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尊重自己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户家庭。
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
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
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
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
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
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进取,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
”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
昨天我虽然批评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
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
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尊重——()训斥——()反义词:喜欢——()眉飞色舞——()2.小时候,沈从文为什么被老师严厉地责备?()A.和同学打架。
B.上课不用心开小差。
C.学习成绩太差。
D.因为看木偶戏而旷课。
3.画线句子里的“矮子”指谁?()A.个子矮的人。
B.沈从文人小,比楠木树矮。
C.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人。
D.沈从文因为人矮小,所以被称为“矮子”。
4.读了沈从文的故事,你知道他有一个什么好习惯吗?()A.知错就改 B.热爱劳动 C.遵守纪律 D.不懂就问5.这则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
爹说:“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课内阅读。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地走着(_____)地数着(_____)地跳着2.“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我用_________的方法理解了句中加点词,它的意思是_________;我还会用它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短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之秋(节选)方纪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龙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
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
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
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着,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却沉沉欲睡。
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让猫头鹰好好睡觉①小黄莺早晨一醒,脸也不洗,就飞到枝头快乐地唱起来。
②她一唱,吵醒了小百灵、小山雀这些小歌唱家,他们也凑到小黄莺身边跟着唱起来。
③老黄莺急得轻声叫道:“小家伙们,轻点儿!新邻居猫头鹰阿姨正在睡觉,不要吵醒她。
”④小黄莺哼了一声:“这不是只懒虫吗?太阳都这么高了,还在睡觉,不怕羞。
我们就是要吵醒她!”说着又带头唱了起来。
⑤“不许胡闹!”老黄莺挥了挥右翅说。
她见小黄莺不唱了,又接着说:“这位猫头鹰阿姨是我们的新邻居。
她可是保护庄稼、消灭田鼠的能手。
她每天晚上值夜班,一个夏天能消灭上千只田鼠呢!我们应该让她白天好好休息……”小黄莺听了,连连点头,说:“噢,我明白了!”她对其他鸟儿说:“妈妈说得对,我们飞到远一些的地方去唱,好吗?”“好!好!”大家争着说。
⑥小黄莺扇扇翅膀,其他小鸟也跟着飞远了。
1.和文中“保护庄稼”中的“保护”意思相近的词语是()A.保卫B.保持C.保管2.“凑到小黄莺身边”的“凑”,它的意思是()A.聚合:~在一起|~钱。
B.接近:~上去|往前~。
C.将就:~着用吧。
3.与“这不是懒虫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这不是只懒虫。
B.这是懒虫吗?C.这真是只懒虫。
4.第④段小黄莺说话的时候可能会用怎样的语气呢?()A.生气B.开心C.难过5.猫头鹰白天睡觉的原因是()A.她很懒惰B.她生病了 C.她夜里值班6.小黄莺最后明白了()A.早上要早点起床,不要当懒虫。
B.不要打扰猫头鹰阿姨睡觉,她很辛苦。
C.唱歌要去远一点的地方。
7.小朋友们,你喜欢哪只小动物?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天空的珍藏——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
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附答案一、阅读理解。
我爱花城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春天,那昂立枝头的木棉花,色彩鲜艳,给人以坚定、朴实、凝重的感觉。
怪不得市民们选它为市花呢。
夏天,花城是白兰花的天地。
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
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狭长的枝叶和洁白无暇的花朵,还有它清幽、淡雅的香味。
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
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秋风飒飒,菊花成了花中的姣姣者。
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白里掺黄的……色彩各异,五彩缤纷。
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有的孤芳自赏……真是千姿百态啊!一阵北风过后,百花凋零。
这时,在每家的阳台上,放着一盆盆盛开的水仙花。
它亭亭玉立,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着芬芳,十分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认真读短文,然后填空。
这篇短文是按____顺序写的,它分别从___________四个不同季节写了花城的美丽。
其中写了春天开________;夏天开白兰花和凤凰花;秋天开______;冬天开________。
2.哪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
3.在文中找出两个自己喜欢的成语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下面几种花的特点。
木棉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凤凰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再写一句话。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试卷(1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试卷(15篇)一、阅读天地。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yìng yìn)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pū p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yù yùn)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líng léng)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1.选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
