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探讨
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结构设计的探讨
![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结构设计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3b11d0776c66137ee06194f.png)
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结构设计的探讨摘要:高层建筑上部荷载大,基础埋置深度也较深,地下室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本文是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逆作法结构设计探讨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地下柱分析1 分析的顺序随着地下、地上工程的进展,确定地下柱的计算长度,及此时相对应的垂直荷载,计算出1根柱的轴力,再根据此轴力来设计柱的截面、桩断面、柱插人桩的部分。
一般情况地下柱的设计顺序如图1所示。
2 地下柱的配置地下柱的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通常,地下柱设计为劲性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3 地下柱承受的荷载(见表1)表1地下柱承受的荷载种类注:○为需计算荷载以这些荷载为均布荷载,再根据柱的荷载承受范围,计算出作用于该柱上的集中荷载。
另外,逆作法的荷载需依据对应的工程进度表,由荷载渐增的施工阶段来求出。
(1)固定荷载按通常的结构计算中建筑物重量的步骤进行计算,对应于工程进度表中不同时点,计算该时点的固定荷载。
(2)临时堆积荷载包含以下内容:①固定式起重机荷载计算出起重机作业时底部反力;②作业荷载按均布荷载,由地下柱承受;③首层楼板机动荷载机械、车辆等驶人时的荷载。
(3)风载地上部分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导致首层柱轴力加大,计算出地下柱的轴力增大值。
(4)地震荷载地上部分受到地震荷载的水平、竖向作用力,导致首层柱轴力加大,计算出地下柱的轴力增大值。
另外,地下四周有裙房时,也不可将首层梁的应力分散来考虑,应假定地上建筑的荷载直接由主楼(塔楼)下的地下柱来承受。
水平地震力通过首层梁板传向地基四周的柱多假定为不起作用。
比较风载地震荷载的大小,采用最不利者。
4 确定容许压力地下柱钢构被作为临时支撑使用,使用期限随地下工程的规模而变,通常在一年以内。
容许应力依据工程条件,施工条件的变化而定,一般依据重要性来考虑。
二、地下柱设计设计地下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选定截面形状,设定弯曲率,确定计算长度。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299c3e9524de518964b7d4a.png)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摘要:随着建筑技术的成熟、建筑需求的增加,地下室的层数和面积都出现了相应的增加,地下室工程在建设项目工程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
本文通过相关工程实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伴随着各种功能的地下室或者是地下车库,很多高层建筑为了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将一些设备或者是消防池等设置在地下室,不仅仅更大程度的利用了建筑空间,节省了相关的成本费用,更大大深埋了地基,加强了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了建筑的抗震性能,确保了建筑的安全性,同时,也使得整个地下室的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挖掘,避免了建筑价值的浪费。
二、地下室结构平面设计问题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如防火措施、管道设计位置、管道走向、排水采光工程等。
尤其是变形缝的设计与否关系到整个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好坏。
地下室的设计对于处理地下各种防火、排水等的处理是否方便影响重大,由于设置变形缝会使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变得困难,一般少设或不设变形缝。
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一般会采用其他方法,如设置后浇带、在地上设缝、以及合理的采用一些混凝外加剂等方式来达到不设缝的目的。
如果上述方法无法解决,则需从地下室平面的布局入手,这时需要将地下室空间分割成多个小地下室,并将变形缝设置在通道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缝的数量,也可使其受力最小,出现问题时可及时补救。
在结构设计时,除了变形缝的设置十分重要外,采光通风井的设计也格外重要,这关系到是否能达到高层建筑的埋深要求。
如其位置设置不当,将不能有效的将上部的风力和地震作用传到侧壁和地面,会对建筑产生破坏。
三、地下室顶板的结构设计问题地下室顶板作为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一个水平约束支柱,其都厚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厚度要大于160mm,如若是人防地下室还需满足其他要求。
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bd77d8eec3a87c24028c4e0.png)
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得出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后浇带;外墙1地下室结构设计问题1.1地下室结构平面设计地下室工程涉及的专业极为复杂,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结构设计,需综合考虑防火、使用功能、人防要求、设备用房及管道、坑道、排水、通风、采光等各专业的配合。
例如地下室的长度超过设计规定的长度时,需要与结构专业配合,确定是否设置变形缝,通常应尽可能少设或不设变形缝,因为设置变形缝会使得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变得复杂。
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后浇带和合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或地上设缝、地下不设缝等方式,达到不设缝的目的。
若地下室过长,依靠设置后浇带的方法难以解决,设计时可合理地调整平面,通过分割地下室,用较窄的通道相连,以满足使用及管道相连的要求,而将变形缝设置在通道处,这样可以使接缝较少且处于受力较小处,便于补救。
在结构设计时应合理地设置采光通风井,若采光井位置设计不当,也会影响地下室的结构稳定功能。
1.2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地下室的外墙是结构设计的重点,应按水、土压力验算外墙抗裂。
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要求:(1)荷载。
地下室外墙所承受的荷载分为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竖向荷载包括上部及地下室结构的楼盖传重和自重,水平荷载包括室外地面活载、侧向土压力、地下水侧向压力和人防等效静荷载。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竖向荷载及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一般不起控制作用,墙体配筋主要由垂直墙面的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确定,而且通常不考虑与竖向荷载组合的压弯作用,仅按墙板弯曲计算弯曲的配筋。
(2)地下室外墙截面设计时,土压力引起的效应为永久荷载效应。
地下室外墙承受的土压力宜取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宜由试验确定。
当不具备试验条件时,砂土可取0.34~0.45,粘性土可取0.5~0.7。
水位稳定的水压力按永久荷载考虑,分项系数可取1.2;水位急剧变化的水压力按可变荷载考虑,分项系数宜取1.3。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探讨 陈为凤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探讨 陈为凤](https://img.taocdn.com/s3/m/d11037dc763231126fdb11b7.png)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探讨陈为凤发表时间:2019-06-25T16:54:58.6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陈为凤[导读] 摘要:地下室结构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是加大土地利用率、缓解用地紧张的有效措施。
