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再迎外资

合集下载

威胁尚未构成_外资进入中国种业分析_靖飞

威胁尚未构成_外资进入中国种业分析_靖飞

威胁尚未构成:外资进入中国种业分析**□靖飞李成贵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国内种业外资威胁论的主要观点,从外资进入中国种业对种质资源安全、产业安全、粮食安全和农户经济利益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外资进入中国种业还未达到威胁程度,要积极利用跨国种子企业扩张的机遇,创新国有种业科研创新体系,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控和监管,积极推广跨国种子企业生产研发方面的先进经验。

关键词:跨国种子企业;种业外资威胁;产业安全;粮食安全随着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杜邦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在中国种子市场的高速扩张,内资种子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国内种子市场外资份额不断加大,国内种业安全问题、民族种业生死存亡问题被频频提出,国内关于种业外资威胁争论不断。

特别是在杜邦先锋不断扩大在中国玉米种子市场份额的情形下,种业外资威胁论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由于太多的利益在其中,关于种业外资威胁目前有很多混乱的声音(王卉,2010)。

在中国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和生物育种产业的形势下,亟需明确回答以下问题:跨国种子企业在中国种子市场的扩张是不是真的有威胁?如果这种威胁存在,是不是在未来会进一步发展到控制中国种子市场?又由于对种子市场的控制,中国种子市场定价权的丧失,进而影响到中国粮食安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客观分析,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种业外资威胁问题,为中国出台种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一、外资威胁论缘起早在20世纪80年代,跨国种子企业就开始关注中国种子市场。

最早实质性进入中国种子市场的是孟山都公司。

1996年,孟山都公司带着自己的转基因抗虫棉技术与河北省种业集团公司、新加坡岱字棉中国私人有限公司成立河北冀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后来又在安徽成立了合资的安岱棉种公司。

凭借优良的抗虫性能,孟山都抗虫棉迅速进入中国市场,1998年,孟山都公司垄断了中国棉花市场份额的95%。

紧随其后的是先正达公司,也从20世纪90年代起,先正达公司进入中国蔬菜种子市场,依靠其种子的品质特色、经营优势、市场开拓能力,迅速取得市场优势,到2010年,以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生产的“洋品种”已占中国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 子 企 业 多 、 、 , 乏 竞 争 力 。据 中 国 3种 小 散 缺 种 子 网信 息 , 至 2 1 截 00年 7月 , 国有 种 子经 营企 全 业 922家 , 中绝 大 多 数 种 子 企 业 没 有 品种 研 发 8 其 能 力 。农业 产业 化 国 家 重点 龙 头 企 业 名单 中 , 业 种 企 业仅 2 5家 , 占总数 (3 只 94家 ) 2 6 % , 业 竞 的 .8 企 争 力不 强 , 场 份 额 低 。有 研 究 报 告 指 出 ,09 市 20 年全 球 种 业 l O强 公 司 占 全 球 种 业 市 场 份 额 的
强农产品供给保 障能力 的若干意见》 重点提出要着
力抓 好 种业 科技 创 新 , 一 步 明 确农 作 物种 业 的 重 进 要地 位 。这 一切 无 疑 为现 代农 作物 种 业提 供 了发 展
升和品质改善提供 了保 障; 三是主要 农作物的杂交 种 子 如杂 交水 稻 、 交 玉 米 和 杂交 油 菜 等 全 部 实 现 杂
子 科 学 研 究 , maleh8 13 em。 E i:g6 @ 6 . o
体 化 比例 不 断 提 高 。 中 国种 子 网 2 1 0 1年 资 料 显
21 0 2年 第 2 6卷 第 3期
作 物 研 究
示 , 20 从 0 1到 2 1 一 体 化 企 业 增 加 了 8 0 0年 0多家 , 种 业公 司 前 5 O强 的 市 场 占有 率 提 高 到 了 3 % 以 0 上; 五是 形 成 了 以《 子 法 》 核 心 的较 为 完 整 的 法 种 为 律 法规 体 系 , 事 企 全 面 分 开 , 场 监 管 强化 , 子 政 市 种 市 场规 范有 序 , 种业 公 平竞 争 的市 场 环 境 进 一 步 优

丰乐种业:科企合作拓新局

丰乐种业:科企合作拓新局

丰乐种业:科企合作拓新局作者:凌薇来源:《农经》2018年第11期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

当前,我国种业市场总体供大于求,外资种业资本雄厚,研发投入大,而国内的种子企业商业化育种刚刚起步,育种资源、人才、技术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种子企业在科技创新的必备要素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积累不足。

为增强民族种业的竞争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對国内种子企业扶优扶强的应对策略,通过科技扶持、政策扶持、项目扶持的方式,重点扶持龙头种子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尽快形成能与国际种业巨头相抗衡的格局。