2.用“\”划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3.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罗列——(______________)欢乐——(_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____)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水泥道像铺上了__________,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二、课内阅读我能行。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1.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对孙中山先生大胆向先生提问这件事有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通用)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通用)一、阅读理解。
小老鼠去海滨一只小老鼠对他的父母说,他要到海边去旅行。
“这太可怕了!”父亲叫道,“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危险,你可千万不能去!”“我已经下定决心了。
”小老鼠坚定地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我早该去了!无论如何谁也改变不了我的主意!”“既然我们已无法阻止你,”母亲说,“那么,就希望你一路小心谨慎吧!”(A.我预测小老鼠会碰到,预测的依据是。
)第二天,天边刚升起第一缕霞光,小老鼠就碰到了危险。
一只猫从树后跳出来。
“我要吃掉你!”他说。
幸而旁边还有一条窄窄的小路,使小老鼠有幸能够逃走。
但他已有一截尾巴,被咬在猫的嘴巴里了。
(B.预测小老鼠还会碰到什么困难呢?他会克服吗?)下午,小老鼠又受到了老鹰和狗的袭击,被咬得浑身是伤,鲜血淋淋。
他还被追赶得迷失了道路。
一路上,他受尽了惊吓,疲乏极了。
(C.预测小老鼠会看到大海吗?为什么?)傍晚,小老鼠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小山。
于是,大海一下子展现在他的面前。
一排排海浪,不时滚到海滩上,这时,晚霞正铺满天空,大海上金光闪闪。
这就是大海吗多美呀小老鼠叫道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跟我一起来让他们也看看这美丽的大海走那么多艰难的路程,才换来片刻的欢乐,但这也是很值得的。
1.一边读短文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并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在本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对短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只小老鼠自不量力,因此遭到了猫、老鹰和狗的袭击。
B.小老鼠的父母不爱小老鼠,所以才让他独自去海边。
C.短文赞扬了小老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的猪笼草奶奶家阳台上养了很多花草,我最喜欢的是那盆会捉虫的猪笼草。
猪笼草长得很奇特。
笔直的主干上没有分枝,两侧伸出很长很长的叶柄,叶柄上端是又宽又平的假叶,假叶尖伸出一根又细又长的卷须,卷须上还有一个会捉虫的花罐,花罐口上长着一片桃形的叶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必考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必考题)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卢沟桥的狮子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偎依”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
文中表示“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意思的词是_____________。
2.短文第1、2自然段直接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三个特点。
其中第1自然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_________的特点,第2自然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是因()A.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B.卢沟桥建于1189年,历史非常悠久了。
C.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4.仔细读短文,下面哪些句子的意思说明“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①卢沟桥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____)②卢沟桥的狮子有的很小,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____)③卢沟桥的狮子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自然界的时钟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
其实,留心看看大自然里的生物活动,你会发现,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仔细观察一下各种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你就会发现它们各有一张时间表。
做啤酒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到八九点钟就凋谢了;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打开喇叭,快中午时便收拢了;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显示它的美貌;下午六点钟,丝瓜花悄悄地打开了;日落西山以后,夜来香不声不响地开始吐香……植物知道时间,小动物也是这样。
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了。
日落西山,鸟入林,鸡上窝,躲在地洞里的老鼠却蠢蠢欲动了。
猫头鹰似乎知道老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到田野中巡逻捕鼠,不用小闹钟,到时候它自然就醒了。
不仅如此,连没有手表的昆虫也知道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
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中午飞向午时花。
至于夜蛾,它们是夜来香的客人,每天晚上,总是准时去拜望它。
有人认为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为生物报了时,但是这只是生物有规律活动的外在条件。
在动植物生命的内部还有一个像钟表一样的机构,生物用它计量着时间,这个神秘的生命之神,就叫“生物钟”。
正是靠着生物钟,花草才能感知时间,昆虫才能按时“赴约”。
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填序号)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
