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doc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传入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汉传佛教,那么佛教对我国文化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一、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浩瀚的佛教经典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故事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像文殊问疾,拈花微笑都成为了中国文学作品的素材。
而有的则成为现在耳熟能详的成语:聚沙成塔、刀头舐蜜等。
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
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
以艺术风格而论,般若和禅宗思想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
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更被最后世尊为“诗佛”。
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
著名的如寒山、皎然、文莹、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佛教对中国书法、绘画和雕塑的影响正如诗歌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样,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和雕刻艺术与佛教也有不解之缘。
历代书法家中,不少高手出自释门,如狂草怀素,“退笔成冢”的智永,唐草无出其右的怀仁,工草隶的贯休等;更有书法名家深受佛教影响,如王羲之等,单是佛理便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深刻内在的影响。
人们知道,佛法虽广,其要者无出于戒、定、慧三学。
夫戒者,主要是收束身心;定者,则在专志凝神;而般若智慧,则使人穷妙极巧。
此三者均与书法之道相通。
其中,尤以禅定之功与书法之道最为密切。
“书圣”王羲之说:“夫欲书者,先凝神静思,预想字形,令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这般议论,正是深契佛家禅观之旨,可见佛理与书道实多有相通之处。
佛教传入中国后,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
浅析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众所周知,在东方世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佛教对中国人的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乃至现代汉语里,有很多词汇、名称概念等都源自佛教经文。
比如:烦恼、利益、因缘、境界、实际、傲慢、执著、勇猛精进、极乐、慈悲、忏悔、不可思议等等词语均出自佛教经典。
包括现在的日常用语,如果脱离了佛教,简直就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说话了。
又比如,在文学艺术领域,佛教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内容源自佛教,如盂兰盆会、腊八粥等民俗活动,就直接源自佛教节日。
可以这样说,不理解佛教,我们就无法理解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也正因为佛教有机的融入了中国文化,我们都通常依靠中国的语境来理解佛教,这反而让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了,从而导致很多不明究竟的人对佛教产生了很多的误解。
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佛教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了伦理、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另外还充实了思想,弥补了我国在精神世界某些方面存在的空白,并且起到了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
佛教善于以事物喻人的精神世界。
若以一条河流作为比喻,印度是佛教须弥山的左岸,中亚西域是佛教的中岸,中日韩是佛教的右岸。
要知道中国佛教是什么样,就必须回到源头中国的道教中去。
就像中国人千百年来锲而不舍寻找长江与黄河的源头一样。
佛教修行者都知道,东方人对佛陀所说“此岸”和“彼岸”的理解认知,并不是完全指一个地方、一种境界,也不是完全指人生最终的归宿,而更主要的是强调破除“执著”这个“此岸”之后所呈现出来的“无漏智慧”——解脱这个彼岸。
这样讲的意思是更进一步说明此岸不一定是原地,“彼岸”也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会心当处即是。
所谓善恶一念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意即在此。
比如在《坛经》中,六祖惠能所讲之净地,并不是具有八万四千里之遥,而是当下便是,即:“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是佛”。
从某种意义上讲,净土也是彼岸,除去心中烦恼达到内心宁静也是彼岸,又如《心经》中所讲之“波罗蜜”,也是“彼岸”之意。
中国古代的佛教传播与影响
中国古代的佛教传播与影响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在中国古代有着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
从东汉末年至唐宋时期,中国佛教逐渐融入中国社会,并与其他宗教相互影响,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面貌。
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汉朝时期。
传说中的汉昭帝时期,有两位传教士将佛教带入中国。
最早传入中国的佛教徒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他们主要来自印度,带来了佛经和佛像等宗教文化。
佛教以其独特的信仰观念和精神内涵,受到当时社会上思想和宗教的融合,逐渐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二、佛教在中国发展与影响1. 佛教的融合和本土化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融入当地文化。
佛教在汉朝后期至三国时期逐渐本土化,与中国的宗教和哲学思想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中国佛教特色。
佛教与道教、儒家思想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宗教文化传统。
2. 佛教的社会影响佛教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提倡慈悲善良、宽容仁爱的思想,影响了社会风气,使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利益和幸福。
其次,佛教传播了科学的医药知识,推动了医药事业的发展。
此外,佛教经文对于艺术、音乐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唐代的佛教音乐艺术和佛教造像艺术等。