山东丰威置业有限公司 250101摘要:地下室结构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是加大土地利用率、缓解用地紧张的有效措施。
地下室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内容,其结构设计、建造施工得到更加重视,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地下室本身的功能和水平,还会对地上结构造成较大影响,如何加强对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提出更加完善的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
本文对其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随着城镇化发展,土地资源日渐短缺,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必然,建筑结构中地下室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出多层地下室结构的趋势。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但是地下室工程因其特殊的施工环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涉及较多的工种,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容易产生各种质量问题,所以对地下室结构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地下室结构设计面临的难点采光、通风、排水、坑道、管道、防火、使用功能、设备用房、人防要求等内容,是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涉及工种多,施工复杂。
另外,部分高层建筑纯地下室部分以及裙房容易有抗浮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出现。
也是在地下室结构抗浮的设计中需要重视的部分,一般只是在正常的使用状态,没有充分考虑洪水期和施工过程等特殊时段。
所以会出现抗浮不符合要求,破坏建筑物局部的现象。
另外,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地下室工程涉及到材料选择、施工、设计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点,提高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的设计质量,有助于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
(一)抗震方面的要求。
这是建筑结构设计基本的要求,根据不同地区地质情况,需要根据标准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等级。
结构的抗震设计将影响整个建筑的抗震性能。
建筑地下室结构的设计探讨
![建筑地下室结构的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9780bcaaa00b52acfc7cac0.png)
2 . 1关 于荷 栽 的设 计
3 建 筑 工程地 下 室结构 优化 设计
3 1结 构 平 面 与 顸 板 的优 化 设 计
关 于建筑 物 的 载荷 设计 包 含 了人 防 中核爆 炸 的荷 载 , 地下 室 上 部建 筑 物 的 自重 、 土 的压力 以及水 的 压力 等方 面 。 国 家出 台 了相关 的 规范 内容 , 对 于建 筑物 中 中人 防设 计需 要 结 合工 程 的特 点 , 格 局 规 范 的 要求 进 行 组合 , 地 下 室
设 计 要求 , 设备 的用 房 以及 管道 排 水 等方 面 的 内容 。另外 还要 结 合 采光 方 面的 内容 。 对 于 面积 很大 的建 筑 群体 的 地 下室 , 关 于塔 楼 的部 分 设计 中一 般 不 会存 在 抗 浮 动 的 问题 , 但 是 在裙 房 的 地下 室 部 门就会 出现抗 浮 不满 的 问题 。在 实 际 的设 计 工作 中 , 需 要 把抗 浮 程 度 考虑 进 去 , 如 果不 考 虑这 些会 造 成局 部 破损 的 出现 。另外 地 下 室防 水 也是
时候, 底板的厚度一定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 以便使地下室底板达到局部受压 的要求 。 关 于抗 浮 的要 求 , 需要 注 意地 下 室 的和地 面 楼板 的 要求 , 计算 抗 浮 的 能力 , 采用桩基的施工还需要计算承载力 , 确定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 . 0 , 计算 抗浮时, 荷 载分 项 系数 应取 0 . 9 。在 实 际 的工作 中, 要 结合 地 下 室 的要求 , 形 状 不 规 则 中 的抗 浮 问题很 难 处 理 , 需 要 细 致 的 分 析这 方 面 的 内容 , 保 证 主 体 和
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
![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ca3ea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4.png)
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是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关乎建筑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还涉及到地下室使用功能的实现和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
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地下室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防水防潮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进行浅谈,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1.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首先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合理布局、高效利用空间、结构合理、安全稳定等。
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考虑到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合理设置出入口和通风系统等。
还要根据地下室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和环境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保证地下室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2.地下室结构的承载能力地下室作为建筑的支撑基础,承载能力是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要进行合理的承载力分析和计算,确保地下室可以承受楼上建筑物的载荷,并且保持结构的稳定。
在地下室结构的承载能力设计中,还要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对结构的影响,尽量避免因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导致结构的变形和损坏。
3.地下室结构的抗震性能地下室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地震是地下室结构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地下室的抗震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安全性。
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需要采用合适的抗震设计方案,合理设置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布置方式,确保地下室的抗震性能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
4.地下室结构的防水防潮设计地下室结构的防水防潮设计也是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下室通常处于地下水位附近,容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因此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要考虑采用防水材料或防水技术,保证地下室整体结构及其周边设施的防水效果。
还要有效防止地下室的潮湿和霉变等问题,保持地下室内部空气的清洁和干燥。
二、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相关技术1. 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桩基技术在一些地势较高或者地下水位较深的地区,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常常需要采用桩基技术,以增加地下室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结构设计探讨
