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评析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的作品分析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的作品分析1. 引言1.1 介绍《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作品的背景和主题《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是一部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主题的交响音乐作品。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阳曲县乔家村,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建筑群之一。
这座宅院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宝库”。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的主题即是表达乔家大院这一传统建筑的美丽与庄严,以及其中蕴藏的丰富情感和历史故事。
作曲家通过音乐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乔家大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建筑风格,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奇妙韵味和气质。
在这部交响组曲中,第六乐章“远情”更是突出了乔家大院所蕴含的远古情感和家族情谊。
通过动人的旋律和悠扬的音调,作曲家将乔家大院的历史与情感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氛围。
本乐章所表达的“远情”,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缅怀和传承,也描绘了乔家大院丰富的人文风情和家族情感。
通过音乐,观众可以感受到乔家大院所传达的远古情怀和家族情感,体验到乔家大院独特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
2. 正文2.1 乔家大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乔家大院是中国山西省晋中市常家庄乔家大院的俗称,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代封建家族住宅建筑群。
乔家大院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一处庙堂林立的巨型四合院建筑群。
乔家大院是中国北方地区较为罕见的以木结构为主的大型封建建筑,被誉为“北方四大名宅”之一。
2.2 交响组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其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都体现了对乔家大院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乔家大院作为中国传统古建筑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乔家大院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一座庞大而精美的古建筑群,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作者:王添晨来源:《北方音乐》2014年第16期【摘要】《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是赵季平先生历时3年于2007年4月完成的作品。
该作品是根据赵先生创作的影视音乐作品《乔家大院》电视连续剧中的影视音乐改编创作而成的交响组曲,是中国民族交响乐的里程碑。
【关键词】赵季平,交响组曲,里程碑赵季平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创作了大量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在中国乐坛极具代表性。
赵季平的音乐作品扎根于中国的民族音乐,取材于民间音乐、创作于民间音乐、升华与民间音乐。
弘扬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为中国的民族交响乐奠定坚实的基础。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是赵季平先生历时3年于2007年4月完成的作品。
该作品是根据赵先生创作的影视音乐作品《乔家大院》电视连续剧中的影视音乐改编创作而成的交响组曲。
是中国民族交响乐中的一部交响巨作。
作品完成后在中国北京宝利大剧院首演,由北京爱乐乐团演奏。
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音乐界内外人士的极大称赞和好评。
是近代民族交响乐的一部划时代作品。
一、作品的来源《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所用的音乐素材基本都是取材于《乔家大院》电视剧音乐。
以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影视音乐元素为基础和素材,描绘了一代传奇晋商乔致庸弃文从商,怀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故事,由“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组成。
这些音乐素材都是来自于民族民间音乐特别是山西民族民间音乐。
如极具山西地方特色的晋胡和二股弦,山西民间山歌曲调。
使作品烙上了浓郁的山西风格。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音乐元素取材于影视音乐作品《乔家大院》电视连续剧中的影视音乐。
第一乐章“序曲”的音乐元素取材与影视作品《乔家大院》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远情”。
音乐缓缓展开,强弱对比的演奏扣人心弦的旋律描绘了主人公乔致庸的奋斗历程。
第二乐章“立志”的音乐元素取材于影视作品《乔家大院》影视音乐中的“立志:青年乔致庸”。
从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音乐分析看赵季平影视音乐的处理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从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音乐分析看赵季平影视音乐的处理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二O一四年月日目录摘要 ............................................................................................................ I V ABSTRACT (V)绪论 (1)一、赵季平介绍 (1)二、《乔家大院》交响组曲创作分析 (1)三、《乔家大院》交响组曲 (2)(一)创作过程介绍 (2)1、《乔家大院》电视剧音乐 (2)2、《乔家大院》交响组曲 (2)(二)选材与曲式分析 (3)1、音乐素材 (3)2、《乔家大院》交响组曲音乐素材来自于民族民间音乐 (4)四、《乔家大院》交响组曲各乐章音乐分析 (4)(一)“序曲”音乐赏析 (4)(二)“立志“音乐分析 (5)(三)“爱情“音乐分析 (5)(四)“商路“音乐分析 (6)(五)“炼狱“音乐分析 (6)(六)“远情”音乐分析 (7)五、《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和声 (8)(一)和声的构成 (8)(二)和声的连接 (8)六、《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艺术分析 (9)(一)民族调式与西洋调式综合运用 (9)(二)和声的民族色彩浓厚 (10)(三)多段式曲式机构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摘要《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是赵季平先生创建自己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电视剧音乐为基础与创造材料,适应创建交响组曲,其中获得三项多年的精心建设, 2007年完成年。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介绍清代山西商人介绍了乔致庸的情感和销售业务的经验,“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包括六个乐章。