3. 佛教对文化的塑造中国古代佛教对文化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佛教的传播推动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促进了佛教教育、文学、哲学等领域的繁荣。
例如,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佛教思想家和文化人物,如玄奘等。
佛教的精神内涵也影响了中国文学和美学的发展,例如以佛教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4. 佛教对政治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古代政治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唐代,佛教曾经与政权结合,一度成为国家官方宗教。
唐玄宗时期,佛教的繁荣达到了巅峰,佛教寺庙遍布全国,佛教僧侣形成了庞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
然而,随着政权的变迁和社会状况的变化,佛教的政治地位逐渐下降。
三、中国古代佛教的现状与影响中国佛教在近代受到了一系列的冲击和挑战,例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佛教遭到了很大的打击和压迫。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民俗信仰的影响: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 民俗信仰和民间传统。
佛教对道德伦理的影响:佛教提倡慈悲、宽容、忍耐等道德观念,对中国社会的道德 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第五章
佛教在中国文化 中的地位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佛教对中国哲学思 想的影响,丰富了 中国的思想宝库。
佛教对中国文学艺 术的影响,促进了 中国文化艺术的发 展。
佛教对中国民俗文 化的影响,丰富了 中国的民俗文化。
佛教对中国社会生 活的影响,影响了 中国社会的方方面 面。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体现
佛教对道德伦理的影响
佛教倡导慈悲与 仁爱,强调对他 人的尊重和关心, 影响了中国文化
的道德观念。
佛教提倡因果报 应、轮回转世, 引导人们注重行 为准则和道德规 范,对中国传统 伦理思想产生深
远影响。
佛教强调内心修行 和自我超越,引导 人们追求道德完善 和精神升华,对中 国文化中的个人修 养和人格塑造产生
第三章
佛教对中国文化 的影响
佛教对哲学思想的影响
佛教的禅宗思想对宋明理学 的影响
佛教的因明学对逻辑学的影 响
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中国哲学 思想的多元化发展
佛教的慈悲与平等观念对社 会道德的影响
佛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丰富了文学艺术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审美观念和风格 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哲学思想:佛教 的哲学思想对中 国古代哲学体系 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如禅宗的兴
起和发展。
中国的古代佛教
中国的古代佛教佛教是在公元1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和社会。
在古代中国,佛教对社会、艺术和哲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佛教的发展历程、佛教艺术的特点以及佛教的哲学思想。
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佛教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最初在中国的一些都市中得到了一些信徒。
然而,真正的佛教传播和发展主要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的。
随着佛教的传入,它的教义逐渐被汉族文化吸纳和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佛教文化。
在中国,佛教逐渐发展为三大宗派,即南北朝时期的天台宗、法相宗和禅宗。
其中,禅宗的创始人达摩祖师被认为是佛教在中国的奠基人之一。
禅宗非常注重禅修和悟道,对于个人实践和体验的重视使得禅宗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宗教领域。
随着佛教的发展,寺庙开始在中国各地兴建起来。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佛教寺庙被视为文化和智慧的象征,也成为了人们寻求心灵宁静和智慧的场所。
一些著名的佛教寺庙,如少林寺和敦煌莫高窟,至今仍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信徒。
二、佛教艺术的特点佛教的传入也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和不同的风格。
在古代中国,佛教艺术的特点常常体现在对细节的精致描绘和超凡脱俗的氛围创造上。
佛教雕塑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雕塑经过历代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佛像通常寓意深远,凝聚着虔诚和智慧的象征。
雕塑师们通过细致入微的雕刻技巧,使得佛像栩栩如生,给观者带来强烈的精神共鸣。
除了雕塑,佛教壁画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敦煌莫高窟等地,壁画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和壮丽的场景展示了佛教的各种故事和传承。
通过壁画,人们可以感受到佛教的宏伟与神圣,同时也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三、佛教的哲学思想佛教的传入不仅仅是宗教的传播,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传统。
佛教的核心理念是“苦、集、灭、道”,强调避免痛苦和寻求解脱。
佛教认为,人类之苦源自欲望和贪婪,而通过修行和悟道可以走出苦海。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几乎体现在方方面面:从中国哲学史来看,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始终贯穿着佛教的哲学思想;而宋明理学,基本骨架也都是佛教思想;一直到近代,维新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谭词同也还是秉承了佛教的思想理念来推广社会改良。
至于文学艺术领域,佛教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于兰盆会、吃腊八粥等民俗活动也是渊源于佛教,甚至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不知不觉地使用了很多佛教的观念,如烦恼、世界、因缘。
而佛教的道德更对我们的人生有着相当的影响,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说,就是我们沿用至今的生活准则.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
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
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
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
