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重点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编码:14108C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大学语文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该课程主要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素养和应用知识进行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小学语文教学,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初步的教研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上)一、教学要求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和建国以来几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概况,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并在教学大纲的比较中,掌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和发展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地位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难点:怎样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

第三节小学语文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目标主要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难点:怎样正确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下)一、教学要求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变化的概况,了解建国以来几种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明确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并认识小学语文教材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教材1.建国以来的小学语文教材2.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探讨和课程资源问题,以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三、重点难点在本章的学习中,课程教材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是重点。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取向与教学主张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取向与教学主张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取向与教学主张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理论课程的研究与发展也有了新的进展。

但是在语文教育理论课程建设中或过分偏重于理论性或过分偏重于应用性都会影响这门课程作用于教师基本素质的提升。

本文从学科分类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程建设与教学主张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强调课程取向以及提出这门课程作用于教师基本素质提升的主张。

标签: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主张语文教育理论课程的研究与发展近几年有了新的进展,关于这方面的教材也层出不穷。

作为课程主要内容的各种教材都试图想达到提升教师基本素质的目的。

但是,在课程建设中出现了另人尴尬的问题:第一,偏重于理论性,课程内容庞杂且核心模糊;第二,偏重于应用性,课程内容琐碎且重复。

前者缺乏操作性,与受训者距离大,受训者在学习中缺乏“需要”感;后者的教育结果是受训者的语文教育理论的认知程度不高,不利于教师“教学专业化”的发展。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会负面影响这门课程作用于教师基本素质的提升。

一、学科分类与课程性质学科分类与课程性质的研究具体到问题就是,语文教育理论课程是一门什么样的课?即对语文教育理论课程的归属与性质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

这门学科在发展中被分为三个层次: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

从语文教学法原理这个角度,朱作仁认为:“语文教学法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分科教学法之一,它是一门研究语文教学规律的学科。

举凡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性质和特点、教学内容和要求、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和课型结构、教学方式和方法、语文能力的检测和评定等等,均属语文教学法的研究范围。

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和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修辞学以及逻辑学、文学等关系密切,但又有独自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

研究语文教学法的基本出发点是把语文教学看做是一种客观的教育现象,对它作出科学的解释,找出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途径和原理,指导教学实践。

因此,它既是一门理论性的教育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的教育学科。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七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七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七章语文综合性学习(4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七章语文综合性学习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了解当前小学教学实践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况。

2、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原理,知道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指导策略和方法。

3、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和方法,尝试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4、参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培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意义及设计教学难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四、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互动研讨,合作探究,实践演练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文献导读第二节一、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定性的讨论归纳起来,人们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表述大致有以下几种:1、学习形态说2、课程形态说3、教学方式说4、学习方式说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三、国外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打破了语文教学“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的封闭状态。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原理第四节一、什么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意识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它学科等课程资源,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课标》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思考1: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案讲义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案讲义

小教本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案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例举:第一课:毛主席万岁第二课: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第四课:爸爸是工人,为革命做工。

第五课:妈妈是农民,为革命种田。

第六课:叔叔是解放军,为革命站岗。

第七课: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每八课: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九课: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第十课:为人民服务。

第十一课:……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最怕背的是这篇课文,又长又不懂什么意思,难以记住)第十三课: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自主相对于他主与无主。

叶圣陶“教不为了不教”,自主学习,自能学习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自主学习是尊重个体差异的学习方式,允许学生在进度、内容、方式等方面有自己的选择。

通过学习,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主动意识。

教师的作用更多表现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形成氛围等方面。

合作学习则强调学习是一种对话与交流。

合作的基础是理解与倾听,倾听作者,倾听同伴,倾听老师。

“一双倾听的耳朵,胜过万两黄金”。

合作学习既强调人人参与,又要求有所分工。

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对提出的新要求,也有助提高语文学习的时效。

看看几个运用合作教学的案例,你有怎样的想法?同桌互读,夸一夸,学一学。

探究是一种发现性学习的要素。

与接受性学习相比,发现带给学习者快乐是更多为持久的。

“学习者都有一种愿望,想要成为一种探究者与发现者。

”是时代社会对创造性人才要求的体现。

“初生之物,其形必丑”,允许学生不完美甚至犯错误。

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发现的潜能。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尽信书不如无书。