![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结构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a723b0ede80d4d8d15a4f2b.png)
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结构设计探讨摘要:建筑工程地下室是整体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旦出现了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很容易就会给建筑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地下室结构设计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分析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优化设计的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方案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目前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建筑及城市交通有逐渐向地下发展的趋势。
随着地下空间和建筑水平的不断发展,地下结构已向多层发展,其结构设计、施工及防水等日益成为建筑工程界关注的重点。
地下工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地下环境具有不稳定性,位置和影响因素都比较多。
如果在建筑和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而疏忽大意,将会为建筑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
一、地下室结构设计难点概述地下室工程涉及的专业极为复杂,在建筑的地下室结构设计时,需综合考虑防火、使用功能、人防要求、设备用房及管道、坑道、排水、通风、采光等各专业的配合。
对于具有大底盘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群体而言,塔楼部分一般在使用阶段不会存在抗浮问题,但裙房及纯地下室部分经常会有抗浮不满足要求的问题。
而且由于实际地下室抗浮设计中往往只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施工过程和洪水期重视不足,因而也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由于抗浮不够而出现局部破坏,加上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设计、施工、材料选择等诸多方面因素,因此造成了地下室结构设计难点繁多,一般来讲概括起来为:(1)结构平面设计;(2)抗震设计;(3)地下室抗浮、抗渗设计;(4)外墙结构设计。
二、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遇到的问题1.1抗浮问题分析针对地下室的抗浮问题,要设定科学合理的抗浮设防水位,根据具体的地下水水位要求进行研究和实时勘查,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增加地下室的重量、设置抗浮桩等方式方法去解决地下室的抗浮问题。
1.2不均匀沉降问题分析地下室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可以采用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去降低地基处理的程度,主体结构采用桩基础、主体结构部分采用整体基础也能达到较小的最终沉降量,还能充分发挥不同基础形式的作用和优势,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计算,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法。
地下室结构设计
![地下室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9d80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7.png)
地下室结构设计地下室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地下室的稳定性、承重能力、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就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几个关键要素进行论述,以期提供一个合理、安全、经济的地下室结构设计。
一、土壤调查与基础设计土壤调查是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了解地下的土层情况、土壤的性质、承重能力等。
通过土壤调查,可以确定地下室建筑与地基之间的适宜关系。
基础设计则是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对地下室的基础进行设计,以确保地下室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基础设计需要考虑到地表荷载、地下水位、地震力等因素,采用合适的基础形式和材料,以保证地下室的安全稳定。
二、墙体结构设计地下室墙体结构设计需考虑地下水位、外部荷载、周边土壤压力等因素。
墙体的选择与设计应根据地下室的用途和地理环境进行,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结构件的数量和工程量。
常见的地下室墙体结构有钢筋混凝土墙、砌体墙、钢柱+钢梁结构等。
设计时需注意墙体的承载能力、抗震性和防水性,确保地下室结构的安全可靠。
三、屋顶结构设计地下室屋顶结构设计主要涉及到地下室的防水工程。
地下室屋顶应选用耐久、防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设计时需考虑到屋面排水、防潮通风等因素,以确保地下室屋顶的防水效果。
同时,还需结合地下室的用途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屋顶结构形式,如平屋面、斜屋面等。
四、通风与排烟设计地下室的通风与排烟设计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地下室内的空气质量和人员的安全。
通风设计需要考虑到地下室的空间尺寸、功能需求、人员密度等因素。
通风方式可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二者结合的方式,以保证地下室的空气新鲜和舒适。
排烟设计则是为了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排出烟雾,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通道畅通。
总结:地下室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工程问题,它需要考虑到土壤情况、基础设计、墙体结构设计、屋顶结构设计、通风与排烟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地下室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地下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a552b64b84ae45c3b358c4b.png)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中,地下室是其中一种较为重要的结构。
由于其所处位置在建筑物的最底部,即建筑的地基基础结构中,所以,地下室结构的设计将是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重要基础。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作相关探讨和分析,并结合具体实例,从顶板设计、侧壁设计、底板设计等多个方面说明和论述了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期引起相关施工人员的注意和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1、前言建筑业作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三大巨头产业之一,它在近几年的发展极为迅速。
就目前而言,在现代城市建筑中,高层建筑,甚至是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建筑的主流,同时也跃升为城市的一种重要标志。
然而,随着建筑楼层的不断增高,其建筑工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得到了增多,尤其是地基基础结构在施工环节所埋下的安全隐患,更是造成高层建筑突然倒塌的罪魁祸首。
因此,为了保证现代城市高层建筑的质量及其结构的稳定,相关的建筑施工人员必须把好地基基础结构的质量关,而对于某些需要修建地下室的高层建筑,还需要做好对其地下室工程的施工管理,合理、规范化其地下室结构的设计。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和了解笔者的用意,笔者例举一工程实例来作具体讲述,旨在证明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并且对其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作相关讨论。