2016年,丰乐种业入选农业部重点扶持的种子企业之一,成为中国种子行业的“国家队”,迎来了企业加速发展的契机。

产品创新随着劳动成本的增高,种田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种田者对品种抗病抗倒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粮食质量、大米口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籼稻种子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为解决这一难题,丰乐种业选择与分子设计育种权威中科院院士李家洋团队合作,对其选育出的嘉优中科系列品种进行推广。

李家洋院士团队提出分子设计育种,根据品种需要进行有目的的改良,按照人们的需求进行设计,将目的基因导入后进行选择,选育出籼粳交类型品种。

目前李家洋院士团队己找到控制理想株型基因IPA1,选育出嘉优中科系列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株高适宜、分蘖适中、无效分蘖少、茎杆粗壮、根系发达、熟期较早、抗逆性强,产量高于一般栽培品种20%以上,适合机械化或直播等高效、轻简化栽培,且米质优、食味性好。

虽然具有品种和技术优势,然而,由于籼粳交类型品种制种难度较大,李家洋院士团队在品种推广方面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而丰乐种业品牌好、品种推广能力强,在水稻制种技术方面处于行业中领先地位。

因此双方强强联合,把嘉科中优系列品种做大,“嘉优中科6号”就是目前推出的产品之一。

洋种子占市场半壁江山农业如何抗击“外侵”

洋种子占市场半壁江山农业如何抗击“外侵”

北、 黑龙江 、 湖南等粮食主产区都有其粮食加工企 姚 立迎认 为, 应在《 种子法》 中禁止跨 国公 司 业, 布局 一 旦完 成 , 很 可 能将从 源头 上控 制 我 国粮 和 境外 科 研机 构 非法 搜集 国 内种质 资 源 ;对 于 国 种, 并 进而 全 面控 制粮 食 生产 、 收储 、 加 工 等环 节 。 内重要 农 作物 的核 心 种质 资 源 ,相关 部 门要 建立 从蔬菜 、 花卉到大田作物 , 目前 , 进 口种 子数 量 已经 占据 了我 国高端 种子 市 场 的一 半 以上 —— 9 0 %以上的甜菜种子来 自国外 、向 日葵种 已完全 被 国外 种 子 垄 断 、 来 自美 国 的 “ 先玉 3 3 5 ” 玉 米 种
农 家 参 谋 ・ 种 业 大 观
栏 目 编 辑 于萍
粹 照一 案 。 建
洋种子 占市场半壁江山 农业如 何抗 击“ 外 侵"
从 东北 、 西北 到 华 东 , 跨 国种 业公 司 “ 全 面撒 决 禁止 转基 因主粮 的商业 化 审 ̄ t t p t , ,还 建议 修 改 网” , 在 我 国进 行粮 食 战 略布 局— — 山 东 、 河南 、 河 完 善种 子 法 , 防止 种 质资 源 流失 。
业 创新 人 才 队伍建 设 , 加 大 对种 业 发展 扶 持 力度 , “ 首先应坚 决禁止转基 因主粮 的商 业化审 加 快培 育 我 国育种 科 技 自主 创新 能 力 ,打 造具 有 批 。” 来 自民进 中央 的全 国政协 委 员 姚立 迎认 为 , 自主 知识 产权 的高 品质 品种 ;对 具 有 活力 和 发展
展。
如何 做 大做 强 民族 种 业 ,牢 牢掌 控 中国粮 食 的“ 命脉” ?“ 我 国种业发展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 、 据 了解 , 2 0 0 0年 我 国颁 布 《 种子法》 以后 , 首 中资企 业研 发 实力 不强 、 种业 科 技创 新 平 台缺 乏 、

我国利用外资政策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利用外资政策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利用外资政策对农业的影响今后5年,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将从“量”转向“质”,重点引入能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投资。

此前一个月商务部发布《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利用外资的表述,以及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都强调了这一点。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外商投资的首选国之一,其低廉的成本、强大的制造实力以及巨大的国内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涌入。

“十五”期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约383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约2860亿美元,境外发行股票筹资约380亿美元,借用国外贷款约460亿美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内的一个基本战略。

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保证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是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除了有效利用国内的资金外,还要大力引进外资,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以此改善农业的生产经营条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了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国家一直把农业作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

一、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利用外资有了很大的进步。

据统计,“八五”期间全国农业共利用外资58.8亿美元,比“七五”期间增长了25.8亿美元。

1992年,中国农业引资实现了突破,达到2.25亿美元,1995年则达到了17.4亿美元,1997年达到历史最高记录22.6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6.1%,截止1997年底,我国农业利用外资项目达到7896个,利用外商投资额约120亿美元,可以说,不论从总量上还是增长速度上来讲,我国农业利用外资都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由于各个国家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农业实行对外开放的时间和程度也不一样,利用外资的政策也各有差异,因而农业外资利用的数量和效果差别也比较大。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期,农业中的外资利用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