《乔家大院》植根于民族民间肥沃的土地,采用传统工艺和创意相结合的方法。
创意技巧行为:调整,以减少该国的主要用途风格,同时也采用宫调,微调和调整角度等民族和西方调整,同时使用堆叠三个主要堆积度五度,混合三度与堆叠的和声组成的五度,不强调和谐和功能,重点是旋律和颜色和性别;音乐形式主要表现为使用多机并联结构具有单一的音乐三部曲的形式,采用双管适配器准备与西方民族乐器乐团编制混合,同时加入了独奏,与唱诗班唱歌。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的作品分析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的作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进行作品分析。
在介绍了该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概括了其内容。
接着在通过对乔家大院的历史背景分析,揭示了作品中远情主题的表现方式,并对乐章结构、节奏、旋律、和声等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
探讨了乐曲如何通过情感表达手法来传达远情主题。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作品的特点与价值,并展望了作品的未来发展方向。
整篇文章将全面解析这部交响组曲,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音乐作品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作品分析,历史背景,音乐作品,乐章结构,节奏,旋律,和声,情感表达,特点,价值,发展方向1. 引言1.1 介绍《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的背景《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是一部由中国著名作曲家张三亚创作的交响乐作品。
该组曲以中国传统豪门乔家的历史为背景,通过音乐表达了乔家家族的兴衰沉浮、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远在他乡的思念之情。
乔家是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门第的大家族,他们在清朝时期是山东省的显赫世家,拥有庞大的家族财富和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家族内部的矛盾,乔家逐渐走向衰落,最终破产。
这段历史上的真实故事为张三亚提供了创作灵感,他通过音乐将乔家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让观众感受到这个家族的辉煌和悲剧。
《第六乐章:远情》是整部交响组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它描写了乔家成员分别远离家乡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乐曲运用了富有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旋律和和声,通过悠扬动人的音乐语言,展现了远方的凄美和乡愁。
整个乐章充满了沉郁的情感和思乡之情,令人深受触动。
1.2 概括作品内容《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是一部描写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音乐作品。
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将远情的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作品以乔家大院为背景,展示了乔家族人在异乡的情感纠葛和思乡之情。
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评析
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评析2007年6月16日,在北京保利剧院,赵季平创作的《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首演。
此后,如同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之在2006年热播不已一样,在2008年北京的舞台更是热演不止。
对“交响组曲”这一西方音乐体裁的运用,显示了赵季平的高妙。
凭借组曲形式,作曲家描绘了一幅幅浓墨重彩且又情趣生动的风俗画卷,展示出作曲家娴熟的纯器乐音乐创作思维,以及一位中国作曲家对西方音乐形式的地道诠释。
一、音画主题对接:院有多大?尘缘苦短《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创作蓝本,来自于作曲家为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而写的音乐。
作品讲述了一个晚清末年经商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山西商人乔致庸正直、善良、智慧的形象。
这是一位集义、信、利于一身,且把利排到最后,在逆境中求生,在竞争中取胜,富了不忘周围乡亲,更没有忘记报效国家的中国商人。
作为全剧的主线,旁生出的枝蔓则展现了主人公充满矛盾的生活步履:原本是个读书人的乔致庸,对做生意根本不感兴趣。
兄长去世,使乔家面临破产,不得已从京城的考场上跑回家,无奈步入经商之途,并因之牺牲了青梅竹马的爱情。
商路漫漫,难消乔致庸的执著;忍辱负重,告诫人们“学经商先要学会做人”的道义。
音乐在表现情节时也基于一条主线在发展。
对接故事情节,音画互映,相得益彰。
而且,在很多时候,跌宕起伏的音乐还告诉了我们许多剧情中所没有或者没法展开的内容:譬如晋商精神,晋商文化,以及特殊的地域特有的审美意识与心理需求表现等。
作品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作曲家独特的影视音乐创作观念。
院有多大呢?无论设备多先进或者制作技术多高超,影像能表现的内容都会受到局限,永远也只会停留在演绎故事进程的现实空间为立体的三维空间上。
倘若要表现更深层次的东西,譬如超出剧情的现实发展、超出人物现场的具体情感状态、画面没法表现出的隐性情节等,则只有音乐能够胜任。
凭借音乐来为影视艺术开拓出具有深广意义含量的“四维空间”,完全可以帮助导演实现对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刻画和环境描绘之外的文化意蕴、哲理意味,以及潜意识中的一些不可言表的智慧和感悟刻画。
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山西民间音乐元素
1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6种融合形式操作简单,对于音乐创作者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很多交响组曲之中,民间音乐元素都是采用的这种融合方式[6]。
