学等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概述(4学时)1.教学内容(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四个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2)小学语文课程性质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第二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范围和作用(2)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3)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目标(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与教材(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2)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概述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四章小学语文学习指导(5学时)1.教学内容(1)语文学习与学生发展(2)小学语文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方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小学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2)教学难点:几种主要的现代学习理论第五章识字教学(4学时)1.教学内容(1)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2)识字写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3)识字写字教学的一般过程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方法、字形教学的方法(2)教学难点:字形教学的方法第六章阅读教学(5学时)1.教学内容(1)阅读教学综述(2)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设计(3)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以课文为中心的篇章教学(2)教学难点:掌握让学生理解故事寓意的方法第七章习作指导(5学时)1.教学内容(1)写话教学(2)习作教学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习作指导的内容和方式、习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2)教学难点:习作指导的内容和方式第八章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涵(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3)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式设计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第九章说课与模拟上课(5学时)1.教学内容(1)说课教学的内容、一般程序和方法及其评价(2)模拟上课的类型特点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模拟课堂与说课的区别、模拟上课的特点(2)教学难点:模拟课堂与说课的区别第十章课堂观察与诊断(5学时)1.教学内容(1)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价值(2)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特点(3)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类型(4)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方式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类型与方式(2)教学难点: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课堂教学诊断七、学时分配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期末60%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汪潮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孙凤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蒋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4]《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徐林祥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6]《小学语文教学论》,李广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龙宝新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吴忠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小学教学论》石鸥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9]《教学论》,李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教学论》,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1.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学校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它包含了“语文”、“写字”、“阅读”、“习作”等;二是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 三是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师生、学生间的人际关系等积极影响;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圣陶主持起草课程标准,开始使用“语文”的名称;“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总之,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的; 语言语文 文字-------汉字文章、文学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指出:“小学语文科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强有力的工具”;“小学语文是各科教学的基础”;这是建国以后最全面的大纲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这是为推进义务教育而颁布的大纲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额基本特点;”6.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内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开放系统”语文课程的“生态系统”7.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知识与能力”的整合、“过程和方法”的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强调8.美国学者马杰在其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这本经典着作中提出,一个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1说明具体的行为2说明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3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9.蒙学读本流行比较广,影响比较大的有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后三种又简称“三、百、千”;千字文作者:周光嗣 三字经作者:王应麟 百家姓作者:佚名以上教材突出识字;还有用于阅读训练的韵文千家诗,与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合称“三百千千”;10.开明国语读本 叶圣陶编纂的影响最大的一套教材;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11.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是影响最大的三个版本的教材;12.按照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还可以把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语文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都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资源,也就是那些并非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却是学生学习和有所收获的条件,比如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场所、媒介、设备、实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13.自主学习的内涵:1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是主动性2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是独立性3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护的学习14.学法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指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努力寻求获取知识的最优化途径;二是指学生要学会根据学习活动的不同目标、要求,根据个人特点和课题的性质等制订最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学习策略,设计最优化的学习过程;三是指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即对自己学校行动的结果进行审查,对后继行动的控制和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效果进行检验,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动;15.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是指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16.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方式和途径:1开设学法指导课2总结教学过程3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4指导学生拟定并执行学习常规5进行学法信息交流17.小学语文教学规律:1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2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3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同步4语言的积累有助于语感的培养5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言语的实践18.夏丏尊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指出:“一般作为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了解力;对于文学应该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40年代叶圣陶与夏丏尊合着的阅读与写作提出“语感说”;19.徐根荣先生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20.语感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包括五个层面:1个性发展策略; 2形象思维策略; 3实践感受策略;4情感驱动策略; 5人格塑造策略;21.