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
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
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
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
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
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
佛教对中国文化和风俗的影响
2010-12-20 10:18:28来自: iloverose文珠法师一、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只限于宗教,而是于宗教之外,如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均有显著的影向,兹分述于后:(一)对思想界的影响中国哲学思想,萌芽于周,而盛于战国。
战国时代,诸子争鸣,各倡其说,使中国哲学思想,极盛一时。
汉朝,则唯有孔老,后因武帝斥百家而定儒为一尊,故道教日衰,及魏晋六朝,佛教盛行于世,而道教亦渐复兴,遂起冲突,因冲突而排斥,因排斥之接触而融和,后讲老庄者,多取义于佛经,而讲佛学者,亦多引用老庄。
至于儒家,亦因帝王及名儒,多转向佛,致使当时卫道者辟佛,但终因佛教思想之超越,翻译文学的优美,当时一流儒者,无不学佛,唐朝一般思想家,竟以佛教空有二门,及非空非有之中道义,作为调和甚至领导儒道之根据。
唐末宋初,唯有禅宗独盛,且操纵当时思想界。
因为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旨在参究人生根本原理,使人自己研究,有以发明--明心见性,方可论学。
当时学术界受禅宗影响的,如周濂溪、程明道等…。
例如:周命门人参究‘孔子颜回所乐为何事’?程亦命门人观察‘喜怒哀乐末发前之气象’而且主张半日读经,半日静坐,皆受佛教禅宗参究‘生从何来,死从何往?’或‘父母末生我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之思想所影飨。
至于宋之陆象山,更进而以‘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明之王阳明,亦取禅宗方法,为其提倡‘致良知’的根本。
总而言之,周程朱子等之理学,及陆象山、王阳明等之心学,无一不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彼等本乎佛理,加以所学,而建立一套学术思想与理论,此即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宋明理学,凡研究中国哲学史者,想必有同感。
(二)对文学界的影响佛经翻译的中坚时代,是晚汉至盛唐六百年间,佛教大藏经中,五六千卷的经典,皆是此时的产品,宋元以后,虽间有所译,但已微不足道矣。
中国南北朝至惰唐之间,大师辈出,翻译的人物,不下数百,其中最杰出,而对中国文学贡献最大的,当推罗什与玄奘。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三篇已整理)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在哲学领域、中国古代哲学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其先作为佛教般若学传播的媒介,其后与般若学交融汇合,最终为般若学所取代。
隋唐二代,虽说儒释道齐头并进,但佛教毕竟是最强大的思想潮流,甚至成为思想界的骄子。
至于宋明理学,?ldquo;理一分殊”的本体论建构方式?ldquo;明心见?rdquo;的修行方式等方面,都明显吸收了佛教的思维成果。
可以说,不懂得佛教哲学,就很难理解魏晋以后中国哲学的具体形态。
当然,佛教是唯心主义的宗教体系,但它用分析感觉、概念、物质属性等手法?ldquo;论证”其宗教唯心主义观点,便包涵不少精微、思辩的内容,蕴含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这一切都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
另外,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无神论总是在同唯心主义有神论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佛教在这方面也确实发挥了反面教员的作用?/font>在文学领域,佛教留下的印痕更显深刻。
许多汉译佛经文笔畅达,词句典雅,善用譬喻,所以学者们普遍认为?ldquo;为文学计,《法华经》、《华严经》不可不读?rdquo;随着佛经的流传,许多佛教用语演化成为汉语的日常用语,大大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
佛教对于中国诗歌的影响极大:一方面是伴随佛教而传入印?ldquo;声明?rdquo;(语言学中的音韵学、训诂学),导致南朝音韵学上四声的发明和诗歌格律的制定,从而促进了魏晋玄言诗、南北朝的山水诗的发展,并推动了唐以来格律诗新体裁的开创。
另一方面是佛教思想,尤其是般若空观和禅宗禅理,给诗歌内容以强烈的刺激、渗透,开拓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面貌更为绚烂多彩。
佛教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
魏晋南北朝以来,在佛教传播过程中,说唱佛经故事的说唱形?mdash;—“变文”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变文”的内容不断发展,由说唱佛教故事扩展到说唱中国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由此推动六朝小说的发达。
此后,中国小说的发展和变迁,形式和内容,取材和观念,也都深蒙佛教的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六朝时期的佛教发展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六朝时期的佛教发展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迅速流行,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但直到六朝时期才真正开始流行。
在这个时期,佛教教义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和宣扬,并得到了更广泛的接受。
这一时期的佛教主要分为南北两派,南宗佛教以禅宗为代表,北宗佛教以华严宗和天台宗为代表。
这些不同的佛教派别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教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佛教在六朝时期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佛教经典、佛像、寺庙、壁画、佛塔等佛教艺术都开始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发展。
佛教艺术的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技法高超,在当时的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关注。
佛教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统,不仅为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和创意,也为后来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佛教在六朝时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艺术领域,也影响到了思想、哲学和文学等方面。
佛教思想的传入,为中国新的思想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条件。