中国种业观察

中国种业观察
有科 研 院所 开设 的种 子 公 司 , 还有 一 作 物 品种 10 4 0多个 ,以杂 交玉米 、 杂
批 享 受 优 惠 条 件 “ 海 ” 人 兴 办 的 交 水稻 、 下 学 小麦 、 菜为 最多 。品种更新 蔬
种子 公 司 , 中一些 公 司 建立 了现代 2 3 , 其 ~ 次 良种覆 盖率 提高 到 9 %以上 。 5
成 中 之 紧 领域 市 场化 程度 最 好 的产 业 之一 , 种 业 ” 为 “ 国种 业 第 一 股 ” 后 ,
业 呈 现 出 从 “ 地 开 花 ” “ 强 竞 遍 到 百
业 主体 多元 化 格局 基 本形 成 , 子企 接 着 隆平 、 种 亚华 、 丰 、 煌 等种 业公 新的 主体 。随着 种业市 场化 进程 的加 秦 敦 新 司成 功进 入 资本 市场 , 别是 北 京 奥 快 , 品 种权 意 识逐 步 深入 人 心 。种 特 雄” 空前 繁荣 的局 面 。
中 国种业 的市 场化进 程
企 业 管 理 制 度 和 法 人 治 理 结 构 。继 我 国 的农 业 植 物 新 品种 权 申请 数 量 种 子 企 业 逐 步发 展 成 为技 %以上 的速 度快速 增长 。 0 近 年来 , 国种 业 发展 成 为农 业 19 年 4月 安 徽 省合 肥 市 “ 中
效 益 空 间 , 引各 行业 资本 和跨 国种 价种 子企业 的核 心竞争 力是 一个综合 吸 业公 司 的强势关 注 。 指标 ,但其 切入 点是 品种创新 。要重 新 塑造一个 育 、 、 体化 的种子 企 繁 推一
种 业 市 场化 进 程 存在 的主 要 业 ,就要动 很大 的手术 。种业 老板认 识到育种研究是品种创新的源泉。其 问题
种 业 主体 多元 化 格局 基 本 形成 。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棉花、油菜、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总量均居世界前列,取得这样的成绩,种业的长足进步功不可没,优良品种对促进农业稳定增产作用巨大。

但是我国的种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产业聚集化程度不高。

1985~1996年世界种业10强市场集中速度每年增加0.9个百分点,1996~2006年每年增加1.9个百分点,2006年已占到全球种子市场份额的37.8%,预计2020年将达到65%以上。

美国本土和美属跨国企业控制了全球约50%的种子市场、70%的基因专利、40%的商用种质资源。

尽管目前我国种子企业已经由百花齐放走向适度集中,前10强的市场份额由2000年的5.4%上升到2006年的12.6%,2006年前10强的销售总额48亿元,但这个数据仅相当于全球10强销售额的6%,只相当于星哥都销售额的22%。

二是研发投入不足。

全国有400多家公共科研院所、5万多人从事种子研发,国家对新品种研发投入较少、且分散。

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额的2%~3%,个别企业8%~10%。

2006~2007年度,世界前5强种业公司研发投入14.7亿美元(为1996年的3.6倍),占同期销售总额的12.8%(比1996年增加了近3%)。

三是自主创新不够。

我国种业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跟踪性研究多,原创性研究少;收集的资源多,创造的材料少;构建的基因多,商业化的少;培育的品种多,突破性的少。

而跨国种业公司均突出高新技术创新,世界10大跨国种业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利份额达到了50%~60%。

四是行业组织不强。

我国种业行业协会大多挂靠在公共机构之中,基本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没有完善的运行机制,因而缺乏强大的凝聚力,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强。

迄今为止,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0多万个,入社社员仅占15%左右,而发达国家为60%以上。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种业产业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种业产业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
业安 全 的影 响研究 , 显得 非常重 要 , 这也将 成 为本研
究 的主要 关注 点 。
股等方 式进 入种 业 。在 此 背 景下 , 种 业作 为农 业 中
最为重 要 的产业 , 将 成 为 更 多 资本 投 资 和 追逐 的行 业 。国际 资本通 过 建 设 一 经 营 一 转 让 ( B O T ) 、 投
响模 型体 系 。其 后 , 众 多学 者开始 从产 业控 制 力 、 产
业 竞争 力 、 产业 发展 和 产业 权 益 等 不 同 角度 对 产业 安全概 念进 行界 定 , 形 成产 业保护 理论 、 产业 损 害理 论、 产 业控 制理论 、 产业 国际竞争 力理论 四大理论 框 架 。 同时 , 部分 学者 研究 了产业 安全 的影 响 因素 , 主
第 1 4卷
1 6 2 0 1 4年
第 1期
2川
中 固 发

V0 1 .1 4 No .1
Chi n a De v e l o p me n t
F e b. 201 4
外 商直 接 投 资对 中国种 业产 业 安全 影 响 的 实证 研 究
湛育 红 , 宁 钟 , 张 芮
究; 宁钟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复 旦大学创业 与创业投资研究 中心执行 副主任 ; 张芮 , 硕 L 研究生 、
E— ma i l : c h i n a l 9 3 5 @ h o t ma i l . c o n r
上发生的 5 次并购浪潮 , 成为整合世界经济的一个
重 要手 段 。 进 入 2 1世纪 以来 , 跨 国公 司 以并 购方
( 1 . _ 卜 海华一联合集团 , 上海 2 0 0 0 4 2 ; 2 . 复 大学管理学院 , 上海 2 0 0 4 3 3 )