讲读法,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教师往往寥寥数语就讲清一个问题,或点破难点,说清关键,使学生对课文“字求其训,句求其义,篇求其旨”,并“因道悟文”,掌握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要领;它包含两种具体的操作方式:一是讲述或讲解;二是讲读;4遍22.教案应具备以下内容:1课题;2教学目标;3教学要点,特别是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方法;5教学用具;6教学时数;7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步骤与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时间分配等;这是教案的主体部分;8媒体设计,指板书设计、电教或多媒体运用设计;9教学后记或称教学小结;2遍23.说课主要内容是“说什么”的问题,它是说课活动的中心;小学语文说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说教材;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是说课中的中心内容;能否说清楚教学过程是能否说好课的关键;5说媒体设计;4遍24.听课与评课,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增强业务素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时常观摩别人的教学,就会见多识广,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积累教学经验;2遍25.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见书P165~16626.小学阶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27.识字、写字教学的关注点:1音、形、义结合;2字理与心理结合;3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蒙学经验结合;28.初始的集中识字是在通读韵文的过程中实现的;29.集中识字是识字教材编排的一种形式,是根据汉字音、形、义的特点,把一些有联系的字集中编排在一篇课文中,集中去识,有利于提高识字效率,但有时也会增加学生的负担;30.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字理和心理,培养他们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他的方法有:1笔画部件分析法;2利用造字规律识字法;3形象识字法;4形近比较法;31.崔栾;小学语文教学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江平,朱松生.小学语文教学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32.语文课程标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的具体目标是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33.闻道结合是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育;34.对话教学“对话”是由海德格尔奠基并由伽达默尔创建的哲学解释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引入教育、教学还是新近的事;35.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话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36.理解词义的一般方法:直观教学法、注解法、联系课文讲解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图示朗读法、启发联想法37.概括段意的方法:(1)取舍法;(2)摘句法;有的段落里有现成的可概括段意的句子,就摘录取用(3)串联法;有些段落中有提示主要内容的词语,可引导学生先划出来,再串联成本段的段意;38.朗读指导,首先要正确示范;其次引导学生体会感情;第三,提示难点;第四,读后评议;39.背诵的方法(1)理清课文的线索便于记忆(2)帮助学生寻找和建立记忆的“支撑点”(3)克服记忆的难点(4)采用尝试回忆法(5)整体法和部分法结合40.复述有三种形式: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41.略读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1)浏览式的略读方法(2)检索式的略读方法,又称寻读法(3)筛选式的略读方法42.变序教学变序教学就是打破逐段讲读的程式,不按课文结构顺序,直接切入,直奔课文的中心或重点组织教学;“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是变序教学常用的方法43.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44.习作改革的新要求(1)降低要求,淡化文本(2)重视情感态度(3)讲究过程和方法45.习作教学理论的关注点(1)兴趣与习惯(2)个性与创新(3)思维与语言(4)情感体验与写作技巧(5)生活积累与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习作教学的特点思路(6)纪实与想象;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只笼统的提出了纪实习作和想象习作两种46.小学各阶段倾听能力训练目标要求: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五六年级: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7.口语交际的指导方法(一)寻找贴近小学生生活的话题(二)精心创设交际情境(三)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或多向互动对于显性互动话题,操作起来比较容易,进行训练时,只要让学生弄清这个话题的提示要求,扮演特定交际情境中的那个角色,按照提示问题的顺序,连说话带动作表演起来,就可以进入互动状态;对于隐性互动话题,由于互动性不十分明显,双向互动往往被忽视,及容易把口语交际课上成听说训练课,一人讲,大家听;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交际情境中互动起来; (四)优化口语交际知道流程(五)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48.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类型及其指导方法(一)主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二)问题解决的应用性学习的策略(三)考察、参观、访问的体验性学习的策略(四)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的策略49.“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看两遍四结合的最初含义是:以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为主要内容,利用计算机和结合了汉字音、形、义进行编码的认知码输入法,进行“识字、查字、编码、打字”四者的结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后来,由于识字教学效果显着,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四结合”演变为“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应用”;“四结合”的含义界定为:以计算机为手段,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探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途径,把小学语文教育与计算机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同意,此项目的名称已改为“中小学各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内涵扩大为:学科教育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应用;从计算机扩大到网络教学,从语文教学扩大到各学科,从能力培养提高到学生素质的发展;50.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41、坚持整体性和综合性相结合2、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4、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51.小学语文学习档案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52.小学语文学习档案袋的构成:1、设计说明 2、系列作品 3、反思记录53.江苏李吉林教师的“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为儿童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起儿童情感,从而引起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实验;54.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改实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实验:最早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实验小学55.双轨教学,即把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小学语文教学时间一分为二:4/5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强化“双基”,抓跟固本,这是第一条轨;1/5的时间开设“自由读写”课,这是第二条轨;课堂教学和“自由读写”各有优势,也各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优势互补、缺陷相克的教学新格局,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401112B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专业基础及核心主干课程。
强调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究有机结合,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能系统地理解并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并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三大模块,分别是小学语文课程理论、五大领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练。
第一模块主要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对有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教材的认识。
在语文课程标准这一部分主要是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以案例分析和讲授为主,要求学生理解、领会;第二模块主要是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汉语拼音)、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各领域教学的任务、策略、方法,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这一部分是课程的重点,需要学生通过教学案例认识、理解并领会教学的策略、方法与技能,进而运用所学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进行教学设计,并注意领会并使用相关教学技能;第三模块实践操练环节,是在完成三至六七教学设计作业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试讲,最后在班级里试讲,通过试讲巩固并落实相关的教学原理,提升教学实践技能。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理解本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学习目标第二节了解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育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更好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传统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许多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无法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也缺乏对个体差异的,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针对以上问题,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模式的改革至关重要。