教师是怕质疑,还是盼质疑?“本事”“陈毅探母”实践。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动手。

查、找、读、搜索、选择--“小珊迪” 。

创新。

“新”,不唯书,不唯师,不怕错。

中小学语文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黄淑琴、桑志军主编)知识梳理

中小学语文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黄淑琴、桑志军主编)知识梳理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黄淑琴、桑志军主编)知识梳理绪论1.什么叫课程?课程是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编制教育内容,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学习经验的活动。

2.中西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专著是什么?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的《课程》3.现代课程论理论的奠基者是谁?美国的泰勒4.我国第一部课程论专著是什么?陈侠的《课程论》,出版于1989年5.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一般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6.在我国,“语文”一词始用于哪一年?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时。

7.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三老”是指哪三个人?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被誉为语文教育界的“三老”。

第一章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2.如何理解“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3.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人文内涵既指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知识,更指语文课程无处不在的人文精神。

4.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各有哪些特点?自主学习具有如下特点:自主学习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参与教学的学习。

合作学习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二,小组合作目标(或共同的任务)是组内成员合作的动力和方向;第三,组内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第四,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教学评价指标。

探究学习具有如下特点: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5.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是指什么?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指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学教研室2010年12月修订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先修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教学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语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和实际,熟悉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方法,具备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