跨国公司对我国玉米种业安全的影响研究

跨国公司对我国玉米种业安全的影响研究

跨国公司对我国玉米种业安全的影响研究【摘要】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在粮食作物中都占1/3左右,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但是玉米种子市场却g-JL另外一种局面。

随着国际种业市场的集中化,跨国巨头逐渐控制了世界种业的供给,在玉米种子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

研究中国玉米种子的市场状况,分析跨国公司对中国玉米种子供给的影响,应该高度重视种业安全,将玉米种业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跨国种业的挑战。

【关键词】跨国公司;玉米种业;影响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业国,中国种业市场的规模非常庞大。

中国种业目前年销售额约800亿元,毛利率约为15%~30%。

随着种子商品率和种粮比价的提高,中国种业的年销售额将达到800亿元以上,平均销售毛利率将超过40%。

规模庞大的种业市场吸引了大量的进入者,包括国外跨国种业巨头如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Kgrs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陆续开始在中国设立办事处。

目前,跨国公司在蔬菜种子和玉米等部分农产品种子供应商占主导地位,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

由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外资对农产品从上游的种子、中游的种植再到下游的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控制。

严重影响了国内农产品的自主性。

如何保持玉米种子的自主性,提高国内玉米的供应水平,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玉米在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一)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按照粮食的统计含义,按粮食品种分为谷物(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和其它)、豆类和薯类。

其中水稻、小麦和玉米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生产玉米,玉米的生产量占全球谷物产量的35%左右,部分地区以玉米作为主要的口粮。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在口粮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即使如此,目前全球仍然有1/3的人口以玉米作为主食。

(二)玉米已成为种植面积最大和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玉米在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当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占全国种植面积逐步提高。

我国种子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种子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种子体制改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种子市场得到全面放开,众多种子企业、几百个农作物新品种不断涌人市场,出现了以众多种子企业各自供应、推广新品种的局面。

但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如不加以科学管理,将影响和制约农作物新品种引种和推广步伐,影响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一种子企业现状1 新品种数量多,增加了种子使用者的选择余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后,育种者的权益得到很好的保护,激发了育种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快了新品种的研发速度,每年有新的品种通过国审或省审。

加之种子使用者喜欢新的良种,导致种子经销商极力推销新的品种,使种子市场的新品种数量大大增加。

新品种数量的增加丰富了种子市场,同时也增加了农户选择品种的余地。

2 种子从业人员的增多,方便了种子购买者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越来越多的种业企业或个人参与种子经营。

这样活跃了种子市场,便利了种子使用者,降低了种子价格,提高了服务水平,加速了新品种推广速度。

3 品种展示效果明显,加快了推广速度有实力的种子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同时使自己的新品种或者代理的新品种在较短时间内被种子使用者接受,开始建立自己的新品种展示基地,把自己的新品种或者代理的新品种进行种子示范展示,并邀请农业专家、种子企业代表、代销户和农民参加自己的农作物新品种观摩会,使专家、种子企业代表、代销户和农民看得见哪个品种好,哪个不好,使他们协助本企业对好的品种进行推广,从而达到快速推广的目的。

4 国外种业进入国外种子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外资种业采取小规模进入以点带面外资种业采取小规模进入、各个击破、再形成合力的方式对国内种业展开包围。

而这种方式对我国种业的杀伤力是显而易见的,不加以遏止就会为外资种业以点带面、形成大规模优势提供机会。

专家认为,外资进入国内种业已经成为事实,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存在问题1 育种投入不足。

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新品种种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但由于我国科研和生产经营脱节,我国90%以上的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即使有研发能力企业也投入不足。

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思考

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思考

332021.1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社会各界热切关注。

对此,应当从我国种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国内种业行业发展现状2021年,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提出,要用十年时间“打好种业翻身仗”。

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既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

我国农作物种业市值达1192.8亿元,居世界第二。

从国内种业外贸总体依存度来看,外资企业占我国种子市场3%左右的份额,进口种子占全国用种量的0.1%,我国种子供应有保障、风险可控,但不同种类的作物之间存在差异。

我国种业的基本现状可概括为:本土种质资源丰富但创新利用效率不高;科研育种人员较多但产出转化效率不高;种业企业发展迅速但核心竞争力不强;发达国家的育种技术依然处于领先优势与市场垄断地位。

种业产业发展中需要直面的三个问题育种、制种、销售多个环节从何处发力。

将种子产业的上下游链条概括为育种、制种和销售,显然是非常粗糙的,从最源头的种质资源保护、育种技术攻关,到新品种的申报审批,再到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运行监管等,至少有五个以上重大环节的工作要做。