第二种常见的融合方式就是将民间音乐元素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再将其融入到作品之中。
这种融合形式对于音乐创作者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创作者非常深入的了解民间音乐形式,能够扬长避短,对其进行充分消化吸收。
但是也正是基于此,这种经过消化和吸收之后在融入的方式,能够大大提升交响组曲的艺术效果,更加彰显民间音乐的魅力,交响组曲《乔家大院》就属于这种形式。
在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之中,很多细节之处都可以感受到创作者深厚的音乐功底,交响乐和山西民间音乐实现了无缝衔接,已经融为一体。
另外,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之所以受到广泛的欢迎,除了创作者音乐功底深厚,对于山西民间音乐的把握深刻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之中运用了十分丰富的山西民间音乐元素,音调和旋律十分丰富,不拘泥于单一的音乐形式,对于民间音乐原始素材的运用也恰到好处,这主要得益于创作者前期的素材积累[7]。
并且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音乐构思十分巧妙,尤其是其中的乐节、乐句等部分,都融入了山西民间音乐特有的演奏手法和旋律特征,最终给人们呈现的,是一个极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交响组曲《乔家大院》。
三、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作品的重要意义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代表了交响乐和民间音乐结合的巅峰,这个作品的成功,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民间音乐元素和交响乐之间有着很大的共融空间,这也是对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更好发展,对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同时也表明,山西民间音乐在新的发展时期,仍然既有十分明显的艺术价值[8]。
试想,如果没有山西民间音乐元素加入到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之中,是否还会有同样的艺术效果?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正是由于山西民间音乐元素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才能更好的体现出《乔家大院》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心态特点,如果没有山西民间音乐元素作为点缀,交响组曲《乔家大院》就像失去源头的水,难以达到如今的艺术效果。
《乔家大院》主题曲《远情》创作剖析word精品文档5页
《乔家大院》主题曲《远情》创作剖析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播出后,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由易茗作词、赵季平作曲、谭晶演唱的主题曲《远情》更是在观众的心灵中引起了强烈地震撼。
《远情》深邃优美如泣如诉的旋律久久萦绕在脑际,不绝于耳,给观众带来久远的回味和美的享受。
《乔家大院》的音乐深受大家的喜爱,获得了群众和领导的高度赞誉。
最近中国音乐家协会遵照中央有关领导指示,配合作者将其主题曲和音乐改编成交响乐,由此,可见《乔家大院》音乐的成功创作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影视作品是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综合艺术。
音乐不过是其艺术形式中的一个门类而已。
但由于音乐具有影视作品除视觉外的听觉感受,更具有用视觉或语言或其它艺术形式无法诠释的抽象的意识形态的独特作用,它配合着画面给人以立体的想象,将影视作品的欣赏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具有思维空间的高度。
因此,影视作品中音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影视作品的优劣。
这之前已有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供我们参考。
《远情》主题曲的成功创作经验。
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与借鉴,为此,特对其创作思路及创作手法作一剖析。
《远情》鲜明准确的音乐主题赵季平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曾创作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深受人民的喜爱。
由于他长期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这片土壤,对民间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和透彻的了解。
他的创作思路清晰。
创作态度严谨,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总有独特之处。
作曲家赵季平对影视剧《乔家大院》的发生地――山西的民间音乐、地方戏剧等作了大量的研究,在山西地方音乐素材的基础上结合山西晋剧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独特风。
此主题保留了原音乐素材纯四、五度跳进后级进,旋律线条起伏与舒缓的基本特征,忠实地记录和提升了山西地方音乐的韵味和特性。
它是音乐主题,又是《远情》的背景音乐,它像满面尘土走来的鼓乐队,又像一群历经磨难的沧桑人。
细细品味,它似一幅画卷。
准确地勾画出了山西《乔家大院》乔致庸等人在旧时商战中的悲怆命运和曲折经历。
交响音乐民族化的美——《乔家大院》民族交响组曲评析
作者: 张萍
作者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出版物刊名: 音乐创作
页码: 126-12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2期
主题词: 赵季平;乔家大院;民族交响组曲
摘要:赵季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他的创作思路清晰、创作态度严谨、创作思想独特和创作手法独具一格。
《乔家大院》民族交响组曲是赵季平先生以自己创作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电视剧音乐为基础和素材,改编创作而成的交响组曲。
《乔家大院》民族交响组曲描写了清朝末年山西商人乔致庸一生的经商经历和传奇色彩,全曲由“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六个乐章组成。
该作品创作与演出的成功.不仅为我们如何借鉴和应用民族音乐素材进行交响乐创作带来启发.更对我国的交响乐创作有很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乔家大院》
赏析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原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是清代晋商的代表人物乔致庸的宅院。
因其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故被学者称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是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依据自己创作的同名电视剧音乐改写而成。
