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编码:14108C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大学语文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该课程主要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素养和应用知识进行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小学语文教学,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初步的教研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上)一、教学要求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和建国以来几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概况,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并在教学大纲的比较中,掌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和发展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地位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难点:怎样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

第三节小学语文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目标主要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难点:怎样正确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下)一、教学要求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变化的概况,了解建国以来几种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明确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并认识小学语文教材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教材1.建国以来的小学语文教材2.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探讨和课程资源问题,以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三、重点难点在本章的学习中,课程教材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是重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萍乡学院中文系彭豪绪论教学目标: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性质地位、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等理论知识。

教学重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教学难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演变1.国文教授法(1918-1924年)2.国语教学法(1924-1949年)3.语文教材教法(1950-1978年)4.语文教学法(论)(1978-1989年)5.语文教育学(1989-1997年)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997-现在)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是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主要必修课程。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地位和作用(一)地位高师院校中文系科的必修课程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课程集中体现师范性质的重要课程(二)作用增强语文教育理论修养掌握语文教学基本技能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课程性质)课程论研究“为什么教”(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学内容)“教学是什么”(教学本质和规律)教学论研究“怎么教”(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得怎样”(教学效果评价)五、《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1.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2.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3.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阅读法、研讨法、训练法、见习法、实习法【小资料】(一)本课程参读著作1.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2.孔庆东等《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4.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彭豪《语文课程教学理论与实务》(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6.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王松泉等《语文课程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0.刘永康《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二)参读刊物《语文课程标准》(含初、高中,北师大)《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G31)《语文建设》(语文出本社)《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大)《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通讯》(山西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大)《中学语文》(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语文月刊》(华南师大)《语文教研》(浙江师大)(三)相关网址中国语文教育网/中国语文网/语文网中网/语文在线/中国语文教育研究/chinese/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教学目标:认识语文课程性质与特点,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初中阶段的“阶段目标”,形成正确的语文课程目标观教学重点: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语文”及“语文课程”的含义授课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性质问题的历史回顾“语言论”:语文是语言,故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语言“工具论”:语言是工具,语文课程就是一门工具课程“文学论”:语文课程应以文学教育为主,故文学性是其本质“人文论”:语文是人的思想感情、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二、对“语文”含义的理解(一)“语文”名称的演变1.古代类似语文教育是和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独立设科,也就没有名称。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二)1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二)1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二)1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考核由教务处、教师教育基地负责,教师教育学院承办,各相关学院协办。

学校成立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考核专家组,考核成绩由专家组根据“教师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标准”进行集体评分。

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教学设计30分,课件制作20分,说课模拟上课板书50分。

总分及各单项分值均超过60%的为“合格”,总分或各单项分值低于60%的为“不合格”或“单项不合格”。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考核考核项目、要求及内容考核项目要求备注1、教学设计与根据指定教学内容,设计1课时(45分教学设计钟)的教学方案。

考核时间为120分钟。

课件制作的时间,可以自由调整;根据教学设计内容,现场制作课件1例,多媒体课2、考前抽取试件制作制作平台不限。

考核时间为120分钟。

题。

根据选定一课时(45分钟)的教学内容说课进行说课·模拟上课·板书,要求总时间提前一个小时模拟上课不超过15分钟(建议说课时间在5分钟抽取试题。

板书内,模拟上课和板书时间在10分钟内)。

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关于举办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第五届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的通知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师范生的师范技能,提高将来就业的竞争力,学院研究决定在下个学期初举行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师范生第五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1.比赛方法:本次比赛将基本按照《关于举行浙江省高等学校第五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的通知》要求进行,比赛项目由“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模拟上课·板书”、“即席讲演”四个部分组成。

由专家组按照《浙江省高等学校第五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评价参考标准》要求评审确定获奖等级。

2.参赛对象:08、09级小学教育、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本科专业学生(09应心除外)。

3.比赛具体时间、地点。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一通过古今中外的学习,谈谈你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概念以及其结构的理解当今,国内对课程普遍认同的定义是: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语文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见诸于官方文件,是在清朝末年。

而作为正式的课程名称是在1949年,叶圣陶先生对语文课程名称做了诠释。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必须包括听、说、读、写、算。

这对于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特征,丰富生活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未来社会中谋取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教材和网络学到的内容,我认为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它包含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二是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三是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如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影响。

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谈谈你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

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

1、工具性(1)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

”如前所述,语文学科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统而言之的广义的语言学科。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就是语言。