佛教哲学的思想,以其自身所特有的慈悲、忍辱、涅槃等理念,影响了当时的道教、儒家等传统思想和文化传统。
佛教的诸多经典,如《华严经》、《大涅槃经》、《法华经》等,为当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源泉和灵感。
佛教在六朝时期的传播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这个时期,大量的外国僧人,特别是印度僧人来到中国传教,传授佛教经典和教义。
他们的到来,不仅加深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
当然,佛教在六朝时期的流传和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阻力。
佛教的一些教义和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和抵制。
一些人因为不明白佛教的真正意义,就产生了对佛教的误解和偏见。
但总体来说,六朝时期对佛教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重要时期。
总的来说,佛教在六朝时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艺术、文学和哲学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交流和融合,也影响了后来的文化传统。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人类最初的哲学就是宗教,它是古代人类乃至现代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就是其中之一。
它自西汉传人我国后,发展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都是其他外来宗教所不能比拟的,连土生土长的道教也望尘莫及。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
它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是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下面我将从哲学思想,风俗,文学,艺术这个方面来阐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从哲学思想方面自从佛教传来中国,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变不断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如在人生观的问题上,儒家的始祖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
”而佛教认为人生的一切皆苦,认为人生的目的应当是解脱生死。
它还认为宇宙的运行就像一个轮子在转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
而这又引起了下一个问题,即道德观念的问题,佛教道德观念的基础是业报轮回的理论,它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些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致使许多人相信,人生的确有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而生命也是在无休止的轮回中有前生有来世。
此外,善恶报应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更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了。
又如,在宇宙观的问题上,我国秦汉时期即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宇宙论体系。
这一体系一直为儒家和道家所继承发扬。
而在佛教的宇宙观传来之后,这一理论体系受到严峻的挑战,在中国的思想界引起了各种争论,如有神与无神的争论、宇宙虚与实的争论等等。
这些争论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宇宙和探索宇宙的奥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从风俗方面中国原有的儒家信仰,是着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无暇推究生前与死后的问题,对于生前死后以及形而上的宇宙本体,都是存而不论。
纵然讲到善恶的补偿及惩罚问题也只寄望于个人的后代子孙,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说的这样的观念;其实,从现实的史实上看,寄望于子孙的果报是不可靠的。
因此,自从佛教传入之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观,为中国民间带来了新兴而有力的希望。
佛教对艺术史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与贡献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从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犹如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可以说,佛教的传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再创造,它扩展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范畴,丰富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内容。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影响与贡献,它主要表现在雕塑、书法、建筑、绘画等领域。
一、佛教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和贡献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石雕、骨雕、陶塑、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如红山文化的彩塑女神头像,三星堆文化的青铜人像;到后来有比较著名的妇好墓雕刻,最著名的有商代后期的司母戊鼎。
有文字记载以来,著名的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和西汉霍去病墓大气磅礴的石刻,都是中国本土雕塑艺术的体现。
东汉明帝时,佛教东来,洛阳白马寺中出现了从印度带来的佛像,从此佛教雕塑艺术开始在中国传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塑主要表现为北方佛教造像为代表的佛教石窟艺术与南方以殿塔为代表的寺庙建筑。
著名的有南北朝时期开始建造的敦煌石窟、龙门石窟,隋唐时期的修德寺、光宅寺、法门寺,五代的镇国寺,以至明清时期的藏传佛教寺院内的佛教群像,均为中国佛教造像典型。
隋唐时期,雕塑最为辉煌的时代,佛教雕塑在武则天时达到高潮,具有代表性的是唐高宗时建的龙门奉先寺和武则天时开凿的大型摩崖像龛。
其他重要的石窟有后来的有新疆拜克孜尔石窟,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四川大足石窟,云南大理剑川石窟和浙江杭州飞来峰造像等等。
其中敦煌、云冈、龙门是是我国最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的还有泥塑佛像,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本土化的雕塑手法,基本制作方法是先以木竹等为骨架,其外涂以厚土。
于里层土中,杂以粗糙纸草;再在表面混以云母土,达到细致匀称的效果。