以种质资源保护为例,没有种质资源的育种就是无源之水,我国拥有52万份种质,位居全球第二。

《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农作物种子企业有8021家。

目前很多种业企业还停留在原始积累的阶段,或者说是以“赚快钱”的方式来求生存,如依赖于国家补贴、寻求进出口差价等。

从长远来看,育种技术是种业产业的突破口,企业需要从建种质库、造实验室、搞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投入,而这恰恰是市场不好干、干不好、不愿干的事情。

如果在国内育种和制种的成本高于种子的进口成本,需要一定的方式去激励企业进行最基础领域的研发投入。

种业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主体共同发力打好组合拳,但这并非易事。

建设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创新团队,如增建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创建区域型种业创新平台、建设分子育种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企业、推动《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这些工作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和牵引。

种业的合资与合作

种业的合资与合作

种业的合资与合作作者:吕小明王薇来源:《中国种业》 2019年第11期种业的合资与合作吕小明1 王薇2(1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北京100089;2北京先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100089)摘要:回顾了外资种子企业在我国发展的3个阶段,分析了外资种子企业在我国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外资的管理应该由合资监管转向合作促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资;合资;合作;种业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种业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外资种子企业作为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曾为中国种业进步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但在企业数量上却出现了大幅下降。

2018年以来,种业等农业领域不断释放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政策信号,此时,重新梳理外资种子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脉络,研判其现状及趋势,有助于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厘清思路、找准方向,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推动种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企业在我国发展的三个阶段1.1 快速发展期改革开放至1997年为快速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孟山都、先锋良种、瑞士先正达、法国利马格兰、圣尼斯等国际种业巨头纷纷来华设立办事处。

90年代,韩国兴农、韩国汉城、日本泷井、日本坂田、日本米可多、泰国正大等,先后来到中国成立分公司[1]。

1991年农业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对外资未作特别规定。

原国家计委、商务部1995年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粮、棉、油料、糖料、果树、蔬菜、花卉、牧草等农作物优质高产新品种开发均属于“鼓励类”,无中方持股比例要求。

这一时期外资在华设立的种子公司多数为外商独资或控股。

例如,1996年泰国正大在湖北投资设立的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事玉米种子生产经营,即由外方控股。

至1997年农业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企业审批和登记管理的规定》前后,外资在华种子企业数量达到顶峰,达80家左右。

1.2 调整优化期1997-2018年为调整优化期。

根植齐鲁沃土 筑梦种业强国——访山东种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段友臣

根植齐鲁沃土 筑梦种业强国——访山东种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段友臣

根植齐鲁沃土筑梦种业强国——访山东种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段友臣作者:张小杰陈言峰李德忠来源:《山东国资》 2021年第1期本刊记者张小杰/通讯员陈言峰李德忠农为邦本,种铸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入2021年要抓好的八大重点任务,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首次提到解决种子问题。

去年12月28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专门出台15条措施,要求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聚力突破性新品种攻关,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做强做大现代种业。

从中央到地方,重农政策的密集出台和各级党委、政府对种业的高度重视,对农业企业既是一场考验,也是一次难得的展翅试翼发展机遇。

当前,种子为什么会获得“芯片级”待遇?种业变局下,种企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十四五”时期,山东种业将如何布局?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山东种业集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段友臣。

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山东国资》:当前,种子问题为什么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段友臣: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

粮食,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全。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其实还有下半句,“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全人类。

”历史也反复证明:国家的兴衰与存亡,有时只在一粒种子之间。

粮食、种子等农产品资源,历来都是大国之间竞争博弈的重要武器,更是近年西方国家限制中国崛起的“撒手锏”。

远的不说,发生在2003-2008年的中美大豆战争,生生把中国从大豆净出口国打成了净进口国,这就是我们为粮食战争付出的代价。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严重下滑,粮食和食品供应危机加剧,粮食和种子的极端重要性更加凸显。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浅析我国种业的发展现状

浅析我国种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班级:种子112班姓名:徐海飞学号:113137230我国种业的发展现状种子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种业是农业基础性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战略性的产业。

种子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世界农业,特别是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

中国农产品有效保证了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稳定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供应,以及价格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种子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中国种业发展成为农业领域市场化程度最好的产业之一,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种子市场蓬勃发展,种子企业遍地开花;但种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种子生产、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1 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来,国内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种子企业产权开始呈现多元化格局,出现了一批育繁销一体化企业,外资企业达到近70家。

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日渐突出,涌现出一批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子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催生了一批种业股票上市公司,中国种业开始呈现产业化雏型。

(1)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2000年以前,我国种子经营机构63000多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国有种子公司2700多家,其它各种类型种子公司,包括各级科研院所和育种站60000多家。

《种子法》的实施,打破了政策的壁垒,丰厚的利润引得各路资本纷纷进入,种子企业数量迅速增长。

据农业部统计,到2006年8月,种子经营企业大致在70000家左右,委托销售公司(门市)20万家以上,其中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80多家,外资企业70多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8500多家。