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2)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思维主要依凭语言进行。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电子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电子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杨双安绪论——一、学科发展与名称演变(一)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教育学(包括各科教授法)(二)“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夏宇众《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标志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开始从教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授”之谓——重“授”重教师的“教”。

(三)“国文教学法”与“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1、师范学校开设“国文教学法”、“国语教学法”课程2、出版了专著、教材:吴研因《小学国语国文教学法》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袁哲《国语读法教学原论》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四)“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1、《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实施要点》:“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课2、国语、国文合称“语文”。

师范院校开设: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五)“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1、恢复高考制度全国师范院校统编教材定名为:“中学语文教学法”2、引发“教学法”与“教学论”之争“教学有法”——法则、原理(科学性)“教无定法”——方式、方法(艺术性)←(六)“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1、受国外的影响:美国《明天的教师》:“建立专门学科的教育学”。

国内教育界:不但要有自己的普通教育学,还要有自己的学科教育学。

2、连续召开三次全国性的“学科教育学研讨会”3、出版了专著和教材:张隆华《语文教育学》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1、世界教育学理论研究发展轨迹: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传入的教育学——(大)教学论20世纪80年代欧美传入的教育学——(大)课程论2、国内:课程论与教学论统一——“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教学什么?为什么教学?(内容)(目的)统一教学论:教学是什么?怎么教学?(手段)(过程)二、学科学习的动机(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当语文教师邓拓《燕山夜话》:《讲一点教授法》毛泽东:“十大教授法”《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小学语文教学论电子教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电子教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与评价技巧。

3.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1.1 趣味性原则1.2 启发性原则1.3 互动性原则1.4 实践性原则2.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2.1 讲授法2.2 情境教学法2.3 任务驱动法2.4 合作学习法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评价3.1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3.2 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3.3 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评价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讨论教学设计的特点和效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教学评价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讲解:讲解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与评价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讨论教学设计的特点和效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教学评价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实践与案例研究1. 教学实践概述:分析实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探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2. 教学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

3. 教学实践反思: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七、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课程资源概述:介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种类和作用。

2. 课程资源开发:指导教师如何开发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

3. 课程资源利用: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八、语文教学评价与测试1. 教学评价概述:阐述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教案及反思(7篇)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教案及反思(7篇)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教案及反思(7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教案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背诵课文。

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树的特点,热爱并保护大自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认识一下这些树朋友吧。

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做到一准五不。

2、在读课文,和同桌小伙伴比比谁读得通顺。

3、小声读课文,找到课文中出现的树宝宝,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三、读认生字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2、去掉拼音检查。

3、观察梧、桐、枫、松、柏、桦、杉、桂有什么相似点。

他们都是“木字旁”的字,都与树木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4、书写指导“枫”指导顺序:1、笔顺。

2、压线。

3、起笔。

5、交流识记其他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四、指导朗读课文1、看图识树朗读。

(1)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杨树高,榕树壮。

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

(2)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梧桐树叶像手掌。

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

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用一个比喻句说说它的特点。

(3)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枫树秋天叶儿红。

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

”来理解。

(4)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松柏四季披绿装。

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理解其精神。

(5)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木棉喜暖在南方。

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6)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桦树耐寒守北疆。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案讲义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案讲义

小教本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案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例举:第一课:毛主席万岁第二课: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第四课:爸爸是工人,为革命做工。

第五课:妈妈是农民,为革命种田。

第六课:叔叔是解放军,为革命站岗。

第七课: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每八课: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九课: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第十课:为人民服务。

第十一课:……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最怕背的是这篇课文,又长又不懂什么意思,难以记住)第十三课: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自主相对于他主与无主。

叶圣陶“教不为了不教”,自主学习,自能学习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自主学习是尊重个体差异的学习方式,允许学生在进度、内容、方式等方面有自己的选择。

通过学习,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主动意识。

教师的作用更多表现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形成氛围等方面。

合作学习则强调学习是一种对话与交流。

合作的基础是理解与倾听,倾听作者,倾听同伴,倾听老师。

“一双倾听的耳朵,胜过万两黄金”。

合作学习既强调人人参与,又要求有所分工。

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对提出的新要求,也有助提高语文学习的时效。

看看几个运用合作教学的案例,你有怎样的想法?同桌互读,夸一夸,学一学。

探究是一种发现性学习的要素。

与接受性学习相比,发现带给学习者快乐是更多为持久的。

“学习者都有一种愿望,想要成为一种探究者与发现者。

”是时代社会对创造性人才要求的体现。

“初生之物,其形必丑”,允许学生不完美甚至犯错误。

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发现的潜能。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尽信书不如无书。