手指耳朵等细腻部分以金针卷上麻丝,作为中心而制成。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摘要: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 它的存在与发展对整个人类精神和气质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长远而巨大的影响,显示了其文化学意义的广度和深度。
就中国而言, 佛教传入近两千年以来, 它对中国人的思想形态、政治经济、人生观念、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文学、美术、书法、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曾产生深远影响。
正是这些影响, 构成了中华民族集儒、佛、道为一体的精神气质, 它是我国社会变化发展的重要根源所在, 也是东方文化独具魅力的重要根源所在。
关键词:宗教、中国文化、精神气质、影响一、对思想的影响中国哲学思想, 萌芽于周朝, 盛行于战国。
战国时代, 诸子争鸣、各倡其说, 使中国哲学思想盛极一时。
汉朝, 则唯有孔老, 后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所以, 道教日衰。
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盛行于世, 而道教也渐渐复兴, 二者起了冲突, 因冲突而产生排斥, 又因双方论战而产生融合。
之后, 凡讲老庄思想的人, 大多取义于佛经, 而讲佛学者, 也经常引用老庄哲学思想和语句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至于儒家, 也因为帝王及名儒都对佛教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兴趣, 所以, 当时卫道者终因佛教思想之超越、翻译文学之优美, 凡一流儒者无不学佛。
佛教在哲学上与中国固有哲学的渗透与融合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佛教哲学中国化的第一阶段。
南北朝时期, 出现了神不灭论与神灭论的争论。
隋唐时期经济的繁荣, 为佛教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同时也使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中国各大佛教宗派的建立,在佛学义理上,以华严宗创立的华严哲学体系为中国佛教哲学发展的高峰;在佛教实践上,以禅宗创立的禅学体系为中国佛教实践哲学发展的高峰。
佛教哲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所完成的中国化的自我选择,为中国固有哲学出现高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传统哲学的顶峰时期是儒、释、道三种哲学的合流,这种格局的出现是中国固有哲学对佛教哲学的回应,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哲学起到了推动与催化的作用。
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08******* 陈*摘要: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在两千多年中,对中国的学术、艺术、思想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影响佛教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
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至今已有两千余年。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与中国本土文化相接触,由依附、冲突逐渐到融合协调,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不仅对中国古代学术、艺术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文拟从思想、文学、艺术、风俗四个方面,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对思想界的影响佛教各宗派学说,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广泛的弘扬,对中国思想界曾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举宋明理学为例,很明显,它是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华严、禅宗和另一部分佛教理论的刺激和影响而产生的,这是思想界公认的历史事实。
在晚清时期,中国知识界研究佛学成为一时普遍的风气。
一些民主思想启蒙运动者,如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学术名流,都采取了佛教中一部分教理来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
佛教的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思想,在当时的知识界中起了启发和鼓舞的作用。
二、对文学界的影响佛教的输入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与贡献,我想先引用梁启超先辈的话来说明。
梁启超认为佛教对中国文学有五项影响:(一)国语实质的扩大:因佛典的翻译,我国语汇即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
(二)语法及文体的变化:佛典的科判疏钞之学,是组织的解剖的文体首次在中国的出现。
而禅宗的语录,更是中国文学的一大革命。
(三)文学情趣的发展:我们近代的纯文学,像小说歌曲等,皆与佛典之翻译有密切关系。
《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长篇叙事诗的产生,大概就是受东晋昙无谶所译《马鸣佛所行赞》的影响。
又大乘经典,皆以极壮阔之文澜,演绎极微妙之教理,增进了中国人的想象力,革新了中国人的全写法,宋元以后章回小说受其影响不少。
中国的佛教与佛教文化
中国的佛教与佛教文化中国是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佛教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从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佛教艺术与建筑、佛教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中国的佛教与佛教文化。
一、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佛教是公元1世纪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最早传入中国的佛教教派是小乘佛教,后来又发展出了大乘佛教。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初传、壮大与衰落的过程。
初传时期,佛教在中国受到了皇家的庇护,得到了快速传播的机会。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教义和宗派。
著名的佛教翻译家玄奘曾到过印度取经,将许多佛经带回中国翻译,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壮大时期,佛教在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广泛传播到各地。
佛教寺庙的建设也随之兴盛起来,形成了许多有着独特建筑风格的佛教建筑。
衰落时期,佛教遭遇了多次的政治迫害与禁止。
尤其是唐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佛教“大悲普门品案”,佛教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受到了冲击。