2、工程概况一个居民区内地面一幢18层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结构,其主要目的是停车场。
建筑高度54m,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a。
预应力管桩项目中,强风化岩石或风化岩含水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80吨的背板采用平板式筏,防浮头5m。
抗震设计类别c类,在哪些领域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框支柱箱形梁作为抗震等级与主体结构的一部分的结构相同的,应该是2级。
主要表现为一个地下室在平时是车库,战时作为人防工程,人防级设计6级。
地下室结构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地下室结构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4048486cc22bcd126ff0cf2.png)
以视 为 深 梁 , 不 另 设 基 础 梁 ) 计 算 模 型 中 , 续 内墙 按 深 梁 而 , 连
施工 , 而棚架本身可待 临战 时安装 。
工况 ( ) 以不予计算 。 1可
荷 载与正常水位水压力 的组 合 。由于人 防荷 载与洪 ( ) 涝 水都 是偶 然的 , 不必考虑两者 同时 出现 , 而只考 虑与正 常水位 的水
还有 一项 工程 , 主体采用端承桩 , 桩间为 1 0余米厚 松散的
近期人工填土 , 用孔 内深层强夯 法 ( DC法) D 处理 , 而人 防墙 下
() 1 枯水 位时 的正向荷载 ;2 洪 涝水位时 的反向荷载 ; ) 防 () ( 人 3
基沉 降量极为有 限的条 件下 , 基于变 形协调 原理 , 淤泥 等软 弱 土层也很难发 挥其 承载 能力 , 板荷 载基 本上 还是 要传 给 桩 底 基 。不过 , 如果地下枯水位较高 , 且有 可靠 的补 给水 源 , 则上 述
未设 地梁 , 直接置于底板上 。设计人员认 为, 桩间土既经处理 ,
作者简介 : 昌 , 13 年 7 龚 基 男, 5 9 月出生 。 结构专业 , 教授级高 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结构设计和审核、 审查工作。
收稿 日期 :O 2 2 1 2 1 一O — 6
具有一定的承载力 , 即使 不靠 主体 桩基 , 也可 以承担 地下 室所 有荷载 。殊不知这里存在一个变形差异 的问题 , 以中微风化岩
在沿墙或柱下布桩 时 , 防地 下室内墙会把 由顶板传来 的 人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ce35103186bceb19e8bbd7.png)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摘要:地下室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地下室的结构设计。
虽然地下室占据整体建筑的面积不大,但是其性能会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主要特征及其设计难点,对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特征;难点;要点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需要满足相关要求,在实际的结构设计工作时,要对各项内容的标准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地下室结构设计质量。
所以为了确保建筑安全,对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主要特征现代建筑工程的地下室主体结构设计主要涉及到抗震、外侧墙、顶板等部位,要求设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这些主体部位的设计工作,尤其是在孔口防护设计的时候,应重点关注防护密封门的选择、门框墙的计算等环节。
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计算的时候,应当注重计算方法的科学性与结果的精确性,整个地下室结构的基础是地下室底板。
二、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难点的分析现代建筑工程的地下室结构设计工作需要考虑多种方面,比如建筑周边环境和地质环境的考察与研究,这些都会影响到地下室结构设计工作的进程,因为地下室施工层逐渐增加,这需要在地底深处进行作业,所以地质环境是地下室结构设计工作首选的参考资料。
根据调查所得的综合数据,需要对研究结果得出的数据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最后制作出设计方案。
另外,在地下室结构设计建设中,过程非常复杂,再加上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实际的需要,经常会考虑采光、坑道、使用功能、通风、防火和防水等要求,结构设计过程中同时也需要注重多学科知识和常见工具的综合应用。
三、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的分析1、平面结构设计要点。
建筑工程地下室平面结构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还要对其空间进行合理布置。
在对平面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保证其基于建筑占地面积与建筑户型分配设计的基础上。
关于建筑地下室结构的优化设计的探讨
![关于建筑地下室结构的优化设计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2c542b3f121dd36a32d82eb.png)
关于建筑地下室结构的优化设计的探讨摘要: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用地已经非常紧张,地下室空间的利用就十分重要。
但地下室工程涉及建筑、结构、设备、人防等专业,在互相配合是设计地下室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当前建筑地下室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结构、优化设计一、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重点顾名思义地下室处于室外地下,侧墙有极大的刚度且地下室与上部结构为整体,在这种情况地下室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在建筑首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
一些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
地下室的类型按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
按结构材料分,有砖墙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
按构造形式分,有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地下室顶板的底面标高高于室外地面标高的称半地下室,即室内外高差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3 ,且小于等于1/2 者。
这类地下室一部分在地面以上,可利用侧墙外的采光井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
地下室顶板的底面标高低于室外地面标高的,称为全地下室。
地下室一般由顶板、底板、侧墙、楼梯、门窗、采光井等组成,其中地下室的顶板采用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楼板,板的厚度按首层使用荷载计算,防空地下室则应按相应的防护等级的荷载计算。
在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的底板不仅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还承受地下水的浮力,因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渗透能力和抗浮力的能力。
地下室的外墙不仅承受上部的垂直荷载,还要承受土、地下水及土壤冻结产生的侧压力,因此地下室墙的厚度应按计算确定。
地下室的门窗与地上部分相同。
当地下室的窗台低于室外地面时,为了保证采光和通风,应设采光井。
二、荷载在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优化建筑的地下室结构荷载主要包括:核爆动荷载以及建筑物的重量荷载、土压力和水压力以及地下室自身的重力荷载等几个部分。
我国的有关技术规范中有关于防控型地下室内部可以考虑到的荷载组合,在对建筑的地下室结构设计就可以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同时结合技术规范要求来确定荷载的不同组合。
地下室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探讨
![地下室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821bd27f111f18583d05aad.png)