教师是怕质疑,还是盼质疑?“本事”“陈毅探母”实践。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动手。

查、找、读、搜索、选择--“小珊迪” 。

创新。

“新”,不唯书,不唯师,不怕错。

2019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识字、写字教学

2019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识字、写字教学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


3、汉字单音节字多,构词潜力大,这是汉字系统 的又一个重要结构特点。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音一义的字多,而字有了意义就成 为词和词素了。


有人统计,“在现代汉语的书面中,政治、科技类的文 献是,单音词约占49%,双音词约占47%,多音词仅占4%, 而文艺、生活类的作品中,单音词多达61%,双音词约占 37%,多音词只占2%,平均起来单音词仍占一半以上,而 双音词、多音词又绝大部分是由单音词组合而成。”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

三、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




集中学习汉语拼音,即学会23个声母、24个 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音,认清 形。 会认读四声。 学会拼音方法,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学习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
四、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十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 养,赋予了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理念。 课标指导下的汉语拼音教学再不是传 统的“孤立地、单纯地”学拼音,而 是“以人为本”,多元化的整体教学。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


(二)教学新课:
1)发音: (1)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2)教读新音。教师范读;教师说明发音 方法;学生仿读。 (3)练读新音。形式要多样,训练的面要 广,训练的量要足。特别是应让学生个别读, 以发现问题。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1章】语文课程性质 教学PPT课件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1章】语文课程性质 教学PPT课件
学语文课程结构
(1)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学习领域。它包含了 “识字与写 字”“阅读”“写话或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2)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语文课外活动。例如,结合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组织参 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 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
2. “文”即文字、文章、文学与文化
“语文”的“文”分别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 (1) 语文的“文”指文字。 (2) 语文的“文”指文章。 (3) 语文的“文”指文学。 (4) 语文的“文”指文化。
3. “语”和“文”的关系
(1)从渊源关系来看,“文本于语”。语言是从有声语言即口头语言开始的。书 面语言是记录口头语言的。可见,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
口头语言能力是听和说,书面语言能力是读和写。读和写都要借助于文字(汉字),而 且要包含文章学、文学、文化的知识,所以说这些都是语文课程的内容,也都是“语文” 二字的含义。
一、 “语文”辨析
(二) 对“语文”的辨析
1. “语”即语言与言语
“语文”的“语”指的是语言与言语。1962年我国语言学家已把这两者区分开 来:“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第一章
语文课程性质
一、 “语文”辨析
(一) 对“语文”的解释
(1)“语言文字”说。即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这里的“语言”指口 头言语,这里的“文字”指书面言语。
(2)“语言文章”说。1950年6月出版的《初中语文》的“编辑大意”中说:“说 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 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二、 语文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程》教案与试题(附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程》教案与试题(附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程》(基础理论篇)教案(实践技能篇)教案第一章:语文课程一、教学目标:1.识记:课程、语文课程。

2.了解: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3.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4.应用:根据具体的教学案例讨论语文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2.难点:语文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三、教学设想:1.本章的重点是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难点是语文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第一节和第二节可以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讨论、教师答疑的方式。

3.第三节可以采取学生自学,教师讲解,并结合有关教学三维目标的具体案例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在情境中学习。

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老师重点教授三个问题:1.语文课程的内涵。

从横向看,语文课程包括语文学科课程、语文活动课程、语文综合探究课程(或称语文专题研究课程)三种类型。

从纵向看,语文课程包含国家计划的语文课程——教师理解的语文课程——课堂建构的语文课程——学生经验的语文课程。

所以,语文课程既以横向的三个层面构成一个整体,又以纵向的四个层次显示它的动态生成。

2.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改革基本理念。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定性为“工具性”,使人们有了基本统一的认识。

但由于教学实践中“人文性”的缺失,争论持续不断。

2001年公布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为全面地体现了语文的基本性质,符合“语言”的特性。

目前的任务是正确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防止“人文性”的泛化。

语文新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理念的提法比以往的大纲提法有了很大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中综合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是重要的、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含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评价、语文教师等五部分,其中语文教学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等5个学习领域的教学。