绪论第一节课程论与教学论一、课程与课程论二、教学与教学论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第二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第三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一、“教授法”阶段二、“教学法”阶段三、“教材教法”阶段四、“教学法”和“教材教法”并存阶段五、“教学论”阶段六、“教育学”阶段七、“课程与教学论”阶段本章重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第一章语文课程性质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含义一、“语文”概念辨析二、语文课程的内涵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特点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二、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几个层面第三节语文课程的价值一、人的发展价值二、提升素养的价值三、文化传承的价值四、审美陶冶的价值本章重点: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课程的性质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文课程对人的发展的价值第二章语文课程目标第一节语文课程目标概述一、课程目标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简述二、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演变与启示三、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第二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简析第三节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一、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二、高中语文必修课课程目标简析三、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目标简析本章重点:语文课程目标语文素养第三章语文课程标准第一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一、20世纪前期的国文国语课程标准二、20世纪后期的语文教学大纲第二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外国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三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一、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结构比较二、语文新课程标准与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比较三、比较中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章重点: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第四章语文课程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内容概述一、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二、语文课程内容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三、语文课程内容的文化内涵四、教师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生成第二节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主体二、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三、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本章重点:语文课程内容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第五章语文教材的编制第一节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一、语文教材的内涵二、语文教材的功能第二节语文教材编制的新理念及构成要素一、语文教材编制的新理念三、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第三节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一、分编型语文教材二、合编型语文教材本章重点:语文教材的类型语文教材的价值第六章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第一节小学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一、基本情况二、新教科书体现的编制意识第二节初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一、基本情况二、新教科书体现的编制意识第三节高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一、人教版二、语文版三、苏教版四、粤教版五、鲁人版六、新教科书体现的编制意识本章重点:中小学语文新教科书的价值追求第七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概述一、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二、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别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分布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筛选机制及原则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宏观开发和利用四、语文课程资源的微观开发和利用第三节语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一、语文地方课程二、语文校本课程本章重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第八章识字写字教学第一节识字写字教学目标一、识字写字教学目标的确定二、识字写字教学目标的内容第二节识字写字教学方法与策略一、识字写字教学的历史发展二、识字教学方法与策略三、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四、写字教学策略五、书法教学策略本章重点:集中识字分散识字第九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目标的表述二、阅读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阅读教学方法一、朗读二、默读三、讲述四、问答五、讨论六、提要七、阅读教学方法的辩证性第三节阅读教学过程一、探究阅读教学过程的意义二、阅读教学过程模式的历史发展三、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四、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几对辩证关系本章重点: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第十章写作教学第一节写作教学的目标一、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目标的表述二、写作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写作教学的方法一、写作教学的原则二、写作教学的一般方法三、供料式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教学方法第三节写作教学过程一、审题二、选材三、立意四、谋篇布局五、批改六、讲评本章重点:写作教学目标写作教学过程和方法第十一章口语交际教学第一节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表述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口语交际教学方法一、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二、创设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三、开展互动的口语交际活动四、拓宽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第三节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过程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本章重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和方法第十二章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一、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及其目标二、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及其目标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设计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指导本章重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第十三章语文教学评价第一节语文教学评价概述一、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二、语文教学评价的体系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理念第二节语文学习评价一、语文学习评价的特点二、语文学习评价的内容三、语文学习评价的常用方法第三节语文教师评价一、语文教师评价的原则二、语文教师评价的内容三、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四、语文教师评价的实施第四节语文考试一、考试类型二、语文考试的题型三、语文试卷编制本章重点:语文教师评价语文学习评价第十四章语文学习心理第一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第二节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学习一、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二、非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四、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育第三节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一、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二、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三、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本章重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第十五章语文学习方式方法和习惯第一节语文学习方式一、学习方式的一般认识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节语文学习方法一、语文学习方法的概念和特征二、语文学习方法的作用和系统三、语文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第三节语文学习习惯一、对语文学习习惯的认识二、语文学习习惯的内容三、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思考与练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十六章课外语文学习第一节课外语文学习的价值一、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推动课堂语文教学改革三、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二节课外语文学习的特点一、实践性二、自主性三、综合性四、开放性第三节课外语文学习指导一、课外阅读指导二、课外写作指导三、课外口语交际指导四、课外综合性学习指导本章重点:语文课内教学与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的关系课外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指导第十七章语文教师第一节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一、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二、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三、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四、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五、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第二节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一、语文教师的师德素养二、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三、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四、语文教师的心理素养第三节说课与评课一、说课二、评课第四节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三、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则本章重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第十八章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概述第一节中国古代语文课程一、远古至西周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三、秦汉时期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五、隋唐五代时期六、宋元时期七、明代八、清代第二节中国古代语文教材一、蒙学教材二、经学教材三、文选教材四、诗选教材五、作文教材第三节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一、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经验二、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弊端第四节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家一、孔子二、孟子三、荀子四、韩愈五、胡瑗六、朱熹七、王守仁八、曾国藩第五节中国古代语文教育论著一、《学记》二、《颜氏家训》三、《朱子读书法》四、《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五、《家塾教学法》六、《教童子法》本章重点: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经验、问题和弊端第十九章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概述第一节中国现代语文课程一、清末民初的语文课程二、“五四”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语文课程三、建国初至“汉语”、“文学”分科时期的语文课程四、“大跃进”至“文革”时期的语文课程五、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语文课程六、21世纪初的语文课程改革第二节中国现代语文教材一、清末民初的语文教材二、“五四”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语文教材三、建国初至“汉语”、“文学”分科时期的语文教材四、“大跃进”至“文革”时期的语文教材五、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语文教材六、21世纪初的语文新课程教材第三节中国现代语文教学一、清末民初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法时期二、“五四”前后学习欧美教学方法时期三、20世纪30至40年代“精读”、“略读”时期四、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时期五、20世纪60年代“精讲”、“多练”时期六、“文革”以后多元探索时期七、21世纪初新课程语文教学第四节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家一、蔡元培二、夏丏尊三、叶圣陶四、朱自清五、吕叔湘六、张志公第五节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论著一、《新著国语教学法》二、《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三、《中学国文教学法》四、《阅读心理•国语问题》、《阅读心理•汉字问题》五、《美日苏语文教学》六、《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七、《于漪语文教育论集》八、《思索•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九、《顾黄初语文教育论集》本章重点: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对当今语文课改的启示教材: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教学案例
如学《罗盛教》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这样 一个问题:“罗盛教在冰窟窿里救孩子,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不必 要求学生马上回答,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当时的情景用画一画。 然后说说画中的事物──人、水、冰,再让学生对照每一种事物, 分别想想会给罗盛教带来什么困难。
程、创造思想、批判性思维。
思考:
你会怎样教学:破釜沉舟?
【讨论】三位教师教“破釜沉舟” 的教学指导思想。
(1)“‘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 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不许后退, 只许胜利、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前怕狼后 怕虎,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当然,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在这一点上,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 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 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有明显的涂改痕迹,涂改后的名字正是班里一位平时爱调皮捣蛋,总不 交作业的同学。老师看后非常生气,认为是这位同学那别的同学做好的 作业涂改姓名后冒充自己的作业交上来的。于是,把这位同学叫到了身 边。 师:(指着作业本上涂改后的名字问)这是怎么回事啊? 生:哦,我不是把徐明溪做好的作业改成我的名字然后交上来的,是我 做作业的时候没本子了问徐明溪借了一本,正好本子上有徐明溪的名字, 我又没擦干净,您看,这里面都是我自己写的。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时代产物。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强调能力和智力,提出“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
八十年代中后期强调非智力因素,提出“培养非智力因素”;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 语文课程教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 语文课程教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第三次课 2 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了解语文教材的类型和编制原理。

