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反思与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扬生命
——从“贴”字说起的课堂
学生的答案不一定都是教师想要的
——“同课异构”反思与总结
2011年11月21日,由朱校长带队,一行七人赴济宁十四中学参加了两校的六科“同课异构”研讨活动。
此次研讨活动即为借班上课展示教学,在上课之前根本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学情,所以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备几个预案。这几个预案主要体现在如果学生预习不充分甚至是没有预习,那么学生在课堂上临时预习就会占用较多的时间,整个教学过程就会显得过于紧张,那么在注重教学环节完整的同时,要努力降低课堂教学难度,突出教学重点即可;如果学生已做了充分预习,那就为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更有利于淋漓尽致地展现我们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是预案之一。预案之二,要备学生的问题。在教学案中,课前学习与课堂学习中都有学生提问题展问题的环节,这个部分对老师的挑战性更大,所以需要在课前多备几个预案。预案三是学生的学情,未见学生,学生的程度不好把握,如果学生能比较积极参与课堂,老师上课就会感觉比较轻松,如果学生的学习氛围死气沉沉,那就需要教师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施展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这个环境,这个“场”需要在课前好好来备,要提前做好应有的准备。就我这节课而言,文章内容又长又难,增加了课堂中的变数,但我认为不管怎样,就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要把学校的“自学·释疑·达
标”课堂教学模式完整地展现出来。
以上这些预案在上课前我虽然都有所思考,但总是计划不如变化大。走进教室后发现学生的预习是十分的不理想,有的学生的课前预习知识根本没做,甚至有几个学生的教学案已不知身在何处,虽有些吃惊,但也感觉是在意料之中,一是学生也只才上六年级,学习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二是这篇文章确实有些难度,学生理解起来确实不易,故而放弃了预习。为此我立即想到要改变教学思路。在课堂中增加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时间与机会,充分了解课文内容,为在学习过程中生疑、质疑、解疑做好铺垫。
这堂课最大的优点是这节课的情境导入以及环节过渡做得较好,在导入中由自我介绍开端,讲到了微山,“微山因微山湖得名,微山湖因十万亩荷花闻名”,然后过渡到旅游,然后提及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一个富有魅力富有激情的旅游好去处。这样过渡自然顺理成章,既达到了与陌生学生见面介绍自己的目的,又创设了课堂情境,富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另外本节课的过渡令自己也比较满意。以往在教学中不怎么注重细节,课堂过渡比较生硬,这一次详细备课,我感受到过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首先,丰富过渡语的形式。可以采用抒情性语言过渡,可以是恰到好处的诗词插入过渡,可以是方法提示过渡。比如在情与景的结合上想要导入作者的感情,我们常用的一句话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也可以换另一种方式,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样一句诗句也可达到相同的目的。其次,增强过渡语的指向性和简洁性。过渡语不可拖泥带水,应该尽快转入
话题,最好能够不显山不露水,让学生在浑然不觉间加深对知识的学习与认识。最后,过渡语最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点,我联想到我校韩方程老师讲《位置与坐标》这一课的过渡,他用湖区孩子坐船上学的事情导入,如果在雾天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这样不断启发学生,教师在过渡中引导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大的不足是,因本节课是临时预习,拉长了预习时间,课堂“预热”较慢,这样就压缩了“释疑”时间,学生的情感没有充分展开,同时品味语言的时间也较短,不利于学生近距离贴近文本。
值得商榷的地方是,本文是一篇游记,本文的学习目标设计为1、了解本文的思路,2、品味本文的语言,3、感悟人生。因此在本文的授课过程中,我认为需要重点感知,了解“我”的行踪,然后逐步了解视角,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感受瀑布的形象,然后再进一步感悟文章的语言,这样更能体会作者的文笔之美。但在座谈中,有的老师认为,语文教学需要先要进行感性学习,然后进行理性学习。这个过程,我认为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文章确实要侧重于情感的熏陶,但有的则侧重于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有的还侧重于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不能贸然地一味侧重情感,那样太过于虚泛,不能言之有物,最终语文学习不好长进。每节课的语文学习最好也能有一两个知识点,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另一点是,学生的答案不一定都是教师想要的,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在座谈中有的教师认为老师在课堂中不能强压学生
的意见。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有点偏激,还是要灵活对待。比如在课堂当中,有一个问题涉及到“尼亚加拉大瀑布颜色的问题。”学生回答说是绚丽多彩的,有的学生说是雪白的等等。而文中是“素朴的白”。对这个问题我认为需要尊重文本,尊重事实,以上两个答案是学生随意脱口而出,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这个问题不能含糊,毕竟肯定与否定是并存的,不能一味地肯定,这样学生的思维也会没有主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在一些场合,如果学生说的意思相近或相似,我们确实不必拘泥于一致,毕竟不伤原则。所以对于这样一个问题还需商榷,如何更好地尊重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想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疑问之处:一是如何在借班上课的过程中较快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快地消除陌生感。二是,如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尤其是面对“沉默的大多数”,如何测定他们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