地下室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地下室结构的设计要点,提出了地下室嵌固部位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分析;设计引言近年来带地下室的多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是由地下室的特殊功能决定的:1、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带地下室的建筑加大了基础埋置深度,地面以下部分受到回填土的约束,有利于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及减少基础沉降。
2、满足使用功能需求,带地下室的建筑增加了有效使用面积。
3、满足平战结合需求,地下建筑平时可作为地下通道或储藏库,战时可用于人民防空,还可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特殊需求。
因此,高层建筑宜设地下室。
1 地下室结构的设计要点1.1 地下室与上部结构的整体分析思想带有地下室的多高层建筑是一个由上部结构与地下室结构共同组成的完整的受力体系,具有共同的位移场,相互协调变形。
地下室与地上建筑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建模方法和计算分析方面,地下室与地上结构基本相同。
可以将地下室与上部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这不仅使计算分析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也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1.2 地下室受力分析1.2.1 恒、活荷载。
地下室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方法,不仅可以正确完成全楼的竖向导荷及内力计算,而且可以考虑地下室的位移和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使计算分析结构更符合真实情况。
如果地下室上部是没有建筑物的空旷场地,地下室顶板的附加荷载除考虑覆土重量外,还应考虑消防车及其它重型施工车辆的荷载。
1.2.2 风荷载。
地下室在地面以下,不受风荷载的影响。
SATWE软件总信息中没有“地下室层数”选项,如该项不为0,表示有地下室,程序自动取地下室部分的基本风压为0,上部结构风荷载计算中自动扣除地下室部分的高度。
1.2.3 地震作用。
由地下室质量产生的地震作用主要被室外回填土吸收,只有少部分由地下室构件承担,因此按《抗震规范》第5.2.5条进行地震剪力调整时,如地下室部分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不满足要求也可以不予调整。
1.3 回填土作用地下室外围的回填土对地下室有约束作用,而且仅约束水平位移,不约束竖向位移和竖向转动。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 康艳 赵慕楠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 康艳 赵慕楠](https://img.taocdn.com/s3/m/bc653d09050876323012129c.png)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康艳赵慕楠摘要:从目前来看,一般较高的建筑都设有地下室,而且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的地下室层数也在逐渐增加,可以说,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一直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在设计过程中相对较难的内容。
所以,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人员需要对地下式结构进行科学严谨的规划设计,从而为建筑物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本文对建筑工程的地下室结构设计进行探讨,力求最大限度的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引言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所涉及的重点很多,如地下室的使用功能要求、通风设计、给排水设计、结构抗震设计等各个方面。
提高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质量,有助于提升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
1.现代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特点近几年是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扩张,我国的建筑物占地面积逐渐加大,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重视地下室的建设。
现代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特点如下。
(1)地下室功能多元化。
现代建筑地下室的主要用途包括:停车场、人防以及大型的地下购物中心甚至廉租房,而不是仅局限于早期的杂物储存。
(2)设计难度大、专业性强。
由于现代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建筑产品的设计要在满足基本需求,保证建筑结构合理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不断加强设计艺术感。
因此,现代建筑地下室结构存在设计难度较大,设计专业性强,客户设计标准较高等特点。
2.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2.1地下室的抗震设计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地下室的结构抗震设计工作是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与此同时,由于地下室的特殊性,其抗震性能强弱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
因此,在地下室抗震设计时,应适当增强地下室的抗震承载力,确保抗震性能,同时,也需要保证地下室的抗震能力和地上结构相当,避免由于刚度或承载能力突变而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建筑工程地下室的承载能力还取决于所选用的材料、混凝土墙体及顶板厚度,因此,应适当增强墙体和地下室顶板承载能力,使地下室的抗震能力能够达到所需要求;同时,地下室结构应力求体型简单,尽量使其外形变化较少;保证土体对地下室的良好约束,也是确保整个建筑结构性能良好的重要条件。
探讨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要点
![探讨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245addb9f3f90f76c61b29.png)
探讨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要点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都带有地下室,那么地下室的结构设计有哪些要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我就和大家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
地下室的设计能够影响到高层建筑本身的正常使用和造价。
我们从抗震等级、底板、抗浮、外墙、顶板等几个主要方面来具体探讨一下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几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大众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地下室也逐渐成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
地下室有很多作用,既能作为地下停车场,也能作为设备的储存空间,地下室的设计显得愈加重要。
下面我就对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几个要点—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抗震等级、地下室的荷载、地下室的防水措施以及具体工程、地下室顶板、底板设计、地下室的抗浮、地下室的外墙设计以及怎样有效避免裂缝的产生几个主要方面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地下室的抗震等级地下室的抗震等级有几个情况。
一般来讲,对于半地下室的埋深要求应该大于地下室外地面以上的高度,这样可以不计层数,总高度才能从室外地面算起。
高层建筑结构地下室嵌固端的确定,可以根据嵌固端的位置,确定地下室抗震等级,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当嵌固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除与上部结构直接相连的地下一层结构的抗震等级应该与上部结构相同外,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稍低的抗震等级。