本课程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为依据,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为理念,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规定的“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中的“教育知识与能力”目标领域的相关条款和师范生应当具备的语文教学能力进行课程内容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植学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兴趣,强化小学教师角色意识;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与现状,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内容、特点;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独立进行教学设计;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培养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如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备课编写教案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课后反思能力等;具有从事语文教学的扎实的基本功,如语言表达、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及方式,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方法1、本课程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重,以师范生教师素养提升为价值取向。

2、重视学习的体验和互动,强调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教育经验,内化课程理念,促进课程理论与教学能力之间的转化。

2、采用“慕课模式+课堂研讨互动+实践作品点评”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主要分成面授课程、视频课程、讨论课程三个层次开展教学,形式多样。

3、作业内容以相关网络资源的阅读与反思为主,注重学习的趣味性与学术性,将学习引向深入。

在每个教学视频后的作业设计中,就相关内容精选适合学生阅读的网络资源趣味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并提供网络链接,或观看视频、或阅读博文、或阅读学术文章,或浏览学术争鸣、或进行论坛交流、或讨论教学课例,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加深理解,澄清误区,理论提升,将学习引向深入。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程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和建国以来几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概况,正确认识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小学语文课程目标。

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及几种主要的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识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教学时间]10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概述第二章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历史第三章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第四章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课程教材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概述一、小学语文课程概述(一)课程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

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释《诗经?小雅》时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此处“课程”的意思即以一定程序来授事。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又说“小立课程,大做工夫”。

这里的“课程”已有课业、进程的意思。

在国外,“课程”一词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马道”,指赛马场上的跑道,后转义为“学习过程”。

1861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他把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统称为“课程”。

课,指课业,即教育内容;程,指程度、进程。

课程,就是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当前,国内对课程普遍认同的定义为: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它包含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二是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三是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如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影响。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学习指导,识字教学等,为其以后教学改进以提供指导;掌握小学课程资源开发,说课与模拟上课等,为其以后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奠定基础;在充分理解有关原理的基础上,能巧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以及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行。

二、课程教学要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

因此,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后学生要多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利用实习机会深入小学课堂,认真观察和思考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策,在此基础上写成专业小论文。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史》、《教育技术学》等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资源、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课程难点:语文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诊断、生成性教学等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媒体PPT、视频教学等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概述(4学时)1.教学内容(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四个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2)小学语文课程性质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第二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范围和作用(2)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3)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目标(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与教材(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2)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概述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四章小学语文学习指导(5学时)1.教学内容(1)语文学习与学生发展(2)小学语文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方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小学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2)教学难点:几种主要的现代学习理论第五章识字教学(4学时)1.教学内容(1)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2)识字写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3)识字写字教学的一般过程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方法、字形教学的方法(2)教学难点:字形教学的方法第六章阅读教学(5学时)1.教学内容(1)阅读教学综述(2)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设计(3)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以课文为中心的篇章教学(2)教学难点:掌握让学生理解故事寓意的方法第七章习作指导(5学时)1.教学内容(1)写话教学(2)习作教学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习作指导的内容和方式、习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2)教学难点:习作指导的内容和方式第八章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涵(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3)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式设计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第九章说课与模拟上课(5学时)1.教学内容(1)说课教学的内容、一般程序和方法及其评价(2)模拟上课的类型特点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模拟课堂与说课的区别、模拟上课的特点(2)教学难点:模拟课堂与说课的区别第十章课堂观察与诊断(5学时)1.教学内容(1)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价值(2)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特点(3)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类型(4)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方式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类型与方式(2)教学难点: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课堂教学诊断七、学时分配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期末60%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汪潮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孙凤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蒋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4]《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徐林祥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6]《小学语文教学论》,李广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龙宝新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吴忠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小学教学论》石鸥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9]《教学论》,李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教学论》,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 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 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
14
• 由上,我们可以从学段目标中概述出低年级阅读 教学的三个重点:
.
2
绪论
历史变迁 小学语文课程的形象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特点
.
3
A.古代童蒙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 B.两汉唐宋开始重视儿童的识字教学和句读训练。 C. 现代意义上的语文肇始于1904年1月颁布的《奏定 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部经政府正式颁布后并在全国 实行的新型学制,史称“癸卯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设 “中国文字”课,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设“中国文学”课 程,并在全国推行。 D.直到1932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课程标准》,规定 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至此,一个完整显示 语文学科自身体系的法定文件正式确定。
.
31
三、教材呈现的理论依据 1.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与生理特点 2.吻合语文自身的特性 (1)汉字本身的特点 (2)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3)实践性的要求 3.遵循教材的编写理论
.
32
四、教材呈现的逻辑思路 1.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螺旋式结构 2.生字的选择与编排追求系统性 3.遵循低年级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结合
E.新课改以来,此类教材的研制又显活跃状态,出现了诸 如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小学 语文教学新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论等称谓,意图体现语文教改的新理念、新理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401112B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专业基础及核心主干课程。