2、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3、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4、了解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版本及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思路。

教学难点: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第一节小学语文教材概述(内涵、功能、类型、编制)一、什么是语文教材?(一)教材教材是指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挂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教师手册、教学参考书及多媒体素材、教学软件等。

什么是语文教材?是指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语文教材概念的三种理解:泛指:一切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语文能力、提高人们的语文修养、对人们的语文学习产生影响的书面的和非书面的、学校的和社会的语言材料。

特指:与学校课堂语文教学直接相关的一切图书资料的总和。

专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

(二)区分几组概念:1、“语文教材”与“语文课本”2、“语文教材”与“课文”3、“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教什么是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要素。

语文教材内容——用什么教指为了有效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

语文教学内容——学什么是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各种材料及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又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4、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5、语文教材与语文课外读物6、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语文教材是为达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而编制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它只是一种教学媒介和教学途径。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四章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四章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四章阅读教学( 6 学时)一、授课题目第四章阅读教学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道当代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及其对阅读教学改革的贡献及不足,了解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热点问题。

通过文献阅读和整理,对其中两个实验或研究热点问题作出评价。

2、通过教学案例认识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3、运用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设计阅读教学教案。

4、尝试进行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培养阅读教学技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2、设计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方案,并模拟演练,提高教学技能,积累教学智慧。

教学难点:提高阅读教学设计演练的实践技能。

四、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互动研讨,合作探究,实践演练教学内容:第一节阅读教学文献导读(自主学习,小组讲解,上课交流)第二节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第三节阅读教学设计第四节阅读教学技能(字教学设计与演练的实践中学习、掌握)第一节阅读教学文献导读一、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一)“情境教学”实验(二)“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组织阅读教学”实验(三)组块教学(四)主题教学(五)群文阅读(六)海量阅读二、当下阅读教学改革热点研究(一)语文核心素养(二)优秀文化的传承(三)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四)儿童经典诵读(五)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六)整本书阅读教学法:1、学生课前自学,课上阅读小组PPT分享作业:(1)阅读教材的内容、编排及编排特色;(2)第一节文献导读中的主要实验和热点问题各选一个查资料深入解读。

2、结合主要实验和改个热点问题,学生分享见习中的所见所感,教师补充自己的所见所感。

第二节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一、阅读教学概况我国语文课程以阅读为中心建构,阅读在语文课程内容中占比超过70% 。

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听、说、读、写技能培养,主要依靠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什么是阅读?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程论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概述一、小学语文课程概述(一)课程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

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释《诗经·小雅》时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此处“课程”的意思即以一定程序来授事。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又说“小立课程,大做工夫”。

这里的“课程”已有课业、进程的意思。

在国外,“课程”一词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马道”,指赛马场上的跑道,后转义为“学习过程”。

1861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他把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统称为“课程”。

课,指课业,即教育内容;程,指程度、进程。

课程,就是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当前,国内对课程普遍认同的定义为: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它包含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二是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三是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如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影响。

我们在学习中侧重第一部分的内容。

(三)语文的含义“语文”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何谓语文对这一概念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理解为“语言文字”,有的理解为“语言文章”,还有的理解为“语言文学”甚至“语言文化”,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表面上看,这种种解释在“语言”这一点上是有着共识的,其分歧主要在对“文”的理解上,似乎只是一字之差,但实际上与语文的本质相去甚远。

要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得追溯“语文”始用之时。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学习指导,识字教学等,为其以后教学改进以提供指导;掌握小学课程资源开发,说课与模拟上课等,为其以后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奠定基础;在充分理解有关原理的基础上,能巧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以及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行。