()A.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B.(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C.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
2.正是靠.着生物钟,花草才能感知时间。
()A.接近;挨近。
B.依靠。
C.信赖。
3.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的打“×”。
(1)这篇短文告诉我们,自然界里面有一座活时钟。
(______)(2)植物按时开花,动物准时活动,说明生物活动有时间规律。
(______)(3)生物有规律地活动,是因为它们体内有“生物钟”。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试卷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
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的细雨(______)的露珠(_______)的绿叶(______)的海洋(______)的外衣(______)的银梨2.照样写词语。
(1)大大小小(AABB):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2)扁圆扁圆(ABAB):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3)又大又甜(ABAC):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3.把写银梨特点的词语和句子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
4.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5.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_________”上。
7.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完整版)一、阅读《那一定会很好》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cāi chāi)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
□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bēi bèi)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pū pù)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在第2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
3.照样子,写词语。
暖洋洋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木板先由(_____)变成(_____),再由(_____)变成(_____)。
A.椅子B.手推车C.木地板5.用“”画出描写椅子心理的句子。
6.椅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选段中哪句话最能体会到椅子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对“那一定会很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种子、树、手推车、木地板不想做事,只想快活。
B.表现了种子、树、手推车、木地板的努力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课内阅读。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在选文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用“﹏﹏﹏”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读选文中画“——”的语句,选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A.这句话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多到鱼和水各占一半的程度。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带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带答案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
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
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1.(找中心句)短文第1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第2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提取信息)根据短文内容,将活字印刷术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制成______→按稿______→排列______→涂墨______→印完______→留待______3.(理解词语)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诞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
“创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更有说服力的。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后半句用______和______的方法对前半句进行______说明,说明毕昇是当之无愧的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fá)他们站墙角的。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试卷(12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试卷(12篇)一、课外阅读。
甜藤儿六月里挺热的一天,我和小伙伴龙狗子上山采桃金娘。
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很快就觉得口渴了,吃了一些桃金娘,还是很渴。
龙狗子便提议去喝水。
我们便向一眼山泉走去。
正走着,龙狗子一弯腰,随手从草丛中揪下一棵带叶子的小藤儿来,对我说:“喏,甜藤儿,嚼一点儿!”我有点怀疑地说()这能吃吗()“我还能害你?”龙狗子提高了嗓门说,接着就从藤叶上摘下几片叶子,放进嘴里。
我也只好也学着他的样子,摘了几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起来。
刚嚼了几口,我就感觉那些叶子特别苦。
“呸!呸!真苦!”我赶快把叶子吐了出来。
龙狗子见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抿嘴笑。
吐掉了叶,我吸了一口气。
顿时觉得嘴里甜丝丝的。
到喝泉水的时候,嘴里的甜味就更明显了,每喝一口水都觉得是清甜清甜的。
()真甜()我抹抹嘴()高兴地说()龙狗子看了我一眼,眉毛笑得弯弯的。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常有这种情况: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作者一开始觉得甜藤儿滋味是_____,后来吸气的时候嘴里是______。