他在创作电视剧《乔家大院》音乐时,深受晋商文化的感染,产生了创作《乔家大院交响乐》的想法。
经过三年潜心创作,终于完成这一反映晋商文化的巨作。
全曲共分为《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六个乐章,以春夏秋冬四季的色调变迁作为立志、爱情、商路、炼狱四幕的舞美主线,通过不同力度的演奏和不同乐器的交叉对比而演绎晋商精神的音乐作品。
在《序曲》和《远情》两个乐章中,谭晶领衔独唱,邓建栋二胡独奏。
此曲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体现时代性,音乐形象丰满传神,音乐画面古朴清新,达到了雅俗共赏、美善统一的境界。
乐曲以民族交响乐的形式表现晋商精神,晋商文化深深融入在起伏跌宕的音乐声中。
它以富有弹性的内在节奏和干练有力的弦乐支撑,勾勒出年轻主人公在家族濒临破败的危急关头担当起重振家业的重任,树立诚信经商的晋商理念;用优美动听的旋律与苦涩、凄怆的基调,乐队与独奏乐器问答式演奏,演绎主人公坎坷甜蜜的爱情;通过明亮节奏的逐渐丰满壮大,来谱写主人公“货通天下”的壮志情怀;板块状的音乐结构,沉重的基调、大线条的音乐,通过不同调性逐渐靠近主体音乐来表现主人公的起起落落和历尽磨难后,依然理想不屈不挠的晋商性格、晋商情怀。
在乐器的安排方面,除了传统的民族乐器外,还采用了具有浓郁山西地方特色的乐器:晋胡和二股弦,使之与交响乐队结合,完美的融入了中西方音乐。
聆听此曲,不仅可以领略到晋商的铮铮风骨,还能感受到团结奋进、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开放独立、博爱仁义的大国情怀。
作为一名新型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1)歌唱技能。
歌唱技能是音乐教师的重要基本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充满激情的范唱让学生体验歌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帮助并引导学生自信、大方、自然、富有表现力地歌唱。
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调式运用
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调式运用作者:王安军来源:《云梦学刊》 2014年第1期王安军(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湖南岳阳 414006)摘要:《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是赵季平以自己创作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电视剧音乐为基础和素材,改编创作而成的交响组曲。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描写了清朝末年山西商人乔致庸一生的情感与经商经历,由“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六个乐章组成。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素材植根于我国民族、民间的沃土,采用了传统作曲技法与现代作曲理念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在调式上主要运用了民族徵调式,同时也有宫调式、角调式等民族调式以及西洋调式的运用。
关键词: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民族调式;综合运用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14)01-0059-03通过对《乔家大院》交响组曲在调式方面的详细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赵季平在该作品的创作理念、创作技法和创作手法上的一些经验,期望能为我们的民族风格交响音乐创作贡献绵薄之力。
该作品的调式是民族调式与西洋大小调调式的综合运用,主要运用了G宫系统的G宫民族调式和D徵民族调式;A宫系统的E徵民族调式;bB宫系统的E角民族调式;bE宫系统的bB徵民族调式。
西洋大小调调式主要运用了G大调、D大调、bB大调与d和声小调、c自然小调、g自然小调、d自然小调、a旋律小调、d旋律小调。
一、各乐章调式、调性布局该作品占主导地位的是民族调式,出现最多的调式是徵调式,其次是宫调式、羽调式、角调式。
在第二乐章“立志”与第五乐章“炼狱”中,集中运用了西洋大小调调式。
全曲各乐章的调性呈现民族调式与西洋调式交替进行的布局。
二、音乐素材的调式特点该作品许多素材的调式是几个民族调式的综合,从一个调式始,经过调式交替或转调,结束到另外一个调式,使旋律充满了活力与发展的动力。
1. “a”素材始于G宫民族调式,调式交替到D徵民族调式结束。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的作品分析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的作品分析《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是由著名作曲家赵孟頫创作的一首交响乐曲,该乐曲以乔家大院为灵感来源,展现了中国古建筑之美和古老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从音乐结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对这首交响乐曲进行深入分析。
从音乐结构来看,《远情》这一乐章采用自由奏鸣曲式,又称为ABAC结构。
整个乐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A部分为主题的呈现,第二部分B部分为中间部分的铺垫,第三部分C部分为主题的再现。
在A部分中,乐曲开始以温柔的音响描绘出远方的景象,带给听众深深的思考;B部分则以较为动感的音符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描述远方的人们的热情与活力;C部分呈现了A部分的主题再现,并在旋律上进行了变异,体现了作曲家对远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整个乐章结构严谨,音乐过渡自然,情感表达明确。
从旋律上来看,《远情》的主旋律优美动人,整个旋律线条流畅自然。
赵孟頫在乐曲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采用了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吉他、琵琶等乐器,使得乐曲在旋律上充满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味。
乐曲中的和声运用也非常丰富多彩,极富情感表达力。
整个旋律不断变化,时而动感奔放,时而悠扬缠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节奏的处理也是《远情》乐曲的一大亮点。
赵孟頫在乐曲中运用了多种不同的节奏,如快速的小节奏和缓慢的大节奏,使得整个乐曲充满了活力和节奏感。
尤其是在B部分中,节奏起到了推动乐曲情感发展的作用,让听众能够真正感受到远方情感的奔放和深情。
情感表达是一首优秀乐曲的灵魂所在,《远情》在情感表达上更是令人折服。
赵孟頫通过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方面的处理,将远方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个乐曲中充满了对远方的眷恋、深情和向往,让人听后仿佛就置身于迷人的远方景象之中。
尤其是乐曲中的高潮部分,赵孟頫通过乐曲的编排和音乐的发展,将远方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听众在情感上获得了充分的共鸣。
《乔家大院》音乐的民族特征
《乔家大院》音乐的民族特征摘要:电视剧《乔家大院》谱写了乔致庸的人生篇章,也诉说着百年前晋商创业的艰辛。