二、课程教学要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

因此,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后学生要多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利用实习机会深入小学课堂,认真观察和思考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策,在此基础上写成专业小论文。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史》、《教育技术学》等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资源、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课程难点:语文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诊断、生成性教学等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媒体PPT、视频教学等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概述(4学时)1.教学内容(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四个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2)小学语文课程性质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第二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范围和作用(2)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3)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目标(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与教材(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2)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概述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四章小学语文学习指导(5学时)1.教学内容(1)语文学习与学生发展(2)小学语文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方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小学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2)教学难点:几种主要的现代学习理论第五章识字教学(4学时)1.教学内容(1)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2)识字写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3)识字写字教学的一般过程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方法、字形教学的方法(2)教学难点:字形教学的方法第六章阅读教学(5学时)1.教学内容(1)阅读教学综述(2)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设计(3)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以课文为中心的篇章教学(2)教学难点:掌握让学生理解故事寓意的方法第七章习作指导(5学时)1.教学内容(1)写话教学(2)习作教学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习作指导的内容和方式、习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2)教学难点:习作指导的内容和方式第八章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涵(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3)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式设计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第九章说课与模拟上课(5学时)1.教学内容(1)说课教学的内容、一般程序和方法及其评价(2)模拟上课的类型特点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模拟课堂与说课的区别、模拟上课的特点(2)教学难点:模拟课堂与说课的区别第十章课堂观察与诊断(5学时)1.教学内容(1)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价值(2)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特点(3)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类型(4)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方式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类型与方式(2)教学难点: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课堂教学诊断七、学时分配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期末60%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汪潮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孙凤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蒋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4]《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徐林祥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6]《小学语文教学论》,李广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龙宝新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吴忠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小学教学论》石鸥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9]《教学论》,李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教学论》,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山东联盟-潍坊学院)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山东联盟-潍坊学院)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山东联盟-潍坊学院)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参考答案:语文课程标准2.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参考答案:汉语的特点; 实践性; 人文性3.语文的工具性表现在:参考答案: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 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 语文是传承文明、人类价值观的工具。

4.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参考答案: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5.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将学生的探究引入教师的思维中。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从教材的编排看,识字数量最多的年纪是参考答案:二年级2.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传统文化的材料有参考答案:神话故事; 寓言; 民间故事; 古诗3.小学语文教材部编本从一年级开始就安排了课外阅读,比如:参考答案:我爱阅读; 推荐阅读整本书; 和大人一起读4.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特别重视阅读,形成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参考答案:对5.从二年级上册开始,小学语文教材推荐课外阅读整本书,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2.把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原理的内在逻辑关系,用精当的词语和句子依次板书出来构成的板书是()。

参考答案:纲要式板书3.教学重点是()。

参考答案:获得知识最关键的方法与技能;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关键点;最核心的思想与价值观4.作业分层就是形式分层。

参考答案:错5.教学目标可以表述成“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教小学生读声母b,发音实际上是读()。

参考答案:声母呼读音2.小学生要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掌握()和()。

参考答案:三拼法;两拼法3.小学语文老师应该能进行方音辨正。

参考答案:对4.在一年级学习拼音时,学生自主借助拼音来识字,只要求会认、会读,不要求分析字形和书写。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教案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教案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3. 分析课程与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内容1.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1.1 课程的概念与类型1.2 教学的概念与过程2.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2.1 课程与教学的相互依存性2.2 课程与教学的互动关系3. 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3.1 课程论的主要理论体系3.1.1 目标模式3.1.2 过程模式3.2 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3.2.1 传递-接受教学理论3.2.2 自主学习教学理论4.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4.1 课程与教学论的起源与发展4.2 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5. 课程与教学的实际问题与策略5.1 课程编制与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5.2 教学评价与改进的问题与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发展历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分析等。

