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
《可爱的校园》(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可爱的校园》(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9599a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f.png)
《可爱的校园》(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校园中的各种物体和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图形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1. 校园环境:介绍校园的整体布局、各个功能区域以及校园中的各种设施。
2. 校园建筑: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各种建筑,如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建筑的用途和特点。
3. 校园植物: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各种植物,如树木、花草等,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4. 校园活动:介绍校园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升旗仪式、运动会、文化节等,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校园中的各种物体和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各种物体和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校园平面图、校园建筑模型、校园植物图片、校园活动照片等。
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校园的整体布局和各个功能区域。
2. 新课导入:通过展示校园建筑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各种建筑,让学生了解不同建筑的用途和特点。
3. 活动一: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各种植物,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4. 活动二: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的多样性。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校园环境:介绍校园的整体布局、各个功能区域以及校园中的各种设施。
2. 校园建筑: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各种建筑,如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建筑的用途和特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教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babdc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3.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教案北师大版一、说教材说的内容是《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可爱的校园。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这10个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理解1—10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开始,电脑出示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在学生认识了1—10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10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教学1—10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及教学教学设计模板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及教学教学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c20745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a.png)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及教学教学设计模板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校园》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对校园有更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章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于校园的环境还不太熟悉,因此他们对本章节的内容会有一定的好奇心。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各有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环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认识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环境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描述法: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校园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
2.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3.准备记录表格,用于学生观察和描述的结果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校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并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对校园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的练习。
学生分组观察校园中的场所和设施,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描述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用语言描述校园中的场所和设施。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校园中的场所和设施?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56f5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c.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北师大版數學教案設計尊敬的老师: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
这个教案的设计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主题: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基本的数字和算术运算。
2. 学生能够使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与校园生活相关的问题。
3. 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数字和算术运算的学习2. 通过实例解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校园生活中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的数字和算术运算。
2. 实践: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如测量校园中的物品或计算班级的人数等。
3.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并讨论他们是如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今天的主题,比如“你们知道我们的校园有多大吗?”或者“你知道我们班有多少同学吗?”以此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主题。
2. 新知教授:教师讲解基本的数字和算术运算,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
3. 实践操作:分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寻找可以应用数学的地方,并尝试解答。
4. 分享讨论: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解题过程,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者提供自己的想法。
5.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家中找出一个可以应用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的场景,并写下他们的发现和解决方案。
六、教学反思:在下次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家庭作业,看看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这份教案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随时向我反馈。
祝好,[你的名字]。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7eda5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f.png)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校园》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节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事物。
通过这一节课程,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数学的运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校园中的各种事物,如树木、花坛、教室、操场等,以及它们的数量、颜色和形状。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新的学习环境充满好奇,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他们对校园中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能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描述。
在数学方面,学生可能对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形状、颜色等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事物,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环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事物。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事物。
2.难点:让学生掌握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以及形状、颜色等概念。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校园为背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
2.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操作。
2.准备数学教具,如计数棒、几何图形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学概念。
3.设计教学活动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环境,让学生谈谈他们对校园的印象。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校园中的各种事物,如树木、花坛、教室、操场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爱的校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爱的校园》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d3799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2.png)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掌握得还不错,他们能够在校园场景中找到对应的物体并进行数数。通过实践活动,我注意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时非常积极,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这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他们开始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观察周围的世界。
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数量比较和排序方面还存在困难。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个难点,通过设计更多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我也要加强个别辅导,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数据收集与分析: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开始收集数据,以及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举例:针对数字的抽象理解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找不同”的游戏,让学生在校园图片中找出不同的数量,并通过比较来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对于数量比较和排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每组收集一定数量的物品,然后进行比较,讨论哪组多哪组少,并尝试进行排序。在数据收集与分析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不同物体,记录下来,然后一起讨论如何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以得出简单的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还是相当有效的。今后,我将继续探索更多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此外,我觉得在课堂时间分配上还有待改进。在实践活动环节,有些小组讨论的时间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时间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讨论和展示。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可爱的校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校园里是否注意过有多少棵树、多少朵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字和数量的奥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579abb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4.png)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校园》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校园中的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和概念。
这一章节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数字、数量、形状等基本数学概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校园中的数字、数数、比较大小、形状识别等,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观察、动手操作,对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10,学会数数,能够比较大小,识别简单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10,学会数数,能够比较大小,识别简单的形状。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数字、数量、形状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观察与操作: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数字、数量、形状等,并进行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数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可爱的校园》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可爱的校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cac597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4.png)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可爱的校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校园》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事物,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学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展示了校园中的各种事物,如教室、操场、花坛等,让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学校的环境和设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于学校环境和设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事物,帮助他们逐渐熟悉学校环境。