3.作者长大后知道了什么?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4.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枣核(节选)县官叫着说:“快给我绑起来!快给我绑起来!”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衙役们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县官说:“把他塞进钱裕里,背到大堂去!”县官坐了大堂,把惊堂木一拍,说:“给我打!”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
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编)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编)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草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
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
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
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与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
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换上了黄色的衣裳。
这时的小草虽然已不像春天的那个嫩娃娃,也不像夏天那个穿着绿色衣服的慈爱母亲,但小草依然挺立着。
风儿轻轻一吹,它们便把身体扭向一边,以优美的舞姿博得人们的赞赏。
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
真是“,。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选字填空。
的地得(1)夏天,太阳把大地烤(______)火热。
(2)冬天来了,小草把根深深(______)钻进泥土里。
(3)小草像一位慈爱(______)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
(4)我轻轻(______)拍拍她,吓(______)她把手里(______)笔都丢了。
2.在文中横线上正确地填上一句诗。
3.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小草。
4.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忧愁(________)严寒(________)严厉(________)批评(________)5.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
6.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画上“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文房四宝古代人写字主要用毛笔,用毛笔离不开墨、纸和砚(yàn)台、他们把笔墨纸砚叫作“文房四宝”。
以前、全国有很多地方出产这几样东西,以安徽的产品最为出名。
古代的文人、画家如果得到安徽的笔墨纸现、就会高兴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安徽的“文房四宝”是:宣纸、徽墨、宣笔、歙(shè)砚。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往年真题)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往年真题)一、阅读理解。
游千尺珍珠瀑假日里,我们摄影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千尺珍珠瀑。
千尺珍珠瀑在北京密云县境内,沿京都第一瀑北上约三里处。
这是一处新开发的奇观绝景。
我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拐过一个山弯,只见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的水墨画。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只见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冲向天际。
同学们立刻按动快门,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走近瀑布一角,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这珍珠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呢?听工作人员讲,水流从崖顶到落地,需要七秒多钟,如果按物体落下的速度公式计算,约有二百五十米高。
嗬,怪不得叫千尺珍珠瀑呢!我们在瀑布下的溪流中洗手洗脸,互相撩水嬉戏,大家的欢笑声融进了那隆隆的瀑布声中。
1.本文是按()顺序来写的。
A.时间顺序 B.高低顺序 C.游览顺序2.以下几句话分别写出了珍珠瀑的哪三个特点,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A.声音大 B.景色美 C.鸟奇(1)下面这两句话写出珍珠瀑(_______)。
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2)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_______)。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
(3)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_______)。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
3.为什么叫千尺珍珠瀑?用“”在文中画出来。
4.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这一句把比作。
5.短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专项阅读训练,完成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完整版)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音乐医院老山羊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经常失眠。
小山羊们可着急了,为他想了很多办法,却没有什么效果。
于是,大家商量把他送到“音乐医院”去。
老山羊很不情愿地躺在了病床上。
他离开了小山羊们,很孤独,一天到晚总是闷闷不乐的。
这时,百灵鸟护士来了,劝老山羊说:“老人家,您既然来了,就安心在这儿住几天吧。
我们这家音乐医院不用打针吃药就能治好您的失眠。
”老山羊半信半疑。
突然,病房里响起了轻柔的音乐,老山羊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百灵鸟护士进来问:“您睡得好吗?”老山羊活动活动筋骨,高兴地说:“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这样美美地睡觉了。
你们是不是给我施了什么魔法?”百灵鸟护士“噗嗤”笑了,说:“哪有什么魔法呀!还记得我们给您听的优美动听的乐曲吗?”老山羊说:“记得!记得!”百灵鸟笑着说:“我们放音乐让您听,您精神放松了,心情愉快了,自然就能踏实睡觉了。
我们的音乐疗法,()能改善您的睡眠,()对很多疾病有辅助的疗效呢!”老山羊听了,赞不绝口:“你们这音乐医院太神奇了!看来我得多住几天啦!”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不住口地称赞。
(_____)②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_____)2.短文第6自然段中应填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所以……B.虽然……但是……C.不但……而且……3.用“_____”画出老山羊“一天到晚总是闷闷不乐”的原因。