种业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明显特征,有改制的股份制种子公司,也有新兴的民营种子公司,还有科研院所开办的种子公司等。

浅谈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张晓1,崔建藏2,李高成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种业发展现状、总结我国种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现阶段我国种子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种业;现状;问题;发展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年种子总用量约为125亿公斤左右[1],经营量45亿公斤,总销售额在200-300亿元,约占世界销售额的10%-20%,市场经营额位居世界第二(美国46亿美元居第一),而种子市场的潜在价值在500亿元以上,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种子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中国种业发展成为农业领域市场化程度最好的产业之一,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种子市场蓬勃发展,种子企业遍地开花;但种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种子生产、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

面对拥有雄厚资金和技术的外资种业的大举进入,如何克服不足,寻求种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来,国内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种子企业产权开始呈现多元化格局,出现了一批育繁销一体化企业,外资企业达到近70家。

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日渐突出,涌现出一批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子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催生了一批种业股票上市公司,中国种业开始呈现产业化雏型。

1.1 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2000年以前,我国种子经营机构63000多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国有种子公司2700多家[2],其它各种类型种子公司,包括各级科研院所和育种站60000多家。

《种子法》的实施,打破了政策的壁垒,丰厚的利润引得各路资本纷纷进入,种子企业数量迅速增长。

据农业部统计,到2006年8月,种子经营企业大致在70000家左右,委托销售公司(门市)20万家以上,其中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80多家,外资企业70多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8500多家。

中外生物育种存在三大差距!

中外生物育种存在三大差距!

中外⽣物育种存在三⼤差距!在《种⼦法》施⾏20年之际,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开展种源'卡脖⼦’技术攻关,⽴志打⼀场种业翻⾝仗”。

2021年,《种⼦法》再次迎来修订。

8⽉20⽇闭幕的⼗三届全国⼈⼤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种⼦法(修正草案)》。

这⼀天也正是《国家级⽟⽶、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 年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反馈截⽌时间。

从中央将种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到国家进⾏修法,再到⾏业修订审定标准,可以看出本轮种业改⾰的核⼼旨在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由于中国种业产业化历程较短,进⼊市场化阶段才21年,确⽴种业企业成为育种创新主体地位也才10年时间,还⽆法跟已有70-80年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史的美欧种业相提并论。

26⽇,渤海⼤学管理学院教授靖飞接受第⼀财经记者采访表⽰,在⽣物育种领域,中国跟国际先进⽔平存在三⼤差距,体现在技术的成熟度、复杂度、协同度,不过根源还在于具有⾃主知识产权的基因专利。

他认为,中国必须投⼊更多精⼒、财⼒,去发现具有市场竞争⼒的商业性状基因,未来才能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中外⽣物育种存在三⼤主要差距根据ISAAA(国际农业⽣物技术应⽤服务组织)公布的全球⽟⽶和⼤⾖转基因转化事件相关数据,靖飞总结,当前中国在⽣物育种领域跟国际发达国家存在三⼤主要差距。