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改革还应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1、增加实践环节。
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过程中,应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实行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个性化教学。
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4、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
要实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改革目标,必须加强教师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
5、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
因此,应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多方面因素纳入评价范围,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四、总结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增加实践环节、实行个性化教学、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师培训以及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工作,以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深度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
它是一种以理解为基础,要求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具备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来说,构建一个指向深度学习的课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这样一个课程。
一、理解深度学习的含义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复杂的概念和技能,能够在情境中运用这些概念和技能,并能够批判性地评估自己的学习和决策过程。
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深度学习应该包括对语言学、文学、文化、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二、构建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1、建立多元化的课程内容为了实现深度学习,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内容应该更加多元化,包括语言学、文学、文化、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同时,课程内容还应该包括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引导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实际问题,如如何设计一堂课、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必要的。
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评价方式应该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
同时,评价标准也应该多元化,包括对知识掌握情况、技能应用能力、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评价。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
4、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构建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同时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学术交流、自我学习等方式实现。
三、结论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又必要的工作。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课程内容、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学生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它旨在培养师范生的语文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构想,以期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目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技能。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教学经验,无法满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
教学方法传统,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革构想。
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增加针对性和实用性。
可以开设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时代性和创新性。
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经验。
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多样性和灵活性。
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改革构想,本文提出以下具体的改革措施。
需要对相关师资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可以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教学研讨会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增加针对性和实用性。
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多样性和灵活性。
可以开展实践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它培养师范生的语文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现状以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构想和具体的改革措施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领域的变革也在不断进行。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改革引起了广泛的。
这篇文章将探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
我们要理解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更受欢迎。
这也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然而,改革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许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改革的方向和方法持有不同的观点和困惑。
一些人认为应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另一些人则主张应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这种观念的分歧,使得改革的实施面临一定的困难。
面对这些困惑,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向尤为必要。
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这种转向意味着教师要更多地学生的需求,理解学生的疑惑,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应转变教学方法,从以讲授为主转向以活动为主。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活动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我们还应看到,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对教材的改变,更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比如评价方式、教学资源、教师培训等。
只有全面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道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
只有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坚定决心,我们才能成功地实现改革,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文字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如何设计小学教育专业的语文课程,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成为了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育的定位与目标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基本语言单位,以及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
同时,小学语文教育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任务。
因此,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设计的思路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小学教育专业的语文课程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思路:1、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中外文学常识和基本的写作能力。
因此,语文课程应该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文学知识、写作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2、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要面对的是小学生,因此需要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和教学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表达、教学技巧、课堂组织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提高。
3、强调人文素质的培养。
语文课程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知识,更是传承文化、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
因此,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包括文化素养、审美素养、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因此,语文课程应该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