3. 课程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相关教材。

2. 辅助材料:相关论文、案例、研究报告等。

3. 网络资源:教育类网站、学术期刊、在线课程等。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第三课时: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上)第四课时: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下)第五课时: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六、课程与教学的实际问题与策略(续)6. 课程与教学适应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6.1 社会变迁与课程教学的适应性6.2 学生差异与课程教学的适应性6.3 策略:课程调整、教学方法创新、个性化教学七、课程开发与设计7. 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与步骤7.1 课程开发的理念基础7.2 课程开发的实际操作步骤7.3 案例分析:成功课程开发案例研究八、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与应用8. 教学策略的类型及其特点8.1 信息加工教学策略8.2 社会constructivist 教学策略8.3 情境教学策略8.4 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九、课堂教学管理9. 课堂管理与教学效率9.1 课堂管理的要素与原则9.2 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技巧9.3 课堂纪律管理及应对策略十、教学评价与反思10. 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0.1 教学评价的类型与方法10.2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10.3 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与实践十一、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11.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性质与方法11.1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点11.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11.3 研究设计: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十二、课程改革与实践12. 当代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12.1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12.2 课程综合化的实践探索12.3 课程改革的挑战与应对十三、教学技术应用13.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13.1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13.2 教学设计与教学平台的应用13.3 数字时代的教学策略创新十四、多元文化与课程教学14.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教学14.1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14.2 课程教学中的文化敏感性与包容性14.3 策略:跨文化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十五、课程与教学的未来展望15. 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15.1 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践15.2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15.3 未来教育:虚拟现实、与课程教学十一、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续)11.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性质与方法(续)11.4 行动研究:教师作为研究者11.5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伦理considerations 11.6 研究案例分析与讨论十二、课程领导与政策12. 课程领导与教育政策的关系12.1 课程领导的概念与角色12.2 教育政策对课程领导的影响12.3 课程政策分析与案例研究十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13. 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管理13.1 资源开发的策略与流程13.2 教学资源的类型与整合13.3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维护十四、课程与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4. 课程与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4.1 案例选择与分析框架14.2 课程改革案例研究14.3 教学创新案例研究十五、课程与教学论的综合应用15. 课程与教学论的综合应用15.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5.2 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教学15.3 未来教育挑战与课程教学论的回应教学反思与总结:安排在课程的阶段,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教学反思与总结。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401112B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专业基础及核心主干课程。

强调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究有机结合,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能系统地理解并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并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三大模块,分别是小学语文课程理论、五大领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练。

第一模块主要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对有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教材的认识。

在语文课程标准这一部分主要是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以案例分析和讲授为主,要求学生理解、领会;第二模块主要是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汉语拼音)、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各领域教学的任务、策略、方法,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这一部分是课程的重点,需要学生通过教学案例认识、理解并领会教学的策略、方法与技能,进而运用所学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进行教学设计,并注意领会并使用相关教学技能;第三模块实践操练环节,是在完成三至六七教学设计作业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试讲,最后在班级里试讲,通过试讲巩固并落实相关的教学原理,提升教学实践技能。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理解本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学习目标第二节了解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重点
一、识记类
1.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语文学科一个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学科两个基本性质:实践性、综合性。

4.语文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四大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6.语文课程培养学生满足识记需要的能力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7.语文能力大致可以分为:听话能力、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8.写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观察法、示范演示法、操作练习法、总结法。

9.识字教学的方法:拼音教学法、字形教学法、字义教学法。

10.中国传统蒙学教材的“三百千”指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11.现行语文教材多以阅读为主线架构起来的,内容门类有:课文系统、辅读系统、练习系
统、活动系统。

12.教材的组元方式就是教材组织、编排单元内容的分类标准。

常见的组元方式有:文体组
元、能力组元、主题组元。

13.识字教学的基本原则:符合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14.小学写作教学的基本定位:文从字顺、真实表达。

15.小学口语交际的内容: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
二、问答题
1.简述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基本理念。

(需要简述)(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需要简述)(1)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能力的原则。

(3)在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4)听、说、读、写能力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

3. 简述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基本策略。

(需要简述)(1)识写分开,多认少写。

(2)自主识字,开放识字。

(3)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

(4)根据汉字的特点,突出教学重点。

(5)多种感官识记,寓识字于游戏。

4. 小学生月的的主要方法有几种,有何特点
(1)朗读的方法
(2)默读的方法
(3)浏览的方法
(4)复述的方法
(5)背诵的方法
5.小学生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
(1)注重激发写作兴趣
(2)关注良好习惯的养成
(3)鼓励自主习作,自由表达
(4)密切习作与阅读的联系。

6.板书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准确概括的原则
(2)精密设计的原则
(3)因文制宜的原则
(4)生动形象的原则
(5)书写规范的原则
7.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概念、目标及其创设的基本途径。

(略)
三、论述题
1.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是如何从三个维度来阐明语文课程目标的(需要展开论述)
参考答案: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是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

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来阐明语文课程目标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主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为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运用语文。

“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是指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目标。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它包含的丰富内涵有哪些(需要展开论述)
参考答案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四、材料题:根据给定的文章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略)来自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教学设计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