地下一层以下抗震等级可逐渐降低一级;对于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6、7度时不宜低于四级,8度时不宜低于三级,九度时不宜低于二级;对于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6度时不宜低于四级,7度时不宜低于三级,8度时不宜低于二级,9度时应专门研究。
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除九度外,上部结构以外范围较大的地下室结构可采用三~四级。
二)当地下室不能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而需嵌固在地下其它楼层时,实际嵌固部位所在楼层以及以上的地下室楼层(与地面以上结构相对应的部分)的抗震等级,可取为与地上结构相同。
地下室结构设计
![地下室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f772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1.png)
地下室结构设计地下室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还能解决部分建筑功能需求。
地下室结构设计是确保地下室的安全、稳定和可靠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围绕地下室结构设计展开讨论,探讨相关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结构类型选择在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初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结构类型。
常见的地下室结构类型包括承重墙结构、框架结构和桩基承台结构等。
承重墙结构适用于地下室较小且受力均匀的情况,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承载力。
框架结构适用于地下室面积较大,受力不均匀的情况,能够提供良好的空间灵活性。
桩基承台结构适用于地下室所在地地基条件较差的情况,能够分散地基承载能力,提高地下室的稳定性。
二、地下室结构布局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合理的结构布局是确保地下室稳定和功能充分利用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结构以矩形或近似矩形的布局为主。
地下室结构布局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满足地下室的使用功能。
同时,要合理安排墙体和柱子的位置,以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承重。
三、地下室结构材料选择地下室结构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地下室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常用的地下室结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和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等。
混凝土是地下室结构的主要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钢材可以用于增加地下室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广泛应用于柱子和梁的制作。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则可用于加固地下室结构的防水和抗裂性能。
四、地下室结构施工技术地下室结构施工技术是保证地下室结构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避免出现裂缝和缺陷。
其次,加强地下室结构的防水处理,采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有效防止地下水渗漏。
同时,注意施工现场的通风和安全,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
五、地下室结构监测与维护地下室结构监测与维护是确保地下室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
定期对地下室结构进行监测,如检查墙体、柱子和梁等结构的变形和裂缝情况。
[地下建筑结构论文]地下建筑工程
![[地下建筑结构论文]地下建筑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7b386f0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a.png)
[地下建筑结构论文]地下建筑工程地下建筑结构论文篇1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摘要: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逐渐获得较快的发展。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需要不断提升。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的建立与设计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因此,了解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字: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现代高层建筑由于技术、经济、使用等各方面的因素,一般都设有大底盘地下室,通常为l~2层,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
地下室的层数也随之增加。
人们对地下空间需求的不断增长,致使裙房的底盘面积在增加。
地下工程在整个建设项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由于地下工程材料消耗大、建造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因此结构设计的好坏将会对整个项目的设计周期、施工工期以及建造费用产生巨大的影响。
另外,地下室结构的设计比较复杂,也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因而对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特殊要求。
一、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问题地下室工程涉及的专业极为复杂,在建筑的地下室结构设计时,需综合考虑防火、使用功能、人防要求、设备用房及管道、坑道、摊水、通风、采光等各专业的配合。
对于具有大底盘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群体而言,塔楼部分一般在使用阶段不会存在抗浮问题,但裙房及纯地下室部分经常会有抗浮不满足要求的问题。
主要的技术问题有:一是结构平面设计问题;二是抗震设计问题;三是地下室抗浮、抗渗设计问题;四是地下室结构超长问题;五是外墙结构设计问题。
二、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内容其一,结构平面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结构设计时,需综合考虑防火、使用功能、人防要求、设备用房及管道、坑道、排水、通风、采光等各专业的配合。
例如地下室的长度超过设计规定长度时,需要与结构专业配合,确定是否设置变形缝,通常应尽可能少设或不设变形缝,因为设置变形缝会使得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变得复杂。
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后浇带和合理使用混凝外加剂或地上设缝、地下不设缝等方式,达到不设缝的目的。
地下室人防结构的设计与探讨
![地下室人防结构的设计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fb6c4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0.png)
地下室人防结构的设计与探讨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额外的使用空间,还能起到人防的作用。
地下室人防结构的设计与探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下面将从地下室人防结构的设计要求、常见的人防结构形式以及地下室人防结构的改进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地下室人防结构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耐爆能力、抗震能力和逃生通道等方面。
地下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防爆能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恶性事件。
在材料选取上,需要选择具有较好的抗爆性能的材料,如耐压和耐冲击的混凝土;在结构设计上,要考虑到地下室所承受的爆炸冲击波和破片冲击,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钢筋数量和直径,设置防护板等。