但是佛教在中国仍然保持了一定的传播和影响力。
二、佛教艺术与建筑佛教艺术与建筑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佛教艺术与建筑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佛教艺术是以佛教教义为主题,并通过艺术形式来传扬佛法。
著名的佛教艺术作品有佛像、佛教壁画和佛教石窟等。
其中以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最为著名。
这些佛教艺术作品不仅在造型上讲究庄重肃穆,还注重表达佛教教义,给人以宗教信仰和美的享受。
佛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之一。
佛教建筑讲究色彩、线条和比例的协调,体现了佛教教义的特点。
著名的佛教建筑有白马寺、法门寺、罗浮山等。
这些建筑以其雄伟壮观的气势和精美细腻的装饰而闻名,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三、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佛教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佛教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融合和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教的传入使得中国社会与印度等地形成了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深厚的交融。
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国,不仅在信仰和宗教方面给予了中国人民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1. 理念交融佛教强调“空”、“无”、“缘”、“悟”,主张从痛苦中解脱,追求心灵的安宁与平和。
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倡导伦理道德,追求和谐与中庸。
佛教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产生了共鸣与交融,相互借鉴,互相影响。
2. 艺术融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的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入互动。
佛教艺术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佛教艺术风格,如洛阳大佛、敦煌壁画等都是佛教艺术的杰作,展现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之美。
3. 文化共通佛教弘扬慈悲、智慧和善行等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人伦关系、道德准则的理念相契合。
佛教的禅宗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佛教的传入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国。
公元前2世纪,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西域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逐渐在中国扎根,为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佛教在中华文化中的融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的经文翻译、传教活动以及修行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中国的佛教体系,如禅宗、华严宗等。
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三、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1. 倡导人伦关系佛教倡导众生慈悲为怀,尊重他人权利与尊严,提倡平等与和睦的人际关系。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摘要:伴随佛教而来的还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
唐代高僧一行创《大衍历》和测定子午线,对天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隋唐史书上记载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药方就有十余种,藏语系佛教中并且有医方明之学。
佛教的刻经促进了我国印刷术的发展,至今被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古的版刻印本,几乎都是佛教经书图像。
所以,佛教是历史上一种文化思想革命的产品,而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巨,中国化的佛教己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影响。
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
佛教虽为宗教,但具有很强的思辨性,是多种文化艺术哲学成分的集介。
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人类文化小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从古至今都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间,有各种小同的说法。
根据一般传说,也是被学佛者所公认的,是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之说。
也有文献记载,是秦始皇与印度阿育土同的时代。
实则,佛教之传入中国,应始于秦而盛行于汉,至隋唐间,更日趋兴盛,及玄类义净山印度归国,大事翻译,尽量介绍印度文化,致使佛教,二、佛教得以在中国传播的原因佛教并非我国古代先民们首创的一种文化、思想体系。
它在东汉初年传人我国内地后,迄今己近二千年。
我们姑且不论佛教对历史的推进作用,但恐怕没有人会否认它对我国文学、艺术、天文、医学、逻辑等等的巨大贡献。
佛教文化因素渗透到了我国中古、近古文化的中枢和末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然而,为什么具有成熟的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能够见容于一种外来文化呢?中国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吸收、改造了包括佛教在内的外来文化因素,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需要具体谈谈佛教传人中国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话,应该从很多方面进行详细而深入的分析。
但是,如果究其主要原因的话,则可大致概括为下述两点:第一,思想方面的原因。
佛学于中国固有文化,在某些方而有矛盾的地方。
佛教艺术简析
佛教艺术简析作者:陶然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10期一、佛教艺术的传入中国文化因为佛教艺术的传入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我国艺术史上佛教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
佛教思想以新颖的形式丰富了中国宗教信仰和传统观念。
佛教艺术为了适应中国的儒家思想,无论是从形象或是观念上都重新塑造。