作曲家以富有地方色彩和民族特征的曲调为整部作品的艺术魅力增益良多。
波澜壮阔的主题曲和巧妙搭配的乐器组合提升了电视剧的审美境界,也使得人物形象更趋完美。
关键词:乔家大院;晋商;音乐特色;音乐是一部电视剧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以观众不易察觉的方式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提供了全新的方式,为观众把握作者试图借助电视剧传递的情感内涵。
一部《乔家大院》谱写了传奇晋商乔致庸的人生篇章,也成就了男女主角的幸福婚姻,但更为令人神往的则是穿插于剧情发展背后的音乐作品。
电视剧《乔家大院》的音乐由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担纲,他随后用半年时间将整部电视剧的音乐浓缩改编成为大型《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使得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的音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
一、波澜壮阔的主题曲电视剧是融合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集合体,演员阵容、叙事手法、拍摄技巧和音乐创作都不可忽视。
尤其是电视剧主题曲的选择尤为重要,它是以音乐的形式对整部艺术作品的审美内涵进行全面概括。
在陌生化的艺术手法运用和高超的情感凝聚中,主题曲为观众理解电视剧的情感内核、以及深化人物形象都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电视剧《乔家大院》中,赵季平先生创作的主题曲并命名为《远情》。
歌曲由青年歌唱家谭晶演唱,旋律一响起,观众仿佛瞬间被带入了晋商艰难跋涉的人生旅途。
当他们穿行在南至滇南、北至蒙古恰克图的“茶马古道”上,悠扬的驼铃、拨动的算珠汇集在一起,这就是主人公乔致庸人生中最常见的场景。
世人常言“山西老抠能聚财”,带有对晋商的“”污蔑。
更多的人只是看到了他们风光的一面,却很难想象他们撇家谋业的艰辛、远离亲人的酸楚。
一曲《远情》寄托了家中翘首以盼的妻儿对丈夫、父亲的深情,一曲《远情》讲述了奔赴打磨的男儿对家人的渴望。
总的来说,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题曲“以其抒情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通过极富民族特性和地域色彩的音乐语言,突出了电视剧‘人生‘和’理想‘的主题内涵,刻画了一个善良、正直、诚信、有情有义、具有高度民族责任感和爱国心的清末商人形象。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的作品分析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的作品分析作者:李子亭来源:《北方音乐》2020年第03期【摘要】《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由赵季平先生作曲,易茗先生作词,是为电视剧《乔家大院》创作的一部影视音乐交响作品,也是赵季平先生影视音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作为本民族交响组曲的最后一个乐章,旋律动听流畅,歌词感人肺腑,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别具山西民间音乐特色。
本文以《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为研究对象,此作品简介、创作背景、创作特征和艺术特色这几个方面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作品的创作特征、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为读者理解该作品以及如何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创作特征;艺术特色;情感内涵【中图分类号】J676;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 (2020)03-0076-03【本文著录格式】李子亭.《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六乐章:远情”》的作品分析[J].北方音乐,2020,02(03):76-78.1976年到21世纪初,是我国交响乐蓬勃发展的阶段,各种交响乐形式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包括本文要提到的“交响组曲”。
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交响组曲》作为赵季平先生影视音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多年来坚持走民族化交响乐创作道路的思想和他精神世界浓郁的故土情结,研究该作品对于探讨如何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很有意义。
(一)作曲家简介赵季平,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1945年8月生于甘肃省平凉市,先后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他是广袤的黄土地上养育的音乐骄子,也是一位身兼数职,一直为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而奔走的社会活动家。
是目前我国影视音乐界获奖最多、奖次最高的音乐家,被称为“中国音乐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创作了《好汉歌》《天时地利人和》《笑傲江湖》《还我一个太平天下》等音乐佳作。
论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创作特征及艺术风格
58Leabharlann (三)配器特点 在整个交响组曲的配器中,作曲家巧妙的加入晋胡、二股弦, 表现出浓重的民族韵味及晋中地区的民间特色。这种加入色彩性乐 器的配器手法,将人带入到音乐的情景,并表现出历史沧桑的画 面。在二股弦与管弦乐队的配器方面,作曲家巧妙的将两者结合处 理,二股弦以强力度的中景形式在管弦乐队弱力度远景的陪衬下出 现,两者动静结合,使得音乐更为流动。 三、《乔家大院》的创作特征和艺术风格 在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创作方面,作曲家对作品的曲式结 构、旋律发展手法、配器等内容进行了新的创新,并将现代的作曲 技法与传统技法相融合,完美的诠释了作品的内容,赋予了作品的 新的逻辑性、思想性;在艺术风格方面,作曲家巧妙的将民族因素 运用其中,充分的表现出作品的民族性。 (一)创作特征 在音乐发展手法方面,作曲家运用三音组(G、A、D)的核心 动机贯穿全曲,以移调、模进、重组等的方式,将核心动机充分的 发展;在调式调性方面,作曲家没有运用传统共同和弦的转调的手 法,而是采用导音级进式的转调手法;在曲式结构方面,以多段式 的发展手法组成三部曲式,整体呈现出“起承转合”的形式;在和 声方面,广泛的运用三度、五度叠置的特点,横向进行上弱化了和 声的功能进行,强调了和声的色彩性;在配器方面,合理的运用民 族色彩性乐器,渲染了音乐的情感。 (二)艺术风格 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音乐素材取材与山西民间音乐,作曲 家以娴熟的创作手法、丰富的创作经验,巧妙地运用色彩性乐器、 人声、管弦乐队,营造出新的“交响乐民族化”的效果,充分地表 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和谐美、朴素美”。同时,色彩性乐器的晋 胡和二股弦与交响乐队的结合,也使得作品的民族性与艺术性完美 融合。整部作品中不同性格的主题在交响套曲中强烈的对比,也为 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四、结语 作曲家采用中西融合的创作方式,巧妙地用音乐表现了作品的 内容,为我们展现了如何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交响曲这一体 裁,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经验和参考的价值。同时,作品一经上演 所获得的极大成功,也充分地体现了采用本民族的历史素材创作的 恰当性和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是中国音乐创作的土壤和基石。■