4.下面句子和“哪有什么魔法呀!”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为什么给我施魔法?B.没有什么魔法。
C.这个魔法是什么?5.为什么听音乐有助于老山羊的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提升。
蜗牛(节选)小时候,每当下过雨,我和小伙伴们就到潮湿的墙根捉蜗牛。
看,蜗牛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巡视”一番,直到觉得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了,才慢慢地伸出头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必考题)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必考题)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麻雀的评论麻雀唧唧喳喳,遇事爱发表评论,有什么法儿?他历来如此。
这天,麻雀看到地面冒出了一个绿的小点,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来,便好奇地飞近问道:“你是什么?”“竹笋。
”一个细弱的声音应道,“我想冒出来……”“冒出来?唧喳喳。
”麻雀笑得前俯后仰,“你有多大能耐,我屙(ē)一兜屎就可以盖上你!识趣点,乖乖儿地躺着吧!”麻雀飞到一株桃树枝丫上,见一只蜜蜂“嗡嗡”地在花间飞动,还从花蕊里钻进钻出。
“咦,这是干什么?”“我想采集花蜜,和大伙酿成一缸子蜜糖……”“喳喳唧!小鸭子想生大鹅蛋哩!”麻雀边叫边笑,“这肯定是灯草搭桥白费劲儿,有眼前烂漫的春光,你何不趁机逛一逛、乐一乐,而去做这等蠢事儿?”他评论一番以后,又快快活活地飞走了。
飞着飞着,快靠近屋檐边的时候,猛地见一个灰团儿从鸽子笼边掉了下去。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麻雀扑下去急问。
“我想飞上蓝天,”一只羽毛没长满的小鸽子回答,“哎,没想到……”“唧,喳喳,唧唧唧!”麻雀的喉咙里顿时滚出了一阵大笑,“傻小子,慢慢地走着玩好了,喳喳,想飞上蓝天?幸亏没有把屁股摔成两瓣儿,快死了这条心吧!”……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有一天,麻雀又经过这一带。
他见到了什么?——一根新竹挺立着指向天空;一只灰鸽在白云间翻飞;还有,在蜂巢边摆着一缸才取出的蜂蜜,那只小蜜蜂飞在缸边甜甜地笑呢!“唧喳喳,这难道是事实?”麻雀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嚷道,“你们莫不是在玩什么魔术,用来戏弄我这老实巴交的麻雀吧?”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的春光(________)的小眼睛2.“‘冒出来?唧喳喳。
’麻雀笑得前俯后仰……”一句中,麻雀的笑是对竹笋的()。
A.嫉妒 B.不满 C.轻视3.读了文章,你认为麻雀嘲笑的对象是通过什么来实现梦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看了文中的麻雀,你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哪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审定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审定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雨的色彩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
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
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
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
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_________)争论(__________)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1)小白鸽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燕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麻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黄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免费)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免费)一、课外阅读。
永远不满寺院里的师傅教了很多弟子,每天讲经习武,操练十八般武艺。
有一天,一位弟子认为自己所有的武艺都学会了,就提出要别师下山。
师傅问他:“你什么都学会了吗?弟子很地回答:“我什么都学会了。
”这时,师傅就对他说:请你把厨房里那个最大的木桶提出来,然后装满石头。
”弟子很快把桶提出来装满了石头。
师傅问他:“装满了吗?”他自信地说:“装满了。
”师傅用手一指说:“请你把桶拿到外面的一堆沙子前,看能不能再往桶里装一些沙子?”沙子从石头缝隙里漏下去了很多。
弟子把桶又提到师傅張前说:“这次真的装满了。
”师傅问:“是不是桶里面不能再放东西了?”弟子地说:“桶已经这么满了,怎么能再装东西呢?”师傅没有言语,走到厨房里舀了一碗水,说:“那就请你把这一碗水倒进去吧。
”弟子接过那碗水,对着桶慢慢地倒,一碗水很快渗了下去。
这时,师傅对弟子说:“现在你可以下山了。
”弟子地说:“师傅,我还有许多东西没有学,我现在不想下山了。
”人生也是一只“桶”,你永运装不满它。
1.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①疑惑②满脸愧色③坦诚2.弟子提出要别师下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又不想下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让弟子明白道理,师傅是怎么做的?用“先……再……然后…”的句式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是()A.做人要勤劳。
B.做人要谦虚。
C.要算师长。
5.你觉得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师傅?用一两句话写写你对他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掮枪的生活(节选)叶圣陶我当中学生的时候厉行军国民教育,所以我受过三年多的军事训练。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掮枪的生活倒是颇有兴味的。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两棵树有两棵树,是那么友好。
一棵长得高大,一棵长得矮小。
春天来了,它们一起盛放鲜花。
一到冬天,它们的枝头又落满雪花。
像所有的树一样,它们比赛谁最先回到春天,比赛谁的叶子长得更绿、更多。
它们还比赛谁的枝上鸟儿更多、更会唱歌。
为了分出胜负,它们有时互不相让。
有一天,花园被人买走了,中间砌(qì)起了一道高墙,高墙挡住了两棵树彼此的目光。
大树感到好孤独,它的叶子渐渐枯黄。
小树在墙那边安慰它说:“”它们共同经历了一段长长的孤独的时光。
终于有一天,大树看见一片绿叶,从高墙那边攀伸过来,就像小树的问候一样。
“等一会儿,我快来了!”大树兴奋地对小树说。
它在春天结束前也长高了许多。
它盼着早日能和小树会合。
它们幸福地重逢了。
大树比以前更加高大,小树也不再是那么矮小。
它们又在比赛谁的枝上绿叶更多、鸟儿更多。
它们是多么珍惜这重逢的快乐。
它们都在努力地把手臂伸向对方,只为了那友爱的会合。
1.我能从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高墙挡住了两棵树彼此的目光时,为什么大树会感到很孤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上下文,想想小树是怎样安慰大树的?请写在文中的横线处。