此外,地下室的人防结构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以保证地下室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地下室的布置上,应选择离地震带较远的区域,并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如增加墙体的厚度和加固结构等。
逃生通道是地下室人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规范的要求,如宽度、通风、照明等,以确保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顺利逃生。
常见的地下室人防结构形式包括:层压结构、底板结构和蜂窝结构。
层压结构是指地下室的墙体和顶板材料采用多层构造,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底板结构则是指地下室的底板采用增厚和加筋的方式,以增加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同时也可用作避难场所。
蜂窝结构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防护的结构,其特点是结构体内空腔众多,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同时也可以作为紧急避难场所。
地下室人防结构的改进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改进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二是改进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改进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包括使用抗爆性能较好的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增韧砂浆等,以及采用特殊的防护材料,如防护板、防爆膜等。
改进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包括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如增加墙体的厚度和加固结构等,同时也要提高施工的质量,确保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地下室人防结构的设计与探讨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话题。
地下室人防结构的设计要求包括耐爆能力、抗震能力和逃生通道等方面。
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探讨与对策
![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探讨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cbdbd1ccc7931b765ce15d4.png)
1 地 下室 结构 的设计 要点
构嵌 固端 时 , 需要根据 《 建筑抗 震设计 规 、 混凝土 的强度 等参数 做 出特定 的要求 , 以保证 顶板 的
1 . 1 荷 载计算
嵌 固稳定性 。同时在该条件 下 , 楼层 的顶楼楼盖 应采取 现浇梁 板 高层建筑地下 室 的荷 载压 力 较大 , 在 进 行 其荷 载 需求 设 计 结构施工 。上述 因素对 地下 室 的总体深 度存 在较 大 的影 响。在 时, 需要从人 防工 程 、 建筑 自重 、 土体 压力及水 体压力 等多方 面综 进行荷载计算 的过程 中 , 应 该 由上往 下计算 楼层 数量 , 以满足 嵌 合考虑地下室荷载 总量 及分 布情况 。地 下室 设计 相关规 范 中对 固端要求 ; 另外在对 剪力墙 底部 加强 区进行 层数 计算 时 , 需 由地 地下室各个部位的荷载值给 出了具体 要求 , 在进行地 下室结构 设 计算 中加入地下 室层数 。 计的过程 中, 可以结合 建筑 的实际使用需 要对地下室 的荷 载能力 面往 上进 行计 算 , 如果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 则不 能利用地下 室顶板 对上部结 构 进行设计 。 进行嵌 固 : 1 ) 地下室顶板能达到承受核爆动荷载标准值的要求 ; 1 ) 当地下室 的顶 板与室外地 坪 的高度差 超过 地下 室层 高的 2 ) 地下室外墙的荷 载需要 考虑 到顶板 向下传 递荷 载 的标准 1 / 3时 ; 值以及建筑物和外墙各 自的 自 重标准值 的组合情况 ; 2 ) 地下室顶板 内外板面错 层 , 且未采取相应 的加 固措施 时 ; 3 ) 地下室的内承重墙需要考虑顶板 向下传递 的荷载 、 建筑物
需 根据相关 规 范进行设 计 , 地下 室顶 板 的厚 度一 般应 达 到 构进行合理 的设计 , 只有这样才能将地 下空 间的作 用充分 发挥 出 计时 , 8 0 mm以上 。同时还 应根 据实 际施 工过 程 中 的特 点 , 适 量增 加 来 。但 是从 最近的大部分高层建筑地下室 结构设计 来看 , 还存 在 1 顶板 的厚度 , 以保证顶板具有充足 的承载能力 。 许 多不 合理的地方 , 这对地下空 间作 用的充分 发挥产生 了一定 的 在地下室结构设计 的过程 中 , 当地 下室顶板 作为建筑 地上 结 制 约。
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巧
![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af2d3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f.png)
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巧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巧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下室作为建筑的一部分,通常用于储存、停车、设备放置等功能,其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十分关键。
本文将就地下室结构设计和施工技巧进行论述,旨在为建筑工程师和承包商提供实施地下室建设的指导和建议。
一、地下室结构设计1. 地下室结构类型地下室结构可以分为单层和多层两种类型。
单层地下室常用于低层建筑,而高层建筑多采用多层地下室结构。
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需考虑地下室所处的土质、地下水位、周边环境等因素,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地下室结构材料选择地下室结构的材料选择应考虑到抗压强度、防水性、耐腐蚀等因素。
常用的地下室结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和耐久性,适用于大多数地下室;而钢结构则适合用于跨度较大的地下室,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3. 地下室结构设计原则地下室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结构稳定性:保证地下室在各种荷载和地下水压力的作用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耐水性: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防止地下室渗水;- 地震防护:对于位于地震带的地下室,应采取相应的防震措施;- 施工可行性:结构设计要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二、地下室施工技巧1. 地下室施工准备工作在进行地下室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
包括勘察地质情况、设计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计划、采购材料和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申请相关施工许可证或手续,确保施工的合法性。
2. 地下室支护结构施工地下室支护结构施工是地下室施工的重点之一。
常用的支护结构包括混凝土桩、支撑爆破法、钢支撑等。
根据地质情况和地下室的深度,选用合适的支护结构,并进行施工。
3. 地下室防水施工地下室防水是地下室施工中关键的一环。
对于地下室防水,可采用外侧防水和内侧防水相结合的方式。
外侧防水主要通过施工防水层、排水系统等进行;内侧防水主要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方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探讨
摘要:新时期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提升,地下室层数也随之增加,目前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地基承载力、变形、抗浮、不均匀沉降等,这些问题的大量存在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质量,为此,设计单位必须重视地下室结构设计工作,提高设计水平。
为此,本文主要对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结构设计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将地下室设计纳入整个建筑结构设计范畴。