同时,一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还不够强,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事物,了解学校的环境和设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实践,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事物,培养对学校的热爱和归属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事物,了解学校的环境和设施。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描述校园中的事物,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描述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描述校园中的事物,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和描述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事物,引发学生对学校环境和设施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基本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事物,如教室、操场、花坛等,让学生逐渐熟悉学校的环境和设施。
3.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事物,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4.总结环节: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总结出校园中的各种事物和环境,加深学生对学校环境的了解。
《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及反思
![《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ca84f0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9.png)
《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教学难点: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3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1.出示主题图:2.观察小动物(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7)有几位老师呀?(1位)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生1:有3座小房子教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生2:有小鸟.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9只)们是怎么数的?(用手指着数)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生3:还有蝴蝶.教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10只)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4.观察静物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生1:校门口有5个大字.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欢迎新同学)生2: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生3:学校的门前还有花.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5.小结(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活动三:有序观察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有序性.1.由门口开始参观门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门口: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门上: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门边:有7朵花、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学校里:有3个教室、天上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2.从上到下看天上:9只小鸟,10只蝴蝶中间:8棵松树、3间房子地上: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门的附近: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3.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4.按照数量从小到大:1头大象、2只小兔、3间教室、4只小松鼠、5个字、6只小熊、7朵花、8棵松树、9只小鸟、10只蝴蝶三、小结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四、板书设计:可爱的校园1、2、3、4、5、6、7、8、9、10教学反思: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期数学《可爱的校园》教案(5篇)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期数学《可爱的校园》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89503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9.png)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期数学《可爱的校园》教案(5篇)第一篇:(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期数学《可爱的校园》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一课时课题:可爱的校园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知小组交流的作用。
教学手段:数字卡、多媒体教学方法:谈话、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动物学校今天开学啦,小动物们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想参观一下吗?(板书课题,多媒体出示情境)一、寻找校园里的数1、师: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了什么?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事物或动物各有多少个呢?师: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3、当学生报出10只蝴蝶时,问:你怎么知道有10只蝴蝶呢?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集体汇报。
4、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指名再数。
5、师:用这样的方法我们来数数花朵、大树、小鸟的数量,好吗?引导学生做出小结:数量少的事物用眼睛就可以看出来,数量多的就要认真地来数一数,可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也可以按照从上到下的数序来数。
6、认识1—10各数。
认读黑板上的数,和同桌一起数一数1—10各数。
二、寻找身体上的数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集体反馈交流。
(学生可能说: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手指等。
只要说得对,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三、寻找教室里的数师: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起!快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7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在数数,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数学)五、布置学生实践活动课后到校园到处看看,边看,边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记下来,明天上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08708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e.png)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校园》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校园中的各种事物,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新的学习环境充满好奇。
他们对校园中的事物较为熟悉,但还未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初步认识数字和数量的关系,运用数字描述校园中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校园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热爱校园,乐于观察和思考,对数学产生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用数字描述校园中的事物,初步认识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2.难点: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生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校园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交流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校园图片、数字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校园图片、数字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事物,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数字,初步认识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学生用数字描述校园中的事物,如教室、操场、树木等。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如教室里有3排桌子,每排有4个桌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运用数字描述校园中的事物。
如学生甲说:“我看到了3栋教学楼。
”学生乙说:“我看到了4个篮球架。
《可爱的校园》(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可爱的校园》(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6a58f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1.png)
可爱的校园(教案)课程背景这节课是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中的课程,主题为“可爱的校园”。
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学生将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同时加深对校园的认识和了解。
本节课程适合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课堂总计60分钟。
教学目标1.了解并认识校园周围的建筑和环境;2.掌握数学中基本的线段、角度、长方形等概念;3.提高学生感知、分类和描述能力;4.提高学生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5分钟)老师准备好课堂所需物品:图书、白纸、颜色笔等。
二、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围绕“我们的校园”展开话题,让学生自由谈论他们喜欢的校园环境和建筑,并从中引导他们思考和描述校园周围的特别之处和与众不同之处。
三、感知、分类和描述环境(1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周围进行观察和体验。
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老师和学生们观察、感知、分类和描述周围的景物和建筑,比如说路灯、树木、圆形的花坛等等。
四、学习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30分钟)1.线段概念:老师用手指、学生自己的身体、课堂桌椅等类比来介绍线段的概念,用手指卡尺和白纸帮助学生操作测量线段,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理解线段长度的概念。
2.角度概念:老师让学生在校园内找到各种形状的角度,用图例和实物让学生理解角度的概念,同时通过课堂上的绘画操作和测量操作让学生巩固角度的认识和理解。
3.长方形:通过在校园内寻找长方形的形状和绘制长方形,让学生了解长方形的形状和特征,并通过实际测量计算边长等数据,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
考核评价1.课堂参与度;2.观察、感知、分类和描述环境的能力;3.操作理解线段和角度的概念;4.计算和运用长方形的形状和边长;5.认知、感性和创造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家庭作业1.回家寻找自己身边的物品或环境,并描述其特征和用途;2.操作小卡尺或者画图用白纸练习线段厘米换算;3.练习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 优质课获奖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f9771856f12d2af90242e6e7.png)
《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也是刚入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准备课。
其目的是通过带领学生在新鲜、亲切学校场景中数一数、找一找、说一说,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情分析:对于学前教育比较完备的学生来说,认识10以内的数并非难事,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读、会写。
积累了一些数的经验,但是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直观数的阶段。
而进入课堂学习后,学生需要从直观地认识数,逐步过渡到抽象数的过程,这两者之间的过渡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
同时,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是关键。
针对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的特点,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让学生通过观察,从图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从课本到身体、教室、校园以及社会,把课堂的触角伸向现实生活中广阔的空间,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进一步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结合具体情境,在数数活动中,能数出1~10这10个数。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学习需要有一些好习惯,如仔细看,认真听、积极想、大胆说。
通过找生活中的“数”和“形”的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向往。
5、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在数数活动中,能数出1~10这10个数。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6、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谈话法、交流法7、媒体资源:多媒体教学,网络PPT课件8、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新课。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及教学教学设计模板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及教学教学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a91dd7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2.png)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及教学教学设计模板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校园》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对校园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章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新的学习环境充满好奇,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有限,但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了解它们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交流,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校园中的物体和场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提高观察能力。
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校园中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3.学习单:为学生准备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观察和描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校园中的哪些场所和设施?它们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例如:“这是一座教学楼,它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活动,每组选择一个校园场所或设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课件(13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课件(13张)](https://img.taocdn.com/s3/m/3355ef5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9.png)
1课时 可爱的校园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动物学校也在今天开 学了!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 那里的热闹场面吗?