在中国,观音菩萨被奉为能普度众生的救星,大概从唐朝开始,观音菩萨就从中性变为女性,于是人们有称她为送子观音。
如同中西结合,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融合相辅相成。
中国文化开始想佛教文化注入儒家思想,是的佛教文化中国化。
然后佛教文化向中国文化注入它的特点,丰富了中国文化,使得中国自己的本土文化更加博大精深。
二、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一)佛教建筑1、石窟石窟是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
印度佛教有两种石窟形式,有一种是精舍形式的和尚房,正方形的小石洞,里面每个面都有小龛,提供给僧人可以坐在里面,还有一种是支提窟,洞里面积特别大,还有一个佛塔竖立在里面,佛教信徒会在这个佛塔前聚在一起拜佛,大概在南北朝的时候石窟才来到中国,尤其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一路上出现石窟。
特别有名的有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
它们大多聚集在黄河中游和我国的西北地区,最繁盛的是北魏到唐朝,宋代以后逐渐衰败。
2、石塔佛塔本来是佛教信徒膜拜的对象,可后来又出现了经塔,墓塔等。
因为佛教的传入宗教建筑也传入中国,最开始的形式是木塔,像洛阳白马寺塔就是我国最早期的塔,它有九层可是在短短几十年就逐渐被摧毁了。
洛阳永宁寺塔位于山西省应县,特别高的木塔。
它有着十分结实的结构,完美的外表和多少个春秋的见证被全世界建筑师称赞为建筑瑰宝,并且还被叫作“天下第一塔”,说的就是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伽塔。
,因为最早是印度健陀罗,所以中国的石塔受它影响很大,最后因为一直被中国文化的同化也发生了形式上的改变,改变形成了以下的种类: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时,中国本土文化已十分繁荣,儒、道等思想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积淀为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
佛教与儒、道等本土文化,是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在理论思维上互有高下。
一般说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以及两者的文化元素之间具有相通不相通、兼容不兼容、互补互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交涉过程中,与中国文化发生联系的机制主要是佛教思维,其内容和形式就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这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交涉的重要根源,也是佛教渗透、转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
佛教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解脱论。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构成,并处于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中。
人生也是如此。
人有生老病死的自然变化,有对自由、幸福、永恒的强烈追求,有从自我出发的无穷欲念。
由于与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相矛盾、相冲突而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人生是痛苦的。
中国僧人说,人的脸形就是「苦」字形,是一副苦相: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
佛教还认为,人要根据生前的行为、表现,死后转生为相应的生命体,这叫做「生死轮回」,轮回是无休止的。
这样人就陷于不断的生死轮回的痛苦深渊中。
佛教认为,人的理想、目标是解除痛苦、超脱生死轮回,就是「解脱」。
解脱的境界称为「涅盘」,涅盘梵语原意为「火的息灭」。
涅盘作为佛教所追求的一种解脱境界,是通过佛教修持,息灭、超越一切欲念、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而达到的理想境界。
人生现实是痛苦的,这是现实性,人生理想是涅盘,这是超越性,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又要超越现实生活求得解脱,就是要由现实性转化为超越性,从而达到更高的主体性--理想人格。
应当承认,佛教对人生所作的价值判断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人生确有欢乐的一面,但也有痛苦的一面,佛教看到了人生的痛苦,是符合现实的。
佛教强调人生是痛苦,这是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表达了人的心灵深处的基本忧虑,这也是人的一种觉醒、自觉,对于人们清醒认识人生是有一定意义的。
特别是对于在人生历程中遇到困难、挫折、磨难、不幸的人,更会引起他们的赞同与共鸣。
佛教的价值观念表现了人生的内容,人们在赞同佛教价值观念后,就会产生出一种积极的甚至热烈的情感,从而获得心灵的抚慰和心理的平衡。
人是有精神的,人的精神世界是平衡的整体。
若人的精神长期失衡得不到调节,人也就失去为人的支撑。
佛教的价值观念,为一些人的现世生活与出世愿望提供基本信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价值观是重视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称人和天、地为「三才」,且有鲜明的人格意识,如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重视独立的意志、人格,提倡刚毅观念,强调自强不息。
但是儒家又竭力主张等级制度,宣传浓厚的等级思想。
儒家肯定人生是快乐的,主张「自乐其乐」、「乐天知命」。
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 道家的价值观念和儒家不同,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对现实不满。
与此相应,道家以个人的自由超脱为人生理想,个人不受约束,也不损害社会。
庄子更提出「逍遥游」的观念,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观环境,主张人要各任其性,消解差别,超然物外,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一种超越现实的逍遥自在境界,成为「神人」。
佛教传入后产生的道教则主张经过修炼得道,使形神不灭,超越生死,变幻莫测,成为「神仙」。
道教是乐生、重死、贵生的,认为人生活在世上是一件乐事,而死亡是痛苦的,人们应当争取长生不死,起码要竟其天年。
儒家是入世的,道家带有出世的倾向,道教是出世的,佛教也讲出世。
在价值观念上,佛教与儒家是对立的,与道家则有相通之处,既同又异,主张超越现实是同,超越的途径、方式和目标不同是异。
儒家更注重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而佛教认为生死事大,讲生也讲死,特别重视人的「来世」。
生和死是人生的两个对立面,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整体人生观问题。
儒家重视生,是一个方面,佛教重视死也是一个方面,两者可以互补。
道教追求的长生不死,成神成仙,事实上不可能。
佛教讲有生必有死,在理论上比道教圆满,更具有思想吸引力。
佛教的思维方式内容丰富,类别颇多,其中的直觉思维、否定思维和具象思维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既有相同性,又有相异性,既有兼容性,又有不兼容性,这也是两者发生联系的重要机制。