强调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究有机结合,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能系统地理解并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并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三大模块,分别是小学语文课程理论、五大领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练。

第一模块主要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对有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教材的认识。

在语文课程标准这一部分主要是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以案例分析和讲授为主,要求学生理解、领会;第二模块主要是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汉语拼音)、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各领域教学的任务、策略、方法,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这一部分是课程的重点,需要学生通过教学案例认识、理解并领会教学的策略、方法与技能,进而运用所学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进行教学设计,并注意领会并使用相关教学技能;第三模块实践操练环节,是在完成三至六七教学设计作业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试讲,最后在班级里试讲,通过试讲巩固并落实相关的教学原理,提升教学实践技能。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理解本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学习目标第二节了解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第三次课 2 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了解语文教材的类型和编制原理。

2、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3、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4、了解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版本及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思路。

教学难点: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第一节小学语文教材概述(内涵、功能、类型、编制)一、什么是语文教材?(一)教材教材是指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挂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教师手册、教学参考书及多媒体素材、教学软件等。

什么是语文教材?是指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语文教材概念的三种理解:泛指:一切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语文能力、提高人们的语文修养、对人们的语文学习产生影响的书面的和非书面的、学校的和社会的语言材料。

特指:与学校课堂语文教学直接相关的一切图书资料的总和。

专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

(二)区分几组概念:1、“语文教材”与“语文课本”2、“语文教材”与“课文”3、“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教什么是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要素。

语文教材内容——用什么教指为了有效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

语文教学内容——学什么是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各种材料及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又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4、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5、语文教材与语文课外读物6、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语文教材是为达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而编制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它只是一种教学媒介和教学途径。

(三)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教学理念的转变思考:用教材教怎样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利用教材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中,习得读书之法、深味读书之乐、经历体验过程、受到强烈感染。

第一,用好教材,精心组织读者与文本展开互动式对话。

首先是要让学生愿意阅读文本,有阅读的需要,即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第二,用活教材,巧妙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加深体悟。

二、语文教材的功能、类型(一)功能语文知识传播的媒介;语文实践的工具;语文体验的载体;涵养语言文化的范例。

(二)语文教材的类型按教材内容的组合方式分:分编教材、合编教材按教材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分:知识中心、经验中心、社会中心三、教材编制(一)教材编制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设计制作一个有利于特定信息传播的媒体。

其编制过程至少包括材料的筛选、组织与呈现三个阶段。

P34 编制原理——自己了解编写小学语文教材要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价值,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语文素质状况、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以及社会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出发点与归宿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教材编写建议”有10项:对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编,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三点原则性建议:1、课文必须文质兼备,选内容和表达都好的文章;2、兼顾到教材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教学性;3、选用的文选体裁应该是多样的,尤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运用。

(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方式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构成,教材内容的组元方式由于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以阅读为本位、统整了听说读写活动的“四合一”式的综合性教材,因此,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以阅读为主线建构起来的。

1、教材的内容构成课文系统,辅读系统,练习系统,活动系统2、教材内容的组元方式是指教材组织、编排单元内容的分类标准。

基本组元形式:文体组元:是指按照一般的文体类别,将语文教材内容分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单元,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单元等。

能力组元:是指将语文能力分为若干能力要素或要点,然后以这些能力要素作为组织教学内容的线索和依据。

主题组元:是指根据生活经验、理想信念、思想情感等精神因素为组织依据,先据此确立“主体系统”,再围绕特定主题编选教材内容,组织教学单元。

讨论各组元方式的优缺点:第二节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教材口语交际教材阅读教材写话、习作教材综合性语文学习教材五大板块的教材——内容、编排、特点1、自学——了解2、随后再在教材分析及五大板块中一起学习、交流。

小组作业:内容、编排、特点,结合教材(截图)PPT展示,不超过10分钟分组:一组5人,两个小组一个领域,分工合作第三节小学语文教材分析一、概述1、什么是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技能,它是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文本理解的原理与方法,理解、研究教育语文教材的内容、体例等,从中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教研活动。