二、学习新课
在动物们可爱的 校园里,你看见 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你能分别数出它 们各有多少吗? 试一试!
二、学习新课
பைடு நூலகம்
数之前,要把它 们分分类。
把
放在一起数,
把
放在一起数,
小圆点,这样就知道数过了没有。
二、学习新课
1个
2个
3个
4只
5个
二、学习新课
6只 9只
7朵
8棵
10只
三、巩固反馈
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台灯?
三、巩固反馈
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个同学?
四、课堂小结
数不同物体的数量时,要先按一定的顺序 视察,将物体分类;再用点数法从1开始数,数 到几就有几个。
五、作业布置
把
放在一起数……
数物体的数量时,一定要把同类物体放在一起数。
二、学习新课
数物体的数量时, 通常用点数法。
1
2
点数法就是在数物体的数量时,点着物体一个一个 地按顺序数。
二、学习新课
1. 先数少的,再数多的。 2. 数的时候,用手指着,这样不容易漏。 3. 数数的时候,从上面往下面依次挨着数,按顺
序数不容易遗漏。 4. 从左向右数或者从右向左数都可以。 5. 数量比较多的时候,数完一个用笔在图上点个
五、作业布置
作业: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可爱的校园 1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可爱的校园 1](https://img.taocdn.com/s3/m/9c7e974df78a6529647d53c9.png)
止一日努力。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学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
通过同学们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 大家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感受到数 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1
6
2
7
3
8
4
9
5
10
动物世界
1
2
3
4
5
6
7
8
9
10
(2)个小朋友一起去上学。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学 到什么了?
强兵是打出来的。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3、懂得低头,才能出头。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我们这个世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爱的校园》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爱的校园》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757da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3.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爱的校园》——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感知和认识校园中的数学元素,如形状、数量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和交流身边事物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意识。
教学内容1. 认识校园中的各种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认识和比较校园中的物体数量。
3. 学习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校园中的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识和掌握基本的几何形状。
2. 学习比较物体的数量。
难点1. 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校园中的事物。
2. 理解形状和数量的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校园环境的图片或视频。
2. 形状卡片。
3. 数数用的物品,如小球、积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展示校园环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校园中的数学元素。
2. 新课导入- 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比较和认识物体的数量。
3. 课堂活动- 分组让学生在教室内寻找不同的形状,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 进行数数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数量的概念。
4. 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
-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板书设计1. 《可爱的校园》2. 内容:- 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数量:比较和认识3. 示例:用卡片展示不同的形状,用物品展示不同的数量。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在家中或校园中寻找不同的形状,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 让学生进行数数练习,如数一数家里的玩具、书本等。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和认识校园中的数学元素,如形状、数量等。
同时,学生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和交流身边的事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意识。
在课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探究的关键步骤,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形成态度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
园
【教学内容】
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活动三:有序观察
1.由门口开始参观
门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
门口: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
门上: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
门边:有7朵花
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
学校里:有3个教室
天上: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
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
2.从上到下看
天上:9只小鸟,10只蝴蝶
中间:8棵松树、3间房子
地上: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
门的附近: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
4.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1头大象 2只小兔子 3间教室 4只小松鼠 5个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松树 9只小鸟 10只蝴蝶
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1头大象 2只兔子 3个蘑菇 4只松鼠 5个汉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树 9只鸟 10只蝴蝶
1 2 3 4 5 6 7 8 9 10
【教学反思】
1. 本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是有趣的,继而激发学习兴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 在观察情境图时,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开展数数活动.本课时显性的教学目标是数数,而隐性的教学目标是在数数的过程中掌握观察的方法.情境图中的信息较为丰富,学生数数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
3. 探究活动结束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观察、数数的“小窍门”,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意识,是学生今后不断提高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