二胡曲《乔家大院——爱情》演奏诠释及情感表达
049[摘 要] 二胡属于弓弦乐器,它的音色委婉细腻、犹如人声,因此在情感表达方面更容易打动人心。
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在《乔家大院——爱情》中融入了许多山西民间音乐元素,更好地体现出浓郁的山西地方音乐特色。
从二胡的演奏技巧及情感表达出发,以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爱情》为例进行分析,以提高演奏技巧,进一步丰富乐器的表现力。
同时学习作曲家传承并创新的精神,为山西本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关 键 词] 二胡;演奏技巧;情感表达;音乐特色二胡曲《乔家大院——爱情》演奏诠释及情感表达韩永鑫 马凌云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被称为“中国音乐里程碑式的人物”。
赵季平先生的创作扎根于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代表作品包括为电影配乐的作品《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为电视剧创作的音乐《大宅门》《乔家大院》、琵琶协奏曲《祝福》、舞剧《长恨歌》等。
其中,《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是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长篇小说《乔家大院》是周秀海先生以真实历史人物乔致庸为原型创作的,于2006年搬上大荧幕,赵季平先生为其创作的影视配乐堪称影视音乐的经典之作。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则是赵季平先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编创作而成的交响组曲,完成于2007年。
作品充分挖掘和运用民间音乐素材,凸显了山西独特的地域风情,形象地描绘出主人公乔致庸浓墨重彩且又感天动地的人生画卷。
作品共分为《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六个乐章,精准地刻画了各乐章的主题内容,具有浓郁的山西地方音乐风格。
一、《乔家大院——爱情》的二胡演奏诠释在《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第三乐章《爱情》的创作中,赵季平先生将民族弓弦乐器二胡与大气磅礴的西洋乐队相融合,中西合璧、交相辉映。
音乐旋律结合祁太秧歌等山西民间音乐元素,既有浓郁的山西地域特色,又展现出西方交响乐的气势。
赵季平先生用二胡模拟人声的特色将其谱写成二胡协奏曲,并发挥二胡细腻、委婉的特性,用音乐刻画了主人公乔致庸因大哥的去世不得不放弃科举考试,扛起从商兴家的重任,又不得不为了开辟商路,放弃青梅竹马的恋人,而迎娶富甲一方的陆家之女,体现出第三乐章“爱情”的情感纠葛。
赵季平《乔家大院》民族交响组曲探讨
赵季平《乔家大院》民族交响组曲探讨作者:胡志勇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7期【摘要】《乔家大院》这首民族交响组曲是我国知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根据同名电视剧中的音乐素材为基础所改编创作的交响组曲作品。
这首民族交响组曲运用现代创作理念结合传统创作技法的创作手法给予了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将从创作技法、技法的创新以及民族元素的运用这三方面对这首民族交响组曲进行细致的介绍,以期能为我国的民族交响乐创作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赵季平;《乔家大院》;民族交响组曲赵季平先生根据同名电视剧中音乐元素所改编创作的《乔家大院》民族交响组曲创新了民族交响组曲的创作技法,给予了观众耳目一新的听觉感受,也是对我国民族交响组曲的重要革新,而他在组曲中对民族元素的巧妙运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作品更加灵动的生命力。
一、创作技法的运用《乔家大院》这一民族交响组曲的创作技法主要分为发展手法、创作技法和作曲技法三个方面,其中发展手法方面主要采用了“核心动机”的方式;创作技法方面只要采用了“同头换尾”的方式;而作曲技法方面主要采用了“顶针式”和“重复式”的方式。
同时赵季平先生还在创作中巧妙地融入了民间传统音乐的元素,赋予了该组曲浓重的民族特色,使乐曲在表现方面更加充满了凝聚力。
该组曲的整体风格呈现出了一种清新的格调,就如同是被尘封了许久的记忆般会使听众由内而产生一种亲切感。
而在调式的运用方面,该交响组曲除了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调式之外,还创新的结合了西洋音乐的调式,并通过“模进转调”和“休止转调”这两种转调的方式赋予了乐曲更加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乐曲在包容了中国乐曲的宏伟气派同时又呈现出了一种西洋特色。
在乐曲的合成方面,作曲者采用了“三度”和“五度”的分别叠置和混合叠置,呈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而和弦转位这一独特技巧的运用使得音乐的高音部体现为了一种“四度音程”,则更加体现乐曲所包含的民族特色。
同时作曲者在进行和声的连接时弱化了和声的功能,而增强了旋律与和声之间的配合,并增强了对比在其中的用度,使乐曲更加富有民族艺术特色。
中国爱乐两种风格解释中国文化 “泼墨”演奏《乔家大院》和《大地之歌》
作者: 伦兵
出版物刊名: 北方音乐
页码: 4-4页
主题词: 乔家大院 风格 二胡演奏 民族交响乐 乐团 交响乐队 优美旋律 泼墨 中国作品 中国文化
摘要: 一声声《远情》的优美旋律拉开了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主题的音乐会,4月8日晚来到保利剧院的观众在这里感受到乐团演绎的中西两部不同风格关于中国主题的交响乐作品。
赵季平的中国民族交响乐组曲《乔家大院》和马勒的《大地之歌》虽然创作于不同的年代,作曲家的国籍也不同,但在余隆手下,音乐都呈现出国画写意的泼墨感觉。
一部凄美壮烈的民族史诗——评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
一部凄美壮烈的民族史诗——评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
乔家大院》
施雪钧
【期刊名称】《音乐爱好者》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我想,赵季平《乔家大院》的音乐,应该是那时诞生的。
要不,旋律中,哪会有“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的光辉吐露?听《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音乐的灵魂仿佛站在我的面前。
这部长度为三十四分钟的作品,从谭晶那句凄美深情的“尘缘苦短,叹人间路长……”开始那一刻,音乐中所表现出的深度的人性与纯净、凄美与壮烈,震撼着人心,冲击着灵魂,使人沉浮于旋律的情感之中难以自拔。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施雪钧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2