至于中国佛教学者运用综合圆融思维来判别、安排印度佛教各派教义和不同经典的关系、地位,则是和深受中国传统的整体、综合思维的影响直接有关。
这一点留待本文最后一部分「佛教与中国文化交涉的成功经验」再申述。
直觉思维是佛教的基本思维方式。
这是因为佛教是一种人生解脱论,其宗旨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追求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
按照佛教说法,这种境界大体上有三类:成佛进入佛国世界;对人生和世界的本质的最终认识、把握,如悟解一切皆空;对人类自我本性的最终认识、返归,如体认人的本性清净。
这三类境界虽侧重点不同,同时又是可以统一的。
这些境界具有神秘性、意向性、整体性、内在性等特征。
一方面可以满足某些人的精神需要,一方面也决定了这种境界的把握是非逻辑分析的直觉思维。
佛教的直觉思维方式极为丰富,主要有禅观,要求一边坐禅,一边观照特定的对象;现观,运用般若智能直接观照对象,并合而为一;观心,返观自心,显示本性,这也是内向思维;禅悟,中国禅宗提倡在日常行事中,排除妄念,体证禅道。
这些直觉思维方式具有直接切入性、整体契合性和神秘意会性等特征。
中国儒家和道家也都重视追求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强调把握天道、道或理,所以,也重视和运用直觉思维。
如老子提倡「玄览」,庄子主张「坐忘」,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张载主张「体悟」。
这种思维方式的相同性、兼容性,有利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存。
同时,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直觉思维方式的内容又有很大差异。
佛教直觉思维是追求对人们现实生命的超越,终极目的是超越人成为佛。
儒家和道家的直觉思维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或追求理想人格,或追求精神自由,带有平实性。
这些兼容性、不兼容性,又为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带来互斥,也带来互补。
魏晋以来迄至近代,佛教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长期相互激荡、交渗、影响,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
否定思维是佛教所特有的重要思维方式。
佛教追求超越现实的人生理想境界,除了运用直觉思维外,还运用否定思维,以否定现实的真实,赞美肯定理想。
这种否定思维是奠定在相对性的原理和以破为立的方法论的基础上的。
佛教的基本哲学学说是缘起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条件、原因)和合而成,都是互为因果、互相依存的,都是相对的、变化的,并由这种相对性、变化性说明事物没有永恒实体,没有主宰,是空的。
与缘起论相应,佛教还提倡以破为主,甚至是只破不立的思维方法,强调主观上对世界破除净尽是成佛的基本条件,甚至就是成佛的理想境界。
佛教运用否定思维方式主要是否定两种真实,即主张主体和客体的空,这就是「人无我」和「法无我」的两个著名命题。
「我」指实体、主宰。
「法」,存在。
人和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是不断变化的,是没有永恒的实体和主宰的,也就是说是空的。
佛教还特别强调,人和事物都是「假名」,即假立的名言、名称、概念,并不是事物的本身,因此人们对外界不能执为实有。
由此佛教又对主体提出一种思维规定,排除欲望、妄念、情感、意志、认识等精神活动,呈现「无心」状态,这种主观的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寂灭,被禅宗视为是众生成佛的基本条件,甚至是成佛的理想境界。
在中国本土文化中,否定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发展,儒家讲现实,不重玄想和否定。
道家虽有批判意识,但它的顺应自然观念仍然是肯定思维的运用。
道教多虚幻怪诞,但它肯定人的形神不灭,成仙得道。
佛教的否定思维方式具有两重性,它在否定人和事物的客观真实存在的同时,也否定人和事物的主宰性、永恒性,并揭示了名称、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差异、矛盾。
佛教的否定思维方式受到儒家等本土文化的排拒,但却为具有强烈宗教意识和宗教需要的人们所接受,一些佛教学者并运用于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等领域,从而又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也是佛教的重要思维方式,这是与佛教的宗教特质直接相关的。
佛教既是人们受自然力和社会关系的压抑的表现,也是对这种压抑的超越。
它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彼岸世界是排除卑俗的欲求、污浊的功利的。
与之相应,它所描绘的人类应当超脱的地狱、饿鬼等是充满罪恶和痛苦的。
这两种带有强烈反差的世界,极易使信徒或引生美感,或引生恐怖感,或抒发虔诚的情感,或抒发畏惧的情感。
佛教用丰富、奇特、浪漫神异的意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去描绘佛国境界和地狱苦难,描绘佛、菩萨的法术威力,高僧大德的灵异事迹,这就要充分运用形象思维。
佛教的形象思维既是具象思维,又是意象思维。
具象思维是一种对特定的具体形象的反复、专一的思维活动,意向思维是一种内心的意想活动,在意想中形成各种形象,这两种思维是相联相通的。
佛教运用这些思维方式构成佛、菩萨、罗汉与佛国乐土、地狱饿鬼以及高僧与法术等形象或境界,而且用于宗教修持实践。
比如小乘佛教禅观的不净观、白骨观,就是专以人身或白骨为对象进行观照活动,以排除欲念,不执着自我为实有,体悟「人无我」的佛理。
再如密教,尤其是它的意密是以大日如来为观想对象。
又如佛教观想念佛的思维方式,教人集中思维观想阿弥陀佛的美妙、庄严,以生起敬仰、向往之心,并说众生因如此虔诚而会由阿弥陀佛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
如此等等。
佛教的形象思维具有自由无羁的联想、想象的性质,也是自身丰富的审美潜在力的艺术展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为文学艺术提供了大量的想象、意象。
中国儒学、道学文化也都具有丰富的形象思维,在审美情感和表现方法等方面与佛教都有惊人的一致之处,但是它们的浪漫性、想象力远远不如佛教,也没有人类最高潜在力的神化,没有出世、超世的宗教审美价值。
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丰富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三、佛教与中国文化交涉的过程与方式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一直与中国文化相互击撞、相互激荡,演成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交涉关系史。
作为传播主体的佛教,对中国文化的交涉,采用了调适与比附、冲突与抗衡、融会与创新等基本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基本上突显出了佛教与儒道文化的关系,以及佛教与中国文化不同层面的对应关系,也生动地表现出佛教的思想性格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涉的特点。
这三种基本方式还大体上表现了佛教与中国文化交涉的三个历史阶段。
这样,也为论述方便起见,我们便把本文第一部分所述佛教与中国文化关系研究范围五个方面中的(一)、(二)、(四)、(五)四个方面结合起来,组织在一起来论述。
(一)调适与比附这在佛教传入前期比较突出。
汉代时,佛教在宗教哲学观念上依附道术、道学,到了魏晋则主要依附于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