4.两棵树重逢之后又开始比赛了,但与之前的比赛相比发生了些许变化,用“”画出两棵树前后比赛变化的句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5.本文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友情是珍贵的,我们要珍惜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______)(2)相互竞争有利于彼此成长。
(______)(3)真正的友情必须经受时间的考验。
(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得严严实实的,住了人们的视线,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附答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苦练——贝多芬的故事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
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kànɡ),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
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
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
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
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
他感叹道:“真努力呀!怪不得他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1.滴在旅客脸上的水是()。
A.汗水 B.茶水C.矿泉水 D.水盆里的水2.短文写的是()在旅店里弹琴。
A.旅客 B.作者C.贝多芬 D.服务员3.旅客轻步走上楼,是因为()A.他本身走路很轻。
B.服务员叫他走路轻些。
C.贝多芬不喜欢他打扰。
D.他不想打扰贝多芬弹琴。
4.文中“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用()代替最恰当。
A.情不自禁 B.身不由己C.大惊失色 D.慌慌张张5.“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这句话朗读时应用()的语气。
A.高兴 B.生气 C.哀愁 D.失落6.“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
(一)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崐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崐外漂亮。
1、这段话共有句。
2、写出这段话的中心
句。
3、这段话是抓住松鼠
的、、
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二)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梁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
这里的、、、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分)
2、照样子写词语。
(3分)沉甸
甸、,,。
3、短文第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请你用“”画出来。
(1分)
4、用“~~~~”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1分)
5、文中从,,这几个方面写出了原野的热闹非凡。
(3分)
(三)
沙漠里的鸵鸟有三件宝。
第一件是鸵鸟的两条长腿。
鸵鸟的这双腿一小时能跑几十里,而且不怕沙子烫。
鸵鸟有了这双腿,找东西吃就不成问题了。
鸵鸟的第二件宝是它的长脖子。
鸵鸟有了长脖子,就能嘹望远方,就能捉住正在飞行的昆虫,正在跑着的小兽。
鸵鸟的两扇翅膀是它的第三件法宝。
鸵鸟张开两扇翅膀,好象船儿张开两片帆,使鸵鸟跑得更快了。
1.这段话主要讲了。
(1分)
2.用“”画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并填空。
(2分)
这句话把比作。
3.鸵鸟的三件宝分别是、和。
(3分)
4.鸵鸟的第一件宝能跑,不怕,
找东西吃就。
(4分)
(四)
小降落伞大声答道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
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
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wōnɡwēnɡ)。
”于是他就向沙漠飞去。
另一颗种子落在湖泊(pōbó)里,他得意地说:“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1.给第一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3.大部分种子到去生长,结果会,可是有一颗小种子认
为,落到了里,结果,另一颗小种子认为
,落到了里,结果。
4.你想对这两颗小种子说点什么?
(五)
蜂鸟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
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
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
你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
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
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1. 短文写了蜂鸟、飞得快、三个特点,请用“”画出写蜂鸟飞得快的句子。
2. 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把比作。
3.“五光十色”形容颜色多,你还能写出与"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词吗?、
4. 读了短文,可以体会到小作者蜂鸟的之情。
5. 你喜欢蜂鸟吗?为什么?
(六)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zhǒnɡ zhònɡ);晚上,就
睡在柴草上。
他还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hu
ì kuài)稽的耻辱。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上面打√。
(2分)
2、“报仇雪恨”中的“雪”的意思是()A、水蒸气凝结成的晶体。
B、雪白。
C、洗掉。
用所选的意思给“雪”再组一个词()。
(2分)
3、用“”画出文中体现“卧薪尝胆”意思的句子。
(2分)
4、文中的耻辱具体是指:(3分)
5、用三个词语夸夸越王勾践。
()、()、()。
(3分)
(七)
我家住在窑湾,这是个非常美丽的小村子。
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似(sì shì)的小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村后是一片桑园。
在春天雨露的滋润下,桑树抽出了新芽,远远望去,整个桑园就像是绿色海洋。
桑园后还有一座小山,只有几十米高,其实叫它小丘差(chā chà )不多。
6、1.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2分)
7、2.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
8、3.短文具体写了村子的、和,是按照
9、由到的顺序写的。
(5分)
10、 4.用“”画出短文中的打比方的句子。
这句话是把比作。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