【相关文献】
1.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调式运用 [J], 王安军
2.赵季平《乔家大院》民族交响组曲探讨 [J], 胡志勇
3.彩墨绚烂谱华章——从《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看赵季平影视音乐创作配器 [J],
王安军
4.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音乐分析 [J], 宋曼曼
5.水墨重彩总相宜——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和声运用 [J], 王安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交响组曲《大宅门》《乔家大院》赏析
交响组曲《大宅门》《乔家大院》赏析音乐无国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这些话我们并不陌生。
作为一名普通音乐教育工作者,我注视得最多的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赵季平老师的音乐作品。
赵季平出生于艺术之家,曾开创“长安画派”,他自小就受到了良好艺术熏陶,且自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又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扎实的作曲功底,使他成为当代中国最成功的把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交响乐打造得中西合璧,水乳交融且挥洒自如的第一人。
他的作品,既有民族音乐的精深华美,又不乏西方交响乐的气势恢宏,而鲜明的民族性正是他独有的成功标志。
赵季平老师为数十部影视剧作曲配乐,是目前国内乐坛上获奖最多、奖项最高的作曲家。
但在其众多的影视音乐作品中,单单挑出电视剧《大宅门》、《乔家大院》的音乐改编成交响组曲,可见,他对两剧音乐的偏爱与情有独钟。
大宅门音乐主题凸现出浓郁的“京城文化”精髓,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电视剧《大宅门》是著名作曲家郭宝昌倾力打造的作品。
该剧以浓墨重彩的笔触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典型地表现了京城老字号“百草厅”几代人兴衰乐苦的奋斗历程,既有清朝末期的夹缝求生,又有军阀混战的惨淡经营,更有外敌入侵铁蹄之下的白景琦为代表的铮铮铁骨所无处不在的民族气节。
面对这么一部鸿篇巨制,赵季平老师没有用气势宏大的交响乐,而是出人意料的用京胡作为这部大剧的开篇音乐:,有如国画里的写意手法,简洁明快地把第一音乐主题朴实无华地叙述出来,而那淡淡的京胡弦子下流淌出来的京腔京韵和厚重的京城风情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在以后的四十集剧情里,这个主题音乐或以京胡、或以琵琶并加之板鼓、小锣和钹多次以变奏形式出现,对烘托剧情张弛、刻画人物内心矛盾冲突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极大增强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再看《大宅门》的第二主题音乐:,这个主题音乐,则是完全采用了西方管弦乐气势磅礴的音响效果,在白母下葬与景琦三叔惨死时反复出现,旋律庄严厚重、催人泪下并使人热血沸腾,而使白母的刚毅不屈、德高望重的形象更为丰满感人,景琦三叔一生虽瑕疵不少,但关键时宁死不做汉奸的民族气节得到诠释与升华,高尚人品与民族大义交织,厚重的音响与优美的旋律共鸣,感人肺腑,余音绕梁不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评析2007年6月16日,在北京保利剧院,赵季平创作的《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首演。
此后,如同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之在2006年热播不已一样,在2008年北京的舞台更是热演不止。
对“交响组曲”这一西方音乐体裁的运用,显示了赵季平的高妙。
凭借组曲形式,作曲家描绘了一幅幅浓墨重彩且又情趣生动的风俗画卷,展示出作曲家娴熟的纯器乐音乐创作思维,以及一位中国作曲家对西方音乐形式的地道诠释。
一、音画主题对接:院有多大?尘缘苦短《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创作蓝本,来自于作曲家为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而写的音乐。
作品讲述了一个晚清末年经商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山西商人乔致庸正直、善良、智慧的形象。
这是一位集义、信、利于一身,且把利排到最后,在逆境中求生,在竞争中取胜,富了不忘周围乡亲,更没有忘记报效国家的中国商人。
作为全剧的主线,旁生出的枝蔓则展现了主人公充满矛盾的生活步履:原本是个读书人的乔致庸,对做生意根本不感兴趣。
兄长去世,使乔家面临破产,不得已从京城的考场上跑回家,无奈步入经商之途,并因之牺牲了青梅竹马的爱情。
商路漫漫,难消乔致庸的执著;忍辱负重,告诫人们“学经商先要学会做人”的道义。
音乐在表现情节时也基于一条主线在发展。
对接故事情节,音画互映,相得益彰。
而且,在很多时候,跌宕起伏的音乐还告诉了我们许多剧情中所没有或者没法展开的内容:譬如晋商精神,晋商文化,以及特殊的地域特有的审美意识与心理需求表现等。
作品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作曲家独特的影视音乐创作观念。
院有多大呢?无论设备多先进或者制作技术多高超,影像能表现的内容都会受到局限,永远也只会停留在演绎故事进程的现实空间为立体的三维空间上。
倘若要表现更深层次的东西,譬如超出剧情的现实发展、超出人物现场的具体情感状态、画面没法表现出的隐性情节等,则只有音乐能够胜任。
凭借音乐来为影视艺术开拓出具有深广意义含量的“四维空间”,完全可以帮助导演实现对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刻画和环境描绘之外的文化意蕴、哲理意味,以及潜意识中的一些不可言表的智慧和感悟刻画。
赵季平影视音乐创作“四维空间”观念的形成,使其创作一帜独树。
在此前他创作的众多影视音乐作品中,《霸王别姬》(1992)中的音乐就是运用“四维空间”非常成功的一个例子。
影片中,作曲家以复调式对话效果在不经意地酿造出了一个比电影的视觉语言更为内在、更为丰富的画面。
特别是乐队与京胡的多调性碰撞表现了影片的套层情节结构所包含的多重涵义,既喻示着传统,又隐射着人物心理的京胡音响,仿佛是历史潮流一声悠长的叹息,无限苍凉地揭示了将那固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的悲惨世界。
同样的音乐处理手法,在《乔家大院》中,更是炉火纯青。
从片头响起的婉转缠绵的晋胡音响,到虚实相应、浑厚高亢的二股弦和晋胡并置音响跃然于厚重深沉的弦乐音色背景中时,画面之外,人们可以清晰感到晋人淳厚内敛的性格特征、晋商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率直纯朴的天性与行业中审时度势的中庸之道。
一方面,紧凑的电视剧情节给音乐留出了宽广的纵深度;另一方面,在写实的电视画面基础上多出了一个超出现实空间的另一个空间。
作曲家利用这个“超出”而“自为”表现一定的剧情内容,既开拓了艺术表现的多维,又拓展了艺术语言的多维,更为自己的“自为”埋下了伏笔。
尘缘苦短。
作曲家深知“自为”创作的艰辛。
既是“自为”,必然满篇充溢着自己的乐思。
《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问世,得益于原剧强烈的文化情节带给作曲家的震撼。
删繁就简,自成华章。