他说,在技术成熟度⽅⾯,全球转基因商业化开始于1996年,经过20多年发展,得到批准的转基因事件越发成熟,由多个单⼀转化事件组合成复杂转化事件已经成为常态。

⽐如,科迪华的TC1507单⼀转化事件,参与其他转化事件达到89次,能够有这么多参与事件,说明其成熟并且得到市场认可。

与之相⽐,中国⽬前批准的转化事件还没有经历市场化检验,市场表现到底如何还不得⽽知。

在技术复杂度⽅⾯,转基因事件包含的基因数量越多,意味着其商业性状表达会更好,也意味着实现的技术难度越⼤。

国际上⽟⽶转基因事件包含的基因数量平均达到4个以上,⼀半以上的转基因事件包含的基因数量在5个以上,现阶段多基因组合是常态。

我国种业发展 存在难题 面临挑战

我国种业发展 存在难题 面临挑战


/览 /种 /业
尽 / 在 /大 / 观
2 0 1 3 年 第1 期 一 1 7—
子市场份额 的 3 0 %以上 , 其中水稻 、 玉米种子市场 产品“ 多乱杂” 现象突 出, 种子数量 多 , 但质量好 、 不仅让农 户选种难 , 也 份额超过 5 0 %。优 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对我国农 生产效率高的却寥寥无几 , 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 4 3 %,种业发展为农业生产 让市场监管难上加难。 第三, 种 子研 发 力量 薄 弱 , 科 研 与生 产 脱 节 的 稳定发展、粮食 连续增产和农 民持续增收作出了 现象比较突出。 一方面 , 国内大多数种子企业没有 重要 贡 献 。 中投顾 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认 为 , 国 品种研发的能力 ,即使有研发能力也存在投入不 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原因在于缺乏完善 的知识 以农为本 , 农 以种为先 。 农业生产效率 的提高很大 足、 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但惩罚机制不健全 、 程度上要依靠种子 , 种业在农业 中具有核心地位。 产权保护 , 随着我 国城镇化 、 工业化进程 的加快 , 农业用地面 力度不够 , 致使企业研发新品种 的动力不足 ; 另一 积将更加难 以保障 ,提高粮食 自给率和农业生产 方面,公共科研机构虽有人才、设备等方面的优 但是却侧重于学术论文等方面 的成果 , 缺乏实 效率 7 5 %~ 9 0 %要依靠种子和生物技术 。我 国作 势 ,
也难 以与市场紧密结合。 为粮食生产大国,种业具备广 阔的市场空 间和发 践性 , 展潜力 ,但 目前我国种业发展还存在一些急需改 中投顾问发布 的 《 农业行业投资情报分析及 点评》 指出, 相对 于国内种业企业而言 , 国外种子 善的难题。 先锋等具备强大的科研实 第一 , 种子企业数量多, 规模小 , 整体竞争 力 企业如孟都 山、杜邦 一 尤其在玉米种子研发上 , 外 水平不高。 目前 , 我国持证种子经营企业 7 0 0 0 多 力和雄厚的资金实力 , 家, 种子零售商约 l 8万个 , 但其 中注册资本 3 0 0 0 万元 以上的只用 8 0多家 , 能够 实现培育 、 繁殖新 品种并商业推广 的企业 只有 1 0 0 余家左右 。种子 企业 自身积累少 , 实力弱的现象较为明显 。 相对美 国而言 , 其种子企业只有 5 0 0 家左右 , 企业实力较 强, 集 中度较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业再迎外资作者:麦子
来源:《农经》2019年第02期
在种业再次放宽外商投资准入之时,对早已初具规模的国内种企来说,控制好自身发展节奏最为重要。

2018年7月,国务院发出通知提出取消或放宽种业等农业领域外资准入,很快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新修订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了外资准入空间。

其中,对于农作物种业市场准入的放宽备受瞩目。

日前,农业农村部就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农作物种业召开记者发布会,详细说明了政策的实施细节。

然而,反观资本市场的表现,隆平高科买下联创、丰乐种业推进对四川同路的收购、中化集团成为荃银高科的大股东……几家龙头企业显然并不畏惧即将到来的外资,仍然有条不紊地推进并购扩张增强内力的发展路径。

种业市场“防火墙”的逐步打开,迎接中国种业的未来将会是怎样的图景呢?
开放关键一步
业内人士评价,2018年版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是自首部《负面清单》发布以来,中国首次降低对外商投资中国种业的政策门槛,中国种业再一次迎来开放阶段。

虽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在6月份就已经出台,但农业农村部却在最近才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回答了媒体提问。

从其回答的内容来看,政策解释只是重点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向外界传达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鲜明立场。

农业农村部表示,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发布的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有两个版本,即在全国适用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以下简称“2018全国版”)和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适用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以下简称“2018自贸试验区版”)。

在禁止领域,两个负面清单规定完全相同。

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禁止投资中国稀有和特有的珍贵优良品种的研发、养殖、种植以及相关繁殖材料的生产(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优良基因);二是禁止投资农作物、种畜禽、水产苗种转基因品种选育及其转基因种子(苗)生产。

种植业领域的稻、大豆现阶段仍属禁止外商投资领域。

在限制领域,两个负面清单对外商投资股比要求不同,与2017年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年版)》相比,此次负面清单进行了调整。

“2018全国版”将外商投资种业的作物限制范圍由“农作物”缩减为“小麦、玉米”,要求中方控股(中方持股比例不低于51%)。

“2018自贸试验区版”将外商投资种业的作物限制范围由“农作物”缩减为“小麦、玉米”,要求中方持股比例不低于34%。

根据《种子法》和外商投资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外商投资玉米、小麦种业领域,须进行准入许可;稻、大豆种业禁止外商投资,暂不受理申请。

同时,外商投资种业企业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无论是玉米、小麦还是其他作物,皆需办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许可证申请由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受理审核,报农业农村部核发。

外资并不陌生
种业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较早放开的具有营利性领域。

近年来,我国在传统育种和现代基因育种上都有很大发展,为进一步扩大种业开放奠定了基础。

放开外资后,我国有基础有能力应对竞争。

而此次放开准入将小麦和玉米种子排除在外,有消息称由于小麦和玉米作为主粮,适当保护国内种业的独立是有必要的。

实际上,作为具有领先技术的外资巨头,进入中国种业市场并不是新生事物。

面对凶猛的外资,中国种业并确实有过迷茫期。

杜邦、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为首的四家大型跨国种业巨头自上世纪80年代陆续在中国设立办事处,随着中国入世和种业市场改革,这四巨头逐渐在中国的棉花、蔬菜、玉米等领域拥有越来越多的种植面积,占据了中国种业市场的半壁江山。

1996年,孟山都将转基因抗虫棉引入中国,1998年时,一度垄断了中国95%的棉花市场份额。

而玉米作为我国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最先被外企打开局面的。

2001年,孟山都与中国种业集团合资成立中种迪卡杂交玉米种子有限公司,涉足中国玉米市场。

位居全球种业第三位的先正达于1998年进入中国,将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最新蔬菜科研育种成果带到中国。

