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同课异构”实践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同课异构”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欣山中心小学张彬
摘要:“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是基于体现备课的实质,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能力合作,从而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本文在分析现阶段体育学科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小学体育“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主要方法、策略及几点思考,旨在促进体育教师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同课异构校本教研实践思考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而校本教研将会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许多学科都开展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小学体育教师由于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在完成体育学科教学之外,还有大量的体育课余训练、群体工作任务,致使体育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缺乏主题性、实效性不强,从而制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体育学科如何结合学科与教师特点,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需要我们体育教师,特别是体育教研组长去研究和探索。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小学学科体育校本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小学体育“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主要方法、策略及几点思考,旨在促进体育教师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1.分析现阶段体育学科教研活动
1.1备课应付检查。体育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教研室等检查,我们可以看到写得满满的“优秀”教案。然而走进课堂发现,很多时候实际教学与教案是不相干的,再仔细一深究,很多课堂只是把网上的教案复制加以演绎,至于学情、教材的研究变得非常肤浅,备课在这里失去了实质的内涵。
1.2团队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教师之间往往是竞争多于合作,他们很少时间与同事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孤立+孤单”是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中的常态。这种情感上的孤立和相互阻隔也给教师之间的合作设置了障碍,即使提供了机会,教师也未必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未必愿意把自己的实践知识与人分享、未必愿意与人一起制定方案。
1.3教研活动实效性不强。当教师要上研讨课或公开课时,为了获得“与众
不同”之誉,往往另辟蹊径,选取教学内容时避免撞车,并且尽量选取自己容易把握的内容,避开难点课题。于是,体育教师会在选教学内容上花大量精力,从而减缩了分析学生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真正需求上的时间,一味的求新求异,会变得不务实,也无法真正让自己得到提高,缺失了很多挑战的机会。
2.对实施体育学科“同课异构”校本教研的认识
“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同课异构中,“同课”是基础,“异构”是发展。选择同一教学内容,这决定了“异构”是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进行;而不同的教师进行各自的个性化的教学设计,由于教师自身学识、经验等差异必然导致最后的教学设计带上各自的特点,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效果。教学内容的“共性”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同”,不同教师的“个性”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异”。能够反映出同课异构的魅力与内涵的,反映不同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恰恰是“异构”。
3.实施“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主要方法
实施“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一方面,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选择不同的策略、运用不同的资源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引导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构建“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为:确定主题→设计教案→加工教案→试探式实践→践行冷思考→理想化设计。
3.1确立主题。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来源于教师日常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所以我们教师要结合本学科实际选择有价值的、有普遍性问题来思考和研究,最终形成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校本教研主题确立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体育教研组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确立跑、跳、投掷、球类、技巧类五大教学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第二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部分薄弱环节进行生成性主题,比如当教师在组织调动环节存在较大问题时,后面一次教研活动就可以开展以体育课堂组织调动形式的主题活动,从而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一学年同课异构活动可以作如下安排:
小学体育“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安排表
说明:1.每次活动的具体时间,请在每月1日后通知,请上课教师提前准备。
2.生成性主题是在活动后确定,上课年级需要另行通知。
3.2活动的流程安排
第一阶段:聊天式备课。在布置本轮主题教学内容后,课余时间大家在一起谈论、展望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等,这时的思路还是有一些模糊,有一些零碎的,是称不上完整的点滴灵感。
第二阶段:加工式备课。上课教师完成备课以后,请每位教师针对课堂设计谈谈各自想法,这种想法可以是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组织调动的形式、主教材时间安排、练习次数调整等,使上课教师的备课质量进一步提高。
第三阶段:试探式实践。课堂中的许多事件往往稍纵即逝,传统的现场观摩难以把握教学全貌,在听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听完全部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工,可以分为负责课堂语言教师、负责课堂组织调动教师、负责时间调控的教师、负责课堂教学生成的教师,这样有利于全方面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使活动的实效性更加明显。
第四阶段:践行冷思考。教师围坐一起,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畅谈听课感受,汇集各路想法,明晰问题;同时针对教学环节、课堂提问、教学语言等深入分析质疑,走进教师的“真实世界”。全方位收集学生参与、练习、合作等课堂表现,深入分析背后的根源,总结教学中成功之处,提出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五阶段:理想化设计。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综合同伴意见,修改上课教师的方案,集大家的智慧扬长避短,优化方案,形式教学的最佳方案。
4.实施“同课异构”校本教研的策略
4.1建立制度策略。“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要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使教研组内形成一种崇尚学习,崇尚研究,崇尚合作的氛围,它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为此,必须建立不必要的制定,如三定制度(定活动时间、定备课时间、定活动主题)、三有制度(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反思)。
4.2活动形式策略。“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真正具有实效性,必须采用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深入地的研究。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一人同课异构,“一人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老师连续几次采取不同的方式上同一课。即使是同一个老师,也会因为学生的变化,阅历的加深,时代的变化,对教材会有不同的理解,选择的方式也会不同。但是这种形式异构的时间需要拉得很长,所以只能是一年或几年进行一次。第二种是多人同课异构,这种形式是最常用的。就是选用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第三种是师徒两人异构,学校教研组肯定有个不成文的传统,每个新教师都要拜师学艺,由第二、三层次骨干教师担任师傅。这样师傅丰富的教学经验,徒弟饱满的教学热情,这些都是难得的教学资源,两者异构定能擦出火花,对两者都会有借鉴,从而得到提高。进行“师徒同课异构”,也可以增加师傅的压力,徒弟的动力。“压力产生动力”,“动力催发能力”,最后收到的效果肯定会比较好。第四种是校际异构,这种形式不要局限在校内进行,有时需要跨校区的异构,校际交流展示的是教师个人风采,而比拼的是整个教研组的团结协作精神。
4.3活动设计策略。“异构”不仅表现在形式上、教学主体上的“异”,它的内涵应该是教学设计上的“异”。因为教学设计不同,使同一教学内容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而设计的“异”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意图、教学环境、教学风格、教学评价等方面表现出来。
5.实施体育学科“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的几点思考。
“同课异构”校本教研主要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的改进”这两个核心展开,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