通过合理的地下室设计,不仅可以消减地震对上部建筑结构的影响,而且还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地下室的设计问题直接影响着建筑造价和其正常使用。
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深对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研究,形成更加完善的设计方案。
1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的具体设计
1.1平面设计
通过设置后浇带和合理使用混凝外加剂或地上设缝、地下不设缝等方式,达到不设缝的目的。
若地下室过长,依靠设置后浇带的方法难以解决,设计人员应合理地调整平面将地下室分割成几个小地下室,中间用较窄的通道相连,以满足使用及管道相连的要求,而将变形缝设置在通道处,这样可以使接缝较少且处于受力较小处,便于技术处理。
1.2顶板设计
一般情况下,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顶板的厚度不易小于160mm。
如果是人防地下室的的顶板厚度,则应该满足人防要求的相关标准。
当塔楼的嵌固为地下室顶板时,为了保障高层民用建筑的结构上部得到有效的约束,必须使约束支座地下室顶板的刚度达到规定要求,且地下室顶板在嵌固区域使用梁板结构。
顶板配筋率不宜小于0.25%,由此可见,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层数、基础埋深均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
此外,在进行地下室顶板或是楼层结构计算时,应从上往下算至符合嵌固端要求层为止,顶板不满足时应算至基础顶面,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则需要从地面向上计算层数。
1.3外墙设计
在设计地下室外墙结构时,应深入分析其静止土的实际压力系数。
如果静止土压力没有试验条件,则应根据工程标准,选用粘性土或砂土来帮助设计。
并在设计外墙配筋时,按照固定支座(即底板用作墙的嵌固端)设计底部,侧壁底部和邻近底板的弯矩相同,底板抗弯能力应比侧壁大,其厚度匹配配筋量。
在地下车道中,存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问题。
车道侧壁采用悬臂构件,其底部抗弯能力应小于底板。
如果地面层的开洞部位(比如楼梯间)具有的外墙顶部没有楼板支撑,则配筋构造及计算模型都需要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1.4基础底板设计
若是将底板当做上部结构基础,通常采用平板式筏基或是梁板式筏基的设计形式。
由于底板还需发挥出一定的防水抗渗作用,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必须对材料的防水性能进行严格检查。
在底板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以下不均匀沉降或是侧移等问题以及因底板厚度不足导致的渗水问题。
基于此,在底板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精确的计算,并对其布置进行优化。
2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的性能优化设计
2.1抗浮设计
地下室抗浮设计可归纳为“一压二拉”,“压”即为配重法,增加永久荷载的结
构自重,比如地下室顶板覆土、地下室底板的配重等来平衡地下水浮力;“拉”即
为设置抗拔桩或抗拔锚杆,以抗浮构件提供的抗拔力平衡地下水浮力。
在工程实
际应用中,单独运用一种方式抵抗地下室浮力往往事倍功半,耗材费力,通常采
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抗浮设计,以达到经济合理。
2.2防水设计
第一,桩顶防水。
在桩顶截断钢筋,做好附加防水层。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
设计中,要求选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作为承台固结桩顶的防水材料。
经过相关试验,确定其配合比后,应保证聚合物水泥砂浆抗渗强度符合设计规定,并与抗压强度
规定值相一致。
作为刚性防水层,在垫层交接位置桩顶防水层应选用密封材料与
底板柔性附加水层连接。
第二,墙体防水。
浇灌时出现施工缝问题,其主要原因
在于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通常在建筑底板一端两侧出现。
为避免施工
缝的大量出现,必须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严格控制浇筑间隔时间,对面层混凝土收
缩量进行有效减少,为此可选用二次振捣施工。
底板表面找平、抹实及压光等作
业应在振捣密实混凝土后进行,初凝后应将塑料薄膜铺设在其上面,保温养护时
间应控制在14天以上,并有效控制防水混凝土拆模时间,15摄氏度以下为拆模
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附近外界温度,避免裂缝在混凝土干缩与温差等情况下出现。
先分层对地下室墙体进行浇筑施工,每层间隔时间必须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以下,遵循设计要求全部钢筋都应进行高标号砂浆垫块的设置,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
如裂缝出现在外墙混凝土干缩与温差情况下,应将草袋盖在混凝土初凝后的墙顶上,外墙模板在养护14天以后拆除。
第三,承台底防水。
将聚合物水泥基渗透
结晶型防水涂料涂抹一层在桩头,并进行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设置,确保完全封闭
整个底板防水层,进而有效提升其防水效果。
2.3无缝设计
伸缩缝与沉降缝是地下室结构变形缝的主要形式,伸缩缝设置的目的是为了
释放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徐变产生的应力,避免结构开裂渗水。
后浇带、诱导缝、掺加外加剂与预应力技术等都是代替伸缩缝的无缝设计方式。
(1)后浇带设计
作为伸缩缝最常见的方式,后浇带可以对混凝土早期应力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但无法处理后浇带浇筑后混凝土徐变与温差出现的温度应力。
同时在留设后浇带
与浇筑混凝土之间具有较长的时间,一般为几个月。
这种情况下,将严重影响到
施工的进度。
(2)掺加外加剂
将相应膨胀剂添加到混凝土内,可进行“化学预压应力”的建立。
这种方式施
工简便,对施工进度影响小,一般和其他方式一起应用。
膨胀剂出现的补偿收缩
膨胀时间控制难度较大,如膨胀时间不同于混凝土收缩时间,将大大降低其抗裂
性能,因此在选用掺加剂时,应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3)诱导缝
诱导缝的应用可以将整个施工、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拉应力进行有效释放,并一次完成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其连续性。
该方式的不足之处在
于布设间距小、灵活性差。
(4)施加预应力
通过地下室混凝土拉应力的计算,可进行预应力钢筋设置。
预应力施加可以
消除混凝土收缩出现的拉应力,进而起到伸缩缝减少与开裂控制的作用。
伴随张
拉预应力与锚固技术水平的提升,大大降低了预应力施工的难度,扩大了预应力
的应用范围。
2.4荷载设计
地下室结构荷载主要由人防因素的核爆动荷载等效的静荷载、水土压力、上
部建筑和地下室自重等几个方面构成,不同地下室结构的不同部位所承受的荷载
组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具体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对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严
格按照荷载的组合规范开展工作。
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不同部位参与结合的荷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顶板。
顶板静荷载和核爆动荷载等效静荷载的标准值;
②侧墙。
横向承受水和土得压力以及水平动荷载标准值,竖向包括核爆动荷载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和顶板静荷载标准值;③内承重墙。
上述建筑物和自身重量标准值、顶板核爆动荷载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以及静荷载标准值;④基础。
主要承受其上述建筑物和墙身自重的标准值,顶板静荷载标准值,顶板传输的核爆动荷载等
效静荷载的标准值。
3结语
在实际开展建筑地基基础及地下室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结合建
筑的实际设计要求和地势地形、潜在气候环境影响,合理的针对地下室的各个环
节进行科学的设计。
保障地下室各个环节的承载力和建筑质量,促进我国建筑工
程设计工作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巽科,吴映栋,王玉松,等.既有地下室结构抗浮加固技术探讨[J].浙江建筑,2018,35(8).
[2]鲁昂,阎钟巍,尤天直,等.建筑地下室抗浮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建筑结构,2017,47(S1)
[3]赵芯.关于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