2008年3月,农业部正式批准了先正达与河北三北种业公司的合资,先正达正式进入中国玉米种子市场。

全球第四大制种企业利马格兰在中国主要从事蔬菜种子的推广。

2010年,利马格兰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与隆平高科签订合作协议,获授权生产经营玉米种子。

杜邦先锋于2002年在中国拿到四个玉米品种的推广许可证。

通过四巨头最近十几年的扩张不难看出,外资种业公司在蔬菜、棉花、玉米等领域拥有着强势地位。

最典型的就是“先玉335”,美国先锋种业以这一个玉米品种,三家合资公司,60多个试验站,在中国玉米上赚得盆满钵满。

1998年,当时全球第一大玉米种子公司美国先锋种业(1999年被杜邦收购)成立了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岭先锋”),进入中国的玉米主产区东北。

著名的“先玉
335”是先锋种业在华推广最成功的案例。

先锋种业采用的模式是先在铁岭先锋种子研究公司进行本土研发,然后再由合资公司制种销售。

杜邦先锋于2002年12月与中国最大玉米制种企业——山东登海种业成立了合资公司,杜邦先锋持有49%股权。

全球第四大制种企业利马格兰于2007年与湖南新大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利马格兰在合资公司中持股46.5%,而该合资公司为中国最著名的种业公司隆平高科的第一大股东。

“先玉335”主要由这两家合资公司制种销售,敦种先锋负责东北、内蒙古等地春玉米带,而登海先锋则负责黄淮海地区的夏玉米带。

“先玉335”的销售额年年攀升,2009年“先玉335”占到与其成立合资公司的登海种业总销售收入的近六成,利润率超过70%。

该品种的推广面积从2006年的1.7亿平方米骤升至2008年的54亿平方米。

“先玉335”凭借出芽率高脱水快、丰产性好和收购价格高的优势,即使其价格数倍于中国玉米种子均价,仍深受种植户欢迎,2012年时达到顶峰4217万亩,目前仍为我国第二大玉米品种。

与此同时,通过合资的方式,外国种企也成功地进行了资本层面的扩张。

目前,我国几大著名的种业上市企业,敦煌种业、登海种业、隆平高科等均有“洋资本”的身影。

像敦煌种业和登海种业,和先锋成立的合资企业更是成为他们最赚钱的子公司之一。

走好自己的节奏
外资种企在国内的快速扩张,也一度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忧虑,认为外国企业将垄断我国种业市场,给我国粮食安全形成威胁。

但开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在外资大举进入中国种业市场的同时,本土种业也积累起了大量的资源、技术、经验以及人才。

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马淑萍认为:“跨国企业理念先进,拥有优良品种和技术,有样板在身边可以学习。

”曾经的合资模式,也的确让中国种业整体水平获得加速提升。

1997年4月22日,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种业上市公司的第一股。

而截至目前种业上市公司己达到55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为八家,海外上市企业为一家(奥瑞金)。

其余种业公司主要在新三板上市。

资本的助力,让我国种企的发展如虎添翼。

隆平高科更是在2017年跻身全球种业前十強,公司当年营业收入为31.9亿元。

品种保护制度和大量资本进入是推动世界种业发展的核心因素,随着我国种业转型发展,兼并重组也持续活跃。

兼并重组是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是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也是种子管理部门改变种子企业“多、小、散、弱”局面,改进种子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

像隆平高科、农发种业、垦丰种业等都通过兼并实现了规模扩张,不断增强企业的实力,也使得中国种业集中度不断加大。

在国内苦练内功之后,我国种企也开始了向国外巨头的“逆袭”。

2017年10月,中信农业基金以11亿美元收购陶氏益农在巴西的玉米种子业务,隆平高科出资4亿美元参与了交易。

2017年,中国化工斥资480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农化公司、全球第三大的种子公司瑞士先正达,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并购的标杆。

同年,中国化工又从中粮集团手中收购荷兰粮食与种子巨头Nidera。

进入新阶段,中国上市种企对于资本的运用也更加熟练,兼并重组也从早期的规模扩张型逐步发展到优势互补、科研协同等方面。

以近期最受瞩目的隆平高科收购联创科技为例,通过注入优质玉米种子资产,隆平高科将延伸在国内玉米种子行业的布局,在战略上打造国内玉米种子新贵,水稻业务达成“双轮驱动”,为公司未来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6年中信集团入主隆平高科,被视为资本为我国种业发展的助力。

而今年,国资对荃银高科的收购,也被视为种业强筋健骨的标志。

中化集团旗下中化现代农业收购荃银高科,为其打造的种植业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补上了关键的种业一环。

未来,中国种业的发展也必然置身于更加庞大健全的大农业的产业链中。

中国种业的市场环境变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环境变了,中国的种企也变了。

今天即使面对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相信中国种业的发展步伐也不会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