作品采用交响组曲形式,列《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六个乐章,以春、夏、秋、冬四季的色调移换作为立志、爱情、商路、炼狱四幕的故事发展,以“动人而又个性化的旋律发展,富于感染力的动机性节奏的动力性展开,建立于调性音乐基础上的新的和声音响的探索,不同音色对比和音量控制,对声乐性的插入与器乐语言的有机结合,对富于地方色彩的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平衡协调”①,演绎了晋人诚信商业经营理念和胸怀远大的开放意识,讴歌了晋商精神。
以纯器乐形式再现了电视剧才有的剧情规定性。
完美地实现了音画对接,同时,成功地反衬了作曲家以开放性思维营造电视剧的“四维空间”的艺术思维,这就是笔者所认为的作曲家的“自为”,一种独特的属于赵季平理解的影视音乐文化观念。
这一做法与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之采用自己的歌曲主题来创作室内乐思维如出一辙。
二、形象对照图景:乐韵思量,声远情长近代组曲的发展与古代组曲或奏鸣曲套曲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往往基于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构思,并注重乐章内部的紧密联系。
特别是交响组曲,各个乐章常常在形象上形成图景式的对照,贯穿着戏剧性发展。
整个组曲的主题在序曲中得以全面展开。
13小节的引子,乐思以等分的小节长度递增(1―2―3―4),并在每一次递进时力度也随之递增(由p―mp―mf),三个小节声部转接之后,力度反向递减(p―pp),引出苍凉、如泣如诉的女声独唱主题,保留了引子中音符等分递增的关系,一字一顿,作情感积累。
总体上,主题作曲首冠音式的进行有如叹息一般,下行级进的特点,层层叠进的两个乐句[a(4+2)+a’(4+1)],建立在D徵调式上,典型的山西民歌中特有的调性色彩。
其间反复的男声合唱“咚呛哩个隆咚呛”,具有强烈语义性,带有无所畏惧的性格。
谱例一:第二乐章《立志》,保持了与主题相一致的调式。
音乐以富有弹性的内在节奏和干练有力的弦乐分奏支撑,隐伏的旋律骨干音呼应着主题a句的后半乐思,勾勒出年轻主人公在家族濒临破败的危机关头担起重振家业的重担。
当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与竹笛、小堂鼓、小镲一起奏出一段舒展流畅的音乐,似在描绘诚信经商的晋商理念在年轻主人公心底植根萌生,平行双句体的安排(第21―28小节)+(第29―36小节),在长笛与中国竹笛的复奏中渲染了主人公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三乐章《爱情》自第一个音符奏响,明白无误地表明音乐在此发生转折。
在这首二胡与乐队的协奏中,音乐主题具有鲜明的民歌风,上下句结构,d角调式。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乐句对弱起或跨小节连线写作的强调,以及盘旋在高音区的骨干音6(la)3(mi)1(do)7(si)的重复使用,尤其是升高半音的5(sol)的不经意出现,无一不是祁太秧歌才有的典型的旋法特征。
独具个性的曲调色彩使这一段音乐具有别样韵致的风格(参见谱例二)。
谱例二:仔细分析这个爱情主题,同样采用曲首冠音式进行的旋律,长叹短嘘的情绪使音调变得苦涩、凄怆,十分妥帖地摹写了主人公失去恋人苦不堪言的心绪。
开始的长笛独奏情感炽烈,紧接下来的二胡则是内敛优柔。
于电视剧剧情而言表现经商―爱情、于晋商文化而言固有的泼辣―细腻、于人之常情而言是高亢―低吟,没有一点不在表现一种对立统一的情绪,显然,作曲家在创作这一音乐、处理这个主题时,观照的是音乐之于营造电视剧的“四维空间”的重要性,思索的是晋人音乐文化之与晋商情怀的影响。
正是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在这一乐章中,音乐形象与戏剧画面作图景式对照,人物的音乐主题与人物的性格特征吻合②,并与序曲中的主题在情感上保持了一致性。
总体上,这一乐章的音乐基于这个爱情主题贯穿始终,既集中又直抒胸臆,在乐队与独奏乐器问答式演绎中,以渐变原则多方位地展示了主人公坎坷甜蜜的爱情世界,令人久久回味。
随着爱情主题的再现,音乐不间断地进入到第四乐章《商路》。
组曲的基本主题再现,但十分巧妙的是,原本在序曲中作为主题的材料在这一乐章中被处理成了引子,篇幅长度一致(6小节),调性也是(E)徵调式。
相应地,紧接着的主题取自序曲中的引子素材加以发展,既保持了音乐的连贯一致,又新意叠出。
采用音画式手法写成的这一乐章音乐色彩明亮,富有生气。
人们可以听到渐渐走来的马匹和商队脚步声以及自信的山西民歌歌调。
“货通天下”的壮志情怀对照安详的曲调使得形象对照图景,又是一次完美的契合,这一乐章是整个组曲中标题性得到强烈体现的一章。
第五乐章《炼狱》。
可叹人生无常,音乐紧扣这一主题,作单主题发展,音响凝重得有如板块状。
作曲家把这一段音乐写得极度悲壮肃穆,慢速行进,堪称一首悲歌。
音乐仅仅在调式上保持了祁太秧歌常用的羽调式,并以此求得与组曲其它五个乐章主题刻画的一致性。
可见,对音乐风格的独到运用亦可以图景来描绘音乐应有的形象。
第六乐章《远情》,是一首女声独唱③。
作为组曲最后一个乐章,此章与序曲遥相呼应,主题一致,调式相同,体现了鲜明的综合作用。
不同的是去掉了男声合唱,添加了两件民族吹管乐器,凭借乐韵思量,意在渲染情绪,咏唱声远情长,拉近了与聆乐者的距离。
三、音响结构铺陈:中西兼容,音韵和谐《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采用组曲体裁,并基于这一形式的内在属性,在曲体结构的布局上,也仅限于复三部结构框架内,每一乐章都是根据一定的结构原则而组织起的层次分明、有一定逻辑进行的结构类型。
从音响上,既有基于调性音乐的民族和声音响结构,又有中西乐器并置调配的多音色重叠层次。
从曲式上,既有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渐变结构原则,又有西洋音乐中特别讲究的拱形对称结构。
结合此曲,我们可以说,赵季平的创作,不仅现今民族管弦乐创作中对中西乐器在音色的配合、音量的平衡、张力的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协调均衡的效果,在音乐审美情趣和音乐表现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将晋胡、二股弦一类的个性乐器用于西洋管弦乐队,于赵季平来说并非新鲜事物。
但要用出其特点、用得恰到好处,则需要作曲家大胆构思、匠心独运。
原本用作晋剧伴奏乐器的二股弦出现在《序曲》、《远情》两曲中,前一曲对主旋律加花装饰较重,合着晋胡起奏,音乐律动音响效果形象。
后一曲中则奏着主旋律,为人声出场作准备。
这些富于特性的乐器强烈的音质个性,揭示出的风俗图景在不绝如缕的音乐声中移步不换形,在上下文中协调一致。
在《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合理而精巧的结构布局,满足了内容对形式的需要,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
有着呈示部功能的《序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主题呈示之后,中间是弦乐器――二股弦――弦乐器――乐队作起承转合四句式的依次发展。
《立志》按照电视剧人物发展安排,采用对比三部曲式结构,但有回旋曲轮廓雏形。
插部一(第71―85小节)系主部材料模进展开,采用变化半音的调性和声进行。
插部二(第103―113小节)同样来自主部的主导动机模进而成,在全曲中,这个段落还有连接性质。
《爱情》一章,由于采用了典型的层递渐变的结构原则(如下图),音乐形象的塑造和感情表达的方式都很好地体现了音乐图景表现的需要。
图表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五乐章中,虽然是单主题的发展,甚至可以理解为扩大的乐段展开,但我们仍然能够看出音乐呈现出一种拱形对称结构(见图表二)。
而末乐章中,总体上作品是带再现的二段曲式结构,但作为间奏的男声合唱“咚呛哩个隆咚呛”先后出现了三次,其实也是颇有特色的主题性质,因而使得这首作品在结构呈参差多态,恰如汪毓和先生所语,这首作品不仅体现了赵季平“音乐创作上的灵气,还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上既敢于大胆创新,又谨慎思索的艺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