2、教材分析的类型:从教材分析的目的和主体分:(1)教材研究(2)教材评价(3)教材解读教材研究和教材评价:教材基本理念、框架结构、组元方式、构成要素、思想品德、文化内涵、编制水平、编审制度和程序等问题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教材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等。

(以自学为主,达到了解P62)以研究的态度、目的来分析小学语文教材是教材分析的重要内容。

价值与功能研究、编制理论研究、文选系统研究、练习系统研究、知识系统研究、助学系统研究、使用情况研究等3、“教材解读”一般意义上的教材分析主要是指一线教师的“教材解读”。

宏观分析:主要是以学段、学年、学期、单元等为单位进行的,主要是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把握教材的特点和规律。

微观分析:主要是以单篇课文为单位进行的,主要是从具体篇章的角度理解文本、吃透课文。

对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展开:(1)整体分析这是一种宏观上的对整套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即从整体上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把握,包括学段教材解读、全册教材解读、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整体安排等。

(2)单元分析这是中观上的对单元教材的分析,即阅读分析单元导语,领会单元教材安排特点和学习要求。

(3)课文分析这是微观上的对单篇教材的分析,包括课文、注释、课后思考、插图等的分析。

二、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1、什么是文本解读?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文本解读”这个概念取代了“课文分析”开始进入语文教师的视野。

“文本”与“课文”当然是两个差异很大的概念,广义的文本涵盖面很大,凡是用书面符号记录下来的文件几乎都可被视作文本。

与之相比,课文这一概念范围要小很多,严格意义上说,是特指那些被选入语文教科书的文本。

文本解读,不等于通常的阅读,解读含有分析、研究的意思。

阅读通常分为三类,一是获取常识的阅读,一是纯属消遣的阅读,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阅读。

前两者显然没有分析的性质。

但是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也并不等于文学鉴赏家批评家的解读。

2、为什么要进行文本解读?因为作者和读者之间有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很容易产生误读。

文学鉴赏家,批评家的,文学鉴赏阅读,目的是对作品进行理性检测和衡定。

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目的是,教会学生阅读文本,指导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应单独划为一类,它属于语文教师的专业解读,教学解读,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本解读。

3、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对语文课文进行教学解读呢?第一,语文教师作为专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当水准的文本鉴赏和批评能力。

当下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过度依赖教师用书,没有很好的对文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教学解读,没有自己的解读,当然也就无所谓自己独立的教学设计,也很难分辨出别人教学设计的优与劣。

虽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够像文学批评家那样对作品做出精当的理性检测和衡定,写出富有创意的文学评论文章,但是语文教师必须能够在不依靠教学参考书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自主独立的文本解读,对文本的思想内容,结构脉络,表达形式等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本体性知识、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第二,要以语文教师的立场和眼光对文本进行教学解读。

注意不要混淆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当下不少教师误将教材内容当做教学内容,导致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语文。

语文教师解读课文,不能只从文学爱好者的视角,只是阅读领会其内容,体会其主旨,而要从语文教师的视角研究语文教学,也就是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欣赏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用教材这个例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以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文本,进行二度开发,发现在语言表达上的具有的某种规律性以及可迁移、可概括类化的语言现象,以学段目标为引导,对文本信息进行合理取舍,挖掘出可供学生开展阅读实践的内容。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提高课程意识,立足语文课程性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从语文课程的角度选取,选择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确定教什么。

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歌德第三,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对文本进行教学解读。

学生的阅读感悟与教师的阅读感悟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正所谓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更何况儿童与成人之间客观存在的年龄、阅历与认知水平的鸿沟,教师解读文本切忌目中无人,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强加给学生,在课堂上千方百计得引导学生领会教师的感悟。

其实考量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功力的主要指标,不是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而是对儿童阅读期待的正确把握,语文教师的教学解读更需要研究的是,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会遇到什么难点,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学到哪些语文知识、阅读方法或表达方法,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增长点在哪里,然后再选择教学的重点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对课文教学解读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引导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教师是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引导者与促进者,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文本阅读的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后要说的是,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并不是目的,并不是为了解读而解读,文本解读起始于教师,落脚点应该在学生。

文本解读的成果最终是体现在教学设计上。

通过文本的教学解读,对课文本身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选择出比较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只有尽可能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重点、难点,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设计出高效率的教学环节。

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需要通过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去体现去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